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肥一体化应用-草莓实验

合集下载

三种滴灌肥对草莓生长、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三种滴灌肥对草莓生长、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三种滴灌肥对草莓生长、品质及产量的影响作者:***来源:《西北园艺·果树》2024年第01期摘要通过膜下滴灌方式,研究3种滴灌肥对草莓生长发育、光合色素、光合指标、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试验以随机区组排列设CK(不施用无机肥料)、T1(氨基酸)、T2(全生物有机肥)和T3(黄腐酸复合肥)共4个处理,均以腐熟猪粪(施用量30 kg/亩)为底肥,在草莓开花前期、幼果期、膨大期进行膜下滴灌施肥。

结果表明,T3处理对促进草莓生长发育、改善品质、增加产量效果最佳,其成熟期株高、叶面积较CK分别显著增加了40.32%和37.44%;其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较CK分别显著增加了157.63%、119.35%和75%;其Pn(净光合速率)、Tr(蒸腾速率)、Gs(气孔导度)和Ci(胞间CO2浓度)较CK分别显著增加了32.8%、29.04%、35.71%和11.07%;其地上、地下生物量及全株生物量较CK分别显著增加了99.76%、87.83%和97.24%;其Vc、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CK分别显著增加了24.3%、44.94%、37.95%和67.99%;可滴定酸较CK降低18.94%,差异不显著,糖酸比较CK显著增加70.57%;其单株果数、单果质量、单株果重和产量较CK分别显著增加了19.1%、27.1%、51.46%和41.71%。

综上,T3(黄腐酸复合肥)滴灌肥综合表现最佳,可在定西设施草莓水肥一体化生产中推广。

关键词滴灌肥;草莓;生长发育;产量长期单一、超量施用化肥对草莓产量、品质造成诸多不良影响。

增施有机肥可促进草莓根系对土壤养分的吸收;施用竹纤维菌肥能够显著增加草莓叶片SPAD值、促进根系增长;施用酵素菌肥不仅能让草莓提早上市,对其品质也有显著提高;球毛壳菌生物菌肥中的球毛壳菌ND35可在草莓植株内繁殖,在整个生育期对草莓品质及产量的改善起到一定作用。

由此可见,肥料与草莓生长、品质、产量具有直接的相关性,目前的研究方向多集中在叶面喷肥方面。

水肥药一体化智能管理解决方案

水肥药一体化智能管理解决方案

水肥药一体化智能管理解决方案第一章概述 (2)1.1 研究背景 (2)1.2 研究目的 (2)第二章水肥药一体化智能管理技术原理 (2)2.1 水肥药一体化技术概述 (2)2.2 智能管理技术原理 (3)第三章系统设计 (3)3.1 系统架构设计 (3)3.2 硬件设计 (4)3.3 软件设计 (4)第四章数据采集与处理 (4)4.1 数据采集方法 (4)4.2 数据处理流程 (5)第五章智能决策支持系统 (6)5.1 决策模型构建 (6)5.2 决策算法优化 (6)第六章水肥药一体化智能管理系统应用 (7)6.1 应用场景分析 (7)6.1.1 设施农业 (7)6.1.2 露地作物 (7)6.1.3 果蔬花卉 (7)6.2 应用案例介绍 (7)6.2.1 设施农业案例 (7)6.2.2 露地作物案例 (7)6.2.3 果蔬花卉案例 (7)第七章系统集成与测试 (8)7.1 系统集成方法 (8)7.2 系统测试与优化 (8)第八章经济效益分析 (9)8.1 投资成本分析 (9)8.2 运营成本分析 (9)8.3 经济效益评估 (10)第九章社会效益分析 (10)9.1 环保效益 (10)9.2 农业现代化推进 (11)第十章发展趋势与展望 (11)10.1 技术发展趋势 (11)10.2 市场前景展望 (12)10.3 政策与产业支持 (12)第一章概述1.1 研究背景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农业生产的智能化、精准化水平不断提高。

水肥药一体化技术作为农业领域的一种创新技术,将灌溉、施肥和植保有机结合,有助于提高作物产量、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水肥药一体化系统存在管理粗放、信息化程度低等问题,导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高度重视农业现代化建设,明确提出要推进农业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在此背景下,研究水肥药一体化智能管理解决方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价值。

果树“水肥一体化技术PPT课件精选全文

果树“水肥一体化技术PPT课件精选全文

四、施肥技术
①施肥量 ②施肥时期 ③施肥方法
①施肥量 利用养分平衡法计算
目目标标产产量量
养养分分含含量量
果果树树需需肥肥量量 土土壤壤供供肥肥量量 肥肥料料利利用用率率
施施肥肥量量
施肥量
=
需肥量 - 土壤供肥量 肥料利用率 × 肥料养分含量
经过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流程完成施肥量计算
田间试验
指标体系
离子、 小分子
质流
2

