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第三定律必过知识点和经典例题和习题(含答案)
牛顿三大定律知识点总结及相应的练习题.docx

牛顿三大定律知识点总结及相应的练习题一.牛顿第一定律1.历史上对力和运动关系的认识过程:① 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② 伽利略的想实验:否定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他指出:如果没有摩擦,一旦物体具有某一速度,物体将保持这个速度继续运动下去。
③ 笛卡儿的结论:如果没有加速或减速的原因,运动物体将保持原来的速度一直运动下去。
④ 牛顿的总结:牛顿第一定律2.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程序内容:① ( 事实 ) 两个对接的斜面,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② (推论 ) 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释放的高度。
③ ( 推论 ) 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个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
④( 推论 ) 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水平,小球沿水平面做持续的匀速直线运动。
⑤( 推断) 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运动时并不需要外力来维持。
此实验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① 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②同时说出了一切物体都有一种属性 (运动状态保持不变的属性 ) 只有受力时运动状态才....这种运动状态保持不变的属性就称作惯性。
....即:一切物体具都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这就是惯性。
..3.惯性定律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理解:( 1)明确了惯性的概念(2)确定了力的含义(3)定性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4.惯性与质量( 1):物体的这种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者静止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惯性与是否受力无关,与速度大小无关)( 2)形式: a.当物体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为零时,惯性表现为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b.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惯性表现为改变运动状态的难易程度,物体的惯性越大,它的运动状态越难变。
(3)惯性与质量: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而一个物体惯性的大小,则意味着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难以程度。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 第三章 第三节 牛顿第三定律 同步练习(解析版)

第三章第三节牛顿第三定律知识点 1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1.力是物体对①____的作用,只要谈到力,就一定存在着②____物体和③____物体。
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这一对力称为④____和⑤____。
3.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互相依存、同时存在的。
把它们中的一个力叫作作用力,另一个力叫作反作用力。
知识点 2 牛顿第三定律1.实验探究:如图所示,把两个弹簧测力计A和B连接在一起,B的一端固定,用手拉A,结果发现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相等的。
改变拉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也随着改变,但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总是相等的,这说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⑥____,方向⑦____。
2.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⑧____,方向⑨____,作用在⑩____。
知识点 3 平衡力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1. 一对相互平衡的力:大小⑪____、方向⑫____、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且作用在⑬____物体上。
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且作用在⑭____物体上。
3.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⑮____是同一种类的力,而一对相互平衡的力则⑯____是同一种类的力。
知识点 4 物体的受力分析1.受力分析中常见的三种力(1)重力:任何物体都受重力,其方向竖直向下。
(2)弹力: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相互挤压,发生了弹性形变时就会产生弹力,其方向与接触面垂直。
(3)摩擦力:当两个粗糙且挤压的接触面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趋势时,⑰____处就会产生滑动摩擦力或静摩擦力,其方向与接触面⑱____。
2.受力分析的步骤(1)明确研究对象,可以是某个物体、物体的一部分或某个作用点,也可以是几个物体组成的整体。
(2)按照先⑲____、再⑳____、后○21____、最后其他力的顺序,逐个确定物体受到哪些力的作用。
(3)依据物体受到的各个力的方向,画出受力示意图,为了便于观察,物体所受的各个力集中画在同一个作用点上。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章节知识点与经典必练例题)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2020年创新方案,含答案)点点通(一) 物理学史 牛顿第一定律1.对力和运动关系的认识(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2)意义①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②指出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又称为惯性定律。
