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后战场的抗战》优教教案

合集下载

敌后战场的抗战学习教案

敌后战场的抗战学习教案

敌后战场的抗战学习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探讨《中国近现代史》教材中关于抗日战争的章节,具体内容为敌后战场的抗战。

我们将学习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战场如何组织和领导抗日游击战争,分析其战略战术,以及敌后战场对整个抗日战争的贡献。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敌后战场的基本情况,掌握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战场的战略战术。

2. 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提炼关键信息的能力。

3. 通过学习敌后战场的抗战,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敌后战场的战略战术及其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重点: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战场的组织领导、抗日游击战争的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敌后战场抗战》学习资料、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敌后战场的纪录片,让学生对敌后战场有直观的了解。

2. 讲解:讲解敌后战场的背景、中国共产党的组织领导、抗日游击战争的特点及战略战术。

3. 实践情景引入:设定一个情景,让学生扮演敌后战场的抗日战士,讨论如何开展游击战争。

4. 例题讲解:分析一道关于敌后战场抗战的题目,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做《敌后战场抗战》学习资料上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敌后战场的背景2. 中国共产党的组织领导3. 抗日游击战争的特点4. 敌后战场的战略战术5. 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敌后战场抗战的胜利原因。

答案:敌后战场抗战胜利的原因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敌后战场人民的支持以及抗日游击战争的灵活战术等。

2. 作业题目:谈谈你对敌后战场抗战的认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敌后战场的抗战知识。

课后反思可以针对学生的掌握程度进行,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调整。

拓展延伸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研究敌后战场的其他方面,如敌后战场对国共合作的影响、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的联系等。

八上历史《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教案

八上历史《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教案

八上历史《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主要内容包括: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战场的形成;敌后战场的主要战役和战斗;敌后战场的战略战术;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战场的形成过程,掌握敌后战场的主要战役和战斗。

2. 理解敌后战场的战略战术,分析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3.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敌后战场的战略战术,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重点:敌后战场的形成过程,主要战役和战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战场的形势图,引导学生关注敌后战场。

2. 讲解新课(1)敌后战场的形成介绍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的合作,敌后战场的形成过程。

(2)敌后战场的主要战役和战斗详细讲解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等敌后战场的重大战役和战斗。

(3)敌后战场的战略战术分析敌后战场的战略战术,如游击战、地道战等。

(4)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阐述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3. 实践情景引入创设情景:假设你是敌后战场的一名战士,请描述你参加的一次战斗。

4. 例题讲解结合课本,讲解典型例题,巩固所学内容。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检验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敌后战场的形成2. 敌后战场的主要战役和战斗3. 敌后战场的战略战术4. 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谈谈你对敌后战场的认识。

2. 课后阅读:阅读相关历史资料,深入了解敌后战场的抗战事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于敌后战场的形成和主要战役战斗掌握较好,但对于战略战术的理解有一定难度,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八年级上册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教案

八年级上册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教案

八年级上册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材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主要内容包括:敌后战场的形成,敌后战场的作战方式,敌后战场的主要战役,以及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具体涉及教材第3节“敌后战场的形成与发展”和第4节“敌后战场的英勇抗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敌后战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认识到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重要作用。

2. 让学生掌握敌后战场的作战方式,理解游击战争的特点和意义。

3. 通过学习敌后战场的主要战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敌后战场的作战方式和游击战争的特点。

教学重点:敌后战场的形成与发展,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地图、挂图、黑板。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抗日战争时期的图片,引出敌后战场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新课:(1)敌后战场的形成与发展:讲解日本侵华战争的背景,分析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不同角色,阐述敌后战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2)敌后战场的作战方式:介绍游击战争的特点,分析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的异同,强调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战略地位。

3. 实践情景引入:设置一个情景,让学生扮演敌后战场的游击队员,进行角色扮演,体验游击战争的特点。

4. 例题讲解:以教材中的例题为例,讲解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敌后战场的作战方式和战役。

5.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关于敌后战场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敌后战场的抗战》2. 内容:(1)敌后战场的形成与发展(2)敌后战场的作战方式(3)敌后战场的主要战役(4)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敌后战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2)分析敌后战场作战方式的特点。

