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的职业道德

合集下载

医学职业道德在医学专业人才成长中的重要意义

医学职业道德在医学专业人才成长中的重要意义

医学职业道德在医学专业人才成长中的重要意义
医学职业道德在医学专业人才成长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培养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医学职业道德是医学专业人才的基本素养和道德要求,通过系统的医学伦理教育和职业道德培训,可以使医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养成敬业、尊重患者、诚实守信、守法合规等良好的职业道德态度。

2. 强化医学实践中的行为规范:医学职业道德规范是指医学专业人员在临床实践中必须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如尊重患者隐私,保护患者利益,遵守医学伦理准则,规范医疗行为等。

只有遵守这些行为规范,才能保障医学实践的公正、廉洁和人性化。

3. 塑造医学专业人才的职业形象:医学职业道德不仅是医学专业人员的行为准则,也是医学专业人员形象的体现,良好的职业道德可以提升医生的社会地位,增加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和满意度。

医学专业人员在职业道德上要克服诱惑和利益冲突,坚守职业操守,以良好的医德医风赢得社会的认可和尊重。

4. 传承与培养医学专业人才的传统价值观:医学职业道德的核心是人道主义精神,如患者至上、生命至上、尊重人的主体性等价值观。

传统医学教育强调医生应该以患者的利益为先,秉持仁爱之心,将患者的健康放在第一位。

通过培养医学生的职业道德,可以传承和发扬这些传统价值观,弘扬医学精神,使医学专业人才充满使命感和责任感。

综上所述,医学职业道德在医学专业人才成长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专业人才,推动医学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医学生爱岗敬业,遵守职业道德作文

医学生爱岗敬业,遵守职业道德作文

医学生爱岗敬业,遵守职业道德作文《医学生的职业坚守》我是一名医学生,在这条学医的道路上摸爬滚打了好些年。

咱们医学生啊,这爱岗敬业和遵守职业道德那可是必不可少的,就像人活着得吃饭一样自然。

就拿我在医院实习的时候见到的一件事来说吧。

那是普通的一天,医院里人来人往忙得不可开交。

我跟在一位经验丰富的医生导师后面。

这时候来了一位大爷,穿着特别朴素,身上散发着那种乡村泥土混合着轻微汗味的气息。

大爷的脸色很不好,蜡黄蜡黄的,而且气喘吁吁的。

导师瞧见大爷这模样,脸上立马就变得严肃又关切。

大爷哆哆嗦嗦地从怀里掏出了一个皱巴巴的病历本,导师接过来仔仔细细地看着,眼神专注得就像在研究什么绝世珍宝。

在询问病史的时候,大爷可能因为紧张,说话颠三倒四的,但是导师一点都没有不耐烦。

他不断地轻声安抚大爷,让大爷慢慢说。

这时候旁边一个护士着急地拿着一摞文件走过来说有紧急的事需要导师帮忙瞅一眼,导师就只是抬头看了一眼,轻声说“等会儿,这边正忙着呢”。

护士只好匆匆走开。

导师对着大爷又问了好多详细的问题,从发病时间到平时的饮食习惯,真心是掰开了揉碎了问。

等大爷终于把情况说清楚了,导师又认认真真地给大爷做了检查,那双手在大爷身上仔细地摸索按压,神情庄重得就像是完成一项无比伟大的工程。

其实当时医院里各种杂事特别多,导师完全可以随便简单看看,开点药打发大爷走就行了。

但是他没有,我知道这就是敬业,这就是遵守职业道德。

他那会儿心里眼里就只有大爷这个病人的事儿。

我们医学生将来会成为医生,要是都像导师这样,实实在在地对待每一个病人,坚守自己的岗位,不被那些杂事分心扰乱,认认真真地遵守着职业道德,那咱这医学界肯定会让更多的病人安心、舒心。

爱岗敬业不是什么空中楼阁的大话,就体现在这看病人的一个个细节里。

遵守职业道德也不是挂在嘴边的空口号,而是对每一个病人用心尽力的态度。

《敬业从心出发,医德是根本》我也是个医学生,平时在学校里都听老师们讲各种大道理,说什么医学生未来要怎样敬业啦,医德有多重要啦。

如何培养医学生的医学伦理和职业道德

如何培养医学生的医学伦理和职业道德

如何培养医学生的医学伦理和职业道德医学生作为未来的医疗专业人员,除了需要具备扎实的医学知识和技术能力,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医学伦理和职业道德。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如何培养医学生的医学伦理和职业道德。

