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前牙及双尖牙解剖86页PPT
合集下载
牙齿的组织结构ppt课件

18 根尖分叉
根管侧支 根尖分歧
管间吻合
19
根管系统
• 1.单管型:从髓腔延伸至根尖孔为单一根管,由一个 根尖孔通出牙体外(常见)。
• 2.双管型:从髓室延伸至根尖有2个分开的根管,由2 个根尖孔或合并成一个根尖孔通出牙体外(多见)。
• 3.单双管型:通过一个根管口离开髓室,再分为2个根 管,或通过2个根管口离开髓室,再合成一个根管, 也可再分而又合,合而又分,形成复杂的根管形态, 由1个或两个根尖孔通出牙体外(可见)。
33
34
上颌第二磨牙
髓室 矮立方体形 顶: 最凹处与颈缘平齐 髓角: 近中颊髓角最高 远中髓角最低 底: 位于颈缘龈方2mm处
根管口 3个 根管 近颊根管:窄而扁 较弯
远颊根管:小而圆 较直 舌侧根管:大而圆 长直
35
上颌第三磨牙
• 变异较大 • 一般:髓室大,髓角低而圆钝,根管粗,短小,
大部分融合成一个根管
1
牙齿的组织结构
2
牙齿的组成——外部观察
1. 牙冠:为牙体显露于口腔、外层为牙釉质覆盖的部 分,也是行使咀嚼功能的部分。 2.牙根:牙体在牙颈以下,埋于牙槽骨内的部分。也 是牙体的支持部分,其形态与数目随着功能和变异而有 所不同。切牙主要用以切割食物,因此为单根,磨牙担 负主要的咀嚼功能,根多分叉为2~3根,以增强其稳固 性。 3. 牙颈:牙冠与牙根交界处,呈一弧形曲线,称为牙 颈,又名颈线或颈曲线。
3
4
牙齿的组织结构——内部观察
把牙齿纵型剖开来 观察,可知牙齿是由牙 釉质(俗称珐琅质)、 牙本质和牙骨质三层硬 组织,及最里层的一种 牙髓软组织构成。
5
• 牙釉质:覆盖于牙冠表面,是牙体组织中高度钙 化的最坚硬的部分。它半透明,呈乳白色,其颜 色与牙釉质的钙化程度有关。钙化程度越高,釉 质越透明;钙化程度低则釉质呈乳白色、不透明。 乳牙钙化程度低,故呈乳白色。
前牙及双尖牙解剖

患者可自行摘戴的矫治器,通过弹 簧等部件产生矫治力。
隐形矫治技术
采用透明高分子材料制成的矫治器, 具有美观、舒适、便捷等优点。
联合治疗方案设计思路
综合评估患者情况
个性化治疗方案设计
在制定联合治疗方案前,应对患者的牙齿 排列、咬合关系、面部形态等进行全面评 估。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求,制定个性化 的美学修复和正畸治疗方案,确保治疗效 果符合患者期望。
前牙及双尖牙解剖
contents
目录
• 前牙解剖概述 • 双尖牙解剖概述 • 前牙及双尖牙牙髓腔与根管系统 • 前牙及双尖牙牙周组织 • 前牙及双尖牙常见病变及治疗方法 • 前牙及双尖牙美学修复与正畸治疗
01 前牙解剖概述
前牙位置与功能
位置
前牙位于口腔前部,包括中切牙 、侧切牙和尖牙。
功能
前牙主要承担切割和撕裂食物的 功能,同时对于发音和面部美观 也有重要作用。
龋齿病变过程
临床表现
龋齿是由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菌感染引起的牙齿硬组织破坏性 疾病,其病变过程包括初期脱矿、色素沉着、 龋洞形成和牙髓受累等阶段。
龋齿的临床表现包括牙齿颜色改变、质地变 软、出现龋洞和疼痛等症状。根据龋齿的严 重程度,可分为浅龋、中龋和深龋。
牙髓炎和根尖周炎诊断与治疗原则
01
牙髓炎诊断与治疗原则
04
通过漂白剂改变牙齿颜色,提高美观度。
正畸治疗原理和技术应用
正畸治疗原理 利用生物力学原理,通过矫治器对牙齿施加适当的力,引导牙齿移动到正常位置。
