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制度与西班牙政治制度的异同
第2课 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讲义--2022届高三历史统编版一轮复习

第2课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本节结构重点阐释一、雅典民主制度的特点及局限特点直接民主:公民直接参与城邦政治活动。
所有具备公民资格条件的人都可以参加公民大会,这是雅典直接民主的主要体现。
主权在民: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被选举权;各机构内部实行集体负责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除十将军外,雅典一切官职向各等级公民开放。
轮番而治:公民通过抽签选举或轮流坐庄等方式担任公职。
陪审法庭、议事会是“轮番而治”的集中体现。
崇尚法治:公民之间是平等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雅典民主政治运行的基本政治原则。
集体领导:集体决策,少数服从多数。
议事会、公民大会是其集中体现。
权力制约:城邦的全体公民对官吏实行监督和制约,如陶片放逐法、官吏任期制、陪审法庭等。
局限性民主性质的原始性:仅是一种颇为原始的直接民主形式,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民主范围的狭隘性: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的,是奴隶主贵族的民主,是少数人的民主,广大的奴隶、外侨和妇女等被排除在民主殿堂之外。
运作方式的随意性: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的参政方式,意味着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很可能会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二、西欧君主制度的演变中世纪早期:西欧实行封君封臣制度,诸侯势力强大,王权依靠教会支持获得政权的合法性,这一时期西欧政治生活呈现出王权、教会、诸侯三元分立的局面。
中世纪后期:自治城市的发展,城市市民登上历史舞台,在教会与城市的支持下王权地位提升,虽然王权在于诸侯的对比上占据优势,但是还需要受到城市市民和教会的制约,形成等级君主制和议会君主制。
15世纪后:在早期资产阶级的支持下王权在全国建立起专制统治,教会势力受到冲击,民族国家形成,王权压倒其他势力建立起专制统治,并为资产阶级的发展提供条件,进入君主专制时期。
17世纪后:君主专制不断加强,引起资产阶级的不满,随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资产阶级力量的增长和资产阶级思想启蒙运动的开展,各国出现革命或改革,君主专制被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取代,部分国家保留了君主,形成君主立宪制。
美洲殖民地的政治制度与民主文化

美洲殖民地的政治制度与民主文化美洲殖民地是欧洲国家在15世纪至19世纪时所建立的领土,其地域包括北美洲、中美洲、南美洲和加勒比地区。
这些殖民地的建立可追溯到大航海时代,欧洲的探险家、商人和冒险者不断探索和征服更广阔的土地。
在这些殖民地建立之时,欧洲国家对美洲殖民地的统治方式和政治制度有着很大的影响。
在这种影响下,美洲殖民地的政治制度和民主文化逐渐形成。
殖民地的政治制度欧洲国家在美洲殖民地的建立时采用了不同的政治制度。
在北美洲,英国采取殖民政府的方式来统治,不同的殖民地有自己的议会和立法机构。
这种殖民政府的特点是存在完全的自治权,议会可以制定和实施法律。
在中美洲和南美洲,西班牙和葡萄牙采取的是总督制度,总督代表国王来统治殖民地。
总督的权力非常大,可以制定法律和任免官员。
而殖民地人民没有参与行政的权力,也没有自由的选举和言论权。
虽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差异很大,但是所有殖民地都遵循着欧洲的统治哲学和政治理念。
在力求实现统治合法的同时,欧洲国家给予殖民地人民一定程度的自治权和自由。
民主文化的形成在欧洲的影响下,美洲殖民地逐渐形成了具有民主特点的文化。
在北美洲,因为殖民政府有自由的唯一权利,所以议会和殖民政府之间的关系非常接近。
议会代表人民的利益,制定法律,监督官员。
政府则运用行政资源来实现国王对殖民地的管辖。
在这种情况下,美洲殖民地逐渐形成了一种强调平等、公正、自由和个人对权力的监督的民主文化。
在中美洲和南美洲,由于总督制的限制,人民无法对政府进行监督或制约。
但是殖民地的人民逐渐接受了欧洲的文化和思想,他们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拥有自由和平等的权利。
这种思想在殖民地和独立运动的推动下,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在这样的背景下,民主文化逐渐在中美洲和南美洲形成。
结语美洲殖民地的政治制度和民主文化深受欧洲的影响,但是在殖民地本身的历史和文化下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形式和特点。
殖民政府和总督制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人民的权利和自由,同时也让人们逐渐认识到自己应该享有平等和自由的权利。
比较巴西与阿根廷的历史与政治制度

比较巴西与阿根廷的历史与政治制度巴西和阿根廷是南美洲最大的两个国家,也是该地区最具影响力和实力的国家之一。
两国在历史和政治制度上有着许多相似之处,但也存在一些差异。
本文将比较巴西和阿根廷在历史和政治制度方面的不同之处。
在历史方面,巴西和阿根廷都经历了殖民时期和独立运动。
然而,在殖民时期,巴西是葡萄牙的殖民地,而阿根廷则是西班牙的殖民地,这导致了两国的文化和语言的差异。
巴西的殖民地经历了大规模的奴隶贸易,导致非洲文化和传统与巴西文化混合。
而阿根廷的殖民地则主要是欧洲移民的聚居地,形成了比较欧洲化的社会。
在独立运动中,巴西的独立是相对平和的,而阿根廷则发生了一系列的战争和冲突。
这导致巴西在独立后相对稳定,建立了帝国制度,并发展为一个多党制国家。
阿根廷则经历了一系列的政治动荡,包括内战和独裁统治。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阿根廷政治体系的形成。
在政治制度方面,巴西和阿根廷都是共和国,但存在一些不同之处。
巴西的政治制度是总统制,国家元首是总统,总统由选举产生,任期为四年。
巴西的政治体系相对较为稳定,但也存在腐败问题和政治权力集中的问题。
相比之下,阿根廷的政治制度是议会制,国家元首是总统,总统由选举产生,任期为四年。
阿根廷的政治制度在历史上经历了一些变革和调整,包括军事独裁统治和民主政治的交替。
这导致阿根廷的政治环境相对不稳定,但也存在较为活跃的议会和政治社会。
此外,巴西和阿根廷在经济发展上也有一些差异。
巴西是南美洲最大的经济体,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多元化的产业。
阿根廷则以农业为主,拥有大量的农业资源。
综上所述,巴西和阿根廷在历史和政治制度方面存在一些不同之处。
巴西的历史较为平和,政治制度相对稳定,而阿根廷则经历了一些动荡,政治环境相对不稳定。
