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习语英译的直译与意译
习语的汉译英方法

, 。
绪言
英语 和 汉 语是两 种高度 发展的语 言 都拥 有大量 习 语 习语是 经 过 长期使 用 而 提炼 出来
, 。 , 、 、 、 、 , ,
的固定短 语或短 句 汉 语 的 习 语在 广义 上 包括 成语 俗语 谚语 歇后 语 格言 等 种 类 繁多
, . , ,
形象 鲜 明 往 往 带 有 浓 厚的 民 族色彩 和 地方色彩 习 语有 的意 思 明 显 有 的意 思 含蓄 是 语言 中重 要 的 修辞手 段 也是各 种修饰手 段 的 集 中表 现 特点
d h
e r
be a
u
fy w
a s
s u e
h
a s
to
o v e卜
w
C
e s it 又
a n
d
r u
in
“
ta te
s
… (罗 贯 中《 三 国演 义 》)
” “
将 称誉美 人的 倾 国 倾城 直译为
to
ov e r
th
r o
w
e
i ti e
s
a n
d
r u
in
s
ta t
e s
, ,
,
生动 有力
,
:
As
。
r e
d
a
s
a
;
A
.
s
p
r o u n
d
pe
a c o c
k
;
A
s
bu
s
;
be
。
;
H
e r e
a n
d
:
he
r
习语口译

习语口译技巧1. 直译法对结构和意义上完全对应的习语应采用对等直译法。
把原语的习俗、比喻移植到译入语中,这样既能确切地表达原意,又能保留原语生动、形象、鲜明的民族色彩。
英译汉直译:Again and again 再三Many and many a time 屡次By and by 不久以后Measure and measure 针锋相对Over and over 再三Through and through 彻底Round and round 团团转Neck and neck 不分上下Easy come easy go 易得易失去stony heart / have a heart of stone 铁石心肠plain sailing 一帆风顺in black and white 白纸黑字flesh and blood 亲骨肉;亲人as firm as a rock 坚如磐石to be led by the nose 被牵着鼻子走to show one's cards 摊牌to be armed to the teeth 武装到牙齿to turn a deaf ear to… 充耳不闻to pick bones from an egg 鸡蛋里面挑骨头Fact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 事实胜于雄辩Failure is the mother of success. 失败乃成功之母Honesty is the best policy. 诚实是上策Children and fools tell the truth. 童愚吐真言Evil is rewarded with evil. 恶有恶报Content is happiness. 知足者常乐Know your own faults before blaming others for theirs.欲责他人,应先知己过;欲正人,先正己。
浅谈英语翻译中的直译和意译资料讲解

浅谈英语翻译中的直译和意译浅谈英语翻译中的直译和意译一)、Literal translation 直译(异化法 foreignization )Free translation 意译(归化法 domestication)英、汉两种语言在结构和语义表达方面存在着雷同和差异,翻译时有时用直译,有时用意译。
(1)、直译(Literal translation)指不仅忠实于原文内容,而且忠实于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直译把忠于原文内容放在第一位,把忠于原文形式放在第二位,要求在保持原文内容的前提下,力求使译文与原文在选词用字、句法结构、形象比喻及风格特征等方面尽可能趋同(无限接近)。
直译把通顺的译文形式放在第三位。
(1.1)直译的应用:(1.1.1)某些习语和短语的翻译,例如cold war 冷战 hot line 热线 spicy girl 辣妹black market 黑市 paper tiger纸老虎Blood is thicker than water 血浓于水The heart is seen in wine. 酒后吐真言(1.1.2)含义广为流传,读者较为熟悉的短语、习语等, 直译可以丰富译语语言。
例如:A. He walked at the head of the funeral procession, and every nowand then wiped his crocodile tears with a big handkerchief.他走在送葬队伍的前头,还不时用一条大手绢抹去那鳄鱼的眼泪。
B. The Senate Foreign Relations Committee today extended the olivebranch to the Clinton Government by pleading for cooperation indeveloping foreign policy.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今天向克林顿政府伸出了橄榄枝,要求在发展外交政策上合作。
直译与意译

【8】To me, the past is black and white, but the future is always color. 对我而言,过去平淡无奇;而未来确是绚烂缤 纷. 【9】You’d think he has ants in his pants. 你会觉得他坐立不安.
