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间质纤维化常用治疗药物

合集下载

间质性肺炎治疗方案

间质性肺炎治疗方案

间质性肺炎治疗方案引言间质性肺炎(Interstitial Pneumonia,IP)是一种以间质性炎性浸润、破坏和纤维化为特征的肺部疾病。

该疾病的治疗方案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个体化治疗。

本文将综述目前常用的间质性肺炎治疗方案,以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应对该疾病。

诊断间质性肺炎的诊断依赖于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表现以及肺活检等检查结果。

常见的临床症状包括进行性呼吸困难、咳嗽、胸痛等。

体征方面,可出现杵状指、桶状胸等表现。

影像学表现主要为肺间质纤维化和肺容积减少。

肺活检是确诊间质性肺炎最可靠的方法。

治疗方案1. 基础治疗确定诊断后,应进行基础治疗。

基础治疗的目的是控制炎症反应和保护肺功能。

常用的基础治疗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

以下是常用的药物及其剂量:•甲泼尼龙(Methylprednisolone):每日口服0.5-1mg/kg,分次服用。

•氟替卡松(Fluticasone):每日鼻吸200-400微克,分次使用。

•甲氨蝶呤(Methotrexate):每周口服7.5-15毫克。

2. 免疫调节治疗如果基础治疗无效或不耐受,可考虑免疫调节治疗。

免疫调节剂通过调节免疫系统功能,减少炎症反应和纤维化,以达到治疗间质性肺炎的目的。

以下是常用的免疫调节剂:•环孢霉素(Cyclosporine):每日口服3-5毫克/千克,分次服用。

•阿托品(Atropine):根据病情,静脉注射0.5-1毫克,每4-6小时重复一次。

•金刚烷胺(D-penicillamine):每日口服20-30毫克/千克,分次服用。

3. 支持性治疗间质性肺炎患者常伴有呼吸困难等症状,因此需要进行支持性治疗。

支持性治疗的目的是改善症状,减轻疾病对患者的影响。

常用的支持性治疗措施包括:•氧疗:给予患者适量的氧气,以缓解呼吸困难。

氧疗剂量根据血氧饱和度调整。

•雾化治疗:使用雾化器将药物直接送入肺部,以增加药物的直接作用。

常用的雾化药物包括布地奈德和沙美特罗。

肺间质纤维化治疗

肺间质纤维化治疗

肺间质纤维化治疗肺间质纤维化如何医治?很多人听到肺间质纤维化就会谈虎色变。

这种被称作不是癌症的癌症长久以来一直堪称医学界的一大难题。

您对肺间质纤维化了解多少呢?那么肺间质纤维化如何医治?今天我们就请天津国泰医院姚儒省主任为大家解读肺间质纤维化如何医治。

什么是肺间质纤维化:肺间质纤维化是以运动性呼吸困难,动则气短、干咳、喘憋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病变,包括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及继发于某些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的肺间质纤维化等。

其致病原因不明,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现代医学研究多认为其与吸入各种粉尘、有毒气体、环境污染物,如汽油、烟雾、动物皮毛等有关,还可以继发于免疫系统的疾病以及与过量使用某些药物有关。

肺间质纤维化不易早期发现,一般的患者都是在作X线肺部检查时方才发现自己患上本病,此时常已经到了病程的中晚期,此时患者已感到时有呼吸困难、干咳,此后常因感冒、急性呼吸道感染而诱发和加重。

此病呈进行性加重,为肺系疾病中的疑难重症。

由于近年来空气污染使人们的呼吸系统处于四面楚歌的包围之中,故其发病较前明显增多。

本病发病人群多以四五十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为主,但目前发现,本病呈逐年上升的年轻化趋势。

专家推荐——“中医益肺平喘免疫”祖方益肺平喘:疗法核心;由祖方改进,并由临床验证获准推广。

通过内服与外部物理的方式达到“扶卫固本”,激活脏腑修复功能,平衡自身免疫力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经络离子药透:纳米提纯益肺平喘药物以拔罐治疗作用于经络,促进机体微循环;中药立体熏蒸:全自动立体电子熏蒸技术,肺部立体高压熏蒸,益气活血,促进吸收;高效穴位注射:直接穴位给药通过循经作用于病变组织,具有长期控制的效果;新型三穴五针:运用现代针灸疗法与生物电理论,有效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供稿:姚儒省肺病常识讲解。

