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破工程基本知识
爆破工应知应会知识

爆破工应知应会知识1、一炮三检制:每次爆破过程中在装药前、放炮前、放炮后都必须检查瓦斯,爆破工、班组长和瓦斯检查员都必须检查。
采掘工作面及其他爆破地点附近20m范围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严禁装药、爆破。
2、三人联锁放炮制:爆破前,爆破工、班组长、瓦斯检查员都必须在现场执行“三人连锁爆破制”。
爆破工将“警戒牌”交给班组长,由班组长派人去警戒,并检查顶板支架情况后,然后将自己携带的“爆破命令牌”交给瓦斯检查工检查瓦斯、煤尘合格后,将自己携带的“爆破牌”交给爆破工,爆破工发出爆破口哨后进行爆破作业。
爆破后,三牌各归其主。
3、正向起爆:起爆药卷位于柱状装药的外端,靠近炮眼口,雷管底部朝向眼底的起爆方法4、反向起爆:起爆药包位于柱状装药的里端,靠近或在炮眼底,雷管底部朝向眼口的起爆方法。
5、光面爆破:爆破后巷道成型规整,符合设计断面轮廓要求,保持围岩稳定,不产生或很少产生炮震裂缝的控制爆破称为光面爆破。
6、最小抵抗线:从装药重心到自由面的最短距离。
7、残爆:是指炮眼里的炸药引爆后,发生爆轰中断而残留一部分不爆药卷的现象。
8、装药顺序:先上部眼、后中部眼、再下部眼,依次进行。
9、处理拒爆,必须在施工区队班组长亲自指导下进行,并当班处理完毕。
如果当班未能处理完毕,当班爆破工必须在现场向下班爆破工交接清楚。
在处理完毕之前,严禁在该地点进行与处理拒爆无关的工作。
10、爆破前,爆破母线必须扭结成短路。
11、脚线与母线连接后,爆破工必须最后离开爆破地点。
12、一个起爆药卷只能插入一个电雷管。
13、最短警戒距离:回采工作面:上撤50m,下撤50m;掘进工作面:煤巷:直巷100m;拐弯巷道80m;岩巷:直巷120m;拐弯巷道100m。
14、运送炸药、雷管的有关规定(1)雷管必须由爆破工亲自运送;炸药应在爆破工监护下由持证的背药工运送。
(2)运送雷管的爆破工和背药人员不得并排同行,且爆破工必须在后面10米左右。
(3)运送途中,应轻拿轻放,不准冲撞和敲打。
爆破工程作业人员应掌握知识点简答题

爆破工程作业人员应掌握知识点--简答题1.国家对民用爆炸物品的管理原则是什么?答:国家对民用爆炸物品的生产、销售、购买、运输和爆破作业实行许可证制度。
未经许可,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生产、销售、购买、运输民用爆炸物品,不得从事爆破作业。
严禁转让、出借、转借、抵押、赠送、私藏或者非法持有民用爆炸物品。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都有权举报违反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规定的行为;接到举报的主管部门、公安机关应当立即查处,并为举报人员保密,对举报有功人员给予奖励。
2.爆破工程实行分级管理,爆破工程的类别分别包括哪些?答:岩土爆破、拆除爆破和特种爆破实行分级管理。
其中岩土爆破还包括露天深孔爆破、地下深孔爆破、水下深孔爆破、嗣室爆破、复杂环境深孔爆破、城镇浅孔爆破等。
3.什么是凿岩中的“卡钎”现象?如何处理这种故障?答:在钻凿破碎岩层时,常常会遇到钎头在孔内既不能继续钻进,也不能后退,钎具又从孔内抽不出来的现象,称为“卡钎“现象。
这种故障,处理时应采取轻冲击、强冲洗措施,使凿岩钎具在孔内前后反复拉动,并使凿岩机左右晃动;同时,凿岩机在上述状态下,运转一段时间后,改用停止冲击,强力吹洗孔内岩粉。
凿岩机的上述两种工作状态,交替轮换,持续一段时间后,大多数“卡钎”故障均可被排除。
4.如何减少潜孔钻机的钻孔误差?答:(1)正确地修建钻机平台。
钻机平台是钻机作业的场地,平台修建是预防钻孔误差的重要环节。
(2)正确地架设钻机。
