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球生物和光学特性

合集下载

眼的解剖结构及相关概念

眼的解剖结构及相关概念

透明的胶质体,充满于玻璃体腔,占眼内容物的4/5,约4.5mL。主要成分为水。 玻璃体前面有一凹面称为玻璃体凹,以容纳晶状体,其他部分与视网膜和睫状体相贴。 玻璃体主要具有屈光和支撑视网膜的作用。
眼附属器
作用:保护、支持、 运动眼球
眼睑 结膜 泪器 眼外肌 眼眶
眼睑位于眼眶前部,覆盖于眼球表面,分上睑下睑,其游离缘称睑缘。上、下 睑缘间的裂隙称睑裂,其内外连接处分别称内眦和外眦。正常平视时,睑裂高 度约8mm,上睑遮盖角膜上部1-2mm。内眦处有一小的肉样隆起,称泪阜, 为变态的皮肤组织。睑缘有前唇和后唇。前唇钝圆,有2-3行排列整齐的睫毛, 毛囊周围有皮肤腺(Zeis腺)及变态汗腺(Moll腺)开口于睫毛囊,与眼球表 面紧密接触。
动眼 神经
眼眶为四棱锥体形的骨窝。其开口向前,尖朝向后略偏内侧。 成人眶深为40-50mm,容积为25-28ml 眼眶外侧壁较厚,其前缘稍偏后,眼球暴露较多,有利于视野开阔, 但也增加了外伤的机会。 其他三壁骨质较薄,较易受外力作用而发生骨折,且与额窦、筛窦、 上颌窦毗邻,在这些鼻窦发生病变时可累及眶内。
此部结膜组织疏松,多褶皱,便于眼 球活动。上方穹隆部绊缠有提上睑肌 纤维,下方穹隆结膜有下直肌鞘纤维。
这三部分结膜形成一个以睑裂为开口的囊状间隙,称结膜囊。
结膜血管来自眼睑动脉弓及睫状前动脉。 睑动脉穿过睑板分布于睑结膜、穹隆结膜和距角结膜缘4mm以外的球结膜,充血时称结膜充血。 睫状前动脉在角膜缘3-5mm处分出细小的巩膜上支组成角膜缘周围血管网并分布于球结膜, 充血时称睫状充血。 第V脑神经司结膜的感觉。
1.泪小点:是引流泪液的起点,位于上、下睑缘内侧端乳头状突起上,直径约0.2—0.3毫米。孔口与泪湖紧靠, 利于泪液进入泪点。 2.泪小管:是连接泪点与泪囊的小管,长约10毫米。开始约2毫米与睑缘垂直、后与睑缘平行,到达泪囊前,上、 下泪小管多先汇合成泪总管然后进入泪囊。也有上、下泪小管各自分别进人泪囊者。 3.泪囊:位于眶内壁前下方的泪囊窝内,是泪道最膨大的部分。泪囊大部分在内眦韧带的下方,上端为盲端,下端 与鼻汨管相接,长约12毫米,宽约4—7毫米。 4.鼻泪管:位于骨部的鼻泪管内,上端与泪囊相接,下端开口于下鼻道。 正常情况下,依靠瞬目和泪小管的虹吸作用,泪液自泪点排泄至鼻腔。若某一部位发生阻塞,即可产生溢泪。

角膜的组织结构特点

角膜的组织结构特点

角膜的组织结构特点角膜是眼球的透明外层组织,它负责聚光,使光线能够在眼球内部正常折射,从而保证了视觉的清晰度。

角膜由五层组织构成,包括上皮层、波文氏膜、基质层、内皮层和内膜层。

每一层都有其独特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1. 上皮层:角膜上皮层是由多层立方状上皮细胞组成的,它覆盖在角膜表面,起到保护和防止感染的作用。

上皮层的细胞密度很高,排列紧密,细胞之间通过细胞间连接结构连接在一起。

这种紧密的排列使得上皮层具有较高的防护功能,能够防止外界的微生物和有害物质进入眼球内部。

2. 波文氏膜:波文氏膜位于上皮层下方,由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构成的透明结构。

