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考名著阅读大全(含答案)

合集下载

江苏高考名著阅读简答题汇编之《雷雨》、《呐喊》

江苏高考名著阅读简答题汇编之《雷雨》、《呐喊》

江苏高考名著阅读简答题汇编之《雷雨》、《呐喊》江苏高考名著阅读简答题汇编之《雷雨》、《呐喊》六、《雷雨》1.曹禺说:"周朴园坏到了连自己都不认为自己是坏人。

"这句话该怎么理解?是说他没有一点是非观念,以坏为好吗?(5分)答:周朴园并非没有一点是非观念,而是说他严格运用地主资产阶级的观念来衡量自己,比如说,妻子必须绝对服从丈夫,叫你吃药就吃药;为了门当户对,可以对曾经心爱的人绝情;工人必须好好工作,不得动辄罢工;子女必须绝对服从父亲;金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等等,只要这样做了,大家都是好人,自己自然是个典范,无可挑剔。

而实际上,这样的人就成了暴君、魔鬼。

2.请用三个四字短语概括繁漪的性格特征。

(5分)里,一场改变现实的雷雨即将来临;作者通过封建大家庭的罪恶和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矛盾冲突,反映了正在酝酿社会大变动的20年代的中国社会现实。

6.请用三个四字短语概括周朴园的性格特征。

答:唯利是图,专制蛮横,极端虚伪。

7简要概括《雷雨》中鲁侍萍的人物形象。

答:鲁侍萍,是一个典型的旧中国劳动妇女形象。

她善良正直,备受欺辱和压迫,但又始终保持着自己的刚毅顽强。

8.《雷雨》中,周朴园对侍萍的感情是真实的还是虚伪的?请简要说明。

答:在《雷雨》中,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感情体现在他对鲁侍萍的怀念上应该说这种怀念是真实的。

要点:①两次婚姻都不如意,难免怀念起过去与侍萍度过的快乐时光;②急于了解当年的情况,想为侍萍修墓。

同时这种怀念又是虚伪的。

要点:①当他得知侍萍没有死而且就在眼前时,他想把她永远打发走;②维护家庭地位,保护"好父亲"的嘴脸。

9.谈谈《雷雨》标题的作用。

答:整个故事的背景、情节都和雷雨有关,故事的高潮、悲剧的发生都集中在雷电交加的狂风暴雨之夜,"雷雨"是整个作品的自然环境;作者以雷雨象征作品的社会环境,告诉人们,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沉闷抑郁的空气里,一场改变现实的雷雨即将来临;作者通过封建大家庭的罪恶和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矛盾冲突,反映了正在酝酿社会大变动的20年代的中国社会现实。

江苏高考语文名著题大全

江苏高考语文名著题大全

语文名著答案全收录《三国演义》第一页:1.称赞的是关羽,他报答的是刘备,义释的是曹操2.如关羽和刘备失散以后,“降汉不降曹”,尽管受到曹操的优待,但是一旦得到刘备的消息,立即“挂印封金”而去,保着嫂嫂去寻刘备。

3.关羽,关羽为义而降曹,为义而与刘、张桃园结盟,奉义而辞、过五关斩六将,华容道为义而释曹操4.关羽与刘备失散,暂居曹营。

曹操一心想收服关羽,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赐美女、金银、官职等物品,关羽独留下赤兔马,以便来日寻刘备方便。

听到刘备下落后,关羽将官印吊于屋中,带上嫂嫂,奔向刘备。

途中因没获曹操批准,在五个关口受到阻拦,关羽皆杀之闯关。

5.过五关斩六将:关羽得知刘备的下落,当即将官印吊于屋中,并留下书信,带上嫂嫂,不辞而别,奔向刘备。

路经东岭关、洛阳城、汜水关、荥阳城、黄河渡口,因为未得到曹操的文书,各关隘的守将皆不放行,关羽迫不得已斩了曹操的六员大将.连闯五道关口。

6.关羽率领大军进攻樊城。

曹操派了于禁、庞德两员大将领精兵前去增援。

不久,樊城一带下了一场大雨,汉水猛涨。

于禁的军营扎在低处,大水把于军军营淹没了。

于禁和他的将士找个高地避水。

关羽率领水军进攻。

把于禁围住,于禁被逼投降。

庞德不降被斩,关羽从此名震中原。

7.过五关斩六将:关羽与刘备失散,暂居曹营。

曹操欲收服关羽,热情款待.赐美女、金银、官职。

后来关羽挂印封金,只收下赤兔马,护送两位嫂子千里投奔刘备。

在五个关口受到阻拦,关羽斩杀六将,最终完成使命。

8.凭借智慧和勇气脱身:预先准备了快船十只、水军五百藏于江上,随时准备接应;带周仓及八个关西大汉作护卫;席间谈笑自若据理力争;借斥周仓之机离席并暗示招来接应人马;挟持鲁肃做人质。

