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人才经济学教学要用经济理论解释现实生活

合集下载

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改革

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改革
方经济 学培养 学生用经 济学 的思维 方法 和研究 方法来
西方经济学研究 的是抽象 的企业 , 管理经济学课 程 则是应 用传统 经济学理 论进 行企业 日常管理 决策实 践 的学科。国际经济学将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范围扩大到 了 国与国之间的资源配置。 在后续专业课 程和职业课程 的 学习 中, 西方经济学学 习的好坏将直接决定 后续课程 的 学习效果 。在教学 实践 中 , 有学生将西方 经济学教材 重 新 带进 课堂 , 帮助理解 专业课 程。教师 在课 堂讲 授中 , 应
二、 西方经济学教学在 实现 高级应 用型人 才培 养 目 标 中存在 的问题
论, 如可 以引导学生用 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去解 释其他课
程学习 中存在 的一些 问题 , 也可 以用其课程 的知识和 观 点来解 释经济学课程学 习中的一些问题等 。同时 , 经济 学基 本 的分 析方法 如边际 分析 、 弹性分 析 、 最大化 原则 等都能 在解决其他学科 的问题 中得 到应用 。
学 的中心理论 是价格理论 , 通 过对 家庭和厂商 等微 观经
济主体在市场 中进行个体决策 的研究 , 达到资源 的最 优 配置 ;宏观经济学部 分则是研究 国民经 济的整体运 行 。
西方经济学 的本科课程 教学中 ,虽然 引入 了实 践 教学体系 , 但教 学的主要方式还是 以课堂讲授 为主 。传 统 的“ 黑板经 济学 ” 没 有调动 学生参 与教学 过程 中的 主 动性 , 无法活跃 学生的思维 。多媒体设备 丰富 了教学手 段, 在知识传授 中具有 容量大 、 形象生动 的优点 , 被很多 教师采用 , 以至有些教 师完全抛弃 了课本和教 案 。西方 经济学课程本身存在着 大量的图形和公式 , 这 些是西方 经济学重要的分析工具 。 多媒体设备 中的图形 和公式一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念模式与实践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念模式与实践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念模式与实践在当今社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已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任务之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社会对具备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

因此,深入探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念、模式与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念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念强调以实践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一理念与传统的学术型人才培养理念有所不同,学术型人才培养更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学术研究能力的培养,而应用型人才培养则将重点放在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

以实践为导向的理念要求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紧密结合实际工作场景和社会需求,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例如,通过引入实际案例、项目式学习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知识与技能。

同时,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和工作要求。

此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念还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教育者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通过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帮助他们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式1、产学研合作模式产学研合作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一种重要模式。

学校与企业、科研机构合作,共同开展人才培养工作。

学校可以邀请企业专家参与课程设计和教学,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实践机会;企业则可以为学校提供实践基地和项目资源,支持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科研机构则可以为学校提供前沿的科技信息和研究成果,促进学校的教学内容更新和科研水平提升。

通过产学研合作,学生能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了解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和需求,提高就业竞争力。

同时,学校和企业也能够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推动行业的发展和创新。

2、项目驱动教学模式项目驱动教学模式是指以实际项目为载体,将教学内容融入到项目中,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学习和掌握知识与技能。

高校经济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模式探讨

高校经济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模式探讨

高校经济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模式探讨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经济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满足社会需要。

从经济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分析入手,对当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构建经济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培养模式的思路。

关键词:经济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 (2013)08-0200-03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对经济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如何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经济学专业应用型人才,成为经济学专业建设和发展的重要课题。

当前高校经济学专业在人才培养上普遍注重理论研究能力的提升,培养的学生更适合去研究型大学经济学专业进行理论深造。

作为普通高校的经济学专业与研究型大学不同,应注重经济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而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式中,实践教学占重要地位。

但从目前大多数高校经济学专业课程设置看,重理论、轻实践,实践教学所占比重较低,仅占总学分的10%左右。

从当前社会对经济学专业人才需求来看,更需要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这就需要我们对传统的经济学专业教学培养方式进行反思。