【10】I never thrust my nose into other men’s porridge. It is no bread and butter of mine. Let every man for himself, and God for us all. 【译文1】 我从来不会把自己的鼻子伸到别人 的粥里。那不是我的面包和黄油。让每个 人都为自己,上帝为我们大家吧。 【译文2】 我从来不管别人的闲事,我又不 靠它活着。 让每个人都为自己活着,而让 上帝照顾我们大家吧。
2) The Senate Foreign Relations Committee today extended the olive branch to the Clinton Government by pleading for cooperation in developing foreign policy. 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今天向克林 顿政府伸出了橄榄枝,要求在 发展外交政策上合作。
【例3】Do you want to be a dragon lady or a woman behind your man? A: 你想做一个龙女,还是做个男 人背后的女人? B:你想做一个女强人,还是做个男 人背后的女人?
【4】Every time I see my grandfather, he gives me a big bear hug. A: 每次见到爷爷,他都要给我一个大大的熊式 拥抱. B:每次见到爷爷,他都要紧紧拥抱我. 【5】Do you see any green in my eye? A: 你从我眼里看到了绿色吗? B: 你以为我是好欺骗的吗?
汉英翻译第三章习语翻译

汉英翻译第三章习语翻译习语是人们长期使用的一些独特的固定短语和短句,包括成语、俗语、谚语和歇后语。
成语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
最主要的一点是习用语和谚语是口语性质的,成语大都出自书面,属于文语性质的。
其次在语言形式上,成语几乎都是约定俗成的四字结构,字面不能随意更换,而习用语和谚语总是松散一些,可多可少,不限于四个字。
例如“快刀斩乱麻”、“九牛二虎之力”、“驴唇不对马嘴”、“前怕狼,后怕虎”,这是常说的习用语;“百闻不如一见”、“真金不怕火炼”、“有志者事竟成”、“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这是一些经验之谈,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属于谚语一类。
成语跟习用语、谚语是不一样的。
俗语是熟语之一,指约定俗成,广泛流行,且形象精练的语句。
俗语包括谚语、歇后语(引注语)、惯用语和口头上常用的成语,但不包括方言词、俗语词、书面语中的成语,或名著中的名言警句,例如:“小二”管“大王” ,按下葫芦起来瓢,八抬大轿请不去,八字没一撇,拔根汗毛比腰粗,白披一张人皮,半斤对八两,半路上出家,饱汉不知饿汉饥,背着抱着一般沉,被人卖了还帮着数钱,笨鸟儿先飞,鼻子气歪了,比登天还难,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比死人多口气,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兵败如山倒,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病从口入,祸从口出,病急乱投医,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不吃黄连,不知啥叫苦,不吃馒头争(蒸)口汽,不吃羊肉惹身臊,不打不相识,不打无把握之仗,不打无准备之仗,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到黄河心不死,不费吹灰之力,不分青红皂白,不够塞牙缝的,不管三七二十一,不见棺材不落泪,不见兔子不撒鹰,不见真佛不烧香,不进山门不受戒不经一事,不长一智,不看僧面看佛面,不可不信,不可全信,不可同日而语,不拉屎占茅坑,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不怕慢,就怕站,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不怕人不敬,就怕己不正,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不怕贼偷,就怕贼惦心,不求同日生,只愿同日死,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食人间烟火,不是省油的灯,不是鱼死,就是网破,不是冤家不聚头,不死也扒成皮,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不养儿不知父母恩,不在话下,不知道哪头炕热,不知哪块云彩下雨,不知天高地厚,不