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瓣膜病心房颤动致脑栓塞100例临床分析

合集下载

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169例抗凝治疗用药分析

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169例抗凝治疗用药分析
i ,而 阿司 匹林 效果 不如 抗凝 药[。2 ic i“ 2 0 欧洲 心脏学 】 l 0年
药的依从性 ,有些患者 因此拒绝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再者 ,
华法林 的主要不 良反应是 出血 ,大 出血是最危险 的并 发症 ,

旦出现出血 ,尤其是颅 内出血 ,病死率很高 。因此 ,医患
中纤维 蛋 白原 、D一二聚体含量升高 ,易形成血栓 , 华法 而
林可使 其降低 ,进一步达到抗血栓 形成作用 。到 目前为止 ,
林使用率如 此之 低 , 尤其是 随着危 险级别 的增加 , 华法林 的 使用率反而下降的原 因,可能与临床 医生对房颤所致血栓栓 塞 的并 发症 以及抗栓治疗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有关。近年来 随 着循证 医学 的发展 , 许多疾病 的治疗理念不 断发生变化 。如
的逐渐减少 , 非瓣膜病房颤成为 目 的主要 问题。非瓣膜病 前
房 颤 的 发生 率 随年 龄增 长 而急 剧增 加 ,房 颤 的 主要 并 发 症 一一 卒 中的发生率 也随年 龄增加 而升高 。此 外 ,老年 人
证 :出血素质 、血 小板减 少( 5 × 1 L) < 0 0 / 、未治疗 或难 以控 制的高血压( 1 09 mmHg 。使 用华法林相对 禁忌 > /0 6 ) 证 :大量酗酒 ( 6 ml ) > 0 / 、常规使用非类 固醇类抗炎药( d 无 细胞保 护作用 ) 加容易造 成外 伤的活动 。 、参 2 结果 CHADS 2得 分与用药情 况见 表 1 。使用华法林 禁忌证 的有 2例 ,评分分别为 3分 和 6分 ,原因分别为大量酗酒 , 未 治疗或 难 以控 制的高血 压 。
( 上接 2 5页 )拉 西地 平 后患 者 的谷 压 / 压 比达 到 5 % 峰 0 以上 。患者 每 天 口服 2 rg拉 西地 平 可 以有 效 降低 其 ~8 a 白天与 夜 间 、2 h动 态 的血 压 平 均 值 , 4 血压 的偶 测 结 果

心源性脑栓塞的临床诊疗

心源性脑栓塞的临床诊疗

心源性脑栓塞的临床诊疗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刘春洁一、概述心源性脑栓塞约占所有缺血性脑卒中的20%,栓塞来源于各种病因导致的心脏内附壁血栓和赘生物。

常见的病因有房颤、心肌梗死、扩张性心肌病、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粘液瘤、心脏外科手术等。

二、病因学(一)心房颤动心房纤颤是引起心源性脑栓塞的最常见原因。

约20%的房颤有风湿性瓣膜病,70%为非瓣膜性房颤。

研究资料表明房颤造成的脑栓塞为正常人群的17倍。

各种原因造成的房颤中,15.8%的患者存在左心房血栓。

房颤患者中32.2%发生脑栓塞。

随着房颤病程的延长,脑栓塞的频率也随之增高。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在60岁以上人群中约占2%~5%,且频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是心源性脑栓塞的主要原因。

如果你年纪较大,患有充血性心力衰竭或高血压,并且过去有中风史,脑栓塞的风险就会增加。

心动过缓伴阵发性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也可导致脑栓塞。

(二)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后2~4周内发生脑栓塞的比例约为2.5%。

大多数栓子来自左心室血栓形成。

超声心动图可在心肌梗死后2~11天内检测30%~35%的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血栓。

