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乔木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合集下载

泡桐病虫害防治

泡桐病虫害防治

泡桐病虫害防治泡桐(Paulownia),又名行道树或泡桐树,是一种常见的乔木植物。

泡桐具有生长快、木材质地轻、色泽美观的特点,因而被广泛用于家具、装饰材料等方面。

然而,泡桐也面临着病虫害的威胁,这对种植者来说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为了保护泡桐的生长和利用价值,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

下面将详细介绍泡桐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一、泡桐病害的防治1. 泡桐叶斑病:泡桐叶斑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害,主要表现为叶片上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的黑斑。

为了预防和控制泡桐叶斑病,可以采用以下措施:- 避免过度浇水,保持适当的湿度;- 定期喷洒有效的杀菌剂,如多菌灵等;- 及时清理病叶,避免病害的扩散。

2. 泡桐细菌性溃疡病:泡桐细菌性溃疡病是一种严重的病害,会导致泡桐树干出现斑疹、腐烂等现象。

为了避免泡桐细菌性溃疡病的发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选择抗病性较强的泡桐品种进行种植;- 防止机械伤害,避免感染;- 及时移除感染的树干部分,保持伤口干燥。

3. 泡桐根腐病:泡桐根腐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它会导致泡桐的根部腐烂,导致植株生长缓慢甚至死亡。

为了控制泡桐根腐病的发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确保土壤排水良好,避免积水;- 给予足够的肥料,增强植株的免疫力;- 定期翻土,促进通气。

二、泡桐虫害的防治1. 泡桐毛虫:泡桐毛虫是泡桐的主要害虫之一,它会吃食泡桐的叶片,导致叶片凋落。

为了控制泡桐毛虫的繁殖和扩散,可以采用以下措施:- 利用生物防治,如释放天敌——寄生蜂,以控制毛虫的数量;- 定期清理树干和叶片上的幼虫,避免滋生。

2. 泡桐叶螨:泡桐叶螨是一种微小的害虫,它会寄生在泡桐的叶片上,影响泡桐的正常生长。

为了防治泡桐叶螨,可以采用以下措施:- 定期喷洒有效的杀虫剂,如敌敌畏、拟除虫菊酯等;- 注意病虫害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

综上所述,泡桐病虫害对泡桐的生长和利用价值都有很大的影响。

为了保护泡桐,种植者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

杨树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

杨树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

杨树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杨树是温带地区非常常见的一种高大乔木,其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措施是养护杨树的关键。

