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外部设备
海湾设备及系统操作详细简介

特殊功能类按键:指用户操作控制器时,完成相应的命令,改变系统状态的按键,包括:“火警确认”、“消音”、“警报器消音/启动”、“火警传输直接控制”、“复位”、“自检”、“启动/停动”、“屏蔽/取消屏蔽”。
※广播音箱:利用消防广播切换模块GST-LD-8305,可将现场的放音设备接入控制器的总线上,由广播设备送来的音频广播信号。
※声光报警器:火灾声光警报器是一种安装在现场的声光报警设备,当场发生火灾并确认后,安装在现场的火灾声光警报器可由消防控制中心的火灾报警控制器启动,发出强烈的声光报警信号,以达到提醒现场人员注意的目的。
(4)控制器可完成自动及手动控制外接消防被控制设备,其中手动控制方式具备直接手动操作键控制输出及编码组合键手动控制输出二种方式,系统内的任一地址编码点既可由各种编码探测器占用,也可由各类编码模块占用,设计灵活方便。考虑到控制器自身电源系统容量较低,当控制器接有被控制设备时,需另外设置DC24V电源系统。
※火灾报警控制器:
(1)采用大屏幕汉字液晶显示器,各种报警状态信息均可以直观的以汉字方式显示在屏幕上,便于用户操作使用。
(2)控制器设计高度智能化,与智能探测器一起可组成分布智能式火灾报警系统,极大降低误报,提高系统可靠性。
(3)或再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可按多机分体、分总线回路设计,也可以单机共总线回路设计,同时控制器设计了具有短线、断线检测及设备故障报警功能的多线制控制输出点,专门用于控制风机、水泵等重要设备,可以满足各种设计要求。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联动控制
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海湾设备)
第二章 计算机硬件知识

28
计算机工作原理
原始数据 取数
I/O设备
结果
内存储器
存数
指令
运算器
存取命令
输入/输出命令
控制器
运算命令
29
微机主板示例
软驱 时钟 硬盘 光驱
15
软盘
软盘是一块涂有磁性材料的塑料圆片 磁道——圆片上的同心圆,信息就记录在磁道上 每个磁道又分为若干个扇区,1个扇区=512个字节
容量=面数×磁道数×扇区数×扇区字节数
16
硬盘存储器 由若干同样大小涂有磁性材料的铝合金圆盘片环 绕一个共同的轴心组成,两个盘片之间仅留出安 装磁头的距离,硬盘片的每个面上有若干个磁道, 每个磁道分成若干扇区,每个扇区存储512字节, 每一硬盘片存储面的同一磁道,形成一个圆柱面, 称为柱面。硬盘容量为: 容量=磁头数柱面数扇区数扇区字节数 硬盘有容量大、存取速度快、可靠性高、每兆字 节成本低等优点,但也有怕震动等缺点。
18
位、字节、字及字长
位 字节(8位) ……
数 据 存 储 的 组 织 形 式
字,字长
注意: 字长是CPU在单位时间内(同一时间)能一次处理的二进制数的位数.
19
存储位
存储单元
0000H
(字节)
0001H
0002H
存储体
存储单元地址
FFFFH
存储体结构图
20
存储系统的组织结构
CPU 快
存 取 速 度
常用输入设备 :键盘、鼠标器 、扫描仪 常用输出设备 :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
计算机外部设备使用与维护-第05章 外存储器

图5-4 面板
2.内部结构 光驱的内部结构主要由光驱固件、光头组件、 光驱的内部结构主要由光驱固件、光头组件、光 头驱动机构、机芯固件、 托盘组件 托盘组件、 头驱动机构、机芯固件、CD托盘组件、主轴电机和电 路板等组成。 路板等组成。 (1)光驱固件 光驱固件 用于固定光驱的其它部件。 用于固定光驱的其它部件。 (2)光头组件 光头组件 由激光头、磁悬浮机构和驱动电路组成,如图5-5 由激光头、磁悬浮机构和驱动电路组成,如图 所示。在激光头组件上有一个玻璃状的东西,但这还 所示。在激光头组件上有一个玻璃状的东西, 不是激光头,只是透镜而已。 不是激光头,只是透镜而已。真正的激光头实际上在 激光头组件的底部横向安装着, 激光头组件的底部横向安装着,激光是通过反光镜反 射出来通过这个透镜到达光盘上的, 射出来通过这个透镜到达光盘上的,光盘反射的光也 是通过透镜再送回到拾光器中读取的。 是通过透镜再送回到拾光器中读取的。
图5-7 CD托盘组件 托盘组件
5.2.2光驱的工作原理
不同类型的光驱,其工作原理是一致的, 不同类型的光驱,其工作原理是一致的,均采用广投 射和反射原理。激光头是光驱的心脏,也是最精密的部分。 射和反射原理。激光头是光驱的心脏,也是最精密的部分。 它主要负责数据的读取工作, 它主要负责数据的读取工作,因此在清理光驱内部的时候 要格外小心。激光头主要包括:激光发生器( 要格外小心。激光头主要包括:激光发生器(又称激光二 极管)、半反光棱镜、物镜、透镜以及光电二极管几部分。 )、半反光棱镜 极管)、半反光棱镜、物镜、透镜以及光电二极管几部分。 当激光头读取盘片上的数据时,从激光发生器发出的激光 当激光头读取盘片上的数据时, 透过半反射棱镜,汇聚在物镜上, 透过半反射棱镜,汇聚在物镜上,物镜将激光聚焦成为极 其细小的光点并打到光盘上。此时, 其细小的光点并打到光盘上。此时,光盘上的反射物质就 会将照射过来的光线反射回去,透过物镜, 会将照射过来的光线反射回去,透过物镜,再照射到半反 射棱镜上。此时,由于棱镜是半反射结构, 射棱镜上。此时,由于棱镜是半反射结构,因此不会让光 束穿透它并回到激光发生器上,而是经过反射,穿过透镜, 束穿透它并回到激光发生器上,而是经过反射,穿过透镜, 到达了光电二极管上面。 到达了光电二极管上面。
微型计算机基本硬件