特发性肺纤维化的药物治疗

特发性肺纤维化的药物治疗

综述与讲座特发性肺纤维化的药物治疗丛 琳(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天津300140) [关键词] 肺间质疾病,特发性;药物治疗[中图分类号] R5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266X(2008)0520108202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原因不明、并以普通型间质性肺炎(U IP)为特征性病理改变的肺疾病,主要病理变化为弥漫性肺泡炎、肺泡单位结构紊乱和肺纤维化[1]。

目前,随着高分辨率CT(HRCT)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检测等实验室技术的临床应用,特别是胸腔镜和开胸肺活检的开展,其治疗上有了新的突破。

本文就IPF的药物治疗综述如下。

1 抗纤维化药物1.1 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细胞毒药物 研究认为,IPF 的早期病变是肺泡炎,抑制炎症将防止纤维化的发生、发展。

因此糖皮质激素被列为治疗肺纤维化的首选药物,常用方法为中等或大剂量的强的松或甲基强的松龙每日或间日口服。

但临床观察证明,此法仅在早期肺泡炎和细胞渗出阶段有一定效果,几乎不能改变疾病的自然病程及患者的生存率,疗效甚微或根本无效。

仅15%~30%的IPF患者对其有反应[3],且副作用大,临床应用受限。

对于不能耐受糖皮质激素副作用或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失败的患者,可联用免疫抑制剂/细胞毒药物。

研究发现,免疫抑制剂/细胞毒药物对人胚肺二倍体纤维母细胞(2B S)的增殖有抑制作用[4]。

常用药物有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环孢菌素A、苯丁酸氮芥等。

目前认为,对I PF患者应提倡个性化治疗,根据患者的治疗反应决定治疗方案。

常用方法为强的松起始剂量015m g/ (kg d),4周后渐减量,3~4个月内减至20mg/d,疗效欠佳者可加用硫唑嘌呤或环磷酰胺。

1.2 干扰素(IF N) IFN是一个多肽分子家族,有α、β、γ、w、T5种亚型。

研究发现,I FN2γ、IFN2β具有抗纤维化作用。

IFN2γ可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增生及胶原沉积,因而达到抗纤维化的目的。

间质性肺炎的治疗方案

间质性肺炎的治疗方案

间质性肺炎的治疗方案什么是间质性肺炎?间质性肺炎(Interstitial pneumonia,IP)是一类肺部疾病,特点是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和纤维化。

该疾病通常以呼吸困难、咳嗽和发热为主要症状。

根据不同的病因和发病机制,间质性肺炎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diopathic interstitial pneumonia,IIP)、结缔组织病相关性间质性肺炎和药物反应性间质性肺炎等。

间质性肺炎的治疗原则间质性肺炎的治疗目标是减轻症状、改善肺功能、延缓疾病进展并提高生活质量。

治疗的重点是控制炎症反应、抑制纤维化和处理基础疾病。

###1.药物治疗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是治疗间质性肺炎的首选药物。

它可通过抑制免疫系统的炎症反应来改善肺功能和减轻症状。

常用的糖皮质激素包括泼尼松、甲泼尼龙等。

治疗应从剂量适当、疗程长短和逐渐减量等方面进行个体化调整。

免疫抑制剂对于无法耐受或无法有效控制糖皮质激素的患者,可以使用免疫抑制剂。

如环磷酰胺、黄酮等。

这些药物可通过抑制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来减少炎症和纤维化。

其他药物除了上述两类药物,还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使用一些辅助药物,如抗氧化剂、抗纤维化药物以及镇静剂等。

这些药物在治疗间质性肺炎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辅助作用。

2.支持性治疗氧疗氧疗是间质性肺炎患者最常见的支持性治疗措施之一。

通过给予患者足够的氧气,可以改善呼吸困难和缺氧症状。

康复训练间质性肺炎患者常常因呼吸困难而导致肌力下降和体力较差。

通过进行康复训练,可以增强患者的肺功能,并帮助他们提高日常生活的质量。

营养支持在治疗间质性肺炎的过程中,患者的食欲常常会受到影响,从而导致体重下降和营养不良。

为了保证患者的营养摄入,可以采取适当的营养支持措施,如调整饮食结构、口服补充营养品等。

3.干预基础疾病有些间质性肺炎是由特定的系统性疾病引起的,如结缔组织病等。

在治疗间质性肺炎的同时,还应积极干预和治疗基础疾病,以防止疾病的进展和复发。

肺间质纤维化的治疗进展

肺间质纤维化的治疗进展

肺间质纤维化的治疗进展摘要:肺间质纤维化(PF)是以肺泡-毛细血管功能单位进行性损害、大量肺间质细胞及细胞外基质聚集为特征,最终导致呼吸功能衰竭而死亡的临床疾病。