9.关羽兵败归降曹操,面对曹操的苦心感化,寻找刘备的决心不减。

当他得知刘备的下落后,决然挂印封金,不辞而别。

因为没有曹操的关文,各守将均不放行。

于是,关羽保护着刘备的两位夫人千里走单骑,勇闯东岭、洛阳等五个关口斩了孔秀等六员守将,夺下渡船,过了黄河。

高中语文 名著阅读 真题汇编(含答案)

高中语文  名著阅读  真题汇编(含答案)

专题14:名著阅读【2020年高考】一、【2020年高考江苏卷】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A.《三国演义》中,刘备与陆逊在猇亭交战,诸葛亮得到消息后,令人迅速在鱼腹浦摆下“八阵图”,后刘备战败,陆逊追击至此,为阵所困,可见诸葛亮足智多谋。

B.《茶馆》中,常四爷在清朝灭亡后自谋生路,凭良心做事,却生活贫困,晚景凄凉,这说明一个动荡的社会难以让普通人过上幸福的生活。

C.《边城》中,傩送二老一直喜欢老船夫的孙女翠翠,但因为大老的意外身亡,他压抑自己的内心,没有进一步向翠翠表白。

D.《哈姆莱特》中,奧菲利娅的哥哥雷欧提斯认为哈姆莱特地位高贵,其意志并不属于他自己,因此在去法国前叮嘱奥菲利娅不要轻信哈姆菜特的爱情盟誓。

E.《欧也妮·葛朗台》中,老葛朗台在弟弟去世后,为保全弟弟的名誉,按照弟弟来信的请求,给了夏尔路费和一批货,让他远赴印度,接受锻炼。

【答案】AE【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名著阅读的能力。

名著阅读考查,考点大多落在主要人物、重要情节和主题理解上,能力层级多为“识记”。

理解时要结合作品具体的情节、人物性格以及作品的主题、情节、环境等。

平时一定要熟读名著,对于大纲要求的篇目,有时间时反复读,只有熟到一定的程度,类似题目才能应对自如。

另外,课下可以多读一些名著,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A项,“诸葛亮得到消息后,令人迅速在鱼腹浦摆下‘八阵图’”错误,八阵图是诸葛亮入川时早就摆下的。

E项,“老葛朗台……给了夏尔路费和一批货”错误,偷换概念,应该是欧也妮资助夏尔一笔钱。

“接受锻炼”也不对,只是把他打发到印度去了。

故选AE。

二、【2020年高考江苏卷】简答题。

(1)《红楼梦》第五十回“芦雪庵争联即景诗,暖香坞雅制春灯谜”中,众人联句,起句为王熙凤所作,她说,“你们别笑话我,我只有一句粗话”,“就是‘一夜北风紧’”。

请结合这句诗简析王熙凤的形象。

(2)《社戏》开篇记述了“我”成年后在北京看戏的经历。

江苏省新高考语文试卷答案(含答案)

江苏省新高考语文试卷答案(含答案)

江苏省新高考语文试卷答案(含答案)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作品是江苏省新高考语文试卷中的必读篇目?A. 《红楼梦》B. 《西游记》C. 《三国演义》D. 《水浒传》答案:A2. 以下哪个诗人不属于唐代?A. 杜甫B. 白居易C. 李白D. 陆游答案:D3. 下列哪个成语出自《论语》?A. 温故知新B. 轻车熟路C. 一鸣惊人D. 画龙点睛答案:A4.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A. 贾宝玉B. 林黛玉C. 薛宝钗D. 王熙凤答案:D5.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汉字读音?A. 拮据(jié jū)B. 横财(héng cái)C. 横幅(héng fú)D. 横祸(héng huò)答案:A二、判断题1.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