它具有高度的透明性和弹性,能够使光线通过时不发生散射和吸收。

波文氏膜的纤维排列呈放射状,使得角膜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稳定性。

3. 基质层:基质层是角膜最厚的一层,占据了角膜的大部分厚度。

它由胶原纤维和透明的基质物质组成。

基质层的胶原纤维排列有序,呈波浪状,这种排列方式使得角膜具有高度的透明性和光学特性。

基质层还含有丰富的水分和营养物质,可以保持角膜的湿润和营养供应。

4. 内皮层:内皮层是角膜内部的一层细胞层,由单层立方状内皮细胞组成。

内皮细胞具有较高的代谢活性,能够维持角膜的透明度。

它通过主动排泄和吸收作用,调节角膜的水分含量和离子浓度,维持角膜的正常功能。

5. 内膜层:内膜层是角膜内部的一层薄膜,由内皮细胞和基质层中的细胞外基质组成。

内膜层具有较高的透明性和强度,可以防止眼球内部的细胞和组织进入角膜。

总结起来,角膜的组织结构特点主要包括:上皮层的细胞紧密排列,波文氏膜的透明性和弹性,基质层的胶原纤维排列有序,内皮层的代谢活性和调节功能,以及内膜层的透明性和强度。

这些结构特点使得角膜具有高度的透明性、光学特性和稳定性,能够保证光线正常折射,从而维持视觉的清晰度。

《眼应用光学基础》课件

《眼应用光学基础》课件

眼镜光学基础知识
01
02
03
眼镜片类型
球面镜片、非球面镜片、 双光镜片、渐进多焦点镜 片等。
眼镜的光学参数
球面顶焦度、棱镜度、光 焦度等。
眼镜的配戴与调整
根据不同人群的视力状况 选择合适的眼镜,并进行 适当的调整以保证舒适度 和视觉效果。
CHAPTER
04
眼镜的光学参数与选择
眼镜的光学参数
球面镜片的光学参数
避免眼镜受到冲击
避免眼镜受到撞击或摔落 ,以免损坏镜片或框架。
定期更换眼镜配件
定期更换眼镜的配件,如 鼻托、螺丝等,以确保眼 镜的正常使用和安全性。
CHAPTER
05
眼应用光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眼镜在生活中的应用
眼镜是矫正视力最常见的工具 ,通过镜片的光学原理,使光 线正确地投射到视网膜上,从 而改善视力。
视神经将物像转化为神经信号,通过视神经通路传递到大脑皮层进行处理和分析。
大脑皮层将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加工和整合,最终形成我们所看到的清晰、立体的视 觉图像。
CHAPTER
03
眼应用光学基础知识
光的折射与反射
光的折射
光在两种不同介质中传播时发生 的方向改变。折射率是描述介质 对光折射能力的物理量。
光的反射
《眼应用光学基础》ppt 课件
CONTENTS
目录
• 眼应用光学概述 • 眼球结构与功能 • 眼应用光学基础知识 • 眼镜的光学参数与选择 • 眼应用光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 眼应用光学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CHAPTER
01
眼应用光学概述
眼应用光学定义
眼应用光学是一门研究眼睛与光学系统相互作用的科学,主要探讨眼睛的生理结 构和光学特性,以及如何利用光学原理和方法改善视觉功能、预防和治疗视觉障 碍。

工程光学第七章典型光学系统

工程光学第七章典型光学系统
六、显微镜的照明方式
①透射光亮视场照明。光通过透明物体产生亮视场。 ②反射光亮视场照明。对不透明的物体,从上面照射产生漫射或规 则的反射形成亮视场。 ③透射光暗视场照明。倾斜入射的照明光束在物体旁侧向通过,光 束通过物体结构的衍射、折射和反射,射向物镜,形成物体的像, 则获得暗视场。 ④反射光暗视场照明。在旁侧入射到物体上的照明光束经反射后在 物镜侧向通过,若无缺陷的放射镜作为物体,得到一均匀暗视2场2 。
距离
距离
R为远点视度,P为近点视度,单位为屈光度(D)=1/m。 医学上, 1D=100度。 随着年龄增大,肌肉调节能力下降,调节范围减小。
(二)眼的缺陷及校正
眼睛的远点在无限远或眼光学系统的后焦点在视网膜上,称
为正常眼。
正常眼观察近物时,物体距眼最适宜的距离是250mm,称
为明视距离M。
4
①近视眼 近视眼的网膜离水晶体太远或水晶体表面曲率太大,无限 远物点成像在网膜之前,远点在眼前有限远。 需配一负光角度凹面透镜,透镜的像方焦点与眼睛的远点 重合,这样,无限远物点就能成像在网膜上。
大小应与目 500tgw 6,8,11,16,22,32。 镜的视场角 250 D ②成实像的眼睛、摄影和投影系统。
f e
e
一致: e
2 y 5 0 0tg w e
5 0 0tg w
表明:在选定目镜后,显微镜的视觉放大率越大,其在物
空间的线视场越小。
18
三、显微镜的出瞳直径 普通显微镜,物镜框是孔径光阑。 复杂物镜,其最后镜组的镜框为孔径光阑。 测量用显微镜,物镜像方焦平面上设置专门的孔径光阑, 经目镜所成的像为出瞳(直径为D‘)。 则有: n ysinun ysinu nsinuyn sinu y n sinu fo

