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阳县志

合集下载

定窑与定窑系的区别

定窑与定窑系的区别

定窑与定窑系的区别(图)定窑是宋代名窑之一,穴人笔记屡有称述。

定窑始烧于唐,它烧白瓷是受临近的刑窑影响,当时刑窑盛名满天下,定窑及其他瓷窑相继仿烧是很自然的事,但后来定盛而刑衰,至宋时人们吸知有定而不知有刑了。

而定窑系诸窑也确实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制瓷工艺与制瓷风格,工整雅素的印花定窑吕器确是陶瓷艺述中的珍品。

可列入定窑系的诸窑除曲阳涧磁村的窑外,多在今山西境内,如平定窑、阳城定窑、介休窑。

此外还有四川的彭县窑也烧定窑风格的白瓷器。

一定窑定窑是宋代著名瓷窑之一,烧瓷地点在今河北省曲阳县漳磁村及东西燕山村。

曲联县宋属定州,定州唐未、五代以来是义武节度使的驻地,是这一地区的政治中心,也是曲阳瓷器的集散地。

定窑白瓷对后代瓷器有很大影响。

宋以来留下了不少有关它的记载。

本世纪20年代未叶麟趾先生第一次对其进行调查,指出定窑在曲阳漳磁村。

50年代以来,故宫博物院、河北省文物工作队等单位对它进行了多次地面调查与小规模发掘,基本上了解了定窑的烧瓷历史以及与邻近地区瓷窑之间的相互关系。

同时,各地宋墓也出土了不少定窑器,定县两座宋塔塔基出土了一百多件既完整又精美的定窑白瓷,寻于进一步研究定窑的分期断代有极大帮助,江南地区南宋墓与北方地区金墓都出土有定窑白瓷,从而也使定窑废于北宋未年金人南侵之说,得以修正。

(一)定窑的烧瓷历史曲阳漳磁村窑址发掘中取得的早期标本,有平底浅身碗,外施黄釉里施白釉。

外施黄釉里施白釉,制造较粗糙,这种碗具有唐代早期的典型风格。

比这种平底碗时代稍晚的是白釉碗,这类碗的碗身多做45度斜出,碗身较浅,宽圈足,胎较上述平底碗薄,里外施釉,这种碗具有标准唐代后期形式。

五代时期唇口白碗在遗址里稍多,《曲阳县志》里著录有一件五子山院和尚舍利塔记碑,碑石立于后周显德四年(957年),立碑人中有“使押衙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太子宾客殿中使御史充龙泉镇使钤辖瓷窑商税务使冯翱①从碑文可知五代后期这里商品瓷产量已经很大,才派瓷窑税务使冯翱在此收瓷器税。

我的家乡曲阳

我的家乡曲阳

农牧矿
曲阳水力资源丰富,有王快、西大洋两座大型水库和十多座中小型 水库,常年库容水量 23 亿立方米,可利用水面积 2600 多万平方米, 异养鱼水特别是和发展畜牧业和绿色种植业。独 特的自然条件,使曲阳成为全国水果百强县之一,种植红枣近 6600 多公顷,年产 1500 多万公斤,种植梨树 5200 多公顷,长年产量 达 5000 万公斤,是外贸出口“河北鸭梨”的主要产地之一。
备注
新中国成立后,伴随 着社会主义祖国波澜壮阔 的前进历程,曲阳人民经 过 50 多年特别是改革开 放 20 多年的团结奋斗, 使曲阳的建设事业取得了 巨大成就。尤其是近两年 来,县委、县政府在“学 理论、转观念、保稳定、 塑形象、抓开放、促发展” 使曲阳全面建设出现了蓬 勃生机。
做客曲阳, 让你收获不一样的体验!
曲阳期待您的光临!
谢谢观赏!
地理位置
曲阳县地处河北省西 部,保定市西南部,太行 山东麓。南偏西距省会石 家庄70公里,北偏东距首 都北京200公里,北距保 定80公里,东北距天津 190公里。为半山区县,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 貌自西北向东南依次为低 山、丘陵、平原,俗有 “六山一水三分田”之说。
工业
曲阳之享有盛名,更 因他创造了灿烂的石雕文 化。从云冈石窟、乐山大 佛、敦煌石窟、五台山佛 像至阿房宫、故宫、圆明 园、颐和园及天安门前的 金水桥,到人民大会堂、 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 纪念堂等建筑,处处都留 下了曲阳人的雕刻艺术。 当代的曲阳石雕更是誉满 海内外。
旅游业
曲阳县物华天宝、人杰地 灵,境内有全国重点文物 保护单位2处(北岳庙、定 窑遗址),省、市、县文 保单位46处,自然旅游景 点10处,具有丰厚的文化 底蕴和美丽的自然风光。 景点有:北岳庙、定窑遗 址、灵山聚龙洞又称灵山 溶洞、东方雕刻城、王快 水库风景区等名胜古迹。

