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维护

合集下载

网络维护个人年终总结述职6篇

网络维护个人年终总结述职6篇

网络维护个人年终总结述职6篇篇1一、背景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作为网络维护人员,肩负着公司网络运行安全和效率的重要职责。

在这一年的工作中,我始终坚守岗位,兢兢业业,克服各种困难,完成了各项任务。

在此,我对过去一年的工作进行全面的总结和述职。

二、工作内容及完成情况1. 网络设备维护在过去的一年中,我对公司的网络设备进行了全面的维护和升级。

首先,对各个部门的网络设备进行了定期检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其次,对老旧的设备进行升级和更换,提高了网络传输的效率。

此外,我还对公司的网络拓扑结构进行了优化,提高了网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 网络安全管理在网络安全方面,我加强了对公司网络的监控和管理。

首先,我制定了一套完善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并推动各部门遵守执行。

其次,我定期对公司的网络进行安全漏洞扫描和风险评估,及时发现并修复安全问题。

此外,我还对公司的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安全设备进行了配置和优化,提高了公司的网络安全防护能力。

3. 网络安全事件处理在过去的一年中,我成功处理了几起网络安全事件。

首先,我及时发现并处理了多起网络病毒和恶意攻击事件。

其次,我对公司内部员工进行了网络安全培训,提高了员工的网络安全意识。

此外,我还与公安机关的网络安全部门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应对网络安全事件。

三、工作成效及亮点1. 提高网络效率通过升级和更换老旧设备,优化网络拓扑结构,我成功提高了公司的网络传输效率和稳定性。

在过去的一年里,公司的网络运行速度得到了显著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也得到了提高。

2. 保障网络安全我成功制定了一套完善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并推动各部门遵守执行。

通过加强网络监控和管理,我成功保障了公司的网络安全。

在过去的一年里,公司的网络未发生一起重大安全事件。

3. 成功处理网络安全事件在应对网络安全事件方面,我表现出较强的应变能力和专业技能。

我及时处理了多起网络安全事件,避免了公司的经济损失和声誉损失。

此外,我还成功推动了员工网络安全意识的提高,为公司的网络安全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网络设备维护流程

网络设备维护流程

网络设备维护流程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网络设备的稳定运行对于企业、组织和个人来说至关重要。

无论是大型企业的复杂网络架构,还是家庭中的简单网络环境,都离不开有效的网络设备维护。

网络设备维护流程的正确实施,不仅能够提高网络的性能和稳定性,还能预防潜在的故障,确保网络的持续可用性。

接下来,让我们详细了解一下网络设备维护的流程。

一、维护前的准备工作在开始维护网络设备之前,我们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以确保维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1、了解网络拓扑结构首先,要清楚地了解网络的拓扑结构,包括各个设备之间的连接方式、IP 地址分配等。

这有助于在维护过程中快速定位问题,并避免因误操作而导致网络中断。

2、收集设备信息收集需要维护的网络设备的相关信息,如设备型号、序列号、软件版本、配置文件等。

这些信息对于后续的故障诊断和维护操作非常重要。

3、制定维护计划根据网络设备的重要性、运行状况和维护需求,制定详细的维护计划。

明确维护的时间、人员安排、维护内容和预期目标。

4、准备维护工具和备件准备好必要的维护工具,如网线测试仪、螺丝刀、防静电手环等。

同时,准备一些可能需要更换的备件,如电源模块、网络接口卡等,以应对突发情况。

二、日常巡检日常巡检是网络设备维护的重要环节,通过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

1、设备外观检查检查网络设备的外观是否有损坏、变形、生锈等情况。

查看指示灯的状态是否正常,如电源指示灯、端口指示灯等。

2、温度和湿度监测检查设备运行环境的温度和湿度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和湿度都可能影响设备的性能和寿命。

