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气候变化技术计划(CCTP)新战略规划介绍

合集下载

美国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的气候战略及启示

美国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的气候战略及启示

美国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的气候战略及启示
王陆新;王叙斐;王永臻
【期刊名称】《中国能源》
【年(卷),期】2022(44)2
【摘要】美国长期气候战略报告公布了2050年前实现净零排放目标的技术路线图,阐明其实现2050年净零排放气候战略目标的三大时间节点、四大战略支柱、五大关键领域等,指明了未来发展方向和目标.美国实现2050年温室气体净零排放的主要途径有"电力清洁零碳、能源结构替碳、节能增效降碳、非二气体减碳、生态系统汇碳和地下空间封碳"等.建议充分借鉴美国碳中和经验做法,加强中国碳中和情景综合研究和关键领域减排贡献研判,形成共识凝聚合力,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碳中和道路.
【总页数】7页(P67-72)
【作者】王陆新;王叙斐;王永臻
【作者单位】自然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成都市金牛区行政审批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16
【相关文献】
1.美国“净零能耗”建筑的新发展及启示——以美国教育类“净零能耗”建筑为例
2.向"净零排放"前进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气候目标汇总3.欧盟实现
净零排放的"零成本"路径4.碳中和大势下的农业减排:
英国推进农业"净零排放"的启示5.国际能源署2050年净零排放全球路线图对我国电力行业净零发展的启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世界各国的气候变化适应战略与行动

世界各国的气候变化适应战略与行动

世界各国的气候变化适应战略与行动作者:曾静静曲建升来源:科学时报2009-4-23由于气候变化的影响已不可避免,一些国家根据本国的情况制定了适应气候变化的国家战略,以趋利避害,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笔者主要介绍了欧盟、英国、德国、澳大利亚和美国等国家(组织)的气候变化适应战略,并根据各国的适应行动对主要的气候变化适应选择进行概括和汇总。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下,国际社会一直致力于采取积极举措,以减缓气候变化。

由于气候变化的影响已不可避免,气候变化减缓行动的效果难以在短期内显现,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和恢复能力成为另一项重要选择。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在20世纪90年代即提出了适应机制的阶段目标。

2001年,UNFCCC确立面向发展中国家的适应基金。

2005年,通过《内罗毕工作方案》,以促进所有国家了解气候变化的影响,帮助各国决策者就适应气候变化作出正确的、实际的决定。

2007年12月,在印尼巴厘岛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通过的《巴厘岛行动计划》,也明确把适应作为气候变化行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应对气候变化应该坚持减缓和适应并重。

减缓全球气候变化是长期、艰巨的挑战,适应气候变化是更为现实、紧迫的任务。

目前,国际社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缓气候变化的行动正在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气候变化适应合作机制也不断发展完善,一些国家也根据本国的情况制定了适应气候变化的国家战略,以趋利避害,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主要国家的气候变化适应战略欧盟2007年6月29日,欧盟委员会发布有关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性绿皮书《欧洲适应气候变化——欧盟行动选择》,确立了欧盟适应行动的四大支柱:在欧盟开展的早期行动,包括将适应纳入欧盟法律和资助计划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将适应纳入欧盟的外部行动中,特别是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通过集成气候研究扩大知识基础,从而减少不确定性;准备协调、全面的适应战略的过程,涉及欧洲社会、商务和公共部门。

拜登政府的全球气候变化领导政策与中国应对

拜登政府的全球气候变化领导政策与中国应对

拜登政府的全球气候变化领导政策与中国应对作者:于宏源张潇然汪万发来源:《国际展望》2021年第02期【内容摘要】美国的气候治理政策长期呈现周期性变化特点。

围绕气候问题,拜登政府强调引领清洁能源革命和重回气候治理,重视国内清洁能源发展、气候议题科学化塑造、气候治理多边主义,希望在继承奥巴马政府时期气候政策的基础上,全面提升美国的气候治理领导力。

