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矿井粉尘综合治理技术探讨(通用版)

合集下载

煤矿井下粉尘综合防治技术新规范本

煤矿井下粉尘综合防治技术新规范本

煤矿井下粉尘综合防治技术新规范本摘要:煤矿井下粉尘是造成矿工职业性肺病的主要原因之一,井下粉尘综合防治技术的规范化对于减少井下粉尘对矿工身体健康的危害具有重要意义。

本规范针对煤矿井下粉尘的来源、形成条件、危害特点等进行了详细介绍,并结合井下粉尘防治的实际工作情况,提出了一系列的粉尘综合防治技术措施和要求。

本规范的实施可以有效地降低矿工职业性肺病的发病率,保障矿工的身体健康。

关键词:煤矿;井下粉尘;综合防治技术;规范一、引言煤矿作为我国能源的重要来源之一,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煤矿井下粉尘对矿工的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是造成矿工职业性肺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保护矿工的健康,降低矿工职业性肺病的发病率,研究和实施煤矿井下粉尘综合防治技术势在必行。

二、煤矿井下粉尘的来源和形成条件1. 煤矿井下粉尘的来源煤矿井下粉尘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1)煤的采掘和运输过程中飘散的煤尘;(2)矿石的采掘和运输过程中的振动和破碎产生的粉尘;(3)地下巷道和巷道风床运行产生的尘埃。

2. 煤矿井下粉尘的形成条件煤矿井下粉尘的形成需要以下几个条件:(1)粉尘的源头:煤矿井下的采掘和运输设备是粉尘的主要源头,因此对这些设备进行有效的防尘措施是井下粉尘防治的关键。

(2)空气动力学:井下空气流动速度越高,粉尘扩散范围越广,矿工暴露于粉尘中的机会增加,因此井下空气流动的速度和方向对粉尘的扩散起着重要的影响。

(3)粘附性:粉尘颗粒表面的湿度和粘附性决定了粉尘的扩散性能和沉降速度,因此控制粉尘的湿度是井下粉尘防治中的重要环节。

三、煤矿井下粉尘的危害特点煤矿井下粉尘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空气质量下降:煤矿井下的粉尘会造成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浓度增加,导致空气质量下降。

(2)机械损伤:粉尘会进入矿工的呼吸系统,引起呼吸道炎症和肺部纤维化,导致肺部功能下降。

(3)矿工职业性肺病:长期暴露在煤矿井下粉尘环境中的矿工容易患上职业性肺病,严重影响矿工的身体健康。

煤矿粉尘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煤矿粉尘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煤矿粉尘综合防治技术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煤矿粉尘是煤矿生产中不可避免的产物,其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煤矿粉尘中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质,长期暴露在这种环境下会引发职业病及呼吸系统等多种疾病。

据统计,煤矿粉尘是导致矿工职业病和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前,我国煤矿粉尘治理仍存在一系列问题,如技术水平相对滞后、治理手段单一等。

为了提高煤矿粉尘治理的效果,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有必要对煤矿粉尘综合防治技术进行深入研究。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煤矿粉尘形成及影响因素、煤矿粉尘治理技术现状以及煤矿粉尘综合防治技术的介绍、研究进展和应用实例的分析,探讨煤矿粉尘综合防治技术的可行性和前景展望,旨在为我国煤矿粉尘治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究煤矿粉尘综合防治技术,解决当前煤矿粉尘对工人身体健康和生产安全造成的严重影响问题。

通过全面了解煤矿粉尘的形成机理和影响因素,分析当前煤矿粉尘治理技术现状,引入最新科学技术和研究成果,探讨煤矿粉尘综合防治技术的优势和不足,寻找可行的技术及策略,推动煤矿粉尘综合防治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推广应用。

本研究旨在为煤矿生产企业提供科学、合理的粉尘防治方案,提高工人工作环境的安全和舒适度,减少职业病发生率,促进煤矿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经济的繁荣。

通过本次研究,希望可以为相关部门和煤矿企业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推动煤矿粉尘防治工作的全面提升,为建设安全高效的煤矿生产环境做出积极贡献。