一、杨树栽培技术1.选址:杨树喜欢光照充足、排水良好、土地肥沃、土壤层深的地方。

在选择地点时,应优先选择地势高、土壤疏松、有机质含量高、pH值在6.5至7.5之间的土地。

2.土壤改良:在进行种植前,应对土地进行改良。

可选用有机肥或肥料对土地进行改良。

每亩土壤可施用有机肥2000至4000千克,或50至100千克复合肥。

3.育苗:杨树可采用砍穗栽培、种子育苗或嫁接法进行繁殖。

其中,种子育苗是最常见的繁殖方法。

在进行育苗时,需要注意控制温度、湿度和光照。

育苗温度应控制在20至25℃之间,湿度应保持在60%以上,光照应控制在3至4小时每天。

4.移栽:在进行移栽时,应尽可能保护根系。

应在根系周围挖出深度和直径相当的土球,再将其移植。

在移植后,需要对杨树进行浇水和施肥。

5.修剪:在进行修剪时,应针对不同的生长阶段采取不同的修剪方式。

在杨树生长初期,应尽量保留多一些芽眼,以利生长。

在生长中期,应挑选茎势较强壮的枝条修剪掉其它枝条。

在成熟期,应尽量保留主干枝,修剪一些枝条,以保证果实质量。

1.白粉病白粉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害,主要影响杨树叶片。

好发于夏季,多在潮湿天气时发生。

白粉病的防治方法是注意伐枝去叶,定期浇水,增强植株的韧性。

2.叶螨叶螨是杨树叶片的重要害虫,会导致叶片的瘪皱、早落。

防治措施是使用杀虫剂进行喷洒或加强杨树的养护。

3.蚜虫4.杨切叶夜蛾杨切叶夜蛾主要在春季活动,会导致杨树叶片被吃掉。

防治措施是在夜间灯光的照射下进行捕杀,或使用杀虫剂进行喷洒。

总之,采取正确的杨树栽培技术和科学的病虫害防治措施,能够有效地提高杨树的生长速度和产量,从而增加经济效益。

种植幌伞枫的病虫害防治知识

种植幌伞枫的病虫害防治知识

合理使用药剂
严格按说明使用化学药剂,避免 过量使用导致环境污染和植物药
害。
轮换使用药剂
避免长期使用同一种药剂,以免 产生抗药性。
05
病虫害防治案例分享
成功案例一:科学种植技术推广
总结词
通过科学的种植技术,有效控制幌伞枫的病虫害,提高产量和质量。
详细描述
某农场在幌伞枫的种植过程中,采用了先进的种植技术,包括选用抗病品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等措施,有效 减少了病虫害的发生,提高了幌伞枫的产量和质量。
科学识别
当发现植物出现病虫害症状时,应及时识别病虫害种类,了解其发 生规律和传播途径,以便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综合治理
针对不同的病虫害种类和发生情况,应采取综合治理的方法,结合生 物防治、化学防治和物理防治等多种手段,以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
对未来种植的建议和展望
优选抗病品种
在今后的种植中,应注重优选 抗病性强的幌伞枫品种,以减
炭疽病
症状
叶片或果实上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的病斑,病斑边 缘呈深色,中央呈灰白色,有轮纹。
原因
由真菌引起的传染病害。
防治方法
加强植物的通风和光照,定期修剪枝叶。在发病 初期,使用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
03
常见虫害及防治
蚜虫
症状
蚜虫是一种常见的害虫,会附着在幌伞枫的叶片和枝条上,吸取植物的汁液,影 响植物的生长。同时,蚜虫还会分泌一些物质,导致植物出现煤污病等病害。
总结词
忽视病虫害防治会导致幌伞枫产量下 降,品质受损,甚至种植失败。
详细描述
某种植户在幌伞枫种植过程中,忽视 了病虫害的防治,导致病虫害大面积 发生,最终造成产量下降,品质受损 ,甚至种植失败的后果。

楠木种植技术要点及病虫害防治措施分析

楠木种植技术要点及病虫害防治措施分析

楠木种植技术要点及病虫害防治措施分析楠木属于常绿乔木,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林木和优良材料。

它具有生长快、抗寒、抗旱的特点,适合在温带或亚热带地区种植。

为了使楠木能够正常生长和产出高质量的木材,下面将介绍楠木种植技术要点及病虫害防治措施。

一、楠木种植技术要点:1. 地块选择:楠木对环境要求较高,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和肥沃的土壤。

