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山文化资源分析
湖北武当山道教圣地历史与文化的交汇点

湖北武当山道教圣地历史与文化的交汇点湖北武当山,位于中国中部的湖北省,被誉为中国道教的发源地和圣地。
武当山处于大巴山脉腹地,地势险峻,山峰环抱,景色秀丽。
自古以来,武当山以其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道教文化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以武当山作为湖北武当山道教圣地历史与文化的交汇点为主题,通过对其历史背景、道教文化及其发展的探讨,以带领读者深入了解这一神奇的地方。
一、历史背景武当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大约23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
根据历史记载,春秋末期,武当山上曾有一个名为“武当”的部落。
随着道教的兴起和发展,武当山逐渐成为道教信仰的重要中心。
东汉末年,张角等道教先贤在此开创了张天师派,为后世道教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唐朝时期,武当山更是因为道士张三丰的修炼而声名大噪,他被尊为武当派创派祖师,并开创了太极拳等武术。
二、道教文化武当山作为中国道教的发源地,道教文化在这里得以全面展现。
道教文化强调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追求人与自然的融合。
武当山作为道教文化的代表地之一,融合了儒、释、道等多种思想文化,形成了独特的道教文化体系。
1. 山水文化:武当山拥有丰富的山水资源,被誉为“华中第一山”。
这里山青水秀,景色秀丽,不仅有令人陶醉的山峰、瀑布,还有名胜古迹如紫霄宫、神女峰等。
这些山水景观,使武当山成为了人们追随自然和守护生态的圣地。
2. 历史文化:武当山拥有悠久的历史,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
在这里,寺庙、古建筑、石刻等古迹遍布,如二十八宿石刻、东坡尤氏墓碑等。
这些历史文化的遗迹,见证了武当山千年的风雨沧桑,也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历史之旅。
3. 道教修炼:武当山是道家修炼的重要场所之一。
自古以来,有许多道教洞府、道观在这里建立。
道教修行主张内外调养,注重修身养性,以达到身、心、灵的和谐统一。
在武当山,修道者可以尽情感受大自然的力量,静心修炼,追求真我融合于自然的愿景。
三、武当山道教文化的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武当山道教文化也经历了不断的演变和发展。
武当山旅游资源评价

资源本身的评价
一.旅游资源的特色 1.武当山不仅拥有奇特绚丽的自然景观,而 且拥有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 2.武当山古建筑群规模宏大,气势雄伟。 3.武当武术,又称“内家拳”,源远流长, 玄妙飘灵,是中国武术的一大流派,素有 “北崇少林,南尊武当”之说。 4.武当山,是著名的山岳风景旅游胜地。
特色详解
资源本身的评价
三.旅游资源的组合、结构与规模
规划严密,建筑杰出
武当山古建筑群分布在以天柱峰为中心的群山之 中,总体规划严密,主次分明,大小有序,布局 合理。建筑位置选择,注重环境,讲究山形水脉 布疏密有致。建筑设计的规划或宏伟壮观,或小 巧精致,或深藏山坳,或濒临险崖,达到了建筑 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具有浓郁的建筑韵律和天才 的创造力。
资源本身的评价
二.旅游资源的价值与功能 1.独树一帜的养生价值,武当是道家名山, 其环境独特,仙风道骨。可起到娱乐,二十四涧﹑十一洞﹑三潭﹑九泉﹑十 池﹑九井﹑十石﹑九台等胜景 。倍增美感。
资源本身的评价
3.其历史文化价值 据统计,唐至清代共建庙宇500多处,庙房20000 余间,明代达到鼎盛,历代皇帝都把武当山道场 作为皇室家庙来修建。明永乐年间,大建武当, 史有“北建故宫,南建武当”之说,共建成9宫、 9观、36庵堂、72岩庙、39桥、12亭等33座道教 建筑群,面积达160万平方米。明嘉靖三十一年 (1552年)又进行扩建,形成“五里一庵十里宫, 丹墙翠瓦望玲珑。 具有其悠久的历史。
邯郸武安古武当山简介

邯郸武安古武当山简介一、武安古武当山的历史1.1 古武当山的起源•根据史书记载,古武当山可追溯到公元前491年;•历经数千年的沧桑变迁,见证了无数历史事件。
1.2 武安古武当山的名字由来•武安古武当山因为地处河北邯郸市武安市,得名为武安古武当山;•“武安”二字意味着山势峻峭,富有武术文化。
二、武安古武当山的地理位置2.1 所在地区•武安古武当山位于中国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市;•山脚下有青龙河蜿蜒流过,水源丰富。
2.2 地形地貌•武安古武当山地势险峻,山高约800米;•山上奇峰林立,水流潺潺,风景秀丽壮观。