3、端口状态检查检查网络设备的端口状态,包括端口是否启用、是否有错误包、流量是否正常等。

对于使用率较高的端口,要重点关注其负载情况。

4、系统资源监测监测设备的 CPU 使用率、内存使用率、硬盘使用率等系统资源指标。

如果发现资源使用率过高,需要及时分析原因并采取措施进行优化。

网络维护工作内容

网络维护工作内容

网络维护工作内容导言: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网络已经成为了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网络的稳定运行对于个人用户和企业机构都至关重要。

而网络维护则是保证网络运行稳定的关键。

本文将探讨网络维护的工作内容,从硬件维护到软件管理,为读者提供了解网络维护的全面指南。

一、硬件设备的维护1. 网络设备巡检和维护首先,网络维护的重要一环是对硬件设备进行巡检和维护。

这包括网络服务器、路由器、交换机等。

巡检主要是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温度、风扇运转等情况,以确保设备正常工作,并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

维护工作则是对设备进行清洁、更换部件、固件升级等。

这样可以延长设备寿命,提高性能和稳定性。

2. 网络布线和接线维护网络维护还包括对网络布线和接线的维护。

这些工作主要涉及电缆的敷设、机房设备的摆放和固定、连接头的安装等。

定期检查和维护布线和接线,可以确保网络信号畅通无阻,提高传输效率。

同时,也需要保证非重要线路与重要线路的隔离,防止故障扩散。

3. 硬件故障处理在网络运行过程中,硬件故障是难以避免的。

网络维护团队需要及时响应并解决故障,尽快恢复网络的正常运行。

硬件故障的处理包括诊断、维修、更换等。

在修复故障之前,需要对故障进行排查,找出问题所在,并根据情况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二、软件系统的维护1. 操作系统更新和维护如同其他设备一样,网络服务器上的操作系统也需要定期更新和维护。

系统更新可以提供新功能和修复已知漏洞,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安全性。

此外,还需要定期对操作系统进行清理和优化,清除临时文件和垃圾文件,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2. 安全工具的维护网络安全是网络维护的一个重要方面。

维护人员需要安装和配置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杀毒软件等安全工具,以保护网络免受恶意攻击。

同时,定期对安全工具进行更新和维护,确保其能够及时发现和阻断新型威胁。

3. 数据备份和恢复数据备份是网络维护中不可忽视的环节。

维护团队需要定期备份网站数据、数据库、配置文件等重要信息。

网络维护流程

网络维护流程

网络维护流程网络维护是保障网络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工作,它涉及到网络设备的监控、故障排除、性能优化等方面。

在日常运维工作中,我们需要遵循一定的网络维护流程,以保证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行。

下面将介绍网络维护的详细流程。

1. 监控网络设备。

首先,我们需要对网络设备进行监控,包括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等。

通过监控系统,我们可以实时了解网络设备的运行状态,包括CPU利用率、内存使用情况、网络流量等。

一旦发现异常情况,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以防止故障的发生。

2. 定期维护。

定期维护是网络维护的重要环节,我们需要对网络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工作,包括系统升级、补丁安装、配置备份等。

通过定期维护,可以及时发现并修复潜在的问题,提高网络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故障排除。

在网络运行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故障,包括网络连接故障、设备故障等。

对于这些故障,我们需要迅速响应并进行排除。

首先,需要通过监控系统或用户反馈等渠道了解故障情况,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排除,最终恢复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行。

4. 性能优化。

性能优化是网络维护的重要内容,我们需要对网络设备进行性能优化工作,包括调整网络设备参数、优化网络拓扑结构、提升网络带宽等。

通过性能优化,可以提高网络系统的运行效率,降低网络延迟,提升用户体验。

5. 安全防护。

网络安全是网络维护的重中之重,我们需要加强网络安全防护工作,包括加固网络设备安全设置、定期进行安全漏洞扫描、加强对网络流量的监控等。

通过安全防护,可以有效预防网络攻击,保障网络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6. 文档记录。