眼科光学生物测量仪 原理

眼科光学生物测量仪 原理

眼科光学生物测量仪原理
眼科光学生物测量仪是一种用于测量和评估眼部健康的设备。

它的原理是基于光学原理和生物测量学,通过测量眼睛的各种参数来帮助眼科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决策。

光学原理是眼科光学生物测量仪的基础。

光线在眼睛中传播时会发生折射和散射,测量仪利用光的特性来测量眼部结构和功能。

例如,测量仪会利用光的折射原理来测量角膜的曲率和屈光度,以及眼球的长度和形状。

这些参数对于判断近视、远视和散光等屈光错误非常重要。

生物测量学是眼科光学生物测量仪的另一个关键原理。

眼科医生会根据人眼的生理特征来判断眼部健康状况。

测量仪通过测量眼部的各种参数,如眼压、瞳孔直径和视野范围等,来评估眼睛的健康状况。

这些参数可以帮助眼科医生诊断和监测眼部疾病,如青光眼和白内障等。

眼科光学生物测量仪的原理使其成为现代眼科诊疗的重要工具。

它能够提供快速、准确和非侵入性的眼部测量数据,帮助眼科医生做出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决策。

同时,它还可以监测眼部健康状况的变化,及时发现和处理眼部疾病。

眼科光学生物测量仪基于光学原理和生物测量学,通过测量眼部的各种参数来评估眼睛的健康状况。

它的原理使其成为现代眼科诊疗
的重要工具,为眼科医生提供了准确、快速和非侵入性的眼部测量数据。

通过使用眼科光学生物测量仪,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保护我们的眼睛健康。

最新-八年级生物上册 眼的构造素材 人教新课标版 精品

最新-八年级生物上册 眼的构造素材 人教新课标版 精品

眼的构造人的眼睛近似球形,位于眼眶内。

正常成年人其前后径平均为24mm,垂直径平均23mm。

最前端突出于眶外12--14mm,受眼睑保护。

眼球包括眼球壁、眼内腔和内容物、神经、血管等组织。

1.眼球壁主要分为外、中、内三层。

外层由角膜、巩膜组成。

中层又称葡萄膜,色素膜,具有丰富的色素和血管,包括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三部分。

内层为视网膜,是一层透明的膜,也是视觉形成的神经信息传递的第一站。

具有很精细的网络结构及丰富的代谢和生理功能。

2.眼内腔和内容物眼内腔包括前房、后房和玻璃体腔。

眼内容物包括房水、晶体和玻璃体。

三者均透明,与角膜一起共称为屈光介质。

3.视神经、视路视神经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

视网膜所得到的视觉信息,经视神经传送到大脑。

视路是指从视网膜接受视信息到大脑视皮层形成视觉的整个神经冲动传递的径路。

4.眼附属器眼附属器包括眼睑、结膜、泪器、眼外肌和眼眶。

眼球壁的构造眼球壁主要分为外、中、内三层。

外层由角膜、巩膜组成。

前1/6为透明的角膜,其余5/6为白色的巩膜,俗称“眼白”。

眼球外层起维持眼球形状和保护眼内组织的作用。

角膜是接受信息的最前哨入口。

角膜是眼球前部的透明部分,光线经此射入眼球。

角膜稍呈椭圆形,略向前突。

横径为11.5—12mm,垂直径约10.5—11mm。

周边厚约1mm,中央为0.6mm。

角膜前的一层泪液膜有防止角膜干燥、保持角膜平滑和光学特性的作用。

角膜含丰富的神经,感觉敏锐。

因此角膜除了是光线进入眼内和折射成像的主要结构外,也起保护作用,并是测定人体知觉的重要部位。

巩膜为致密的胶原纤维结构,不透明,呈乳白色,质地坚韧。

中层又称葡萄膜,色素膜,具有丰富的色素和血管,包括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三部分。