③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只是一种理想状态,而实际中不受力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但当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时,其运动效果跟不受外力作用时相同,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惯性(1)定义: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2)量度: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质量小的物体惯性小。
(3)普遍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与物体的运动情况和受力情况无关。
[小题练通]1.(多选)(2019·遵义航天中学模拟)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性质是惯性B.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只能处于静止状态C.行星在圆轨道上保持匀速率运动的性质是惯性D.运动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解析:选AD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物体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即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性质是惯性,A、D正确,B 错误;行星在圆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是因为受到万有引力的作用产生向心加速度,C 错误。
2.(多选)(人教教材改编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飞机投弹时,当目标在飞机的正下方时投下炸弹,能击中目标B.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人向上跳起来后,还会落到原地C.安全带的作用是防止汽车刹车时,人由于惯性作用发生危险D.有的同学说,向上抛出的物体,在空中向上运动时,肯定受到了向上的作用力解析:选BC飞机在目标正上方投弹时,由于惯性,炸弹会落在目标的前方,A错;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人向上跳起来后,由于惯性,还会落在原地,B对;汽车刹车时,由于惯性,人会向前冲,安全带可以防止人的前冲,C对;物体被向上抛出后,在空中向上运动是由于惯性,D错。
牛顿第三定律与作用-反作用原理

牛顿第三定律与作用-反作用原理牛顿第三定律,也被称为作用与反作用定律,是描述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基本原理。
该定律指出,任何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它们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牛顿第三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F₁₂ = -F₂₁其中,F₁₂ 表示物体1对物体2的作用力,F₂₁ 表示物体2对物体1的反作用力。
牛顿第三定律的几个关键点包括:1.相互性: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存在于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之间,不存在单独的作用力或反作用力。
2.等值性: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大小相等,即F₁₂ = F₂₁。
3.反向性: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方向相反。
4.同一直线性: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牛顿第三定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1.人体运动:当我们行走时,我们的脚向后推地面,地面同时也向前推我们的脚,使我们前进。
2.划船:划船时,桨向后推水,水也同时向前推桨,使船前进。
3.车辆行驶:车辆的轮胎向后推地面,地面同时也向前推轮胎,使车辆前进。
牛顿第三定律的解释对于理解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它不仅解释了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原理,还揭示了自然界中的力的平衡和动量守恒。
通过学习牛顿第三定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然界中的各种现象,以及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习题及方法:1.习题:一个人站在地面上,他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他的支持力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解题思路:这道题涉及到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人站在地面上时,人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它们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答案:人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他的支持力之间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2.习题:一个物体A以5m/s的速度向另一个物体B移动,物体B静止不动。
求物体A对物体B的作用力和物体B对物体A的反作用力。
解题思路: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物体A对物体B的作用力和物体B对物体A 的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高一物理牛顿第三定律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物理牛顿第三定律试题答案及解析1.在某次游戏中,两位同学对面站立、手掌相对并用力推对方,关于这两个人的推力下列理解正确的是()A.力气大的一方给对方的推力大于对方给他的推力B.由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的,所以谁也推不动对方C.两人的推力同时出现,同时增大,同时消失D.两人的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因此是一对平衡力【答案】C【解析】两位同学对面站立、手掌相对并用力推对方,这两个人的推力属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不是平衡力),总是大小相等的,同时变化的,A、D错误,C正确;每个人受到多个力的作用,无法判定谁能够推动谁,B错误.【考点】本题考查了牛顿第三定律。