江苏高考名著《子夜》阅读指导

江苏高考名著《子夜》阅读指导

江苏高考名著《子夜》阅读指导【作者简介】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

“茅盾”是发表《幻灭》时始用的笔名。

浙江桐乡乌镇人。

现代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无产阶级革命文艺运动领导人之一。

1921年1月茅盾参加发起组织了我国第一个新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主编并改革了有重大影响的文学刊物《小说月报》。

1927年9月到1928年6月,他完成了处女作《蚀》三部曲,包括三个中篇:《幻灭》、《动摇》、《追求》。

1932年前后,又相继完成了获得巨大声誉的长篇小说《子夜》和短篇小说代表作《林家铺子》、《春蚕》。

1933年又接续《春蚕》的人物和故事创作了《秋收》、《残冬》,构成了广有影响的短篇小说农村三部曲。

40年代初,写下了《白杨礼赞》、《风景谈》等优秀散文。

他创作的长篇小说还有《腐蚀》和《霜叶红于二月花》等。

•建国以后,茅盾曾出任作家协会主席、第一任文化部长等职。

1981年3月27日茅盾在北京逝世,生前留下遗嘱,用他的稿费设立“茅盾文学奖”,专项奖励长篇小说创作中取得突出成就的作家作品。

【书名诠释】“子夜”,原指夜半子时,也就是深夜11时至凌晨1时。

这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

这个时刻一过,黎明就要来到。

作者以此作书名,运用象征手法反映出小说的故事发生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旧中国社会,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中国人民即将冲破黑暗走向黎明的坚决信心,“子夜”高度概括了小说的时代背景和思想内容。

小说结构《子夜》的结构,以吴荪甫与赵伯韬斗争为主线,以吴荪甫为中心展开了广阔社会生活的描绘。

全书共19章(一)从小说的主线来看第1章通过吴老太爷进城,拉开了全书的序幕,第2-3章通过吴老太爷的丧事,请出了全书几乎全部的主要人物,同时也为"三大火线"(一、公债市场的斗争;二、裕华工人的罢工;三、双桥镇农民反对恶霸地主的斗争)埋下了伏笔。

第4章写场镇农民斗争;第13、14、15、16章写工厂罢工;这样,写工农斗争占5章,还剩下9章,这9章的主线依然是吴荪甫交易所活动,办工厂、发展民族资本等方面的活动。

江苏名著阅读高考真题

江苏名著阅读高考真题

江苏名著阅读高考真题2008——2017年江苏高考名著阅读《三国演义》《边城》《红楼梦》2017年24.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是:(A)(5分)A.《三国演义》中,曹操青梅煮酒,品评天下人物,认为当世只有自己和刘备可称英雄,刘备听后大喜,于是有了夺取天下的雄心。

B.《边城》里,第一个端午,翠翠在河边等爷爷,突然一阵害怕:“假若爷爷死了?”后来,爷爷在雷雨的夜里死去。

死亡的阴影让小说笼上一层淡淡的忧伤。

(A项刘备听后并未大喜,而是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于地下。

表明曹操言中刘备心事,但刘备并未流露出大喜的心迹,也不是就有了夺取天下的雄心。

)25.⑴《红楼梦》第四十五回“金兰契互剖金兰语,风雨夕闷制风雨词”中,黛玉对宝钗说:“我最是个多心的人,只当你心里藏奸……往日竟是我错了,实在误到如今。

”请说明黛玉对宝钗的认识发生变化的原因。

(6分)【答案】①黛玉在行酒令时“失于检点”,宝钗私下提醒;②宝钗教导黛玉要做女性“分内的事”,“看杂书不好”;③宝钗关心黛玉的身体健康。

⑵《阿Q正传》中,未庄谣传革命党个个白盔白甲,“穿着崇正皇帝的素”;《祝福》里,鲁四老爷一见“我”就大骂其新党,但“他所骂的还是康有为”。

这两个细节共同传达出鲁迅什么样的观点?(4分)【答案】①民众愚昧、落伍,无法理解新思潮及其运动的意义;②新思潮及其运动脆弱、不彻底,无力走入民众的世界。

2016年24. 请修改下列选项:(5 分)A.《三国演义》通过“温酒斩华雄冶“挂印封金冶“单骑救主冶“义释曹操冶“水淹七军冶等情节,塑造了忠心耿耿、智勇双全、有情有义的关羽形象。