在国内,拜登政府欲依托科技创新、刺激需求、投资基础设施等措施使清洁能源融入美国经济进程;在气候外交方面,美国将推动相关问题在国家安全和外交事务中的主流化。

拜登政府设计了“团结应对策略”,将盟友、峰会外交、经贸合作、对外援助和投资、技术标准、区域合作等内容融入其中,并突出气候变化与安全、人权的相关性。

在对华气候政策方面,拜登政府将对中国实施限制性气候合作策略。

虽然中美合作有助于实现《巴黎协定》的“2摄氏度”目标,也有助于全球低碳经济良性發展,但在气候治理领导权、全球低碳标准领域,中、美两国仍存在竞争。

【关键词】美国外交中美关系气候治理《巴黎协定》【作者简介】于宏源,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上海邮编:200233);张潇然,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硕士研究生(上海邮编:200233);汪万发,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研究生(北京,邮编:100082)【中图分类号】 P467 D815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1568-(2021)02-0027-18【DOI编号】 10.13851/ki.gjzw.202102002美国政府的气候政策具有很强的周期性和易变性。

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内决策机制不变的基础上,美国国内利益相关者与决策者之间的力量对比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中。

同时,国内和国外因素也影响着美国政府在气候问题上的决策。

回顾全球气候治理开始以来的历史进程,美国针对气候变化的相关政策总是出现反复,从克林顿到小布什,从特朗普到拜登,无不呈现很强的周期性和易变性。

美国立场

美国立场

1.基本立场。

气候变化作为一个铁一样的事实,正在影响着人类以及这个星球的安全。

比如2005年8月在我国新奥尔良发生的卡特里娜五级飓风,造成了严重的损害,有8000-12000人因此丧生,损失达440亿美元。

极端干旱洪水频繁发生。

到2050年,全球表面气温平均升高1.6摄氏度,美国山林受大火影响面积将增加50%。

全球变化势必给每个国家都带来不同的人员,经济财产损失,而在这个铁一样的事实面前,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共同探讨如何采取进一步行动来减小气候变化造成的影响。

作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和第二大排放国,美国应该承担起自己应该承担的对气候变化的责任,我们也决心承担自己的责任。

我们也做出了自己的努力:2.国际交流合作方面我国一直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事务中,赞成及签署的与该议题相关的国际协议,积极参加有关该议题的国际合作和行动;我国政府曾积极参与《京都议定书》的制定,在1997年由克林顿政府签署了《京都协议书》。

而在2001年由于国内政治因素退出《京都议定书》后,提出了新的气候变化研究动议(CCRI),意在研究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和鉴别优先领域,同时提出的还有国家气候变化技术动议(NCCTI),由此成立气候变化技术计划(CCTP)办公室,旨在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减排目标,来积极面对全球变化。

在2009年我们积极参加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并在会上做出了2020年温室气体将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少17%的承诺。

我们的减排目标还包括到2025年减排30%,2030年减排42%,2050年减排83%。

2.国内法案及措施除此之外,为了解决气候变化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我们在国内出台了一系列的法案----------------------------------------------------------------------早在1978年出台由来自加州便提了National Climate Program Act of1978(95-367),从此开始了国家气候计划(NCP)。

美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科技计划

美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科技计划

美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科技计划
陈一斌;陈和平
【期刊名称】《全球科技经济瞭望》
【年(卷),期】2009(024)003
【摘要】2002年2月,美国总统布什改组了美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领导机构,以协调和指导美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科技活动.在新的领导体制下,美国气候变化科学研究和与气候相关的技术开发项目集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程度,形成了相互关联的两大科技计划,即气候变化科学计划(CCSP)和气候变化技术计划(CCTP),并设立了相应的气候变化科技计划管理机构.本文对上述两大计划,以及美国未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近期和中长期技术选择进行了调研,供参考.
【总页数】5页(P11-15)
【作者】陈一斌;陈和平
【作者单位】科学技术部,北京,100862;科学技术部,北京,10086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4
【相关文献】
1.应对全球气候变化B计划引发的思考 [J], 陈迎;刘哲
2.应对全球气候变化B计划引发的思考 [J], 陈迎;刘哲;
3.科技部启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科技项目 [J],
4.国家科技部组织召开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科技项目启动会 [J],
5.从美国诉欧盟框架计划看我国科技计划被诉的风险与应对 [J], 黄宁; 陈宝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_美国应对气候变化措施、问题及启示