在网络维护过程中,我们需要及时记录维护工作的相关信息,包括维护时间、维护内容、故障处理过程等。

这些文档记录可以为日后的网络维护工作提供重要参考,也有利于团队间的知识共享和经验积累。

总结。

网络维护流程是保障网络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通过监控、定期维护、故障排除、性能优化、安全防护和文档记录等环节的有机结合,可以有效提高网络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网络设备维护流程

网络设备维护流程

网络设备维护流程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网络设备的稳定运行对于企业、组织和个人来说至关重要。

无论是保障业务的连续性,还是提供流畅的网络体验,一个有效的网络设备维护流程都是不可或缺的。

下面将详细介绍网络设备维护的流程。

一、维护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网络设备维护之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这包括收集网络设备的相关信息,如设备型号、序列号、配置参数等。

同时,要了解设备的运行环境,包括温度、湿度、电源供应等情况。

还需要制定详细的维护计划,明确维护的时间、人员安排以及维护的重点和目标。

准备好必要的工具和设备,如测试仪器、清洁工具、备用零部件等。

另外,备份设备的配置文件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这可以在维护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时,快速恢复设备的原有配置,减少业务中断的时间。

二、设备的日常巡检日常巡检是网络设备维护的重要环节。

这需要定期对网络设备进行检查,包括设备的外观、指示灯状态、风扇运转情况等。

查看设备的端口状态,是否有异常的流量或错误提示。

检查设备的温度和湿度,确保设备在适宜的环境中运行。

同时,要关注设备的性能指标,如 CPU 利用率、内存使用率、带宽利用率等。

如果发现任何异常情况,需要及时记录并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处理。

三、设备的清洁与保养网络设备在长期运行过程中,会积累灰尘和杂物,这可能会影响设备的散热和性能。

因此,定期的清洁工作是必要的。

使用专用的清洁工具,小心地清除设备表面的灰尘。

对于风扇和散热孔,要特别注意清洁,以保证良好的通风效果。

在清洁过程中,要避免使用湿布或液体清洁剂直接接触设备,防止设备短路或损坏。

除了清洁,还需要对设备进行保养。

例如,给风扇和活动部件添加适量的润滑油,检查电源线和数据线的连接是否牢固。

四、软件与系统的维护网络设备的软件和系统也需要定期维护。

这包括更新设备的操作系统和驱动程序,以修复可能存在的漏洞和提高性能。

检查设备的配置文件,确保配置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对于一些关键的配置参数,如访问控制列表、路由策略等,要进行定期的审查和优化。

网络维护工作总结5篇

网络维护工作总结5篇

网络维护工作总结5篇网络维护工作总结(精选篇1)来到公司已经有4个月的时间了,经过领导关心、同事们的帮忙和自己的努力和调整,现在已基本上融入了公司这个大家庭。

同时对公司的组织结构,工作流程等各个方面都有了一些初步了解。

一、工作概况:我主要负责公司内部网络系统的维护工作,通过这几个月的工作,对公司__号院的网络状况,拓扑结构,已经比较熟悉。

面对日常网络运行中所发生的问题故障,基本可以快速推断和解决。

在维护工作上按着日常网络维护流程。

每天分时段对关键设备运行状况进行监控,以便准时发觉解决消失的故障现象,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每天写工作日志,记录每天工作内容和所消失故障,解决排除过程和故障缘由。

在不影响邮件使用的前提下,每周四夜间定时对邮件服务器进行备份,保障邮件服务器在消失故障时尽可能的削减损失。

对信息中心所负责维护的`其他部门和单位所消失的故障和问题。

能够做到急躁和准时的解决,让各部门对信息中心的工作比较满意。

遵守部门的各项制度,听从并专心完成领导安排的工作。

二、工作体会:维护人员职责要保障所维护管理的网络运转正常。

通过这段时间的工作使我更深刻的了解到网络维护人员技术服务的工作性质,要做一名合格的维护人员。

对工作肯定要急躁,细致有剧烈的责任心。

对网络用户要有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原则。

在排除解决故障时应紧记自己所代表的是系统集成部在为公司各部门服务。

要更好的做好维护工作还需要有较全面的技术学问,把握对各种系统、设备的操作,对所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法准时地记录、总结。