一、经济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规格要求从高校经济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看,经济学专业应培养知识结构合理、掌握现代经济理论和经济研究方法、具备良好综合素质的适应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需要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这就要求其人才培养模式既不同于以往注重经济理论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也不同于一般的高职高专学生培养教育模式。

第一,要比较系统地掌握经济专业的基本理论、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了解专业现有的发展趋势和最新的科学成就;知识面宽,不仅掌握较广博的人文科学知识,还要掌握一定的自然科学知识,视野开阔;具有独立获取知识、积累知识与更新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为从事经济专业实际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西方经济学教学实践的现状、问题及建议

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西方经济学教学实践的现状、问题及建议

·50·高校教育赤子 SPIRITUAL LEADERS2016年 总第383期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西方经济学教学实践的现状、问题及建议刘大鹏 张志新 徐海清(云南大学滇池学院会计学院,云南 昆明 650000)【摘要】采用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进行调查,从西方经济学课程的认识、教师教授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方法、学生学习西方经济学课程的学法及学习西方经济学课程后的反馈四个方面来反映当前应用型本科经济学教学的现状。

建议从西方经济学应用实践的目的入手,以教师和学生的课堂教学关系为纽带,构建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西方经济学课程的创新教学体系。

一、问题提出2015年11月16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指出,深化课程体系改革要以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技术进步驱动课程改革,整合相关的专业基础课、主干课、核心课、专业技能应用和实验实践课,更加专注培养学习者的技术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

尽管这一说法已经不算是新鲜的内容,但是如何去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目前的课程体系存在什么问题,应该如何去改革?教师和学生对于应用型人才的认识又有多少?学生真正的学习需求是什么?教师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去准备?等一系列问题都亟需解决。

因此本文将以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西方经济学课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开展教学现状的调查和分析,梳理面临的困境,发现真实需求,为其他向应用型本科转型的高校提供参考。

二、调研设计(一)调研内容本次调研对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关于学生对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总体感受;二是关于对教师教学体系的评估;三是对学生学习体系的评估;四是关于西方经济学课程效果的反馈。

(二)调研对象主要是以会计学院、经济学院、管理学院学生为调研对象,专业覆盖会计学、财务管理、金融学、工商管理等。

(三)数据收集及分析本次调查问卷共发放3600份,回收率100%。

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几个问题

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几个问题
方式存留于公有企业 , 表现为国家的红利 。 在大量存在的非
这是沿用 2 0世纪 8 0年代 时期教 育部的统一计划 。 我上这 门
课好些年 了,总听到学生有 “ 难学”“ 难领 会”之类的抱怨 。 这应该不是个别教 师教 学中的问题 。 本人 同意辽宁大学周健
公有制经济 中, 剩余价值 的生产和分配则采取 了最一般的形 式。 对于剩余价值 的追求 , 不仅仍然是非公有制经济运转 的 动力所在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是社会 经济发展 的条件 。 我 国当前贫富差距 的拉大 , 一个重要原 因是初次收入分配 中
对剩余价值还 有一 般本质属性 的界定 , 即产 品价值超过其所 耗费 的劳 动要素价值 而增加 的价值 。劳动力转化 为商 品形 式, 依 靠市场机 制进行配置 , 使劳 动力具有 的创造性能力获 得 了创造价值 和增殖价值 的新属性 。 从这个 角度看 , 价值规
律支配下的价值增 殖过程是 商品经济 生产社会所共有 的, 其 剩余价值 的具体表 现在 不同制度条件 下有 不同的特殊属性 。

