肿瘤生物免疫治疗及护理1
肿瘤专科护理学习知识讲课教案

肿瘤专科护理学习知识讲课教案目录一、课程概述 (2)1. 肿瘤专科护理的重要性 (3)2. 课程目标及预期成果 (4)二、肿瘤基础知识 (5)1. 肿瘤的分类与特征 (6)1.1 良性与恶性肿瘤的区分 (7)1.2 肿瘤的生长与扩散方式 (8)2. 肿瘤的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 (9)2.1 遗传因素 (11)2.2 环境因素 (12)2.3 生活习惯与肿瘤发生的关系 (13)三、肿瘤专科护理技术 (14)1. 化疗护理 (15)1.1 化疗药物的使用与注意事项 (16)1.2 化疗副作用的预防和护理 (17)2. 放疗护理 (18)2.1 放疗原理及疗程介绍 (20)2.2 放疗副作用的预防和护理 (22)3. 手术治疗护理 (24)3.1 术前准备与术后观察 (25)3.2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26)四、患者心理支持与护理沟通 (27)1. 肿瘤患者心理特点 (28)1.1 焦虑、恐惧心理 (30)1.2 悲观、抑郁情绪 (31)2. 护理沟通技巧 (32)2.1 与患者建立信任关系 (32)2.2 有效沟通与心理疏导方法 (33)五、营养支持与康复护理 (35)1. 营养需求评估与饮食指导 (37)1.1 营养风险筛查与需求量计算 (37)1.2 膳食结构调整与建议 (38)2. 康复期护理要点 (40)2.1 功能锻炼与康复训练计划制定 (41)2.2 定期随访与生活质量评估 (42)六、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 (44)一、课程概述本课程旨在为肿瘤专科护理人员提供系统的肿瘤相关知识和护理技能的学习,以提高其在临床实践中对肿瘤患者的护理质量。
课程内容涵盖了肿瘤的基本概念、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方案、护理原则及操作技能等方面,旨在帮助护理人员全面了解肿瘤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等多方面需求,提高护理实践能力。
肿瘤基本知识:包括肿瘤的定义、分类、流行病学特点及发展趋势等方面的内容,使护理人员对肿瘤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恶性肿瘤患者行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免疫治疗的护理

8 O 例 患 者 均按 时 完 成 治疗 , 经C I K 细胞 免 疫 治疗 和采 取 全 患 者生 命体 征 及 注意 有无 不 良反 应 发生 。发 生 严 重 不 良反 应 时 面 的护 理措 施 后 , K a r n o f s k y 评分提高 6 2例 ,稳 定 1 1 例 ,下 降 7 立 即停 止输 注 , 观察 患 者 生命 体 征 , 必要 时将 剩 余 的 细胞 悬 液 送 例, 提高率为 7 7 . 5 % 。3例 患 者 在 治 疗 后 2 — 3 h出 现 发 热 , 体 温 至 实验 室进 行 检测 和 细菌 培 养 , 以查 找 原 因I 4 1 。
食 管 癌 患者 l 5例 , 鼻 咽癌 患 者 4 例 。入 组 患 者均 经 病 理学 诊 断 3 . 2 . 1回输 过 程 中 的护 理 : 输 注 当 天做 好 宣 教 工 作 , 降 低 患 者 紧
为 恶 性肿 瘤 , 外 周 血 白细 胞总 数 3 " 1 0 礼 以上 , 无 传染 性 疾 病 , 知 张 情绪 , C I K细 胞从 实 验 室 取 出后 有 专人 送 至病 房 , 由护 士 与 研
约为 5 " 1 0 9 个, 做完热 源和无 菌检测 , 合格后 将 细胞 回输 给患者 。
肿瘤免疫治疗规范化护理培训项目启动ppt