定窑遗址白瓷器物造型的特点研究

定窑遗址白瓷器物造型的特点研究

·68·基金课题基金项目:本论文为西北民族大学2016年科研创新项目“西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金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研究生项目”,项目编号:Yxm2016108定窑遗址白瓷器物造型的特点研究彭显明(西北民族大学 美术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摘 要:定窑白瓷是中华民族艺术文化遗产,是我国灿烂文化的经典。

其在之前的研究者中,对瓷器造型的研究重视度不够,并未详细论述。

本文将对不同时期定窑白瓷的造型特征进行研究,总结河北曲阳县定窑白瓷器物造型的特点。

关键词:定窑;白瓷;器物造型定窑是我国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它的形成经过五代、北宋的发展历史悠久,其艺术成就和艺术风格对后世影响极深。

经过不同时代的连续烧造,定窑生产了精美绝伦的器物,创造了其独有的艺术风格。

据《曲阳县志》记载,该县始自唐、宋,属定州管辖,所以这里的瓷窑历代都习惯称为定窑。

白瓷是从青瓷发展而来的,如果没有青瓷的出现,白瓷便不会出现。

白瓷和青瓷最初的区别只是胎釉中含铁量不同而已,其烧制过程并无差异,故而早期研究认为胎和釉均为白色的瓷器,称为白瓷。

1 定窑的历史发展过程多年来的调查与发掘资料证明,定窑创烧于唐而终于元,烧瓷历史长达六七百年之久。

就目前的考古资料来看,定窑瓷器的发展大致经历初创、发展、鼎盛、衰败这四个重要时期。

初创时期,唐代早期墓葬中,常出土一种平底、器内底心留有三个支钉烧痕的碗,由此可以得出它们是用三岔形支钉烧法烧成的。

这一时期烧制的器物以碗为主,胎质粗糙,往往在施釉之前先要施加一层白色的化妆土。

发展时期,晚唐到五代是定窑从烧制青瓷转变到烧制白瓷的重要时期。

它受当时邢窑的影响,采取先进的漏斗状匣钵正烧法,白瓷的釉色纯白或白中闪青,是定窑这一时期产品的一个重要特征,一部分器形模仿邢窑瓷器,在造型、釉色上与邢窑大体相同。