一、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1. 引入医学伦理和职业道德课程:学校应将医学伦理和职业道德课程纳入医学生的专业课程体系中,确保其系统性和全面性。

这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操守和行为准则。

2. 倡导案例教学:通过讲授真实的医疗案例,引导学生思考伦理与道德问题,并讨论不同的观点和解决方法。

案例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伦理和道德原则。

3. 现场教学实践:组织学生参与医疗实践,让他们亲身体验医学伦理和职业道德在实际工作中的重要性。

例如,安排学生到医疗机构进行实习,让他们与患者、医生和其他医护人员互动,感受医学伦理和职业道德的实际应用。

二、师资培训与榜样示范1. 增加师资培训:学校和医疗机构应加强对教师和临床导师的医学伦理和职业道德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

2. 提供榜样示范:学校和医疗机构应重视聘请具有良好医学伦理和职业道德的医生作为榜样示范。

他们的言行举止将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激励学生积极培养医学伦理和职业道德。

三、情感教育与学生管理1. 培养同理心:学校和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让他们能够理解并关心病人的心理需求。

培养同理心可以帮助医学生更好地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2. 强化责任感:通过学生管理制度和规范,强化医学生的责任感和纪律性。

要求学生在实习和临床操作中遵守相关法律和伦理规范,保障患者权益,主动履行职业道德。

四、开展专题讲座与讨论1. 开展专题讲座:学校和医疗机构可以邀请资深医学专家、伦理学家和心理学家等举办专题讲座,向学生介绍医学伦理和职业道德的最新理论和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举办伦理与道德讨论会:定期组织学术讨论会或学生讨论会,让学生积极参与,共同探讨医疗伦理和职业道德的问题。

成为一名合格医学生,需要具备哪些素质和技能?

成为一名合格医学生,需要具备哪些素质和技能?

成为一名合格医学生,需要具备哪些素质和技能?2023年,医学专业依旧是一个备受关注和追捧的职业。

作为一名医学生,不仅需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更需要具备一系列素质和实践技能,才能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医学专业人才。

一、道德品质作为一名医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是必不可少的。

医学专业要求人们始终保持高尚的医德医风,秉持医救人的初心,相信每一个人都应该得到应有的医治。

这就要求医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始终要遵从职业道德和相关法律法规,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建立和培养良好的医学文化,增强诚信意识,提升道德素质。

二、心理素质医学专业是一种高度压力的职业,它需要人们具有很好的心理素质和应对能力。

在面对高难度的手术、疑难杂症的治疗和突发事件时,医学生应该保持沉着冷静,清晰思考,迅速做出判断和决策。

同时,对于患者情绪化和不理智的表现,医学生也要保持冷静和理智,避免产生冲动和情绪化的行为。

三、团队合作能力作为一名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医学工作通常需要涉及多个部门和专业,而团队合作是保证医疗服务质量的必要条件。

通过团队合作,医学生可以加强研究和交流,共同发掘疾病的治疗有效性和优化医疗服务流程。

四、语言沟通能力医学生在实践中需要和患者、同行和家属等多方进行良好的沟通和交流。

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是医学生必须具备的技能之一。

通过正确的语言沟通,可以有效提高医学服务的质量和效果,增加患者对医学工作的信任感和满意度。

五、技术能力作为医学专业人才,熟练掌握医学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也是非常必要的。

医学生应该通过系统学习和实践,掌握临床分析、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熟练掌握各种医疗设备的使用和维护等,具备一定的诊疗经验,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

综上所述,成为一名合格医学生,需要具备多种素质和技能,包括高尚的道德品质、良好的心理素质、协作团队能力、优秀的语言沟通和熟练掌握医学技能等,这些素质和技能相互结合和提升,可以为医学生的个人发展和医学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医学生职业道德