1.3 研究意义煤矿粉尘是煤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对矿工健康和生产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煤矿粉尘不仅影响矿工的呼吸系统健康,还可能引发矿井火灾和爆炸等安全事故,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煤矿粉尘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煤矿粉尘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可以有效改善矿工的工作环境,保障矿工的身体健康。

通过降低矿井内部粉尘浓度,减少矿工暴露在有害物质中的时间,可以有效预防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提高矿工的生产效率和工作质量。

矿井综合防尘的技术措施

矿井综合防尘的技术措施

矿井综合防尘的技术措施矿井作为一个重要的能源采集的地方,一直是我们国家经济建设的支撑。

但是矿井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和特殊的采矿方式,非常容易产生粉尘污染,而这些粉尘对采矿工人工作环境和身体健康非常危害。

因此,矿井综合防尘的技术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一、粉尘产生来源矿井粉尘的产生来源可以归结为矿井进风、进料、运输、作业过程中、掘进、又有来自堆场、装卸场所等,而且粉尘来源还有固体废弃物、矿渣等。

因此防尘措施应该从上述各个方面进行。

二、防尘技术措施1、矿井进风、进料、运输等环节防尘(1)利用洒水装置对进风进行喷洒,减少进矿井的粉尘含量。

(2)对进矿井的进料还应该采用密闭式传送,减少粉尘的飞散。

(3)对于矿井内的挖掘机、矿车等设备还应采用湿式防尘装置,减少环境粉尘污染。

2、矿井采掘作业过程中防尘矿井采掘作业过程中,需要采用湿式采掘方式,通过喷水等方式进行防尘操作。

同时还应使用真空吸尘器等高效过滤设备,在矿工作时吸收工业粉尘,减少环境粉尘的危害。

3、掘进防尘在矿井掘进过程中,采用密闭式开采,进行湿式喷淋,可以有效地防止粉尘的飞散。

建设起一套完善的掘进防尘设备系统,可以减少粉尘的危害。

三、防尘装置的维护与管理在矿井防尘装置的维护和管理上,应针对不同的设备实行相应的保养和管理,定期进行维护更新,及时更换设备配件和材料。

同时对于矿井中人员的防护设备也应及时进行检测维护等工作。

四、矿井环境防尘管理体系建设建设一套完善的矿井环境防尘管理体系,可以在全面有效的防止粉尘污染的同时,确保生产的正常进行。

应加大对矿井环境防尘相关设备和人员的培训力度,同时加强管理和监管机制,严格执行和落实国家相关标准和法规。

总之,任何一个矿井都需要完善的防尘方案,以保证矿工的身体健康和环境的健康。

在矿井防尘方面,我们需要及时更新技术,严格控制环境污染,形成可持续稳定的发展模式。

浅谈煤矿井下粉尘综合治理

浅谈煤矿井下粉尘综合治理

浅谈煤矿井下粉尘综合治理声控制设计标准》;厂区临界点噪声降至白天≤55dB(A)、夜间≤45dB(A),达到GB3096-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12348-90《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的一类标准。

通过对压风机房的噪声治理,改善了职工的工作条件,保障了职工的身心健康,消除了扰民的噪声污染,治理效果良好,环境效益显著。

(收稿日期:2008-4-16)浅谈煤矿井下粉尘综合治理铜川矿务局通风处吴安强1粉尘的特性及危害煤矿井下粉尘是指在煤矿生产中产生的微细煤尘和岩尘的总称。

煤矿井下粉尘具有如下特性:粉尘表面吸附一层空气薄膜,阻碍粉尘间或水滴与粉尘间的凝聚沉降。

粉尘的分散度增大,吸附在其表面的氧分子增多,加快了粉尘氧化分解过程。

细微岩尘由于表面积增大,岩尘中的游离二氧化硅很容易溶解于人体肺细胞中。

采掘工作面产生的新鲜粉尘较回风道中的粉尘易带电。

由于粉尘具有这些特性决定了以下危害:易引起尘肺;易引起燃烧和爆炸;高浓度粉尘能加速机械磨损,缩短精密仪器的使用寿命。

2井下粉尘污染的治理由于煤矿井下采煤空间狭小,工作地点多变,通风空间小,井下采煤、掘进、转载、运输过程中,产生大量粉尘,严重污染井下环境,给井下环境治理造成了较大困难。

