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考名著阅读《茶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茶馆》

一、主要内容

【主题立意】

1.《茶馆》以旧北京城中一个大茶馆——裕泰茶馆的兴衰为背景,通过对茶馆及各类人物变迁的描写,反映了从清末、民初到抗战胜利后三个不同时代的近50年的社会面貌,揭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社会的动荡、黑暗和罪恶,宣告了旧中国必将走向灭亡的命运。一部茶馆,埋葬了三个时代

2.反映人民与旧社会的矛盾冲突。

3.昭示了茶馆在各个特定历史时期中的时代特征和文化特征。

4.如果像王利发这样一个一心想当社会的顺民的人都不能存活在这个社会,说明这个社会也没有再存活下去的理由了。

【故事情节】

(1898年)戊戌变法那一年。裕泰茶馆开始营业,掌柜王利发兴致勃勃地坐在柜台上.三三两两的旗人,遛够了鸟儿,走进茶馆来歇腿喝茶.有两位茶客唱着京戏,另外几个围着桌子观赏瓦罐中的蟋蟀.茶馆中到处贴着”莫谈国事”的纸条.可是年轻力壮为人正直的常四爷偏要谈谈国事.他说他痛恨洋人,痛恨那些吃洋饭讲洋话的人,也看不起二德子之流在营里当差的.他因一句”大清国要完”,被两个特务吴恩子和宋祥子抓去,送进了监狱.相面骗人的唐铁嘴来讨碗茶喝,说媒拉纤的刘麻子也来了,要把康六15岁的女儿康顺子卖给70岁的庞太监当老婆。主张实业救国的秦仲义走进来,说什么要办工厂,搞维新。顽固派的代表庞太监则杀气腾腾地说:”圣旨下来,谭嗣同问斩!告诉您,谁敢改祖宗的章程,谁就掉脑袋工”这表明了当时政治的黑暗.

民国初年军阀混战时期。茶馆地点未变,只是前半部分卖茶,后半部分却改成了出租的公寓;茶座也今非昔比,一律是小桌和藤椅,桌上还铺着漂亮的桌布。此外,那时装美人的外国香烟的广告画,已经取代了前清时代醉八仙画轴和财神龛,……这一切都显示出茶馆主人力图通过“改良”来振兴茶馆的愿望。尽管如此,社会上的动乱仍波及茶馆:逃难的百姓堵在门口,大兵抢夺掌柜的钱,侦缉队员不时前来敲诈。李三因为多年来工钱不涨,事情越来越多而埋怨;宋恩子、吴祥子已经换了庄家,但仍然不断来勒索钱财;刘麻子这次来做一个专卖,就是帮逃兵老林与老陈买一个共用的老婆,但是没有成功,因为先是康顺子来找他算账,正在刘麻子识破他们是逃兵要分他们的现洋的时候,来了大令,三人被怀疑为逃兵,全部被杀头。康顺子因为走投无路要求在茶馆中做活,王利发不答应,富有同情心的王淑芬做主留下娘儿两个。

抗日战争胜利,国民党特务和美国兵在北京横行。这时的裕泰茶馆更加破败,只有“莫谈国事”的纸条写得更多,字也写得更大。这一幕中,几个主要人物都已老态龙钟并且有了子孙;地痞流氓不见了,代替他们是下一代。这些小辈干起坏事来,比他们的父辈更加无耻。康顺子正在商量去西山找康大力;由小刘麻子介绍来当女招待的小丁宝,走进茶馆告诉老掌柜一个天大秘密,原来小刘麻子想要霸占茶馆给宪兵队作刺探情报的据点;小刘麻子向小唐铁嘴炫耀着他那一套拐骗妇女的缺德计划;被国民党党部雇用的打手小二德子跑到茶馆来抓人;庞四奶奶则来恐吓王利发让他交出康顺子。普通百姓则是民不聊生:包办满汉全席的有名厨师被迫到监狱去蒸窝头;出名的评书艺人一次挣不上三个杂合面饼子钱;常四爷的生活更加艰苦;秦仲义的工厂被人霸占。对此,王利发已失去生活的信心,他让儿子、儿媳、孙女都跟着康妈妈到西山去逃命。这时,常四爷、秦仲义相继来到茶馆,找阔别多年的老掌柜谈心。他们互诉不幸,含着眼泪为自己撒起了纸钱。待到小刘麻子和沈处长来到茶馆,王利发已经在后房上吊而死。

〔重要情节〕

1.《茶馆》第一幕里有哪些冲突?

①二德子和常四爷、松二爷之间的冲突,揭示了戊戌变法失败后帝国主义横行、社会腐败混乱、流氓恶霸仗势欺人的社会环境;②刘麻子和康六之间的冲突,庞太监和康六、康顺子父女俩的冲突,揭露了旧社会人吃人的黑暗本质;秦仲义和王利发之间的冲突,将封建小业主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展现出来;③庞太监和秦二爷的冲突,表明了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派)和封建势力(守旧派)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④特务宋恩子、吴祥子和常四爷的冲突,预示了用尽压制、暴政手段的清政府在日薄西山之后必将被历史埋葬的命运。

2.《茶馆》第二幕由哪些情节组成?