医学生职业道德
• 4.近代的医学道德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医学道德的形成与发展
•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我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 义列强为了进一步扩张势力,利用医疗事业,进行文化扩张。某些国 家的医生用患者的身体做实验或收集标本。著名的爱国学者宋国宾, 针对某些国家的医务从业者用伪劣药品毒害中国人民的罪行,提出 “永远不用伪制医药用品”,并在我国第一部医学伦理专著《医业伦 理学》中就四大问题作了论述:第一篇是《医师之人格》;第二篇是 《医师与患者》;第三篇是《医师与同道》;第四篇是《医师与社会》。 这部书强调作为医生必须加强医德修养:“良医当勤其所学,患其所思, 出其热忱,修其仪表,”在当时发出了一种正义的声音,维护了中华 民族的利益。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医学道德的形成与发展
• ”在这些资料中可以看出,古人就有了为他人不中毒,而自己去尝试 的自我牺牲精神。这样,我国的医德早在原始社会,就随着医药活动 的萌芽而逐渐形成。
• 2.夏商周时期的医学道德 • 夏商周时期出现了奴隶主和奴隶,社会有了分工。由于生产力的不断
发展,奴隶们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为文化、艺术和各门学科的发展, 奠定了物质基础,医学也有了长足的进步。根据文献记载,当时秦国 有了专职的医生如医和、医缓等,医和用“六气致病说”指出“天有 六气(阴、阳、风、雨、晦、明)……淫生六疾”,以此来解释各种疾 病的病因,也认识了外界环境与疾病发生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排斥 了神鬼致病的迷信,说明当时对医学已有了初步的认识。
要受到各种野兽的侵袭和伤害;在采集食物时,由于饥不择食可能吃 到有毒的野草果,以致人们患上疾病甚至死亡。为了防止中毒,人们 就对采集的各种植物,经过上千次的尝试、体验,逐渐积累了一些药 物知识。在此过程中出现了朴素的“仁爱救人”的医德思想。《淮南 子·修务训》中记载:“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之 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

临床医生个人医德总结

临床医生个人医德总结

临床医生个人医德总结医德,是指医生根据伦理、道德要求,以执业责任为准绳,保证医疗纪律,履行职业道德,维护医疗卫生秩序的总称。

临床医生个人的医德在医疗实践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是本人对临床医生个人医德的总结。

一、诚信守信诚信守信是一个医生最基本的职业道德。

医生在医疗过程中应该实事求是、不夸大病情,不隐瞒病情,不以口头承诺代替书面承诺。

在诊疗过程中,医生应该与患者清楚地交流,不误导患者,不造成不必要的误解或误解。

医生不应该私自泄露患者的保密信息,应该认真保护患者的隐私。

二、热心耐心热心耐心是医生应该具备的品质。

热心耐心是指医生在治疗患者时,应该认真细致,按时按量的执行治疗方案,对待患者要有同情心,要让患者感觉到自己是被重视的,而非冷漠的对象。

医生应该主动帮助患者解决各种问题。

三、勇于承担勇于承担是指当医生在工作中面临问题时,有勇气面对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医生必须清楚自己的能力边界,在能力范围内为患者负责,要认真对待患者的诉求,但同时也要明确告知患者,不能过度承诺或做出不切实际的承诺。

医生需要维护患者的利益,但也要维护医生自身的权益和尊严,不分文不驳。

四、记得感恩医生的职业生涯制订完整,离不开患者对自己的信任和支持。

而所有的移植健康的举措,离不开医学社会政策的支持。

因此,医生也要时刻记得感恩,要对社会表达感激之情,对患者用心的救治表示感激之情,并营造一种以礼相待、以感情相向的良好氛围。

综上所述,医德是医生工作中最重要的品质之一。

临床医生要以良好的医德来处理医学工作,做到诚信守信、热心耐心、勇于承担和记得感恩,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医疗服务和关爱。

培养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

培养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

培养其道德思维和判断能力。
临床实践教学
1 2
临床实习中的伦理指导
在临床实习过程中,强调医德医风的重要性,指 导学生正确处理医患关系,遵守医疗行为规范。
伦理查房与病例讨论
定期开展伦理查房和病例讨论,让学生参与实际 医疗决策过程,培养其临床伦理决策能力。
3
角色扮演与模拟训练
通过角色扮演和模拟训练等方式,让学生在模拟 的医疗场景中体验和实践职业道德行为。
医学生在职业道德方面的自我 提升和追求,包括自我反思、
自我约束和自我教育等。
评价体系
医德评价量表
通过量表评分的方式,对医学生的医 德情感、认知、行为和修养进行量化 评价。
360度反馈评价
通过患者、同事、上级等多方面的反 馈,全面评价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 。
医德档案
建立医学生医德档案,记录其在学医 过程中的医德表现,作为评价其职业 道德素养的重要依据。
社会实践活动
志愿服务与公益活动
鼓励学生参加志愿服务和公益活动,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 神。
基层医疗实践
组织学生到基层医疗机构实践,了解基层医疗的伦理问题和挑战 ,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国际医疗援助与合作
提供机会让学生参与国际医疗援助与合作项目,拓宽其国际视野 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校园文化熏陶
医学教育不仅是传授医学知识, 更是培养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