近年来,煤矿防尘技术发展较快,就我局而言,形成了巷道风流净化,转载点喷雾降尘,炮掘工作面声控自动化喷雾,机掘工作面综掘机内外喷雾、二次负压除尘装置降尘,综采工作面内外喷雾,移架、放煤自动化喷雾,二次负压除尘装置除尘,并逐步推广应用智能化防尘系统,根据煤的干湿程度和空气中煤尘大小降尘,既达到了较好的防尘效果,又保证了煤质,节约水源。

多年来,各级厂矿企业、科研和职业病防治机构,在防尘工作中结合国情,已经做了不少工作,并总结了非常实用的“革、水、密、风、护、管、教、查”防尘八字经验,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革,即技术革新。

改革工艺过程,革新生产设备,使生产过程中不产生或少产生粉尘,以低毒粉尘代替高毒粉尘,是防止粉尘危害的根本措施。

采掘工作面粉尘综合治理技术的探讨

采掘工作面粉尘综合治理技术的探讨

煤机 牵 引速 度 匹配情况 、 截齿在 煤壁 上 的截 深以 及螺旋 叶片 的装煤 能 动控制和喷 雾洒水2 部 分, 按其动 作原 理大体可分为光 电式 、 感应式 、 声 力等。 电式 、 风 电式 、 超声波 式等几种。 它 由2 个 发光源 、 2 个光敏 元件 和控 制 ( 2 ) 采煤机 湿式除尘 器、 电磁阀及一 套喷雾 洒水装置所组 成 。 其动作原理 是利用灯光 照射 光
目 前使用较多的是中心 供水式凿岩机。 湿式凿岩的防尘效 果取决于单位 时 间内送 入钻孔 的水量。 只有 向钻孔底 部不断冲满水 , 才能起 到对粉 尘 并 使之顺利排 出。 在 采掘 工作面 是煤 矿井 下主要 的产尘 源, 也 是作业 人 员和 电器机 的湿润作用, 械 设备 高度集 中的工作场 所。 为消 除采 掘工作面 各生 产工序 的粉 尘污 ( 2 ) 局部 通风 排尘 的方法 。 一 般来讲 , 不依 靠矿井 主要通 风机 进 染,根治煤尘 危害, 必须采取 综合防 尘措施。 行 的有效 通风 , 均称 为局 部通风。目 前采用较多的局部通风 机通风 排尘 方式 , 对 降低掘 进时的粉尘浓 度起了重要作用, 根 据不同的通风 方式 , 1 采掘 工作 面尘源 的形成 与分布
场所 , 其 中, 以采 掘工作面的产 尘量 最大 , 占矿井全 部粉 尘量 的8 0 %以 降尘效 果更好。 我 国研制 出的凝胶水炮泥 也取得了良好 的降尘 、 降烟效 上, 对 矿井 安全生 产和矿 工的身心健 康的影 响也 最为严重 。 因此 , 分析 果 。 与研究 采掘工作面尘源的形成及其分布 , 对有针对性 地实施 各项防尘措 2 . 3 矿井其他 生产环节防尘技 术 施具 有重要作用。 如 前 所述 , 煤 矿 其他 生 产 环 节 中, 锚 喷作 业 点和 转载 运 输 环 节 2 , 采 掘工作面粉 尘综 合治 理技术 也 会 产生 大 量 粉 尘 , 其 产尘 量 分 别 占井 下总粉 尘量 的 1 0 % ~l 5 %和 2 . 1 采煤 工作 面粉尘综合 治理技术 5 % ~1 0 %, 是矿 井综合防尘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 分。

采掘工作面粉尘综合治理技术的探讨

采掘工作面粉尘综合治理技术的探讨

采掘工作面粉尘综合治理技术的探讨[摘要]采掘工作面是煤矿井下主要生产地点,工作人员集中,设备多而复杂,因此,该区域的粉尘控制问题一直为世人所关注。

本文将结合工作实际,探讨采掘工作面粉尘的来源及综合治理技术。

【关键字】采掘工作面;粉尘;综合治理在采掘工作面是煤矿井下主要的产尘源,也是作业人员和电器机械设备高度集中的工作场所。

为消除采掘工作面各生产工序的粉尘污染,根治煤尘危害,必须采取综合防尘措施。

1、采掘工作面尘源的形成与分布煤炭生产过程中,所有环节和工序都会产生粉尘,如打眼、爆破、采掘机械割煤(岩)、风镐落煤、装载和卸载、运输、转载、放顶、采空区充填、锚喷支护、巷道撒布岩粉、箕斗或矿车提煤(岩)等。