钻机架设三要点为:对位准、方位正、角度精。
5.什么是炸药的做功能力?什么是炸药的爆力?爆力的测量方法是什么?答:炸药的做功能力是表示爆炸产物做绝热膨胀直到温度降至炸药爆炸前的温度时,对周围介质所做的功。
它的大小取决于炸药的爆热、爆温和爆炸生产的气体体积。
炸药的爆热、爆温愈高,生产气体体积愈大,则炸药的做功能力就愈大。
爆力是表示炸药爆炸做功的一个指标,其测量方法有两种:(1)铅铸扩孔法;(2)爆破漏斗法。
6.什么是氧平衡?分哪几种不同情况,各有什么含义?答:氧平衡是衡量炸药中所含的氧与将可燃元素完全氧化所需要的氧两者是否平衡的问题。
爆破安全基础知识爆破器材

爆破安全基础知识爆破器材1. 爆破安全基础知识:爆破是指利用爆炸物瞬间释放的能量来破坏或改造建筑物、桥梁、道路等工程设施的一种工程技术方法。
爆破作业涉及到安全风险,因此在进行爆破作业前,需要了解一些基础的安全知识:1.1 爆破作业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爆破作业前,需要进行详细的现场勘察,包括设施的结构、强度、材料等信息。
此外,还需要收集现场的环境、地下水位、地下管线等情况,以便制定合适的爆破方案。
1.2 爆破方案的制定:根据现场勘察和分析结果,制定爆破方案。
爆破方案应包括爆破点的选择、爆破药剂的种类和量、引爆方式、引爆时间等信息。
1.3 安全防护措施:在进行爆破作业时,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安全防护措施,以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这些措施包括:设立警戒线、安排专人负责安全监控、禁止未授权人员进入作业区域、确保通风良好、设置消防设备等。
1.4 紧急应急措施:在爆破作业中,如果发生了意外情况,需要及时采取紧急应急措施。
这些措施包括:迅速疏散人员、通知相关部门调查处理、封锁现场、进行救护等。
2. 爆破器材:2.1 爆炸物:爆炸物是进行爆破作业所必需的器材,根据爆炸物的性质和用途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炸药:炸药是一种能够产生爆炸反应的物质,包括硝化甘油、三硝基甲苯等。
炸药的选择应根据工程需要和安全要求进行。
- 引爆装置:引爆装置是用于引爆炸药的器材,包括电雷管、雷管、导火索等。
引爆装置的选择应根据炸药种类、爆破方式和作业条件等因素进行。
2.2 爆破工具:爆破作业中还需要使用一些特定的工具来进行作业,包括:- 钻孔机:钻孔机是用于在建筑物或岩石中进行钻孔的工具。
钻孔机可以通过旋转或冲击的方式将钻头钻入岩石或混凝土中,形成钻孔。
- 敲击器:敲击器是用于在钻孔中安置和固定炸药的工具。
敲击器可以通过冲击的方式将炸药安置在钻孔中,并用泥土或其他材料进行固定。
- 张力器:张力器也是用于在钻孔中安置和固定炸药的工具。
工程爆破基本知识

3 工程爆破基本知识3.1 爆破对象与爆破效果的关系3.1.1 爆破对象3.1.1.1 爆破对象的概念爆破对象就是指被爆体、被爆介质。
具体来说,就是根据工程需要,利用炸药能量来达到工程目的的实施(目标物)对象。
通常遇到最多的爆破对象是岩石,另外还有硬土、钢筋混凝土、(废)钢铁、炉渣、树根、冻土、冰块(层)、淤泥等。
由于爆破对象在内部结构构造、物理力学性质、可爆性等方面千差万别,同时爆破对象也因成因和所处位置的变化而差异很大,因此给爆破施工增加了难度。
3.1.1.2 岩石的物理力学特性岩石是主要的爆破对象,因此必须了解和掌握岩石的物理力学特性。
岩石按其成因可分为岩浆岩(常见的有花岗岩、闪长岩、辉绿岩、玄武岩、流纹岩、火山砾岩等),沉积岩(常见的有石灰岩、砂岩、页岩、砾岩等)和变质岩(常见的有花岗片麻岩、大理岩、板岩、石英岩、千枚岩等)。
岩石的主要物理力学特性包括岩石的密度、空隙率、含水率、风化程度、波阻抗、可爆性等,具体含义如下:①密度。
单位体积的岩石质量。