鼎盛时期,晚唐以后,定窑在原有的基础上迅速地发展起来。

北宋初期,为适应国内外对产品的大量需要,定窑瓷器的生产既要保证质量,又要提高产量。

我的家乡——曲阳

我的家乡——曲阳

定窑遗址
• 定窑遗址位于曲阳县城北27公里处,为全国重点 文物保护单位,是我国宋代“五大名窑”之一, 坐落于曲阳县涧磁、燕川村一带。因旧时曲阳属 定州管辖,故名定窑。定窑以烧制白瓷为佳,在 北宋时期所创烧的“覆烧”工艺对中国造瓷工业 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现有保存完好的瓷片堆 13个,文化层堆积达10余米,新建有遗址博物馆、 展厅等。定窑遗址是中国制瓷历史的缩影和重要 见证,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和考古价值。现已列 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是我县著名的文 物旅游景点。
八会寺
• 黄山八会寺位于县城南部10公里处黄山上,因黄山古时有 上阁、下阁、菩萨、钟楼等八座寺院,故称八会寺。初建 于齐周,逐渐成为冀中佛教圣地,并有“先有八会寺,后 有五台山显通寺”之说。山顶石佛龛,俗名“千佛庵”, 是八会寺代表性景物,里面有石雕佛像和石刻佛经。对研 究历史、佛经、书法等均有重要价值。1982年7月23日公 布为河北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顶上的天池,名为华严集 圣池,为常年不干枯的古泉,气候越干旱,水质越甜。附 近还有汉张良房遗址,宋苏东坡题写的“燕南奇胜”等许 多古迹。秋高气爽之际,登山远眺,美景无限,这也是黄 山又名“少女秋容”的来历。
本地特产
• 缸炉烧饼-是曲阳特色食品,配料有专制秘方,制作精巧, 入口薄而脆,香酥怡人,且久放不疲、风干不硬。
• 御膳名吃_黑闺女饺子-黑闺女饺子又称“老牌”饺子,是 全国闻名的御膳名吃,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它的创始制 作人是明朝崇祯时期的宫廷御膳大师苏乔生先生。该饺子 馅采用十几味中草药材配置而成,具有健脑醒智、补肾益 肝、温气散寒、滋阴壮阳之功效。黑闺女饺子用料讲究, 精心制作,味纯色鲜,面柔陷软,肥而不腻,香而不淡, 一到口中即感清香四溢,实为宫中佳肴.
源远流长的历史积淀孕育出了名垂青史的蔺相如杜弼王安中等多位宰相李左车李进邸氏四兄弟等三十多位元帅将军黄石公杜台卿杨琼等几十名哲学家史学家军事家战略家和雕刻艺术家

陶瓷材料设计基础

陶瓷材料设计基础

系数小、脆性大、无延展陶瓷材料的相组成
晶体相 陶瓷材料最主要的组成相其结构、形 态、
数量及分布决定了陶瓷材料的特性。 主晶相-氧酸盐(硅酸盐、钛酸盐)、氧化物MgO、
Al2O3)、非氧化物(SiC、Si3N4)
陶瓷材料的结构
•陶瓷材料的相组成
玻璃相 玻璃相是陶瓷材料中原子不规则排列的组 成部分,其结构类似于玻璃。 积极作用:填充晶体之间的空隙,提高材料的致 密度;降低烧成温度;阻止晶型转变、抑止晶 粒长大。
墙地砖的选择: 一看: 瓷砖的坯体颜色是否纯正,主要观察瓷砖的背面颜色是否 均匀、一致。观察产品有无缺袖、斑点、裂纹、轴泡、波 纹等明显质量缺陷。进行色差的辨别:要对所有包装的产 品抽样对比,观察色差的变化,色差大的不能选用。观察 瓷砖横切面的颗粒是否细腻,这里所说的横切面是指瓷砖 断片的断裂处。断裂处细密,硬脆,色泽一致的为上品。 因为颗粒细腻的瓷砖防水能力强;而颗粒较大的瓷砖,水 分容易浸入,影响品质。看釉层的厚度。釉层厚度就是釉 面横切面的厚度。釉料是最贵的材料,釉层越厚,自然品 质越好。取两块砖背对背和面对面看是否能严密接触有无 缝隙过大的现象可判断是否有翘曲。 二听: 轻敲瓷砖,注意听声音是否清脆。如声音清亮、悦耳为上 品,如声音沉闷,为次品。
普陶-日用瓷
普陶-陈设瓷
普通陶瓷-建筑瓷
建筑陶瓷
以粘土为主要原料而制得的用于建筑物的陶瓷
粗陶瓷
以难熔粘土为主要原料,包括砖、瓦、盆罐等
精陶瓷
以瓷土和高岭土为主要原料,包括釉面砖、建卫瓷等
炻瓷
以陶土和粘土为主要原料,包括地砖、外墙砖、耐酸 陶瓷等
31
陶器从广义上可分为四类: 土器:坯质粗松,多孔,色泽不洁,成陶火度最 低,有吸水性,音粗而韵短,如砖瓦钵; 炻器:坯质致密坚硬,取天然泥色,成陶火度在 1010℃到1020℃,无吸水性,音粗而韵长,如紫 炻器 砂陶。 陶器:坯质也较细,上釉,成陶火度高,有吸水 性,音粗而韵短。 瓷器:坯质致密透明,上釉,成陶火度最高,无 汲水性,音清而韵长。