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直接关系 到未来医生的职业行为,影响医
疗质量。
现代社会对医生的职业道德要求 越来越高,培养医学生的职业道 德素养是医学教育的重要任务。
医学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医学职业道德是医生在医疗实 践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 准则。

医德教育培养医学生良好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医德教育培养医学生良好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医德教育培养医学生良好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医学生作为未来的医疗专业从业者,其职业道德的培养至关重要。

医德教育不仅是医学教育的一部分,更是医学生职业生涯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

良好的职业道德不仅有助于医学生行为规范,还关系到患者的利益和整个医疗行业的发展。

本文将探讨医德教育培养医学生良好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关的培养方法和实施措施。

一、医德教育对医学生的意义医德教育是医学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医学生的职业道德建立在对患者尊重、对生命尊严的基础上。

良好的医德可以帮助医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态度,培养他们对患者负责任的心态,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

首先,医德教育有助于医学生养成诚实守信的品质。

医学生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医学知识和技能,更要具备诚信的品格。

诚实守信是医疗行业中的基本准则,医学生应该以诚实的态度对待患者和同事,保障患者的知情权和隐私权。

其次,医德教育可以培养医学生的同理心和责任心。

医学生应该学会换位思考,站在患者的角度考虑问题。

他们需要在治疗患者的同时,关注患者的身心健康,给予患者充分的关怀和安慰。

医学生还需要具备辨别是非的能力,对于不符合伦理道德的行为要坚决抵制,维护医学职业的声誉。

最后,医德教育对医学生的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竞争激烈的医疗市场中,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可以为医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提升职业竞争力,有助于医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

二、培养医学生良好职业道德的方法要培养医学生的良好职业道德,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综合运用多种教育手段。

首先,要注重医德教育的理论学习。

医学生需要学习伦理学、法律法规等相关知识,了解医学道德的内涵和价值。

学习医德教育的基本理论是培养医学生职业道德的基础。

其次,要注重实践教育的开展。

医学生在专业实习中需要积极参与医疗工作,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并接受临床教师的悉心指导。

通过实践锻炼,医学生可以加深对职业道德的认识,培养正确的职业观念。

此外,还应该注重以案例分析为基础的教学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9
我国医学道德的形成与发展
3.战国至鸦片战争以前时期的医学道德
5)宋元时期的医学道德 宋代林逋的《省心录●论医》中说:“无恒德者不可 作医,人命生死之系,庸人假医以之诬,其初则要厚禄, 虚实补泻,未必适当。幸而不死,则呼需百出,病者甘心 以足欺,不幸而毙,则饮食不知禁嗜,欲有所为,非药之 过也。” 尖锐的批评了那些以医谋利,误人生命的庸医行为
34
我国医学道德的形成与发展
3.战国至鸦片战争以 前时期的医学道德
2)汉代的医学道德 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 中指出医药方术:“上以疗 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 中以保身长全”,高度体现 了医学是人类共同需要的事 业。
35
我国医学道德的形成与发展
3.战国至鸦片战争以前时期的医学道德
学校医德教育的重要性
大学是人生道德意识形成、发展和成熟的 重要时期,如同道德之路上的转折点,此 阶段良好的职业道德教育对未来的健康成 长和全面发展大有裨益,也为更好的献身 医学事业奠定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
31
我国医学道德的形成与发展
1.原始社会时期的医学道德