截获
1
转变理念
改“浇地”为“浇作物”
把化学肥料溶解于灌 溉系统 (灌溉水)中, 植物根系可以同时得 到水和养分供应的过 程。
3. 无效养分
土壤有效养分示意图
有效灌溉水的范围
多余 水
有效 水
无效 水
1.水肥一体化技术是一种全新的施肥理念
以喂养婴儿的方式喂养作物,“水分养分同时供应,少量多次 ,养分平衡”。(照片来自以色列耐特菲姆公司)
• 缺氮症状:老叶黄化焦枯,新生叶淡绿,提早成熟。
• 缺磷症状:植株生长发育受阻,分枝少,矮小,叶片 出现暗绿色或紫红色斑点,茎杆呈紫红色,失去光泽。
• 缺钾症状:叶尖或叶缘发黄,变褐、焦枯似灼烧状, 叶片上出现褐色斑点或斑块,但主脉附近仍为绿色。
• 缺钙症状:顶芽、侧芽、根尖等分生组织易腐烂死亡, 叶尖弯钩状,并相互粘连,干烧心、筋腐、脐腐等。
• ►施用采果肥可以防止冬季落叶,延长叶片寿命,有 利于下年保花保果,为来年开花结果储备营养,防止 大小年。
3.果树根系的发育特点
►根系的生长高峰是与地上部新梢生长、果实发育 、花芽分化错开的; ►新根的生长,老根的加粗等都需要来自茎尖幼叶 产生的激素,这就是根靠叶长的原因; ►在水分适宜的条件下,氮素多而磷、钾等养分缺 乏时,根呈徒长现象,新根延伸长而分枝少; ►磷钾肥充足时,根分枝多密度大; ►在磷钾肥充足而缺氮时,根的衰老过程加剧。

草莓的无土栽培技术

草莓的无土栽培技术
草莓的无土栽培技术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草莓无土栽培技术简介 • 草莓无土栽培的技术原理 • 草莓无土栽培的实践操作 • 草莓无土栽培的问题与对策 • 草莓无土栽培技术的未来发展
01
草莓无土栽培技术简介
Chapter
无土栽培技术的定义与发展
定义
无土栽培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种植方式,它使用人工 配制的营养液来代替自然土壤,为植物提供适宜的 生长环境。
营养液的配制与管理
营养液成分
营养液通常包含草莓生长所需的 大量元素(如氮、磷、钾)和微
量元素(如铁、锌、铜)。
配制原则
根据草莓的生长阶段和需肥特性 ,科学合理地配制营养液,以满 足草莓生长过程中的养分需求。
管理措施
定期对营养液进行检测和调整, 确保养分供应充足且平衡。同时 ,根据草莓的实际生长情况,灵 活调整营养液的供应量和供应频
借助先进的传感器和决策支持系统,实现草莓生 长过程中水分的精准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
光环境调控
通过LED补光技术等手段,精确调控草莓生长环 境的光照强度和光谱分布,促进草莓生长和品质 提升。
智能化与自动化发展
智能化决策支持
01
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草莓无土栽培智
能化决策支持系统,实现生长环境的实时监测和调控。
基质选择
常用的无土栽培基质有椰 糠、岩棉、珍珠岩等,提 供良好的透气性和保水性 。
灌溉系统
建立滴灌、喷灌等灌溉系 统,确保水分和养分均匀 供给草莓植株。
草莓的选种与繁殖
品种选择
选择适宜无土栽培的草莓品种, 如章姬、红颜等,具有抗病性强 、产量高等特点。
繁殖方法
采用匍匐茎繁殖、组培繁殖等方 法,快速扩繁草莓苗,确保苗木 质量。

种植草莓实验报告范文

种植草莓实验报告范文

种植草莓实验报告范文实验报告:草莓的种植引言:草莓是一种常见的浆果类水果,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独特的风味,在全球范围内都广受欢迎。

本次实验我们选择在实验室环境下种植草莓,通过研究其生长过程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了解草莓的种植技术与要求,提高我们对草莓栽培的认识。

材料与方法:1. 草莓种子:选取优质草莓种子。

2. 种植基质:采用适宜的种植基质,如泥炭和珍珠岩的混合。

3. 容器:选择适宜的种植容器,如种植盘或种植袋。

4. 光源:提供适宜的光照条件,如LED灯。

5. 温湿度控制:保持适宜的温湿度条件。

实验步骤:1. 种植基质准备:将泥炭与珍珠岩按1:1的比例混合,放入种植容器中作为种植基质。

2. 温湿度控制:保持温度在15-25摄氏度之间,湿度在60-80%之间,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3. 种子播种:在种植基质中均匀撒播草莓种子,覆盖一层薄薄的种植基质作为保护。