②空隙率。
岩石中空隙体积与岩石所占总体积之比。
③含水率。
岩石中水的含量与岩石颗粒质量之比。
④岩石的风化程度。
岩石在地质内应力和外应力作用下发生破坏、疏松的程度。
⑤岩石的波阻抗。
岩石中纵波波速与岩石密度的乘积,它反映纵波传播的阻尼作用。
⑥硬度。
岩石抵抗工具侵入的能力。
⑦岩石坚固性系数(常用普氏系数,通常用符号f来表示)。
岩石抵抗外力挤压破坏的比例系数。
⑧可爆性。
岩石在爆炸能量作用下发生破碎的难易程度。
3.1.2 爆破效果爆破效果就是实施爆破后,使被爆体(爆破对象)形成的破坏形态、块度、对周围环境影响的综合结果。
评价一次爆破效果的好坏,主要是评价该爆破与实施前的预期是否相符。
由于爆区周围环境的不同,对爆破对象的处理方法不同,对爆破效果的控制也不同。
通常情况下,爆破效果的控制可归结为以下几方面:3.1.2.1 爆破块度的控制通过对爆破对象的了解,确定合理的孔网参数(或药包布置)、装药结构、起爆方式,实现预期的大块率、块度级配或块度大小与形状。
2022年爆破工程知识点

爆破工程特点: 对安全的高度重视和对爆破作业人员的素质有较高的要求。
●爆破方法: (1)按药包形状: 集中、平面、延长药包法, 异性药包。
●(2)按装药方式和装药空间形状不同: 药室、药壶、炮孔、裸露药包法。
●(3)按爆破技术: 定向, 预裂、光面, 微差爆破;其他特殊条件下爆破技术。
●浅孔: 孔径<50mm, 孔深≥3~5m ●深孔: 孔径≥80mm, 孔深>12~15mm●钻孔方法: 冲击式、旋转式、旋转冲击式、滚压式。
●潜孔钻机: 工作方式属于风动冲击式凿岩, 穿孔过程中风动冲击器跟钻头一起潜入孔内。
●潜孔钻机优点:(1)其冲击器活塞直接撞击在钻头上, 能量损失少,穿孔速度受孔深影响少, 因此能穿凿出直径较大和较深的炮孔。
(2)冲击器潜入孔内工作, 噪声小。
(3)冲击器排出的飞起可用来排碴, 节省动力。
(4)冲击力传递简单, 钻杆使用寿命长。
(5)与牙轮钻机相比, 钻孔结果好, 购置费用低。
●潜孔钻机缺点: (1)冲击器的气缸直径受钻孔直径限制, 孔径愈小, 穿孔速度愈低。
(2)当孔径在200mm以上时, 穿孔速度没有牙轮款, 而动力消耗更多。
●工业炸药: 指用于矿山、铁道、水利、建材等部门的民用炸药。
●工业炸药的基本要求: (1)有足够的爆炸能量。
(2)有合适的感度。
(3)有一定的化学安定性。
(4)爆炸生成的有毒气体少。
(5)原料来源广, 成本低廉, 便于生产。
●工业炸药分类: (1)按主要化学成分: 硝胺类、硝化甘油类、芳香族硝基化合物类炸药, 液氧炸药。
(2)按使用条件: 准许在一切地下和露天爆破工程中使用的炸药, 包括有瓦斯和矿尘爆炸危险的矿山;准许在(同上), 但不包括(同上);只准许在露天爆破工程中使用的炸药。
●起爆药:雷汞(不铝), 氮化铅(二氧化碳湿不铜), 二硝基重氮酚(常用)。
●单质炸药(加强药):梯恩梯(TNT), 黑索金(RDX), 泰安(PETN)。
●混合炸药: (1)铵梯炸药: 岩石、露天、煤矿、高威力硝铵炸药。
爆破安全技术—爆破基础知识

爆破安全技术—爆破基础知识爆破安全技术是指通过使用爆炸性材料或其他爆炸能源进行破坏,破坏对象可能是建筑物、设施、设备、爆破工程以及地下管线等。
爆破安全技术主要应用于矿山、建筑、隧道、道路、桥梁、水电站、船舶拆解、破冰、核工程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爆破安全技术的基础知识,包括爆炸理论、爆炸特点、爆破器材、爆炸反应等。
一、爆破理论1.1 爆炸定义爆炸是指化学反应在短时间内迅速放出大量能量,产生极高的压力和温度,从而使周围介质发生破裂和破碎的过程。
1.2 爆炸特点- 性能:爆炸产生的能量与药量密切相关。
- 高温、高压:爆炸产生的气体温度可达到几千至数万摄氏度,压力可达到几十至几百兆帕。
- 冲击波: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可以瞬间造成物体破裂和破碎。