按产尘来源分析,在现有防尘技术条件下,各生产环节所产生的粉尘(浮尘)量比例关系大致如下:采煤工作面产尘量,占45%~80%;掘进工作面产尘量,占20%~38%;锚喷作业点产尘量,占10%~15%;运输巷道产尘量,占5%~10%;其他作业地点产尘量,占2%一5%。

需要指出的是,井下各生产系统及工序环节的产尘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受到多种条件的制约而在发生变化。

煤矿粉尘的主要来源是采掘、运输和锚喷等作业场所,其中,以采掘工作面的产尘量最大,占矿井全部粉尘量的80%以上,对矿井安全生产和矿工的身心健康的影响也最为严重。

因此,分析与研究采掘工作面尘源的形成及其分布,对有针对性地实施各项防尘措施具有重要作用。

2、采掘工作面粉尘综合治理技术2.1采煤工作面粉尘综合治理技术目前,我国采用的采煤机绝大多数是滚筒采煤机,滚筒采煤机旋转截煤基本实现了湿式作业。

(1)改进采煤机结构减少粉尘生成国内外的实践证明,通过改进采掘机械的结构及其运行可以使截齿前的压固核减小,粉尘的生成量降低。

当滚筒采煤机落煤时,煤尘生成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滚筒形状、截齿结构及数目、滚筒转速及其与采煤机牵引速度匹配情况、截齿在煤壁上的截深以及螺旋叶片的装煤能力等。

矿山粉尘及其防治技术范文(二篇)

矿山粉尘及其防治技术范文(二篇)

矿山粉尘及其防治技术范文矿山粉尘污染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环境问题,对工人的健康和安全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有效防治矿山粉尘污染,需要采取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措施。

本文将介绍矿山粉尘的危害、粉尘防治技术以及相关的政策措施。

矿山粉尘对健康和安全的危害不可忽视。

首先,矿山粉尘中的有害物质,如二氧化硅和重金属等,会对工人的呼吸系统造成损害。

长期暴露在高浓度的粉尘环境中,工人容易出现职业病,如矽肺病和尘肺病等。

其次,矿山粉尘的积累也会增加工人发生事故的风险。

当矿山粉尘的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会降低工人的能见度,增加事故的发生几率。

因此,对矿山粉尘的防治至关重要。

为了有效防治矿山粉尘污染,需要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

一是加强通风设备的安装和运行。

通风设备可以有效地清除空气中的粉尘颗粒,保持工作环境的良好通风。

二是使用湿式粉尘控制技术。

通过在矿山作业现场喷水降低粉尘的飞扬,可以有效减少粉尘的扩散。

三是采用机械设备防护。

在矿山作业现场使用合适的机械设备,如挖掘机和装载机等,可以降低人工作业带来的粉尘产生。

四是采用个体防护措施。

工人应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如口罩和防护眼镜等,以保护其呼吸系统和视觉器官的安全。

除了上述技术措施外,政策措施也是矿山粉尘防治的重要手段。

首先,要加强矿山环境监测和评估。

通过定期对矿山进行环境监测,可以及时发现粉尘污染问题,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其次,要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实施。

相关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严格的粉尘排放标准和处罚措施,以强化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最后,要加强矿山粉尘防治技术的研发和推广。

通过持续的研发和创新,可以不断提高防尘技术的效果和适用范围,为矿山粉尘防治提供更多的解决方案。

综上所述,矿山粉尘污染是一种常见的环境问题,对工人的健康和安全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有效防治矿山粉尘污染,需要采取适当的技术和政策措施。

