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家长”9种错误的教育方式

合集下载

中国式家长的十大典型特征

中国式家长的十大典型特征

中国式家长的十大典型特征子把父当马,父望子成龙,可怜中国父母心!舔犊之情,不能不令人感动,然而舔犊的方式,恐怕尚待改进!纵观中国的家庭教育之弊,放纵者有之,溺爱者有之,施暴者有之,粗略的划分一下,大致有如下类型:(一) 模具制造型:持此类教育方式的家长,大有人在。

此类家长,属于自以为是之人,总以为自己的想法不会错误,总以为自己是爱孩子,为孩子好。

对孩子的要求极严,孩子的举手投足,都给予详尽的指示,从生活习惯、活动的范围方式,到读书的范围方法、兴趣爱好,甚至到高考专业的选择、毕业工作的种类,都受到强制性指导。

殊不知,人是万物之灵,人最大的长处,是善于思想,善于学习,善于在学习中创造,而这种教育模式,无形之中,就抹杀了孩子的自主学习与创造能力。

在这种模式之下,不否认也有一些孩子有所成就,但更多的孩子,却成为模具制造的产品,家长原形的克隆,人的独立思考与创造能力,在这些克隆产品中黯然消退。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在这种模式之下,恐怕龙凤老鼠的后代,都是“老鼠”了!(二) 温室培养型:经济条件的改善,孩子数目的减少,使家长更有能力精力来教育培养孩子。

捧在手中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给予孩子最好的学习与成长条件,弥补自己少时的缺憾,,这是生在艰苦年代的家长的普遍做法。

孩子的吃,要操心,总担心孩子缺锌少钙;孩子的穿,要操心,嘘寒问暖,从孩子房里的太空被空调,到出门武装到牙齿的装备,无一不体现了家长细腻的爱心;孩子的行,要操心,在学校附近春游,父母也要请假奉陪;孩子的交往,要操心,本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孩子只容许与“优秀”者(大多以学习成绩为标准)交往;孩子的学,更要操心,从胎教,到小时候的艺术素质的培养(比如学琴画画),到入学的学校选择、老师选择,无一不体现了家长的“智慧”,直到孩子的毕业,专业的选择,工作的选择,爱人的选择,仍要操心,有道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却没有料到,人的思虑有限,自然的造化无穷!这样的做法,制造了许多肥胖儿童与厌食者,制造了免疫力极差的孩子,制造了庞大的厌学者队伍,制造了离开父母一无所能的孩子。

中国式家长语文路径

中国式家长语文路径

第 1 页 共 2 页
中国式家长语文路径
【实用版】
目录
1.中国式家长的特点
2.语文教育的重要性
3.中国式家长在语文教育中的问题
4.如何改进中国式家长的语文教育方式
正文
一、中国式家长的特点
中国式家长,以其特有的教育方式和对孩子的过度保护、高度期望以
及缺乏沟通等问题,一直以来都备受争议。在教育孩子方面,他们往往采
取过于严格的态度,过度干涉孩子的生活和学习。

二、语文教育的重要性
语文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首先,语文教育可
以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加理性、全面地看待问题。其次,
语文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可以让孩子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
最后,语文教育对于孩子的个人发展也具有深远的影响,可以提高他们的
人际交往能力和自我表达能力。

三、中国式家长在语文教育中的问题
然而,在语文教育中,中国式家长往往存在一些问题。他们过度干涉
孩子的学习,缺乏正确的教育方法,忽视孩子的兴趣和个性,这些问题都
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学习和成长。

四、如何改进中国式家长的语文教育方式
要改进中国式家长的语文教育方式,首先需要尊重孩子的学习自主性,
第 2 页 共 2 页

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去探索和学习。其次,家长需要引入正确的教育方法,
例如引导式教育、互动式教育等,以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和兴趣。