①李三的抱怨、难民的央告,表现了人民生活的苦难;②松二爷的今昔对比,表现了遗老遗少的哀叹;

③巡警摊派索贿,吴祥子、宋恩子的敲诈,刘麻子的人肉交易,表现了黑暗势力的横行霸道;④崔久峰的绝望,表现了旧民主主义者的悲哀;⑤常四爷的愤世嫉俗,表现了劳动人民朴素的爱国感情和反抗意识。

3.《茶馆》第三幕由哪些情节组成?表现了什么共同主题?

第三幕剧由刘麻子给茶馆找女招待,庞四奶请康顺子当“太后”,小宋恩子、小吴祥子勒索王利发钱财,王利发的儿子、儿媳、孙女都跟着康妈妈去西山,沈处长霸占茶馆,三个老人撒纸钱自悼等情节组成。这些情节揭示了时代的罪恶。

4.马五爷震慑二德子:

马五爷是一个靠吃洋教而摆威风、傲慢、虚伪的人物形象。第一幕中二德子在茶馆中耍威风,他对二德子呵斥:“二德子,你威风啊!”平息这一场争斗,但常四爷要凑过去向他发牢骚,他却说:“我还有事,再见!”不搭理常四爷。他是吃洋教、信洋教的,他说这几句话,并非是打抱不平帮常四爷,而是要在常四爷这个不服洋教的人面前抖自己的吃洋饭的威风,表现了一个高级洋奴的性格特点。

5.三幕中的“莫谈国事”纸条都令人压抑,表现社会黑暗统治。第一幕中出现“莫谈国事”,表现大清帝国病入膏肓、寿终正寝;第二幕,这个纸条越写越大,反映了军阀混战使百姓更感恐惧;第三幕中纸条更大,数目更多,反映了抗战胜利且空前的黑暗的国民党统治的现实。

6.从茶馆的环境看王利发茶馆改良。

戊戌变法失败后的晚清:屋内摆满了茶几,屋里和凉棚下都有挂鸟笼的地方,各处都贴着“莫谈国事”的纸条。

袁世凯死后军阀混战时期:他将原来专门卖茶的店铺,部分改成公寓,还兼包伙食。添评书,不叫座。招进女招待。店面装饰也摔掉了财神龛,拿走了醉八仙的画,换上广告上的美人,茶座也换成了小桌和藤椅,桌上铺着浅绿的桌布。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时期:屋内放着小凳与条凳,房屋家具都无光,“莫谈国事”的纸条更多,字也更大,这些条子旁边还贴着“茶钱先付”的小纸条。王利发为了改善经营打算招聘女招待。

但是国民党棍创办的“三皇道”要来砸他的茶馆;特务也来勒索,要他交出根本拿不出的金条来换老命;流氓开办新式妓院,在当局的怂恿下要霸占他的铺面,他一筹莫展,选择自杀。

7.故事结局

王利发、秦仲义、常四爷最后聚于茶馆。三个人有着不同的人生信念,但都希望自己的生活好一点,希望国家能越来越好。秦二爷想靠实业救国,王利发想靠改良和自己的左右逢源救茶馆,常四爷只想自食其力、凭良心生活。王利发因三皇道找他要人,特务找他要钱,沈处长、小刘麻子找他要房子,他走投无路。常四爷这时已年过七十,腰板还很硬朗,他凭良心生活了一辈子没有得到善报,最后落得个手提小筐卖花生米的惨境;秦仲义从第一幕开始胸怀大志,实业救国,现如今资产被充公,落魄潦倒、心灰意冷。这三个人一边喝茶一边吃花生米,共同撒起纸钱祭奠自己。王利发知道了小刘麻子的预谋,安排好了家人,自己已做好一死的准备,自己悄然吊死在茶馆的后间。

【人物】

1、王利发

王利发是裕泰茶馆的掌柜,也是贯穿全剧的人物。他从父亲手里继承了裕泰茶馆,也继承了他的处世哲学,即多说好话,多作揖。他胆小、自私、精明、干练,委曲求全、谨小慎微、善于应酬,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接待方式。作为商人,王利发具有胆小怕事和自私的特点。比如对李三的苦处、康顺子的遭遇等,他虽然也有同情,但是很有限度,决不会为了他们而损害自己的利益。对巡警、特务则不同,他明知是敲诈,却巧于应付,不敢表示一点不满。对刘麻子之流,他虽然从心眼里厌恶,但仍然笑脸相迎,不愿得罪他们。但在黑暗的旧中国,尽管王利发善于应酬,善于经营,不断改良,却无法抵御各种反动势力的欺压。他对此也抱有强烈的不满,但表达得十分含蓄。比如当唐铁嘴说“感谢这个年月”时,他说:“这个年月还值得感谢!”蕴含着他的不满、愁苦和愤恨。就是这样一个精于处世的小商人,最终仍然没能逃脱破产的命运,当茶馆被人霸占后,他悬梁自尽。王利发的悲剧,是旧中国广大市民命运的真实写照。这一形象的意义在于揭露了旧制度吃人的本质,反映了旧时代的不合理。

个性台词:

①处世哲学:多说好话,多作揖。

“在街面上混饭吃,人缘儿顶要紧。我按着我父亲遗留下的老办法,多说好话,多请安,讨人人的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