年龄、血栓突出和带蒂血栓是脑栓塞的危险因素。

根据一组尸检数据,35%的既往心肌梗死患者有左心室血栓形成。

其中一组随访了2例左室血栓形成患者年的资料发现,有10%~15%发生脑栓塞,绝大部分发生在急性心肌梗死后最初3个月,尤其在10天以内。

(三)扩张型心肌病有多种原因可以引起扩张性心肌病,例如病毒感染、免疫性疾患、中毒、营养缺乏、围产期心肌病、家族性心肌病等。

原发性心肌病主要见于年轻人。

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心功能衰竭,心律失常,或血栓栓塞。

心律失常较常见,约20%~30%可发生室性心动过速或房颤,预后很差,常导致猝死。

由各种原因引起的扩张型心肌病是一种潜在的脑栓塞风险,因为心室内,尤其是心尖部有散在的小血栓。

一组尸检数据显示,约78%的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有脑室内血栓形成。

非瓣膜病心房纤颤并脑卒中31例临床分析

非瓣膜病心房纤颤并脑卒中31例临床分析

1 8・ 9
JH nnU i c Tc ( e e) ea nvSi eh M dSi
Sp m e 08 o 2 N . et br 0 V 1 6 o3 e 2 .
非 瓣膜 病 心房 纤 颤 并脑 卒 中 3 例 临床 分 析 1
Cl i a ay i o 1 Ca e fAt i i rl t n a d Ce e r lp e y i cl n An l ss f s so ra F b i a i n r b a Ap o lx 3 l l o l
小板药物 的应用情 况 。
2 结果
3 讨论
2 1 非瓣 膜病 心 房 纤 颤 与 原 发 病 去有效收缩功能 , 致血液淤滞在
左房内, 加之 心脏 退 行 性 变所 致 左 房扩 大 及 老年 人
NA V F中合并的疾病以高血压病、 冠心病居多 , 分别 占3 .%、 .% , 35 2 3 其余依次为糖尿病、 6 扩心病、 肺心 病等。
中图分类号 : 4 .3 R 7 3 3 文献标 识码 : B 文章编 号 :6 2—6 8 2 0 ) 3—0 9 0 17 8 X(0 8 0 18— 2
非瓣膜病心房纤颤 ( V F 是冠心病 、 NA ) 高血压 、
心衰及某 些非器质 性心脏 病基 础上 的一 种 常见 心律
例N A V F患者中, 男性 8 例 , 1 女性 3 例 , 9 发病年龄 5 —9 , 0 8 岁 平均 6 岁。房颤病程 2 1 年。结果见 8 —0 表1 。可见非瓣膜病心房纤颤发病随着年龄增加而 增加 , 合并脑卒中风险逐年增大。
程春 平

要: 目的 分析非瓣膜病心房纤颤合并脑卒中及其抗凝治疗情况。方法

房颤致脑栓塞52例临床分析参考模板

房颤致脑栓塞52例临床分析参考模板

房颤致脑栓塞52例临床分析作者:贾百全范波胜孙巧丽【关键词】房颤;脑栓塞现将我院200401~200812的房颤致脑栓塞 52例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52例,男35例,女17 例,年龄42~85岁,平均62岁,所有病例均有心脏病伴持续性心房纤颤史。

动态下发病44例,静态下发病 8例。

1.2 临床表现意识障碍40例,抽搐19例,偏瘫46例,偏盲15例,延髓性麻痹4例,失语29例。

1.3 诊断标准本组病例均符合中华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关于脑栓塞的诊断标准:(1)突然起病,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迅速达高峰。

(2)有心源性栓子来源,经心脏体检、心电图证实为房颤。

(3)脑栓塞经 CT证实。

(4)身体其他脏器有栓塞证据。

1.4 治疗与转归原则上与一般脑梗死相同,特别注意原发病的诊断和治疗。

除脑梗死后出血行中性治疗外,其余病人均行抗凝、扩血管、改善循环、脑保护、抗自由基等治疗,对于高颅压患者行脱水降颅压,并发癫者给予抗癫治疗,合并各种并发症者行对症处理。

结果:本组痊愈19例,好转25例,死亡8例,其中死于大面积脑栓塞合并脑疝形成者4例,合并心脏衰竭及肺部感染2例,基底动脉主干栓塞2例。

2 讨论心源性脑栓塞临床很常见,房颤是心源性脑栓塞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心房颤动时,心房特别是心耳处的肌肉几乎无收缩,心房内血流淤滞,容易形成附壁血栓,这种血栓脱落后形成栓子,进入脑血管则发生脑栓塞[1]。

