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战略地位
试析“大轰炸”中苦难重庆得以生存的原因

从 13 9 8年 2月到 14 9 2年 8月 ,中国的战时首都——重 庆遭到 了 日本法西斯的狂轰滥炸。其轰炸时间之长 , 次数之多 , 造成损失之惨重 , 不仅居于中国各大城市之首 , 而且在世 界法西斯各 国城 市中也不多见 尽管如此 , 重庆在 这段苦难的 日子里 并没有倒下 , 而是依 然保 持着 自己 的战略地位。下 面 , 简要分析重庆在大轰炸期间得 以生存 的原 因
科技信息
专题 论 述
重庆 三峡 学 院 外 国语 学 院 向华娇
[ 摘 要] 重庆大轰炸期间 , 在最艰苦的 岁月中, 炮火纷飞的年代 里, 在 作为陪都的重庆既是 战时 中国的政 治、 经济 、 文化 、 外交中心,
也是 中国抗 日战争正面战场的指挥 中心 , 由于战略地位 的提 高 , 重庆便成 为侵 华 日军战略进攻 的首要 目标 从 1 3 9 8年 2月到 1 4 92 年 8月, 重庆遭 到 了日军的狂轰滥炸。 面对法西斯的暴行 , 重庆依 然凭借 着多方面的优 势矗 立在 中华大地 上, 为抗战的最后 胜利做 出
了 巨大 贡 献 。
[ 关键词 ] 重庆大轰炸 抗战
生存
原因 极从 事抢险救 灾 、 救济服 务 、 口疏 散和防空洞 的建设 , 反轰炸斗争 人 使 形 成了一套较为完善 的防空机 构 。主要有 : 防护 团紧急救护大 队, 重庆 空袭 紧急救护联合办事处 医护委员会 ,红 十字 会紧急救护 队和重 庆市 卫生局救护 队等 多个救 护队 ,这些救护 队为抢 救民众和士兵作 出了巨 大贡献 在这些 卫生机构 中 , 重庆 紧急救护 总队医护委 员会是救死扶伤 的组织指挥 中枢 , 它在城 区和郊外设直 l l 『 4个重伤 医院 , 有病床 2 3 20 张, 并建立 了一 支专业救护 队伍 。 13 在 9 9年的四个月 大轰炸 中 , 一万余 名红十字救护 队员救 护重伤难 民 5 3 6 3人次, 住院治疗 18 7 0人 , 治愈 出 院 14 4 7人 , 裹扎伤员 3 5 8 3人 , 将死亡 人数降至 2 0人 。” 3 良好 的卫生应 急机 制主要 体现在 防空洞的 日益完善 . .在 13 9 7至 13 9 9年 , 重庆共 开凿防空洞 、 千余 个 , 壕 隧道 二十几条 , 为近 3 能 0万人 提供空袭避护 。9 0 14 年更进一步扩建 , 仅仅三个月就有 10 2 余处 同时动 工修建的防空设施 。 防空隧道为抗战时期 的重庆市 民提供 了切实有效 的躲避空袭场所 。然而 由于人 群的大量 聚集 ,防空设 施的问题 日益突 出, 具体就表现为 14 9 t年的大隧道窒息惨案 。 在惨案发生的三 天后 , 重 庆卫戍副总司令贺 国光致 于右 仁的报告 中不仅提到 死伤人 数及其伤员 安 排 情 况 , 说 : 基 于 此 次 的惨 痛 教 训 , 意 今 后 应 作 改 藩 … … ; 专 还 “ 职 还 门 捉 到 防 空 洞 卫 生 条 件 的 改 善 。 ”1 1自此 以 后 , 空 洞 的修 建 、 洁 设 施 5 防 清 和管理都得到进一步加强 。 简而言之 , 重庆大轰炸期 间, 在当局的统筹安排下所 建立 的卫生应 急机制 , 设立 的卫生 医疗机构 , 积极配合 着军民的 防空 斗争 . 不仅 保证 的难 民和灾民的生命 安全 , 也为防空 斗争提供 了 力保 障, 再庆人民 , 有 使 在 大轰 炸 中 得 以 生 存 下 来 。 3雄 厚的经 济实力作后 盾 . 战争不 仅是敌 我双方武力 的拼搏 ,更是双方经济实力 的较 量。同 样,在 大轰炸期 间 ,重庆也正是凭着雄 厚的经济实力支撑得 以度 过难 关 。当“ 七七事变 ” 巾 日两 国国力悬殊 , 时, 日本是当时 的世界 五大闭之 轻重工业均 相当发 达 ; 比之下 , 国工业落 后 , 相 中 生产 力薄弱 , 本 根 无法与 日本帝 国主义抗衡 。鉴于此 ,民国政府 为了保全国家 的建设 力 量 , 给战时军需 民用 、 持长期抗战 .9 7年 8月 即着手 工厂的整体 供 坚 13 内迁 , 沿 海 各 地 的 工 厂 , 别 是 与 军 事 工 业 相 关 的 重 _ , 西 南 内 把 特 T业 向 地转移 在所有 内迁的T 厂中 , 以迁川者最多 , 2 5家。在这些 内迁 的工 达 4 厂中 , 大的重 型工厂是第 一兵工 厂, 最 原在汉 口生 产钢铁 , 落址 于大 渡 口, 成了重庆最大 的钢铁工业 基地 民营企业 以轻 工业 为主 , 如豫丰和 记纱厂 , 由河南郑州迁来 , 和其他 纺织企业在一起落址 于母 城西郊嘉陵 江边土湾一带 . 发展为重庆最大 的轻工业基地 。 在大轰炸期间 , 这些轻 工业为这座城市打下 了良好 的经 济基础 ,为重庆 的反 空袭斗争提供 了 有力的保障 ,使重庆不至于在大轰 炸期间内因经济 困难 而被 日本帝 国 主 义打 垮 。 在重庆大 轰炸的艰苦 岁月 中, 正是 由于天气 、 卫生机 制 、 民和经 人 济力量 等一 系列有利因素的有机结 合 ,使重庆在战火纷飞 的 日子里不 但 没有被打垮 , 反而被 日寇越炸越坚 强 , 为抗战的最后胜利做 出 了巨大 的 贡献
关于重庆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现实差距及对策思考