2.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人,站在台秤上,一长为R的悬线一端系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手拿悬线另一端,小球绕悬线另一端点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求:(1)若小球恰能通过圆轨道最高点,求小球通过最低点时对绳子拉力的大小。
(2)若小球恰能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求台秤示数的最小值。
【答案】(1)6mg(2)【解析】(1)恰好圆周时,在最高点:从最低点到最高点,由动能定理:在最低点:得:由牛顿第三定律:(2)设小球经过图示位置Q点的速度为v,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则从P到Q:在Q点:得:其竖直方向的分量为:由数学关系可知,当,最小则台秤示数的最小值为:【考点】圆周运动点评:本题考查了圆周运动相关的向心力方程的列式求解过程。
通过受力分析便能找到向心力来源。
3.吊在大厅天花板上的吊扇的总重力为G,静止时固定杆对吊环的拉力大小为F,当接通电源,让扇叶转动起来后,吊杆对吊环的拉力大小为F′,则有()A.F=G,F′=F B.F=G,F′>FC.F=G,F′<G D.F′=G,F′>F【答案】C【解析】吊在大厅天花板上的吊扇的总重力为G,静止时固定杆对吊环的拉力大小为F,两个力属于二力平衡,所以F=G,由于向下有风,根据反作用力的知识可求F′<G,答案为C【考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点评:本题考查了相互作用力和平衡力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牛顿第三定律 同步练习(解析版) (8)

第三章第三节牛顿第三定律等级性标准作业A组学考过关1.用一根轻质弹簧竖直悬挂一小球,小球和弹簧的受力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3的施力物体是地球B.F1的施力物体是弹簧C.F4的反作用力是F1D.F2的反作用力是F3【解析】F3是小球对弹簧的拉力,所以F3的施力物体是小球.故A错误;F1是小球的重力,其施力物体是地球.故B错误;F4与F1没有直接关系,不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故C错误;F2弹簧对小球的拉力,F3小球对弹簧的拉力,两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故D正确.【答案】D2.如图所示,物理课本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桌面对课本的支持力与课本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B.桌面对课本的支持力与课本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C.桌面对课本的支持力与课本的重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D.课本对桌面的压力就是课本的重力【解析】桌面对课本的支持力与课本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选项A正确,C错误;桌面对课本的支持力与课本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作用与反作用力,选项B错误;课本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课本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对桌面向下的压力,施力物体是课本,方向垂直于桌面,大小等于课本的重力,但不是重力,选项D错误;故选A.【答案】A3.(多选)如图所示是教室里装的多档位吊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吊扇不工作时,拉力等于重力B.吊扇在低档位工作时,拉力等于重力C.吊扇在高档位工作时,拉力大于重力D.无论在哪个档位工作,吊扇运转时拉力都小于重力【解析】吊扇不工作时,处于静止状态,受到的重力和固定杆对它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故A正确;流体的压强跟流速有关,流速越大,压强越小,电风扇的扇叶上面凸起,转动时,扇叶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下方空气流速小,压强大,在上下压强差的作用下,吊扇会受到一个向上的力,所以拉力小于重力,故B、C错误,D正确.【答案】AD4.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以卵击石,鸡蛋“粉身碎骨”,但石头却“安然无恙”是因为鸡蛋对石头的力小于石头对鸡蛋的力B.马拉车前进,马对车的拉力大小等于车对马的拉力大小C.物体间的作用力在先的是作用力,在后的是反作用力D.人压弹簧时“人弱它就强”说明人与弹簧间的相互作用力不是等大的【解析】相互作用的两个力总是大小相等,与物体的状态无关,故B正确,A、D错误;两力总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C错误.故选B.【答案】B5.(多选)在排球比赛中,运动员用手掌将排球奋力击出.关于排球与运动员手掌之间的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排球对运动员手掌的作用力大于运动员手掌对排球的作用力B.排球对运动员手掌的作用力和运动员手掌对排球的作用力大小相等C.排球对运动员手掌的作用力比运动员手掌对排球的作用力产生稍晚D.排球对运动员手掌的作用力和运动员手掌对排球的作用力同时消失【解析】排球对运动员手掌的作用力与运动员手掌对排球的作用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故B、D对.【答案】BD6.如图所示,斜面体静止在粗糙水平地面上,物体静止在斜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所受重力和斜面体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B.物体对斜面体的压力和斜面体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斜面体受四个力作用D.斜面体受五个力作用【解析】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处于平衡状态.