改善牙齿排列和咬合关系,提高咀嚼功能和口腔健康。
正畸治疗原理和技术应用
固定矫治技术
通过粘结剂将矫治器固定在牙齿 表面,利用弓丝和托槽对牙齿施
隐形矫治技术
采用透明高分子材料制成的矫治器, 具有美观、舒适、便捷等优点。
联合治疗方案设计思路
综合评估患者情况
个性化治疗方案设计
在制定联合治疗方案前,应对患者的牙齿 排列、咬合关系、面部形态等进行全面评 估。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求,制定个性化 的美学修复和正畸治疗方案,确保治疗效 果符合患者期望。
前牙及双尖牙解剖
contents
目录
• 前牙解剖概述 • 双尖牙解剖概述 • 前牙及双尖牙牙髓腔与根管系统 • 前牙及双尖牙牙周组织 • 前牙及双尖牙常见病变及治疗方法 • 前牙及双尖牙美学修复与正畸治疗
01 前牙解剖概述
前牙位置与功能
位置
前牙位于口腔前部,包括中切牙 、侧切牙和尖牙。
功能
前牙主要承担切割和撕裂食物的 功能,同时对于发音和面部美观 也有重要作用。
龋齿病变过程
临床表现
龋齿是由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菌感染引起的牙齿硬组织破坏性 疾病,其病变过程包括初期脱矿、色素沉着、 龋洞形成和牙髓受累等阶段。
龋齿的临床表现包括牙齿颜色改变、质地变 软、出现龋洞和疼痛等症状。根据龋齿的严 重程度,可分为浅龋、中龋和深龋。
牙髓炎和根尖周炎诊断与治疗原则
01
牙髓炎诊断与治疗原则
04
通过漂白剂改变牙齿颜色,提高美观度。
正畸治疗原理和技术应用
正畸治疗原理 利用生物力学原理,通过矫治器对牙齿施加适当的力,引导牙齿移动到正常位置。
改善牙齿排列和咬合关系,提高咀嚼功能和口腔健康。
正畸治疗原理和技术应用
固定矫治技术
通过粘结剂将矫治器固定在牙齿 表面,利用弓丝和托槽对牙齿施
口腔生理解剖 牙体解剖 PPT

双牙列(diphyodont):一 生中只换一次牙,共有两副 牙列。
异形牙(heterodont):全口 牙形态不一,各有特点。
槽生牙(thecodont):此类牙 有完善的牙根,根的四周均 包埋于颌骨的 牙槽窝中。
牙体解剖学
11
毛犀牛颅骨化石(异形槽生牙)
牙体解剖学
12
牙体解剖学
13
牙体解剖学
9
鱼类牙齿特点
同形牙(homodont):全口 牙都是三角片或单锥体。
多牙列(polyphyodont):在 每一牙后,有多数后备牙, 牙缺失后可由新牙补充,去 旧更新,终生不止。
端生牙(acrodont):此类牙 无根,借纤维膜附着于颌骨 边缘。
牙体解剖学
10
哺乳动物牙齿特点
尖牙:用于穿刺和撕 裂食物,并支撑口角
牙体解剖学
21
前磨牙:协助尖牙、磨 牙撕裂和捣碎食物
后牙
磨牙:磨细食物
牙体解剖学
22
发音和言语功能 (Pronunciation Speeches)
牙,唇,舌 的位置关系决定发音的准确性和语言的 清晰程度。
例如: 舌齿音:d,t; 双唇音:b,p; 唇齿音:f,v; 齿 音:s。
18
按牙在口腔内存在时间的久暂分类
1.乳牙(deciduous teeth):婴儿出生后6-7个月乳牙开 始萌出,至2.5岁萌出20个乳牙。6岁开始换牙。
2.恒牙(permanent teeth):是乳牙脱落后萌出的第二 副牙齿,28-32颗。
牙体解剖学
19
牙的功能physiologic functions of teeth
牙体解剖学
23
口腔解剖恒牙形态演示文稿

思考题
✓如何区分上下颌切牙? ✓如何鉴别上颌中切牙的左右? ✓如何区分上颌中切牙与侧切牙? ✓如何区分下颌中切牙与侧切牙? ✓如何鉴别下颌中切牙的左右?