房颤引起脑栓塞特点:(1)栓塞最常见于颈内动脉系统,特别是大脑中动脉,以左侧多见,因此患者失语多见。

(2)房颤致脑栓塞时,栓塞面积大,脑功能缺损严重,后遗症重。

(3)并发症严重,以上消化道出血、脑疝形成、心衰、肺部感染最常见,有时是患者致死的重要原因。

(4)并发梗死后出血者多,出血的原因是由于闭塞血管再灌注[2]。

本病的治疗与动脉硬化性脑梗死的治疗基本相同,采取综合治疗和个体化治疗,脱水降颅压减轻脑水肿、抗自由基、抗血小板聚集、神经细胞活化剂应用、改善脑循环、挽救缺血半暗带、预防和治疗并发症;此外还应注意原发心脏病的处理,改善心功能和(或)纠正心律失常,同时还应注意老年人的用药特点和生理特点[3]。

华法林和阿司匹林预防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栓塞的疗效观察

华法林和阿司匹林预防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栓塞的疗效观察
血 的发生 率。再根据 C A S H D 2评分对栓 塞高危 因素进行分层 ,
C A 2评分 : 分为低危组 , H D 2评分 ≥ 2为高危组 , H DS 1 CAS 与 阿司 匹林组对 比血栓栓塞 事件 、 出血事件 。
1 . 统 计 学 方 法 4
采用 S S I .统 计软件 , P S O0 计数资料采 用 x2 检验 , P< 00 .5
[ 关键词 】 心房颤动 ; 华法林 ; 阿司匹林 ; 血栓栓 塞
[ 中图分 类号 】 5 1 + ; 7 33 R 4. 5 R 4 . 7
【 文献标识码 】 B
【 文章编号 】 6 3 9 0 2 1 ) 9 17 0 1 7 — 7 1( 0 1 2 — 2 — 1
心房 颤动是 临床上最 常见 的心律失 常 , 栓塞性卒 中 的独 是 立危 险因素 , 且有 很高 的致 残率及 致死率 。非瓣膜性 房颤患 并 者缺 血性脑卒 中的发生率 增加 5 ~6倍 [ 1 ] 。因此 , 心房 颤动 的 治疗 除维 持窦性 心律 、 控制 心室 率外 , 更重 要 的是预 防血 栓栓 塞事 件 的发生 。本文 观察 华法林 和 阿司 匹林对 非瓣 膜病 房颤 预防血栓栓塞 的疗效及安全 性 。
用 S S 1. P S 70统计软 件进行统 计学处 理 , 结果 以( ±s 表 )
示, 组间 比较 用 t 检验 。
均 高于正常范 围 。本组 研究发现 1 8 3 例肺 癌化疗后贫血 患者
MC V无 明显变 化 , D 变 化有 明显升 高 , R W 有统计 学意义 , 于 属
出血并 发症 的发生率 。结果 应用 华法林组 可明显降低血栓 栓塞 的发 生率 , 降低 脑卒 中的致残 率及病死率 , 降低 因栓 塞而 再人 院例数 , 出血并 发症 发生率低 。结论 与 阿司匹林 相 比, 且 华法林抗 凝可有效 降低房颤 患者血栓栓 塞的发生率 , 维持 IR . 3 N 20~ . 0的华法林剂量 是安全有效 的。

高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脑栓塞患者不同抗栓药物二级预防临床观察

高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脑栓塞患者不同抗栓药物二级预防临床观察

表 1 各组患者心 衰( c ) 、 高血压病 ( H ) 、 2型糖尿病 ( D ) 分布情况 [ 例( %) ]
1 . 2 方法 : 两年 龄组 口服华法 林 患者 服药 剂量 1 . 8 7 5