物体对斜面体的压力和斜面体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故A、B错误;物体对斜面体的摩擦力沿斜面向下,对斜面体的压力垂直于斜面向下,这两个力合力竖直向下,大小等于物体重力,斜面体相对于水平地面没有运动趋势,故水平地面对斜面体只有支持力(没有摩擦力),斜面体还受自身重力,这样斜面体共受四个力作用,故C正确,D错误.【答案】C7.(多选)均匀长杆一端搁在地面上,另一端用细线系在天花板上,如图所示的受力分析示意图中,正确的是()ABCD【解析】B图中,地面漏掉了地面对杆的静摩擦力,因此B错误.【答案】ACD8.(多选)新年伊始,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科技工作者“拼”字当头,开始全力备战中国航天“超级2020”.2020年,空间站建设、北斗全球组网、探月工程三期、首次火星探测等我国航天重头戏将陆续揭幕.下面关于飞船与火箭上天的情形,其中叙述正确的是()A.火箭尾部向外喷气,喷出的气体反过来对火箭产生一个反作用力,从而让火箭获得了向上的推力B.火箭尾部喷出的气体对空气产生一个作用力,空气的反作用力使火箭获得飞行的动力C.火箭飞出大气层后,由于没有了空气,火箭虽然向后喷气,但也无法获得前进的动力D.飞船进入运行轨道之后,与地球之间仍然存在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解析】火箭升空时,其尾部向下喷气,火箭箭体与被喷出的气体是一对相互作用的物体.火箭向下喷气时,喷出的气体同时对火箭产生向上的反作用力,即为火箭上升的推动力,此动力并不是由周围的空气对火箭的反作用力提供的.因而与是否飞出大气层、是否存在空气无关.故A选项正确,B、C选项错误.飞船进入运行轨道后,飞船与地球之间依然存在相互吸引力,即地球吸引飞船,飞船吸引地球,这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故D选项正确.【答案】AD9.画出下图中静止物体A所受的力的示意图(球面是光滑的,其他粗糙)【答案】【解析】第1个图:物体A受到重力、斜面的支持力和静摩擦力.第2个图:物体A受到重力、地面的支持力和向左的静摩擦力、绳的拉力,第3个图:物体A受到重力、半球的支持力和绳的拉力.第4个图:物体A受到重力、挡板的支持力和斜面的支持力.分别作出力图如答图所示.B组等级测评1.(多选)对于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B.物体的重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物体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桌面受到物体挤压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D.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解析】物体对桌面的压力,作用于桌面,是弹力,而物体的重力作用于物体,它们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同,但不能说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就是重力,故A错误;物体的重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故B正确;物体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物体受到桌面挤压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故C错误;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故D正确.所以B、D正确,A、C错误.【答案】BD2.(多选)如图所示,电灯处于静止状态,电灯及灯罩的重力为G,电灯及灯罩对细绳的拉力为F1、细绳对电灯及灯罩的拉力为F2.则:()A.G、F2是一对相互作用力B.G、F2是一对平衡力C.F1、F2是一对平衡力D.F1、F2是一对相互作用力【解析】电灯受重力和灯绳的拉力而处于平衡,故G、F2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B正确;电灯对灯绳的拉力为F1、灯绳对电灯的拉力为F2,是一对相互作用的物体之间作用力,故是相互作用力;故C错误,D正确.【答案】BD3.(多选)如图所示,G为球所受重力,F1为球所受支持力,F2为平台所受压力.它们均静止在水平面上,则()A.F1与G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B.F1与F2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C.F1与G是一对平衡力D.F1与F2是一对平衡力【解析】F1与G都作用在球上,且它们使球平衡,是一对平衡力,故选项C正确.F1与F2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且它们满足牛顿第三定律,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故选项B正确.【答案】BC4.人们通常认为一个大人和一个小孩拔河比赛,小孩胜出那是异想天开.如图所示,顽皮的小孩就让大人踩着滑板拔河比赛,小孩竟然拉着大人往左边加速运动,大人心服口服,明白了这样的道理()A.小孩拉大人的力一定大于大人拉小孩的力B.大人拉小孩的力还是大于小孩拉大人的力C.决定胜负的关键是双方力气大小,质量大小的较量D.决定胜负的关键是拉力大小和受到地面最大静摩擦力的较量【解析】小孩拉大人的力与大人拉小孩的力是一对作用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选项AB错误;对于双方拔河者来说,当所受的拉力大于与地面的最大静摩擦力时就要被拉动而失败,则决定胜负的关键是拉力大小和受到地面最大静摩擦力的较量,选项C错误,D正确.【答案】D5.人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人和地球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有()A.1对B.2对C.3对D.4对【解析】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它们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同时变化,是一对相同性质的力.人静止在地面上时,受到地球对人的万有引力、支持力.人对地球的吸引力与地球对人的吸引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人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和水平地面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共有2对,故B正确.【答案】B6.(多选)下列“画阴影”的物体受力分析正确的是()A.接触面光滑B.光滑斜面C.物体冲上粗糙斜面D.一起向右匀速【解析】A图中物体保持静止,合力为零,无向右上方的支持力,故A错误;B图中物体不受支持力,受重力和拉力平衡,故B正确;C图中物体冲上粗糙斜面,滑动摩擦力与相对运动相反,故C错误;D图中一起向右匀速,处于平衡状态,故受重力和支持力而平衡,故D正确;【答案】BD7.如图所示,AB物体通过轻绳跨在光滑的定滑轮上,B与地面接触.其中物体A重20 N,物体B重40 N,则()A.