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 (朱自清) 的三个译本(朱纯深 译;杨宪益、戴乃迭 译;李明 译)的对比

合集下载

《荷塘月色》译例分析

《荷塘月色》译例分析

《荷塘月色》译例分析作者:赵梦园来源:《文存阅刊》2019年第01期摘要:《荷塘月色》是现代抒情散文的名篇。

文章描写了荷塘月色优美恬静的景象,含蓄地抒发了作者不满现实,渴望自由,想超脱现实而又不能的复杂的思想感情。

寄托了作者一种向往于未来的政治思想以及对荷塘月色的无限喜爱之情。

本文将对朱纯深,杨宪益、戴乃迭,李明翻译大家的译本进行分析赏析。

关键词:《荷塘月色》;分析一、修辞角度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分析:原文在描写荷花时采用了拟人,比喻和排比等三种修辞。

“袅娜”,“羞涩”分别形容人的身姿和姿态,此处用来描写荷花,使荷花人格化,生动传神。

如明珠,星星,刚出浴的美人,则为比喻的修辞手法,三个比喻连用则构成排比,句子结构整齐,充分描写了荷花之美。

那么译文中如何体现这种美呢?1.对于“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翻译,三位译者在选词中有较大的不同。

“袅娜”的意思是形容女子体态轻盈柔美。

朱纯深将之翻译为“demure”:“of a woman or a girl behaving in a way that does not attract attention to herself or body;quiet and serious”与原文的含义有较大的出入。

相比之下,杨戴译本“alluringly”和李明译本“gracefully”更为贴切。

但三者句式都极为整齐,选用词语“shy”,“bashfully”再现了原文拟人的修辞。

2.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原文是由定语加中心语组成的偏正结构,读起来朗朗上口。

译本中我觉得朱纯深的译本相对较好,基本保持了原文结构,用词较为贴切。

李明译本将此句翻译为两个长句,虽说意思表达完整,但是句子结构过于冗长,表现力不足。

总体看来,三位译者的译本均存在些许瑕疵,我尝试着翻一下:Here and there overlapping leaves are dotted with white blossoms,some blooming alluringly and others budding bashfully,like pearls gleaming at night,stars twinkling in the sky,and beauty fresh from the bath.二、句法结构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

《荷塘月色》译文赏析——杨宪益译本和朱纯深译本比较

《荷塘月色》译文赏析——杨宪益译本和朱纯深译本比较

《荷塘月色》译文赏析——杨宪益译本和朱纯深译本比较《荷塘月色》是苏轼先生的杰作,它深刻描绘出了浓郁的水乡幽情,深深折服了无数读者。

相传,田渊正的译本更是更加深入心灵,将苏轼的醉人情怀完美地诠释了出来。

当今,杨宪益和朱纯深对《荷塘月色》都作了高品质的译介,以下就着重介绍他们的译本特点及比较。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杨宪益译本和朱纯深译本的不同之处。

杨宪益的译本更具有文言的穿透感,没有将苏轼的诗情画意改变掉,而是更好地表达了苏轼的意境。

杨宪益的译本中,一些神秘的对象更能被读者感受到,苏轼的意境和情怀尤其凸显,使得读者可以更多地感受到苏轼的文笔。

朱纯深的译本比较平实,他更加注重文字的完善性,文章节奏连贯,言简意赅,重点用简单表达凸显出苏轼的诗意出处,让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诗句的含义。

此外,我们还可以从两个译本的差别中看出,杨宪益和朱纯深对于诗句本质和精髓的理解不同。

从杨宪益的译本中可以看出,他会更多地强调文字表现力和情感色彩,把诗句中的讽刺感、补充感和幽默感进行更好的表达;而朱纯深更加崇尚文字精练,重点在于诗句的本质和实义,将苏轼的意境表达的更加明确准确。

综上所述,杨宪益译本和朱纯深译本可以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彼此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异同。

鉴于此,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合适的译本,从而更好地欣赏《荷塘月色》这首传世佳作。

- 1 -。

《荷塘月色》译文赏析——杨宪益译本和朱纯深译本比较

《荷塘月色》译文赏析——杨宪益译本和朱纯深译本比较

《荷塘月色》译文赏析——杨宪益译本和朱纯深译本比较中国古典文学名篇《荷塘月色》是晚清文学家纪晓岚的代表作之一,它丰富的意象、温润的抒情以及深沉的内涵,一直都受到读者的青睐。

关于《荷塘月色》,后人有大批的译本出现,但出现在历史上最早,最有影响力的两个版本古典译本,是1957年由杨宪益翻译者题,以及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版的朱纯深译本。