定窑的介绍

定窑的介绍

小谈定窑【摘要】:定窑是唐宋时期的著名瓷窑,以烧造精美的白釉瓷器闻名于世。

据定窑遗址出土的典型资料推断,定窑约创烧于9世纪中叶。

唐五代是定窑的创烧和发展时期,可以将其分为二期。

第一期为9世纪中、晚期,是定窑的创烧时期,烧造的瓷器品种多而复杂。

第二期为9世纪末至公元960年,是定窑的发展时期,烧造的瓷器品种以白釉瓷器为主。

定窑的制瓷工艺技术受到了邢窑的影响,进入第二期,定窑发展比较快,逐渐取代了邢窑的地位。

唐五代定窑的发展为北宋定窑的繁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定窑品种造型装饰技法黑釉北宋初期唐代窑变定窑是是继唐代邢窑白瓷之后兴起的一大瓷窑体系,是我国宋、金时代的五大名窑之一。

它的主要产地在河北曲阳涧磁村一带。

定窑盛行于北宋中后期,因瓷质精良、色泽淡雅、纹饰秀美,定窑瓷器被宋朝政府选为宫廷用瓷,这使其身价大增,产品风靡一时。

据《曲阳县志》载,五代时曲阳涧磁已盛产白瓷,官府曾在此设官收瓷器税;但据调查,早在唐代这里已烧白瓷;至宋代有较大发展,除烧白釉瓷器外,还烧黑釉、酱釉和绿釉等品种,文献称为“黑定”、“紫定”和“绿定”。

有毛口和泪痕等特征,毛口是复烧口部不上釉,泪痕多见于盘碗外部,因釉的薄厚不匀,有的下垂形如泪迹。

装饰有刻花、划花、印花诸种,风格典雅。

对各地瓷窑有一定影响,曾出现不少仿烧定窑瓷器的瓷窑,纹饰以龙凤纹为主。

此类宫廷用器多有传世,窑址遗有大量龙凤纹器物碎片。

定窑产品以白瓷为主,也烧制酱、红、黑等其他名贵品种,如黑瓷(黑定)、紫釉(紫定)、绿釉(绿定)、红釉(红定)等,都是在白瓷胎上,罩上一层高温色釉。

元朝刘祁的《归潜志》说,“定州花瓷瓯,颜色天下白”。

可见,定窑器在当时不仅深受人们喜爱,而且产量较大。

宋代大诗人苏东坡在定州时,曾用“定州花瓷琢红玉”的诗句,来赞美定窑瓷器的绚丽多彩。

定窑还有北定、南定之分。

北宋之前,定窑窑址在北方的定州,这是烧制的物品称为北定;宋室南迁之后,定窑工人一部份到了景德镇,一部份到了吉州,称为南定。

曲阳县基本情况

曲阳县基本情况

曲阳县基本情况(2012年1月)曲阳县辖5镇、13乡、1个社区办,367个行政村区,总面积1084平方公里,总人口60万。

一、区位地理位于保定市西南部,西北与阜平、东北与唐县相邻,东与定州、南与新乐、西南与行唐接壤;距首都北京200公里,距石家庄、保定均80公里。

地形地貌多样,有“六山一水三分田”之称,由西北向东南依次为浅山、丘陵、河套、平原。

西北部以片麻岩为主,中部丘陵区以石灰岩为主,西南部为河套区,东南部为平原区。

资源丰富,有大理石、石灰石、煤、云母、铁、耐火土、铝矾土等26个矿产品种,主要分布在浅山和丘陵区,尤以石灰石储量最为丰富,达150亿立方米。

有王快、西大洋两座大型水库和22座小型水库,水面面积4万亩,耕地47万亩。

交通便利,张石高速、保阜高速两条高速穿境而过,有定龙路、保阜路、沙东路、京赞路四条省级交通干线。

二、历史沿革秦代置县,因在古北岳恒山(今唐县大茂山)的弯曲之阳而得名。

历史上曾涌现战国时期赵国名相蔺相如、汉代大将军李左车、宋代名相王安中,元代著名建筑雕刻艺人杨琼、清代名臣魏儒珍等一大批历史名人,“雕刻、定瓷、北岳庙”文化驰名中外。