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_美国应对气候变化措施、问题及启示

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_美国应对气候变化措施、问题及启示美国一直以使用能源大手大脚和对气候变化态度冷漠的形象示人,因此备受国际舆论谴责。

但近年来美国为摆脱金融危机的影响,把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作为刺激经济复苏、培育新兴产业的重要手段,联邦政府为提高能源效率和鼓励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实施了一系列措施;而在州政府层面,由于具有更大的自主权和政策灵活性,有的州府实施了更加积极的政策和行动,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先导。

本文将以美国国家层面和部分州政府层面促进节能低碳发展所采取的行动为考察对象,从做法、特点、成效等角度回顾和近年来尤其是金融危机以来美国低碳发展方面所采取的行动,归纳出取得的经验和教训,为我国“十二五”时期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一、美国近年来为推进节能低碳所采取的措施(一)完善法律体系,明确法律依据美国能源环境领域的法律包括《联邦电力法》、《原子能法》、《能源政策法》、《清洁空气法》、《清洁水法》、《环境政策法》等等。

近几年由于国际能源地缘政治动荡、国内经济复苏乏力等方面的影响,为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和推进节能减排,美国国会对已有法律进行了修订,并出台新的法案以应对国际国内形势变化。

例如2007年底颁布的《能源独立和安全法》,目的在于降低美国能源对外依存度、促进能源供应多元化,把节能提效和发展可再生能源作为实现该目的的根本途径,涉及提高汽车燃油经济性、增加生物燃料生产、提高电器和照明能效标准、重点领域节能等多方面内容;为拉动美国经济走出低谷,2009年颁布的《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更将节能和发展可再生能源视为未来美国经济增长点,通过对电力公司进行可再生能源发电摊派等行政约束手段,以及一系列经济激励政策,引导社会投资流向节能低碳领域。

总体上看,美国能源环境法律覆盖了投资、环境保护、能源开发与利用等多个领域,政府和企业把法律作为开展工作的指南和依据,大到固定资产投资、小到建筑物和家电能效标准,都有配套法律作为依据。

美国气候变化法气候政策与环保行动

美国气候变化法气候政策与环保行动

美国气候变化法气候政策与环保行动美国气候变化法:气候政策与环保行动气候变化是当今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国之一,美国承担着应对气候变化的巨大责任。

为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保护环境,美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气候政策和环保行动。

首先,美国政府通过立法的方式推动气候变化法案,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是《清洁能源法案》。

该法案旨在促进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根据该法案,美国各州被要求设定可再生能源的目标,并制定相关政策来实现这些目标。

这些举措有助于减少碳排放量,改善空气质量,降低对环境的损害。

其次,美国政府还通过采取行政措施来推动气候变化政策。

奥巴马政府曾颁布《清洁电力计划》,旨在限制发电厂的碳排放。

该计划要求各州制定计划,减少发电厂的碳排放量,并提供相应的补偿措施。

虽然这一计划在特朗普政府时期被废除,但拜登政府已经表示将重新制定类似的计划,以推动美国在减排方面取得更大的进展。

此外,美国政府还注重国际合作,与其他国家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巴黎气候协定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国际协议,旨在通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来应对气候变化。

美国是该协定的重要成员之一,在特朗普政府时期退出了协定,但在拜登政府上台后重新加入。

这表明美国在国际舞台上愿意承担更多的责任,并加强与其他国家合作,共同推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

除了政府层面的政策措施,美国社会各界也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很多企业、非营利组织和个人都在努力推动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

例如,一些知名科技公司投资研发清洁技术,以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同时,许多民间组织开展环保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认识,并倡导采取相应的行动。

然而,尽管美国在气候政策与环保行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仍然面临着挑战和困难。

一是政策的不稳定性和变化。

由于不同政府间的意识形态差异和利益冲突,气候政策往往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不足。

