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分析与评价
地下硐室围岩应力计算及稳定性分析共75页文档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 的鼻子 走。— —莎士 比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洞室围岩稳定性研究及支护方案建议

洞室围岩稳定性研究及支护方案建议一、引言洞室围岩稳定性一直是地下工程中极为重要的问题,它关系到工程的安全与可靠性。
在本文中,我们将针对洞室围岩的稳定性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支护方案建议。
二、背景地下洞室工程是人类利用地下空间资源的重要手段,广泛应用于地铁、隧道以及水利、矿山等领域。
然而,由于地质条件的复杂性,洞室围岩稳定性问题一直困扰着工程师们。
处理好围岩的稳定性问题,将为地下工程的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三、研究现状目前,对于洞室围岩稳定性的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果。
研究者们通过实地观测、数值模拟以及室内试验等手段,深入探究了围岩的力学性质、变形特征以及破坏机理。
这些研究成果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基础数据。
四、围岩力学性质分析围岩的力学性质是洞室稳定性研究的基础,通过对岩石的抗压强度、弹性模量、滑移特性等进行测试和分析,可以对围岩的稳定性进行评估。
此外,还需考虑岩石的节理、岩石的裂缝和破碎程度等因素。
五、围岩变形特征研究围岩在受到应力作用下会发生变形,这种变形特征对于洞室稳定性的影响至关重要。
当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围岩的压缩变形、剪切变形以及破裂变形等方面。
了解围岩的变形特征可以为后续的支护方案制定提供重要参考。
六、围岩破坏机理探究围岩破坏是围岩稳定性问题中的核心内容,它关系到洞室的整体稳定性。
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岩体的破裂方式、破裂类型、破裂力学以及围岩的支护措施等方面。
通过对围岩破坏机理的深入探究,我们可以更好地预测围岩的破坏情况,并制定相应的支护方案。
七、支护方案建议针对洞室围岩的稳定性问题,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支护方案来增强围岩的稳定性。
具体的支护措施包括加固围岩、注浆加固、锚杆加固等。
在选择支护方案时,需要综合考虑洞室的大小、围岩的性质、地质条件以及经济成本等因素,并进行合理的设计和施工。
八、总结通过对洞室围岩稳定性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围岩的力学性质、变形特征以及破坏机理,为地下工程的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学习资料三 认识围岩的稳定性

精品资料
(二)岩体的强度 (qiángdù)特性
1、岩体的抗压强度(kànɡ yā qiánɡ dù)
①岩体的抗压强度比岩石 的抗压强度低得多。
②岩体的抗压强度具有 明显的各向异性。
精品资料
围岩(wéi yán)稳不 稳
决定着
认识 围岩所处的地质环境
研究 围岩的工程性质
分析 影围岩稳定的因素
掌握 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的
坑道 (kēngdào) 稳不稳
判断围岩的
稳定能力
精品资料
(二)
围岩稳定的
影响 (yǐngxiǎ ng)因素
1、围岩(wéi yán)工程
地质条件
围岩所处的原始应力状态 围岩的破碎程度和结构特征
岩急速风化,保持围岩的稳定能力。
精品资料
五、围岩的稳定性分级
1、分级(fēn jí)的目的和 原则 (一)分级(fēn jí)的目的
