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朱理学的思想特点-资料.

合集下载

程朱理学

程朱理学

2.宋明理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宋明理学把传统儒学从“天人感应”的神学倾向中解脱出来,使 之哲理化,是对中国封建统治思想的理论总结,具有一定的进步性。 心学打破了理学的僵化,活跃了人们的思想;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 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 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了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的品 格起了积极作用。
解析:民间崇拜得到朝廷认可,说明朝廷对该地区风俗文化的认 可,实质上也是该地区政治地位和经济实力上升的重要反映。从材料 信息看,宋代东南沿海地区的民间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 扩大,其实质是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故选A项。B、C两项 与史实不符;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的一些民间崇拜得到朝廷认可仅 是个例,不能体现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排除D项。 答案:A
热点考向2 宋元科技文化的发展折射出的时代特征 1.科技上 宋元时期是火药、指南针、印刷术三大发明发展成熟并广泛使用 的时期,更是外传西方的重要时期,反映了宋元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 和中外交流的空前繁荣。正是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推动了科技的进 步。 2.思想上 理学出现,标志着儒家思想的成熟。理学是为了适应封建中央集 权制的强化而出现的,实质是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后期君主专制的进一 步强化。
实现封建生产方式、生产关系 没有改变原有生产方式、生产 实质 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生产关 关系 系迈进 (1)经济上传统自然经济阻碍新 实质 (1)中世纪封建王权较弱;(2)商 生产关系萌发;(2)政治上重农 差异 品经济大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抑商的传统政策阻碍商业发 的原 的成长;(3)人文精神的产生, 展;(3)文化上科举制度限制了 因 推动人的思想解放 新观念的萌发
解析:材料显示陶玉将其所载瓷器称为“假玉器”,上贡给朝 廷,“于是昌南镇瓷名天下”,这反映出陶玉注重提高产品的知名 度,故D项正确。由“景德镇„„宋景德中始置镇,因名”可知唐朝 时尚未有景德镇之名,故A项错误。B、C两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 可排除。 答案:D

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发展与演变程朱理学、宋明理学等

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发展与演变程朱理学、宋明理学等

儒家思想对现代社会的价值
儒家思想强调“仁爱”,提倡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有助于构建和谐社 会。 儒家思想强调“礼义廉耻”,有助于培养人们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
儒家思想强调“忠孝”,有助于培养人们的忠诚和孝道精神。
儒家思想强调“中庸”,有助于培养人们的平衡和协调能力。
儒家思想在当代的实践和应用
儒家思想在教 育领域的应用: 注重道德教育, 培养德才兼备
主要观点:强调 “理”的重要性 ,认为“理”是 万物的本源和主 宰
程朱理学的发展历程
程朱理学的核心思想
心性论:强调心性修养,主 张“存天理,灭人欲”
理气论:认为理是万物的本 原,气是万物的物质基础
知行观:认为知行合一,知 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完成
伦理观:强调伦理道德,主 张“三纲五常”,强调家庭
相互影响:程朱理学和宋明理学在哲学思想上有相似之处,都强调“理”和“心” 的重要性,但在具体观点上有所不同。
程朱理学对宋明理学的影响:程朱理学强调“理”的绝对性和普遍性,对宋明理学 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使其更加注重“心”的绝对性和普遍性。
宋明理学对程朱理学的影响:宋明理学强调“心”的绝对性和普遍性,对程朱理学 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使其更加注重“理”的绝对性和普遍性。
程朱理学与宋明理学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程朱理学:由北宋程颢、程颐兄 弟创立,南宋朱熹发扬光大,是 儒家思想的重要流派之一。
历史地位:程朱理学和宋明理学 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地 位,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宋明理学:南宋至明朝时期,儒 家思想在程朱理学的基础上进一 步发展,形成了以朱熹为代表的 理学和以王阳明为代表的心学两 大流派。

第3课宋明理学知识点

第3课宋明理学知识点

第3课宋明理学知识点强化一、背景1、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的独尊地位被动摇。

2、隋唐时期三教合一,儒学正统地位受到严重挑战3、儒学复兴运动的掀起二、程朱理学1、理学的概念北宋时期,儒家学者冲破汉唐儒学的束缚,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的义理。