迄今,对肺纤维化尚没有一种令人满意的治疗方法。

临床较常用的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细胞毒药物和抗纤维化制剂。

关键词:肺间质纤维化;治疗进展肺间质纤维化(PF)是以肺泡-毛细血管功能单位进行性损害、大量肺间质细胞及细胞外基质聚集为特征,最终导致呼吸功能衰竭而死亡的临床疾病[1]。

本文对肺间质纤维化目前的治疗方案做一总结,希望对临床治疗工作有一定的帮助。

1.推荐的药物和剂量迄今,对肺纤维化尚没有一种令人满意的治疗方法。

临床较常用的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细胞毒药物和抗纤维化制剂。

上述药物可以单独或联合应用,其使用剂量和疗程应视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

推荐治疗方案为: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或硫唑嘌呤,具体方法如下(供参考)。

1.1糖皮质激素:泼尼松或其它等效剂量的糖皮质激素,每天0.5mg/kg(理想体重,以下同)口服4周;然后每天0.25mg/kg,口服8周;继之减量至每天0.125mg/kg或0.25mg/kg隔天1次口服。

1.2环磷酰胺:按每天2mg/kg给药。

开始剂量可为每天25~50mg口服,每7~14天增加25mg,直至最大量150mg/d。

1.3硫唑嘌呤:按每天2~3mg/kg给药。

开始剂量为25~50mg/d,之后每7~14天增加25mg,直至最大量150mg/d。

2.疗程与疗效判定2.1疗程:(1)一般治疗3个月后观察疗效,如果患者耐受好,未出现并发症和副作用,可继续治疗至少6个月以上。

(2)已治疗6个月以上者,若病情恶化,应停止治疗或改用、合用其它药物;若病情稳定或改善,应维持原有治疗。

(3)已治疗12个月以上者若病情恶化,应停止治疗或改用、合用其它药物治疗;若病情稳定或改善,也应维持原有治疗。

(4)治疗满18个月以上的患者,继续治疗应个体化。

肺间质纤维化

肺间质纤维化

• 释放纤连蛋白Fn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此 • 外,它还可以刺激胶原酶的活性,增强其对胶原物质
• 的降解。患者对秋水仙碱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副作 • 用也比较少,可以替代泼尼松作为一线药物治疗肺 • 纤维化。但是也有一些研究认为秋水仙碱并不能
明 • 显改善患者的预后,故还需进行大规模前瞻性研究 • 来确定其疗效。D-青霉胺是铜离子络合剂,而铜离 • 子是赖胺酰氧化酶的重要辅助因子,故本药能抑制 • 该酶的活性,使新分泌的胶原不能相互交联,鉴于其 • 毒性并且缺乏对照研究从而使其应用受限。
• 1.3 吡非尼酮 是一种新的抗纤维化药物,可通过 • 降低肺血管通透性,下调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 • 水平,抑制炎症细胞迁移及在转录水平抑制转化生 • 长因子TGF-β及Ⅰ型、Ⅲ型胶原mRNA表达来发 • 挥其作用。动物实验发现口服吡非尼酮可以显著减 • 轻BLM引起的肺功能紊乱,减少肺组织中羟脯氨 • 酸含量[5]。Raghu等在一小规模临床试验中发现吡 • 非尼酮可以稳定患者呼吸道的功能和症状[6]。吡非 • 尼酮对晚期严重的IPF患者具有稳定病情的作用, • 又因其副作用较小,故有很好的依从性。该药在实 • 验和临床中显示出的较好的抗纤维化效应,使人们 • 对其治疗肺纤维化充满了信心,但是还需大量临床 • 研究才能进一步肯定其疗效。
• 1.2 秋水仙碱与D-青霉胺 秋水仙碱是一种较早 • 应用于临床治疗肺纤维化的药物,它可以强有力的 • 抑制体内成纤维细胞增殖,使胶原合成减少(抑制微 • 管蛋白聚合,干扰胶原分泌,而不是阻断胶原 • mRNA转录)[4];秋水仙碱还具有抗炎效应,可抑制 • 中性粒细胞代谢、趋化、迁徙,并抑制肺泡巨噬细
• GSH的合成。NAC可消除HO、OH-、HOCL,并且 • 可以抑制TNF-α、IL-1等细胞因子的产生,因而对 • 肺泡上皮具有保护作用[8]。Behr等给予IPF患者 • 大剂量NAC 12周后,发现其肺功能明显改善[9]。 • 目前认为NAC可作为肺纤维化的辅助治疗手段, • 但还需更多的临床实验予以证实。烟酸可补充因氧 • 自由基过多而消耗的NAD和ATP,牛磺酸能结合 • HOCL而稳定生物膜,此外它们还可能通过抑制 • NF-κB活性,使其调控的IL-1、TNF-α、IL-6和 • TGF-β等细胞因子表达水平下降,从而减轻肺纤维 • 化[10]。盐酸氨溴索是一种祛痰药,新近研究发现它 • 也有清除氧自由基的作用,并能减轻气道的高反应 • 性,刺激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产生,通过减少TNF-α • 生成或释放[11]及抑制花生四烯酸的代谢而起到抗 • 炎作用。

