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致化护理对乳腺癌患者心理及治疗态度的影响
心理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心理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乳腺癌是指乳腺组织恶性肿瘤的一种,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乳腺癌既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也对其心理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
乳腺癌患者在生理治疗的心理护理干预也非常重要。
心理护理干预是指通过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患者进行心理支持和帮助,以达到缓解其心理困扰、提高其心理适应能力的目的。
乳腺癌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会面临很多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自卑、恐惧等,而心理护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积极面对这些问题,增强其心理抵抗力,提高其生活质量。
心理护理干预可以帮助乳腺癌患者缓解焦虑和抑郁。
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过程充满不确定性和恐惧,患者常常会产生焦虑和抑郁的情绪。
而心理护理干预可以通过提供信息、解答疑惑、给予情感支持等方式,帮助患者理解疾病的发展和治疗的进展,减少焦虑和抑郁的情绪。
心理护理干预可以帮助乳腺癌患者重建自信和自尊。
乳腺癌患者在接受手术和放疗等治疗后,可能会出现乳房缺失、脱发等外貌上的改变,这对患者的自尊心造成很大的伤害。
心理护理干预可以通过情感支持和认知重建等方法,帮助患者重新认识自己的身体,接受自己的改变,并重新恢复对自己的自信和自尊。
心理护理干预可以帮助乳腺癌患者应对疾病带来的身份认同危机。
乳腺癌患者常常面临身份认同的问题,如作为女性的角色认同、作为母亲的角色认同等。
心理护理干预可以通过个体辅导和家庭辅导等方式,帮助患者重新认识自己的身份,找到新的生活目标和生活意义,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身份认同危机。
心理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患者中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它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抑郁、重建自信和自尊、应对身份认同危机、提高生活质量等。
在乳腺癌患者的综合治疗中,心理护理干预应该得到充分的重视和应用。
心理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心理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一、乳腺癌患者的心理问题乳腺癌是一种具有较高发病率的癌症,患者常常会面临生命威胁和身体形象改变等问题,从而导致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研究表明,乳腺癌患者中有相当比例的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而这些心理问题的存在,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会对治疗效果产生负面影响。
二、心理护理干预的定义心理护理干预是指通过心理干预措施,对乳腺癌患者进行精神状态评估,为其提供心理支持和指导,以缓解其心理压力,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提升其生活质量的一种干预方式。
心理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的影响已经得到了研究和实践的证实,其应用效果也逐渐受到关注。
三、心理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1. 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乳腺癌患者常常因为治疗的副作用、身体形象改变等原因而出现焦虑和抑郁情绪。
心理护理干预可以通过心理支持、放松训练、认知行为疗法等方式,帮助患者理解自己的情绪,并学会调节和应对情绪,从而缓解其焦虑和抑郁情绪,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
2. 提高治疗依从性:乳腺癌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要求较高。
而心理护理干预可以通过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教育,帮助其树立信心,增强对治疗的信任,提高治疗依从性,有利于治疗的顺利进行和效果的提升。
3. 促进康复和生活质量提升:乳腺癌患者经过手术、化疗等治疗后,往往需要一定时间进行康复。
心理护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树立积极的康复态度,增强其对生活的信心,促进康复的进行。
心理护理干预还可以通过生活方式指导、心理支持小组等方式,帮助患者重建社会支持系统,提升其生活质量。
四、心理护理干预的具体实施方式1. 心理咨询和支持:通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或心理护士,针对乳腺癌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个性化咨询和支持,帮助其理解和应对心理问题。
2. 心理健康教育:对乳腺癌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心理态度,增强对治疗的信心。
3. 心理支持小组:建立乳腺癌患者心理支持小组,让患者在相互支持和交流中得到情感上的满足和支持,促进心理康复。
心理护理对康复期乳腺癌患者抑郁症的影响

心理护理对康复期乳腺癌患者抑郁症的影响引言: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而乳腺癌患者的生活往往伴随着巨大的身体和心理压力。
在康复期,患者可能面临肉体上的痛苦以及精神上的压抑,这容易导致抑郁症的发生。
因此,心理护理在康复期乳腺癌患者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心理护理对康复期乳腺癌患者抑郁症的影响。