中国式家长操作方法

中国式家长操作方法

中国式家长操作方法
中国式家长操作方法是一种教育孩子的方法,它强调严格纪律和高期望,注重孩子的学术成就和职业发展。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中国式家长操作方法:
1. 严格监督:中国式家长通常会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进行严格监督,包括每天查看孩子的作业和学习进度,要求孩子按时完成任务。

2. 填鸭式教育:中国式家长更倾向于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方法,强调记忆和应试能力的培养,喜欢给孩子灌输大量的知识和技能。

3. 高期望:中国式家长对孩子的期望非常高,希望他们能在学术上取得优异成绩和在职业上有出色表现。

他们通常鼓励孩子参加各种额外的培训班和比赛,希望他们能够胜出。

4. 约束和惩罚:中国式家长通常采取比较严厉的惩罚方式,如罚写作业、禁止看电视或者限制休息时间,以此来约束孩子的行为。

5. 社会比较和竞争意识:中国社会对于学习和竞争的重视程度很高,中国式家长会经常将孩子与他人进行比较,并强调胜过他人的重要性。

尽管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培养孩子的学术能力和职业竞争力,但也有一些人认为这种方法可能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增加孩子的焦虑和压力。

因此,如何平衡家庭教育和孩子的发展需要,是一个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中国式家长的十大典型特征

中国式家长的十大典型特征

中国式家长的十大典型特征1.教育的重要性超过一切:中国式家长将教育看作是子女成才的关键,他们相信教育可以改变命运。

因此,他们非常注重子女的学习成绩,认为好的成绩是孩子成功的基础。

2.给予巨大的期望压力:他们对子女的期望非常高,希望他们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进入名校,并最终获得高薪高职。

他们认为只有这样,子女才能有好的生活和未来。

3.追求功利主义教育:中国式家长往往强调功利主义教育,也就是追求实用性的知识和技能。

他们认为只有掌握了对未来有用的知识才能有成就。

因此,他们通常会鼓励子女选择一些传统理工科专业,忽视了其他艺术、人文类的学科。

4.精英主义思维:中国式家长相信只有优秀的孩子才有价值,他们认为孩子只有取得优异的成绩,才能有资格进入顶尖学府、拥有高薪高职。

他们普遍忽略了其他方面的发展,如品德、艺术等。

5.管制式教育:中国式家长往往采取一种严格的管制式教育,对孩子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约束。

他们经常会限制孩子的玩耍时间,减少社交活动,并追求孩子一丝不苟的完成作业和复习任务。

6.考试至上:中国式家长非常重视考试成绩,认为考试是评判孩子学习成果和能力的唯一标准。

他们经常对孩子进行强制性的补习和考试辅导,使孩子能够在竞争激烈的教育竞争中胜出。

7.路线固化思维:中国式家长通常倾向于固定的教育路线,他们相信只有通过统一的模式和方法才能保证孩子的成功。

因此,他们往往会选择比较传统的学习和教育方式,而对于其他新兴的教育方法和理念持保守态度。

8.高度重视学习环境:中国式家长认为学习环境对孩子的发展非常重要。

他们通常会选择贵族学校、培训机构和辅导班,以提供孩子更好的学习环境和资源。

9.无形压力:中国式家长倾向于将自己的期望和压力传递给孩子。

他们普遍认为孩子是他们的延续,子女的成就也代表着家长的成功和地位。

10.成功的定义狭窄:中国式家长通常将成功定义为物质上的富有和职业上的地位。

他们往往忽视了孩子的兴趣、个性和情感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式家长”9种错误的教育方式
望子成龙式
在中国式家长那里,生儿育女完全不是性高潮的衍生物,是点上灯照上镜儿,按照科学
步骤有条不紊的配置下来的,他是父母未能完成梦想的续集。自己不会飞翔,下一颗蛋,让
蛋长大完成自己飞翔的梦想。