杨宪益译本着眼于诗歌本身,在译介上以传统的古典文风为主,加以小量的拟人和修辞,善于把握古典文学的叙事结构,特别是他在虚实关系上的处理,颇值得称赞。

他的译文中,多出现英雄气概,情节通俗,叙事流畅,声调趣味,对《荷塘月色》有很好的诠释和体现,加上古典文化的影子,使文字充满了古典气息,深受历代读者的推崇。

而朱纯深译本则注重译文语言的现代性,表现出的艺术特点也偏向现代文学叙事特征,译本的文字简单、朴实,像一则关于自然与情感的细致纪录。

他把纪晓岚的文字变成一种新的形式,以回忆的语调叙述出一幅景象,在文学语言的运用上相当有特色。

朱纯深译本读起来,比较自然,生动,有诗意,有调和,耐人寻味,好诗式,有着独树一帜的独特风格,并被读者所欢迎。

《荷塘月色》是一首关于自然与情感的叙事诗,译本可以从发挥古典语言的精髓,也可以给予读者更现代的体验,它的本质是要让读者感受到诗人的深情厚谊,无论是杨宪益译本还是朱纯深译本,都可以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沉着而温润的叙事氛围。

从历史发展角度看,杨宪益译本开创了《荷塘月色》翻译版本,朱纯深译本则赋予《荷塘月色》现代感,他们在历史上都发挥了各自精彩的作用,它们将《荷塘月色》译出来的文字沿袭古典文学的风范,是20世纪甚至21世纪今日人们来了解中国文学古典的重要参照,让我们的精神灵魂被《荷塘月色》的美文所洗涤,并通过它考察文字的力量在历史变迁之中所扮演的角色。

基于“三美”的《荷塘月色》译文对比研究

基于“三美”的《荷塘月色》译文对比研究

收稿日期:2019-11-25《荷塘月色》(以下简称《荷》)是朱自清先生的经典散文,被誉为“一副清新淡雅的水墨画”,同时它所描绘的声色情境之美也受到国内外很多翻译者的青睐,不同版本的译文都在尝试着复现原文的经典之美。

许渊冲老先生曾提出了“三美论”:意美、音美和形美。

“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意美以感心。

”三美之中,最重意美,音美次之,最后是形美。

翻译是美的创造和复现。

1研究目的本文将以朱纯深、葛浩文以及杨宪益和戴乃迭(以下简称朱译、葛译和杨译)的译文为文本,研究3个译文是如何在“三美论”的原则下忠实地再现原文的“音美、形美和意美”的。

笔者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对翻译者提供学习和借鉴作用。

2统计工具的介绍本文借助于AntConc 语料分析软件统计了3个译文的总词数、高频词汇和标点符号,计算出了词频和句长,以对比分析原文和译文的特点以及译文忠实于原文的程度。

3研究发现表1统计表《荷》朱译葛译杨译字/词数134110*********标点152165135108长句数48525838短句数1041137767平均短句长8.826.668.979.11-ing 词数606431-ing 频率54.5%52.8%32.9%3.1音美3.1.1-ing 形式的使用通过使用AntConc 统计发现(见表1),-ing 的使用频率普遍比较高。

朱译使用“-ing ”60处,仅次于“the ”83处,使用频率54.5%;葛译64处,仅次于“the ”107处,使用频率52.8%;杨译31处,仅此于“the ”77处和“and ”32处,使用频率32.9%。

“语言符号的音和义是有联系,音义联系的表现形式有几种,如我们所熟悉的拟声、音美素、摹拟音和联觉通感等”(贺川生,2002)。

根据音义学,-ing /ɪŋ/发音响亮、清脆和明亮,有轻快、灵动和缥缈的感觉,而《荷》原文的旋律也是清新隽永,富有诗意,因此,-ing 的使用让整个译文都显得明快、轻盈,契合了原文的行文特点,例如singingdrifting from a distant building (朱译),wind-ing and twisting (葛译),understanding while 作者简介:闫莉,硕士研究生。

《荷塘月色》翻译批评与赏析

《荷塘月色》翻译批评与赏析
The leaves being so densely massed together, this gave the impression of an emerald wave(Pollard译)
音美篇之叠词的处理
方法: 1.名词直接变复数 2.充分理解前后文含义,用副词表达 3.充分理解前后文含义,灵活表达
音美篇之拟声词的使用
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
The most lively creatures here,for the moment, must be the cicadas in the trees and the frogs in the pond. (朱译)
The liveliest sounds at this hour were the cicadas chirruping(吱吱叫) on the trees and the frogs croaking(呱呱叫) in the pool..(杨&戴译)
卜立德(David E. Pollard):英国剑桥大学文学硕士,伦敦大学哲学博士。代 表作《古今散文英译集》(The Chinese Essay)。