一、认知行为疗法的应用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它通过改变患者的思维和行为模式来缓解抑郁症状。
在康复期乳腺癌患者中,认知行为疗法被广泛应用。
通过帮助患者发现和修正消极的思维模式,例如自责、绝望等,认知行为疗法能够提升患者的自尊心和自我认同感,减少抑郁情绪的发生。
此外,该疗法还通过行为干预,如制定具体的目标和活动安排,帮助患者重建积极的生活方式,增加他们的活动水平和社交参与,以提升心理状态。
二、情绪支持与倾听在乳腺癌康复期患者中,情绪支持和倾听起着重要的作用。
乳腺癌患者可能感受到焦虑、恐惧和挫折,而抑郁是其中最常见的心理障碍之一。
心理护理人员可以通过倾听患者的心声,理解他们的情绪和体验,并提供情绪支持。
这种支持不仅包括情感上的支持,也包括信息的分享。
抑郁症患者往往感到孤独和无助,因此得到情感和信息上的支持可以帮助他们建立正面的自我认知,缓解抑郁情绪。
三、心理教育与自我管理在康复期乳腺癌患者中,心理教育与自我管理是心理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心理教育可以帮助患者了解和接受自己的疾病状态,减轻他们对未来的焦虑和恐惧。
乳腺癌患者在康复期需要适应新的生活方式和身体变化,通过心理教育,他们能够获得掌握和管理自己情绪的技巧,增强自我调适和自我控制的能力。
此外,心理教育还包括治疗目标的设定和主动寻求支持的能力培养,这些都有助于缓解抑郁症状。
四、家庭关怀与社会支持乳腺癌患者的康复过程中,家庭关怀和社会支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家人和朋友的关心与支持能够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增强他们的抗压能力。
心理护理人员应该与患者的家属密切合作,提供相关的心理支持和指导,帮助家庭成员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并合理分担照顾和支持的责任。
乳腺癌患者的心理护理

乳腺癌患者的心理护理乳腺癌患者的心理护理⒈介绍乳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心理护理在乳腺癌患者的康复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提供关于乳腺癌患者心理护理的详细指导,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理解并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
⒉乳腺癌的心理影响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过程可能会引发患者的各种负面情绪和心理问题,包括焦虑、抑郁、恐惧、自卑等。
这些心理问题可能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产生负面影响。
⑴焦虑与恐惧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过程往往会让患者感到焦虑和恐惧。
患者可能会担心治疗的副作用、疼痛和未来的生活质量问题。
同时,对于可能的手术和化疗过程,患者也会感到紧张和恐惧。
⑵自卑与失落感乳腺癌会对患者的身体形象造成严重的影响,包括乳房切除手术导致的乳房缺失。
这些身体变化会让患者感到自卑和失落,影响到他们的自尊心和性生活。
⑶抑郁与情绪低落乳腺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感到情绪低落和抑郁。
这可能是由于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治疗的副作用、社交隔离等因素所引起的。
抑郁会给患者的康复带来阻碍,因此及时发现和处理患者的抑郁情绪至关重要。
⒊乳腺癌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为了帮助乳腺癌患者应对心理问题,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心理护理方法:⑴提供信息与教育给予乳腺癌患者相关的信息和教育,让他们了解疾病的发展过程、治疗方案和康复周期。
通过了解疾病,患者可以更好地应对疾病带来的心理压力。
⑵心理支持和咨询提供积极的心理支持和咨询服务,让患者有机会表达情感、释放压力和获得专业意见。
可以通过个别心理咨询、心理干预、支持小组等方式进行心理支持。
⑶康复训练和支持乳腺癌康复训练和支持计划可以帮助患者逐步恢复身体功能和心理健康。
康复训练包括生活技能训练、身体康复训练和心理康复训练等。
⑷紧急干预对于出现严重心理问题的患者,需要进行紧急的心理干预。
这包括医护人员和心理专家的共同协作,在特殊情况下提供紧急援助,帮助患者度过困难时刻。
⒋附件本文档附带了以下附件:附件1:乳腺癌患者康复训练计划表附件2:乳腺癌患者心理支持小组活动方案附件3:乳腺癌治疗常见问题解答手册⒌法律名词及注释⑴法律名词- 患者隐私保护法:指保护患者个人隐私信息的法律。
心理护理在乳腺癌护理中对患者负面心理的影响分析

心理护理在乳腺癌护理中对患者负面心理的影响分析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主要讨论心理护理在乳腺癌护理工作对患者负面心理的影响,以明确心理护理的应用价值。
方法:本次研究随机选择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前来我院治疗乳腺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总计160例,依照随机分配的方式将患者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
其中,实验组患者接受心理护理,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
结果:就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97.5%,较对照组(80%)更高;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与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
结论:护理人员在乳腺癌护理中可应用心理护理干预改善患者负面心理,提高护理有效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心理护理;乳腺癌;负面心理引言乳腺癌属于女性较为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乳腺癌手术将对女性第二性器官完整度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害[1]。