绳对A的拉力大小为30 NB.B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40 NC.B拉绳的力与绳拉B的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D.A的重力的反作用力是绳对A的拉力【解析】对物体A受力分析知,绳中拉力T=G A=20N.故A项错误;对物体B受力分析知,F N+T=G B,解得:F N=20N;据牛顿第三定律可得,B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20N.故B项错误;B拉绳的力与绳拉B的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故C项正确;绳对A的拉力的反作用力是A对绳的拉力,故D项错误.【答案】C8.如图所示,在台秤上放半缸水,台秤读数为G'=50 N.另用挂在支架上的弹簧秤悬挂一块边长a=10 cm的立方体金属块,金属块的密度ρ=3×103 kg/m3,当把弹簧秤下的金属块平稳地浸入水中深b=4 cm时,弹簧秤和台秤的读数分别为多少?(水的密度ρ0=1×103 kg/m3,g取10 m/s2)【解析】金属块G=ρa3g=30N,F=ρ0V排g=ρ0a2bg=4N,所以弹簧秤读数为T=G-F=(30-4)N=26N.台秤读数等于F的反作用力F'和半缸水的重力G'之和.即N=G'+F'=(50+4)N=54N.【答案】26 N54 N。
03-第3节 牛顿第三定律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人教版

作用,因此在上述四种情况中,物体均受到垂直于斜
面向上的支持力的作用。最后考虑摩擦力的作用,如
图3-3-5所示,在(3)中,物体静止在斜面上,显然
有向下滑动的趋势,所以受到的静摩擦力沿斜面向上;
在(4)中,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与相对运动方向
相反,即沿斜面向下。
【解析】船离开岸,必定在水平方向受到力的作用,该作用力是小明对船的摩擦力,
A正确;依据弹力产生的原理可知,杆发生弹性形变是由于杆受到小明对杆的作用
力,B错误;杆对岸的力与岸对杆的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
一对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总是相等的,C错误;小明对杆的力和岸对杆的力都作用在杆
上,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错误。
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
第3节 牛顿第三定律
教材帮丨必备知识解读
知识点1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例1-1 生活中有许多谚语和歇后语都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最能说明“物体间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的是( D
)
A.小小秤砣压千斤
B.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C.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
D.鸡蛋碰石头——不自量力
【解析】小小秤砣压千斤,这是运用的杠杆原理,较小的力可以产生较大的作用效
)
A.平衡力的合力为零,作用效果相互抵消;作用力与其反作用力的合力也为零,作
用效果也相互抵消
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平衡力的性质不一定相同
C.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同时变化,平衡力也是如此
D.先有作用力,接着才有反作用力,平衡力却同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解析】平衡力等大、反向、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力的性质可以不同,作用效果可
高一物理牛顿第三定律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物理牛顿第三定律试题答案及解析1.在某次游戏中,两位同学对面站立、手掌相对并用力推对方,关于这两个人的推力下列理解正确的是()A.力气大的一方给对方的推力大于对方给他的推力B.由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的,所以谁也推不动对方C.两人的推力同时出现,同时增大,同时消失D.两人的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因此是一对平衡力【答案】C【解析】两位同学对面站立、手掌相对并用力推对方,这两个人的推力属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不是平衡力),总是大小相等的,同时变化的,A、D错误,C正确;每个人受到多个力的作用,无法判定谁能够推动谁,B错误.【考点】本题考查了牛顿第三定律。
2.甲、乙两队参加拔河比赛,甲队胜,若不计绳子的质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队拉绳子的力大于乙队拉绳子的力B.甲队对地面的摩擦力大于乙队对地面的摩擦力C.甲、乙两队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D.甲、乙两队拉绳子的力大小相等【答案】BD【解析】甲通过绳子拉乙和乙通过绳子拉甲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A错,D对;甲队胜的原因是甲队对地面的摩擦力大于乙队对地面的摩擦力,B对,C错。
【考点】本题考查了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理解3.某同学用水平力推静放在水平面上的桌子,但未推动,这是因为该同学对桌子的推力A.大于桌子对该同学的推力B.小于桌子对该同学的推力C.小于桌子和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D.小于桌子所受的静摩擦力【答案】C【解析】人推桌子和桌子推人的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A、B错;桌子静止,人的推力和桌子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相等,D错;推不动的原因是人推桌子的力小于桌子和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所以本题选择C。