2.3 气候条件•武安古武当山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约为12摄氏度,四季分明。
三、武安古武当山的文化底蕴3.1 武安古武当山的宗教文化•武安古武当山为道家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自古以来,许多道教名人在此修行、探索道家智慧。
3.2 武安古武当山的武术文化•被誉为”中国武术的发源地”;•孕育了无数武术名家,其中包括张三丰等。
3.3 武安古武当山的历史遗迹•包括道教寺庙、古建筑、石刻等;•这些遗迹为研究历史、文化提供了珍贵的资源。
四、武安古武当山的旅游景点4.1 武当山道教文化园•是武安古武当山重要的道教遗址;•园内有道教寺庙、殿堂、神像等。
4.2 武安古武当山风景区•风景区内山峰壮丽,水流清澈;•游客可以欣赏到绝美的自然风光。
4.3 武安古武当山文化博物馆•馆内陈列了大量武安古武当山的历史文物;•游客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山区的文化底蕴。
4.4 武安古武当山登山线路•提供了多条登山线路供游客选择;•游客可以选择自己适合的线路进行登山。
五、如何前往武安古武当山5.1 交通方式•可以选择飞机、火车、汽车等不同交通工具;•详细的交通信息可以在官方网站上查询到。
5.2 住宿及餐饮服务•武安古武当山周边提供了各种住宿选择;•在山区周边也有各种特色餐馆供游客品尝当地美食。
5.3 游览建议•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兴趣合理安排行程;•请遵守游览区域的规定,保护环境和文物。
武当山简介介绍

武当山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 均气温12摄氏度左右,年降水量9001200毫米。
武当山的住宿和餐饮
住宿
武当山有多家酒店和客栈,提供不同档次的住宿服务,满足游客的不同需求。
餐饮
武当山特色菜肴丰富,包括道家养生菜、地方特色菜等,同时还有各种小吃和 夜市供游客品尝。
武当山的交通方式
飞机
01
地理位置
武当山位于中国湖北省西 北部的丹江之畔,是秦岭 山脉的余脉。
地形地貌
武当山以峰峦叠嶂、气势 磅礴而著称,主峰天柱峰 海拔1612米,被誉为“万 象天柱”。
气候条件
武当山属于亚热带季风气 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 ,年平均气温约15℃。
武当山的主要景点和特色景观
主要景点
包括紫霄宫、南岩宫、太子坡等 著名宫观和景点。
武当山简介介绍
汇报人:文小库 2023-12-25
目录
• 武当山的历史背景 • 武当山的文化价值 • 武当山的自然景观 • 武当山的旅游信息 • 武当山的社会经济影响
01
武当山的历史背景
武当山的历史起源
01
02
03
04
武当山是中国道教名山,位于 湖北省西北部的丹江之畔,被
誉为“仙境之乡”。
武当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 前10世纪左右,当时周武王 封神农氏后裔于武当,称为“
从武汉天河机场乘坐机场大巴至武当山景区。
火车
02
从武汉火车站乘坐高铁至武当山西站,然后乘坐景区大巴至武
当山景区。
自驾
03
从武汉出发,沿福银高速至武当山出口下高速,经过十堰市区
后到达武当山景区。
05
武当山的社会经济影响
武当山对当地经济的贡献
2024武当山调研报告

2024武当山调研报告
武当山,位于湖北省咸宁市,是中国著名的五岳之一,号称“中国第一封山”。
2024年4月,武当山被国家旅游局确认为中国第二梯度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24年4月,我们“北京工业大学旅游及休闲管理学院”组织了一次旅游调研,目的是了解武当山的文化底蕴,并分析其作为一个旅游胜地的发展现状,探讨旅游发展战略。
一、调研报告
1、自然概况
武当山位于湖北省咸宁市,全山面积约280平方公里,海拔1000多米,多山多溪,植被茂盛,气候宜人,是长江中游的重要防护胜地,也是湖北省的重要旅游景区。
2、文化底蕴
3、旅游资源
武当山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其中以道教文化景点、禅宗文化景点、民间文化景点、历史古迹景点最为突出。
比如,景区内有著名的“太极拳”、“张三丰太极拳”、“忘忧祠”、“紫金山”等景点,有着历史悠久的文化景观。
4、发展状况
近年来,武当山旅游发展迅速,特色鲜明,旅游资源丰富,受到了广大游客的欢迎。
武当山文化资源分析

武当山文化资源分析文化资源开发的案例分析——以武当山道教文化资源为例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 距今已有1800 余年的历史, 鲁迅说,“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 它在中国文明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武当道教是中国道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其发展得到历代统治者的捧持和推崇, 明朝时达到鼎盛:武当山先后被明成祖封为“大岳”, 被明世宗封为“治世玄岳”, 即用武当道教的思想来治理国家, 使武当山的地位高于五岳, 被尊为“五岳之冠”, 成为明朝的“皇室家庙”明永乐、成化年间武当山有宫观数百处, 为楹二万多间, 形成“五里一庵十里宫, 丹墙翠瓦望玲珑”的宏伟场面, 道众多达13000 人, 成为全国最大的道场和全国的道教活动中心, 在中国道教史上写下了辉煌的篇章.可以说, 明代的兴衰史就是武当山道教的兴衰史.武当山道教建筑群, 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等级最高、保存最为完好的道教古建筑群, 是武当山世界文化遗产的核心。