上下颌切牙的区别
上颌切牙
牙冠 较宽
发育沟 明显
舌窝
深
边缘嵴 突出
切嵴 牙长轴唇侧
牙根 粗直
功能面 切嵴、舌面
下颌切牙 窄小 不明显 浅平
不明显 靠近牙长轴 窄扁、近远中面有凹陷
切嵴、唇面
切牙的应用解剖
❖1、上颌切牙位于牙弓前部,易因意外创伤 而折断,缺损后对发音美观有直接影响,病 人多迫切要求治疗修复。
❖2、上颌中切牙的牙冠外形常与面型相协调 。修复时应注意选择天然牙的形态,使之与 面型协调美观。
❖3、切牙邻面接触区及上颌侧切牙舌窝顶端 ,因自洁作用较差,常为龋病的好发部位。
颊尖的 远中牙 尖嵴
颊尖的 近中牙 尖嵴
近中面沟 舌尖偏近中
上颌第二前磨牙
❖ 1.轮廓较圆钝。 ❖2.颊面颈部较上颌第一前磨牙宽,发育沟不明显,
颊轴嵴圆钝,外形高点在中1/3与颈1/3交界处 ❖ 3.近中面颈部少有凹陷,近远中面接触区均在近
牙合缘偏颊侧 ❖4.牙合面颊缘与舌缘宽度相差不多,颊舌二尖大小
尖牙类共同特点
❖1、牙冠由唇面、舌面、近中面、远中面和一 个牙尖组成。
❖2、唇、舌面似圆五边形,各有唇轴嵴和舌轴 嵴。
❖3、邻面呈楔形,较厚,唇颈嵴和舌面隆突显 著。
❖4、切端有一显突的牙尖,牙尖均偏近中。 ❖5、牙根为粗壮单根,根尖段偏远中。 ❖6、髓腔形态与牙体外形相似,髓室与根管无
明显界限,均为单管。
2、牙根
❖扁圆单根 ❖根面沟比下颌中切明显 ❖根颈1/3处横切面为扁圆形 ❖根尖偏远中
牙体解剖生理—牙的组成、分类及功能(口腔解剖生理学课件)

《口腔解剖生理学》
目录
CONTENTS
1
牙的组成
2
牙的分类
3
牙的功能
4
牙的萌出及乳恒牙更替
01
牙的组成
(一)牙的组成 外形观察
1. 牙冠 2. 牙根 3. 牙颈
牙的组成-外形观察
牙的组成-外形观察
1.牙冠
牙体被牙釉质覆盖的部分,大部分显露于口腔,是行使 咀嚼功能的部分,牙冠形态与功能相关。
牙的组成-外形观察
牙的分类
根据牙在口腔存在时间的暂久分类
1.乳牙(deciduous teeth)
× 2 = 20
乳牙重要意义: 咀嚼、消化吸收 引导恒牙萌出 刺激颌骨发育 发音、保持面部美观
牙的分类
2.恒牙(permanent teeth)
通常口腔内恒牙数为28~32颗
× 2 = 32
牙的分类
牙的分类
1.乳牙:出生后6~8个月开始陆续萌出,到 两岁半左右全部萌出,共20个。自6~7岁 至12~13岁,乳牙逐渐脱落,被恒牙所代 替。
(三)牙萌出的特点
1.按一定的时间和顺序 2.左右成对先后 3.下颌牙略早于上颌牙 4.女性略早于男性
牙的萌出
(四)乳牙的萌出时间
顺序依次为:I,II, IV,III,V
(五)恒牙的萌出时间 顺序依次为: 上颌 6,1,2,4,(3,5),7,8 下颌 6,1 ,2,( 3,4),5,7,8
牙的萌出
在口腔内 前牙
位于牙弓的前部(口角之前),包括切牙和尖牙
的位置分 后牙 类
位于牙弓的后部(口角之后),包括前磨牙和磨牙。
03
牙的功能
牙的功能
(三)牙的功能 1.咀嚼功能
目录
CONTENTS
1
牙的组成
2
牙的分类
3
牙的功能
4
牙的萌出及乳恒牙更替
01
牙的组成
(一)牙的组成 外形观察
1. 牙冠 2. 牙根 3. 牙颈
牙的组成-外形观察
牙的组成-外形观察
1.牙冠
牙体被牙釉质覆盖的部分,大部分显露于口腔,是行使 咀嚼功能的部分,牙冠形态与功能相关。
牙的组成-外形观察
牙的分类
根据牙在口腔存在时间的暂久分类
1.乳牙(deciduous teeth)
× 2 = 20
乳牙重要意义: 咀嚼、消化吸收 引导恒牙萌出 刺激颌骨发育 发音、保持面部美观
牙的分类
2.恒牙(permanent teeth)
通常口腔内恒牙数为28~32颗
× 2 = 32
牙的分类
牙的分类
1.乳牙:出生后6~8个月开始陆续萌出,到 两岁半左右全部萌出,共20个。自6~7岁 至12~13岁,乳牙逐渐脱落,被恒牙所代 替。
(三)牙萌出的特点