(3)列举敌后战场的一个主要战役,并简要介绍该战役的经过和意义。

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教学设计

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教学设计

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敌后战场的抗战》是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中的重要一课。

本课主要讲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重要作用。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等武装力量深入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击。

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共同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格局。

本课内容包括平型关大捷、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百团大战三个部分。

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为坚持长期抗战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百团大战则是抗日战争中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有力地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可以了解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认识到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出的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平型关大捷的背景、经过和意义。

2.掌握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情况,包括根据地的分布、政权建设、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等方面。

3.知道百团大战的背景、经过和意义。

4.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阅读历史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阅读教材、观看图片和视频等资料,让学生了解敌后战场的抗战情况。

2.采用问题探究法、小组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分析平型关大捷、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百团大战等历史事件的原因、经过和意义。

3.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历史故事讲述等活动,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和敬仰之情。

2.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动力。

3.让学生了解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出的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2024年八年级上册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精彩教案

2024年八年级上册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精彩教案

2024年八年级上册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精彩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材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主要内容包括:敌后战场的形成、敌后战场的战略战术、敌后战场的主要战役和抗日根据地的建设。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敌后战场的形成过程,掌握敌后战场的主要战略战术。

2. 掌握敌后战场的主要战役,认识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战场的重要性。

3. 了解抗日根据地的建设,体会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敌后战场抗战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敌后战场的形成、战略战术、主要战役和抗日根据地的建设。

难点:理解敌后战场的战略意义,掌握敌后战场的主要战役及其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历史地图、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教材、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抗日战争时期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敌后战场,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教学新课:(1)敌后战场的形成:介绍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的合作,阐述敌后战场的形成过程。

(2)敌后战场的战略战术:讲解敌后战场的主要战略战术,如游击战、运动战等。

(3)敌后战场的主要战役:分析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等战役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3.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扮演敌后战场的战士,讨论如何在敌后战场开展抗日斗争。

4. 例题讲解:分析一道关于敌后战场的题目,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点。

5. 随堂练习:布置一道关于敌后战场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敌后战场的形成2. 敌后战场的战略战术3. 敌后战场的主要战役(1)平型关大捷(2)百团大战4. 抗日根据地的建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简述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战略地位。

答案: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它牵制了日军大量兵力,为正面战场提供了有力支援,同时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建设创造了条件。

2. 作业题目:请列举敌后战场的主要战役,并分析其意义。

答案:敌后战场的主要战役有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等。

2024年八年级上册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教案

2024年八年级上册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教案

2024年八年级上册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材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第一章“抗日战争的背景”,详细内容为太平洋战争爆发和我国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第二章“敌后战场的形成”,详细内容为中国共产党在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第三章“敌后战场的主要战役和英雄事迹”,详细内容为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的形势,掌握敌后战场形成的原因。

2. 学习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战场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的历程,理解其在我国抗日战争中的重要作用。

3. 认识敌后战场的主要战役和英雄事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敌后战场的形成原因、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战场开展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

教学重点:敌后战场的主要战役和英雄事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笔记本、教材、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抗日战争时期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抗日战争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导入:详细讲解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的形势,引导学生了解敌后战场的形成原因。

3. 讲解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战场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的历程,分析其在我国抗日战争中的重要作用。

4. 通过案例分析,详细讲解敌后战场的主要战役和英雄事迹,如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等。

5.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设想自己是当时的一名游击队员,如何开展敌后抗战。

6. 例题讲解:解答关于敌后战场的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随堂练习:布置有关敌后战场的练习题,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敌后战场的形成原因2. 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战场的战略战术3. 敌后战场的主要战役和英雄事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简述敌后战场形成的原因及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战场的重要作用。

答案:敌后战场形成的原因: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日军占领了大片领土,国民政府军队节节败退。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教案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教案

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抗日战争的第六课《敌后战场的抗战》,内容包括: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战场领导中国人民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具体讲解晋察冀、陕甘宁、晋绥等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和抗日战争中敌后战场的重要战役。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战场领导中国人民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情况。