《淮南子●修务训》中记载: 神农……尝百草之味道,水泉之 甘苦,令民之所避就。当此之时, 一日而遇七十毒。”
40
我国医学道德的形成与发展
3.战国至鸦片战争以前时期的医学道德
6)明清时期的医学道德 明代李中梓在《医宗必读》中批评了七种坏医风: 1)“便佞之流”,以言辞取媚的人 2)“阿谀之流”,善于逢迎之人 3)“欺诈之流”,骗人诈财的人 4)“孟流之流”,鲁莽粗鲁的人 5)“馋妒之流”,妒忌人、讲人坏话的人 6)“贪悻之流”,贪得无厌的人 7)“庸贱之流”,庸俗浅见的人
18
医德
医术
19
医师职业道德
医师职业道德最早由美国医生联盟和内科 学会、欧洲内科医学联合会等于2002 年发布的新千年《医师宣言》中提出。至 今,已有36个国家和地区的120个国际医 学组织认可并签署该宣言。中国医师协会 于2005年正式宣布加入推行此宣言的活动, 并得到卫生部的大力支持。
20
41
我国医学道德的形成与发展
4.近代的医学道德 战乱的时代背景:中国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
28
职业道德的内容
医学生职业道德的特殊性
医学界有一句话:德不近佛者不可为医,才不近 仙者不可为医。 德先于才!宁愿无才有德,不愿有才无德,后者 对社会的危害性远远大于前者!
29
职业生活中的道德和法律之间的区 别
• • • 具体 的 内涵 不同 ; 调控手段 不 同; 职业 道德体现的 是从事 一定职 业活动 的人们 的 自律意识; • 职业 生活中的法律 更 多地体 现 为社会对 一定职 业活动 的 他律 要求。
医者之于社会的重要性
16
之于医者,何者最重要?
希波克拉底誓言背诵?
17
希波克拉底誓言
我要遵守誓约,矢忠不渝。对传授我医术的老师, 我要像父母一样敬重,并作为终身的职业。对我的儿子、 老师的儿子以及我的门徒,我要悉心传授医学知识。我 要竭尽全力,采取我认为有利于病人的医疗措施,不能 给病人带来痛苦与危害。我不把毒药给任何人,也决不 授意别人使用它。我要清清白白地行医和生活。无论进 入谁家,只是为了治病,不为所欲为,不接受贿赂,不 勾引异性。对看到或听到不应外传的私生活,我决不泄 露。如果我能严格遵守上面誓言时,请求神祇让我的生 命与医术得到无上光荣;如果我违背誓言,天地鬼神一 起将我雷击致死。
15
不为良相,愿为良医

范仲淹回答说:“怎么会呢?古人说,‘常善用人, 故无弃人,常善用物,故无弃物’。有才学的大丈夫,固 然期望能辅佐明君治理国家,造福天下,哪怕有一个百姓 未能受惠,也好像自己把他推入沟中一样。要普济万民, 只有宰相能做到。现在签词说我当不了宰相,要实现利泽 万民的心愿,莫过于当良医。如果真成为技艺高超的好医 生,上可以疗君亲之疾,下可以救贫贱之厄,中能保身长 全。身在民间而依旧能利泽苍生的,除了良医,再也没有 别的了。”
33
我国医学道德的形成与发展
3.战国至鸦片战争以前时期的医学道德
1)战国与秦时期的医学道德 已初步形成了中医学的理论 《黄帝内经》中系统论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确立了 中医学理论体系,也形成了医德 著名医生扁鹊“六不治”的原则中有 一点是“信巫不信医不治”,并指出巫 术不可信,以巫术治病不道德,进一 步反映以人命为贵的高度负责的道德 风尚。
是 医 务 人 员应 具 备 的 思 想 品质 ,是 医 务 人 员 行 为规 范 的 总 和 , 是 指导医务 人 员 从 事医 疗 活 动 的 行 为准 则。
1999年颁布的 《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
对医德定义为:医生的职业道德也就是通 常所说的医德, 是医务工作者必须遵守的职业 道德,它同医务人员的职 业生活紧密联系着,是在医务实践中形成的,并依靠社 会舆论和 良心指导的,用以调整医务人员和服务对象之
第 一 ,坚持市场经济 的等价 原则 ,把 医患关系等
同于 消 费者关系 。
第二,医务人员价值取 向偏差 ,表现为 引导 患者
过度 消 费、拿 回扣 、收受红包等 。
第三 、医疗活动的物化倾向。
第 四,部分人员的专业水准 下 降 、 道 德 素 质 低 下

医师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分析主要 归纳:
作圣洁的白衣天使。然而近年来,医患关系愈发
紧张、医疗纠纷增多、医疗费用高涨等原因严重
影响了医务工作者的形象,更逐渐成为建设和谐
社会过程中比较关注的问题。究其原因与部分医
务工作缺乏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有关。前 言 在医来自关系中,患者对医生的医术很难进行
科学评价,而唯一能判断的标准是医生的服务态
度与医德医风。而良好医德医风的养成的基础在