关于重庆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现实差距及对策思考作者:焦旺单位:长寿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来源:报道时间:2010-8-16 20:35:04 浏览次数:141 次--------------------------------------------------------------------------------摘要:把重庆建设成为国家中心城市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庆在新时期崛起的重要使命。
直辖以来,重庆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与国家中心城市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因此,重庆必须抓住新的历史机遇,内修实力增强竞争力,外树形象增强影响力,城市联动增强辐射力,创新措施增强保障力才能不辱使命。
关键词:国家中心城市差距对策国家中心城市是我国在新时期作出的战略性选择,是国家在实施差异化均衡总体发展战略下,围绕重点城市发展带动全国发展的前瞻性、全局性的战略安排。
将重庆建设成为国家五大中心城市之一是重庆面临的重大历史机遇与艰巨性挑战。
国家中心城市的战略定位有力提升了重庆在全国乃至全球的影响力,更赋予了重庆促进经济腾飞,实现跨越式发展千载难逢的有利契机。
但是,目前的重庆距离国家中心城市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只有清醒地认识到这一差距,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科学地制定缩小差距的具体措施,并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使重庆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中心城市。
一、重庆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战略意义(一)重庆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是推动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性举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层面制订的区域发展战略其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80年代以深圳特区代表的非均衡发展战略,90年代末期以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东部地区率先发展为代表的均衡协调发展战略,本世纪以天津滨海新区的开放开发为代表的新均衡发展战略。
这三种国家层面的区域发展战略基本反映了国家在不同时期对全国各大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判断和思路。
重庆作为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在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布局中历来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重庆设立直辖市后仅两年,中央即正式作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安排,其后又部署深化国企改革、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国务院3号文件等重大战略性支撑,足见重庆在国家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对周边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意义。
城乡统筹下的职业教育战略发展地位与对策研究——以重庆为例

作者简介 : 廖晓衡 , , 男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基础教育研究 中心博 士生 , 学与统计学院党委副书记 , 数 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 ; 李岭 ,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教授 、 博导 , 研究方 向为 比较教育 ; 宋乃庆, , 男 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 数学与统计学 院教授 、 博
发展 中处 于重要地位。职业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社会 活动 , 通 过对 人的培养 使其 在社 会生产生活中更好 的为社会服务 。职业
教育既促 进人 的职业 发展 , 获得职业能力 , 更能促进人 的全 面发
政府 既要从观 念 、 划和政策层 面上予 以重视 , 要在经 费 、 规 也 体
导, 研究方 向为教育政策.