宜选择平坦、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地块进行种植。

2. 树种选择:选择生长快、抗病虫害能力强、木材质量好的楠木品种进行种植。

3. 种苗选取:种苗要健壮、根系发达、无病虫害。

在种植前,可以通过处理种苗的根部,浸泡在适宜的抗生素溶液中,以提高其抗性。

4. 播种和育苗:楠木种子比较小,播种时宜与沙土混合,然后覆盖一层压实。

育苗时,要注意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以促进幼苗的生长。

5. 地面处理:在种植前,可进行地面处理,包括除草、翻耕、施肥等。

施肥时要注意不要过量,以免对植株生长造成不良影响。

6. 种植和管理:选择适宜的季节进行种植,一般在春季或秋季较为适宜。

种植时要注意栽植深度和株行距,以及适时进行修剪和疏伐,以保持树木生长的平衡。

二、病虫害防治措施:1. 病害防治:楠木主要的病害有叶枯病、炭疽病、根腐病等。

防治措施包括科学施肥、及时修剪病叶和枯枝、加强病害监测和防治措施等。

在病害初期,可以采用药物喷洒、灭菌剂处理和摧毁病残体等方法进行防治。

2. 虫害防治:楠木主要的虫害有楠木象、吹叶蛾、楠木小食心虫等。

防治措施包括定期检查和监测病虫害发生情况、合理使用农药、定期清除虫害的虫卵和幼虫等。

在虫害较严重的情况下,可以采用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防治。

楠木种植技术要点及病虫害防治措施对于提高楠木的生长质量和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种植过程中,还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特点,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创新,以保证楠木的健康生长和高产高质。

侧柏的病虫害及防治

侧柏的病虫害及防治

侧柏的病虫害及防治侧柏,别名白柏,是一种常见的常绿乔木,生长迅速,生命力强,具有很高的经济、观赏与环境效益,深受广大园林爱好者和城市绿化工作者的喜爱。

然而,由于其栽培条件较为苛刻,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因此掌握侧柏的病虫害及防治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一、病害1. 、松针枯萎病该病原菌来自土壤中会引起疾病,主要发生在幼树上,易在潮湿、干燥和高温环境下出现。

症状:幼树上的针叶变得黄色,褐色和红色,逐渐变成枯萎和脱落。

严重的情况下,叶子和穗状果芯也会受到影响。

防治:如发现感染,应立即采取化学控制措施,如农药喷雾,同时要注意防范一些病毒、真菌等生物和各种昆虫的危害。

2.、白粉病病原菌主要来自真菌属,常出现在高温潮湿的气候条件下。

这种病是侧柏最常见的一种病害之一。

症状:病害首先在叶片上出现白色粉末花斑,之后叶片呈黄白色,逐渐变成红色或棕色,最终落叶脱落。

预防和治疗:检查和使用抗真菌药物能够有效控制该病害。

叶片的湿度越高,病害发生的几率越大,所以通过及时清除植物周围的杂草和保持适当的排水是非常必要的。

二、虫害1、环蝽环蝽是侧柏最常见的害虫之一,通常在夏季群集出现。

症状: 侧柏上的新生枝干和叶子会出现黄褐色或灰色的斑点。

受害的枝干和叶子通常会干瘪和脱落。

幼苗生长迅速,很容易受到环蝽的侵袭,最终导致死亡。

防治:控制害虫数量适当,采用有机耕作技术可以有效减少环蝽的伤害。

此外,栽培环境的改变和药剂的使用也是一种有效的防治措施。

2、侧柏蚜侧柏蚜通常在夏季和秋季出现,叶表面上覆有粘粘的薄层。

症状:当侧柏叶子上出现黑色或灰色斑点时,会对生长施加负面的影响,并导致叶片早期枯死。

防治:可使用农药喷雾来控制侧柏蚜的数量。

同时,适量的水可以杀死这些害虫,因为侧柏蚜不适应水分环境。

3、白蚁白蚁是侧柏的一种常见害虫,在干木质部分的害虫特别活跃。

虫体长约3-7mm,通常集中出现在侧柏根部。

症状:侧柏上的黄色斑块,树干的大规模侵蚀和随之而来的死亡等。

常见杨树食叶害虫防治技术

常见杨树食叶害虫防治技术

常见杨树食叶害虫防治技术杨树是一种常见的乔木,也是许多国家重要的造林树种之一。

然而,杨树也面临着各种食叶害虫的威胁,这些害虫吞食杨树叶片,给杨树生长和产量带来了不良影响。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杨树食叶害虫防治技术,以帮助杨树农民解决害虫问题。