1984 年, 武当山以把“两宫”(太和宫、紫霄宫)交给道人管理为标志, 拉开了“武当道教协会”开展武当山道教工作的序幕, 散居道人逐步回到道观, 道人数量逐年增加, 武当道教研究、武当道教文化交流活动日益增多, 使得武当道教的影响逐年增大, 香客、信使遍布东南亚, 台湾、香港、新加坡游客逐年增多, 并引起了欧美游客的兴趣, 尤其与台湾同胞的交流, 加深了两岸人民共同的道教传统文化情结, 为增进两岸人民友谊、促进祖国统一大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门票收入也由以前每年几十万元, 增加到每年一千万元, 武当道教协会自筹资金六千万元, 用以修缮武当道观, 为促进十堰旅游发展、提升武当山在全省乃至全国旅游中的地位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武当道教文化资源开发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武当山是湖北省旅游龙头“一江两山”的所在地, 以雄伟秀丽的自然风光、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中国道教第一名山和武当武术闻名海内外, 号称“挂在悬崖上的故宫”,武当山1994 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现正在申报世界自然遗产, 是湖北省唯一有可能成为“双遗产”的景区, 在湖北省、十堰市旅游经济带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武当山正致力把武当道教文化作为一种旅游资源, 在开发它的精神价值、道德价值的同时, 也开发出它的“规模化的经济价值”, 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态旅游、休闲旅游、养生旅游需求服务.武当道教文化资源的开发、使得这个千年古道场成为世界注目之地, 古老的道教音乐、道教医术和道教内家拳术都重新焕发出青春与魅力, 道教内家拳术已经开始名扬海外, 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以武当医药为例, 武当山不仅是世界闻名的道教圣地, 也是著名的医药天然保库, 明代李时珍著《本草纲目》中记载有400 多种, 著名的药用植物有“七月一枝花”、“千年艾”、“盾叶薯蓣”等, 所以武当山素有` 十道九医' 之说.武当道教医术丰富了博大精深的道教文化, 武当山道教教派形成后, 历代道士在草木丹药、内丹术、疾病防治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八宝紫金锭”等武当道士研制的药品, 至今仍在海外享有较高的声誉.武当道教思想还影响了如葛洪、孙思邈等著名古代医学家的养生观和疾病防治学的学术研究, 对中国传统医学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历史变迁, 地域局限, 道教保守封闭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 长期以来, 人们缺乏对武当道教医药的全面认识, 许多在临床上确定有良效的道教单、验方散存于武当山各宫观及民间, 没有起到应有的保健强身、防治疾病的作用, 这与武当山作为中国最大道场的地位很不相符。
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特色旅游资源解析

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特色旅游资源解析武当山是中国道教的发祥地,它位于湖北省的丹江口市境内,是自然风光和文化价值完美结合的地方。
自古以来,武当山便是道教的圣地,也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道教文化宝库,堪称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天,我们来探究一下武当山的特色旅游资源。
一、文化遗产1.武当山传统道教文化武当山道教始于东汉,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宗教。
所以,它的传统文化非常丰富。
它包括寺庙文化、古建筑文化、传统手工艺品文化等。
这些文化都充满着神秘和历史感,给游客带来了极佳的视觉盛宴。
2.八卦六十四卦的文化我国八卦文化源自于武当山,八卦六十四卦较为深奥,有很多人是不理解的。
武当山颇具代表性的道教文化——八卦六十四卦文化,往往让游客感到又一次探究传统文化的机会。