❖ 为了工程应用的便利,有必要将围岩按其稳定性的好坏(能 力的强弱)划分为有限个级别,以便于进行工程类比。
(二)分级的原则
❖ (1)、分级目的明确、形式简单、级数适中;
❖ (1)、本分类适用于矿山、铁路、水电、建工和军工等 部门的地下工程锚喷支护设计。
❖ (2)、本分类采用多因素定性与定量指标相结合的分类 方法。虽然(suīrán)分类表中没有给出岩体质量系数, 但由于分类表中给出了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和岩体完整性 指标,所以实际上也等于给出了岩体质量系数。
精品资料
❖ (3)、岩体结构类型的划分(huà fēn),主要考虑了岩体结构体 的块度尺寸,见下表。
大型地下洞室群围岩稳定性地质研究

大型地下洞室群围岩稳定性地质研究随着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加强了对西部地区能源的开发,但是在开发的过程中不得不考虑西部地区复杂的地形特点,这就需要建设大规模的地下厂房群,而地下空间却十分有限,因此,地下洞室群的开发与工程的建设以及运营的成本息息相关,加强对大型地下洞室群的开发和完善势在必行。
本文将对工程的基础情况与基础地质条件、洞室群开发效应以及围岩稳定性概述进行研究。
标签:洞室群围岩稳定性工程0前言大型地下洞室群主要针对的是水利工程的建设,我国西部地区蕴含足够的水利资源,而水利资源一般处于西部地区的高山峡谷地带。
这就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于是,大型地下洞室群应运而生,我国青海省拉西瓦水电站是目前国内比较典型的工程,充分的体现了大型地下洞室群的各个方面特点。
1拉西瓦工程的基础情况与基础地质条件拉西瓦水电站是我国青海省一个重要的水利枢纽,也是黄河上规模最大的一个水电站,其地位十分重要,与当地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通过深入调查了解,我们不难发现,拉西瓦水电站的地下厂房、闸门操作室等均分布在地下洞室内,而且结构繁杂而庞大,但其适应力较强,工作人员在地下室也能如在地上一样正常工作。
所以,到目前为止,拉西瓦工程是我国所有工程中比较罕见的一个工程项目,极其具有代表性,是将工程建筑中的典范,对我国人民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拉西瓦水电站经过一系列峡谷断裂层,地势十分险峻,特别是其坝区主要位于高原峡谷支出,高原峡谷支出河谷狭窄、山体浑厚、水流迅急,具有极强的开发价值。
因此,将坝区选择在此处是利用自然的优势;地下岩层主要由印支期花岗岩组合而成,这种花岗岩结构十分紧密,且不易腐蚀,均分布在断裂面处;拉西瓦水电站地下水具有三种类型:花岗岩裂缝和砂板岩潜水以及脉状承压水,花岗岩中的缝隙潜水主要来源于大气和地下水补给,属于自然补给,汇集起来流向黄河,但受到当地气候等原因的影响,潜水的用水量并不可观。
(完整版)第八章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分析

第八章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分析第一节概述1.地下洞室(underground cavity):指人工开挖或天然存在于岩土体中作为各种用途的构筑物。
2.我国古代的采矿巷道,埋深60m,距今约3000年左右(西周)。
目前,地下洞室的最大埋深已达2500m,跨度已过50m,同时还出现有群洞。
3.分类:按作用分类:交通隧洞(道)、水工隧洞、矿山巷道、地下厂房仓库、地铁等等;按内壁有无水压力:有压洞室和无压洞室;按断面形状为:圆形、矩形或门洞形和马蹄形洞室等;按洞轴线与水平面间的关系分为:水平洞室、竖井和倾斜洞室三类;按介质,土洞和岩洞。
4.地下洞室→引发的岩体力学问题过程:地下开挖→天然应力失衡,应力重分布→洞室围岩变形和破坏→洞室的稳定性问题→初砌支护:围岩压力、围岩抗力(有内压时)(洞室的稳定性问题主要研究围岩重分布应力与围岩强度间的相对关系)第二节围岩重分布应力计算1.围岩:指由于人工开挖使岩体的应力状态发生了变化,而这部分被改变了应力状态的岩体。