曲阳是“中国雕刻之乡”,雕刻艺术始于汉,兴于唐,2000多年经久不衰,2006年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定瓷艺术的发祥地,定瓷在宋代就以“白如玉、薄如纸、声如磬”名扬天下,名列五大官窑之首;境内的北岳庙始建于北魏,是历代帝王将相祭祀北岳恒山的地方,文物价值很高;文化遗存众多,有国保单位4处,省保单位13处。

曲阳是革命老区,抗战时期曾获“坚持游击区对敌斗争模范”,是狼牙山五壮士之一葛振林的家乡。

三、产业特色曾是省级贫困县,去年被列入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是传统农业县,农作物以小麦、玉米、谷子为主,盛产红枣、鸭梨,曾是全国水果百强县。

畜牧养殖具有一定规模,有奶牛养殖小区22个,肉鸡饲养场360个,生猪规模养殖场252个,甲鱼鲟鱼养殖场42个。

[河北曲阳]北岳庙(碑碣)

[河北曲阳]北岳庙(碑碣)

[河北曲阳]北岳庙(碑碣)晴天看庙,阴天看碑。

只有晴天,才可能有蓝天,只有在蓝天的映衬下,古寺庙的红墙黛瓦才格外出彩。

晴天看碑就不太好,光线太强,光比太大,尤其那些罩上玻璃的碑,着实让拍照变成难事。

所以看碑的话,最好是阴天。

但是话说回来了,出门在外,摊上啥天是啥天,不可能都遂我们的愿。

北岳庙里的碑很多,要仔细看的话,恐怕一整天都不见得够用。

我们看得很粗略,没工夫一一浏览,只能拣看上去比较重要的,看上几眼,然后拍几张片子。

其实也来不及鉴别哪个重要,只好采取最简单的办法,拣垒碑楼的、砌碑龛的、罩玻璃的或者有“文介”牌的往篮子里装。

于是,下面这些碑便收入了囊中。

苏东坡《中山松醪赋》,“文介”照录:“此赋为苏东坡任定州知州期间所作,即元祐八年九月至绍圣元年四月间。

东坡一生非常喜欢酿酒,对酿制方法及原料颇有研究。

他曾作文赞北岳之松,并以北岳松脂做松醪酒。

同时,创作了在文坛久负盛名的《中山松醪赋》,其书法为东坡传世的手书精品之一。

后人认为,本卷精美瑰丽,气势雄强。

虽姿态百出而结构紧密,无一笔失操纵。

”《中山松醪赋》和《大元朝列大夫骑都尉弘农伯杨公神道碑铭》都在北岳庙三山门廊下,又都有文介牌,所以最先注意到的,就是这两通碑。

《大元朝列大夫骑都尉弘农伯杨公神道碑铭》“文介”称:“杨琼,祖籍曲阳县西羊平村,出身于石工世家,其雕刻技艺精湛,元世祖忽必烈诏琼,琼以石雕一狮一鼎进献,被元世祖称之为‘此绝艺也’遂编籍宫中,命琼管领燕南诸路石匠,在营造大都城中曾三迁其官,升至领大都路山场石局总管。

据史载,天安门外金水桥即参照杨琼设计的周桥蓝图所造。

杨琼性谨慎,服食俭朴,对下宽厚,人称‘杨佛子’,卒后葬于故里曲阳县西羊平村,该碑为杨琼墓碑,后收藏于北岳庙中。

”该碑风化严重,站在对面都难辨其字,但即便这样,也有拓片留下的痕迹,也不知拓个什么劲,估计要是还有拓片价值的话,早就罩上玻璃罩子了。

先看有碑楼的吧。

“宋宜碑楼,建于明代,单檐歇山顶,内保存许赞撰文、张瓒书《曲阳县重修北岳庙碑文》一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曲阳县志概述
曲阳县地处太行山东麓,华北平原西部。