2 2
职业 教育为重点 , 大力调整教育结构 ” 00年颁布 的《 21 国家 中长
取向。( 4 1 , 因此 职业教育是我 国国民教育体系不可缺失 的重要 形 式 ,与普 通教育处于同等重要地位 ,而不是隶属或低 于普通 教
育。 最后 , 职业教育决定人的职业并与人相伴终 身 , 在人 的全 面
教育 与经济
2 1 年第 2期 02
城乡统筹下的职业教育战略发展地位与对策研究
以 重 庆 为 例
廖 晓衡 l , , 李 岭 宋乃庆 1 , .
(. 1 西南大学 教育学部基础教育研 究中心;. 2 西南大学 数 学与统计 学院, 重庆 40 1) 075
摘
要: 职业教育作 为 与经济建设 和社会发 展联 系最 为 紧密的一种教 育类型 , 在重 庆城 乡统筹 中理 应处于重
期教 育改革 和发展纲要 》 也提 出“ 大力发展职业 教育 ”可见 , , 职 业教 育作 为经济建设 和社会发展 的重要 支撑 ,应该处于 战略发
重庆市“军民融合”发展研究

重庆市“军民融合”发展研究作者:郭曼曼来源:《大经贸·创业圈》2020年第04期【摘要】伴随着冷战的结束,各国军费开支逐渐减少,世界主要国家因此调整了国家安全策略,确保在经济水平得到提高的同时,又能兼顾国防能力的强化,从而实现两者双赢。
军民融合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
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大战略举措,在十九大报告中也提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推动军民融合深入发展,军民融合战略是需要坚定实施的七大国家报告战略之一。
军民融合发展为新形势下加强国防建设指明了方向。
重庆是老牌工业城市,是我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具有深厚的工业文化底蕴,在我国军事历史演进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准确地评估和把握重庆市军民融合发展情况,建立“军民融合”产业园,能够为重庆市下一步军民融合发展指明方向。
【关键词】军民融合重庆政策建议国际军民融合发展时间早、起点高、发展迅速。
近年来,军民融合发展越来越被世界各国所重视,各个主要军事大国都在根据本国实际情况和世界军事变革的形式加速推行实施军民融合战略,加快推广军民两用技术和促进军民技术成果转化,加大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扶持力度。
美国、俄罗斯、日本等国家逐步制定了适合国情的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形成了具有不同特点的军民融合发展模式,尤其是美国作为世界军事和经济强国,无论是在军民融合理论研究方面还是在军民融合实践方面都是一马当先,给世界各国带来军民融合发展启示的同时,也给世界各国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一、军民融合内涵及定义目前,国内外关于军民融合(civil-military integration)还没有统一的界定。
军民融合的概念最早出现于美国1994年的《军民融合潜力评估研究报告》中,明确提出将军民融合定义为“实现国防科技工业和民用科技工业两者的有效融合,从而构成一个统一的国家科技工业基础的过程。
“该定义为不少国家所接受,但该定义过度强调技术层面的融合,忽略制度层面融合,因而存在一定的缺陷。
重庆选调生测试题及答案

重庆选调生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重庆是中国的直辖市,其简称为:A. 渝B. 川C. 蜀D. 黔2. 重庆的市花是:A. 梅花B. 牡丹C. 杜鹃D. 荷花3. 重庆的地理位置在中国的:A. 东部B. 西部C. 南部D. 北部4. 重庆的气候类型是:A. 温带季风气候B. 亚热带季风气候C. 热带雨林气候D. 寒带气候5. 下列哪项不是重庆的著名景点?A. 洪崖洞B. 磁器口C. 武隆天生三桥D. 故宫6. 重庆的行政区划中,以下哪个区不属于主城区?A. 渝中区B. 江北区C. 南岸区D. 万州区7. 重庆的长江三峡包括:A. 瞿塘峡、巫峡、西陵峡B. 瞿塘峡、巫峡、小三峡C. 瞿塘峡、巫峡、神女溪D. 瞿塘峡、巫峡、白帝城8. 重庆的轨道交通系统简称为:A. 地铁B. 轻轨C. 有轨电车D. 磁悬浮9. 重庆的市树是:A. 黄葛树B. 香樟C. 银杏D. 松树10. 重庆的市歌是:A. 《重庆之歌》B. 《山城之恋》C. 《长江之歌》D. 《重庆的夜》答案:1-5 A C B D D6-10 D A B A 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重庆的历史文化名镇包括:A. 磁器口古镇B. 长寿古镇C. 龚滩古镇D. 武隆仙女山12. 重庆的著名美食有:A. 火锅B. 小面C. 串串香D. 麻辣烫13. 重庆的高等教育机构包括:A. 重庆大学B. 西南政法大学C. 重庆邮电大学D. 重庆医科大学14. 重庆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A. 川剧B. 变脸C. 火锅D. 茶艺15. 重庆的著名桥梁包括:A. 千厮门大桥B. 东水门大桥C. 朝天门大桥D. 长江大桥答案:11 A B C12 A B C D13 A B C D14 A B15 A B C 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6. 重庆是中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
()17. 重庆的海拔高度在100米以下。
五大发展战略区域包括(2篇)

第1篇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区域发展战略日益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我国提出了五大发展战略区域,旨在通过优化区域发展布局,推动全国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本文将从五大发展战略区域的内涵、意义、布局以及实施策略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一、五大发展战略区域的内涵五大发展战略区域包括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以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这些区域不仅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而且在国际竞争中具有显著优势。