- 热辐射:爆炸释放的能量会以光辐射形式产生,可造成烧伤和眼睛损伤。
- 毒性气体:爆炸释放的烟雾和废气中含有大量有毒气体,对人体有危害。
1.3 爆炸反应爆炸反应一般由爆炸物、助燃剂和氧化剂组成。
爆炸物是指能够产生爆炸能量的物质,助燃剂是指能够提供火源和增加爆炸能量的物质,氧化剂是指能提供大量氧气的物质。
爆炸反应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点火:爆炸物与火源接触,发生点火反应。
- 爆轰:点火后,爆炸物开始产生大量的燃烧产物,并迅速膨胀形成冲击波和高温高压气体。
- 消失:爆炸物燃烧完全消失,爆炸反应结束。
二、爆破器材2.1 炸药炸药是用于产生爆炸能量的特殊化学物质。
常见的炸药有黑火药、硝化棉、三硝化甘油等。
炸药根据其性能不同分为低爆炸性炸药、中爆炸性炸药和高爆炸性炸药。
2.2 导爆索导爆索是一种用于引爆炸药的装置,由导火线和引爆装置组成。
导火线是一种可传递火焰和点火的细线,引爆装置可以是电火花装置、雷管、爆炸片等。
2.3 输爆管输爆管是一种用于输送炸药或引爆装置的管道,主要用于将炸药安全地输送到需要破坏的目标位置,同时保证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和热辐射能够集中在目标上。
2.4 安全装置安全装置是一种用于控制和保护爆炸过程的设备,包括安全开关、安全阀、防爆控制装置等。
爆破基础知识

一、常用名词术语1、围岩洞室周围一定范围内对稳定性和变形可能产生影响的岩体。
2、围岩收敛地下洞室开挖后发生洞径缩小的现象。
3、毫秒爆破利用毫秒延期雷管或继爆管控制多段或多排爆破作业并按预定程序引爆的爆破技术。
4、梯段爆破使开挖面呈阶梯形状并利用毫秒爆破技术逐段、逐排、逐孔进行爆破的爆破技术。
5、浅孔爆破炮孔深度一般小于5rn,装药引爆的爆破技术。
6、深孔爆破炮孔深度大于5m,装药引爆的爆破技术。
7、光面爆破沿开挖周边线按设计孔距钻孔;采用不耦合装药毫秒爆破,在主爆孔起爆后起爆,使开挖后沿设计轮廓获得保留良好边坡壁面的爆破技术。
8、预裂爆破沿开挖轮廓线按设计孔距钻孔,不耦合装药,在主爆孔起爆前分段一次起爆,形成一定宽度的贯穿裂缝的爆破技术。
二、爆破器材的运输(一)爆破器材的运输必须遵守下列规定:1、运输车、船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运输规则的安全要求。
2、包装应牢固、严密。
不允许共存的爆破器材不得混装在一个车厢、船舱内。
3、爆破器材的装卸,宜在白天进行、并有专人组织指挥和警戒。
4、装卸和运输爆破器材时严禁烟火和携带发火物品。
5、运输硝化甘油类炸药或雷管等敏感度高的爆破器材,车厢和船舱的底部应铺软垫。
(二)汽车运输爆破器材必须遵守下列规定:1、由熟悉爆破器材性质,具有安全驾驶经验的司机驾驶。
2、汽车行驶速度;能见度良好时,车速不得超过40km/h;在扬尘、起雾、暴风雪等天气能见度低时,车速减半。
3、平坦道路行驶两辆汽车的距离不得小于50rn;上山或下山时不得小于300m。
4、遇有雷雨时车辆应停置在远离建筑物的空旷处。
5、寒冷地区冬季运输必须采取防滑措施。
三、爆破器材的储存与管理(一)爆破器材必须存放于专用的仓库、储存室,并有专人管理,不得任意存放。
(二)爆破器材库区布局必须遵守下列规定:L、相邻库房不得长边相对,雷管应布置在库区另一端。
2、库区周围设密实围墙(或双层铁刺网),围墙距最近库房的距离不小于15m(小型库房不应小于5rn),围墙高度不得低于2m,外围应设排水沟。
工程爆破基础知识三篇

工程爆破基础知识三篇工程爆破基础知识三篇篇一:工程爆破基础知识爆破工程第一节爆破的概念与分类一、爆破的概念爆破是炸药爆炸作用于周围介质的结果。
埋在介质内的炸药引爆后,在极短的时间内,由固态转变为气态,体积增加数百倍至几千倍,伴随产生极大的压力和冲击力,同时还产生很高的温度,使周围介质受到各种不同程度的破坏,称为爆破。