撞南墙不回头,苍蝇不叮没缝的蛋,操心不见老,拆东墙,补西墙,常骂不惊,常打不怕,常说口里顺,常做手不笨,常在河边站,哪有不湿鞋,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长叹不如慢磨,长添灯草满添油,唱对台戏,朝中有人好做官,炒豆众人吃,炸锅一人事,车到山前必有路,扯淡,陈芝麻烂谷子,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成者王侯败者寇,秤杆离不开秤铊,秤有头高头低,秤铊虽小压千斤,吃饱了撑的,吃别人嚼过的馍不香,吃不了兜着走,吃错了耗子药,吃定心丸,吃饭想撑死,干活怕累死,吃力不讨好,吃了豹子胆,吃了迷混药,吃了枪药了,吃人不吐骨头,吃人饭,拉狗屎,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软,吃人家饭,受人家管,吃软不吃硬,吃哑巴亏,吃着碗里的,望着锅里的,丑话说在前头,丑媳妇早晚也得见公婆,初一一回十五一回,出多少汗,吃多少饭,出家人不说在家话,出水才见两腿泥,出头的橼子先烂,穿新鞋走老路,穿一条裤子,船到桥头自然直,船家的孩子会浮水,窗户纸一点就破,吹胡子瞪眼,此地无银三百两,此时无声胜有声,此一时,彼一时,聪明一世,糊涂一时,从刀尖上爬过来的,从小离娘,到大话长,打不着狐狸惹身骚,打不着野狼打家狗,打柴的不能跟放羊的走,打倒不如说倒,打灯笼找不着,打掉门牙往肚里咽,打狗还得看主人,打虎不成反被虎伤,打酒向提瓶子的要钱,打开窗户说亮话,打开天窗说亮话,打破砂锅问到底,打如意算盘,打铁还需本身硬,打退堂鼓,打瞎子,骂哑巴,打一巴掌,给个甜枣,打肿脸充胖子,打着灯笼找不着,大白天说梦话,大白天做梦,大海里捞针,大路朝天,各走半边,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大难不死,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大树底下好乘凉,大眼瞪小眼,大意失荆州,大丈夫能屈能伸,胆小不得将军做,当地生姜不辣,当耳旁风,当面鼓对面锣,当面是人,背后是鬼,当着矬子不说短话,刀架脖子上,刀快不怕脖子粗,刀枪药虽好,不破手为高,刀子嘴,豆腐心,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到什么时候说什么话,得便宜卖乖,得理不让人,得了便宜卖乖,得饶人处且饶人,低头不见抬头见,地在人种,事在人为,点腊烛不知油价爹死娘嫁人,各人顾各人,丁是丁,卯是卯,顶风臭十里,丢下嘴里的肉,去等河里的鱼,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斗大字不识一升,豆腐掉到灰堆里,豆腐一方扁担一条,肚子疼怨灶王爷,端人家碗,受人家管,断了线的风筝,对事不对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躲得了初一,躲不了十五,躲雨跳到河里,恶人先告状,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儿大不由娘,儿女情长,英雄气短,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二一添作五,翻脸不认人,反其道而行之反咬一口,方是真的,药是假的,房顶开门,灶坑打井,防君子不防小人,放长线钓大鱼,放屁砸了脚后跟,肥的瘦的一锅煮,肥水不流外人田,费力不讨好,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风里来,雨里去,佛烧一炷香,人争一口气,福不双降,祸不单行,该吃九升,不吃一斗,干打雷不下雨,干的早不如干的巧,干活不由东,累死也无功,甘蔗没有两头甜,赶鸭子上架,赶早不赶晚,敢怒不敢言,刚出狼窝,又入虎口,胳膊拧不过大腿胳膊肘往外扭,隔墙有耳,隔行如隔山,各打五十大板,各人的梦各人圆,给个棒棰就当针,给脸不要脸,功到自然成,恭敬不如从命,公道不公道,自有天知道,公鸡下蛋,母鸡打鸣,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狗改不了吃屎,狗眼看人低,狗嘴吐不出象牙,狗耷拉舌头不干鸡跷脚干,顾前不顾后,挂羊头卖狗肉,官不大,僚不小,官船漏,官马瘦光许愿,不烧香,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关键时刻掉链子,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鬼迷心窍,正儿八经,贵人多忘事,锅大勺有准,孩子哭了,抱给他娘,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八辈子,唱白脸,唱反调,撑场面,吃错药,揭盖子,捂盖子,炒鱿鱼,变色龙,眼中钉,替罪羊,往伤口上撒盐,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从中英文化差异中浅议英汉习语翻译的区别与比较[1]..