2.地下洞室围岩应力计算问题可归纳的三个方面:①开挖前岩体天然应力状态(一次应力、初始应力和地应力)的确定;②开挖后围岩重分布应力(二次应力)的计算;③支护衬砌后围岩应力状态的改善。
3.围岩的重分布应力状态(二次应力状态):指经开挖后岩体在无支护条件下,岩体经应力调整后的应力状态。
一、无压洞室围岩重分布应力计算1.弹性围岩重分布应力坚硬致密的块状岩体,当天然应力()c v h σσσ21≤、,地下洞室开挖后围岩将呈弹性变形状态。
这类围岩可近似视为各向同性、连续、均质的线弹性体,其围岩重分布应力可用弹性力学方法计算。
重点讨论圆形洞室。
(1)圆形洞室深埋于弹性岩体中的水平圆形洞室,可以用柯西求解,看作平面应变问题处理。
无限大弹性薄板,沿X 方向的外力为P ,半径为R 0的小圆孔,如图8.1所示。
任取一点M (r ,θ)按平面问题处理,不计体力。
则:……………………①式中Φ为应力函数,它是x 和y 的函数,也是r 和θ的函数。
地下硐室围岩应力计算及稳定性分析PPT课件

将上式代入(3-8):
p m ( m 2 ) c 2 o s s 2 2 i s i m n p 2 n c ( 2 m 2 1 o ) s 2 s i m 2 n c 2o s
p 1( 12 )co 2 sssi2 i2 n n ( 1 )(2 2 c o 2 1 )ssi2n ( 1)2co 2s
1p (1 m 2) p (1 2 b a )
(a)
坑道周边顶底板中点处(θ=3π/2,π/2)切向应力为:
2 p ( 1 2 m ) 1 p ( 1 2 a b ) 1
(b)
若(a)=(b),即σθ1 =σθ2, 则可得:
a 1 q
地下硐室围岩 应力计算及稳定性分析
本章内容
§3-1 §3-2 §3-3 §3-4 §3-5 §3-6 §3-7
概述 弹性理论计算坑道围岩与衬砌应力 坑道围岩应力分布的弹塑性力学分析法 坑道围岩位移 围岩压力计算 坑道支护 竖井围岩应力计算及稳定性分析
本章的重点难点:
1、圆形坑道围岩应力弹塑性理论分析方法; 2、围岩与支护相互作用原理; 3、弹塑性理论计算围岩压力 4、块体平衡理论计算围岩压力; 5、压力拱理论计算围岩压力; 6、太沙基理论计算围岩压力; 7、喷锚支护的力学作用; 8、圆形竖井围岩应力分布与稳定性评价。
p q a 2 q p a 4 2(1 r2)2(1 3 r4)c2 os
(3-1)
rq 2p(12a r2 23a r4 4)si2 n
(1)当r→∞时,
r
pqqpco2s
22
p2 qq 2pco2s
r
qpsin2
造价工程师《土建工程》精讲: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

造价工程师《土建工程》精讲: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导语:造价工程师是通过全国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统一考试或者资格认定、资格互认,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并按照《注册造价工程师管理办法》注册,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造价工程师注册执业证书和执业印章,从事工程造价活动的专业人员。
下面和小编来看看2017造价工程师《土建工程》精讲: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要高度重视地下洞室围岩的稳定性问题,防止围岩掉块、片帮乃至塌方等事件。
围岩稳定受区域、山体稳定性和地形、岩性、地质构造、地下水及地应力等多方面的影响。
例如,山体完整性差、洞顶及傍山侧山体厚度不足、洞口地段的边坡上陡下缓甚至有滑坡、崩塌等现象存在、岩层倾向山外,围岩是黏土岩、页岩、胶结不好的砂砾岩、千枚岩及某些片岩、破碎松散及风化岩体、吸水易膨胀的岩体,围岩处于向斜褶曲核部、断层破碎带及断层交汇区,洞室轴线沿充填胶结差的大断层或断层带布置,洞室走向与缓倾岩层走向平行,围岩处于地下水量大、有高压含水层的岩体内,围岩内压应力集中或出现拉应力,这些都对围岩的稳定性不利。