以便再发生问题时能飞快推断问题所在,给出准确的解决方案。

在处理故障问题时要保持冷静,对消失的故障现象细致推断分析。

平常对网络运行的情况留意监控,使问题可以早发觉,早解决。

使系统和网络能快速恢复正常。

来到公司这段时间,在工作上部门领导和部门的老同事都给我了很大帮忙,让我能够尽快的进入工作角色,对我在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都会急躁帮忙。

并准时指出在工作中的不足,指导我做出改进。

网络安全和网络维护的区别

网络安全和网络维护的区别网络安全和网络维护是网络运维的两个重要方面,两者在很多方面有着不同的重点和目标。

下面将从定义、目标和方法等方面对网络安全和网络维护进行比较和总结。

首先,网络安全是指保护计算机网络系统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破坏、更改、泄露以及破坏性软件(如病毒、木马、蠕虫等)的侵害的一系列措施和技术。

其目标是确保网络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保护网络中的数据和信息资源不被非法获取、篡改或破坏。

网络安全的方法主要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与防御系统、数据加密、访问控制等技术手段。

网络维护是指对网络系统进行日常管理、监控、保养和优化,确保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可靠性。

其目标是最大程度地减少网络故障和问题,保证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网络维护的方法主要包括设备巡检、故障排除、性能优化、软件更新等日常运维手段。

从目标上来看,网络安全更注重保护网络系统的核心资源,更加关注网络系统的防御和安全性;而网络维护更注重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性能优化,更加关注网络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从方法上来说,网络安全主要关注网络系统的入侵检测和防御,采用各种技术手段进行防护,例如使用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和数据加密等措施;而网络维护主要关注网络系统的管理和优化,通过设备巡检、故障排查和性能优化等手段保证网络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对比来看,网络安全侧重于保护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和数据的保密性,主要防范的是网络威胁和安全漏洞;而网络维护更注重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性能优化,主要解决的是设备故障和网络性能问题。

综上所述,网络安全和网络维护在目标和方法上存在明显差异,但却又相辅相成。

网络安全是网络维护的前提和基础,而网络维护则是网络安全的重要保障。

只有在网络安全和网络维护两方面同时做好,才能真正保证网络系统的安全、稳定和可靠运行。

计算机网络常见故障与维护方法9篇

计算机网络常见故障与维护方法9篇第1篇示例:计算机网络在现代社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连接了世界各地的用户,使得信息传输更加便捷和高效。