然而,两国在经济发展和国际影响力方面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对南美洲地区产生着深远影响。
我国的政府体制

思想领导:即通过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 理论以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等,来教育广大党 员和人民群众,统一思想,统一行动,从思想上保证 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贯彻落实,使他们能够积 极主动地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做贡献。党的思想领导, 按照政治学理论的说法,就是意识形态的领导。特别 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在意识形态的内容构成上,明显 地从原来的理想主义、教条主义转变为实事求是,将 原来一些不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容逐渐淡化、清理, 而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治等增加为意识形态的重 要内容。
2.2 党政要分开
在过去的历史中,由于党过于强调对国家的集 中领导,党与国家机关的关系上,党组织实际 上掌握了国家机构和其他各种组织的权利,特 别是党组织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了一整套健全的 组织系统,党直接敢于国家管理生活,甚至出 现了代替政府机构工作的情况。这就是我们在 过去所看到的以党代政、党政不分的局面。这 种局面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政治局委员一般人数在20 人左右,常委会委员为 5~9人,而且大多数在北 京,便于展开工作。因此, 中央政治局、政治局常委 会以及总书记就后才能为 中国共产党事实上的最高 领导机构。 政治局及其常委会是中共日常工 作的最高领导机关,对于当合国 家的一般性决策,都是由中央政 治局及其常委会做出,对于具有 方针路线性的或战略性的决策, 则由中央委员会进行讨论和通过。
司法机关
行政机关
易混淆的概念:
①政体:一个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 当今世界的政体有两种,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而民主共和 制又分为议会制民主共和制和总统民主共和制。 在君主立宪制 国家中,议会是国家的最高立法机关,君主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 内阁是有议会产生并对议会负责,如英国、比利时、西班牙、加 拿大、日本等; 民主共和制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所采用的政体, 又可以分为议会制和总统制两种典型形式。在议会制民主共和制 国家中,议会是国家的最高立法机关,内阁由议会产生并对议会 负责,总统往往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与君主一样,只履行利益 上的职责,如德国、意大利、印度等;总统制民主共和制国家的 政治权利由总统总揽,议会只有立法权,总统由全民选举产生, 如美国、俄罗斯、法国等。 ②政府制度:指政府在某一时期所湿湿的管理制度,比如我国的 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等。
符合中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

符合中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符合中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外国人士积极评价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本报北京3月10日电综合本报驻外记者报道: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召开之际,外国专家、友好人士积极评价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他们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纷纷表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得到中国最广大人民的赞同和拥护,为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研究员库里科娃表示,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情,有自己对民主的认识,也有选择适合本国制度的权利。
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起到了代表民意的作用。
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议共同发挥作用,反映了执政党、基层民众、各民主党派和社会团体的意见。
中国将沿着自己的道路前进,终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别尔格尔表示,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在进一步完善,普通百姓的声音得到更充分的反映。
巴西利亚大学亚洲研究中心负责人、中国问题专家莱托恩认为,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符合中国的国情,在中国是行之有效的,是经得住实践检验的。
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巴基斯坦外交部新闻发言人艾哈迈德表示,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基于自身国情而选择的政治制度,表达了人民的诉求,体现出决策的透明,且经受住了时间的检验,为中国的持续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符合中国的长远利益。
越南北江省越中友好协会会长阮光举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框架内,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人民通过选举自己的代表来行使国家权力,人大代表肩负着人民的期望和嘱托,代表人民的利益。
人大代表和全国人民一起为实现和谐、小康、幸福的社会理想而共同奋斗。
马里—中国友好协会负责人特拉奥雷表示,作为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独特的、民主的,是符合中国国情的。
近些年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仅更加民主,而且更加有效了。