微型计算机基本硬件微型计算机是目前计算机中使用最广泛,市场占有率最高的一类计算机。
微型计算机硬件系统由主机和常用外部设备两大部分组成。
主机由中央处理器和内存储器组成,用来执行程序、处理数据,主机芯片都安装在一块电路板上,这块电路板称为主板(Motherboard)。
为了与外围设备连接,在主机板上还安装有若干个接口插糟,可以在这些槽上插入与不同外围设备连接的接口卡,用来连接不同的外部设备。
1.4.1 微处理器CPU是微机硬件系统的核心,一般由高速电子线路组成。
目前的CPU都集成在一块芯片上,称为微处理器MP(Micro processor)。
同CPU一样,MP由运算器、控制器组成,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微型计算机的性能。
微处理器不等于微型计算机,它只是组成微机的一个核心器件。
由于CPU在微机中的关键作用,人们往往将CPU的型号作为衡量和购买机器的标准,如586、PII、PIII、P4等微处理器都成为机器的代名词。
世界上第一块微处理器于1971年Intel公司研制成功,称为Intel 4004,字长为4位;在以后短短的30年中,Intel公司又相继推出了字长为8位、16位、32位的微处理器8080(1973)、8086(1978)、80286(1982)、80386(1985)、80486(1989)、Pentium(奔腾,又称586)(1993)、Pentium Pro(与Pentium统称P5)(1995)、PentiumII(1997)、PentiumIII (1999)、以及现在的 Pentium 4(2000)。
一般认为微处理器芯片的位数越多,其处理能力会越强。
除Intel公司外,AMD 公司、Cyrix公司、Motorola公司也生产微型计算机的微处理器。
1.4.2微型机的存储器微机的存储器是由主存储器(内存)和辅助存储器(外存)组成。
在主机内部,直接与CPU交换信息的存储器称主存储器或内存储器。
常用外围电路

常用外围电路外围电路是指与中央处理器(CPU)或微控制器(MCU)相连的各种电路,用于扩展和增强系统的功能。
它们可以提供输入和输出接口、存储器扩展、通信接口以及各种传感器和执行器的连接。
1. 输入和输出接口输入和输出接口是外围电路中最常见的部分之一。
它们允许系统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
常见的输入接口包括按键、开关、旋钮等,而输出接口则包括LED灯、液晶显示屏等。
这些接口通过信号转换电路将外部设备的信号转换为系统可以识别的信号,或将系统的信号转换为外部设备可以识别的信号,从而实现数据的输入和输出。
2. 存储器扩展存储器扩展是外围电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可以扩展系统的存储容量,提供更大的存储空间。
常见的存储器扩展包括闪存扩展、SD 卡扩展等。
这些扩展存储器可以用于存储程序代码、数据和文件等,从而增加系统的功能和灵活性。
3. 通信接口通信接口是外围电路中的关键部分之一。
它可以实现系统与外部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和通信。
常见的通信接口包括串口、并口、SPI 接口、I2C接口等。
这些接口可以连接各种外部设备,如传感器、执行器、显示器等,实现数据的传输和控制。
4. 传感器和执行器连接传感器和执行器连接是外围电路中的重要应用之一。
传感器可以感知环境的各种参数,如温度、湿度、光照等,而执行器可以控制各种动作,如电机的转动、继电器的开关等。
外围电路可以通过各种接口和电路将传感器和执行器与系统连接起来,实现对环境的感知和控制。
总结常用外围电路包括输入和输出接口、存储器扩展、通信接口以及传感器和执行器连接等。
它们可以扩展和增强系统的功能,提供更多的输入和输出接口、扩展存储容量、实现数据交换和通信,以及连接各种传感器和执行器。
通过合理设计和使用外围电路,可以使系统更加灵活、功能更加强大、应用范围更加广泛。
希望本文对大家了解常用外围电路有所帮助。
硬件分类知识点总结