【考点】摩擦力、作用力和反作用力4.下列情景中,关于力的大小关系,说法正确的是A.跳高运动员起跳,地对人的支持力大于人对地的压力B.火箭加速上升时,火箭发动机的推力大于火箭的重力C.鸡蛋撞击石头,鸡蛋破碎,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小于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D.钢丝绳吊起货物加速上升时,钢丝绳对货物的拉力大于货物对钢丝绳的拉力【答案】B【解析】地对人的支持力和人对地的压力两个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互换,为相互作用力,等大反向选项A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 . . . . 牛顿第三定律必过知识点和经典例题和习题(含答案) 第二模块——必过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 1、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理解要点: (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相互依赖性,它们是相互依存,互以对方作为自已存在的前提;(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同时性,它们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同时变化,不是先有作用力后有反作用力;(3)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同一性质的力;(4)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不可叠加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各产生其效果,不可求它们的合力,两个力的作用效果不能相互抵消,这应注意同二力平衡加以区别。(5)区分一对作用力反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一对作用力反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的共同点有: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不同点有:作用力反作用力作用在两个不同物体上,而平衡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力反作用力一定是同种性质的力,而平衡力可能是不同性质的力;作用力反作用力一定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的,而平衡力中的一个消失后,另一个可能仍然存在。 2.物体受力分析的基本程序:(1)确定研究对象;(2)采用隔离法分析其他物体对研究对象的作用力;(3)按照先重力,然后环绕物体一周找出跟研究对象接触的物体,并逐个分析这些物体对研究对象的弹力和摩擦力(4)画物体受力图,没有特别要求,则画示意图即可。 3.超重和失重:(1)超重:物体具有竖直向上的加速度称物体处于超重。处于超重状态的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F(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的重力,即F=mg+ma.;(2)失重:物体具有竖直向下的加速度称物体处于失重。处于失重状态的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FN(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的重力mg,即FN=mg-ma,当a=g时,FN=0,即物体处于完全失重。 4、牛顿定律的适用围:(1)只适用于研究惯性系中运动与力的关系,不能用于非惯性系;(2)只适用于解决宏观物体的低速运动问题,不能用来处理高速运动问题;(3)只适用于宏观物体,一般不适用微观粒子。
5、牛顿第三定律讲述的是两个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这一对力必须遵循的规律。这对力叫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实验结论是: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应注意以下几点: (1)作用与反作用是相对而言的,总是成对出现的,具有四同:即同时发生、存在、消失、同性质。(如果作用力是摩擦力反作用力也是摩擦力,绝不会是弹力或重力。) . . . . . . . . . (2)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于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上,不能抵消各自产生各自的效果,(F = m1a1, F = m2a2)不存在相互平衡问题。而平衡力可以抵消也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
(3)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与相互作用的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无论物体处于静止、作匀速运动,或变速运动,此定律总是成立的。 (4)必须弄清:拔河、跳高或马拉车。 如果拔河:甲队能占胜乙队是由于甲队对乙队的拉力大于乙队受到的摩擦力,而甲队对乙队的拉力和乙队对甲队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反作用力。同理跳高是人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人只所以能跳起来,是地对人的支持力大于人受到的重力。 (5)应指出的是应用牛顿第三定律解释问题最易出错。 . . . .
. . . . . 第二模块——典型例题精讲 例1.跳高运动员从地面上起跳的瞬间,下列说确的有( ) A.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运动员受到的重力 B.地面对运动员的支持力大于运动员受到的重力 C.地面对运动员的支持力大于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 D.运动员与地球作用过程中只有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
【解析】 运动员起跳瞬间受力如右图所示,运动员要跳起,则地面对运动员的支持力FN将大于运动员本身的重力mg,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F′N与地面对人的支持力FN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两力大小相等,故选B,排除A、C.运动员在与地球作用过程中,除了地面对人的支持力FN和人对地面的压力F′N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之外,人和地球也相互作用,人的重力和人对地球的吸引力也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故D也错误.误选A、C的原因在于不能正确分析运动员所受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把同一方向上的力认为是同一个力,错选D的原因在于误认为重力没有反作用力. 【答案】 B
例2.如右图所示,两物体A、B受的重力分别为200 N和150 N,定滑轮光滑,各物体均处于静止,试求: (1)物体A对地面的压力FN; (2)弹簧产生的弹力.