3 . 7 5 m g / d , 起始 给药 剂量 为 1 . 2 5 m g , 3 d后 根据 监 测
作者单位 : 2 1 0 0 3 1 江苏省南京安宁医院
作者简介 : 刘喜平 ( 1 9 7 5 一 ) , 主治 医师
匹林 l O O m g / 日, 不需监测 I N R 。全部患者在治疗周期 用药 > 2 年, 并注意服用抗凝药与其他药物的相互影 响, 治疗前 检 查 肝 肾功 能 、 血常规 、 尿 常 规 及 粪 便 隐 血, 并定期复查对 比。所有服药患者每 3 月做随访评
理想 , 对药 物副 作用 的顾 虑 来 自医 患 双方 , 对 于用 药
后 的规范化监测和专业指导十分必要 , 本文对比三种 抗 凝 治疗 药物 选择 的有 效性 和安 全性 , 为高 龄心 房颤 动已并发血栓栓塞患者的二级预防提供参考 。
1 资料 与方 法
1 . 1 一 般 资料 : 选择 2 0 0 9年 0 1 月至 2 0 1 3 年o 6 月 在 我 院老 年科 、 康 复科 及 生 活 护 理 区人 住 的 、 确 诊 高 龄 持 久性 心 房 颤 动 患 者 9 8例 , 男 3 8例 , 女 6 o例 , 年 龄 8 0 ~1 0 1 ( 8 6 . 3 9 ±6 . 2 6 ) 岁, 各 组 患者 心力 衰 竭 ( C a r d i a c f a i l u r e , C ) 、 高血 压 病 ( H y p e r t e n s i o n , H) 、 2型 糖 尿 病 ( D i a b e t e s , D ) 三种慢 性病 分布 情况 见表 1 , 所有 患者 既 往 均有 脑血 栓栓 塞史 , 排 除 严 重肝 肾功 能 不 全 、 活 动

房颤并发脑栓塞的临床治疗分析

房颤并发脑栓塞的临床治疗分析

内各 支动 脉 ,多数 情况 下病 来得 急而 且病情 重 ,临床 上最 常见 的症 状 是患者 头痛 、失 语 、偏瘫 或者 是意 识产 生障碍 。脑 栓塞 是引起 心 房 颤动 致残致 死 的重要 原 因。心 源性 脑栓塞 不仅 是心 脏病 常见 的并
观察 比较两组治疗 前 、治疗 后的生命 体征及肺康 复情况 ,具体包 括呼 吸频率 ( R R ) 、F E V 1 / F V C 及血 气分析 ( P a O 2 、P a C O 2 、p H)的 指标 变化情 况 。所 有选择 的患者 在治疗 前均先 进行 评估 ,在 治疗 1 个 月后进行相 同项 目评估 。 1 . 4统计学分 析 采用S p s s l 3 . 0 统计学软件 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率 ( %)表示 ,
取 对 房 颤并脑 栓 塞 患者进 行脱 水 降颅压 , 脑 细 胞保护 剂 , 改善血 液 循环 , 抗凝 , 扩血管, 转 入脑外 科手 术 等方 案治疗 。结果 l 2例痊 愈 ( 其
中 3例 为转 入脑 外科 开 瓣手 术 治疗 ) ,6例好 转 ,无 效 6 例 ,其 中 4例 家属放 弃 治疗 。结 论 房 颤 患者 发生脑 栓 塞 多为活 动时 急性起 病 ,病 情很 快达 高峰 ,神 经 系统 功 能损 伤 严重 ,并发 症多 ,预后 差 ,应 积极预 防 。
组间比较采用 检验, P <O . 0 5 为差异统计学意义。
2结 果
表 l两 组患者 治疗 前 、 治疗后 肺康 复效 果情 况
放,又能符合呼吸的生理过程,使治疗的依从性增加。通过无创机械
通气进行 治疗 控制呼 吸衰竭 ,能减 少气管插管或切开 的必要 ,降低 了 因有创通气所 引发 的严重 并发症 发病 率。 通过 本文的研究 结果显示 ,经无创机械通 气治疗后 ,4 2 例研究组 C O P D 合并慢性 吸 呼衰竭的患者 ,其血气 分析 ( P a O 、P a C O : 、p H) 相 较与治疗前 及观察组 均有 明显改变 ,差异具有统计学 意义 ,具有 可 比性 , P <O . 0 5 。肺部功能情 况也 改善明显 ,喘息、咳嗽 、胸 闷、呼吸 困难等 现象均有 好转 。结果 提示 ,采用无创机 械通气 用于C O P D 合 并 慢性呼 吸竭 患者的治疗 比常规的呼 吸康 复治疗更 能改 善患者体症及肺 功 能,促进肺康复 。 综上 所述 ,采用无创 机械通 气对C O P D合并慢性 呼吸衰竭 患者进 行 治疗 ,操作 灵活且简便安 全 ,能更好 的辅助患者进行 呼吸 . 有创无创机械通气联合治疗C O P D 合并急性呼