二、爆破的常用术语1. 爆破作用圈当具有一定质量的球形药包在无限均质介质内部爆炸时,在爆炸作用下,距离药包中心不同区域的介质,由于受到的作用力有所不同,因而产生不同程度的破坏或振动现象。
整个被影响的范围就叫做爆破作用圈。
这种现象随着与药包中心间的距离增大而逐渐消失,按对介质作用不同可分为四个作用圈。
(1)压缩圈图1-1中R1表示压缩圈半径,在这个作用圈范围内,介质直接承受了药包爆炸而产生的极其巨大的作用力,因而如果介质是可塑性的土壤,便会遭到压缩形成孔腔;如果是坚硬的脆性岩石便会被粉碎。
所以把R1这个球形地带叫做压缩圈或破碎圈。
(2)抛掷圈围绕在压缩圈范围以外至R2的地带,其受到的爆破作用力虽较压缩圈范围内小,但介质原有的结构受到破坏,分裂成为各种尺寸和形状的碎块,而且爆破作用力尚有余力足以使这些碎块获得能量。
如果这个地带的某一部份处在临空的自由面条件下,破坏了的介质碎块便会产生抛掷现象,因而叫做抛掷圈。
(3)松动圈松动圈又称破坏圈。
在抛掷圈以外至R3的地带,爆破的作用力更弱,除了能使介质结构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外,没有余力可以使破坏了的碎块产生抛掷运动,因而叫做破坏圈。
工程上为了实用起见,一般还把这个地带被破碎成为独立碎块的一部分叫做松动圈,而把只是形成裂缝、互相间仍然连成整块的一部分叫做裂缝圈或破裂圈。
(4)震动圈在破坏圈范围从外,微弱的爆破作用力甚至不能使介质产生破坏。
这时介质只能在应力波的作用下,产生振动现象,这就是图1—1中R4所包括的地带,通常叫做震动圈。
震动圈以外爆破作用的能量就完全消失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爆破的概念
1.爆炸:爆炸是一个化学反应
↗10万分之1秒 ↗5-10万个大气压 炸药→瞬时化学反应→高温高压气体→冲击波+爆炸气体 CHON ↑ ↘3000℃的 CO2、CO、NO、 NO2、H2O 起爆能(撞击、点火、高温等)
2、爆破:爆破是炸药对周围介质的作用
冲击波通过介质产生应力波:拉应力>拉限=产生裂缝 压应力>压限=粉碎或压缩
A――爆速:炸药爆炸的分解速度,2000-7500M/S;
B――爆热:以1Kg分解的热量为准。千卡/Kg C――爆温:1Kg分解的热量所能达到的最高湿度。 D――爆气量与爆压:升/Kg,Kg/CM2或Pa
E――爆力e:炸药爆炸破坏一定介质的能力。静力威力。
(与气体量、热量、温度等有关) 测定方法:一定量的炸药放入铅孔中,以爆破扩大体积来 衡量。 举例:静力威力与动力威力的区别、转换等。 E――氧平衡:零氧平衡:生成CO2、H2O等,产生Q; 正氧平衡:生成 NO2等,产生Q/2; 负氧平衡:生成CO等,产生Q/6。 举例:TNT(负氧平衡+硝酸铵(正氧平衡=零氧平衡
热容量大、发火点高的掺和物时,敏感度降低。
:炸药在长期贮存中,保持其原 有物理、化学性能不变的能力。
② 炸药的安定性
物理安定性:主要有吸湿、结块、挥发、渗油、老化、 冻结、耐水等性能。
化学安定性:取决于炸药的化学性能。例如:硝化甘油 类炸药在50℃时开始分解,如果热量不能及时散发,可 能引起自燃与爆炸
爆炸气体的气刃作用=产生扩缝作用
三、爆破的机理
1.土岩爆破破坏的几种假设
第一种:爆炸产生压缩应力场,引起质点径向移 动,产生径向裂缝,爆炸气体扩缝;
第二种:自由面(临空面)上应力波反射,产生 环向裂缝; 第三种:土岩破坏是上述两种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般地:土体介质更适用于第一种理论 岩体介质更适用于第三种理论
1、炮孔布置
炮孔布置合理与否,直接决定爆破效果(重要因素) 举例:基础开挖(见右图 )P51图2-3 先锋槽的作用: ①充分利用自由面 、积极创造临空面 ②出碴排碴 ③排水 炮孔与岩石层面或节理面垂直,但不能穿过宽缝。
①
爆破漏斗:P54图2-2