通过加强通风设备的安装和运行、使用湿式粉尘控制技术、采用机械设备防护和个体防护措施等,可以有效降低粉尘的浓度和扩散。

矿山粉尘防治技术通用版

矿山粉尘防治技术通用版

解决方案编号:YTO-FS-PD839矿山粉尘防治技术通用版The Problems, Defects, Requirements, Etc. That Have Been Reflected Or Can Be Expected, And A Solution Proposed T o Solve The Overall Problem Can Ensure The Rapid And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矿山粉尘防治技术通用版使用提示:本解决方案文件可用于已经体现出的,或者可以预期的问题、不足、缺陷、需求等等,所提出的一个解决整体问题的方案(建议书、计划表),同时能够确保加以快速有效的执行。

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矿山防尘技术包括风、水、密、净和护等5个方面,并以风、水为主。

风就是通风除尘;水是指湿式作业;密是指密闭抽尘;净是净化风流;护是采取个体防护措施。

1.防尘技术采煤工作面防尘。

包括煤层注水、合理选择采煤机截割机构和喷雾降尘。

掘进工作面防尘。

包括掘进工作面防尘、机掘工作面通风除尘和锚喷支护防尘。

运输、转载防尘。

包括机械控制自动喷雾降尘装置和电器控制自动喷雾降尘装置。

综合防尘措施。

包括湿式钻眼、冲刷井壁巷帮、使用水炮泥、放炮喷雾、装岩(煤)洒水和净化风流等措施。

2.煤尘防、隔爆措施煤尘爆炸必须在3个条件同时具备时才可能发生,即粉尘本身具有爆炸性;粉尘悬浮在空气中并达到一定浓度;有足以点燃粉尘的热源。

如果不让这些条件同时存在,或者破坏已经形成的这些条件,就可以防止煤尘爆炸的发生和发展。

这是制定各种防止煤尘爆炸措施的出发点和基本原则。

第一,采取防尘措施。

一般情况下,生产场所的浮游煤尘浓度是远低于爆炸下限浓度的。

但是,因空气震荡(放炮的冲击波)等原因使沉积煤尘重新飞扬起来,这时的煤尘浓度大大超过爆炸下限浓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安全论文 ) 单 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 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 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现代化矿井粉尘综合治理技术探讨(通用版)

Safety is inseparable from production and efficiency. Only when safety is good can we ensure better production. Pay attention to safety at all times. 实用文本 | DOCUMENT TEMPLATE 矿山安全论文

第 2 页 现代化矿井粉尘综合治理技术探讨(通用版)

摘要:以神东矿区为例,针对现代化矿井的开采特点及其工艺技术水平,对适合于现代化矿井的粉尘综合治理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结合现代化矿井生产的实际情况,通过合理的设计,先进的防降尘技术及其装备能够在现代化矿井中得到较好的应用。 关键词:综合防尘;高压喷雾;定时喷雾;粉尘浓度;超限喷雾 随着煤矿采掘等各生产环节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原煤产量也在不断增加,粉尘的绝对产生量大大增加。目前我国煤矿在粉尘治理研究及应用上还有很大差距,按《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绝大多数作业点的粉尘浓度远远超过10mg/m3,有的超标几十到几百倍。随着国家对煤矿井下安全及作业环境卫生的越来越重视,持续

备注:安全与生产、效益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安全好了,才能保证更好地生产。生产中存在着一定的不安全隐患,与自然界作斗争,随时都会发生意想不到的事情,所以处处都要警惕、时时刻刻都要注意安全。 实用文本 | DOCUMENT TEMPLATE 矿山安全论文

第 3 页 开展国有大中型煤矿的粉尘治理,是解决我国煤矿粉尘危害问题的根本措施。在此,根据现代化矿井的特点,结合国有大中型煤矿已有的粉尘治理技术,对现代化矿井粉尘综合治理技术进行研究。 1神东矿区概况 神东矿区是我国目前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和重要的优质动力煤出口基地,矿区井工矿以“主斜井一副斜井”开拓、无轨胶轮车辅助运输、连续采煤机快速掘进,矿井“无盘区”布置,长距离大断面快速掘进通风、地面箱变与井下移变联合远程供电等关键技术群为主体,辅以生活区集中规划布置、地面非生产性设施简化布置、地面洗选系统与井下生产系统集成布置等措施,构建了快速建井模式,如榆家梁煤矿10个月建成产量800万t/a、高瓦斯矿井康家滩煤矿9个月建成产量500万t/a[1]。 神东矿区综采工作面实现了世界一流高效、安全目标,综采队45人,综采工作面走向长5000m、采高5.3m,年生产能力1000万t。综采工作面6000~7000t设备搬迁时间只需6~8d,各项指标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掘进工作面、不规则块段和煤柱回收、“三下”采煤,实用文本 | DOCUMENT TEMPLATE 矿山安全论文