4. 光照:提供12-16小时的光照,可以使用LED灯进行补光。

5. 浇水:保持种植基质湿润,但不要过度浇水。

6. 施肥:在草莓生长期间定期施加适量的氮磷钾肥料,促进草莓生长。

结果与讨论:1. 发芽期:经过一段时间的休眠,草莓种子开始发芽,出现小苗。

2. 幼苗期:小苗逐渐长大,生长速度加快,开始形成叶片和根系。

3. 生长期:生长期内,草莓植株不断长高,茎叶变粗,叶片变大,开始开花。

4. 结果期:花朵逐渐变成果实,果实逐渐变红,表示草莓已经成熟。

根据实验观察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草莓适合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生长,适宜的温湿度条件有助于草莓的发芽和生长。

2. 良好的光照条件对于草莓的生长非常重要,适当的光照有助于提高草莓的生长速度和果实质量。

3. 草莓在生长期间需要适量的施肥,特别是氮磷钾肥料,以提供充足的营养供给。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到了草莓的种植技术与要求。

草莓适宜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生长,良好的光照和适量的施肥对草莓的生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草莓苗移栽实验报告(3篇)

草莓苗移栽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探讨不同移栽时间、不同土壤条件以及不同管理措施对草莓苗移栽成活率的影响,为草莓种植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1)草莓苗:选用品种为“红颜”的草莓苗。

(2)土壤:采集于当地草莓种植基地,经风干、过筛、消毒处理后备用。

(3)肥料:腐植酸水溶肥、复合肥、有机肥。

2. 实验方法(1)实验设计:将草莓苗分为A、B、C、D四组,每组100株,分别于9月1日、9月15日、9月30日、10月15日进行移栽。

(2)土壤处理:将土壤分为酸性土壤、中性土壤、碱性土壤三种,每组50株。

(3)管理措施:A组为常规管理,B组增加遮阳网,C组使用生根剂,D组增加水肥管理。

(4)观察指标:成活率、生长速度、叶片数、根系长度等。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不同移栽时间对草莓苗成活率的影响由表1可知,9月1日移栽的草莓苗成活率最高,为85%;9月15日移栽的成活率为80%;9月30日移栽的成活率为75%;10月15日移栽的成活率为70%。

说明移栽时间越早,草莓苗成活率越高。

2. 不同土壤条件对草莓苗成活率的影响由表2可知,酸性土壤组草莓苗成活率为82%,中性土壤组为78%,碱性土壤组为75%。

说明酸性土壤对草莓苗成活率有利。

3. 不同管理措施对草莓苗成活率的影响由表3可知,A组常规管理草莓苗成活率为80%,B组增加遮阳网草莓苗成活率为85%,C组使用生根剂草莓苗成活率为82%,D组增加水肥管理草莓苗成活率为88%。

说明增加遮阳网、使用生根剂以及增加水肥管理都有利于提高草莓苗成活率。

四、结论1. 移栽时间越早,草莓苗成活率越高。

2. 酸性土壤对草莓苗成活率有利。

3. 增加遮阳网、使用生根剂以及增加水肥管理都有利于提高草莓苗成活率。

五、建议1. 选择适宜的移栽时间,尽量在9月初进行移栽。

2. 选择酸性土壤进行种植。

3. 移栽过程中,注意遮阳、使用生根剂,并加强水肥管理。

4. 加强草莓苗移栽后的病虫害防治工作。

草莓种植技术ppt课件

草莓种植技术ppt课件
草莓具有保护视力、助消化、防便秘等功效,同时因其外观和寓意美好,深受人们喜爱。
草莓种植意义及价值
经济价值
草莓是一种高效益的水果,种植周期 短,见效快,适合农村和城市郊区发 展。同时,草莓采摘、加工等产业链 也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
生态价值
草莓属于绿色植物,能够吸收二氧化 碳、释放氧气,对改善环境具有积极 作用。此外,草莓种植还能够保持水 土、美化环境。
组织培养技术
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繁殖优质草莓苗,提高草莓种植效益。
生物农药与生物肥料
利用微生物制剂、植物提取物等生物农药和生物肥料,提高草莓品 质与产量。
环保理念在草莓产业中体现
循环经济模式
推广草莓种植与畜禽养殖相结合的循环农业模式,实现资源高效 利用。
绿色防控技术
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
施肥时期
基肥在草莓定植前施入, 追肥在草莓生长期根据生 长情况及时补充。
微量元素在施肥中运用
微量元素的作用
01
微量元素对草莓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如铁、锌、硼等能提高
草莓品质和产量。
微量元素的补充方法
02
通过叶面喷施或土壤追施等方式补充微量元素,注意控制浓度
和用量,避免过量造成中毒。
微量元素与其他肥料的配合使用
03
微量元素肥料可与氮、磷、钾等肥料配合使用,提高肥料利用
率和草莓产量。
04
田间管理与病虫害防 治
田间管理措施及实施效果评估
土壤管理
定期检测土壤肥力和酸碱度, 确保草莓生长环境良好;采用 深松翻耕等措施改善土壤结构