地下工业工程布置1.遵循厂房工艺流程的基本要求合理的工艺流程要求做到短、顺、不交叉、不逆行。
因此,从保证生产的合理和提高生产效率出发,要求安排好各主体厂房、各主要通道在相互位置和高程上的关系,使这一关系适应工艺流程的要求,并经过洞口把地下部分的生产与地面上联系起来。
这种布置方式与现场的地形、地质等具体结合起来,就基本上确定了地下厂房的总体布置方案。
(1)工艺流程比较简单,对厂房布置没有严格的要求。
例如,没有固定产品的生产,为科研服务的生产,或新产品的研制等,常常没有固定的工艺流程,可以的从地质、结构和施工等方面考虑厂房的合理布置。
(2)工艺流程有严格的顺序,但厂房布置的灵活性仍较大。
这种情况在机械制造类的生产中比较明显。
从原料运入,到机械加工和装配,由各种运输方式互相连接,形成一条比较严格的生产流水线。
水平岩层地区地下洞室稳定性分析评价及工程处理

~
泄洪排砂洞位 于大 坝右岸斜坡地带 , 地层 结构 由上下 两部分组成 , 上部为第 四系松散堆积 的风积、 坡积粉细砂 ,
[ 收稿 日期 ] 2 0 1 3 0 5— 1 7 [ 作者简介] 孙新权 ( 1 9 7 8一 ) , 男, 陕西咸阳人 , 工程师 , 主要从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工作 。
1 2 0
第3 5卷
第 5期
地 下 水
2 0 1 3年 9月
洞顶 围岩 厚 度 l 3 . 2~1 3 . 7 m, 围岩 岩 体 岩 性 为 强 ~弱 风 化 的 中厚 层 状 砂 岩 、 泥 质 粉 砂 岩及 泥 岩互 层 , 软 质 岩 。 属 极 不 稳 定 的 V类 围岩 。
层厚 0 . 5~8 . 0 m; 下部 地 层岩 性 以侏 罗 系砂 岩 、 泥 岩互 层 为
主, 厚度大于 5 0 m。洞室岩性 为砂泥岩地层 , 呈 中厚层 状 ,
以弱 风 化 为 主 , 质软 , 完整性较 差 , 较 破 碎 。 岩 体 以层 状 单 斜构造为主, 层理较发育, 走向 N W, 倾向 N E 4 0 。 ~ 4 5 。 , 倾 角
成, 各 建 筑物 均 位 于大 坝 右岸 。
类。孑 L 隙潜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 补给 , 基岩裂 隙水 主要接
泄洪排沙洞 为 2级 建筑物 , 为无压隧洞 , 呈城 门洞形 ,
长2 6 9 . 0 m, 设 计 进 口高 程 为 1 0 1 4 . 0 m, 出 口 高 程 为 1 0 1 0 . 6 2 5 m, 比降 i _ 1 / 8 0 , 洞 径 4× 5 . 5 m, 实 际 开 挖 毛洞 宽5 . 5 m, 高7 . 5 m。设 计 洪水 标 准为 1 0 0 年一遇 , 校 核 洪水 标准为 2 0 0 0年 一 遇 , 过 流 能力 为 2 2 0 m / s , 校 核 过 流 能 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赤平投影网及其透视图
90
O
O
平面投影
直线投影
直线旋转
直线投影到已知平面
② 结构体稳定性及失稳方式的一般判定
如图所示为三种典型情况:
a)块体顶点的铅垂线通过块体的底面,则块体是在重力作用 下的直接垮落;
b)块体顶点的投影不落在底面上,图中的虚线为摩擦角φ, 若滑动面或两个滑面的交线的倾角大于 φ,则块体会沿该结构面 或结构面交线产生滑动破坏;
1
2 3
单轴抗压强度 评分 岩石质量指标RQD(%) 评分 结构面间距(cm) 评分 粗糙度 评分
充填物 mm
结 构 面 条 件 评分 张开度 mm 评分 结构面长度 m 评分 岩石风化程度 评分 状态 透水率 Lu 总体条件
无
6 未张开 6 <1 6 未风化 6 干燥 <0.1 完全干燥
4
5
地下水 条件
3 地下水
① ② ③ ④ 可使岩石软化,强度降低,加速岩石风化; 还能软化和冲走软弱结构面的充填物; 减小结构面的抗剪强度,促使岩体滑动与破坏; 在膨胀性岩体中地下水可造成膨胀地压。
4 原岩应力
是控制地下工程围岩变形破坏的重要因素。为避免洞室的顶 拱和边墙出现过大的切向压应力和切向拉应力的集中,轴线应尽 可能与区域最大主应力方向一致;当地下工程的断面呈扁平形态 时,为避免顶拱出现拉应力,改善顶拱围岩的稳定条件,则应使 洞室轴线垂直于最大主应力方向。