R――爆破作用半径 W――最小抵抗线长度
r—爆破漏斗底半径
P――可见深度P=CW(2n-1) L――抛掷距离L=5nW n――爆破作用指数n=r/W 当R到达临空面,冲击波从固体介质到气体介质,越过 临空面产生的反射拉力波б拉-后期б压>[б拉]时,产生 的坑称为爆破漏斗。临空面是水平面时为倒锥坑。 裂缝→飞逸→倒锥坑
三、起爆器材与起爆方法
1、火花起爆法及其器材
①火雷管:P64图2-16
管壳+正起爆药(敏感度极高)+副起爆药+加 强帽 ↘加强雷管威力, 末端有聚能穴 ②导火线:
导火索+点燃材料 1 CM/S
100~125秒/m
③特点: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 一次 燃爆的炮孔数目较少、安全性差 ,用于小规模 爆破(浅孔、露天)
③、爆破作用指数n=r/W
n=1 时 标准抛掷爆破 n>1 时 加强抛掷爆破 1>n>0.75 时 减弱抛掷爆破 0.75>n>0.33时 松动爆破 n=0 时 隐藏式爆破
§2-2 爆破器具与爆破材料
一、钻孔机具 P70-72
钻孔占爆破工时的50%,占爆破 费用的70%
1、轻型手提风钻:浅孔,垂直向下
4、起爆方式
①即发――同时起爆,举例:主爆区群孔起爆。 ②延发――延期起爆,分为秒延期和毫秒延期, 举例:定向爆破、挤压爆破。
§2-3 爆破的基本方法
布孔――钻孔――清孔――装药――捣实―― 堵气――引爆 一、浅孔爆破
定义:d<75MM L<5M 特点:造孔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易于控制, 劳动强度大,生产率低 适用:各种地形条件(地下开挖、控制爆破、露天爆破、 松动爆破)
2、支架式重型风钻:浅孔,向上或倾斜
3、冲击式钻机: 深孔,垂直向下 4、回转式钻机 5、潜孔钻 以上自习10分钟:各机的工作原理?
二、炸药
1、炸药的性能指标
①敏感度:在外界能量的作用下,发 生爆炸的难易程度。
A――爆燃点:在规定时间内(5分钟)使炸药发生爆炸 的最低温度。 TNT┈290-290℃;黑火药┈290-310℃; 雷贡┈175-180℃;硝化甘油┈200-205℃; 黑索金┈225-205℃;硝铵类炸药┈280-320℃
3、传爆线及传爆管(导爆管)
①传爆速度V=6000~6500M/S,可直接引 爆主炸药,不过其本身有些要用雷管引爆,所 以使用和运输非常安全。其内用的是黑索金、 泰安等单质炸药,价格较高。 联结方式―― 打结。 ②继爆管――用来达到延发目的的一种装置,由 不带点火装置的毫秒延发雷管+消爆管+导爆 索组合而成
92-4-4型: 92:4:4 (重量比) 来源足、成本低、安全、可现场加工、敏感度低压(起 爆困难)、安定性差,只能储存期<7-15天 92-4-4型 e=280-310 猛度 9-13 露天细粉型 e=240-280 猛度 8-10 F―― 浆状炸药 P63 G――乳化炸药 P63 E――黑火药: 硝石 + 硫磺 + 木炭 60-75% 10-15% 15-25% 制作简单、成本低廉、易受潮、威力小,适用于炸破松 软岩石和做导火索
③Ⅲ圈――R3 震动圈
冲击波继续向外传播扩散,直到消失。此时б 压< [б压]
且б拉< [б拉],介质受到震动但不产生破坏。 R1、 R2 、R3的大小与介质的种类、炸药性能、 装药多少等有关。
3、有限均匀介质中的爆破
半理想状态:多装药、埋深小、无裂隙节理等
① 自由面(临空面)的作用 A――聚能作用(爆炸偶极子作用) 举例:应力集中?自由面可看作是无限大的空 B――反射拉力波作用 简述反射拉力波的形成过程P54
C――二硝基重氮酚C6H2O5N4 ,安定性好,起爆能力 强,相对安全,便宜,方便。
D――三硝基甲苯硝铵……
E――四硝化 四醇……
② 主炸药:产生爆破作用的炸药。
特点:A――威力大,能被普通雷管引爆; B――成本低,来源广,种类多(适用于各种条件);
C――安全,可靠。
常用的主炸药主要有:?