![从中英文化差异中浅议英汉习语翻译的区别与比较[1]..](https://img.taocdn.com/s3/m/448bc04b767f5acfa1c7cda6.png)
从中英文化差异中浅议英汉习语翻译的区别与比较06外语系(3)班06050307 单彩敏1.引言习语又称熟语,它通常包括成语、俗语、谚语、典故等,是一种在意义上和结构上都比较稳定的语言结构。
其表现形式音节优美,音律协调,或含蓄幽默,或严肃典雅,言简意赅,形象生动,妙趣横生,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习语是语言的精华,它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文化内涵。
因此对英语读者和汉语读者来说,做到彻底精确地理解蕴含深刻文化内涵的习语的翻译是相对比较困难的。
英汉文化是两种根本不同的文化,它们的渊源和发展道路各不相同。
习语之所以最能鲜明地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特点是和这种历史文化的沉积分不开的。
汉语习语和中国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体现了汉民族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态度,记述其民族和社会的历史发展过程,呈现出中华民族的文化个性。
同样,英语习语与英美文化历史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组合结构和修辞方法与英美文化密切相关。
因此,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把英汉习语进行对比,使语言学习者能加深了解这两种语言习语的文化异同,消除交流障碍和困难,提高语言交际能力.摘要习语又称熟语,堪称语言之精华,它通常包括成语、谚语、典故等,是一种在意义上和结构上都比较稳定的语言结构。
它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沉积的产物,它最能鲜明地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特点。
英汉文化是两种根本不同的文化,它们的渊源和发展道路各不相同。
在此考察了英汉语言中心理与文化的同异现象。
关键词:英汉习语心理文化对比翻译2. 英汉习语的不同所反应的文化背景差异2.1生活环境的差异习语的产生无不与人们生存的环境密切相关。
英国是一个岛国,地处西欧边缘,与西欧很多国家相邻,国内有很多富有特色、享有盛誉的城市和河流,这一特殊的地理环境都反映在习语上,英语中有许多关于船和水的习语,在汉语中没有完全相同的对应习语,比如“between the devil and the deep blue sea (进退维谷)”,“Carry coals to Newcastle”(把煤送到纽卡斯尔———英国的产煤中心),“Set the Thames on fire”(火烧泰晤士河,伟大的壮举)。
直译和意译 英语翻译相关

• 例证分析 •三口之家 nuclear family • 三世同堂 the extended family with three
so that the TL readers will offer a free interpretation;
• 3)a corresponding TL form will make the TL version
seriously vague and gloomy;
• 4)a corresponding TL form will make the TL version
seriously ambiguous;
• 5)a corresponding TL form will conflict with the
sociolinguistic norm of the TL in style, communicative modes, etc.
• 4)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需要意译:
家人朋友分享爱的时刻。
to show one’s cards 摊牌
• shuttle diplomacy • 穿梭外交 • a gentleman’s agreement • 君子协定 • to strike somebody when he is unprepared • 攻其不备 • Soon got, soon gone. • 来得容易,去得快。 • Speech is silver, silence is golden. • 雄辩是银,沉默是金。
generations under the same roof.