这种文化在武当山的方方面面都有所体现,甚至连寺庙里的瓦片和瓷器也有八卦的花纹。
二、自然景观1.著名的寺庙和庙宇武当山是一座拥有数百寺庙和庙宇的山峰。
这些都是中华文化及道教史上的重要遗址。
它们代表着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如紫霄宫、南岳宫等。
2.“天下第一奇景”——武当十八罗汉武当十八罗汉在武当名列第三,是武当名胜的一大亮点。
据传,这十八尊罗汉坐落在武当山某个峰顶的一处洞天里,大部分游客都会搭乘缆车前往。
每一尊罗汉,面相肃穆,都栩栩如生。
虽然人们关于这十八罗汉的历史和传说存在一些分歧,但对武当山这个蜚声世界的圣地来说,十八罗汉位于其历史文化中的重要位置是无可置疑的。
为了维护它们的神职场面,进入洞中游客需要虔诚地行进而不能吵闹。
3.天台峰天台峰是一座高达 1612 米的山,是武当山五岳之一。
它被誉为“画中仙境”,是一个被云雾缭绕、应岩石曲折起伏的山峰。
登临天台峰,令人感受到壮丽的山景、令人振奋的感动和虔诚的敬畏。
三、武当道教文化研究武当山几乎每个景点的角度都可以是道教文化视角。
这些景点都是以武当山的至圣至明、至高至硕为主要特色。
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武当山的道教文化研究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武当山风景策划书3篇

武当山风景策划书3篇篇一《武当山风景策划书》一、策划背景武当山,作为中国著名的道教圣地和风景名胜区,拥有着壮丽的自然风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及独特的人文魅力。
为了更好地展示武当山的独特魅力,提升其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特制定本风景策划书。
二、策划目标1. 提高武当山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使其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旅游目的地。
2. 增加游客数量,提升旅游收入。
3. 保护和传承武当山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遗产。
三、策划内容(一)景区宣传推广1. 制定全面的宣传推广策略,包括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
线上:利用社交媒体、旅游网站、视频平台等进行广泛宣传,制作精美的宣传视频、图片和文字介绍,发布旅游攻略和体验分享。
线下:在重要城市和旅游客源地举办旅游推介会、展览展示等活动,发放宣传资料,提高武当山的知名度。
2. 与旅游媒体、旅行社等建立合作关系,进行联合推广。
与知名旅游媒体合作,进行专题报道和深度宣传。
与旅行社合作,推出特色旅游线路,吸引团队游客。
(二)景区设施完善1. 加强景区道路、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景区的接待能力和游客体验。
对景区道路进行修缮和拓宽,确保交通畅通。
建设更多的停车场,满足游客停车需求。
完善游客服务中心的功能,提供咨询、导游、购物等服务。
2. 改善景区的环境卫生,加强绿化和美化工作。
定期清理景区垃圾,保持景区整洁干净。
增加绿化面积,打造美丽的生态环境。
对景区建筑进行美化和修缮,提升整体景观效果。
(三)文化活动策划1. 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道教文化节、武术表演、民俗表演等,展示武当山的文化魅力。
定期举办道教文化节,邀请道教界人士进行道教仪式、讲座等活动,让游客深入了解道教文化。
组织武术表演和比赛,展示武当武术的精湛技艺,吸引武术爱好者和游客。
举办民俗表演,如民间歌舞、戏曲等,让游客感受当地的民俗风情。
2. 开发文化旅游产品,如道教文化纪念品、武术用品等,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资源开发的案例分析
——以武当山道教文化资源为例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 距今已有1800 余年的历史, 鲁迅说,“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 它在中国文明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武当道教是中国道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其发展得到历代统治者的捧持和推崇, 明朝时达到鼎盛:武当山先后被明成祖封为“大岳”, 被明世宗封为“治世玄岳”, 即用武当道教的思想来治理国家, 使武当山的地位高于五岳, 被尊为“五岳之冠”, 成为明朝的“皇室家庙”明永乐、成化年间武当山有宫观数百处, 为楹二万多间, 形成“五里一庵十里宫, 丹墙翠瓦望玲珑”的宏伟场面, 道众多达13000 人, 成为全国最大的道场和全国的道教活动中心, 在中国道教史上写下了辉煌的篇章.可以说, 明代的兴衰史就是武当山道教的兴衰史.武当山道教建筑群, 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等级最高、保存最为完好的道教古建筑群, 是武当山世界文化遗产的核心。