嵌线防治法嵌线是一种比较传统的杨树食叶害虫防治方法。

它利用人工弯曲杨树树枝,将一个或多个线弯成U形,挂在杨树树干或枝条上。

线的一端固定在杨树树干上,另一端则拉紧固定。

蛾虫在树干和枝条上爬行时,会遇到嵌线,并被迫穿过正中间。

这时,蛾虫的剪力就会被线给切断,从而不能通过线的另一端到达树枝和叶子上进食。

嵌线是一种低成本、有效的杨树食叶害虫防治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杨树尺蛾等食叶害虫的数量。

不过,嵌线需要密切观察,并及时加强防治。

如果线不够结实,容易被蛴螬拉断,失去防治作用。

杀虫剂喷洒法药剂喷洒是一种常见的杨树食叶害虫防治方法,可通过喷洒杀虫剂来消灭食叶害虫。

在使用杀虫剂之前,需要认真调查和判断食叶害虫种类、发生和危害程度,选择适当的药剂和剂量,并按照标识说明使用药剂。

在喷洒杀虫剂时,需要注意防护措施。

操作人员需要穿戴防护服、眼镜等防护装备,并按照标签说明正确使用药剂,以确保人身安全。

夜间灯光防治法萤火虫是一种很常见的夜间昆虫。

夜间灯光防治法利用萤火虫的特性,将灯光放在杨树林中,吸引萤火虫飞入灯光之中,从而促进蜻蜓等捕食昆虫的出现,进一步控制杨树食叶害虫的数量。

夜间灯光防治法是一种非常环保、低成本的杨树食叶害虫防治方法。

不过,它需要灯具和电源等设备支持,也需要保证灯光的亮度和持续时间等因素,以取得顺利的防治效果。

生态平衡防治法生态平衡防治法是一种以生态平衡为基础的防治方法,旨在控制害虫数量,降低害虫危害,并保持杨树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性。

生态平衡防治法依据杨树生态系统环境、害虫与天敌种类及数量、生物学特性等多方面的因素,通过科学分析和综合考虑,制定出相应的生态平衡防治策略。

杨树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

杨树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

杨树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杨树是我国常见的乔木之一,栽培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杨树的生长状况和产量。

同时,病虫害也是影响杨树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科学的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措施对于杨树的生长非常重要。

杨树的栽培技术1. 土壤要求:杨树喜欢中性土壤,pH值在6.5-7.5之间。

在选择种植地点的时候,应该考虑到土壤的质地和湿度等因素。

沙质土和碱性土都不太适合杨树的生长。

2. 施肥:对于杨树来说,每年的施肥都非常重要。

通常的施肥周期是每年春季和秋季各一次。

春季施肥主要以氮肥为主,秋季施肥重点是磷肥和钾肥。

3. 育苗:在春季进行育苗,首选种子发芽率高的优良品种。

育苗时,应该注意及时拉开苗床,以增加光照,并在遇到连续阴雨天气时,及时对苗床加上农膜,防止受涝。

4. 浇水:杨树需要足够的水分才能顺利生长。

在生长旺季,应该保持土壤湿润。

夏季气温高,杨树生长快,对水分的需求也很大,应该及时浇水。

病虫害防治方法1.蚜虫防治:蚜虫常常在春季危害杨树,使得杨树的嫩叶、嫩枝受到严重危害。

防治蚜虫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喷洒农药,二是鼓励其天敌——瓢虫来消灭它们。

2. 病害防治:炭疽病和白粉病是杨树中常见的病害。

预防炭疽病可采取植株间适当疏开,保持透气性和阳光直射,以防止炭疽病的蔓延;预防白粉病,可采取定期喷洒硫酸钾。

3. 开花乱果防治:杨树常常存在开花后果实产量低的问题。

这时候可以尝试用低氮高钾肥,以及喷洒生长调节剂,如壮士达。

同时,在春季还可以采取喷洒生长调节剂,以促进花芽分化。

4. 鸟害防治:杨树果实在成熟期间更容易受到鸟类的攻击。

因此,可以在林间悬挂金属带或者带有刺激性气味的物品,来防止鸟害的发生。

总之,杨树的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措施的实施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秉持科学、可持续的发展理念。