因为术后形体的改变、对生存价值的担忧以及可能复发的危险,许多乳腺癌患者容易产生严重的负面心理,对后续治疗产生严重影响。
对此,部分学者提出采用心理干预的方式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负面心理[2]。
为此,本次研究以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作为样本,深入研究心理护理在乳腺癌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随机选择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前来我院治疗乳腺癌的160例患者作为受试者。
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
其中实验组患者总计80例,年龄最小值33岁,最大值65岁,平均值为(50.2±2.2)岁,病程在1个月至3年之间,平均值为(2.45±0.41)岁。
对照组患者80例,年龄最小值32岁,最大值67岁,平均值为(50.3±3.1)岁,病程在1个月至4年之间,平均值为(2.51±0.89)岁。
两组患者在年龄以及病程等方面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对比性。
全面引导护理对乳腺癌放疗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

全面引导护理对乳腺癌放疗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1. 引言1.1 全面引导护理对乳腺癌放疗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全面引导护理对乳腺癌放疗患者的护理质量有着积极的影响。
全面引导护理可以有效地帮助患者调整心理状态,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治疗效果。
全面引导护理可以提供患者更为全面的护理服务,包括饮食、运动、心理支持等方面,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全面引导护理还可以加强患者对护理的依从性,提高治疗的成功率,并改善患者的家庭支持系统,为患者的康复和生存率提供更为有力的保障。
通过全面引导护理,可以有效提升乳腺癌放疗患者的护理质量,为患者的康复和生存带来更多的希望和可能。
2. 正文2.1 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引导护理对乳腺癌放疗患者护理质量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其中之一就是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
乳腺癌放疗是一种艰苦的治疗过程,患者常常面临着恐惧、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
全面引导护理通过专业的护士团队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树立乐观的心态,面对治疗过程中的种种困难和挑战。
护理团队还会通过耐心倾听、关心和支持,帮助患者缓解压力,减少焦虑和抑郁情绪,提升患者的心理抗压能力。
全面引导护理还会通过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治疗过程,增强对自身疾病的认知和应对能力,从而减少消极情绪的影响。
通过全面引导护理的心理支持,患者在乳腺癌放疗过程中更加坚强和乐观,提高了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为患者重建信心和希望。
2.2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全面引导护理对乳腺癌放疗患者护理质量的重要方面。
在放疗期间,患者可能会出现疲劳、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影响到他们的生活质量。
护士需要通过全面的引导护理来帮助患者缓解这些不适,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护士可以通过提供营养指导,帮助患者制定科学的饮食计划,保证患者获得足够的营养,增强体质,减轻放疗带来的身体不适。
护士还可以通过心理支持和心理护理,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改善生活质量。
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心理护理的有效性分析

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心理护理的有效性分析
摘要:本研究旨在分析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心理护理的有效性。通过文献综述、研究设计和结果分析,我们发现乳腺癌患者在化疗期间普遍面临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以及对治疗的恐惧和不确定性。心理护理作为一种干预措施,旨在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研究结果显示,心理护理对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的心理状态具有积极影响,有效缓解了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了对治疗的配合度和满意度。因此,心理护理在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具有重要意义,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关键词:乳腺癌、化疗、心理护理、心理状态、生活质量 第一章 引言 乳腺癌作为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高不下。化疗作为乳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对于延长患者生命、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化疗过程中患者往往伴随着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还可能对其身心健康造成长期影响。因此,探讨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心理护理的有效性,对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章 文献综述 1. 