c)则属于稳定的块体。
(a)直接垮落型
(b)滑动型
(c)稳定的块体
2)特殊结构体的图解分析及稳定性验算
① 拱顶结构体的图解分析及稳定性验算
N L1 L3 L1 N L3 W
L1
N
L3
B A
L2 W W E L2 L2 L1 S S E S
E
C
3
C 1
D
O’
O
E
A L2
B
L3
2
O’
C D O B E A
N 0 H 0 cos S0 H 0 sin
② 定量研究洞室开挖后顶拱围岩结构的松弛效应 假定结构体在重力作用下的垂直位移为 uy,其垂直和平行于结 构面的位移分量分别为un和us,则有:
us u y cos
,u n u y sin
结构体的上述位移必将引起围岩应力及结构面上应力的相应变 化:Ho及No减小为H及N,而So则增大为S。由于结构松弛过程中表面 应力的增量与位移增量成正比,故有:
式中, [BQ]为岩体基本质量指标修正值; BQ为岩体基本质量指标 值。地下水修正系数 K1 、初始应力修正系数 K2 、结构面组合情况 修正系数K3。
② RMR分类方案(国外)
RMR分类因素及评分标准(DL/T 5337-2006)
参数 评分标准 >10 250-100 15-10 90-100 20 >200 20 很粗糙 6 4-10 100-60 8 75-90 17 60-200 15 粗糙 4 <5 (硬) 4 <0.1 5 1-3 4 微风化 5 湿润 0.1-1 潮湿 2-4 60-30 5 50-75 13 20-60 10 较粗糙 2 >5 (硬) 2 0.1-1 4 3-10 2 弱风化 3 潮湿 1-10 湿润 1-2 30-15 3 25-50 8 6-20 8 光滑 1 <5 (软) 2 1-5 1 10-20 1 强风化 1 滴水 10-100 滴水 <1,不宜采用 15-5 2-0 <25 3 <6 5 擦痕、镜面 0 <5 (软) 0 >5 0 >20 0 全风化 0 流水 >100 流水 岩石强 度(MPa) 点荷载强度
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评价
四、 围岩稳定性的定性评价
1 地质判断
对于一般的工程隧洞,由于规模和埋深不大,破坏失稳总是 发生在围岩强度显著降低的部位,不稳定的地质标志较为明显, 主要有: ① 破碎松散岩石或软弱的塑性岩类分布区:包括岩体中的风 化、构造破碎带以及风化速度快、力学强度低、遇水易于软化、 膨胀或崩解的粘土质岩类的分布地带; ② 碎裂结构岩体及半坚硬的薄层状结构岩体分布区;
③ 坚硬块体状及厚层状岩体中:为几组软弱结构面切割、能 于洞顶或边墙上构成不稳定结构体的部位。
①破碎松散岩体,稳定性最差
②碎裂或半坚硬薄层结构岩体,稳定性较差
③坚硬层状岩体结构紧密,稳定性较好
④新鲜、坚硬块层状岩体,稳定性最好
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评价
3)典型围岩分类方案
① 工程岩体质量分级(国内)
θθ θ
a 为洞室半径; r 为研究点距洞中心的距离。
3)顶拱围岩中简单结构块体稳定性验算
如图示两组走向平行洞轴、倾向相反的结构面将隧洞顶拱围岩 切割成对称结构块体。
两组走向平行洞轴、倾向相反的结构面将隧洞顶拱围岩切割成对称结构块体
可采用松弛法进行分析,其步骤要点为: ① 先假定围岩为无体力的弹性介质,据弹性理论解求出切向 应力Ho及其作用在结构面上的正应力分量No及剪应力分量So:
1)岩体岩性 塑性围岩:风化速度快、力学强度低及遇水易软化、膨胀或崩 解,对围岩的稳定性最为不利。 脆性围岩:岩石本身的强度远高于结构面的强度,故主要取决 于岩体结构。
2)岩体结构 散体状及碎裂状结构的岩体稳定性最差,薄层状结构者次之, 而厚层状、块状及整体状结构岩体稳定性最好。
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评价
H N cos S sin
所以据Ho、Kn、Ks和uy求得N、S后即可计算出H的大小。 假定其中 N 、 S 以及 H 所代表的恰是结构体处于极限平衡状态时 的应力,则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S Ntg