不能输在起跑线式
许多家长成材心切,恨不得从受精卵开始就进行教育,理由是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恨不
得把唐诗六百首出生第二天就倒背如流,各种兴趣班不惜血本,个个都是宋祖英、朗朗、陈
丹青、刘翔的结合体方才能显出你教育的成功。完全不会也不去顾及孩子爱玩的天性,死记
硬背,一味地命令式教育,将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坚持性和创新能力等非智力因素抛之
脑后。我也奇怪了,中国式考试题目也变态翻倍,非要让记住成吉思汗生于哪年死于哪年,
有什么卵用?更可笑的是,我亲自遇到一个题目,你找出文中你最喜欢的一句话划上横线,
结果却有唯一的标准答案。这不成了老师喜欢的一句话了吗?变态考题无疑在培养孩子察言
观色猜人心思的技能。

含辛茹苦苦肉计式
中国式父母一定要把自己的生活过的悲情和忍辱负重再能现身说教,一切为孩子的学习
让道,从孩子入学开始美名曰陪着孩子成长,实则是用GPS的监控定位的功能完成一次自
我失去的抛物线。失去自己的生活空间,方才标榜为中国好父母。

隔壁小王式
他还有个另外的好名字叫:激将法。用隔壁家的孩子如何优秀来打击你一辈子,稍有疏
忽就是:你看人家隔壁小王?稍有落后就指出:你看人家隔壁小王?永远有个隔壁小王的高
标杆挡在你的面前,自信在中国小孩身上很难持久的存在,要么自信到自负,要么自卑到失
去自我。

什么吃亏是福,沉默是金等等屁话
从小教育孩子要学会忍受,退让,明哲保身,每个人都是聪明之人,所以才会出现南京
大屠杀三个日本兵能干掉3000老百姓的荒诞剧,云南几个持刀歹徒能杀掉几十个路人的奇
迹。因为人人都是聪明人,都在信奉吃亏是福、沉默是金的人生信条,所以都等着一个二愣
子出现力挽狂澜,这个世界不怕坏人有多嚣张,就怕好人有多沉默。

变相拜金主义式
摇身一变成了有钱人的中国父母,刻骨铭心的话就是:我受过的罪可是不想让儿女再受。
所以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成绩好了物质奖励,我们的口头禅就是你给妈妈考上多少多少分数,
我就给你什么什么承诺。你给?学习是给父母学的理念深入人心。谈何动力和兴趣?!当人
生观的追求转化成物质上的贪婪,我们又从何谈起独立思考和人格。

棍棒之下出孝子式
热衷于虎爸狼妈的推崇,不打不成才”、“棍棒之下出孝子”“三天不打上房揭瓦”“三句
好话不如一马棒”等等,我们传统的打子秘籍就这样传了下来,一部经典武侠连续剧才刚刚
开头,接下来被棍棒打出来的父母们依然棍棒着自己的孩子,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唯心式
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勤能补拙,天道酬勤,于是很多
人用美好的年华和自己不擅长的东西死磕,呕心沥血了都。结果只能一生遗憾。另外这种极
致的推崇,让人没有敬畏,没有禁忌,开山挡海,战天斗地无所不能,结果就没有结果了,
请看祖国的大屏幕。更主要这种思想教育出来的人,更贪婪,欲望更大。

父母是职称式
好像任何一个不成熟、不完美的人,只要晋升成为父母,就可以一言九鼎,说一不二,
否则就是大逆不道。所以在和孩子的平等交流上,永远是最熟悉的陌生人。我们给这段空档
期美名曰一个新名词叛逆期。结果就有两种可能,一种逆来顺受,一种装洋蒜。尤其在性教
育上,掩耳盗铃,州官放火,打马虎眼,事实上,互相掩饰,互相逃避,肚子大了还以为是
电视剧上女主脚对着镜子恶心两次就过去了。父母这个称呼只是你婚姻生活交话费送的意外
惊喜,你不是道德和才智的制高点和标杆,你甚至不如你的孩子更完美更成熟,降降身段,
或许才能触摸到真实和实际。

中国式家长需要一次集体反思,不管年轻还是年老,这是一次救赎,为了自己也为了儿
女。除此之外别无他法。坐下来听听他们的声音,给他们成长的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