乳腺癌的概述 乳腺癌作为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均呈上升趋势。乳腺癌的病理机制复杂,涉及多种遗传、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因素。近年来,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人们对乳腺癌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 乳腺癌的流行病学特点乳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不同地区、不同人种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城市地区的发病率高于农村地区,发达国家的发病率高于发展中国家。此外,乳腺癌的家族史、月经初潮年龄、绝经年龄、未孕或初次足月产的年龄较晚、哺乳总时间、乳腺增生、肥胖、高血压、精神抑郁等均为乳腺癌的危险因素。
乳腺癌的病理机制乳腺癌的病理机制涉及多个基因和信号通路的异常。例如,BRCA1和BRCA2基因的突变与乳腺癌的遗传易感性密切相关。此外,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表达状态也是乳腺癌分类和预后的重要因素。
心理护理及人文关怀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心理护理及人文关怀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摘要】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治疗是乳腺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方式。
本文探讨了心理护理及人文关怀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康复的重要性和影响。
心理护理可以帮助患者调节情绪,增强康复信心,减缓术后不良情绪。
而人文关怀则关注患者的心理和社会需求,帮助患者重建健康的人际关系。
心理护理和人文关怀的相互配合可以提升患者的康复效果,使其更加积极面对治疗和康复过程。
综合分析表明,心理护理和人文关怀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康复具有重要作用,建议医护人员在治疗过程中综合应用心理护理和人文关怀,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康复水平。
【关键词】关键词:乳腺癌、术后康复、心理护理、人文关怀、恶性肿瘤、治疗方式、康复效果、配合治疗、作用、重要性。
1. 引言1.1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女性健康的重要威胁之一。
据统计,乳腺癌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居首位,对女性的生活和身心健康造成了巨大影响。
乳腺癌的发病年龄逐渐年轻化,很多患者都是在青壮年阶段被诊断出患病,给患者及其家人造成了沉重的心理负担。
乳腺癌的发病率还在不断上升,造成了社会的巨大负担,对女性的身心健康、家庭关系和社会地位都带来了深远影响。
对乳腺癌患者及其家人来说,及时进行心理护理和人文关怀,对患者的康复和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乳腺癌患者在接受治疗的心理护理和人文关怀也应当得到重视和支持。
1.2 手术治疗是乳腺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方式手术治疗是乳腺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方式,是目前乳腺癌治疗的首选方法之一。
手术治疗的目的是彻底切除乳腺癌组织,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乳腺癌治疗的关键。
根据乳腺癌的严重程度和患者的个体情况,手术治疗可以包括乳房保留手术和乳房切除手术。
乳房保留手术是尽可能保留患者的乳房组织,同时切除癌组织,保持患者的身心完整性和自我形象。
而乳房切除手术则是将整个乳房组织切除,通常会伴随乳房重建手术来重建乳房形态,帮助患者重新获得自信和生活信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致化护理对乳腺癌患者心理及治疗态度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8-08-31T10:04:18.023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7月20期作者:罗满艳[导读] 研究在乳腺癌患者护理当中,应用细致化护理对患者个人心理及治疗态度产生的影响。
罗满艳
湖南省肿瘤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湖南长沙 410000 摘要:目的:研究在乳腺癌患者护理当中,应用细致化护理对患者个人心理及治疗态度产生的影响。
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内收治的58例乳腺癌患者为对象,将其按照相关方式均分成基础组与改良组,基础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而改良组患者则接受细致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方式护理后的心理状态与治疗依从性情况。
结果:改良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心理状态明显好于基础组,且治疗依从性更好,相关数据对比后存在明显意义(P<0.05)。
结论:对于乳腺癌患者的护理,选择细致化护理方案效果较好,该护理方案值得应用。
关键词:乳腺癌;细致化护理;治疗态度;依从性;焦虑;抑郁根据流行病学的相关调查数据显示,乳腺癌在世界范围内都排在女性恶性肿瘤疾病的首位,我国与西方国家相比虽然是乳腺癌低发国家,但目前患者数量也出现了增多,且患者年龄趋于年轻化[1]。
对于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手术治疗是效果较为确切的治疗方案,但是手术治疗带有创伤性与应激性,患者很容易出现各种类型的负性心理[2]。
乳腺癌患者出现负性心理之后,配合治疗的态度就会受到不利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会不断下降,这对于其手术效果较为不利[3]。