计算机网络也会出现各种故障,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

在日常维护中,我们需要了解常见的计算机网络故障及其维护方法,以便及时处理问题,保障网络的稳定运行。

一、网络连接故障1.故障现象:无法上网或者网络速度慢可能原因:网络线路故障、路由器故障、IP地址冲突等。

维护方法:- 检查网络线路是否连接正确,确认网线插头是否正常。

- 重启路由器,等待路由器重新连接网络。

- 检查本机IP地址是否与其他设备冲突,可以更改IP地址或者重启网络适配器。

2.故障现象:无法连接局域网可能原因:局域网设置错误、网络防火墙阻碍等。

维护方法:- 检查局域网设置是否正确,确认是否开启了文件共享和打印机共享功能。

- 关闭网络防火墙或者添加相应的例外规则。

1.故障现象:网络被黑客入侵可能原因:网络安全漏洞、密码泄露等。

维护方法:- 及时更新系统和软件补丁,修复已知的安全漏洞。

- 使用复杂且定期更改的密码,避免密码泄露。

- 安装有效的防火墙和杀毒软件,保护网络安全。

2.故障现象:网络受到DDoS攻击可能原因:网络流量异常、服务器负载过高等。

维护方法:- 配置防火墙,限制恶意流量的访问。

- 使用DDoS防护服务,以及时应对大规模攻击。

1.故障现象:路由器重启或者频繁掉线维护方法:- 清洁路由器散热孔,保持通风良好。

- 升级路由器固件,修复已知bug。

- 存放路由器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避免过热。

可能原因:交换机端口故障、网络线路异常等。

维护方法:- 更换故障的交换机端口。

- 检查网络线路,确保连接正常。

四、其他常见故障及维护方法可能原因:网络拥堵、服务提供商问题等。

维护方法:- 选择合适的网络服务提供商,避免出现网络拥堵。

- 优化网络带宽使用,避免大量流量同时传输。

可能原因:DNS设置错误、DNS服务器故障等。

网络维护工作内容

网络维护工作内容网络维护工作是指对公司或组织的网络系统进行定期检查、维护和优化,以确保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网络维护工作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一、硬件设备维护。

1. 服务器维护,定期检查服务器的运行状态,包括硬件设备的温度、风扇转速、硬盘状态等,及时清理服务器内部灰尘,确保服务器的正常运行。

2. 网络设备维护,包括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网络设备的定期检查和维护,保证网络设备的稳定运行。

3. 机房环境维护,定期检查机房的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保证机房环境的稳定,防止硬件设备因环境问题而损坏。

二、软件系统维护。

1. 操作系统更新,定期对服务器和客户端的操作系统进行更新,安装最新的安全补丁和更新程序,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 数据库维护,对数据库进行定期的备份、优化和性能调整,确保数据库的高效运行和数据的安全性。

3. 应用系统维护,对公司或组织的各类应用系统进行定期的更新和维护,修复系统bug,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三、网络安全维护。

1. 防火墙设置,对防火墙进行定期的配置和更新,加强对网络的访问控制和安全防护。

2. 安全策略制定,定期审查和更新网络安全策略,加强对网络的安全管理和监控。

3. 恶意软件防范,定期对网络系统进行杀毒、防火墙、入侵检测等安全防护措施,确保网络系统不受恶意软件的侵害。

四、网络性能优化。

1. 带宽优化,对网络带宽进行定期的监测和调整,保证网络的带宽资源得到最优的利用。

2. 网络拓扑优化,对网络拓扑结构进行优化调整,提高网络的传输效率和稳定性。

3. 网络流量优化,对网络流量进行分析和优化,提高网络的传输速度和稳定性。

以上就是网络维护工作的主要内容,通过对硬件设备、软件系统、网络安全、网络性能的全面维护和优化,可以确保公司或组织的网络系统能够稳定、高效、安全地运行,满足日常工作和业务需求。

希望大家能够严格按照以上内容进行网络维护工作,确保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网络设备维护流程

网络设备维护流程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网络设备的稳定运行对于企业、机构和个人都至关重要。

无论是大型的数据中心,还是小型的办公室网络,有效的网络设备维护流程能够确保网络的可靠性、性能和安全性。

下面将详细介绍网络设备维护的流程。

一、维护前的准备工作在开始维护网络设备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以确保维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1、了解网络拓扑结构清楚地掌握网络的拓扑结构,包括设备的连接方式、IP 地址分配、VLAN 划分等。

这有助于在维护过程中快速定位问题和评估维护操作可能产生的影响。

2、备份设备配置在对网络设备进行任何更改之前,务必先备份其当前的配置文件。

这可以防止在维护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导致配置丢失,以便能够快速恢复到之前的正常状态。

3、准备必要的工具和软件根据维护的任务,准备好相应的工具,如线缆测试仪、螺丝刀等。

同时,确保拥有用于设备管理和配置的软件,如 SSH 客户端、网络管理平台等。

4、制定维护计划明确维护的目标、范围、时间安排和人员分工。

对于复杂的维护任务,可能需要制定详细的操作步骤和应急预案。

二、设备的定期巡检定期巡检是网络设备维护的重要环节,有助于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并采取预防措施。