肺间质纤维化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肺间质纤维化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18 3 4・
中国中医急症 2 1 0 0年 8月第 l 第 8期 J T M. g 2 1 , o.9 N . 9卷 E c Au. 0 0 V 11 , o 8




肺 间质纤维化 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刘红栓 李志军 李 艺 张 峰
中 图分 类 号 : 5 39 文 献 标 志 码 : 文 章 编号 :0 4— 4X(0 0 0 R 6 . A 10 7 5 2 1 )8—1 8 0 3 4— 2
治疗 组 给 予 肺康 颗粒 加 用 小 剂 量 强 的松 ,结 果 显 示 肺 康 颗粒 联
本病病机复杂 , 难以用单一病机来阐释。彭玉华 认为肺泡 炎期病机实质是肺虚为本 , 、 、 瘀与气互结为标, 痰 饮 水、 以标实为
主 的本 虚标 实 证 ; 损伤 期 ( 泡 炎 向肺 间质 纤 维 化转 变 期 ) 机 肺 肺 病 根本 是 痰瘀 互 阻 , 痰 胶 结 ; 间质 纤 维 化期 病 机 特点 是 肺 、 、 湿 肺 脾 肾三 脏俱 病 的上盛 下 虚 , 盛 即指 邪 毒挟 湿 , 塞肺 脏 , 虚 是 指 上 壅 下 肾之 阴 阳虚 损 。 现代 医 学研 究 表 明, 间质 纤 维化 从 发病 原 因 可 肺
汤合大 陷胸汤加减 。与此 同时 , 也需考虑其“ 上盛下虚” 的特点 , 兼 以涤痰逐瘀 、 通络软坚等法的配合使用。并提出无论何期 , 以
寒 热 为 病 性 的主 要 临 床转 化 遣 方 用 药 ,不忘 益 气 养 阴 固 本 这一 大 法 , 活 血 化瘀 应 贯 穿 于 治 疗 始终 , 尽 量避 免 用 破 血 伤 正 之 而 应
合小剂量激素 比单用激素有优势 ,可以明显减少激素用量和使 用时间, 从而减少副作用。 李素云等 观察 3 2例患者 , 治疗组服

间质性肺炎 治疗方案

间质性肺炎 治疗方案

以我给的标题写文档,最低1503字,要求以Markdown文本格式输出,不要带图片,标题为:间质性肺炎治疗方案# 间质性肺炎治疗方案## 简介间质性肺炎(Interstitial pneumonia,IP)是一种以肺间质、肺泡壁和细支气管周围间质的广泛炎症为特征的肺部疾病。

其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乏力等症状。

针对间质性肺炎的治疗方案旨在减轻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控制疾病的进展。

## 治疗方案### 1. 药物治疗- 糖皮质激素:通常是间质性肺炎治疗的首选药物,可以减轻炎症反应。

常用的糖皮质激素包括泼尼松、甲泼尼龙等。

剂量和疗程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 免疫抑制剂:对于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或耐受性差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免疫抑制剂。