25. (1)《红楼梦》“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荣国府归省庆元宵冶两回中,贾政称宝玉为“无知的孽障”,“手足眈眈小动唇舌,不肖种种大承笞挞”一回中,又称之为“不孝的孽障”。

请结合相关情节,说明这两处的“孽障”分别表达了贾政对宝玉什么样的感情。

(6 分)【答案】“元妃省亲”前,贾政带着宝玉给各个景点题匾额、对联,宝玉文思泉涌,贾政称其为“孽障”,表面上是责怪,实际上是欣赏;“宝玉挨打”中,贾政认为宝玉在外流荡优伶,在家淫辱母婢、荒疏学业,斥之为“孽障’”,表达了强烈的痛惜之情。

江苏省高考文学名著试题集锦

江苏省高考文学名著试题集锦

《三国演义》毛宗岗评《三国演义》时说,有一人十分善“借”:欲安军心,他人之头亦可借;欲申军令,自己之发亦可借。

说说这个人是谁?为什么?试另举一例证明这一特点。

(6分)【参考答案】①此人是曹操,攻袁术时,曹营粮食不足,曹操密令粮官小斛替代大斛发粮给士兵,却在营前公告粮官贪污,枭其首以稳军心;攻张绣时,曹操惊马踏坏麦苗,按律当斩,经郭嘉劝解,才割发代替斩首。

(2分,人名1分,两例举一例得1分)②借天子以令诸侯:挟持汉献帝自封丞相,号令天下诸侯;借刀杀祢衡:恼怒祢衡辱骂,却不愿承担杀死人才的恶名,让祢衡去荆州劝降刘表,后祢衡被黄权杀掉。

(任举一例得2分)《三国演义》中,有人写诗感叹:“长星半夜落天枢,奔走还疑亮未殂。

关外至今人冷笑,头颅犹问有和无。

”请问,说的是谁?请结合相关情节简要说明。

(5分)【答案】说的是司马懿。

司马懿夜观天文,判定诸葛亮已死,临追击前又怀疑诸葛亮使诈术骗他,等夏侯霸确认五丈原已空无一人,才领兵追击。

结果半路上被蜀军的伏兵和诸葛亮的木像吓得丢盔弃甲、自相践踏,司马懿奔跑五十余里,惊魂甫定,还用手摸头问部下:我有头否?(明确人物,1分;分别解释“还疑量亮未殂”和“头颅有和无”,各2分))在《三国演义》中,曹操曾经“三哭郭嘉”。

请简要叙述。

(5分)一哭郭嘉身染重病(1分);二哭郭嘉英年早逝(1分);三哭郭嘉深谋远虑(1分) (1分)。

(答出1点得2分,答出2点给3分,答出3点给5分)(1)简要概括“群英会蒋干中计”的故事情节。

(5分)【答案】蒋干来访,周瑜利用蒋干设计;(1分)群英会上,周瑜假装醉酒,让蒋干盗书;(2分)又故意让蒋干偷听信的内容,使其信以为真;(1分)曹操看信后杀了蔡瑁和张允,中了周瑜的反间计。

(1分)(2)(2)“锦囊妙计”是一个源于《三国演义》的成语,请简要写出与此成语相应的人物及故事。

(5分)【答案】孙权用公瑾之计,引刘备入东吴招亲,要挟刘备交还荆州。

诸葛亮在他临行前交给赵云三个用锦做成的袋子,吩咐说:“内封三条神妙计策,到时依次打开行事。

江苏高考名著阅读简答题汇编

江苏高考名著阅读简答题汇编

江苏高考名著阅读简答题汇编一、《三国演义》1.失去街亭后,“吴侯退出中大弹钢琴”。

人与人之间的故事是什么?你觉得这个故事怎么样?答:这是诸葛亮和司马懿之间的故事。

如何对待:诸葛亮可以把握对方的怀疑心理,故意表现出与平时“谨慎”不同的样子,使对方在处于不利地位时不敢因怀疑而采取行动。

或者:司马懿其实并不急于打败诸葛亮,以避免“渡江拆桥”和“杀兔煮狗”的局面。

2.在《三国演义》中,马苏因失去了街亭而被诸葛亮斩首。

你认为诸葛亮有错吗?为什么?答:诸葛亮的雇佣不当。

刘备在白帝城的时候,他说“马苏夸大了事实,不应该用得太多”。

街亭是蜀军的“咽喉”,不应交给马苏。

3.《三国演义》的卷首诗《临江仙》的开头三句是:“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你觉得这几句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答:这些句子既英雄又悲剧,包括英雄成名后的失落和孤独,以及高山隐士对名利的冷漠和蔑视。