1984 年, 武当山以把“两宫”(太和宫、紫霄宫)交给道人管理为标志, 拉开了“武当道教协会”开展武当山道教工作的序幕, 散居道人逐步回到道观, 道人数量逐年增加, 武当道教研究、武当道教文化交流活动日益增多, 使得武当道教的影响逐年增大, 香客、信使遍布东南亚, 台湾、香港、新加坡游客逐年增多, 并引起了欧美游客的兴趣, 尤其与台湾同胞的交流, 加深了两岸人民共同的道教传统文化情结, 为增进两岸人民友谊、促进祖国统一大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门票收入也由以前每年几十万元, 增加到每年一千万元, 武当道教协会自筹资金六千万元, 用以修缮武当道观, 为促进十堰旅游发展、提升武当山在全省乃至全国旅游中的地位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武当道教文化资源开发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武当山是湖北省旅游龙头“一江两山”的所在地, 以雄伟秀丽的自然风光、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中国道教第一名山和武当武术闻名海内外, 号称“挂在悬崖上的故宫”,武当山1994 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现正在申报世界自然遗产, 是湖北省唯一有可能成为“双遗产”的景区, 在湖北省、十堰市旅游经济带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武当山正致力把武当道教文化作为一种旅游资源, 在开发它的精神价值、道德价值的同时, 也开发出它的“规模化的经济价值”, 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态旅游、休闲旅游、养生旅游需求服务.武当道教文化资源的开发、使得这个千年古道场成为世界注目之地, 古老的道教音乐、道教医术和道教内家拳术都重新焕发出青春与魅力, 道教内家拳术已经开始名扬海外, 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以武当医药为例, 武当山不仅是世界闻名的道教圣地, 也是著名的医药天然保库, 明代李时珍著《本草纲目》中记载有400 多种, 著名的药用植物有“七月一枝花”、“千年艾”、“盾叶薯蓣”等, 所以武当山素有` 十道九医' 之说.武当道教医术丰富了博大精深的道教文化, 武当山道教教派形成后, 历代道士在草木丹药、内丹术、疾病防治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八宝紫金锭”等武当道士研制的药品, 至今仍在海外享有较高的声誉.武当道教思想还影响了如葛洪、孙思邈等著名古代医学家的养生观和疾病防治学的学术研究, 对中国传统医学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历史变迁, 地域局限, 道教保守封闭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 长期以来, 人们缺乏对武当道教医药的全面认识, 许多在临床上确定有良效的道教单、验方散存于武当山各宫观及民间, 没有起到应有的保健强身、防治疾病的作用, 这与武当山作为中国最大道场的地位很不相符。
总体来说, 武当道教文化资源开发, 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 武当山旅游业的发展, 与武当山在国内外的知名度相差甚远.以2013年为例, 武当山共接待游客102 万人次, 不及少林寺的一半, 旅游综合收入2.98 亿元, 不到少林寺的十分之一[ 3] , 境外游客仅5 .2万人(其中港澳台游客3 万人), 跟同等资源、同等水平的黄山、九寨沟等景
区相比,“国际化”严重不足, 仅呈现以周边香客为主的旅游弱势市场范围(湖北游客占53 %, 河南、陕西游客占31%), 由此可见, 武当山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还远远不够。
武当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道教活动的影响还不大
少林寺曾与武当山齐名, 但近20年来, 少林寺的国际之路越走越广, 1987 年少林就开始不断派出武僧团到国外演出, 1996 年, 少林寺在中国寺院中率先建立了中文网站, 目前, 少林寺在匈牙利、纽约法拉盛华人区、休斯敦、洛杉矶等地设立了6 个分院, 相关传播机构10 多个, 少林功夫有洋弟子300 多万人, 除此以外, 还有50 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有专门学习少林功夫的学校和团体, 2004 年,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众议院通过决议, 把每年的3 月21 日定为“嵩山少林寺日”, 20 年来, 到少林寺旅游观光、朝观认宗的中外人士达到千万人次之多, 现如今, 邀请少林武僧出国表演要提前一年预约.可以说, 少林武术热潮已席卷世界, 少林弟子遍布全球, 上至英国王室、法国总理、日本内阁成员、美国议员, 下至普通武术爱好者, 无不青睐以少林武术为代表的中国功夫.2006 年3 月, 俄罗斯总统普京专程造访少林寺, 在历任俄罗斯国家元首中, 他是来到“中国功夫圣地”的第一人, 此后不久少林寺方丈释永信被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亲自邀请, 出席世界杯足球赛闭幕式并观看决赛.从这个层面上讲, 武当山做的还远远不够。