教 学 内容 问题 :要增 强 经济生 活 中 实 际 问题 的理论说 服 力
在政治经济学教 学内容 的处理 上,据本人了解 , 一般教
师都注意到 了:精选课堂讲授 内容 ,增强现实针对性 ,注意 理 论系统性和关注重点 的统一 , 并能根据 不同专 业人才培养 目标要求取舍教材 内容、 增强实践教学等 , 取得 了相应效果 。
课堂理论 学习与增强社会 阅历、 提 高实践能力有效地 结合起
来。在 学 习 “ 商品与价值 ”的理论 时 ,布置学生利用课外时
间围绕 “ 价值规律在零售商 品中的表现”这个 问题 去市场作
些小 调查 , 然后 写出调查材料 上交 ; 结合 “ 资本周转”教学 , 去当地较 大的企业 了解企业经营与管理情况 ; 结合资本经营 与虚 拟经 济的教 学内容 , 请证券公司的专家来 系里作关于证

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研究

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研究

体 现 出应 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学 院的学生是一群特殊 的群体 ,独立 生家庭条件普遍较好 ,生活优裕 。由
的要求,本文在分析独 立学院的特 点 学 院教学对象 的独特性具体表现在 以 于时代和家庭条件等因素 的影响 ,独 基 础上,结合 自己多年 的教学工作 , 下方面 : ( )学 习基础 薄弱 , 自我 立学院的学生往往 以自我为 中心 ,个 1
独 立 学 院作 为新 形 势 下我 国高 越 , 自我 意识 强烈 。独立 学院学生普
立 学院提 出培养 具有 思想素质 高、专 等教育大众化改革 的产物 ,对我国高 遍 为 “ 0 9 ”后,他们 身上有着 明显的
业 水 平 高 ,实 践 能力 强 的应 用 型人 等 教 育作 了有 力 的补 充 ,缓解 了国 时代烙印 。此外, 由于三本的学费较 才 ,但 西方经济 学教学体系并未真正 家高校教育资源不足的 困境,而独立 高 ,这就使得进 入独立 学院学习的学
的能力 ,要有对一些现实的经 济现 象 础课 ,这 就产生 了学校人才培养 目标
3 、独立 学院师 资特 点与教 学要
的认识能力 。而独立学院大多数学生 与课程本 身性质 的矛盾 。这一矛盾 的 求 的矛盾
在学习 内容上明显偏重 于实用 ,对专 表 现是独立学 院缺 乏适用 、规 范的教
师不能把用于一本、二本学生的教学方 组织人力、财力和物力 ,广泛 收集和 生把感性认识提升为理性认识。 “ 逆向
法 全盘用 于独 立学 院的学生 ,而更 应该 合理选择 经济学案例 ,精 心选择或是 教学法 ”是一种十分有效 的思维 引导 因材施教 ,结 合独立 学院 学生 的特 点调 编写西方经济学教材 。 方 式 ,可 以充 分 利 用 独 立 学 院 学 生 参

应用型本科院校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研究

应用型本科院校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研究

Q u a l i t y M a n a g e m e n t/ 质量管理应用型本科院校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研究杨倩(广州城市理工学院经济学院,广东广州510800)摘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人才。

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经济学专业在人才培养上普遍存在培养方 案雷同、人才培养供需错位、“重知识轻能力”、创新能力培养不足等问题,提出通过打造经济学专业品牌 特色、优化教学内容与配套教材、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相结合、着力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与能力,注重提升综合素质等建议,从而达到提高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推动社会进步和实现民族 振兴的重要基石。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社会对高级人才的需求持续增长,人民群众对优质高 等教育的需要也日益增加,有力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 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据《2019年全国教育事业 发展统计公报》统计,2019年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 校2688所,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为4002万人,毛入学率由2003年的17%上升至51.6%,普通本 专科招生914.90万人,比上年增长15.67%,在校生 3031.53万人,比上年增长7.08%。

我国高等教育体 系规模已是世界之最,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将是下一 步教育事业工作的重中之重。

特别是当前,我国经济 发展正处于速度换挡、结构调整、动力转换的特殊时 期,急需大量的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社会 经济的转型发展提供支撑,这对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 养提出了新要求。

目前,应用型高校大多设有经济学 专业,但由于经济学专业宽口径、强理论、就业指向 不明确等特点,在应用型转型发展上颇具挑战,人才 培养质量参差不齐。

因此,研究应用型本科院校经济 学专业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 发展需要,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1经济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存在问题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 学质量国家标准》,经济学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目 标既要注重经济学类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 方法的传授,还要注重拓宽学生国际视野和提高学生 创新创业能力等。