硬件分类知识点总结硬件是指计算机系统中的物理部分,包括主板、CPU、内存、硬盘、显卡、声卡、网卡、显示器、键盘、鼠标等。
在计算机系统中,硬件的分类非常多样化,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对硬件进行分类知识点总结。
1. 按功能分类按照不同的功能,硬件可以分为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存储设备。
输入设备:输入设备是用来输入数据的硬件设备,主要包括键盘、鼠标、触摸屏、扫描仪等。
键盘是最常用的输入设备,通过按键输入文字和命令;鼠标通过移动和点击来操作计算机界面;触摸屏是一种在屏幕上直接操作的输入设备;扫描仪可以将纸质文档转换成电子文档。
输出设备:输出设备是用来显示和输出数据的硬件设备,主要包括显示器、打印机、投影仪等。
显示器是最常用的输出设备,用来显示计算机的图像和文字;打印机用来将电子文档打印成纸质文档;投影仪可以将计算机界面投影到屏幕上。
存储设备:存储设备是用来存储数据的硬件设备,主要包括硬盘、固态硬盘、光盘、U盘等。
硬盘是计算机中最主要的存储设备,用来存储操作系统、程序和文件;固态硬盘是一种新型的存储设备,速度更快,耐用性更高;光盘和U盘则是移动存储设备,方便携带和传输文件。
2. 按性能分类按照性能和功能的不同,硬件可以分为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显卡、声卡、网卡等不同的部件。
中央处理器(CPU):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负责执行程序和处理数据。
CPU的性能和核数直接影响着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和处理能力。
内存:内存用于临时存储正在运行的程序和数据,也影响着计算机的运行速度。
内存的容量和速度对计算机的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硬盘:硬盘用于永久存储操作系统、程序和数据,硬盘的容量和读写速度对计算机的存储和使用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
显卡:显卡负责计算机的图形显示,对显示效果和图形处理能力有着直接的影响。
显卡的性能和显存大小决定了计算机的游戏和图形处理能力。
声卡:声卡是负责计算机的音频输出和输入,对声音的质量和效果有着影响。
单片机常用外设接口分析

单片机常用外设接口分析单片机是一种微型计算机,由中央处理器、存储器和各种输入输出接口组成。
在嵌入式系统中,单片机常常需要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和交互。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单片机提供了多种常用的外设接口,用于连接不同类型的设备。
本文将对单片机常用的外设接口进行分析。
一、串口接口串口接口是最常用的外设接口之一,用于与计算机或其他串口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它通常包括一个发送线路(TX)和一个接收线路(RX),通过这两根线路可以实现数据的双向传输。
串口接口可以通过软件来实现,也可以直接使用硬件提供的串口模块。
二、并口接口并口接口是一种并行数据传输接口,用于连接打印机、显示器等设备。
它通过8根数据线同时传输8位数据,因此传输速度相对较快。
并口接口还包括一些控制线路,用于传输控制信号。
三、SPI接口SPI(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接口是一种同步串行通信接口,用于连接各种外部设备,如存储器、传感器和显示器等。
SPI接口通过四根信号线实现数据的发送和接收,其中包括时钟线、数据线和两根控制线。
SPI接口具有较高的传输速率和简单的接口协议,因此在嵌入式系统中被广泛应用。
四、I2C接口I2C(Inter-Integrated Circuit)接口是一种串行通信接口,用于连接各种外部设备。
它通过两根信号线(时钟线和数据线)实现数据的传输和通信。
I2C接口具有多主机、多从机的特点,可以连接多个设备,并且传输速率较稳定。
五、ADC接口ADC(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接口用于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单片机通常内置了一些模数转换器,用于对模拟信号进行采样和转换。
ADC接口通常包括输入引脚、参考电压和控制信号等。
六、DAC接口DAC(Digital-to-Analog Converter)接口用于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
它可以连接耳机、扬声器等设备,将数字音频信号转换为模拟音频信号输出。
《常用现代办公设备的使用与维护》教学计划

1
讲授+实训
4
2
4.1静电复印机
1
1
讲授+实训
5Hale Waihona Puke 24.2高速数码一体化油印机
1
1
讲授+实训
6
2
4.3扫描仪
1
1
讲授+实训
7
2
4.4光盘刻录机
1
1
讲授+实训
8
2
5.1照相机
1
1
讲授+实训
9
2
5.2数码摄像机
1
1
讲授+实训
10
2
5.3录像机
1
1
讲授+实训
11
2
5.4激光影碟机
1
1
讲授+实训
12
2
6.1幻灯机
1
1
讲授+实训
13
2
6.2投影器
1
1
讲授+实训
14
2
6.3数据投影机
1
1
讲授+实训
15
2
6.4视频展示仪
1
1
讲授+实训
16
2
7.1商务通
1
1
讲授+实训
17
2
7.2文曲星
1
1
讲授+实训
18
2
7.3数码录音笔
1
1
讲授+实训
19
2
7.4碎纸机
1
1
讲授+实训
20
2
期末考试
1
1
小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