水分管理
根据草莓生长阶段和气候条件 ,合理安排灌溉时间和水量, 保持土壤湿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2003年起中国草莓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草莓第一国。2010年
全国草莓栽培面积约176万亩,总产量约200万吨,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然而
很多地方草莓生产仍采用大水大肥,全生育期灌水30~40次,每次灌水10~25方/
亩,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水肥资源,而且会造成土壤板结、地下水潜在污染等很多问
题。从2005年开始北京市逐渐摸索完善草莓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可节水提质增效,
并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取得良好效果。

1、草莓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概念
草莓水肥一体化技术是指在有压水源条件下,借助施肥设施,在灌溉的同时将草莓不
同生育期需要的肥水混合液,通过管道系统与灌水器适时适量地直接输送到草莓根部
附近的土壤表面或土层中,实现水肥一体,满足作物对水分和养分需求。相对常规灌
溉施肥可节水40%,节肥20%左右,省工,提高果实品质。草莓上常用的水肥一体化
技术主要有滴灌施肥技术和微喷带施肥技术,一般与地膜覆盖相结合,减少地表蒸
发,降低温室湿度,减少病虫害和杂草的发生,同时避免草莓直接接触土壤,提高草
莓外观和品质。

2、草莓水肥一体化技术内容
(1)灌溉管路铺设。定植前需整地、施底肥、做畦、铺设滴灌、安装施肥器等。北京
日光温室草莓一般做小高垄:垄宽40~50厘米,垄沟宽30~40厘米,垄高20~25
厘米。草莓定植株距17~20厘米,每垄栽两行。在定植两行草莓株距中间位置处铺设
一条或2条滴灌毛管(滴灌带或1条微喷带);滴头间距一般选用20cm为宜。

(2)滴灌施肥。定植时一般滴灌20~30方/亩;移栽至开花期每5~7天滴灌一次,
每次滴灌6~10方/亩;开花至膨大期每10~15天滴灌一次,每次滴灌8~10方/亩,
如墒情好可适当延长灌水间隔;采收期每6~10天滴灌一次,每次滴灌6~8方/亩;
草莓拉秧前10~15天停止灌水。缓苗后天开始追肥,随水施肥25~28次,每次3~5
公斤/亩,拉秧前20天停止追肥。肥料的可溶性要好,并且含有适量中微量元素,N :
P2O5 : K2O比例前期约为1.2 : 0.7 : 1.1,中期约为1.1 : 0.5 : 1.4,后期约为1.0 :
0.3 : 1.7。根据滴灌肥料养分含量高低,适当增减每次加肥量。

每次加肥时须控制好肥液浓度,一般1方水中加入0.6~0.9公斤肥料。有条件的地方
可埋设张力计,当张力计指针在绿色区域时,表示土壤水分状况最佳;在蓝色区域
时,土壤水分基本能够满足作物生长的需水量;在红色区域时,表示土壤水分亏缺,
需要对作物进行灌溉;在黄色区域时,表示水分太多,土壤透气性差,需要排水。

(3)注意事项
每次施肥结束后继续滴灌20~30分钟,以冲洗管道。滴灌施肥系统运行一个生长季
后,应打开过滤器下部的排污阀放污,清洗过滤网。施肥罐底部的残渣要经常清理,
每3次滴灌施肥后,将每条滴灌管(带)末端打开进行冲洗。如果水中碳酸盐含量较
高,每一个生长季后,用30%的稀盐酸溶液(40~50升)注入滴灌管(带),保留
20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

3、草莓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现状与效果
在北京市保护地设施草莓上目前几乎全部应用草莓水肥一体化技术,面积8400亩,较
常规习惯亩节水120方,亩节肥20公斤,亩产量1810~2394公斤,亩均节本增收
3800元,水分利用效率提高3~4公斤/方。亩均节本增收3800元,水分利用效率提高
3~4公斤/方。

4、草莓水肥一体化技术适用范围及发展潜力
草莓水肥一体化技术,全生育期灌水35~45次,总灌水量180方/亩,不同追肥总量
80~90公斤/亩;结合适宜的温室湿度管理,疏花疏果等措施,草莓果个大,单果重在
21 ~30克,产量在1800~2400公斤/亩。在北方地区和全国范围内都有比较广阔的应
用前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