地方本科高校经济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探索——以《产业经济分析综合实验》课程为例

地方本科高校经济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探索——以《产业经济分析综合实验》课程为例

收 稿 日期 :2018一O6一Ol 修 稿 日期 :2018—06— 14
一 、 引 言
当 前 ,加 快 地 方 本 科 高 校 转 型 发 展 被 摆 在 了 极 其 重 要 的 位 置 。 教 育 部 早 在 2014年 212作 要 点 中 就 指 出 ,研 究 制 订 关 于 地 方 本 科 高 校 转 型 发 展 的 指 导 意 见 ,启 动 实 施 国 家 和 省 级 改 革 试 点 ,引 导 一 批 本 科 高 等 学 校 向 应 用 技 术 类 型 高 等 学 校 转 型 。 而 在 产 业 结 构 由 粗 放 型 向 集 约 型 升 级 的 背 景 下 ,大 学 生 就 业 供 给 与 需 求 的 矛 盾 突 显 ,一 方 面 不 少 大 学 生 找 不 到 工 作 ,另 一 方 面 企 业 在 找 到 所 需 的 人 才 方 面 也 存 在 困 难 。 很 明 显 ,向 应 用 型 转 型 已 成 为 地 方 本 科 高 校 必 须 直 面 的 教 育 变 革 。对 于 地 方 本 科 高 校 特 别 是 地 方 财 经 类 院 校 的 经 济 学 专 业 而 言 ,在 地 方 高 校 转 型 发 展 的 大 背 景 下 ,如 何 加 快 应 用 型 人 才 培 养 以 服 务 地 方 经 济 社 会 需 要 ,值 得 深 入 研 究 与 实 践 。
文 章 编 号 :1671— 9719(2018)7—0026—04
作 者 简 介 :王 业 斌 (1980一 ),男 ,湖 南涟 源人 ,副 研 究 员 ,博 士 ,硕 士 生 导 师 ,研 究 方 向 为 产 业 组 织 与 金 融 发 展 ;王 旦 (1988一 ),
女 ,湖 南衡 阳 人 ,讲 师 ,研 究 方 向 Hale Waihona Puke 产 业 经 济 与 区域 发 展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用型人才经济学教学要用经济理论解释现实生活作者:侯冠平等来源:《价值工程》2012年第29期摘要:生活中处处都有经济学,经济学教学要善于挖掘日常生活中的例子,用经济理论来解释现实生活,用现实生活说明经济理论。

要用经济理论解决学生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并用经济理论引导学生为人处世,从而从全方位提高学生素质。

Abstract: Economics is in everywhere. We should find teaching examples in our daily life,and explain them with economic theory. We should solve the problems with economic theory which students would meet in their study, and induct them how to interact with other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students in all aspects.关键词:应用型人才教学;经济学教学;经济理论;现实生活Key words: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s teaching;economics teaching;economic theory;real life中图分类号:F59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9-0256-020 引言经济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学生学习的好坏不仅会影响到后续课程的学习,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也会有着直接影响。

由于经济管理类专业大多是以招收文科考生为主,数学基础比较差,对经济学有些难以理解。

有时候,尽管老师在讲台上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听起来却觉得干巴巴的、索然无味,像是过眼烟云,很难有好的教学效果。

作为科任老师,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用经济理论解释现实生活,用现实生活说明经济理论。

现结合我自己多年来教学的经验,谈谈我对应用型人才经济学教学的一些看法。

1 善于挖掘日常生活中的事例作为教学案例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资源的配置与利用的科学,而生活中处处都面临的各种各样的选择,这就涉及到经济学。

生活中处处都有经济学,从起床到睡觉,从穿衣到吃饭,从睡眠到读书、游戏、身体的锻炼以及购物、聊天、休息,从生活起居到谈情说爱,都存在着资源配置与利用,存在着经济学问题。