音美
音美是指诗歌节奏、平仄与韵律 等达于耳的体验。
音美篇
汉语中的音韵美主要是通过双声、叠韵和叠词等方式来展现。其中, 叠词所体现出来的音乐感和节奏感尤为明显。叠音词:如“ 津津、洋 洋、纷纷”等。双声词:如:“ 淋漓、匍匐、踌躇”叠韵词:如 “ 崔嵬、峥蝾、徘徊”。
主要作品有《背影》《春》《欧游杂记》《桨声 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
译者简介
朱纯深:英国诺丁汉大学博士,现为香港城市大学中文、翻译及语言长年 从事与翻译有关的教学研究工作。主要译作:《自深深处》《古意新声》 《似余(煜)者死》等。

荷塘月色英译文对比赏析

荷塘月色英译文对比赏析
杨译:On nights when there is no moon the track is almost terrifyingly dark, but tonight it was quite clear, though the moonlight was pale.
greyish (grayish): 浅灰色的;微带灰色的
Soft: pleasant gentle and comfortable.
❖ 这里exquisite 没有将文中“脉脉的”表达出来,脉脉有默默和 温情的意思,后者译成softly就好多了,而且用running 修饰 water ,将水的动态表现出来了。
第五段: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 片叶子和花上。
bath 有浸泡、沐浴 之意,体现出月光犹如少女出浴 之娇媚, 美不胜收,媚而不妖。而wash 仅有“清 洗”之意,较之于 bath,逊色不少。Wrap:有“包
裹”之意,动作意味过于浓烈,置于此时安详、宁静的之 氛围中,略少几分贴切。
第六段: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 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 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
题目:荷塘月色
朱译:Moonlight over the Lotus Pond 杨译:The Lotus Pool By Moonlight
对于题目的翻译,二者都具有音律美。 朱译“荷塘上洒满的月光”,强调的是 moonlight;杨译“月光笼罩下的荷 塘”,突出的是lotus pool。本文主要 表现的是月光下的荷塘美景,所以杨译 更好。
朱译: The leaves, which have been standing shoulder to shoulder, are caught trembling in an emerald heave of the pond.

荷塘月色-三个译文

荷塘月色-三个译文

荷塘月色---译文对比(三种英译文)朱自清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

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

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

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

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

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

没有月亮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

今晚却很好。

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上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像是画在荷叶上。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

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

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

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瞌睡人的眼。

从语篇衔接和连贯看《荷塘月色》的两个英译本

从语篇衔接和连贯看《荷塘月色》的两个英译本

研究 。奈 达 ( 94) 为 翻译 中最理 想 的分 析单 位 是 语 篇。 用 不同的方法进行照应 。英语 中习惯用人称代 词来 代替前 面 18 认 B kr2 0 ) ae( 00 认为衔接和连贯是 实现语 篇对等的重要途径 。 所提到的人或物 , 而在汉 语 中这样 的代 词常 常被 省略 。因此 如果源语 言和译入 语属 于 同一 个语 系 , 么 翻译就 相对 在翻译中 , 那 这些被 省略 的代 词就应 当被 显现 出来 。这 样才 能 容易 , 因为两种语言在语 法上 必然有 一定 的共 同点 。然 而英 使译 文符合英文形合 的特征 。 汉两种语 言属 于完 全不 同的语 系。英语 是形合 语 言 , 篇 中 语 例 1 这几天心里颇不 宁静 。今 晚在 院子 里坐着乘 凉 , : 忽 频繁使用连接词来使文 章结构显得很紧密而连贯 。与 此恰恰 然想 起 日 日 走过的荷塘 , 在这满月的光里 , 另有 一番样 子 总该 相反 , 汉语 是意合语言 , 语篇在 结构 上较 为松散 和 自由, 只能 吧 。 通过语句之 间的逻 辑关 系来理解 。因此 , 英汉 两种 语言 通常 朱 : a enr hr i u t gh s as T ngt w e I h s e te s i i eedy. oi . hn t b a d q en t h 通过不 同的方法来 实现语 篇的衔接连贯 。在英语 中衔 接的方 法有照应 、 省略 、 连词 和词 汇衔接等。而汉语则不会有 明显 的
作者通过 细致 的观察 、 精微 的体验 , 细腻 、 真地 描绘 了在苍 同时也表达 出了原文 的神韵 , 逼 这正是散文翻译 中最 为重要 的。 茫的月光这一 特定 环境下荷塘那有形有神 、 有光有色 、 有静有 朱纯深先生通过恰 当的选词 和对各种 翻译 方法和修辞手 法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荷塘月色 朱自清
Moonlight over the Lotus Pond 朱纯深 译 Moonlight over the Lotus Pond 杨宪益、戴乃迭 译 Moonlight over the Lotus Pond 李明 译
第一段


①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朱译] ①I have felt quite upset recently. [杨戴译] ①The last few days have found me very restless. [李明译]①These days have found me quite in turmoil.