4.《三国演义》塑造了不少性格鲜明的艺术形象,最突出的便是毛宗岗所说的“三绝”――奸绝、义绝、智绝。

“三绝”是哪三个人?试选“一绝”举―一例说明其“绝”。

答:曹操“奸绝”,关羽“义绝”,诸葛亮“智绝”。

曹操借粮官的人头以弹压军心、“梦中”杀人都体现出曹操的奸诈;关羽为义而与刘、张桃园结盟,奉义而过五关斩六将,华容道为义而释曹操:诸葛亮火烧新野、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借东风、智算华容、计用空城等则体现出他的智慧。

5.《三国演义》中有很多成语和典故,其中之一就是“寻梅解渴”。

请简要描述一下“寻梅解渴”的场景。

答:曹操带兵攻打张绣,行军路过一片荒凉的干旱地区,将士们又累又渴。

此时,曹操灵机―动,告诉将士说:“前面有一片梅林,梅树结满了梅子。

”一想到梅子,将士们嘴里就流出口水,都加快了步伐。

走出了干旱之地,将士们虽没见到梅林,但已经有水喝了。

(英译汉)诸葛亮之所以成为《三国演义》中的第一个主角,无非是因为他的智慧和忠诚。

请举例说明诸葛亮的智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高考语文名著阅读题汇编语文附加题练习卷一1、下面对名著名篇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金陵十二钗”指贾府或和贾府有关系的十二个女性主子,其中年龄最小,辈分也最小的是惜春。

B.《呐喊》收集了鲁迅先生1918一1922年间的小说作品,对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进行了勇猛的抨击和无情的批判。

其中收录了鲁迅先生第一篇白话小说《阿Q正传》。

C.欧也妮的母亲是一为虔诚的基督徒,她恬退隐忍,温和善良,这个形象与葛郎台的贪婪、无耻形成鲜明的对照。

D.《三国演义》是一部“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

故事取材自“说三分”的民间传说和《三国志评话》,结合了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正史材料写成。

E.曹雪芹笔下的大观园里也有很多风雅之事,比如那个著名的“海棠诗社”,在诗社成员中李纨年纪最大,所以大家推举她作裁判。

2、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1)简述《三国演义》中能体现曹操“奸雄”性格的一个故事。

(5分)(2)“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这几句诗出自哪部名著的哪首诗?吟诗是谁?这几句诗表现了她怎样的思想性格?(5分)语文附加题练习卷二3.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边城》在描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优美图画时,流露出了面对悲凉命运的无奈之情,展现了“美丽总令人忧愁”的审美境界。

B.巴金的《家》重点塑造了善良却柔中带刚的梅、抑郁的瑞珏、贤惠的鸣凤等三位女性形象,她们的社会地位不同,但她们的结局都是悲剧性的。

作者通过对她们悲惨遭际的描写,控诉了封建礼教以及封建道德对弱小、无辜、善良的人们的迫害。

C.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成功塑造了人文主义者哈姆雷特的形象。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

”这是哈姆雷特的著名独白,表现了他极度困惑、痛苦的灵魂搏斗。

D.《呐喊》中多数作品的主人公是农民、知识分子和妇女。

如阿Q、孔乙己、祥林嫂,他们以自己被侮辱、被损害的血泪人生,控诉了封建制度的罪恶和封建社会的黑暗。

E.象征主义的手法是《老人与海》最大的特色。

桑提亚哥打鱼的生涯实际上就是人生的象征,老人与鲨鱼的搏斗是强者与强者之争,其实也是资本主义世界人与人的关系的写照。

4.贾宝玉是贾母的心肝宝贝,最受呵护,贾府上下几乎无人敢管。

但第三十三回中,其父贾政却动了真格,亲自动手,把他往死里打。

请分条陈述贾政打宝玉的原因。

(5分)5.《三国演义》“挥泪斩马谡”这一情节中诸葛亮“挥泪”的原因是什么?(5分)语文附加题练习卷三3.下面对有关名著名篇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A.《女神》首先体现着的是一种破旧立新、勇于革命的大胆叛逆精神。