常用的免疫抑制剂包括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等。

- 抗纤维化药物:间质性肺炎的一种晚期表现是纤维化,抗纤维化药物可用于减轻纤维化的程度。

常用的抗纤维化药物包括对乙酰氨基酚酸、胺基十六烷等。

- 支持性治疗:包括氧疗、营养支持等,可帮助患者缓解呼吸困难、提高机体抵抗力。

### 2. 非药物治疗- 放疗:对于肿瘤相关的间质性肺炎,放疗可以用于减轻症状、缓解疼痛。

- 物理治疗:如胸部物理理疗、呼吸锻炼等,可以改善患者肺功能,增加肺活量,减轻呼吸困难。

- 中医治疗:中医药在缓解症状、调节免疫系统方面有一定作用。

患者可以结合中药调理,根据具体症状选用适当的药物。

## 注意事项- 确诊后应及时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避免拖延病情。

- 定期复查:治疗期间需要定期复查,以了解治疗效果和动态观察疾病进展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 注意个人卫生:加强个人卫生,保持室内通风,避免接触空气污染源及呼吸道感染。

- 注意休息,避免疲劳和过度劳累。

- 遵循医嘱: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按时服药,不擅自调整剂量。

## 总结间质性肺炎是一种以肺间质、肺泡壁和细支气管周围间质的广泛炎症为特征的肺部疾病,治疗方案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肺间质纤维化治疗药物
肺纤维化的传统治疗包括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或细胞毒药物和抗纤维化药物(如秋水仙碱或D-青霉胺)单用或其他药物合用。

1. 糖皮质激素通常作为首选药物。

由于肾上腺皮质激素不仅能阻止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向肺部聚集,还能通过减少免疫复合物的形成,抑制巨噬细胞的分泌功能及干扰嗜中性粒细胞在内皮上的粘附,从而抑制炎症反应,阻止纤维化的进展。

目前大多数临床医师建议进展期肺纤维化病人泼尼松用量为1~1.5mg/(kg·d),维持剂量可减至0.25mg/(kg·d),如病人反应欠佳或禁忌应用时,需改用或加用免疫抑制剂。

个别急剧进展、病情严重的患者可短期应用大剂量皮质激素静脉输注,也可试用甲基泼尼松龙的冲击治疗。

使用泼尼松治疗后约50%的肺纤维化患者呼吸困难等症状可减轻,20%~25%患者胸片或肺功能有所好转。

京泽风湿免疫网全国免费咨询电话:400 650 8300
2. 环磷酰胺可抑制B和T淋巴细胞功能,对B淋巴细胞有细胞毒作用,直接抑制免疫球蛋白的生成。

目前尚缺乏严格的对照前瞻性观察资料证明此药对肺纤维化的疗效,但有资料称,在部分肾上腺皮质激素疗效欠佳的患者加用环磷酰胺或其它免疫抑制剂后,能抑制粒细胞肺泡炎或改善肺功能。

常用剂量是1~2mg/(kg·d)(不超过200mg/d),口服或200mg,每周2次或400mg,每周1次静脉滴注。

最常见的副作用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脱发和出血性膀胱炎等,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不低于4×109/L时可继续使用。

但也应注意本药也可诱发肺纤维化,故加用后不能控制病情进展时应及时停药。

3. 硫唑嘌呤抑制B、T淋巴细胞的细胞毒作用,抑制免疫球蛋白生成,阻止白细胞表面受体的表达。

有少数报告提示加用本药后可收到治疗效果。

常用剂量为
3mg/(kg·d)。

副作用为骨髓抑制,增加合并感染和发生恶性肿瘤的危险性等。

4. 氨甲喋呤氨甲喋呤通过抑制淋巴细胞的增生和嗜中性粒细胞的趋化而对
抗炎症反应。

对疗效尚缺乏评价,可用10mg每周一次口服的方案。

5. 秋水仙碱是一种抗微管药物,能抑制微管蛋白聚合,从而抑制胶原产生细胞分泌前胶原,而不是阻断胶原的mRNA转录。

秋水仙碱一直被认为是治疗肺纤维化的有效药物之一,体外和动物模型研究表明它可抑制胶原形成和ECM(细胞外基质)积聚。

对激素治疗无效者,秋水仙碱可单用或与免疫抑制剂/细胞毒药物合用。

6. D-青霉胺毒性较大,50%以上的患者出现明显副作用,如食欲下降、恶心呕吐、口腔炎、肾毒性等。

目前尚不能证明其治疗IPF的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