1. 京津冀协同发展:以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为核心,旨在打造世界级城市群,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2. 长江经济带发展:覆盖长江流域11省市,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等,以长江黄金水道为纽带,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3.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包括广东省、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为核心,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一流湾区。
4.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涵盖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以上海为龙头,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5.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包括重庆市、四川省,以重庆、成都为核心,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经济中心。
二、五大发展战略区域的意义五大发展战略区域的提出,具有以下重要意义:1.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通过优化区域发展布局,促进区域间产业协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生态环境共建共享,实现全国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2. 提升国家竞争力:五大发展战略区域具有显著的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和创新能力,通过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提升我国在全球经济竞争中的地位。
3. 促进转型升级:五大发展战略区域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创新驱动发展,为全国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4. 增进民生福祉:五大发展战略区域通过提高就业水平、增加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重庆的文化特征及文化性格

重庆的文化特征及文化性格重庆,简称巴、渝,别称巴渝、山城,我国四大中央直辖市之一,五大国家中心城市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位于亚洲第一长河长江的上游地区,是中国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也是长江上游地区的文化中心。
自古以来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使命和地位。
从神秘的巫巴文化到直辖后的新重庆文化,其内容博大精深,兼容并蓄。
这是百度百科对于重庆的正规解释。
而我想说的是从一个土生土长的重庆人的眼中这座城、这城人、这城事以此表现出的重庆文化特征及文化性格。
地域决定文化、决定性格、决定历史,这是我从中国历史文化概论这门课里边学到的第一个东西。
而重庆是一个多山多水的战略要地,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民族众多。
所以,地域因素决定了重庆有着开放性、包容性特征,悠久的历史让重庆有着传承性特征,多民族让重庆有着复杂性特征;而从多方面综合重庆有着自信、尚武、个性独特、耿直的文化性格。
重庆人喜食火锅,注重麻辣。
可以说是每顿饭无辣不欢,我们吃任何东西都会放辣椒,炒菜当然不用说,我们的肉汤也会放辣椒,菜汤不放辣椒但吃的时候会用辣椒酱沾着吃。
而说到辣椒酱,我们每家每户都会自己做辣椒酱,辣椒捣碎,再辅以盐、味精等和匀,最后用滚烫的油一浇,待冷却后便是上好的辣椒酱。
其中各种配料的比例却是按照自己家的口味独特配制的。
重庆人对于拉的追求是无止境的,越辣越好吃,那怕辣得眼泪流也一样乐在心头。
而辣椒里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C能让人皮肤好,这也是重庆盛产美女的原因之一。
一次偶然在交大嘉园家属区碰见两个北京大妈在吵架,她们吵架就不带一个脏字,能有条不紊的渐渐吵。
当假设是在重庆,两个重庆女人之间的吵架就不会如此“温顺〞,首先在声音上就能穿透好几条街,其次重庆人吵架的节奏一般是先是论事,把事的道理说明白,非要分一个对与错,然后占理的一方心理舒畅了,但不占理的一方就会开始指责占理的一方各种态度不对、用词不当什么的,反正心里就是不服气非要找回“场子〞来,然后就晋级为互相问候家人祖宗,直到两方吵到口干为止。
论抗战时期重庆反空袭斗争的地位和作用

作者: 杨光彦;潘洵
出版物刊名: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6-11页
主题词: 反空袭;重庆人;正面战场;抗战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国民政府;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国抗日战争;敌后战场;中国抗战
摘要: 论抗战时期重庆反空袭斗争的地位和作用杨光彦,潘洵抗日战争时期,重庆是中国的战时首都,中国正面战场抗战的司令台,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各种力量在远东的结合地。
由于重庆特殊而重要的战略地位,导致了日本帝国主义丧心病狂连续数年的狂轰滥炸。
但是,血腥的空袭没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战略地位
一、中央对重庆发展的总体部署