只有在严格遵照技术要求,及时修剪管理、预防病虫害等方面下功夫,才能使杨树获得更好的生长,提高经济效益。

白蜡树种植技术

白蜡树种植技术

白蜡树种植技术
一、引言
白蜡树是一种常见的乔木,生长快,适应性强,可用于景观绿化、防
风固沙、木材加工等方面。

本文将介绍白蜡树的种植技术。

二、选地
1.土壤要求:白蜡树喜欢生长在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中。

2.光照要求:白蜡树喜欢光照充足的环境,因此在选址时应尽量选择阳光充足的地方。

三、育苗
1.播种:将白蜡树种子浸泡24小时后,用湿沙发芽2-3天后进行播种。

2.移植:当幼苗长到10-15cm时,可以进行移植。

移植时应注意保护幼苗的根系。

四、定植
1.时间:最佳定植时间为春季和秋季。

2.方法:挖掘坑洞,将幼苗放入坑洞中,并将土壤填实。

五、管理
1.浇水:白蜡树需要保持适度湿润的土壤环境,因此需要及时浇水。

2.施肥:白蜡树生长迅速,需要充足的养分供应。

在生长期内,应适时施肥。

3.修剪:白蜡树的枝条生长较快,在生长期内需要进行定期修剪。

六、病虫害防治
1.病害防治:白蜡树易受到根腐、叶霉等病害的侵袭。

应加强管理,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2.虫害防治:白蜡树易受到飞虱、蚜虫等虫害的侵袭。

应采取物理和化学方法进行防治。

七、收获
1.时间:一般在种植3-5年后可以进行收获。

2.方法:使用锯或电锯将白蜡树伐倒后进行加工处理。

八、总结
以上是关于白蜡树种植技术的详细介绍。

希望能够对广大爱好者有所帮助,使其在种植白蜡树时能够更加顺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乔木名称生态特性种植病虫害防治香樟树樟树喜光,稍耐荫;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性不强,对土壤要求不严,较耐水湿,但不耐干旱、瘠薄和盐碱土。主根发达,深根性,能抗风。萌芽力强,耐修剪。生长速度中等,树形巨大如伞,能遮阴避凉。存活期长,可以生长为成百上千年的参天古木,有很强的吸烟滞尘、涵养水源、固土防沙和美化环境的能力!此外抗海潮风及耐烟尘和抗有毒气体能力,并能吸收多种有毒气体,较能适应城市环境。

光照反应: 喜光 水分反应:喜湿对特殊土壤条件的适应能力:不耐瘠薄 耐盐碱 忍受大气污染种类:多 地形条件:丘陵、 平原 土壤类型:砂壤土樟树一般很少有虫害和病害,香樟溃疡病: 防治方法:及时清除死亡植株,并用多菌灵或敌百虫20—30倍液进行全株涂抹,1星期内連续用药3—4次。

银杏银杏生长较慢,寿命极长,从栽种到结果要二十多年,四十年后才能大量结果,因此又名“公孙树”,有“公种而孙得食”的含义。是树中的老寿星。在山东日照浮来山的定林寺内有一棵大银杏树,相传是商代种植的,已有3500多年历史了,多么古老的树啊!.种栽植模式都要“深穴、足肥、浅栽、踏实”一般长江以南地区,宜在9~11月栽植,北方地区以春季清明前后栽植为宜。一般银杏定植当年只追肥1次,第二年至结果前每年施3次肥,结果后每年施4次肥。一般银杏定植当年只追肥1次,第二年至结果前每年施3次肥,结果后每年施4次肥。1.银杏立枯病 播种前进行土壤消毒,每亩撒2.5公斤硫酸亚铁或4公斤多菌灵。感病后可喷施多菌灵(1份药兑200份水)或甲基托市津( 1份药兑500份水)。2.小卷叶蛾防治 冬季树平涂白,用生石灰5公斤,敌敌畏0.1公斤,食盐1公斤兑水20公斤涂刷树干可起到很好防治效果。成虫发生期,喷 1000倍的辛硫磷和氧化乐果。 3.天牛防治 用l份敌敌畏加水30份,加几滴煤油,用棉球浸泡药水后,塞入蛀洞,或在成虫发生期人工捕捉成虫。