经济学的问题比比皆是、俯首可拾,比方说,我们通常会遇到这种情况:一个人在外面走路,会感到孤单,甚至有时候会有一种不安全的感觉,于是,见了陌生人他也可能会跟对方主动打招呼聊天、一起走一段路。

经济理论很容易就可以解释这些事情,因为跟他人聊天可以增加自己的效用,两个人走路跟一个人走路相比,两个人走路可以打发寂寞时光、可以增加安全感,从而增加他们的效用,这也是一个帕累托改进。

用这些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情,来谈经济学,学生容易接受,也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

带着兴趣与没有兴趣来学习同一门课程,其效果将是天渊之别。

2 善于用经济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生活中虽然处处都有经济学,但要利用经济理论解释它们却需要我们经常去思考。

例如,关于物质与爱情之间的关系问题,一般人认为,物质是基础,但有了一定的物质基础之后,物质和爱情何者更加重要,他们的关系如何,这可以用经济理论来分析。

我们可以用U表示效用,M表示物质,L表示爱情,a、b、α、β、γ为不为零的常数,它们的关系式可以表示为:U=aMα+bMβLγ。

这个式子就较好的描述了一般人的物质与爱情的关系的观点。

当M=0时,不管L是否为零,U都等于0,说明物质是基础,没有物质基础爱情也不能当饭吃。

β、γ的大小代表物质与爱情孰轻孰重,当β>γ时,更加看重物质;当β只要我们用心的去思考,就可以发现日常生活中存在太多的现象可以用经济理论来解释。

甚至我们所说的一些在理的话,都包含了经济学原理。

例如,在电视连续剧《乔省长和他的女儿们》的大结局中乔省长有一句台词:“如果一个人有了害人之心就不可救药了。

”用经济理论如何解释这句话呢?经济学有一个经济人假设,人总是在谋求自己的利益,有害人之心的人总是把别人情况变好当作是件使自己效用减少的事情,为了增加自己的效用水平,在自己情况不能变好的情况下,他只能通过损害别人利益来提高自己的效用水平。

3 善于用经济学知识解释社会现象经济理论不仅应该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而且要解释社会现象。

几乎所有的社会现象都可以用经济理论来解释。

最常见的社会现象如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房产问题、三农问题、人民币汇率问题、经济危机、欧洲债券危机等等,这些典型的经济现象无一不是经济问题,都可以用经济理论来分析。

有些社会现象,看起来不是经济问题,但也可以用经济理论来解释,如很多人在感叹物质文明取得长足进展的同时,惊呼道德沦丧问题。

著名的经济学家加利·S·贝克尔(Gary S·Becker)就因把经济分析方法推广到人口增长、家庭、教育、犯罪和处罚、歧视等社会问题研究领域,在1992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同样地,经济理论还可以解释我国的文凭热、证件热、国考热、宰客门,甚至可以解释考生的作弊现象;也可以解释日本因地震而造成核泄露后中国出现的“抢盐风波”,甚至可以解释为什么我国反腐倡廉将是一件长期而艰巨的工作。

有人对城乡居民的幸福因子做过调查,结果显示:生活条件差得多与收入低得多的农村居民比城市居民的幸福指数更高。

这种结果让常人难以理解,但在经济学里面,解释这种现象却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正如常人所说的“幸福不是你拥有的多,而是你计较得少”。

4 善于用经济学理论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经济理论不仅可以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和社会现象,而且,还可以用于指导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经济理论不仅来源于实际,而且自产生之日起,就是用来指导并解决“经济”问题的。

因此,经济理论也可以用于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比方说,有的同学不能正确处理好恋爱与读书、打工与读书、游戏与读书、锻炼与读书等关系问题。

有的同学甚至产生厌学情绪,这部分人来到学校忘记了读书就是自己的天职。

对他们可以用机会成本理论、消费理论来教育他们好好读书,让他们算一算自己来到学校读书的机会成本,不要以高昂的代价借入明天的钱用于今天的消费。

大学生中还存在着另一类极端的观点:有一部分同学认为,只要读书读好了,其它方面都可以不必考虑。

这部分人是学习至上主义者,他们可以忘我的读书,而不顾自己的身体承受能力。

还有一种人,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即使是损害他人利益,甚至伤天害理也在所不惜。