(一)三大定位: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
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
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二)一大目标: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三)四大任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步伐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二、中央对重庆提出的1336对外开放战略
(一)重庆建设开放高地,打造国际大都市
(二)三条国际贸易大通道
(三)三大开放平台:两江新区、保税港区、国家级开发区
(四)六大中心:中国西部加工制造中心
西部交通物流中心
西部金融创新中心
西部国际贸易中心
西部国际会展中心
西部科技教育中心
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
1997年3月14日,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批准成立,6月18日正式挂牌,重庆成为继北京、上海、天津之后的中国第四个直辖市。
重庆位于中国内陆西南部、长江上游地区,幅员面积8.24万平方公里,下辖21区、17县(自治县)。
户籍人口3375.2万人,常住人口2991.4万人。
重庆作为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拥有省级行政地位和经济管理权限。
相对其他省而言,重庆实行市、区(县)两级行政管理体制,审批环节更少,办事时间更短,工作效率更高。
重庆作为省级地位的直辖市,同时拥有辖区土地定价权,及辖区土地使用权的出让权(按照中国现行规定,土地定价权在省级政府、土地出让权在市级政府),对于投资者而言,重庆可以提供更加灵活、便捷的土地出让条件。
三、五大功能区域战略
中共重庆市委四届三次全会9月14日闭幕,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重庆市委四届三次全会决议》等三项重要文件,明确重庆市委市政府未来的工作目标是建设五大功能区,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一)都市功能核心区:
范围:渝中区全域和大渡口、江北、沙坪坝、九龙坡、南岸5区处于内环以内的区域,约294平方公里。
任务:不过多考虑经济增速,但强调结构调整和功能优化,工业总产值比重将大幅下调,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大幅提高;提升现代都市形象。
路径:完善城市功能,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现代都市形象,适当疏解人口、精细化城市管理、保护生态环境。
(二)都市功能拓展区:
范围:主城9区除都市功能核心区外的区域,约5179平方公里。
任务:此区域在优化结构调整时,更强调经济体量的快速增长。
到202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2000亿元,占全市的44%。
路径:有序拓展城市空间,组团式规划布局,产城融合发展,保护好与都市核心功能区和城市发展新区之间过渡带的生态环境。
(三)城市发展新区
范围:涪陵区、长寿区、江津区、合川区、永川区、南川区、大足区、綦江区、铜梁县、潼南县、荣昌县、璧山县及万盛、双桥经开区,约2.32万平方公里。
任务:到2020年,城镇化率提高到63%,常住人口达到1200万,占全市总人口的36%,实现工业总产值22500亿元,占全市的45%。
路径:把发展工业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坚持“四化”同步发展,城乡统筹先行,充分利用山脉、河流、农田形成的自然分割和生态屏障条件,建设组团式、网络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大产业集聚区和现代山水田园城市集群。
(四)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
范围:万州区、梁平县、城口县、丰都县、垫江县、忠县、开县、云阳县、奉节县、巫山县、巫溪县等11区县,约3.39万平方公里。
任务:实现生态涵养,突出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坚持三峡移民后续发展连片贫困区扶贫开发并举。
规划用10年左右时间,引导转移人口130万,常住人口减少到700万左右,森林覆盖率达到50%以上。
路径: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坚持加快发展与保护生态并重,引导人口相对聚集和超载人口梯度转移,着力涵养保护好三峡库区的青山绿水,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五)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
范围:黔江区、石柱县、秀山县、酉阳县、武隆县、彭水县等6区县(自治县),约1.98万平方公里。
任务: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规划用10年左右时间,引导转移人口80万,常住人口减少200万,森林覆盖率达到50%以上;引导人口相对聚集和超载人口有序梯度转移。
路径: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以生态保护和修复为基础,加强扶贫开发与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相结合,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并重,建设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宜业、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美好家园。
四、中国重要的中心城市
重庆是中国中西部唯一直辖市,国家重要中心城市,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之后的国家级新区——两江新区开发开放全面推进,两路寸滩保税港区、西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