总面积1072.26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6.85万亩。

1990年总人口48.0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5.77万人,汉族47.99万人。

辖4个镇、14个乡、360个行政村,385个自然村。

县城曲阳镇北偏东距首都北京200公里,南偏西距省会石家庄70公里,东距京广铁路定州站26公里。

曲阳县为半山区,自西北向东南依次为低山、丘陵、平原。

多年平均降水量571毫米,无霜期190天。

境内有4条河流。

径流量1.316亿立方米。

复杂的地貌使农村经济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西北山区约有160平方公里的片麻岩地带,适合枣树生长,当地居民多年从事枣树种植业。

现有枣树19万多棵,红枣最高年产量2000多万公斤,中部丘陵地带适合烤烟生长,近年来烤烟种植业发展很快,成为全省烤烟生产基地之一。

东南平原土地肥沃,水源充足,耕地面积约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50%,为曲阳县种植业的摇篮,是重要的产粮区。

作物品种有小麦、玉米、薯类等,常年亩产250公斤以上。

大沙河流域,唐河故道适合梨树生长,千余年来梨树种植自东向西推移。

现有梨树约30万株,鸭梨最高年产近3000万公斤,为“天津鸭梨”、“河北鸭梨”生产地。

全县可利用草场30多万亩,年产鲜草1亿多公斤,使以毛驴为主的大牲畜饲养业发达。

现全县有毛驴4万多头,占保定地区各市县的首位,近年来肉牛饲养业发达,被省定为肉牛出口基地,全县有可养殖水面4000亩,为省商品鱼生产基地之一。

曲阳县矿产资源丰富,有大理石、煤炭、耐火土、石灰石等,大理石分布在县境南部西羊平、石门一带,矿床面积约70平方公里,总储量2.378亿立方米,品种有雪花白、汉白玉、金云母等。

煤炭分布在县境北部灵山盆地,矿床面积75平方公里,总储量1.5亿吨。

耐火土分布在灵山盆地东北部边缘地带,总储量196.35万吨。

石灰石分布在灵山盆地南北低山区及东口南东南部丘陵区,矿床面积107平方公里,总储量150亿立方米。

丰富的矿产资源为地方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早在汉代,县境南部西羊平一带石工即用大理石雕刻碑碣诸物。

元代修建大都时,曲阳雕刻业发挥了重要作用,西羊平石雕艺人杨琼被任用为大都等处山场石局总管,民国初期,曲阳县雕刻作品在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获石雕艺术银牌奖,建国后,曲阳县石雕艺人先后参加了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人民大会堂、历史博物馆、天安门复修、毛主席纪念堂等重要工程建设。

80年代以来,雕刻厂家承揽了天津引滦入津工程纪念碑、人民大会堂河北厅河北历史名人浮雕、日本清大寺“哼哈”二将、圆明园复修、天津海河游览区和日本生天公园“百龙戏水”浮雕、扎伊尔总统府等重大工程建设。

雕刻作品百花齐放,多次在全国、省获奖。

雕刻名家卢进桥被评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现全县有雕刻厂家、摊点1200多个,从业人员6000多人,遍及12个乡镇40多个村庄,产品出口7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产值上亿元。

被誉为“中国雕刻之乡”灵山盆地煤炭的发现与开采,多年来成为一地养命之源。

现有国营、集体、联合体煤井近百个,年产原煤60多万吨,年产值4000多万元。

涧磁、岗北一带耐火土的开发利用、使当地制瓷业千年不衰。

宋时,定窑为全国五大名窑之一,曾为宫廷烧制御用瓷器。

现有国有、集体、个体瓷窑近百座,年产瓷器500多万件,年产值1500万元。

丘陵地带大量石灰岩的开采,形成了灵山到曲阳的“白灰之路”。

现有大小灰窑600多座,年产白灰30多万吨,年产值2000多万元。

由于原料供应充足,在近年工业企业普遍滑坡的情况下,而曲阳县以水泥、大理石板材、石子为主的建材业产量和销售额都大幅提高,工业总产值相对稳定地增长。

曲阳县自然灾害频繁,以旱灾和雹灾最为严重,有“十年九旱”之说。

近代最旱年为1942年与1974年,1942年8月9日才降第一场透雨,1974年年降雨量仅275毫米,日最
大降雨量仅28.5毫米,有范家庄至产德、齐村至燕赵、郎家庄至邓家店3条雹线。