他们建立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称之为“理学”。

2、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程颢、程颐、朱熹。

3、程朱理学的主要思想(1)二程理学(北宋)①“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万物只有一个天理,先有理后有物。

——核心思想(这是理学的核心思想,也是典型的客观唯心主义。

)②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

认为“理”不仅是自然界的普遍法则,也是人类社会的最高法则。

三纲五常等封建伦理道德和封建制度、封建秩序都是天理的体现,是不可改变的。

认为天理是世界的本原,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的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③主张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去把握“理”。

(2)朱子学——朱熹理学的集大成者①天理与三纲五常的紧密联系,提出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强调“存天理,灭人欲”②“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而不是求科学之真。

3、程朱理学的在当时产生的影响(1)适应了统治阶级的需要,南宋以后成为官方哲学。

(2)《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的教科书。

(3)学术思想流传海外,在日韩形成“朱子学”。

(4)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制度,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三、陆王心学:1、代表人物:陆九渊(南宋)王阳明(明朝)2、王阳明的“心学”主张(1)王阳明“心外无物”、“心外无理”(2)“致良知”“知行合一”王阳明的“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都是要强调道德的自觉和主宰性。

4:宋明理学的特点:①儒学进一步思辨化。

②更加强调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

③更多吸收了佛、道因素。

5: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有什么异同?共同点:(1)内容相同:都是儒学的表现形式,都继承了孔孟“仁”“礼”的思想,都认为世界本原是“理”。

程朱理学简答题

程朱理学简答题

程朱理学是宋明理学的一派,主要是由程颐、朱熹等人发展出来的儒家流派。

以下是关于程朱理学的简答题:
1. 程朱理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程朱理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理一元论的唯心主义体系,认为理或天理是自然万物和人类社会的根本法则;
- 理一分殊,认为万事万物各有一理,此为分殊。

物、人各自之理都源于天理,此为理一;
- 通过推究事物的道理(格物),可以达到认识真理的目的(致知);
- 理是宇宙万物的起源,所以万物之所以然必有一个理;
- 人在世界万物纷扰交错中,很容易迷失自己禀赋自理的本性,社会便失去礼。

要修养、归返、并伸展上天赋予的本性(存天理),以达致仁的最高境界。

2. 程朱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哪些?
答:程朱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包括程颐、程颢、朱熹等。

3. 程朱理学的主要思想来源是什么?
答:程朱理学的主要思想来源是周敦颐、张载、邵雍、二程等人创立的新儒学,以及子思、孟子一派的心性儒学。

4. 程朱理学对后世有哪些影响?
答:程朱理学对后世影响很大,尤其是在南宋以后,成为儒家思想的主流。

它对中国的政治、文化、教育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传播到日本、朝鲜、琉球、越南等地。

12第十二章 宋代理学思想

12第十二章 宋代理学思想

宋代与理学相并列的,还有王安石的“新 学”,司马光的“温公之学”,以苏洵、 苏轼、苏辙父子为代表的“蜀学”及与道 学相对立的浙东事功之学;训诂学也以儒 学支流的形式长期存在,并在学术思想界 发生了不小的影响。
王安石“新学”:以王安石为代表。 浙东学派:以陈亮、叶适为代表。 传统训诂学。
“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 足乎已无待于外之谓德。” 提出性三品说,以与佛教“人人皆有佛性”的观点 相对抗。(性之品有上中下三。上焉者,善焉而已矣;中焉者,可导而上下也;下焉者, 恶焉而已矣。) 提出一个从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 孟子为序列的儒家道统说,并以孟子继承人自居。
理与气:“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未有无气之理。
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
理与性:人与万物都是秉天理而生,天理在人为人性,
在物为物性。
修养之道:居敬、持敬,存理、去欲。 “格物致知” :“格,至也。物,犹事也。穷至事
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
“会归一理”的历史哲学: 认为尧、舜行的
是天理而无人欲,是王道政治;而汉唐行的是人欲,因而是 霸道政治。
气本体论 德性之知的认识论 以“天地之性”为本质的人性论 以“天理”为内容的伦理观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 世开太平”
二程都是周敦颐的学生。宋代道学的形成以二程兄弟 的学说为标志。著作合编为《河南程氏遗书》等,今有 《二程集》流传。
本体论:哲学的最高范畴是“自家体贴出来”的“理”或“天理”,
(陈来《宋明理学》,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14页)
理学产生的背景:
藩镇割据和人民起义是晚唐五代以来的两大社会 政治问题。解决这两个问题,一是要加强中央集 权的力量,二是要强化思想统治。而要解决后一 个问题,以五经训诂为能事的传统儒学显然无能 为力,盛极一时的佛教和道教也难以为任,许多 知识精英“泛滥于诸家,出入于老、释者几十 年”,还是不得要领。最后他们通过以儒为主, 吸收一部分佛、道思想即融会三教的途径,提出 了一个以强调“修身为人”之道为特点的理论模 式,这就是“道学”(又叫理学)。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 程朱理学 课件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  程朱理学  课件