第 4 页 采用连续采煤机短壁机械化开采成套技术,实现了落煤、装煤、运煤、支护等工艺机械化,年产突破200万t、全员工效超过350t,回采率由30%提高到87%,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粉尘来源及特点 1)综采工作面、连采工作面产量大,产生的绝对粉尘量大。 2)煤内在水分高达8%~9%,而煤质要求全水分必须小于12%~14%。因此靠增加外部水降尘受到极大限制,造成综采面、连采面喷雾不能正常使用,运输各个环节喷雾洒水受到制约。 3)连采机本身带有高效除尘器,由于各矿连采队对粉尘治理重视程度不够,不能按要求及时维修、清理,造成喷嘴堵塞,过滤网煤泥过多,严重影响除尘器的使用效果。 4)主要尘源点总粉尘、呼吸性粉尘浓度超标,其中采掘工作面割煤、带式运输破碎及转载时粉尘浓度最大,一般总粉尘浓度在50~200mg/m3,呼吸性粉尘浓度在10~100mg/m3,严重超标。 3粉尘综合治理技术及使用效果 3.1综采工作面粉尘治理 实用文本 | DOCUMENT TEMPLATE 矿山安全论文

第 5 页 综采工作面推进长度2000~5000m、工作面长240m、工作面年产600~1000万t,工作面平均风速1.33m/s。采煤机装有抑尘系统,内喷雾在滚筒上有108个喷嘴,外喷雾在摇臂端有8个J型喷雾块,进口处水压力1.4~3.5MPa,流量380L/min。在内外喷雾使用正常时,工作面割煤时总粉尘浓度9~68mg/m3,呼吸性粉尘浓度2.8~19.5mg/m3。但由于采煤机低压喷雾耗水量大,造成综采面煤炭水分严重超标,迫使各矿综采面外喷雾普遍停用,而使用内喷雾,造成综采面粉尘急剧增多,总粉尘浓度为28~176mg/m3,呼吸性粉尘浓度为9~66mg/m3。 综采面实施机载高压喷雾泵降尘技术[2]。采煤机双联液压泵(电动机2×30kW),1台泵控制1个摇臂,另1台泵控制另1个摇臂和破碎机。2个摇臂不同时工作,且破碎机工作时间极短。根据采煤机液压系统工作特点,将采煤机的液压系统改为由1台泵分别控制2个摇臂,另1台泵作为破碎机和高压喷雾的动力,同时在采煤机上安装1台小型进口液压喷雾泵,利用采煤机冷却用水(流量8~15L/min)产生高压(8~12MPa)喷雾,以降低支架和回风侧的粉尘浓实用文本 | DOCUMENT TEMPLATE 矿山安全论文

第 6 页 度。内喷雾由108个喷嘴组成,水压低、耗水量大、喷雾雾化效果不好,因此采取均匀堵塞部分内喷雾喷嘴,保留48个,以提高水压,提高喷雾雾化质量,降低采煤机割煤时产生的粉尘和截齿温度。在对采煤机内外喷雾技术改造后,综采工作面总粉尘浓度3.2~17.6mg/m3,呼吸性粉尘浓度1.6~6.8mg/m3,降尘率达到800%~90%,效果较理想。 3.2连采工作面粉尘治理 连续采煤机有完善的外喷雾系统和除尘器系统,如果外喷雾和除尘器消尘系统正常使用,工作面粉尘浓度一般都小于30mg/m3。但大部分连采工作面对粉尘治理工作不重视,除尘器不能正常使用,加之外喷雾低压耗水量大,受煤质、底板软化等因素的制约,部分连采工作面外喷雾也不能正常使用,致使连采工作面总粉尘浓度达到40~238mg/m3、呼吸性粉尘浓度12~89mg/m3。 首先,提高连续采煤机供水系统的压力,让外喷雾实施高压喷雾,喷嘴雾化效果好;保证供水质量,不发生堵塞喷嘴现象,经常检查更换喷嘴;加大机载除尘器的检修与维护,坚持每天检修时检实用文本 | DOCUMENT TEMPLATE 矿山安全论文