二、武当道味不浓、道人素养不高
武当道教文化资源开发没有很好地注意道教文化产品的消费对象研究, 没有建设适应时代发展的新的辅助接待设施, 例如开发“道教餐饮”、进行通俗的“道教教义宣传”等, 加上武当道教内部派别众多, 管理混乱, 导致道人素质太差, “道人不务道”, 道人对道教文化资源认识的片面化、狭隘化、肤浅化、浅薄化, 不能准确理解与把握道教精神深刻丰富的文化内涵, 导致武当山“道”味不浓.道教养生以道法自然, 天道乐生, 随缘度人的慈悲心量, 唤起人们热爱自己、热爱社会、热爱生命、热爱自然的博爱情怀,教导人们以天道无私的奉献精神与自然万物和谐共处, 但武当山缺乏积善立功、普济群品的著名高道, 从而使武当道教文化资源向经济资源转化的前提缺乏真正的关注者与创造者, 管理、协调武当道教文化资源的力量和措施仍十分软弱, 道教中医养生、道教保健用品开发、道教内家拳术培训规模都没达到应有的水平。
对武当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建议
一、提高对武当道教文化资源的认识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 是旅游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旅游是文化走向市场、实现产业化的重要载体和途径.文化和旅游具有天然的、本质的、内在的关联性, 二者和谐一体,互补促进, 将丰厚的文化旅游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保护和传承, 是开发武当道教文化的重要举措。
开发与利用武当道教文化资源, 首先就是要提高对武当道教文化资源的认识, 具备正确认识和科学对待武当道教文化资源的能力, 着力运用高科技手段改变传统武当道教给人们留下的陈旧印象, 赋予武当道教文化新的智慧光辉, 从每一个消费者的消费兴趣出发、从市场发展趋势出发, 跳出“武当道教文化资源”的框框来开发与研究“现代武当道教文化”, 在尊重武当道教养生学、讲道方式、饮食方式、服饰方式、建筑特色、音乐特色、练功方式的基础上,把武当道教行道布道的哲学理念与现代消费者心理需求牢牢地结合起来, 把“道法自然”的宗教理念与现代都市人惶惶不可终日的身心疲惫结合起来, 把武当道教“出世而入世”的生活态度、生活方式、生活情怀、生活追求, 生活智慧, 打造成为现代人不可或缺的精神文化需求, 让古老的武当道家思想光辉焕发出时代的光彩.例如, 佛教对游客开设有“禅修”科目, 武当道教也可以引导游客由单纯的“进香”、“游览”逐渐走向“悟道”, 把“看庙、拍照”的“视觉”旅游快餐, 转化成“朝圣”的旅游盛宴, 带给游
客终身难忘的宗教体验。
二、注重道教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
开发与利用武当道教文化资源, 必须要有专门的人才梯队, 武当山景区应加大与地方院校旅游专业合作, 共同组建武当书院和武当道教文化研究院, 吸纳国内外知名学者, 开展多领域、高层次的武当道教文化研究, 使得武当山景区资源开发能够有坚实的学术支撑.桂林旅游专科学校, 借助山水甲天下的国际旅游名城———桂林这张名片, 与世界旅游组织联合筹建桂林旅游学院, 目标是把学校尽早建设成为国际旅游名校, 成为世界旅游组织旅游教育培训中心.这种走国际化办学道路将翻开广西旅游教育发展崭新的一页, 成为旅游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和新的平台, 为广西旅游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提供新动力, 这种经验值得武当山借鉴。
三、以武当功夫为品牌, 全力打造道教文化产业
武当功夫品牌的塑造与传播, 应借助北少林南武当双峰并峙的传统武术文化形象, 突出武当山道教文化资源特色, 着力塑造以武当太极为核心的内家功夫这一具有全球性文化传播效应的独特品牌, 注重对太极文化内涵的诠释与展示, 以此促进武当山道教文化产业发展.武林素有“北崇少林, 南尊武当”之谓.目前少林功夫声名远播, 由此带动了少林文化产业的巨大发展.但武当功夫却没有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应有的展示.武当功夫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是中华武术的一块瑰宝.武当山应以武当功夫为品牌, 全力打造道教文化产业, 使武当道教文化焕发出深远绵长的生命力, 就像全世界有麦当劳的地方就有肯德基一样, 武当功夫和少林功夫也应该在竞争中互补成一朵并蒂的莲花, 使武当功夫重新焕发出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