2. 认识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3. 学会分析敌后战场的抗战特点,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重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和敌后战场的重要战役。

教学难点:分析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地图、黑板。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抗日战争时期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敌后战场的抗战。

2. 讲解新课:(1)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战场的领导地位。

(2)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创建:晋察冀、陕甘宁、晋绥等。

(3)敌后战场的重要战役: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等。

3. 实践情景引入:(1)展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创建过程,让学生了解敌后抗日根据地的艰苦卓绝。

(2)讲解平型关大捷,让学生感受敌后战场的英勇抗战。

4. 例题讲解:(1)什么是敌后战场?(2)敌后战场的主要抗战形式是什么?5. 随堂练习:(1)列举三个敌后抗日根据地。

(2)简述平型关大捷的经过和意义。

六、板书设计1. 敌后战场的抗战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创建敌后战场的重要战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战场的领导地位。

(2)列举三个敌后抗日根据地,并简要介绍其创建过程。

(3)分析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重要作用。

2. 答案:(1)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战场发挥了领导作用,积极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

(2)晋察冀、陕甘宁、晋绥等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创建过程,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英勇奋斗。

八上历史《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教案

八上历史《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教案

八上历史《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教案一、教学内容1. 八路军、新四军的开赴敌后和敌后战场的形成;2. 百团大战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八路军、新四军开赴敌后,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历史背景和过程;2. 掌握百团大战的时间、过程和意义,提高对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战场的认识;3.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重点:敌后战场的形成及百团大战的过程和意义。

教学难点:百团大战的背景和敌后战场的战略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地图、黑板、粉笔;2. 学具:笔记本、教材、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抗日战争时期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敌后战场的重要性;2. 讲解八路军、新四军开赴敌后的背景和过程,分析敌后战场的形成原因;3. 介绍百团大战的时间、过程,讲解其意义,强调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战略地位;4.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百团大战时期的战例,让学生感受敌后战场的艰苦环境;5. 例题讲解:分析一道关于敌后战场的题目,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6.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一道关于百团大战的选择题,巩固所学知识;8. 课后作业布置。

六、板书设计1. 敌后战场的抗战1.1 八路军、新四军开赴敌后1.2 敌后战场的形成2. 百团大战2.1 时间、过程2.2 意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八路军、新四军开赴敌后的过程。

(2)分析百团大战的背景和意义。

答案:(1)八路军、新四军在抗日战争时期,分别从陕西、甘肃等地开赴敌后,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

(2)百团大战是在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为了打破日军对敌后战场的封锁,提高我军士气,发动的一次大规模攻势。

此次战役共歼灭日军2万余人,缴获大量武器装备,提高了敌后战场的战略地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课是否成功引导学生关注敌后战场的重要性,学生对百团大战的理解程度如何;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其他敌后战场的重要战役,提高对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战场的全面认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敌后战场的抗战》优教教案
一、教学目标
目标1:①通读教材,能够独立自主正确完成填空;②能够发现疑点、难点,提出问题。

目标2:知道平型关大捷和百团大战的史实及意义,体会中国军民在敌后战场坚持抗战、不怕牺牲的精神。

(重点)
目标3:掌握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的措施和作用。

(难点)
目标4:正确评价敌后战场的抗战。

目标5:通过回顾知识、动手建构知识体系,总结历史经验教训。

二、探究新知
(一)导入新课
“山高水远坑深,大军纵横驰骋。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这是毛泽东对彭德怀的高度评价。

抗日战争时期,在敌后战场,彭德怀指挥的哪次著名战役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在敌后战场,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军民还取得了怎样的成绩?抗日根据地是如何发展壮大的?
(二)自主学习
自学指导:快速阅读课文,结合本课优教导学案【自主学习】环节,完成自
学。

(三)合作探究
1.平型关大捷的概况?
2.如何理解平型关大捷是全国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
3.全民族抗战时期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主要区别与联系
4.百团大战的概况?
(四)课堂小结
请结合本课优教课件
(五)当堂达标
请调用互动学习卡,使用
随堂训练——课时达标
互动学习,及时测评,高效课堂。

(六)学后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