②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 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
[朱译] ②Tonight, when I was sitting in the yard enjoying the cool, it occurred to me that the Lotus Pond, which I pass by everyday, must assume quite a different look in such moonlit night. [杨戴译] ②This evening as I sat in the yard to enjoy the cool, it struck me how different the lotus pool [I pass every day] must look under a full moon. [李明译] ②Tonight as I was sitting in my yard enjoying the cool, I suddenly thought of the lotus pond I pass by every day: on such a fully-moonlit night, it must assume a different outlook.
注:在这两个译本中,“披了大衫”、“带上门” 和“出去”等三个动作[专业上被称作“语义范 畴”]有不同的语言处理,有的被处理成谓语,有 的被处理成状语。

第二段




①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 [朱译] ①Alongside the Lotus Pond runs a small cinder footpath. [杨戴译] ①A cinder-path winds along by the side of the pool. [李明译]①Along the pond winds a narrow cinder footpath.
第三段



①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②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 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 [朱译] ①I am on my own, strolling, hands behind my back. ②This bit of the universe seems in my possession now; and I myself seem to have been uplifted from my ordinary self into another world. [杨戴译] ①Strolling alone down the path, hands behind my back, I felt as if the whole earth and sky were mine and I had stepped outside my usual self into another world.


Hale Waihona Puke ⑤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 可不理。 [朱译]⑤All [that one is obliged to do,or to say, in the daytime], can be very well cast aside now. [杨戴译] ③All daytime duties could be disregarded. [李明译] ⑥Also, all that I have to do, or to say, in the daytime, can be totally cast aside at the moment.

[李明译]①Strolling along the path I am, all alone, with my hands behind my back. ②I seem to have this bit of the universe all in my possession. ③What’s more, it seems that I have overreached my usual self to such an extent as to have entered another world.

②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③荷塘四面, 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④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 字的树。 [朱译] ②It is peaceful and secluded here, a place not frequented by pedestrians even in the daytime; now at night, it looks more solitary, in a lush, shady ambience of trees all around the pond.③On the side where the path is, there are willows, interlaced with some others whose names I do not know. [杨戴译] ②It is off the beaten track and few pass this way even by day, so at night it is still more quiet. ③Trees grow thick and bosky all around the pool, with willows and other trees [I cannot name by the path]. [李明译]②The footpath, peaceful and secluded, is not much frequented by pedestrians in the daytime and at night, it is even more solitary. ③Around the pond grows s huge profusion of trees, exuberant and luxuriant. ④On one side of the path are willows and some other trees whose names are unknown to me.







③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 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 [朱译]③A full moon was rising high in the sky; the laughter of children playing outside had died away; in the room, my wife was patting the son, Run-er, sleepily humming a cradle song. [杨戴译]③The moon was sailing higher and higher up the heavens, the sound of childish laughter had died away from the lane beyond our wall, and my wife was in the house patting Juner and humming a lullaby to him. [李明译]③As, the moon was rising higher and higher up in the sky, the laughter of children playing had died away from the alleys beyond our wall. ④Inside our home, my wife was patting om son—Ran’er, sleepily humming a cradle song.



④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朱译]④Shrugging on an overcoat, quietly, I made my way out, closing the door behind me. [杨戴译]④I quietly slipped on a long gown, and walked out leaving the door on the latch. [李明译]⑤And quite quietly, I put on my long gown, left the door on me latch and made my way towards the pond.






⑤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 ⑥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朱译]④The foliage, which, in a moon-less night, would loom somewhat frighteningly dark, looks very nice tonight, although the moonlight is not more than a thin, greyish veil. [杨戴译]④On nights [when there is no moon] the track is almost terrifyingly dark, but tonight it was quite clear, though the moonlight was pale. [李明译]⑤On a moonless night, it is somewhat somber here, looking rather forbidding. ⑥But it has a cheerful outlook tonight, though the moonlight is in a thin, whitish vei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