优化肿瘤免疫治疗护理流程和服务质量
分析现有肿瘤免疫治疗护理流程 的瓶颈和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优化护理流程,提高服务效率。
引入先进的护理管理理念和技术 ,如信息化、智能化护理等,提 升肿瘤免疫治疗护理服务的科技
含量和精细化程度。
加强跨学科合作与交流,整合医 疗、护理、康复等资源,为肿瘤 免疫治疗患者提供全方位、个性
优化护理方案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针对性的 护理方案,提高护理效果。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3
项目内容
肿瘤免疫治疗基础知识培训
肿瘤免疫学基础
介绍肿瘤与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 ,肿瘤免疫逃逸机制等。
肿瘤免疫治疗原理
阐述免疫治疗的基本原理、分类及 发展历程。
为期两周,每天8小时,共计80小时的集中培训,确保学员 充分掌握肿瘤免疫治疗规范化护理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培训效果评估与反馈机制
培训效果评估
通过理论考试、实践操作考核以及案例分析报告等多种方式对学员的学习成果 进行评估,确保培训效果。
反馈机制
建立学员反馈机制,收集学员对培训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培训内容和方式 ,提高培训质量。同时,将学员的反馈情况及时向相关部门和人员汇报,促进 项目持续改进和优化。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5
项目预期成果
提高肿瘤免疫治疗规范化护理水平
培训护理人员掌握肿瘤免疫治疗的基 本原理和最新进展,提高其在肿瘤免 疫治疗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建立肿瘤免疫治疗规范化护理的质控 体系,加强护理过程的质量监督和评 估,提高护理质量。
肿瘤免疫治疗简史、免疫系统抗癌症机制、抗肿瘤免疫反应治疗靶点及细胞类型

肿瘤免疫治疗简史、免疫系统抗癌症机制、抗肿瘤免疫反应治疗靶点及细胞类型目录一、研究背景二、T细胞上的免疫抑制分子三、T细胞上的免疫刺激分子(ICs)四、NK细胞上的免疫刺激分子(ICs)五、细胞免疫治疗六、来自ICB和CAR-T细胞的免疫治疗生物标志物七、其他类型的免疫疗法八、靶向抑制性的肿瘤微环境九、结论和展望癌症是高度复杂的疾病,其特点是不仅有恶性细胞的过度生长,而且有免疫反应的改变。
免疫系统的抑制和重新编程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免疫治疗的目的是重新激活抗肿瘤免疫细胞,克服肿瘤的免疫逃逸机制。
有证据表明,多种免疫治疗方法的结合可能是提高治疗效果的途径之一。
肿瘤免疫治疗的总体临床反应率仍有待提高,这就需要开发新的治疗方法和生物标志物。
从过去临床和基础研究的成功和失败中学习,对于未来研究的合理设计至关重要。
研究背景肿瘤免疫治疗的历史:1974年,白细胞介素(IL)-2被发现在T细胞分化和生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T细胞的激活是抗病毒和抗肿瘤适应性免疫中的一个关键事件,它主要是通过双信号途径完成的。
第一个信号是抗原特异性信号,包括T细胞表面受体(TCR)与抗原肽-主要组织细胞复合体(MHC)的特异性结合。
第二个信号是由T细胞与抗原提呈细胞(APC)表面的刺激分子(CMs)的交流介导的。
在确定了负责抗原识别的T细胞受体(TCRs)后,1986年,科学家们发现了在活化T细胞上表达的分子CD28。
随后,人们发现T 细胞的激活需要来自TCR和CD28的信号,此后CD28被命名为 "共刺激分子"。
Pierre Golstain的团队发现了一种与CD28结构相似的蛋白质;它被命名为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并被假设为一种潜在的T细胞激活分子。
1994年底,Allison团队报告了阻断CTLA-4可以增加T细胞的抗肿瘤活性和抑制肿瘤生长的突破性发现。
因此,第一次证明了抑制一种负性免疫调节剂可以抑制肿瘤的发展;这种方法后来被Allison命名为 "免疫检查点阻断"(ICB)。
一期肺癌切除后治疗方案