课程标准: 列举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 掌握二程、朱熹等人的理学思想
一、理学的诞生
材料一:“汉魏而下,佛老之徒,横于中国,其与儒齐驱并驾 ,峙而为三,吁! 可怪也,去君臣之礼,绝父子之戚,灭夫妇 之义,儒者不以仁义礼乐为心则已。” ———《宋元学案》
一、理学的诞生
材料二:传统儒学有一个最薄弱与最柔软的地方特别容易受到
(3)朱熹理学思想在日本和朝鲜形成了 “朱子学”学派。16世纪传入欧洲助推其 进入“哲学时代”或“理性, 苟利国家生死以, 留取丹心照汗青。 要留清白在人间。 岂因祸福避趋之。
——宋·文天祥 ——明·于谦 ——清·林则徐
贞洁牌坊的背后是血泪
翻开历史一查……满本都 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
三、朱熹的学说与理学的成熟
朱熹(1130—1200),南宋理学家, 理学集大成者,尊称朱子。继承了北宋程 颢、程颐的理学,完成了理气一元论的体 系。他的学术思想,在中国元明清三代, 一直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官方哲学。
阅读以下材料,结合书本知识概括并理解二程和朱 熹的主要观点:
材料一:一物需有一理,万物皆有理,万物皆只有一个天 理。天下只有一个理,天者,理也。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宋]张载
程朱理学
程颢
程颐
朱熹
(1032-1085) (1033-1107) (1130—1200)
理学:宋明时期儒家思想学说的统称,将儒家的忠、孝、节、义 提升到“天理”(自然规律)的高度,形成一套囊括天人关系的 严密思想体系,或称道学,亦称义理之学。
他们确定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天理的核心是 “仁”,修养的最高境界也是“仁”,提出“孔颜之乐”。
爱莲说
[ 宋 ] 周敦颐

程朱理学

程朱理学

“理学”的概念:
三教合一
道、佛
理学是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 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的新儒学。
儒(根本)
(目的)
它是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哲学思想体系。 主要流派有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 思想来源: 儒学+佛教思想+道教思想
问题1
课堂探究1:根据教材内容,概括 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 儒学在唐中期前面临那些困境
2、社会因素
政治因素
两宋时期政治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统治者需要调整 统治思想,以适应唐宋以来重建伦理纲常,和维护封建 统治秩序的政治需要
经济因素
农业手工业的到迅速恢复和发展,推动科学文化进步
思想因素
北宋初期思想解放运动的产物
二、理学的代表人物及主张 材料一: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 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 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 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材料二: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 有此天地。 材料三: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 阙了一物道理。 材料四:圣人千言万语,只是教人从天理、灭人欲。 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归纳:请依据材料概括程朱理学的主要观点。
观察下列图片、阅读材料分析宋明理学的影响 “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 人。” “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 死于理,其谁怜之?” ——清人戴震
鲁迅作品《祝福》中的 人物祥林嫂的结局
三人的诗句体现了什么样的思想?
人生自古谁无死,粉身碎骨浑不怕,苟利国家生死以, 留取丹心照汗青。要留清白在人间。岂因祸福避趋之。 ——宋· 文天祥 ——明· 于谦 —清 · 林则徐
扫除人心的“物欲”与“意见”;
②影响:

程朱理学

程朱理学
主题三阅读不同时期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的观点
材料一:二程:“一物需有一理。万物皆有理。万物皆只有一个天理。天者,理也。有理而后有象,有象然后有数。”……“视听言动,非理不为,即是礼,礼即是理也。礼者,理也,……圣人,人伦之至。伦,理也。人伦者,天理也。”
材料二:朱熹说:“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天理人欲,不容并立”,“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学习和修养的目的就是“遏人欲而存天理”。
2、宋明理学的特点
(1)儒学进一步思辨化。理学家们借鉴佛、道在哲学本体论方面的成果,经过改造,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变成了哲学理论体系。
(2)更加强调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
(3)更多吸收了佛、道因素。吸收禁欲主义作为理学的核心,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总结回顾,检测提高]
1.两宋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的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
陆九渊认为“”是万物的本原。和格物致知不同的是,他认为穷理不必向外探究,只需反省就可得到天理。
王阳明继承了陆九渊的心学传统,并在陆九渊的基础上进一步批判了朱熹的理学。他的“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强调社会上的伦理规范之基础在于人心之至善。主张通过“内心反省”克服“私欲”,以“致良知”,用封建伦理道德去规范自己的行为,就可巩固封建统治。
材料三:朱熹: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
王守仁:“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为圣人教人第一义”
材料四:程颐:“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材料五: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二程的主要观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程朱理学的思想特点 -资料
2019-01-01
提起儒家学说,就不得不提起程朱理学,。

程朱理学是指中国宋朝以后由程颢、程颐、朱熹等人发展出来的儒家流派,是宋明理学的一派,有时会被简称为理学,与心学相对。

一起来了解下程朱理学的思想特点,以及程朱理学的历史地位。

程朱理学的思想特点
程朱理学认为理或天理是自然万物和人类社会的根本法则;认为万事万物各有一理,此为分殊。

物、人各自之理都源于天理。

天理构成人的本质,在人间体现为伦理道德“三纲五常”。

“人欲”是超出维持人之生命的欲求和违背礼仪规范的行为,与天理相对立。

将人们追求美好的要求视为人欲,是封建纲常与宗教的禁欲主义结合起来。

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

简而言之,程朱理学的思想特点表现在三方面,即一是使儒学进一步思辨化、理论化,二是它以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三是在理论体系的构建方面更多地吸收了佛、道的因素。

程朱理学形成的原因意识儒、释、道三教长期论争和融合的结果,二是北宋学者大胆创新为其产生创造了条件,而最重要的一点是适应了赵宋王朝重建封建统治秩序的需要,受到统治阶层的扶持。

程朱理学的历史地位
程朱理学亦称程朱道学,是宋明理学的主要派别之一,也是理学各派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学派之一,
《》()。

南宋时,朱熹继承和发展了二程思想,建立了一个完整而精致的客观唯心主义的思想体系。

认为“三纲五常”都是理的“流行”,人们应当“去人欲,存天理”,自觉遵守三纲五常的封建道德规范。

朱熹学说的出现,标志着理学发展到了成熟的阶段。

由于程朱理学适应了赵宋王朝重建封建统治秩序的需要,受到统治阶层的扶持,因此成为人们日常言行的是非标准和识理践履的主要内容。

在南宋以后6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程朱理学在促进人们的理论思维、教育人们知书识理、陶冶人们的情操、维护社会稳定、推动历史进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同时,它对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历史和文化发展,也有巨大的负面影响。

从体系的完备性上讲,理学做的很好,它基本上成功地完成了将宇宙体系,社会体系和人性体系统摄在了一起,使儒学本身变得精致而完善。

程朱理学是中国封建社会中期、后期最重要的儒家学派,它不但集儒家之大成,而且
借鉴了道教、佛家的一些思想,形成了中国哲学史上的一个高峰。

正因为此,古代社会后期它脱颖而出成为官方哲学,并由此成为了中国思想史上影响最深远的思想体系。

程朱理学是一种以道德为本体的人文主义哲学,它确立了以道德为主体的独立性,执著地追求人生精神价值,将传统儒学哲学化了,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

对培养人的气节情操、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然而,逻辑的严密性上却有不足,而这是中国哲学的共性,也是中国哲学之所以在西方哲学面前式微的原因。

到后期,理学发展越来越脱离实际,成为“以理杀人”的工具,从而反映出它的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

而且,由于实证主义的兴起和理学作为形而上学本身的缺陷,理学在当代再次被人们作为主流的信仰几乎是不可能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