诗人作为旧时代的逆子,站在新时代的顶峰,以无比强烈的情怀和恢宏的气概,呼唤着二十世纪革命风暴的来临。

B.《群英会蒋干中计》中周瑜巧设“苦肉计”,使自作聪明的蒋干中了计,也使曹操中了计,为赤壁之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C.《边城》以撑渡老人的外孙女翠翠与船总的两个儿子天保、傩送的爱情为线索,表达了对田园牧歌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寄托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

D.《家》中,觉新和二弟觉民、三弟觉慧共同接受西方文化知识的熏陶,有着先进的思想、昂扬的斗志,是新时代的新青年。

E.《哈姆莱特》这部悲剧中,最令哈姆莱特难受的倒还不是没能继承照理来说应由他继承的王位,而是母亲乔特鲁德很快就忘记了和老国王的恩爱。

4.《红楼梦》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中,有一段贾宝玉和林黛玉共读《西厢》的情节,请结合相关情节简析两人当时的内心世界。

(5分)5.《欧也妮·葛朗台》善于捕捉有典型意义的细节刻画人物性格,请举两例说明老葛朗台对财富强烈的占有欲。

(5分)语文附加题练习卷四22.下面对名著名篇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边城》以撑渡老人的外孙女翠翠与船总的两个儿子天保、傩送的爱情为线索,表达了对田园牧歌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寄托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

B.巴金的《家》重点塑造了善良却柔中有刚的梅、悒郁的瑞珏、贤慧的鸣凤等三位女性形象,她们的社会地位不同,但她们的结局却都是悲剧性的。

作品通过对这几位女子悲剧遭际的描写,控诉了封建礼教对弱小、无辜、善良的人们的迫害。

C.《女神》是“五四”时期影响最大的一部诗集,充分体现了“五四”时期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

它在文学史上突出的贡献是:诗集大胆移植,探索自由诗体,开创了新文学诗坛浪漫主义的创作源头,唱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时代强音,开辟了新文学的途径。

D.莎士比亚的剧作《哈姆雷特》中,美丽、年轻、纯洁的奥菲利娅深爱着哈姆雷特,却因为父亲和哥哥的劝说,对他避而远之。

而哈姆雷特的出走与父亲被杀死的双重打击使得脆弱的奥菲利娅精神失常,抑郁成疾而死。

E.桑提亚哥是海明威所崇尚的完美的人的象征:坚强、宽厚、仁慈、充满爱心,即使在人生的角斗场上失败了,面对不可逆转的命运,仍是精神上的强者,是一个“硬汉子”。

23.简答题(10分)(1)简述《红楼梦》中林黛玉得知宝玉将娶宝钗和宝玉发现新娘是宝钗后各有什么样的反应。

(5分)(2)试简述《三国演义》中“舌战群儒”的主要情节。

(5分)语文附加题练习卷五22.下面对有关名著名篇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呐喊》是鲁迅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短篇小说的结集,当时正值“五四”革命精神高扬时期。

作者创作小说意在描写“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并为新文化运动“呐喊”助威。

B.《边城》寄托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是他的作品中最能表现缺憾美的一部。

作者的理想是要在小说中表现“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

”C.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刻画了近200个人物形象,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如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忠肠义胆的关云长、粗中有细的张飞、勇猛兼备的赵云、能干奸诈的曹操等,无不惟妙惟肖。

D. 人可以失败,但不可以被击败,外在的肉体可以接受折磨,但是内在的意志却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这是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一再强调的观点。

《老人与海》中的老人便是他塑造出的最杰出的“硬汉”形象。

E. 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既有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反封建、崇尚人的理性的特征,又有宫廷贵族后代悲观、忧郁的消极一面。

在小说中,作者集中揭示了他的人文主义理想和他对现实的悲观认识的冲突。

23.(1)请你结合“宝钗生日宴会”那天因戏子之事而引发的一段描写中三位人物的各自反应,简单分析这三位人物形象。

(5分)宝钗:宝玉:湘云:(2)结合具体内容,简要说说《家》中觉新和梅爱情悲剧的主要内容。

(5分)语文附加题练习卷六24.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鲁迅在《呐喊》的《端午节》里塑造了一个表面上进步,骨子里落后的旧知识分子“方玄绰”的形象。