虹膜:呈环圆形,在葡萄膜的最前部分,位于晶体前,有辐射状皱褶称纹理,表面含不平的隐窝。

不同种族人的虹膜颜色不同。

中央有一2.5-4mm的圆孔,称瞳孔。

睫状体前接虹膜根部,后接脉络膜,外侧为巩膜,内侧则通过悬韧带与晶体赤道部相连。

眼科学课件:眼的解剖和生理1

眼科学课件:眼的解剖和生理1
50年代后迅速发展
眼科学历史
50年代:人工晶状体植入 60年代:荧光造影、电生理、超声、激光
眼科显微手术 70年代:玻璃体手术、角膜屈光手术、
计算机视野计 90年代:图像分析技术、超声活体显微镜 21世纪:PDT,抗VEGF
眼科学历史
19世纪:现代眼科学传入中国 1918年:北京协和医学院举办眼科讲座 1924年:李清茂教授翻译《梅氏眼科学》 1929年:华西大学成立眼耳鼻喉科医院 1937年:成立全国眼科学会 1950年:重组中华眼科学会、
前面曲率半径:10mm
后面曲率半径: 6mm
直径:
9mm
厚度:
4-5mm
组成:晶状体囊和
晶状体纤维
功能:屈光间质重
要组成部分
滤去紫外线
调节功能
眼球 眼球内容 玻璃体(vitreous body)
透明的胶质体 占眼内容积4/5 约4.5ml
Cloquet管 功能:屈光
支持作用 减震作用 代谢作用
眼眶及眼附属器
视乳头(optic papilla) 视杯(optic cup)
视网膜中央动静脉 生理盲点
眼球 眼球壁 视网膜
中 央 凹
眼球 眼球壁 视网膜
内界膜 1. 神经纤维层 2. 神经节细胞层 3. 内丛状层 4. 内颗粒层 5. 外丛状层 6. 外颗粒层 7. 外界膜 8. 光感受器细胞层 9. 色素上皮层
分层:睫状肌
血管层
玻璃膜
上皮细胞层
环形肌 斜形肌 纵行肌
内界膜
眼球 眼球壁 睫状体
睫状上皮细胞:产生房水(营 养眼内组织、维持眼内压)
睫状肌舒缩通过晶 状体起调节作用
房水葡萄膜巩膜途 径的外流作用

眼镜学-教学大纲

眼镜学-教学大纲

《眼镜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一)课程代码: 1221051001(二)课程名称(含英文名称):眼镜学(Ophthalmic Optics)(三)课程类别:专业核心(四)修读对象:眼视光学专业(五)总学时与学分:81学时。

其中理论36学时、实验45学时。

4.5学分。

(六)相关课程:学习本课程前应具备几何光学和眼视光学基础知识。

眼镜学是研究眼镜及其应用的一门科学,它不仅涉及光学、材料学、化学和机械学等传统学科,同时作为一种医疗器具,它还与眼球生理学、眼科学、视光学、双眼视觉学和医学心理学等医学课程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二、教学目的和教学方法教学目的:眼镜学作为四年制眼视光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教学基础必修课程,其学习任务是掌握眼镜学中专业术语的定义和意义,掌握眼镜片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眼镜的安装工艺等,以及学会将这些知识应用于其他相关专业课程,做到融会贯通和综合运用。

同时,了解眼镜行业的最新动态,例如眼镜片设计和眼镜片材料等的新进展及其应用。

教学方法:1.以大课方式,采用多媒体课件,讲授理论与图片、视频实践相结合为主要教学手段。

2.自学形式,学员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学。

3.适当采用临床病例讨论教学。

三、理论与实践教学学时分配四、选用教材和主要教学参考书选用教材:理论课教材:《眼镜学》瞿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实验课教材:《眼镜学实训指导》瞿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参考书目:Mo Jalie, The Principles of Ophthalmic Lenses《眼镜技术》瞿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Brooks & Borish, System for Ophthalmic DispensingMo Jalie, Ophthalmic Lenses & Dispensing五、理论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主要讲授内容:第一节:眼镜光学基本原理;第二节:眼镜学的地位与学习意义;学好眼镜学应建立的几个观点;第三节:眼镜的历史和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