整理,可得:
H0 sin Ksuy cos (H0 cos Knuy sin ) tg
②是通过围岩的强度来影响洞室围岩稳定性
主要包括围岩的岩性和结构。 ③是既能影响应力状态,又能影响围岩强度的因素 主要为地下水的赋存、活动条件。
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评价
1 褶曲与断裂
破坏了岩层的完整性,降低了岩体的强度。 经受的构造变动次数愈多、愈强烈,岩层节理就愈发育,岩石 也就愈破碎。
2 岩体的岩性及结构
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评价
五、围岩稳定性的定量评价
1 矢量分析法 局部块体稳定性 2 图解法(实体比例投影法)
3 数学解析法
1 解析分析法 围岩整体稳定性 2 数值模拟
1 围岩稳定性的解析分析方法
1)均质或似均质围岩的稳定性验算 关键部位是洞室周边最大压应力和最大拉应力集中的部 位。整体围岩稳定的先决条件是这两个部位的应力 -强度条 件满足下列关系:
简化上式,可得:
H 0 sin( ) uy K s cos cos K n sin sin
③ 使单位长度结构体处于极限平衡状态的临界体力Pt 据上述各式可得: H N 0 ( K s cos2 K n sin2 ) cos D 根据垂直方向力的平衡条件: 将各分量代入得到:
④ 评价结构体在实际自重力作用下的稳定性
K Pt / P
式中:P为结构体的实际自重力,K为结构体安全系数 显然,当K<1时,结构体是不稳定的。为保证顶拱的稳定性,必 须采取支护措施,使其提供的抗力大于(P-Pt)。
2
围岩稳定性的图解分析法(分离结构体)
1)图解法的基本原理及结构体稳定性的一般判定
max
R K
min
H K
max 为周边最大压应力值; min 为周边最大拉应力值;
R为极限抗压强度;H为极限抗拉强度; K为安全系数。
稳定性验算时一般应考虑较大的安全系数,采用对边墙: K=4;对顶拱:K=4~8。
2)含有单一软弱结构面的围岩的稳定性验算
1 n 1 ( ) ( rr ) cos 2 rr 2 2
工程岩体初步定级时岩体质量指标按下式计算:
BQ=90+3Rc+250Kv
岩体基本质量分级(GB50218-94)
级别 Ⅰ Ⅱ Ⅲ Ⅳ 岩体基本质量定性特征 坚硬岩,岩体完整 坚硬岩,岩体较完整,较坚硬岩,岩体完整 坚硬岩,岩体较破碎,较坚硬岩或软硬岩互层,岩体 较完整,较软岩,岩体完整 坚硬岩,岩体破碎较,坚硬岩,岩体较破碎-破碎, 较软岩或软硬岩互层且以软岩为主,岩体较完整~较 破碎,软岩,岩体完整~较完整 较软岩,岩体破碎,软岩,岩体较破碎-破碎,全部 极软岩及全部极破碎岩 (BQ) > 550 550-451 450-351 350-251
2007年1月12日,巴西圣保罗市西部地 铁4号线一处工地发生塌方事故。当天 下午发生的这次塌方事故造成至少3人 受伤,1人失踪
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评价
三、影响围岩稳定性的因素分析
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主要是可能出现的围岩应力与围岩 强度间的矛盾问题,各因素都是通过这两个方面来影响洞室 的稳定性,归纳为三大类型: ①是通过围岩应力状态而影响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 主要包括岩体的原岩应力状态及洞室的剖面形状和尺寸;
Pt H0 ( K s cos2 K n sin2 ) sin D
S
其中,D Ks cos cos Kn sin sin P t 2( S cos N sin )
2H 0 ( K s cos2 K n sin2 ) sin( ) D 2 H 0 sin sin( ) Pt 当Kn>>Ks时,上式可简化为: sin
r cos 2 1 ( rr ) sin 2 2
据Kirsch公式求得各分量,代入上式:
a2 n p 1 cos 2 r2 a2 , p 2 sin 2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