第 7 页 查除尘器的喷嘴,清理除尘器中的煤泥,保证除尘效率。同时,采用气幕控尘技术[3]提高机载除尘器的收尘效率,将气幕风机(防爆离心正压风机)水平安装在连续采煤机除尘器机体平台上,该风机风量为30~60m3/min,风压大于1200Pa、功率为3~5.5kW,气幕风机连接气幕发生器,在连采机司机前方形成1道气幕进行控尘,使现有机载除尘器的收尘率达到90%,割煤时司机位置总粉尘浓度能控制在20mg/m3以下。 3.3带式运输系统粉尘治理 带式运输系统及其转载点总粉尘浓度为40~250mg/m3,各运输巷手动、自动喷雾受煤质水分的制约已陆续拆掉,洒水除尘也不能正常使用,运输巷及转载点随着过煤量的陆续增加,粉尘浓度越来越大。 转载点采用强制性封闭,封闭后实施自动喷雾降尘[4]。封闭采用钢管作支架,用阻燃风筒布作罩子,连接处用粘贴布或拉锁连接,便于检修设备或清理煤尘,每处转载点前后各封10m,全封闭后,再加手动或自动喷雾降尘。措施实施后经测试,总粉尘浓度降低80%~实用文本 | DOCUMENT TEMPLATE 矿山安全论文

第 8 页 90%。 3.4辅助运输平硐及辅助运输大巷粉尘治理 辅助运输平硐及辅助运输大巷是主要进风巷,又承担辅助运输任务,神东矿区全部实现了无轨胶轮运输,巷道底板为水泥路面,因此车辆通过时尘土飞扬,严重污染进风风流。经测试,总粉尘浓度6~26mg/m3,呼吸性粉尘浓度3~16mg/m3,小于10μm的粉尘占72.4%。这些微细粉尘部分随风流进入工作面,不仅影响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还具有较大的爆炸危险性。 在辅助运输平硐及辅助运输大巷设置专门的防尘管路,疏通排污水沟,每隔300~500m设置全断面封闭式定时自动喷雾降尘水幕[5],按24h制式、定时刻任意设定16组打开和关闭喷雾的时间,当行人通过正在或即将喷雾的巷道时,能自动停止或延时喷雾,从而实现无人的情况下巷道内自动喷雾降尘的功能,且内部设有充电电池,不受停电影响,停电后内部时钟正常行走,定时设置不会消失。同时配备了大巷洒水车、清扫车,定时、定点对大巷洒水除尘、清扫浮尘。因而使巷道四周一直保持湿润状态,基本消除了浮游煤实用文本 | DOCUMENT TEMPLATE 矿山安全论文

第 9 页 尘的再次飞扬,巷道底板基本无大面积积水。 3.5回风巷粉尘治理 回风大巷、工作面回风流等地点经测试,总粉尘浓度8~76mg/m3,呼吸性粉尘浓度3~28mg/m3。回风巷虽然人员活动不多,粉尘对人员的危害相对较小,但浮游煤尘和沉积煤尘具有较大的爆炸危险性。 在回风大巷和工作面回风巷设置专门的防尘管路,疏通排污水沟。在回风大巷和工作面回风巷各设置1~2道粉尘浓度超限自动喷雾降尘水幕[6],通过设置粉尘浓度报警值和上下限控制值,控制防尘水幕等防尘设施,当高于上限则启动喷雾,低于下限则停止喷雾,实现防尘设施的自动运行。同时采用大巷洒水车、清扫车,定时、定点对大巷洒水除尘、清扫浮尘。通过对粉尘浓度在线监测监控,不仅可以节约水资源,还可降低巷道内的粉尘沉积强度,降低作业环境的粉尘浓度,改善作业环境。 4结语 1)转载点采用强制性封闭,封闭后实施自动喷雾降尘;连采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