不同抗凝强度华法林对非瓣膜病心房颤动预防脑栓塞的对比研究

不同抗凝强度华法林对非瓣膜病心房颤动预防脑栓塞的对比研究
除 。t 。 ,仅 为 3~ r n 短 4 i,对机体损害小 。大剂量缩宫素可 a 】
引起血压升 高 ,脉搏加快 ,甚至出现水潴 留现象 ,不 可用于妊 娠期高血压患者 J 。
卡前列 甲酯 栓又名 卡孕栓 ,为 P F a的衍生物 。可作用 G2
2 唐龙珍 ,钱德平 . 卡前列 甲酯 栓加缩宫素 预防产后 出血 的临床观
4 张忠英 . 卡前列 甲酯栓联合 缩宫素 防治瘢 痕子宫剖宫产产后 出血
临床疗效观察 [].中国当代医药 , 00 7(5 : 4 3 . J 21 ,1 3 ) 3 — 6
5 王增粉 ,齐彦芝 . 利宁胶浆 和缩 宫素在哺乳期 人工流产术 中的应 用 [ ]. 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 0 9 7 ( ) 9 . 20 ,1 9 :70 6 陈清冉 . 缩宫素联合米索前 列醇用于剖宫 产术 中子宫 收缩 乏力的 l床观察 [ ]. l 盎 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 1 ,1 ( ) 42 01 9 3 :4.
出血病疾 病 或 出血 倾 向、慢 性 消 化 道疾 病 、高 血 压 ≥10 8/ lO m g ( O m H 血压控制后可 入选 ) 、肝 肾功 能不 全者 均不 予人 选。患者 随 机分 为 两组 ,第 1组 :抗凝 强 度 I R 17—25 N . .
( 0例 ) 5 ;第 2组 :抗 凝强度 I R2 6~30 ( 1例 ) N . . 5 。男女性
广应用 。t 为 05 ,可维 持 6 9 ,不受体 内激 素水平 的影 。 .h ~h
响。胎儿胎盘娩 出后 ,子宫迅速缩小 ,引起 腹腔压力骤降 ,舒 张静脉血管 ,导致 I 心血量 减少 ,心 排血量 减少 而不影 响血 堕 l 压 ,凶此 卡前列 甲酯栓不影 响产妇 血压 心率 ,可适 用 于妊高 征 、糖尿病等血管变化有关的高危孕产妇。 综上所述 ,卡前 列 甲酯 栓联 合缩 宫素预 防产 后 出血效 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瓣膜病心房颤动致脑栓塞100例临床分析
心脏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 AF)引起的脑栓塞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其临床表现有特殊性,疗效也不尽人意,现将2005年6月~2013年6月治疗的100例住院患者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男76例,女24例;平均年龄51~78岁,平均65.6岁,所有患者均有心脏病伴持续性心房颤动病史,其中冠心病69例,高血压性心脏病22例,心肌病2例,甲亢性心脏病3例,肺心病4例。