一、引言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位居我国恶性肿瘤之首。
早期肺癌的治愈率较高,切除手术是治疗肺癌的主要手段。
一期肺癌切除后,患者需进行综合治疗,以降低复发和转移的风险,提高生存质量。
本文将针对一期肺癌切除后的治疗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二、治疗方案1. 术后观察与护理(1)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体温等,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2)术后给予患者舒适的体位,如半卧位,有利于呼吸和引流。
(3)加强口腔护理,预防口腔感染。
(4)术后给予营养支持,确保患者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2. 抗癌药物治疗(1)化疗:化疗是肺癌切除后常用的辅助治疗方法。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可选用以下方案:1. 氟尿嘧啶(5-FU)联合铂类(如顺铂、卡铂)方案;2. 紫杉醇联合铂类方案;3. 紫杉醇联合多西他赛方案。
注意:化疗期间,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脱发、骨髓抑制等副作用,需及时给予对症处理。
(2)靶向治疗:对于具有EGFR基因突变、ALK基因融合等驱动基因突变的肺癌患者,可选用以下靶向药物:1. 吉非替尼;2. 埃克替尼;3. 奥希替尼;4. 阿法替尼。
注意:靶向治疗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和基因检测结果选择合适的药物。
(3)免疫治疗:对于PD-L1表达阳性的肺癌患者,可选用以下免疫治疗药物:1. 纳武单抗;2. 库赛替尼。
注意:免疫治疗期间,患者可能出现皮疹、腹泻、肝酶升高、免疫相关性疾病等副作用,需及时给予对症处理。
3. 放疗治疗(1)术后放疗:对于局部晚期或边缘切除的肺癌患者,可进行术后放疗,以降低复发风险。
(2)巩固放疗:对于术后病理分期较高、切缘阳性或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可进行巩固放疗,以降低复发和转移风险。
4. 生物治疗生物治疗是一种新兴的肺癌治疗方法,通过激活或增强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杀伤肿瘤细胞。
目前,生物治疗在肺癌治疗中的应用尚处于探索阶段,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细胞因子治疗:如干扰素、白细胞介素等。
肿瘤深部热疗护理及注意事项

肿瘤深部热疗护理及注意事项肿瘤热疗指的是采用激光、超声、微波或者是射频等不同类型的物理因子来促进肿瘤组织或(和)全身温度的提高,借助高温的杀伤力以及后续的继发性效应对肿瘤进行治疗,其属于肿瘤的第五种治疗手段,同时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辅助治疗方法,因其无毒安全,有“绿色治疗”之称。
近些年医学界对热疗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到2019年为止,世界上关于热疗的临床试验已经开展了218项,其中由中国学者负责牵头的有34项之多,在热疗的相关理论知识方面不断得以完善,比如和放化疗、免疫治疗、其他生物治疗相互间的作用等等。
热疗可分为多种模式,比如浅部热疗、深部热疗等,此次将从深部热疗展开分析讨论,总结其护理要点和注意事项。
★深部热疗的适应证与禁忌证深部热疗的适应证:除颅内肿瘤之外的各部位肿瘤。
比如各种软组织肉瘤、头颈部肿瘤、胸部肿瘤、腹部肿瘤、盆腔肿瘤、骨转移瘤等等。
深部热疗的禁忌证:禁忌证可分为绝对禁忌证和相对禁忌证。
在绝对禁忌证中,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存在出血倾向的患者;(2)存在身体感知障碍的患者;(3)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4)患有传染性疾病的患者;(5)身体内有起搏器或热积聚金属置入物的患者;(6)重度感染对加温治疗无法耐受的患者;(7)合并重度心肺功能不全、水电解质紊乱、恶病质以及器质性中枢神经疾病的患者;(8)自主表达能力丧失的患者;(9)孕妇。
相对禁忌证主要包括:(1)处于经期的女性;(2)加温治疗部位的皮肤有溃烂或者感染情况的患者;(3)腹部皮下脂肪过于厚的患者;(4)合并冠心病的患者;(5)合并存在神经症状的脑转移患者。
★深部热疗的操作程序和方法第一,需要选择对应的热疗设备,比如超声、微波等;第二,需要和病人交代相关问题,比如治疗方法、治疗目的、注意事项、并发症等等,在正式治疗之前,需要让病人签署知情文件;第三,热疗之前,安排做MRI或CT检查,确定肿瘤范围、部位等信息,以准确定位加温区域;第四,治疗时协助病人取正确的治疗体位,同时保持最佳的舒适度;第五,结合具体的设备采取对应的治疗方法和程序;第六,需要保证每次的有效治疗温度时间控制在45分钟至60分钟之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的延长,但不得超过90分钟,连续两次传统高温热疗需要间隔72小时以上,若同时接受其他抗肿瘤治疗方案,温度可调节至41℃以下,频次做相应的调整,连续的两次热疗需要间隔24小时以上;第七,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做到温度的实时监测,包括深部测温、体表测温,在进行胸部加温时,可采用食管内传感测温器,若是腹盆部加温,可采用直肠内传感器测温,若实时瘤内测温,建议多点测温,全身温度监测可采取传感器测量腋下或口腔温度的方法,肿瘤周边正常组织的温度不得超过43℃,若是颈部热疗,需要保证外耳道温度不得超过41℃;第八,在治疗过程中需要监测病人的心率、血压,若发现有全身温度过高、出汗过多、心率加快、血压异常升高表现,需要立刻暂停治疗,待缓解后考虑是否要继续治疗。
壶腹部肿瘤治疗方案