二是权益平衡和分配。

美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科技政策、计划与投入

美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科技政策、计划与投入

美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科技政策、计划与投入仲平;李昕【摘要】本文梳理了20多年来,美国联邦政府通过建立气候变化研发跨部门协调机制、部署气候变化跨部门研发计划、实施清洁能源税收优惠政策、开展对外气候合作与援助、加大气候变化研发投入等方式,全面支撑其气候变化政策与行动的具体实践。

这些做法在美国颇见成效,可供我国相关政策和规划制定借鉴和参考。

%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 policies, programs and practices employed by the U.S. government in the past twenty more years in support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its climate agenda, which include establishing interagency coordinating mechanism on climate S&T, implementing interagency climate and energy S&T program, employing clean energy tax credit policies, coordinating overseas technical assistance on climate adaptation and mitigation, and upgrading government funding support on climate R&D. All these policies and measures are effective in the U.S. and shall provide useful reference to China in planning and decision-making process.【期刊名称】《全球科技经济瞭望》【年(卷),期】2016(031)004【总页数】10页(P42-50,62)【关键词】美国;气候变化;科技计划;科技投入【作者】仲平;李昕【作者单位】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北京100038;中国科学技术部,北京10086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67美国没有专职应对气候变化的部门,也没有国家层面的气候变化科技规划,但这并不影响美国在气候变化研究与技术领域的全球领先地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气候变化技术计划(CCTP)新战略规划介绍安培浚高峰侯春梅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兰州分馆(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信息中心)摘要:美国气候变化技术计划(CCTP)于2006 年9 月公布了新的气候变化技术计划战略规划,新规划将通过捕集、减少或者储存的方式来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气候变化技术计划是美国总统布什于2002 年提出的气候变化战略的一个技术部分,包括通过自愿、激励和强制合作来提高气候变化科学水平;通过大力开展清洁能源技术以及提升国际合作的形式来减缓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增长。

该计划中包含的技术有氢能源、生物提炼、清洁煤、碳储存、核分裂和聚变能等,这些技术以最基础的方式转化为(国民)经济价值,不仅能够改善气候变化,而且可以保证能源安全、空气污染以及其他紧迫需求。

该提议的“范围和规模”都是史无前例的,它以100年为规划周期,从全球的角度,通过多边研究合作与全民参与的形式,规划了气候变化的研究远景。

1 引言2002 年2 月布什总统宣布建立新的美国气候变化科学办公室,其任务是协调和指导美国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国内、国际活动,成立气候变化科技综合委员会(委员会由商务部、能源部等14 个政府部门、机构的人员组成),其主要职能是向总统提供气象科学和技术的建议;讨论各部门项目的资助;协调应对气候变化的预算;审查气候变化的有关建议等;实施气候变化科学计划(CCSP)及其CCSP 战略蓝图、气候变化技术计划(CCTP),还将确定国家气候变化技术计划(NCCTI)。

气候变化科学计划(CCSP)由原来支持长期研究项目的全球变化研究计划(GCRP)和支持短期研究项目的气候变化研究计划(CCRI)于2002 年合并而成。

它旨在丰富关于气候多样性和气候变化方面的知识,并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CCSP 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气候变化倡议。

主要研究内容是气候变化关键不确定性的专项研究、气候观测与监视及数据管理、决策支持;第二部分是美国全球变化研究计划。

主要包括气候变率和变化、水循环、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碳循环、自然和人为生态系统、人对环境变化的贡献与响应、模拟与观测及信息系统的挑战、新技术在减排温室气体方面的应用等;第三部分是交流、合作与管理。

包括有关制度和公众宣传、国际计划与合作、计划管理和评估。

气候变化技术计划(CCTP)于2001 年开始实施,主要进行应对气候变化的有关技术研究,重点研究对长期减排温室气体有效的清洁能源技术和碳吸收技术。

CCTP 支持有关减少由可再生能源、化石能源及核能排放的温室气体并改进碳吸收效率的研究、开发、规划以及非官方计划。

CCTP 战略计划和综合协调的六个战略目标分别是:降低能源消费和基础设施中的排放;降低能源供应中的排放;捕集和储存二氧化碳;减少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的排放;提高温室气体排放检测与监控的能力;支持对技术开发具有重要意义的基础科学。