东盟秘书处公共事务部主任李键雄说,人大代表敢于在会上提出一些问题,这是好现象。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1-4章讲义【内部资料注意保密】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1-4章)第一章绪论考纲要求第一节政治制度和当代中国政治制度一、政治制度的含义(概念3要素:谁——为了什么——做什么)政治+制度政治:管理众人之事制度:规范、法度统治阶级为了实现其统治而采取的统治方式、统治方法的总和,具体包括国家政权性质、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国家结构形式,以及为了保证国家机器运转、维护公民权利和义务、维持社会政治实体活动等而制定的一系列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
狭义:政治统治的性质和政治统治的形式,即国体和政体的统一。
政治制度的4个特点(简答-多选)历史性:政治制度是产生的?后来是如何进一步发展的?稳定性:经济基础的稳定性强制性:武装力量、监狱、强制机关合法性:权力来源于根本大法--宪法二、政治制度与经济、文化制度1、经济制度:根本性、起决定性作用的制度有什么样的经济关系就有什么样的政治关系、政治制度,就有什么样的国家意识形态、文化教育制度。
经济制度与政治制度是决定和被决定的关系。
2、思想文化制度:包括意识形态和文化教育方针思想文化意识对政治制度起着导向作用意识形态与政治制度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三、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党的十五大提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纲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坚持和完善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实现社会安定,政府廉洁高效,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分3个要素分层次把握: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自此之后的政治制度建构、完善和发展基本上是按照这一思路进行。
第二节坚持和完善当代中国政治制度两个关键词坚持:保持现有的完善:不是推倒重来,而是在现有的基础上逐渐完备和发展一、坚持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为什么要坚持?1、具有强大的生命力2、符合中国国情(万能观点,要牢记于心)3、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4、西方的政治制度不适合中国5、不坚持的话:抛弃社会主义道路,损害人民利益,葬送美好前途。
第二节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第一课我国的国家制度(上)学案第二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Array 1课时一、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1、政体及其与国体的关系政体指注意:国体表明哪个阶级是统治阶级,哪些阶级是被统治阶级,那么统治阶级用什么样的形式来组织自己的政权,以便更好地维持其统治,实现其阶级专政,这种政权的组织形式即是政体。
如美国采取总统共和制政体,英国和日本则采取君主立宪政体,而我国则采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民主共和政体来更好地表现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国体和政体的关系(1)国体和政体的关系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决定,反映,国体是主要方面。
形象说明内容和形式的关系(略)。
适当健全的政体,对维护和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有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统治阶级历来都十分重视政权组织形式的问题,不断完善自己国家的政体。
(2)政体具有。
也即是说,国体相同政体不一定相同。
由于历史条件、阶级力量对比、传统习...............惯、国际环境影响........的不同,在相同阶级掌握政权的条件下可以采取不同的政权组织形式,一个国家采取何种政体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英国和日本是君主立宪制国家,保留君主作为国家元首,这是因为它们的资产阶级革命不彻底,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相妥协。
法国的资产阶级比较彻底,因此采取民主共和政体。
美国没有经过封建社会的发展阶级,是采取总统共和制的重要原因。
2、当代国家政体的基本类型当代国家政体的基本类型有。
(1)君主立宪制A、君主立宪制的含义君主立宪制是资本主义国家以世袭的君主(国王、天皇、女王)为国家元首,君主权力按宪法规定受到一定限制的政权组织形式。
它是产生是资产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互相妥协的结果。
君主立宪制在当代主要是议会制君主立宪制的形式(也有二元君主制)。
想一想: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为什么还保留君主?B、议会君主制的主要特征议会制君主立宪制,简称议会君主制,它的主要特征有:①议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②君主是。
东南亚政治制度比较

东南亚政治制度比较物理学院汪卫华2009213680二战结束后,伴随国家独立和经济发展,东南亚国家的政治制度、社会结构和形态发生深刻变革。
在这一过程中,东南亚国家没有照搬西方的发展模式,而是自主地寻求适合自身实际的发展类型和方式,形成了新的经验和新的模式。
东南亚政治社会转型证明了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的多样性。
东南亚位于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包括11个国家(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文莱和东帝汶)。
二战结束后,东南亚国家不断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类型和方式,在取得经济发展巨大成就的同时,其政治制度、社会结构和形态也发生了深刻变化。
政治变革即政治现代化,主要指政治形态上普遍出现新的调整与过渡,其目的是建立更加符合本国发展实际的现代政治制度。
战后东南亚国家的政治转型普遍经历了两个主要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从效仿的西方议会民主制向威权主义政治体制的调整与过渡,第二阶段是从威权主义政治体制向民主体制的调整与过渡。
第一阶段从50年代末60年代初开始至80年代基本结束。