壶腹部肿瘤治疗方案第1篇壶腹部肿瘤治疗方案一、背景概述壶腹部肿瘤是消化系统较为罕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位置特殊,毗邻多个重要器官,治疗难度较大。
本方案旨在为患者提供全面、科学、人性化的治疗方案,以期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二、治疗目标1. 完全或部分消除肿瘤组织,延长患者生存期。
2. 减轻患者痛苦,改善生活质量。
3. 预防和治疗并发症,降低治疗风险。
三、治疗方案1. 术前评估(1)全面了解患者病史、体检及辅助检查结果,评估患者全身状况及肿瘤局部情况。
(2)明确肿瘤类型、大小、位置、侵犯范围及远处转移情况。
(3)评估患者心、肺、肝、肾功能及凝血功能,确保手术安全性。
2. 手术治疗(1)手术原则: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切除肿瘤组织,保护周围正常组织。
(2)手术方式:根据肿瘤位置、大小及侵犯范围,选择以下手术方式:- 肿瘤局部切除:适用于较小、局限的肿瘤。
- 肿瘤根治性切除:适用于较大、侵犯范围较广的肿瘤。
- 联合脏器切除:如肿瘤侵犯周围器官,可考虑联合切除。
(3)术中注意事项:- 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确保手术安全。
- 术中精细操作,减少出血和损伤。
- 术中快速病理检查,明确肿瘤性质,指导手术范围。
3. 术后治疗(1)术后康复: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加强营养支持,预防感染,促进术后康复。
(2)辅助治疗:根据患者病情及术后病理结果,选择以下辅助治疗方法:- 化学治疗:针对肿瘤类型及患者身体状况,制定个体化化疗方案。
- 放射治疗:对局部残留或复发的肿瘤进行放疗,提高局部控制率。
- 靶向治疗:根据肿瘤分子生物学特征,选择合适的靶向药物。
- 免疫治疗:通过调节患者免疫系统,增强抗肿瘤能力。
(3)随访: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四、治疗风险及并发症预防1. 手术风险:出血、感染、脏器损伤等,术中严密监测,精细操作,减少风险。
2. 术后并发症:吻合口瘘、肠梗阻、肝肾功能损害等,加强术后观察及护理,及时发现并处理。
肿瘤护理 PPT课件 (2)

浸润癌:原位癌突破基底膜发生 浅的浸润,无局部淋巴结转移 (胃癌、乳腺癌)
肿瘤—Tumor
6/92
病理:肿瘤分级(grading)no
肿瘤细 胞分化
2019/10/7
高分化
(Ⅰ级分化)
低度恶性
中分化
(Ⅱ级分化)
中度恶性
低分化(或未分化)
(Ⅲ级分化)
高度恶性
2019/10/7
肿瘤—Tumor
43/92
护理措施放射治疗护理no
预防感染:
查血象: 每周1~2次,WBC<3×109/L、 BPC<80×109/L须暂停治疗。WBC< 1×109/L,保护性隔离、限制探视。 严格无菌操作:避免交叉感染。
2019/10/7
肿瘤—Tumor
44/92
护理措施no
24/92
预防癌前病变no
皮肤与粘膜 乳房
消化系统 生殖系统
老年皮肤角化 乳腺囊性增 胃溃疡
症
生症
包茎、包皮 炎
色紫痣(易受摩 乳管内乳头 萎缩性胃炎 隐睾症
擦部位)
瘤
慢性溃疡、瘘 纤维腺瘤 食管贲门粘 宫颈糜烂
管、窦道
膜增生
粘膜白斑(口、 外阴、宫颈)
慢性肝炎、 葡萄胎 肝硬变
2019/10/7
肿瘤—Tumor
7/92
病理:恶性肿瘤的转移
直接蔓延:向与原发灶相连续的组织扩散生长。
淋巴道转移 瀑布式转移 跳跃式转移
种植转移:肿瘤细胞脱落后在体腔或空腔脏器 内的转移,最多见胃癌种植到盆腔。 血道转移
门静脉系统→肝 腔静脉系统→肺 椎旁静脉系统→骨
2019/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