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五《中国建筑的特征》教学设计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讨论明确:
(1)单个建筑由三部分构成。(2)平面布置:建筑群(“所”)、轴对称、主屋朝南、有庭院。(3)木材结构:立柱横梁形成“间”,墙门窗设置自由。显著优点。(4)斗拱:柱梁交接处,层层挑出,斗是方形,拱是弓形,减少剪力,有装饰性。是显著特征。
(5)举折、举架:形成屋顶斜坡弯曲面。(6)屋顶:占重要位置。瓦面弯曲。有四面坡,四角翘起,有壮丽的装饰性。
小结全文:
1、了解中国文化——中国建筑的特征。
2、锻炼了筛选信息、整理信息、归纳总结的能力。
3、了解了两点说明文常见的说明顺序。
拓展延伸(进一步明确中国建筑的特征)
1、你能不能举出家乡现存的传统样式建筑?
2、想一想有哪些成语、诗句、文句与中国建筑的特征相关,试举例说明。
如:鳞次栉比、金碧辉煌、红墙绿瓦、雕梁画栋、琼楼玉宇、碧瓦朱甍、富丽堂皇、钩心斗角等。《滕王阁序》《阿旁宫赋》《林黛玉进贾府》等。
梁思成教授长期从事建筑教育事业,对建筑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参加了北京市城市规划工作,参加了国徽的设计和人民英雄纪念碑、扬州鉴真和尚纪念堂等建筑的设计工作,对建筑设计的民族形式进行了探索。他的学术著述,《清代营造则例》《宋营造法式》《中国建筑史》引起了中外学者的重视。
研读文本:
一、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条特征。(注意提取每条特征的要点)
2.作者简介
梁思成,1901年4月生,广东省新会县人。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中国近代思想家、历史学家梁启超之子。
1915年就学于北京清华学校,1924年赴美留学,1927年获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硕士,1927年、1928年在哈佛大学美术研究院学习。1928年回国,到沈阳东北大学创办了建筑系,并任教授兼系主任直到1931年。1931年至1946年担任中国营造学社研究员、法式部主任。1941年还担任前中央研究院研究员。1946年为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担任教授兼系主任到1972年。在这期间,还曾于1946年11月、1947年6月,应美国耶鲁大学之聘为访问教授。1947年1月至1947年6月,作为中国代表担任联合国大厦设计委员会顾问。1948年获得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荣誉博士学位。
3、(六)至(九)介绍中国建筑外观、颜色、装饰等方面的特征。
重点介绍了建筑的结构特征,因为这是建筑中的主体部分。
思考: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是什么顺序展开的?
明确:1、由整体到局部
2、由主(结构)到次(装饰)
三、阅读相关文段,摘录信息,思考:在介绍九点基本特征之后,作者谈到了中国建筑的“文法”。 “文法”是指什么?
明确:“文法”喻指中国的建筑都有一定的风格和手法,它们为匠师们所遵守,为人们所承认,成了法式,成为人们代代沿用的规则和惯例。“文法” 有它的“拘束性”,也有它的“灵活性”,体现在具体的建筑上,既表现出中国建筑的一贯风格,也具有独特的个性。
四、怎么理解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
明确:比喻说明各民族建筑的功用或主要性能是一致的,有相通性,但表现出来的形式有很大不同。
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悠久的建筑艺术的热爱之情,明确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提高对我国建筑艺术的审美能力。
重点:
了解文章的行文特点和结构写法,理清课文的结构层次。
难点:
理解课文的关于建筑特征的一些独特论述,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自然科学类的文章普遍兴趣不高,学习本课时激发学生兴趣是关键。本文作者梁思成,家学渊源,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浸染,且学贯中西,养成了谨严的治学风格,探究这篇文章的语言运用,学习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在说明文或议论文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借鉴可作为本课学习的重点。对于忽视汉语基本功训练的同学,是学习品味语言,锤炼文字的典范教材。善于透视关键语词所传递的语言信息,逐渐形成简洁、严密、清晰的语言风格,对提高阅读和写作小论文的能力,是十分有益的。
(7)朱红彩绘,用色最大胆。(8)结构部分成为装饰。
(9)建筑材料的装饰性(琉璃砖瓦、油漆、木刻、石雕、砖雕)
2、课件展示。
二、讨论、思考:作者将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概括为九点,这九点可以概括为几个角度?重点介绍的是哪个角度?为什么这样安排?
明确:三个角度:
1、(一)(二)说明中国建筑的总体特征。
2、(三)至(五)说明中国建筑的结构特征。
中 国 建 筑 的 特 征
梁思成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了解自然科学小论文的文学知识。
了解文章的行文特点和结构写法,理清课文的结构层次。
二、能力培养目标
学习本文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并指导学生在说明文或议论文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借鉴。
2.理解课文的关于建筑特征的一些独特论述,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
课时wk.baidu.com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了解文章的行文特点和结构写法,理清课文的结构层次。
2.理解课文的关于建筑特征的一些独特论述,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3.学习本文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并指导学生在说明文或议论文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借鉴。
二、整体感知
1.导入新课
建筑,被称之为凝固的乐章,石头的书,艺术的载体,集建筑结构,造型彩绘、壁画、雕塑等于一身。同学们,你们一定浏览过不少名胜古迹,见过不少楼台阁宇。可你们知道这些建筑中包含着多少历史文化价值吗?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几幅著名建筑的图片。大家能快速准确地认出各地的标志性建筑,说明各个建筑具有能令人过目不忘的特征,那么中国的建筑的特征究竟为何?今天就让我们来一起走进梁思成先生的一篇科普文章《中国建筑的特征》,共同领略中国建筑的永恒魅力吧。(板书课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