1.按一定的时间和顺序 2.左右成对先后 3.下颌牙略早于上颌牙 4.女性略早于男性
牙的萌出
(四)乳牙的萌出时间
顺序依次为:I,II, IV,III,V
(五)恒牙的萌出时间 顺序依次为: 上颌 6,1,2,4,(3,5),7,8 下颌 6,1 ,2,( 3,4),5,7,8
牙的萌出
在口腔内 前牙
位于牙弓的前部(口角之前),包括切牙和尖牙
的位置分 后牙 类
位于牙弓的后部(口角之后),包括前磨牙和磨牙。
03
牙的功能
牙的功能
(三)牙的功能 1.咀嚼功能
口腔解剖生理学——3恒牙的解剖外形-尖牙PPT课件

左右下颌尖牙
近中牙尖嵴短平、远中牙尖嵴长斜 近中接触点不明显,延续为一直线
尖牙类
上下颌尖牙的鉴别
上颌尖牙
下颌尖牙
体积
较大
较小
牙冠外形
短而宽
长而窄
唇轴嵴、唇颈嵴、舌 明显 轴嵴、舌隆突
不明显
舌窝
较深
较浅平
唇面观近中缘
长而外展
更长,与近中根面几乎平行呈 直线
牙尖偏向
略偏近中
明显偏近中
侧面 观
牙尖顶
冠根唇缘相 连
实训五:3倍大上颌尖牙的绘制(2学时)
三、描绘近中面形态 1、确定冠长(30.0mm)、根长(51.0mm)、冠厚 (24.0mm)和颈厚(21.0mm) 2、确定牙冠外形高点、牙尖点: 唇面外形高点:近颈1/9 舌面外形高点:近颈1/6 切点:冠厚的1/2(偏唇侧),牙尖厚度:2.25-3.0mm 近中颈曲线与中线交点:近中颈曲度7.5mm 3、绘出近中面的冠根外形:
远中接触点:冠长1/2略偏颈部 牙尖点:冠宽1/2略偏近中处 颈宽点:近中颈曲度:7.5mm
远中颈曲度:4.5mm 颈线最凸点:冠根分界线的中点 3、绘出唇面的冠根外形:
唇面似圆五边形;唇轴嵴将唇面分为两个斜面并有两条发 育沟;牙尖偏近中,近中斜缘与远中斜缘交角为90°;牙根 粗直,根尖略偏远中
实训五:3倍大上颌尖牙的绘制(2学时)
唇颈嵴较突;舌窝、舌面隆突较明显
实训五:3倍大上颌尖牙的绘制(2学时)
五、描绘牙尖形态 1、确定冠宽(22.5mm)、冠厚(24.0mm) 2、确定外形高点: 近中接触区:冠厚的唇1/3和中1/3交界处 远中接触区:冠厚的1/2,略偏唇侧 牙尖厚度:2.25-3.0mm 3、绘出牙尖形态:
近中牙尖嵴短平、远中牙尖嵴长斜 近中接触点不明显,延续为一直线
尖牙类
上下颌尖牙的鉴别
上颌尖牙
下颌尖牙
体积
较大
较小
牙冠外形
短而宽
长而窄
唇轴嵴、唇颈嵴、舌 明显 轴嵴、舌隆突
不明显
舌窝
较深
较浅平
唇面观近中缘
长而外展
更长,与近中根面几乎平行呈 直线
牙尖偏向
略偏近中
明显偏近中
侧面 观
牙尖顶
冠根唇缘相 连
实训五:3倍大上颌尖牙的绘制(2学时)
三、描绘近中面形态 1、确定冠长(30.0mm)、根长(51.0mm)、冠厚 (24.0mm)和颈厚(21.0mm) 2、确定牙冠外形高点、牙尖点: 唇面外形高点:近颈1/9 舌面外形高点:近颈1/6 切点:冠厚的1/2(偏唇侧),牙尖厚度:2.25-3.0mm 近中颈曲线与中线交点:近中颈曲度7.5mm 3、绘出近中面的冠根外形:
远中接触点:冠长1/2略偏颈部 牙尖点:冠宽1/2略偏近中处 颈宽点:近中颈曲度:7.5mm
远中颈曲度:4.5mm 颈线最凸点:冠根分界线的中点 3、绘出唇面的冠根外形:
唇面似圆五边形;唇轴嵴将唇面分为两个斜面并有两条发 育沟;牙尖偏近中,近中斜缘与远中斜缘交角为90°;牙根 粗直,根尖略偏远中
实训五:3倍大上颌尖牙的绘制(2学时)
唇颈嵴较突;舌窝、舌面隆突较明显
实训五:3倍大上颌尖牙的绘制(2学时)
五、描绘牙尖形态 1、确定冠宽(22.5mm)、冠厚(24.0mm) 2、确定外形高点: 近中接触区:冠厚的唇1/3和中1/3交界处 远中接触区:冠厚的1/2,略偏唇侧 牙尖厚度:2.25-3.0mm 3、绘出牙尖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