【解析】 (1)由于物体B处于静止状态,对绳拉力大小为FTB=150 N,物体A受到向上的拉力FTB=150 N,重力GA=200 N,支持力F′N,由于A处于 平衡状态,则满足GA-FTB-F′N=0.所以F′N=GA-FTB=200 N-150 N=50 N.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物体A对地面的压力FN=50 N. (2)由于弹簧受到B物体的拉力,而FTB=150 N,弹簧处于静止状态,弹簧产生的弹力为150 N. 【答案】 (1)50 N (2)150 N . . . .
. . . . . 例3.一质量为m的人站在电梯中,电梯加速上升,加速度大小为13g,g为重力加速度.求人对电梯底部的压力大小.
【解析】 以人为研究对象,电梯对人的支持力为FN,则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N-mg=ma,把a=13g代入得FN=43
mg,由于人对电梯底部的压力F′N与FN互为相互作用力,由牛顿第三定律得:F′N=FN=43mg.
【答案】 43mg
例4.如右图所示,两物体A、B受的重力分别为200 N和150 N,定滑轮光滑,各物体均处于静止,试求: (1)物体A对地面的压力FN; (2)弹簧产生的弹力.
【解析】 (1)由于物体B处于静止状态,对绳拉力大小为FTB=150 N,物体A受到向上的拉力FTB=150 N,重力GA=200 N,支持力F′N,由于A处于 平衡状态,则满足GA-FTB-F′N=0.所以F′N=GA-FTB=200 N-150 N=50 N.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物体A对地面的压力FN=50 N. (2)由于弹簧受到B物体的拉力,而FTB=150 N,弹簧处于静止状态,弹簧产生的弹力为150 N. 【答案】 (1)50 N (2)150 N . . . .
. . . . . 第三模块——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的各对力中,是相互作用力的是 [ ] A.悬绳对电灯的拉力和电灯的重力 B.电灯拉悬绳的力和悬绳拉电灯的力 C.悬绳拉天花板的力和电灯拉悬绳的力 D.悬绳拉天花板的力和电灯的重力 2.下面说确的是 [ ] A.物体的质量不变,a正比于F,对F、a的单位不限 B.对于相同的合外力,a反比于m,对m、a的单位不限 C.在公式F=ma中,F、m、a三个量可以取不同单位制中的单位 D.在公式F=ma中,当m和a分别用千克、米每二次方秒做单位时,F 必须用牛顿做单位 3.下列说确的是 [ ] A.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基本单位; B.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基本单位; C.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导出单位; D.在国际单位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导出单位 4.关于两个物体间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有作用力才有反作用力,因此先有作用力后产生反作用力 B.只有两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中,作用力与反作用才大小相等 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只存在于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 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性质一定相同 5.关于反作用力在日常生活和生产技术中应用的例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运动员在跳高时总是要用力蹬地面,他才能向上弹起 B.大炮发射炮弹时,炮身会向后倒退 C.农田灌溉用的自动喷水器,当水从弯管的喷嘴里喷射出来时,弯管会自动旋转 D.软体动物乌贼在水中经过体侧的孔将水吸入鳃腔,然后用力把水挤出体外,乌贼就会向相反方向游去 6.关于牛顿第三定律,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 . . . . . . . . B.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同,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因此作用效果可以相互抵消。 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定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且二力的性质一定是相同的。 7.如右图所示,P和Q叠放在一起,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在下列各对力中属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是 [ ] A.P所受的重力和Q对P的支持力 B.Q所受的重力和Q对P的支持力 C.P对Q的压力和Q对P的支持力 D.Q对桌面的压力和Q对P的支持力 8.物体静止于一斜面上,如图所示,则下述说确的是 [ ] A. 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和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 物体对斜面的摩擦力和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C .物体所受重力和斜面对物体的作用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D. 物体所受的重力可以分解为沿斜面向下的力和对斜面的压力. 9.关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下列说确的是 [ ] ①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因而合力为零 ②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同一性质的力 ③因为地球质量大于物体质量,所以地球对物体的作用力大于物体对地球的反作用力 ④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10.关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是 [ ] A. 先有作用力后有反作用力 B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与运动状态有关 C.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才大小与两个物体质量有关 D.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性质相同的力 11.关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正确的说法是 [ ] A.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合力为零 B.某物体若只受一个力的作用,说明可以只有作用力,而没有反作用力 C.凡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必定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D.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性质相同,总是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