A――三硝基甲苯(TNC6H2(NO2)3CH3
2、炸药的种类
①起爆炸药:用于制造起爆器材的炸药。
特点:A――敏感度高; B――爆速增加快,易由燃烧转为爆轰 C――安定性好,特别是化学安定性好; D――有很好的松散性和压缩性。 常用的起爆炸药主要有: A――雷贡Hg(CNO)2,50℃开始分解,160℃爆炸 对温度敏感。 B――氮化铅Pb(N3)2 ,比雷贡迟钝,不溶于水。
B――发火性:对火焰的敏感程度。(有的能燃 不会爆)
C――撞击敏感度:对机械作用的敏感程度。 当10KG的锤,落高为25CM时,发生爆炸的百分率为: 硝化甘油┈100%,TNT┈4-8%,黑火药┈50% 黑索金┈70-80%,硝铵类炸药┈16-32%,泰安100% D――起爆敏感度:引起爆炸的极限药量。
药包长度L/药包最短边长a :大于4时为延长药包
小于或等于4时为集中药包 3 v 0.62 或采用P50式2-3 b 大于等于0.41时为集中药包,否则为延长药包。
式中V――药包的体积 b――药包中心至最远边点的距离。
第二种情况:
对于非集中药包,Q的计算分两种情况,具体见P56式 2-9和式2-11。
第二章 爆破工程
本章重点: 基本爆破方法的药量计算 及炮孔布置 本章难点:爆破机理中破坏圈的形成过程 主要内容:①学习本章为<特殊爆破> 打下基础 ②本章适当增加课本以外的内容 以适应施工方向
§2-1 爆破的作用与概念
一、爆破的作用 ①隧道开挖;(公路、铁路、引水等) ②基础处理与渠道开挖 ③石料开采 ④定向筑坝、截流、库区清理等 ⑤松动爆破 ⑥拆除等控制爆破 ⑦水下爆破
主要性能指标如下:
性 能
1#岩
2#岩
320 12 5
1#岩
300 11 4
2#岩
250 8 3
3#岩
230 5 2
350 炸力(毫升)
程度(毫米 13 殉距 ( cm )
6
P (g/cm3)
0.45-1.1 0.95-1.1 0.85-1.1 0.85-1.1 0.85-1.1
D――铵油炸药:硝酸铵+柴油+木粉(少许)
④电爆网路的联接方式与导通检查
串联――P65 易操作、I小、电线少、易断路拒爆; 并联――P64 I大、电线多、难检查,不易断路拒爆 混合联――P66 , 导通检查――测定电阻,准爆条件。 ⑤电爆网路的设计计算自习P66――67。 ⑥电起爆法与火花起爆法的比较: 电雷管法的优点:安全、能准确控制、可用仪器检查; 缺点:工作量大、复杂、耗线、要电源; 适用:大规模起爆。
TNT┈0.15克,2号岩石硝铵炸药┈0.17-0.28克。
E――殉爆距:能够连续三次使该药包出现殉爆现象的最 大距离,CM。 殉爆――由于一个药包的爆炸引起与相距一定距离的另 一药包爆炸的现象。
上述炸药的敏感度,常随掺和物的不同而改变。例如: 在炸药中掺有棱角坚硬物(砂、玻璃、金属屑等)时敏 感度提高;当掺有水、石蜡、沥青、油、凡士林等柔软、
标准爆破:① n=1 标准抛掷爆破;
②标准炸药,2#岩石铵梯炸药; ③一个临空面。
其他情况的系数换算:
①不是一个临空面:有2个临空面取0.83K 有3个临空面取0.67K ②非标准炸药:用爆力值e换算,eb=320 P50式2-5: b
③非集中药包(延长药包)
e 320 e ei 实用药火力值
③炸药的爆炸稳定性:炸药起爆后,若能以恒定 不变的速度自始至终保持完整的爆炸反应,称为 稳定的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