1988 年 1 2月 15 日 颁布 的 《 医务人员道德规范
及 实施办法 》 第二条规定:医德 即医务人员
的 职业道德 ,是医务人员应 具备 的思想品
质,是 医务人 员 与患者 、社会及 医务人 员
之间 的
总和 。
19 9 7 年 1 月2 5 日, 《 中共 中 央 、 国务 院 关 于 卫 生改革 与发 展 的 决定》中 也提 出了医 务 人 员应 树 立 “ 救 死 扶 伤、 忠 于 职 守,爱 岗 敬 业 、 满腔 热 忱 ,开 拓 进 取 、 精 益 求 精 , 乐 于奉献 、 文 明行 医 ” 的 行 业 风 尚 。 医者 仁 术 ,贵 在 医德 。 医务 人 员 的职 业 道 德即 医德 ,

体现了原始社会时期人们 即有“仁爱救人”的医德思 想。
32
我国医学道德的形成与发展
2.夏商周时期的医学道德
人们的观点逐步从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利用阴阳 雨风晦明来解释各种疾病的病因,也认识了外界环境与疾 病发生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排斥了神鬼致病的迷信。并 且建立了一系列医生考核体系,不仅考核医术也考核医德 方面的内容。
25
职业道德的定义
孟子曰:“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它告诉人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
26
职业道德的内容
爱岗敬业 诚实守信 办事公道 服务群众 奉献社会
通常的职业道德内容
27
职业道德的内容
医学职业道德的特殊性
吴阶平:“医生面对的不是疾病,而是病人,并 且是处在特定社会条件下、有心理反应的病人。 当一个好医生,应该有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 和艺术的服务。” 医生每天面对的不是疾病而是鲜活的生命,容不 得半点马虎,良好的职业素养是必不可少的。


37
我国医学道德的形成与发展
3.战国至鸦片战争以前时期的医学道 德
4)隋唐时期的医学道德 名医孙思邈提出医学要 “大胆心细,智圆行方”,更要 刻苦钻研,以忘我的精神救 治患者,才可称为“苍生大医”。
38
我国医学道德的形成与发展
他强调:做一个好医生,必须要做到“精”“诚”两个方 面,“精”是业务修养,“诚”是医德修养。
“不为良相,愿为良医”
——范仲淹
14
不为良相,愿为良医
据宋人吴曾的《能改斋漫录》卷十三《文正 公愿为良医》记载:宋代名儒范仲淹,有一次到 祠堂求签,问以后能否当宰相,签词表明不可以。 他又求了一签,祈祷说:“如果不能当宰相,愿 意当良医”,结果还是不行。于是他长叹说: “不能为百姓谋利造福,不是大丈夫一生该做的 事。” 后来,有人问他:“大丈夫立志当宰相,是 理所当然的,您为什么又祈愿当良医呢?这是不 是有一点太卑微了?”
” ’ h ‘
陕西富平县妇幼保健院妇产科主任张淑 侠 拐卖儿 童
事件(二)
被告 人
事件(三)
手术室起火医生全跑 一全麻病人死亡
被告 人
事件(四)
医生手术误将止血钳 留患者腹腔中 37 年
事件(五)
魏泽西事件--生物免疫疗法
院 |
d
6
〈二二〉
〈二 =
#
. . ·
. ·
阮 ·

现象主要归纳以下几点:
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医学道德 南齐人褚澄在其著作《褚氏遗书》中指出:“夫医者, 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礼达之士不可任也,非廉 洁淳良不可信也”。说明一个医生要有高尚的医德,否则 不可托,不可任,不可信。
36
我国医学道德的形成与发展
3.战国至鸦片战争以前时期的医学道德


4)隋唐时期的医学道德 当时已开设“太医署”,是世界上最早由国家开办的医院 宋改为医官院;金代改称太医院,长官为 提点;明清相沿,长官称为院使,其下辖 御医、吏目、医士等数十人,分为大方脉 、小方脉、伤寒、妇人、针灸、口齿等科, 主要为宫廷服务,并需分班处理紧急医痛, 是为宫直,清代又于其中设教习厅,以培 养宫廷医务人员;1910年代,清朝灭亡后, 该机构废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