方玄绰是“这些因循守旧,看不惯新的事物,总是喜欢在过去的世界里思考问题”的人物的代表。

B.巴金的《家》故事发生在辛亥革命以后。

长江上游某大城市有个官僚地主家庭高公馆。

一家之主的高老太爷,封建专制,顽固不化。

长房长孙觉新,为人厚道,却很软弱,原与梅表姐相爱,后屈从于老太爷之命而与李瑞珏结婚。

C.沈从文在《边城》中,通过翠翠这一形象,有意强化了社会现实的黑暗与痛苦,着意表现了一种理想化的古朴、淳厚的人性美和人情美。

D.《老人与海》的作者是美国作家海明威,书中那个美国老渔夫圣地亚哥的“硬汉子”形象的原型其实就是他自己。

E.葛朗台在弥留之际,当神甫把十字架送到他唇边,让他亲吻基督的圣像时,他却做一个骇人的姿势想把十字架抓在手里,这一下最后的努力送了他的命。

他给欧也妮的最后一句话是“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到那边来向我交账”。

25.简答题(10分)(1)简要说明《红楼梦》中“大观园”的建造来历。

(5分)(2)“锦囊妙计”是一个源于《三国演义》的成语,请简要写出与此成语相应的人物及故事。

(5分)语文附加题练习卷七21.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同样是咏柳絮,薛宝钗表现的是“漂泊亦如人命,空缱绻,说风流”的悲哀,而林黛玉表现的则是“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抗争。

B.鲁迅先生《药》中的华老栓是没有觉悟的劳动群众的代表,他勤劳善良又愚昧麻木,只关心给自己的儿子治病,对刽子手卑躬屈膝,对革命者的死无动于衷,作者对他的态度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C.《天狗》是五四时期的一曲惊心动魄的精神赞歌,它以无与伦比的写实手法,奏响了五四时代狂飙突进的最强音。

D.《边城》中傩送为了纯真的爱情,宁愿放弃一座碾坊的陪嫁而选择渡船,天保宁愿牺牲自己的幸福,希望成全弟弟的爱情。

他们都胸怀宽广,光明磊落。

E.葛朗台死前,当“神甫把镀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唇边”,他做了一个骇人的姿势想把十字架抓在手里,“抓”这一细节,生动地刻画出他贪婪的本性。

22.文学作品中的典型形象常有个性化语言。

请写出下面个性化语言塑造的人物形象(5分)A.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世界真不像样,儿子居然打起老子来了。

【】B.我是青年,我不是畸人,我不是愚人,我要给自己把幸福争过来。

【】C.当了母亲的人,处处应当替子女着想,就是自己不保重身体,也应当替孩子做个服从的榜样。

【】D.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要给打败的。

你尽可以毁灭他,可就是打不败他。

【】E.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是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还是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23.《三国演义》中有一副对联:“一龙并一凤,相将到蜀中。

才到半路里,凤死落坡东。

”请指出这副对联所说的两个人物,并说出对联所提到的事件。

(5分)语文附加题练习卷八22、下面关于名著名篇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A、《哈姆莱特》是莎士比亚创作的一部悲剧作品,作者在哈姆莱特身上寄托了人文主义的美好理想,哈姆莱特的性格特征和悲剧结局也反映了人文主义的思想危机和致命弱点。

B、《边城》是沈从文小说的代表作,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抒发乡土情怀的中篇小说。

它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爱情悲剧,批判了当地民俗的落后、愚昧。

C、《呐喊》是鲁迅1918年至1922年间所作的短篇小说的结集,创作意图为描写“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并为新文化运动呐喊助威。

《狂人日记》《孔乙己》《药》都收在《呐喊》中。

D、《女神》是郭沫若的第一部新诗集,除序诗外,共有56首,其中以《凤凰涅檠》和《女神之再生》最有代表性。

《女神之再生》以凤凰经大火而新生的壮美情景,表达了诗人向往光明与理想的巨大热情。

E、桑提亚哥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这是他的生活信念,也是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要表达的思想——人类面对艰难困苦时必须具有坚不可摧的精神力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