1、硬件检查查看设备的外观,检查是否有物理损坏、指示灯异常、风扇运转不正常、接口松动等情况。

2、温度和湿度监测确保设备运行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在合适的范围内,过高或过低的温湿度可能会影响设备的性能和寿命。

3、电源检查检查电源供应是否稳定,电源线是否有破损、老化等现象。

4、端口状态检查通过管理界面或命令行查看端口的状态,包括是否启用、流量统计、错误包数量等。

5、日志审查分析设备的系统日志,查找可能的错误、警告和异常事件,以便提前发现潜在的问题。

三、软件和系统的维护网络设备的软件和系统也需要定期维护和更新,以确保其安全性和性能。

1、操作系统更新及时安装设备厂商提供的操作系统补丁和更新,以修复已知的漏洞和提升性能。

2、固件升级对于硬件设备的固件,如网卡、交换机芯片等,在必要时进行升级,以获得更好的功能和稳定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填空题1.CPU 的外频是100MHz,倍频是17,那么CPU的工作频率(即主频)是1.7GHz2.在拆装微机的器件前,应该释放掉手上的静电3.系统总线是CPU与其他部件之间传送数据.地址等信息的公共通道。

根据传送内容的不同,可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和控制总线。

4.目前在主流主板上的 BIOS芯片通常为Flash ROM芯片5.AGP(Accelerated Graphics Port)插槽插的组件是显卡6.SDRAM内存条的金手指通常是168线的,DDR SDRAM内存条的金手指通常是184线的,DDRII内存条的金手指通常是240线的。

7.BIOS是计算机中最基础的而又最重要的程序,其中文名称是基本输入输出系统。

8.已知显示器的刷新频率(场频)为85Hz,分辨率为800×600,显示器的行频是5.3045计算公式:行频=场频*垂直分辨率*1.04(KHZ)9.硬件是构成计算机系统的物质基础,而软件是计算机系统的灵魂,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10.CPU的接口形式只有两类:插卡式或针角式11.在计算机系统中,CPU起着主要作用,而在主板系统中,起重要作用的则是主板上的芯片组12.计算机电源一般分为:AT和ATX。

13.世界上最大的两个芯片(CPU)生产厂商是AMD和INTEL,两个芯片组的生产厂商是VIA和INTEL,两个显示卡芯片生产厂商是ATI和NVIDIA,其中ATI已经被AMD公司兼并14.我们所说的主板电源回路一般是指CPU供电的回路15.电源向主机系统提供的电压一般为+12V,+5V,+3.3V.16.某主板说明书上有"Realtek 8201CL 10/100 Mbps"一块芯片,它指的是板载网卡芯片17.对于内存的传输标准来说,PC3200就相当于DDR40018.人们习惯上叫的64位显卡、128位显卡和256位显卡就是指其相应的显存位宽19.如果一个硬盘的容量是120G,而单碟容量是80G,这个硬盘有2张盘片,3个磁头。

20.对注册表进行备份时,注册表导出文件的扩展名为reg。

21.主板上有一块时钟发生器(也即时钟芯片),它一般时与主板上的另外一块芯片晶体振荡器配合在一起工作。

22.AGP总线的频率为66MHz和133MHz两种。

23.SATA接口总线的数据传输方式为串行。

24.给CPU加上散热片和风扇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为了散去CPU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

25.机箱前面板信号线的连接,HDD LED是指硬盘灯,RESET指的是复位开关。

26.DDR内存在一个时钟脉冲周期内,传输2次数据27.我们可以通过判断在按下主机电源按键后看面板上的电源灯是否亮和机箱前面板上的硬盘指示灯来判断主机电源是否接通和硬盘是否在工作。

28.DDR内存为双面184针的插槽结构。

29.安装CPU是涂抹硅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对CPU进行散热。

30.硬盘的质量保证期限一般为3年,主板的质量保证期一般为3年31.CPU的发展经历了①X86②奔腾PRO③PII④PIII和⑤PIIII等各个时代。

32.硬盘接口包括①IDE接口②SATA接口③光纤接口④SCSI接口⑤IEEE1394接口等5种类型。

33.按存储中的内容是否可变,将内存分为只读存储器和可擦写存储器。

34.光盘经历了六个阶段:LD-激光视盘、CD-DA激光唱片、CD-ROM、CD-RW、DVD-R、DVD-RW35.调制解调器可以分为内置式调制解调器和外置式调制解调器。