水杉生长迅速是水杉的主要优点之一。在原产地,树高连年生长最高峰出现在10~15年,在50年以前一般均能保持在60~80厘米左右。胸径生长在20年以后增长较快,一般保持在1.3~1.6厘米左右,连年生长最高峰出现在20~25年,80~100年以后趋于缓慢。开始结实的年龄较晚,虽早期能出现雌球花,但雄球花一般要到20年后才能正常形成,40~60年大量结实,迄100年而不衰,仍可产生出高质量的种子。2~3月开花,10~11月球果成熟。种子千粒重1.75~2.28克,每千克约43~56万粒;有胚率很低,发芽率仅 5~10%。种植密度:由于水杉生长迅速,主干通直,顶端优势较强,造林密度不宜过大。可采用 2×3米的株行距,每亩110株。到10~15年时进行第一次间伐。单行栽植可采用2米株距。造林苗木以2年生的移植苗为好,苗高1~1.5米,地径2~3厘米。 从晚秋到初春均可栽植,但以冬末为最好。

病害:病虫害较少,主要有赤枯病在9~10月间为害叶部,使叶片呈黄褐色或红褐色,严重时落叶,可每周用160倍的1:1波尔多液喷洒 1次,共3~4次。害虫主要有大袋蛾为害叶及嫩枝梢,水杉色卷蛾的幼虫为害叶部。乔木名称生态特性种植病虫害防治金桂选择光照充足、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通透性强、排灌方便 桂树的酸性(PH值为50—6.5)沙性壤土作培植圃地。在移植的上年秋、冬季,先将圃地全垦一次,并按株行距为1米x1.5米(2年后待其长粗长高时,每隔一株移走一株,使行株距变为2米x1.5米)、栽植穴为0.4米x0.4米x0.4米的规格挖好穴。每穴施入腐熟性平的农家肥(猪粪、牛屎)2—3公斤、磷肥0.5公斤作基肥。将基肥与表面壤土拌匀,填入穴内。肥料经冬雪春雨侵蚀发酵后,易被树苗吸收。在树液尚未流动或刚刚流动时移栽最好,一般在2月上旬至3月上旬进行。取苗时,尽可能做到多留根、少伤根。取苗后要尽快栽植,需从外地调苗的,要注意保湿,以防苗木脱水。栽好后要将土压实,浇一次透水,使苗木的根系与土壤密接。移栽后,如遇大雨使圃地积水,要挖沟排水。遇干旱,要浇水抗旱。除施足基肥外,每年还要施3次肥,即在3月下旬每株施速效氮肥0.1—0.3公斤,促使其长高和多发嫩梢;7月每株施速效磷钾肥0.1—0.3公斤,以提高其抗旱能力; 桂花褐斑病、桂花枯斑病、桂花炭疽病是桂花常见的叶部病害,这些病害可引起桂花早落叶,削弱植株生长势,降低桂花产花量和观赏价值。 首先要减少侵染来源。秋季彻底清除病落叶。盆栽的 桂树桂花要及时摘除病叶。其次加强栽培管理。选择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或基质栽植桂花;增施有机肥及钾肥;栽植密度要适宜,以便通风透光,降低叶面湿度减少病害的发生。 科学使用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洒1:2:200倍的波尔多液,以后可喷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苯来特可湿性粉剂1000至1500倍液。重病区在苗木出圃时要用1000倍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毒。