Lecture 6习语的译法

• To many Americans, China is still a faraway place—unknown, unseen and fascinating. • 在很多美国人看来,中国仍远在天涯海角, 鲜为人知,让人心驰神往。 • The events compelled his desperate style. • 这些事件逼得他采用不顾一切的方式。
• Don’t count your chicken until they are hatched. • 不要高兴得过早。 • feel like a fish out of water • 感觉很不自在
Evolution
• • • She was born with a silver spoon in her mouth. 她生在富贵之家。 Any teacher worth his salt can answer the question. 只要是称职的老师都能回 答这个问题。 Not everyone in our factory is worth his salt.我们工厂里并非人人都称职。
• 习语的翻译通常有以下四种方法:直译法、 套用法、意译法、直译意译结合法。 • 1. 直译法:如果英语习语和汉语习语在形 义方面相同,或者英语习语的形式和意义 均能为中国读者接受,此时可以用直译法, 既再现原文的比喻形象和意义,还保留原 文独特的表现手法及原文所体现的异域文 化,丰富汉语语言。
直译法
Evolution
3. 意译法:有的习语用直译法不能将其含义 准确地表达出来,也找不到恰当的汉语习 语替代,此时可以采用意译法,放弃其原 有的形式,展现习语的内涵,不足之处是 失去了原文的特色。
The senate investigation turned out to be a Pandora’s Box for the administration. 参议院的调查给政府带来了意想不到的麻烦。 He explained that it was not his fault, but anyhow it was carrying coals to Newcastle to talk to her. 他解释说这不是他的过错,可是不论怎样, 对她说这话都是多余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7
Faults are thick where love is thin.一朝情义淡, 样样不顺眼。 You can fool all the people some of the time and some of the people all the time,but you cannot fool all the people all the time. 骗人一夕一事易, 欺众一生一世难。 Out of the fullness of the heart the mouth speaks.盈于心则溢 于言。 以上三例算“直译”还是“意译”? 既相当“直接”又准确“达 意 ”。只 是 对 原 句 的 情 景 稍 作 变 通 而 已 。这 种 介 乎 于“直 译 ”与 “意译”之间的“直”-“意”有机结合, 似乎不是理论家能够武断 归类的。最终的翻译质量还是落实在双语基本功上; 而无论直 译、意译还是有机结合, 美感效果也是见仁见智的。 在翻译数词习语时, 有些学者主张采用归化手段(adapta- tion), 即以译入语已有的数词习语套译原语的数词习语。该方 法 主 要 是 考 虑 到 译 入 语 读 者 的 理 解 能 力 和 接 受 心 理 。如 将 汉 语 成语“七零八落”译成at sixes and sevens, 而英语数词 习 语six of one and half- a- dozen of the other也可套译成“半斤八两”。王秉 钦先生主张在翻译具有鲜明民族特点的数词时, 要译成可被译 入语读者接受的数字。例如, 一种叫做mild seven的香烟品牌, 最初被译成“柔和七星”, 该译文表面上看很忠实于原文, 但“柔 和七星”在香港销路并不看好。后来, 一位译者用粤语音译的方 法将其 改 译 为“万 事 发 ”, 原 文 中seven被 译 成“八 ”, 此 后 , 曾 倍 受烟民们冷落的mild seven, 因其吉利的译名而身价倍增。可 见, 在商标翻译中, 对数字采用归化手段处理是“有利可图”的。 然而从翻译的功能来看, 翻译常常为丰富译入语语言的 词 汇 和 句 法 创 造 机 会 。 因 此 , 直 译 加 解 释 (literal translation + explanation)的 策 略 也 不 失 为 一 种 可 行 的 手 段 。 如 汉 语“三 只 手 ”与 英 语“five finger”均 指“小 偷 ”, 汉 译 英 时 , 采 用 归 化 手 法 将“三只手”译成five finger当然可以, 但若将其译为“three hands” 并稍加解释, 该译文也可能被英语读者接受。因为人本来有两 只手, 多出一只来, 就可能是用以偷窃的手。这个推理是符合 人类思维规律的, three hands一 词 很 可 能 是 英 语 的 一 个 隐 性 词, 或许若干年后, 它会作为一个习语被收入英语词典。在数 词习语翻译中, 直译加解释的译法不可忽视。 在翻译中采用直译还是意译要根据具体的情况, 一般来 说, 科技文章直译法较多, 而文学作品用意译的方法较多。因 此, 在翻译时要特别注意文章的文体。
关键词: 习语 直译 意译