伴有慢性心功能不全者58例,糖尿病7例。

1.2临床表现动态下发病77例,静态下发病23例。

意识障碍27例,头痛20例,头晕11例,呕吐21例,肢体瘫痪89例,偏身感觉障碍55例,失语20例,构间障碍33例,双眼凝视27例,癫痫发作5例,偏盲7例。

1.3实验室检查全部病例均行MRI及DWI检查,显示栓塞位于颈内动脉系统87例,椎基底动脉系统13例,以DWI计患者发病后病灶,多病灶脑梗死56例,单病灶脑梗死44例,大面积梗死33例。

全部病例超声心动图证实均无瓣膜病,提示左房增大,左房运动减弱,血流缓慢声像58例,发现附壁血栓22例,室壁瘤2例。

1.4治疗及结果入院后,均给予脑血管扩张药、活血化瘀药、脑细胞保护剂、自由基清除剂、脱水剂及心肌营养剂及对症治疗。

结果:痊愈28例,好转56例,4例进入植物状态,死亡12例,其中5例为多脏器功能衰竭致死,7例死于脑疝。

2 讨论
NV AF是冠心病、高血压、心衰及某些非器质性心脏病基础上的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它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1]。

AF作为引起CE的独立危险因素,远较其它因素重要。

Yamanouchi报道[2],心源性脑栓塞中56%是由NV AF 引起。

NA VF是老年脑栓塞最主要的病因,是老年脑卒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危险因素。

NA VF有以下临床特点:①老年人多见,常伴有心功能不全;②发病急,多数在动态下发病;③病情重,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碍;④大多发生于颈内动脉系统,以大脑中动脉区梗死为多,左右大脑半球几乎相等,椎基底动脉系统相对较少;⑤大面积梗死多,更容易发生脑疝;临床上具有以上特点,结合既往心脏病位房颤病史,要考虑本病。

房颤导致心房内血栓形成的机制尚未完全明了,可能与局部因流瘀滞、内皮
功能障碍及血液的高凝状态有关,有缺血性脑卒中史、高血压病、糖尿病、高龄这项危险因素的患者,如不接受抗凝治疗,则增加栓塞发生率。

如果NA VF合并心功能不全或冠心病,则栓塞并发症的发生率将是无危险因素的3倍。

目前对于瓣膜病房颤患者,专家们一致认为应采用长期抗凝治疗以预防脑卒中的发生,但对于NV AF患者是否要采用抗凝治疗尚无一致结论[3]。

1990年房颤、卒中预防试验协作组发表的研究结果表明[4],对NV AF患者,阿斯匹林或华法令能明显降低脑卒中或体循环栓塞的发生率(危险度降低81%)。

国内的临床回顾性调查资料则反映CAF患者的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高达17.5%[3],国内的一项单中心临床研究结果显示,CAF患者若未给予正规抗凝治疗,则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达4.1%[5]。

一旦发生脑栓塞,是否应用抗凝治疗,以及抗凝治疗时间选择也有争论,Horning[6]认为出血在性梗死是大面积栓塞的一个自然过程,其发生与抗凝治疗无关。

我们认为,脑栓塞后48h内应避免使用抗凝治疗,因为血肿型出血好发于这个时期,尤其是NA VF所致脑栓塞的再长的潜伏期。

如果栓塞症状较轻,在CT或MRI动态观测下,严格掌握适应症,也可以应用抗凝治疗[7]。

参考文献:
[1]林治湖,陈新.心房颤动的研究现状[J].医师进修杂志,1997,20:561.
[2]Yamanouchi H.Cerebral embolism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J].Nippon Ronen Lgakkai Zasshi,1993,30:348.
[3]崔炜.非瓣膜病房颤患者卒中的预防[J].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1993,5:257.
[4]Sroke Prevention in Atrial Fibrillation Study Group Investigators[J].Stroke,1990,21(4):38.
[5]尹长森,胡立群. 华法林在慢性房颤患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J].安徽医学,2013,34(1):99.
[6]Horning CR,Dorndorf W,Agnoli AL.Hemorrhagic cerebral infarction-a prospective study[J].stroke,1986,17:79.
[7]胡大一,张鹤萍,孙艺红,等.华法林与阿司匹林预防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血栓栓塞的随机对照研究[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6,34(4):295-29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