CCTP 将利用若干核心路径激励各方的参与并确保这一重要领域的进程以便努力达成上述目标,这些路径包括帮助在研活动的协调与优选、为合作和国际协作创造新的机会、提供支持政策建议等。

2 远景、任务、目标和方法2.1 远景和任务CCTP与合作伙伴寻求能够在全球范围内提供丰富、干净、安全、经济的能源以及推动经济增长需求的服务,同时使温室气体的排放达到实质性减少。

随着技术的发展,CCTP 远景是激发政府内外和国际间更大的兴趣,希望通过全球努力来发展先进技术,并使其商业化。

CCTP 将激励和加强美国的科学和技术企业,通过改进同等和优先跨部门的联邦气候变化技术研究,进行科学规划和投资。

CCTP 将给决策者提供支持,以便他们能够处理问题,做出决策;权衡相关科学和技术上的优先发展领域,提出战略方向;通过跨部门计划,进行技术评估和其他分析。

2.2 战略目标CCTP 的六个战略目标如下:1.减少能源终端用户和基础设施的排放;2.减少能源供应的排放;3.捕集和储存二氧化碳;4.减少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的排放;5.提高温室气体的测量和监测能力;6.支持基础科学研究,推动技术发展。

2.3 核心方法与总统确定的原则相一致,CCTP将使用七个核心方法推动其他机构和人员的参与,确保实现CCTP 的战略目标:1.加强气候变化技术研究与发展;2.加强基础研究;3.增加合作机会;4.加强与国际组织合作;5.支持尖端技术论证;6.确保未来技术劳动力需求;7.提供研究技术的支撑政策。

3 长期气候变化技术假设的综合评估CCTP通过进行一系列的科学活动,帮助形成实现其远景、任务和战略目标的科学计划。

这个计划需要长期计划作背景,使用各种模型和其他决策支持工具分析信息源;利用技术进步实现CCTP的战略目标。

温室气体(GHG)减排技术要求的评估非常复杂,必须考虑很多不确定因素。

因此,他们必须包括对未来的一系列假设。

该技术战略旨在影响21世纪全球温室气体排放。

这需要考虑人口变化、区域经济发展变率、不同地区技术需求和利益以及自然资源的可利用性。

此外,温室气体减排的长期费用也将部分地依赖于未来技术创新。

很多未知因素,也会在将来促进或阻碍各种技术的使用。

最终,气候科学固有的不确定性和人为的价值评判,将使地球大气温室气体含量保持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中规定的水平,变得非常困难。

在不确定情况下,运用各种模型作系列假设分析,是一个对未来规划非常有帮助价值的手段。

系列假设分析也能探究实现温室气体不同减排水平的各种途径。

分析结果可以提供影响潜在减排的因素和不同假设下的经济效益,以及更好地理解可能影响市场运作的因素。

许多研究在一系列关于人口变化率、经济增长、技术变化以及先进技术在缓减温室气体排放中潜在作用的假设下,探讨了温室气体长期排放的趋势。

尽管21世纪温室气体排放增长速度具有不确定性,且依赖于若干变量,但系列情景假设都表明,如果不对温室气体排放加以限制,到21世纪末排放的温室气体将显著增加。

未来科学研究要做的事情,是加强预防人类活动对气候系统造成危害性影响所要求减排的温室气体数量和时间的理解。

进行气候变化技术计划的系列情景分析表明,在21世纪实现最终稳定的目标,中等程度估计的全球累积减排将在300~1,000GtC-eq.。

运用不同的假设分析,可能导致不同的减排量,但多数分析给出的100年累积减排量级是相似的。

情景分析表明技术改进的商业准备时间,在研究与发展计划中需要特别考虑,尤其在有较高温室气体排放约束假设下的研究与发展计划。

4 减少能源终端用户和基础设施的排放技术改进在解决和促进温室气体减排的潜力,主要来自能源终端用户和基础设施。

全球经济终端用户部门,主要包括工业、住宅、商业大楼和交通运输,通过保护性措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技术改进、向低耗能和低温室气体排放方向转变的经济活动,实现减排。