1985年7月2日雹灾最为严重,4万多亩庄稼绝产。

水灾也常发生,降雨量最大年份为1954年与1963年,分别为1002.7毫米和946.8毫米。

1963年雨量集中,灾情大于1954年。

因山区、丘陵面积大,故除雨极盛外,一般大雨形不成涝灾,有“涝不死的曲阳”之说。

自然灾害对农作物和林果危害很大,丘陵缺水地带粮食经常歉收,常年亩产仅百公斤,旱、涝、雹、风、虫等自然灾害,使年平均损失粮食上百万公斤。

红枣、鸭梨也常因此减产。

曲阳县历史悠久。

月3万年以前,灵山一带即有古人类活动。

约5000-7000年以前,大沙河东岸晓林、北养马一带即有人类聚居,商周时期县城西北部孟良河流域已出现村落。

战国时,曲阳为赵国与中山国的重要战场,秦时始置曲阳县,因地处(古)恒山(今神仙山,又名大茂山,位于阜平、涞源、唐县交界)弯曲处的阳面而得名,为河北省最古老的县份之一。

西汉时,封上曲阳县北部(古)恒山为北岳。

从此,封建王朝在这里举行了长达千余年的北岳山神祭祀活动,吸引着隋炀帝、清乾隆帝等皇家显贵和唐诗人贾岛、宋文学家苏轼、明清思想家顾炎武涉足,北岳庙为此而修建,隋时,窦建德农民起义军北伐时驻扎曲阳县城,北岳庙从此留下“窦王店”的俗称。

唐安史之乱时,郭子仪在县城东部嘉山大败史思明。

元初设恒州,立元帅府,辖阜平、灵寿、行唐、庆都(今望都)、唐县5县。

战国时名相蔺相如、楚汉之际军事家李左车、隋史学家杜台卿、北宋文学家王安中、元雕刻艺人杨琼等著名历史人物,成为曲阳人得骄傲。

曲阳县文物古迹繁多,主要有北岳庙、定窑遗址、黄山八会寺遗址等。

民国时期,曲阳县即被省定为重点文物县之一,北岳庙。

即北岳(古)恒山山神庙,位于曲阳县城西南隅,建于北魏宣武帝年间,为历代帝王祭祀北岳山神的场所,1982年2月23日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0年代中期再次复修,庙内雄伟壮观的“德宁之殿”和殿内巨幅彩色壁画——天宫图及庙内100余通石碑,成为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象征,定窑遗址散布在县境北部涧磁、燕川一带,建国后几次发掘和古定窑产品的不断被发现,为古定瓷研究和仿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八会寺遗址位于县城南部少容山(俗称黄山)上,原为齐周时期建筑,为冀中佛教圣地,清末毁于法军炮火。

现着手筹资复修,除上述外,修德塔、三霄圣母殿、烈士陵园、灵山溶洞古猿人遗址、钓鱼台仰韶文化遗址、孟良河商周文化遗址等,亦展现着当地的历史文明,成为旅游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曲阳县为革命老区,有着光荣的革命斗争传统,早在1922年,在保定读书的曲阳县青年中就有人加入中国共产党。

之后,共产党人开始在这块土地上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活动。

1930年建立中国共产党曲阳县地方组织,1932年建立曲阳县委。

1933年,曲阳县委联合阜平、行唐县委组织发动了“水泉暴动”。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建立民主政权,1941年,日本侵略者制造了“野北惨案”和“沟里惨案”,杀害抗日干部群众200多人。

作为晋察冀边区东南部前沿阵地,英勇的曲阳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殊死的斗争,群众抗日武装配合正规部队同日伪军交战35次,歼敌1500余人,千余名共产党人和民族志士牺牲在曲阳大地,其中团以上抗日将领10人之多,涌现出李殿冰、闫进忠等许多民兵战斗英雄。

李殿冰游击小组神出鬼没的作战方法被誉为“北岳麻雀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