在这一阶段,东南亚主要国家普遍放弃了效仿的西方议会民主制度,建立起以经济发展为导向的、以军人和准军人为领导核心的、对政党和社会团体严加控制的、政府权力高度扩张的威权主义政治体制。
当然,不同国家的发展取向程度有所不同。
例如,印尼和菲律宾的威权主义政治由于更多地代表了总统家族及其亲属的利益,其发展取向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减弱。
第二阶段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至今尚在进行中,其显著标志是政治体制向适合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方向调整和过渡,内容包括军人相继退出政治权力的中心,由新的文人政府取代;政党制度获得完善和发展,从而选举由具有较少竞争或没有竞争开始过渡到具有较多的竞争;立法机构的作用得到加强,通过修改宪法,加强立法机构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出现了由行政集权向分权制衡方向发展的趋势;国家对社会的控制减弱,民众和利益集团的政治参与由沉寂变得活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政治制度与西班牙政治制度的异同西班牙采取议会制君主立宪制政体。
简而言之就是,国家元首由世袭的君主担任,政府总揽国家的行政权力,向议会负责。
政府以议会为基础产生,接受议会的监督,定期向议会报告工作。
当议会对政府表示不信任时,政府必须集体辞职,或由政府首脑提请国家元首解散议会,重新进行议会选举,根据新的议会选举结果成立新的政府。
具体来说即为国王为国家元首与武装力量总司令,总理则是政府最高首脑,代表国家、政府负责治理国家并向议会报告工作。
宪法承认并保证各民族地区的自治权。
行政权由政府掌握,总理由国会多数党提名后由国王任命;立法权则由两院制的国会施行。
议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行使立法权,审批财政预算,监督政府工作。
议员由普选产生,任期4年。
司法领导机构是司法总委员会,由20名成员组成,最高法院院长兼任主席。
司法机构分为司法法院和行政法院两大系统。
最高检察机构是国家总检察院,下辖各级检察院及派驻各司法部门的检察官。
西班牙的政党制度为多党制。
而中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政体即根本政治制度,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中国的政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由人民选举人民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统一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政治制度。
它决定着国家的其他各种具体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最高形式和重要途径,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
我国政体的基本内容是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是历史的必然,是人民的选择,是由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的。
中国的政治制度与西班牙的政治制度存在相同点:都属于代议制民主即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权力的方式。
中国的政治制度与西班牙的政治制度存在很多不同点。
首先,体现的国体不同,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的是人民民主专政,而西班牙的议会制君主
立宪制体现的是资本主义专政。
其次,阶级实质不同,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维护和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志,而西班牙的议会制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掌权,维护和实现资产阶级的利益。
第三,活动原则不同,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采取的是民主集中制,即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
而西班牙的议会制采取的是三权分立制,权力相互分立、制约与平衡,即中央政权机构由彼此平等而又独立的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机关组成,立法权属于国会,行政权属于总统,司法权属于法院。
国会负责立法,总统负责实施法律,法院负责审查法律。
第四,实施效果不同,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既有利于充分发扬民主,又有利于国家的集中管理,效率高,而西班牙的议会制可能会出现相互扯皮牵制的情况。
第五,经济基础不同,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为维护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而西班牙的议会制君主立宪制,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是维护资产阶级私有财产的工具。
第六,权力主体不同,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是通过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的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人民代表代表人民利益,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权力主体是人民,而西班牙的议会是协调资产阶级内部利益关系的场所,议员由竞选产生,竞选则以金钱为后盾,议员不对选民负责,不受选民监督,选民无权撤换议员。
第七,中国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是西方的多党制。
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核心,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人民代表大会中没有议会党团,也不以界别开展活动。
无论是代表大会,还是常委会或专门委员会,都不按党派分配席位。
而西班牙则采取的是多党制。
综上,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班牙的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均为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均是代议制民主,但在具体的含义和内容上存在很大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