翻译研究是一个专门的学科。英语和汉语是两种完全不 同的语言, 各有自己的特殊表达方式。我们在阅读英语书刊 时, 有时会感到理解了的东西, 未必能用汉语恰当地表达出 来 。而 西 方 人 读 汉 语 的 书 刊 时 亦 会 有 这 种 感 觉 。英 语 和 汉 语 的 结构又有相同的一面 , 汉译时可照译, 即所谓“直译”— ——既忠 实原文内容, 又符合原文的结构形式。但这两种语言之间还有 许 多 差 别 , 如 果 完 全 照 译 , 势 必 出 现“英 化 汉 语 ”, 这 时 就 需 要 “意译’— ——在忠实原文内容的前提下, 摆脱原文结构的束缚, 使 译 文 符 合 汉 语 的 规 范 。 特 别 要 注 意 的 是 :“ 直 译 ”不 等 于“ 死 译”,“意译”也不等于“乱译”。我们所谓的“直译”, 倒并非一定 是“字对字”, 一个不多, 一个也不少。因为中西文字组织的不 同, 这种“字对字”一个不多一个也不少的翻译, 实际上是不可 能的。尤其是遇到习语, 如成语、俗语、谚语或歇后语时, 更要 加以注意。
现 代 汉 语 中 也 有 许 多 习 语 是 引 进 的 。 如 英 语 的“sour grape”来 自 希 腊 的“伊 索 寓 言 ”, 汉 语 又 从 英 语 直 译 过 来 , 成 为 常 用 的“酸 葡 萄 ”。 英 语 的“to go into the red”被 直 译 为 出 现 赤 字 。 其 它 英 语 直 译 成 汉 语 的 习 语 也 不 少 。 例 如 : 黑 市 : black market; 冷战: cold war; 蓝图: blue print; 第一手的: first hand等。2006年6月号上旬刊 ○ Nhomakorabea外语研究
汉语习语英译的直译与意译
凌淑红
( 锦州市渤海大学 外语部, 辽宁 锦州 121013)
摘 要: 翻译研究是一个专门的学科。英语和汉语既是两 种完全不同的语言, 又有结构相同的一面。中华民族的习语非 常丰富, 颇具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在世界各民族文化交流日 益扩大的今天, 我们如何能把这一民族瑰宝生动准确地介绍 给西方国家呢? 本文主要论述了汉语习语的直译与意译。
直译法是在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的条件下, 在译文中保 留原文习语的比喻 形象和民族色彩的方法。
1.成 语 的 直 译 易如反掌: as easy as turning over one’s hand 鹤立鸡群: a stork among chickens 沧海一粟: a grain in the ocean 2.俗 语 的 直 译 一回生二回熟: Strangers at the first meeting, friends at the second. 老虎头上扑苍蝇: Only fools catch flies on a tiger’s head.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Of the thirty- six plans the best is to get away at once. 3.谚 语 的 直 译 有钱能使鬼推磨: Money makes the mare to go. 祸不单行: Misery loves company. 人不可貌相: Beauty is only skin- deep. 4.歇 后 语 的 直 译 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One is like a toad trying to swallowa swan. 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Everyone calls “Kill it” when a rat is seen to run across the street. 一般情况下, 只要不影响理解, 能直译的尽量直译; 碰到 直 译 影 响 理 解 的 , 改 用 意 译 ; 直 译 、意 译 顾 此 失 彼 的 不 妨 试 用 其它处理办法。 前面列举了直译的很多例子, 但那是不能过分影响理解 的 前 提 下 。 如 果 直 译 影 响 了 理 解 , 就 得 改 用 意 译 。 与“Beat swords into ploughs.”类 似 的 另 一 句 谚 语“Bury the hatchet”, 如 果译成“埋葬战斧”, 容易让人联想到中文的“飞鸟尽, 良弓藏”
或者是“刀枪入库”, 因而会理解成抛弃功臣或和平麻痹。但实 际上是交战双方媾和休战的意思。又 如 “When the going gets tough, the tough gets going.”两 处 所 用“going”和“tough”不 仅 词 性分别不同, 意思也不尽相同, 凑在一个句子里了。英文中像 这样的东西较多, 他们认为很机智(witty)。碰到这类妙语, 直译 如何能够达意呢? 这时还是“狭路相逢勇者胜”或是“沧海横流 方 显 英 雄 本 色 ”这 种 意 译 来 得 主 动 。 再 如“ 此 地 无 银 三 百 两 ”, 如果直译, 要靠长长的脚注去帮助理解, 那就得把整个故事讲 一 遍 了 , 不 如 用 意 译 来 得 省 事 。 不 妨 意 译 成“The more is con- cealed, the more is revealed.”。 当然, 也有一种 情 况 , 就 是 介 乎 “直 译 ”与“意 译 ”之 间 的 妙 译 。 这 里 先 举 几 个 经 典 例 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