白玉兰适生于土层深厚的微酸性或中性土壤,不耐盐碱,土壤贫瘠时生长不良,畏涝忌湿。对二氧化硫、氯和氟化氢等有毒气体有较强的抗性。寿命长,可达千年以上。喜光,稍耐荫,颇耐寒。喜肥沃适当湿润而排水良好的弱酸性土壤(pH5~6)但亦能生长于碱性土(pH7~8)中。根肉质,畏水淹。生长速度较慢。春季开花前或秋季落叶后进行栽植。移栽时要带土球,裸根移栽不易成活,注意尽量少伤根。为减少移栽后水分蒸发,起苗前剪掉部分枝叶。栽植穴内施腐熟的有机肥,再覆一层土,将根系与有机肥附离,防止烧根腐烂。栽植后浇1次透水。每年可施2次肥。一是越冬肥,二是花后肥,以稀薄腐熟的人粪尿为好,忌浓肥。浇水可酌情而定,阴天少浇,早时多浇。春季生长旺盛,需水量稍大,每月浇2次透水。夏季可略多些。秋季减少水量。冬季一般小浇水,但土壤太干时也可浇1次水。

白玉兰常见病虫害:有炭疽病、叶斑病、有炸蝉、红蜡蚧、吹绵蚧、红蜘蛛、大蓑蛾、天牛等,一旦发现可用药物喷杀之。但有天牛蛀枝干及根茎部,有时可将树致死,如发现有锯末屑虫粪,就应寻找虫孔,用棉球蘸敌敌畏原液塞进虫孔,再用泥封口,即可熏杀。炭疽病防治方法 加强水肥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能力;及时清除病叶,秋末将落叶清除并集中进行烧毁;如有发病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颗粒800倍液或70%炭疽福美500倍液进行喷雾,每10天一次,连续喷3至4次可有效控制病情。 黄化病防治方法 黄化病是一种生理性病害,主要因土壤过粘、pH值超标,铁元素供应不足而引起。可以用0.2%硫酸亚铁溶液来灌根,也可用0.1%硫酸亚铁溶液进行叶片喷雾,并应多施用农家肥。叶片灼伤病防治方法 增加浇水次数,保持土壤湿乔木名称生态特性种植病虫害防治樱花花期4月,叶前或与叶同时开放。 性喜阳光,喜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对土壤的要求不严,但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生长最好,不耐盐碱土。根系较浅,忌积水低洼地。有一定的耐寒和耐旱力,但对烟及风抗力弱。喜欢阳光,怕风。樱花栽植的时间在早春时期,一般为2-3月份。

栽植前要把地整平,可挖直径宽0.8米乘以深0.6米的坑,坑里先填入10公分的有机肥,把苗放进坑里,使苗的根向四周伸展。樱花填土后,向上提一下苗使根深展开,在进行踏实。栽植深度在离苗根上层5厘米左右,栽好后浇水,充分灌溉,用棍子架好,以防大风吹倒。

樱花病虫害种类较多,现将其常见的病虫害分述如下:穿孔性褐斑病 在5至6月时发生,叶出现紫褐色小点,后渐扩大成圆形,病斑部位干燥收缩后成为小孔、病菌多在病枝病叶上过冬,发育最适温度为2 5℃至28℃,借风传播,在多雨季节有利于侵染发病,树势衰弱,排水不良,通风透光差时,病害发生严重。 防治方法:(1)加强栽培管理,合理整枝修剪,并注意剪掉病梢,及时清理病叶并烧毁,为植株创造干净的生长条件。 (2)新梢萌发前,可喷洒3至5波美度石硫合剂,发病期可喷洒16 0倍波尔多液或50%苯来特可湿性粉剂1000至2000倍液,或15%代森锌600倍液至800倍液。叶枯病 夏季叶上发生黄绿色的圆形斑点,后变褐色,散生黑色小粒点,病叶枯死但并不脱落。 防治方法:

红枫带树种。性喜湿润、温暖的气候和凉爽的环境,较耐阴、耐寒,忌烈日暴晒,但春、秋季也能在全光照下生长。对土壤要求不严,适宜在肥沃、富含腐殖质的酸性或中性沙壤土中生长,不耐水涝

主要病害:症状:初发病时,叶尖及叶片上部的叶缘产生水渍状褪绿小斑点,此后随着病情发展,病部出现枯焦状,并逐渐向叶片下部和内部扩展,叶片上半部枯死。病部与健部交界处呈赤褐色,中为深赤色,最后整个叶片的3/4枯死,仅叶片基部呈绿色,枯死的部分叶尖卷曲,呈灰白色,全株叶片似火烧。由于叶片失去了叶绿素,严重影响光合作用,使植株生长衰弱,失去观赏价值。化学防治:病初尚未蔓延前先剪去病叶,减少再侵染源,再用50%多菌灵500倍液或65%代森锌、福美锌1000倍液或45%代森锌800倍液,每10—15天交替喷雾1次,连喷2—3次。乔木名称生态特性种植病虫害防治紫薇喜光,稍耐阴;喜温暖气候,耐寒性不强;喜肥沃、湿润而排水良好的石灰性土壤,耐旱,怕涝。萌芽性强,生长较慢,寿命长。紫薇耐旱、怕涝,喜温暖潮润,喜光,喜肥,对二氧化硫、氟化氢及氮气的抗性强,能吸入有害气体。薇应选择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背风向阳处。大苗移植要带士球,并适当修剪枝条,否则成活率较低。栽植穴内施腐熟有机肥作基肥,裁后浇透水,3天后再浇1次。紫薇出芽较晚,正常情况下在4月中旬至4月底才展叶,新栽植株因根系受伤,发芽就更要延迟。因此不要误认为没有栽活而放弃管理。

白粉病;对发病重的植株,可以在冬季剪除所有当年生枝条并集中烧毁,注意增施磷、钾肥,控制氮肥的施用量,以提高植株的抗病性;药剂防治发病严重时,可在春季萌芽前喷施波美3~4°石硫合剂;生长季节发病时可喷施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20%粉锈宁(即三唑酮)乳油1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防治。 褐斑病: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防治。

茶花生长习性 茶花生长适温在20~25℃之间,29℃以上时停止生长,35℃时叶子会有焦灼现象。要求有一定温差。环境湿度60%以上,大部分品种可耐-8℃低温(自然越冬,云茶稍不耐寒),在淮河以南地区一般可自然越冬。茶花培植土要偏酸性,并要求较好的透气性。以利根毛发育,通常可用泥炭、腐锯木、红土、腐植土,或以上的混合基质栽培。茶花要求光照比杜鹃强,春秋冬三季可不遮阴,夏天可用50%遮光处理。 应选排水良好、保水性能强。富含腐殖质的沙壤土。盆栽选用腐叶土、沙土、厩肥土各1/3配制,或腐叶土4份,草炭土5份、粗沙1份混合的培养土。pH值5-6.5。栽植地应选不积水、烈日暴晒不到的地方。最适生长温度18- 25℃,最适开花温度10-20℃,高于35℃会灼伤叶片。不耐寒,山茶对肥水要求较高,中性和碱性壤土均不利其生长。茶花主要病害有轮纹病、炭疽病、枯梢病、叶斑病、烟煤病等,主要防治药剂有:退菌特800倍;多菌灵500倍;百菌清800倍;克霉灵800倍定期防治,花前要注意灰霉病、花枯病防治。 金盘荔枝茶花虫害以红蜘蛛、蚜虫、蚧壳虫、卷叶蛾、造桥虫为主,主要防治药剂用氯腈菊酯15毫升+水胺硫磷20毫升或久效磷25毫升兑30斤水喷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