这种情况可以用产出函数来说明。

我们知道有个这样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Y=ALαKβ。

Y 表示产出;A表示技术,在这里可以具体化为所学的知识或者本事。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A 与普通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稍有不同,A的符号可正可负,当它是用来造福人类的时候,A>0;当它是用来破坏他人幸福、损害他人利益的时候,A5 善于应用经济理论正确引导学生为人处世经济理论不仅可以解释日常现象和社会现象,而且还可以引导学生为好人、处好事。

前面的产出函数就是一个引导学生做人的非常好的例子。

其实,经济理论中有很多知识可以与为人处世联系在一起。

比如生产与消费的外部性问题教导学生不要做那些对社会、对他人有不利影响的事情,要多做一些好事情,至少不要做对他人造成不好的影响的事情。

如某人生日party,寝室几个人一起在寝室里唱歌跳舞猜拳饮酒,彻夜狂欢、好不快乐。

可是,他们的行为却具有很强的外部性,他们影响了别人正常的生活与休息。

为了减少甚至消除他们的行为的外部性,他的生日party可以不要开得太晚,以免影响他人的正常休息,或者找一个不会影响他人的地方做他的生日party,如在酒店或娱乐场所。

另外,可以用博弈论中囚徒困境的知识来分析为什么要构建和谐社会、为什么要与人为善、为什么要懂得尊老爱幼尊师重教、为什么要懂得感恩等等。

福利经济学的社会效用函数知识告诉我们,公交车上把座位让给老弱病残孕的乘客可以增进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洛伦兹曲线与基尼系数的知识告诉我们应该关心弱势群体,以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凯恩斯的边际消费倾向理论从经济学的另一个角度告诉我们,社会经济平等也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6 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也涉及到经济学知识是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要提高学生素质,就要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包括经济学在内的知识。

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问题也可以归结为一个经济学问题,可以看作是固定成本下的产出最大化问题,但这个问题与普通的投入产出问题有所区别。

首先,人的综合素质是有很多方面决定的,我们不妨把每一个方面也称为一种素质;其次,每一种素质的培养又需要一定量各种“要素”的投入,同时,在培养这种素质的同时,其它素质也会发生变化。

如果用Z表示综合素质,Yi表示n个素质中的第i方面的素质,Xj表示m个要素投入中的第j种要素的投入,假设第j种要素的价格为Pj,总成本C为常数,用f和g表示某种函数关系。

我们同样可以将它们的关系用函数表示:Z=f(Y1,Y2,Y3,…,Yn)=g(X1,X2,X3,…,Xm)X1P1+X2P2+X3P3+…+XmPm=C(1)式有两个方程,后面的等号表示m种要素的投入,有n个方面素质的产出,这是一个投入产出方程;前面的等号表示人的综合素质是由Y1、Y2、Y3……Yn几个方面的素质决定的,Z为综合素质,可以看作是由于获得Y1、Y2、Y3……Yn所得的好处或者效用,因此,前面的等号可以看成是效用函数。

(2)式为约束函数,表示资源的有限性。

因此,如何使得学生综合素质最大化,就可以归结为有限资源如何配置的问题,这就是典型的经济学问题。

7 经济理论来源于生活,也可以且应该回归于生活有的人认为,经济学中有很多知识点很难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可以用来举例说明的例子。

经济学从她产生开始就没有离开过现实生活,她来源于现实生活,并随着现实生活的变化而完善。

因此,她也可以而且应该回归于现实生活,用于指导我们的实践。

只要我们好好的想一想,经济学中的任何一个知识点,在现实生活中都会有例子可以说明它。

总之,生活中处处都有经济学。

在经济学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用经济学的知识来解释现实生活,而且要用经济理论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好生活中的各种关系,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输送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1]贝克尔.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3-12.[2]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八版)[M].上海:格致出版社,2011-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