36.鼠标按其工作原理来分,有机械鼠标、光机鼠标、光电鼠标几种。

接口有:①串口②PS/2③USB接口三种。

37.显示卡的几个重要器件包括①15针的VGA输出端口②图形处理芯片③显示内存和④BIOS芯片。

38. 显示器按显示原理通常分为液晶显示器、CRT显示器、等离子显示器等。

39.计算机系统由计算机硬件,计算机软件两大部分组成40.计算机常用输出设备主要有:显示器、打印机、投影仪等41.ATX架构的主板背面有USB、串口、并口、PS/2键盘接口、PS/2鼠标接口接口。

42.CPU插座有SLOT1、SOCKET478及SOCKET370等几种。

43.目前主板上连接外部设备的扩展槽常有PCI及PCI-E两种。

44.主板上的一个IDE接口可以接2个IDE硬盘,一个称为主硬盘,另一个称为从硬盘。

45.存储器,一般分为内存和外存。

通常内存是指CPU可以访问的存储器也称为主存储器。

46.常用的测试及维护软件有Windows优化大师、鲁大师及超级兔子。

47.微机故障的分析与判断方法有直接感觉法、直接观察法、拔插法、比较法及程序测试法等。

48.按存储中的内容是否可变,将内存分为只读存储器与可擦写存储器。

49.计算机按照数据处理规模大小可以分为巨型计算机、大型计算机、小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工作站等。

50.计算机的硬件主要由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以及电源等硬件组成。

51.计算机主机是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的总称,主要包括CPU、内存、主板等部件。

52.控制器和运算器集成在一起,合称为中央处理器。

53.CPU是Central Processing Unit的缩写。

54.计算机硬件系统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即主机和外部设备。

55.外部存储器包括硬盘、光盘、U盘。

56.1971年,美国Intel公司成功地把算术运算器和逻辑运算器集成在一起,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块微处理器。

57.计算机可以分成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

58.运算器是信息的加工和处理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完成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59.运算器除了能进行各种加、减、乘、除运算外,还可以进行逻辑运算。

60.运算器主要由算术运算单元、寄存器、累加器等组成。

61.控制器主要由指令译码器、指令寄存器、控制逻辑部件等组成。

62.运算器和控制器集成在一起就是通常所讲的CPU。

63.中央处理器和内存储器一起被称为主机。

64.存储器是计算机中的记忆设备,用来存放数据和程序。

65.CPU内部缓存的大小以及速度对CPU的性能影响很大。

66.存储器一般可以分为内部存储器和外部存储器两大类。

67.一般把计算机的输入输出设备称为外部设备。

68.计算机软件是指为了运行、管理和维护计算机系统所编制的各种程序的总和。

69.计算机软件可以分为系统软件和一般应用软件。

70.一般把计算机数据总线包含的二进制位数称为字长。

71.计算机的运算速度是衡量计算机性能的主要指标,它主要取决于指令的(执行时间。

72.CPU的总线包括数据、地址和控制。

73.CPU一般由逻辑运算单元、控制单元和存储单元组成。

74.衡量CPU性能的技术指标有主频、外频、倍频系数、Cache容量、生产工艺技术、封装类型、CPU附加指令75.主频=外频×倍频系数。

76.附加指令可以提高CPU处理多媒体和3D图形等数据的能力。

77.主板一般包括CPU插槽、控制芯片、键盘和面板控制开关接口、指示灯插接件、扩充插槽等元件。

78.主板按照结构可分为AT结构和ATX结构的主板。

79.主板可以按三种方法进行分类,即按主板上使用的CPU、主板结构或主板采用的芯片组来分类。

80.BIOS是用来控制主板的一些最基本的输入系统和输出系统。

81.扩展槽包括PCI-E扩展槽、PCI扩展槽以及AGP扩展槽。

82.计算机的内部存储器又称为主存储器,一般简称为内存。

83.计算机的存储器按照存储器的数据是否可以改写又可分为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储器。