我院针对此类患者选择两种不同类型的护理方案,现就相关情况进行如下阐述: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7年我院收治的癌症患者中选择58例乳腺癌患者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均为女性且接受手术治疗,本次研究得到伦理委员会审批,患者入组前签署知情书。
按照随机均匀分组方式,将其均分成为基础组及改良组,每组各29例对象。
基础组患者年龄39—68岁,左乳发病15例,右乳发病14例;改良组患者年龄为40—69岁,左乳发病16例,右乳发病13例,对比两组患者资料后无差异存在(P>0.05)。
1.2方法
基础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包括病情观察、健康宣教、对症处理等,改良组对象则在上述基础上接受细致化护理,主要方法如下:
1.2.1心理护理
乳腺癌患者在接受手术后会出现不同的负性心理,包括个人情绪低落、焦虑、抑郁、恐惧等,很多患者甚至会出现缺乏治疗信心的情况。
护理人员需要在平时多与患者交流,掌握患者的心态变化,并且不断引导患者主动倾诉真实想法,并且针对患者的心态进行疏导。
护理人员需要多给予患者鼓励与安慰,帮助其树立治疗信心,让其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治疗等,这样才能确保临床疗效。
1.2.2饮食护理
乳腺癌患者术后一般需要接受化疗治疗,护理人员可以让患者在每次接受化疗之前食用一些豆制品、蛋类、瘦肉以及乳制品等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
在患者接受化疗治疗期间,护理人员需要让其食用新鲜的蔬菜、水果等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并且保证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
如果患者出现腹泻,则可以让其食用香蕉等钠、钾元素丰富的食物,尽量避免产气食物,并且保证食物易于消化。
1.2.3不良反应干预
对于乳腺癌患者,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其口腔情况,保证其口腔卫生,如果患者出现严重呕吐,则需要观察呕吐物的性状等,遵医嘱给予患者止吐药物。
如果患者出现头发脱落,护理人员需要做好患者头部的保护,让其外出时戴好帽子,不要被日光照射,也可以让患者戴上假发等。
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血常规情况,如果患者白细胞过低则需要暂停其后续化疗,并且遵医嘱给予患者相应的药物干预,还要让患者保证休息。
1.2.4生活行为干预
护理人员可以选择放松与意向控制方式等帮助患者转移注意力,也可以选择播放音乐等方式避免患者过于关注相关症状,并且指导患者学会移情易性,培养一些兴趣爱好等,这样都可以改善患者的整体状态[4]。
1.3临床观察指标
针对两组患者分别接受不同类型护理后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患者焦虑心理选择SAS量表分析,抑郁心理则利用SDS量表观察,患者量表得分越高,其焦虑与抑郁心理越严重。
此外,对患者治疗依从性进行分析,患者依从性包括完全依从、部分依从以及不依从三种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研究中的相关数据需接受SPSS21.0软件包处理,患者计数资料表示为n(%),接受X2检验,计量资料则用(±s)表示,接受t检验。
若对比后P<0.05,即为存在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心理状态
3 讨论
乳腺癌是女性群体最为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疾病,伴随相关因素的影响,我国患有乳腺癌的患者数量明显增多,且患者年龄出现年轻化态势。
对于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手术、化疗都是主要手段,但是患者会受到疾病以及治疗方案的双重刺激,进而出现一些不良心理等[5]。
因此,针对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治疗态度等进行护理干预较为关键。
在乳腺癌患者的护理中,常规护理一般侧重于患者病情观察、并发症处理等,护理内容相对而言较为基础,无法兼顾患者多方面的护理需求,且护理模式较为单一等。
我院针对这类患者选择细致化护理,细致化护理主要就是针对护理方案进行细化分解处理,将护理工作划分为不同的层面与内容,并且结合患者的实际护理需求进行操作,这样可以让患者的护理更有针对性,并且可以贴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避免患者的临床护理出现漏洞等,确保患者的护理工作更为完善。
在细致化护理当中,护理人员会从多个方面入手,将患者的护理方案形成一个紧密整体,这样可以确保患者临床护理的系统性。
乳腺癌患者在接受细致化护理之后,可以更为信任护理人员,也能更加配合护理人员的各项工作,不会出现排斥临床护理的情况,以此保证护理工作的有效性。
在此次研究当中,两组患者在入院接受治疗的同时,分别接受不同类型的护理干预。
在对比相关数据后可看出,改良组患者接受临床护理后SAS评分与SDS评分明显低于基础组,且患者的总依从度远好于基础组对象,相关数据对比后存在明显意义。
从这一研究数据可看出,细致化护理针对乳腺癌患者而言存在极为明显的应用优势。
结语:
针对乳腺癌患者的护理方案选择而言,细致化护理可以有效改善其心理状态,并且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该方案的应用优势十分明显。
参考文献:
[1]李晓艳.心理护理对乳腺癌患者负面情绪和免疫功能的影响[J].免疫学杂志,2013,29(12):1048-1051+1056.
[2]夏小芳,练玲玲,徐民.心理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6,54(02):126-129.
[3]王敏娟,赵元会.细致化护理对乳腺癌患者心理及治疗态度的影响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72):218.
[4]潘伟琴,叶新青,叶洪.综合性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术后行化疗的心理状态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36):86-89.
[5]管文燕,章庆华,张琳.综合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期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0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