在1971~2002年间,全球能源产出(根据单位能源的经济产出粗略估算),平均每年增加0.9%。

更多的高效能源利用过程和旧工艺的替代、高效率资金周转都是这一增长的重要贡献者。

单个国家,尤其是工业化国家能源产出增加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在过去几十年里经济活动已经转向低能耗的产品和服务。

在已发布的21世纪二氧化碳排放情景中,受人口和经济增长驱动,能源服务的需求将增加,最终导致二氧化碳排放增加。

几乎所有探究未来减排的几个重大途径,都显示终端能耗的减少在实现减排目标中具有重要作用。

在美国,最大的终端二氧化碳排放源如下:建筑业中电和燃料的使用;交通运输燃料;工业上电与燃料的使用;与燃烧不相关的若干工业生产过程。

5 减少能源供应的排放减少能源供应的排放是气候变化技术计划技术战略的一个重要部分。

这样做的一部分原因是预测到2100年全球能源需求将有显著增加;另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满足这一需求将要建设的基础设施,对未来温室气体排放产生久远的影响。

一些预测显示,在21世纪中期受多种因素所影响的能源需求将增加,即使在能源利用效率假定随时间稳步提高的前提下。

全球电需求预测会比燃料的直接使用增长更快,满足这一需求需要许多基础设施,包括旧设备的淘汰更换、研发新技术或利用改进的技术去减少或缓减排放源。

在已发布的到2100年二氧化碳排放情景中,增加的能源需求将导致二氧化碳排放增加。

几乎所有探究未来减排的几个重大途径,都显示各种低排放或近零排放的能源供应,在实现减排目标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今天,一系列使用化石燃料、核能、水力发电和相对小(但快速增长)的可再生能源的技术,提供了全球电力需求。

全球交通运输的主要需求是石油产品。

能够显著减少能源供应中二氧化碳排放高级技术的开发,是整个气候变化技术战略的主要部分。

其主要任务是实现低排放或近零排放的能源供应技术,新技术的开发被联邦研究与发展的投资计划所推进。

一些先进的能源供应技术建立在现有的能源基础设施之上,目前仍以煤和其他化石燃料为主。

主要围绕以下五个能源领域方面的减少达到减排目的:低排放、化石燃料和电力;作为能源载体的氢;可再生能源和燃料;核分裂;聚变能。

6 捕集和储存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捕集、储存和吸收技术以及管理方法的改进,能大大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助于减缓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

研究发现,能源供应技术联同碳的捕集与储存,能够大大地促进未来近零或极低排放的能源供应。

联合其他能从大气中捕集二氧化碳的隔离技术,减少、避免或隔离全球碳排放,根据情景假设,到21世纪中期,全球碳排放量将减少到300 GtC。

与碳循环管理有关的研究与发展的三个主要关注领域:(1)来自大点源排放出的二氧化碳的捕集,如火力发电站、炼油厂以及地质构造储藏库有关的工业过程;(2)通过陆地生物系统增加碳的吸收与储存;(3)提高对海洋储碳潜力和吸收方法的理解。

碳的捕集、储存以及吸收技术已经成为气候变化技术计划下优先关注的研发焦点,因为它们能减少来自点源以及来自大气的二氧化碳排放,使煤和其他化石燃料在未来可以继续使用。

近期的研发任务,包括优化碳的吸收与管理技术、陆地系统的实验,以及加速捕集二氧化碳与进行地质储存,提高石油利用的技术开发。

长期的研发任务,包括未来其他类型的地质储藏和陆地吸收方案的开发,以及进一步理解海洋在碳储存中所起的作用与利用海洋来吸收碳的潜在后果。

7 减少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的排放尽管在温室气体稳定含量和先进技术的本质上都存在不确定性,但减少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先进技术的长期潜力和在减少排放和达到减排目标所减少的费用两个方面估计都是非常大的。

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源主要包括:能源和废弃物甲烷的释放;农业甲烷和氧化氮的排放;全球变暖引起的潜在气体排放;来自工业和燃烧源氧化氮的排放;对流层臭氧前驱物与碳黑的排放。

21世纪中期,在许多情景假设中,温室气体排放被限制到某一水平,温室气体含量能够达到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