84.在计算机中,使用ROM用来存放BOIS程序。

85.可以往RAM中写入临时数据,但这些数据在系统断电后会全部丢失。

86.内存一般采用半导体存储单元,包括RAM、ROM和Cache。

87.内存芯片存储单元靠内存芯片的行地址和列地址来进行标识。

88.显卡一般由显示器接口、显示芯片、显存、AGP(或PCI)接口和Video BIOS组成。

89.显卡的作用是把CPU要处理的图形信息存储在显存中,并且将它转换成模拟信号输出给显示器。

90.按照显卡所使用主板的扩展槽可以把显卡分为PCI-E显卡、PCI 显卡、AGP显卡。

91.声卡是多媒体计算机中实现声音和数字信号转换的硬件电路。

92.声卡主要部分包括声音处理芯片、功率放大芯片、总线连接端口、输入输出端口、MIDI及游戏摇杆接口以及CD音频连接线等。

93.盘片上用来记录信息的同心圆被称为磁道。

94.在存储信息的时候,磁道又可以分为若干等分,称为扇区。

95.按照显示设备所用的显示器件分类,有CTR显示器、液晶显示器、等离子显示器。

96.按照按键方式的不同,键盘可分为接触式和无触点式、红外无线三类。

97.按照工作原理的不同,鼠标可以分为机械鼠标、光学鼠标、光电鼠标鼠标。

98.衡量鼠标性能的指标是分辨率和轨迹速度。

99.根据打印机的工作原理,目前市场上的打印机可以分为三类:针式打印机、激光打印机、喷墨打印机。

100.多媒体音箱主要由声音输入接口、放大器、箱体和喇叭单元等几部分组成。

101.多媒体音箱按照功率放大器的内外置,可以分为有源音箱和无源音箱。

102.按照在主板上的排列位置的不同,芯片组一般可以分为北桥芯片与南桥芯片。

103.在主板芯片组中,北桥芯片主要决定了主板支持的CPU的种类和频率,决定了支持内存的种类与最大容量、PCI-E/PCI/AGP插槽等。

104.在主板芯片组中,南桥芯片主要提供对通用串行总线、数据传输方式和高级能源管理等的支持。

105.主板与CPU的匹配实际上是主板上面的(芯片)和CPU之间的匹配。

106.内存的读写周期是由(芯片)来决定的。

107.高速缓存是为了解决(高速设备)与(低速设备)之间通讯速度不匹配而设置的缓存。

108.主板上面的Cache是为了解决(CPU)和(内存)运行速度的差别而设的,通常也称为(二级缓存)。

109.现在主板提供的新功能主要有:键盘开机、定时开机、网络唤醒、STR技术。

110.内存是影响计算机速度和稳定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111.在购买内存时要注意几点:内存容量、存取时间、引脚数、内存品牌。

112.在选择显卡的时候要注意以下问题:接口、显存、显示芯片。

113.衡量声卡性能的技术指标主要有数字/模拟转换方式、采样率、MIDI功能、分辨率、信噪比等。

114.在选择硬盘的时候,硬盘接口、容量、速度、噪声是最重要的。

115.在选择光驱的时候要注意它的存取速度、数据传输速率、高速缓存以及品牌。

116.在选择喷墨打印机的时候要注意:分辨率、打印速度、对打印纸的要求以及最大输出幅面等因素。

117.根据机箱的外形,机箱可以分为立式机箱和卧式机箱两类。

118.一般而言,计算机的性能主要包括软件性能和硬件性能。

119.计算机系统是总线在各系统部件之间实现地址、数据和控制信息的操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