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野生植物概述
“马蹄”:一个广西水生植物的西行

广 西 农 学 报Journal of Guangxi Agriculture第38卷 第5期Vol.38,No.52023年10月October,202398综述专论收稿日期:2023-09-02 修回日期:2023-09-13第一作者简介:陈信存(1965—),男,博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文化学、农耕文化等。
“马蹄”:一个广西水生植物的西行陈信存1 江岚2(1.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广西 南宁 530007;2.圣·彼得大学,美国 纽约 10001)摘要:马蹄是广东和广西人给水生植物荸荠取的俗名,其苗秧、根、果实均可入药,其球茎多作水果、蔬菜食用,味美爽口,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有益健康。
文章从分布范围和西行起源开始,讲述了西方国家如何发现神奇的东方作物马蹄、为其取英文名还闹出重名乌龙等轶事,描绘了西方引种马蹄的历史背景、马蹄出口西方的优势及在西方种植和推广的画面,展示了近年来中西方国家在马蹄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完成了一幅广西马蹄西行的生动历史长卷,为广西马蹄产业做大做强、提升产品国际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马蹄;引种;西行;起源;历程;成果中图分类号:S645.3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3-4374(2023)05-0098-06“Chinese Water Chestnut ”: A Westbound Aquatic Plant in GuangxiChen Xin-cun 1, Jiang Lan 2(1.Guangxi Agricultural Vocational Technical University, Nanning, Guangxi 530007, China;St. Peter’sUniversity, New York 10001, USA)Abstract: Chinese Water Chestnut is a common name call by local people for Eleocharis dulcis (Burm.f.)Trin.ex Hensch.,the aquatic plant in provinces of Guangxi and Guangdong. Its seedlings, roots and fruitscan be applied as Chinese medicine. Its bulbs are mostly applied as fruits and vegetables, which is deliciousand refreshing, and beneficial to health for it is rich in protein, fat, carbohydrates, and a variety of vitamins and minerals. Starting from the distribution range and the origin of the westbound, the article tells how thewestern countries discover the magical oriental crop Chinese Water Chestnut , and also anecdotes spreading out such as the repetition of the name. It depicts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the introduction of Chinese Water Chestnut in the west, the advantages of export to the west, and the picture of planting and promotion in the west. It shows the achievement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ountries in the study of Chinese Water Chestnut in recent years, and completes a vivid historical long volume of the westbound of Chinese Water Chestnut in Guangxi. It provides a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industry of Chinese Water Chestnut in Guangxi to become bigger and stronger, enhance the international popularity of products and brand influence.Key words: Chinese Water Chestnut , introduction, westbound, origin, the process, the achievements 马蹄(Chinese W ater Chestnut ),莎草科(Cyperaceae ),荸荠属(Eleocharis ),多年生浅水性宿根草本植物,学名荸荠[Eleocharis dulcis (Burm.f.)Trin.exHensch.]”,[1,2]古时最早被称作“凫茈”,原指一种水鸟吃的水草;因其可供食用的地下球茎形似马的蹄部,被两广(广东、广西)人称为“马蹄”;又因各地方言不同而产生了其他不同的俗称,因此另有水栗、芍、乌芋、菩荠、地栗、地梨子、钱葱等99陈信存等:“马蹄”:一个广西水生植物的西行第5期别名。
广西野生木兰科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Ma v. 2 01 7
桂 林 师范 高 等专科 学 校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Gu i l i n No r ma l C o l l e g e
第3 1 卷 第3 期 ( 总第 1 1 3 期) V o 1 . 3 1 N o . 3 ( S u m N o . 1 1 3 )
约 占我 国木 兰科植 物 总种 数 的 6 0 %以上 。云南 、 广西
实地 调查 及标本 采集 , 记 录采 集 的时 间 、 地点、 海拔 及
植物 名称 等 。
( 三) 整理与 分析
对 采集 的标 本及 资料 进行整 理, 并 通过查 阅 《 中国
和广 东 3省 是 我 国 的木 兰 科植 物 主 要 集 中分 布 的 区
植 物志》 《 中国高等 植物 图鉴 》 《 广 西植 物 志》 等 资 料对
标本 进行 鉴定 。
域 。云南 的木 兰科 植 物 资 源 ( 1 1属 1 2 0余种 ) 最 为 丰
富, 属 全 国之最 ; 而广 西有 4 5种木 兰科植 物 , 分属 于 8
个属 , 仅次 于 云南 , 位居 全 国第 2位[ 1 ] 。பைடு நூலகம் 西木 兰 科植
查 阅文 献 了解广 西 壮族 自治 区 的地 形 地貌 、 及 气候 条 件及初 步掌握 广西野 生木兰科 植物 的分布状 况 。
( 二) 实地调查及 标本 采集 2 0 1 5年 6月 一8月 , 对 广西 野生 木兰科 植 物进 行
物 共有 3 0 0多种 , 分 属于 l 6个属 , 而生 长在 我 国的木 兰科植 物 则有 1 1 属 1 6 0余 种 ,我 国具 有 的木 兰科 植 物 资源 占到 了全 种数 的 5 3 %, 其 中特有 种有 8 0多 种 ,
广西蕨类植物新记录属——白桫椤属

广西蕨类植物新记录属——白桫椤属农东新;蒋日红;吴磊;许为斌【摘要】报道了广西蕨类植物一新记录属——白桫椤属.该属植物以茎干直立,乔木状;叶大型,簇生于茎干顶端,叶柄平滑、有疣突或皮刺,基部鳞片的细胞一式;叶背灰白色;叶脉分叉,2~3叉;无囊群盖等为主要特征.目前该属植物在广西首次记录到白桫椤.根据原始文献及广西的标本对该种进行了描述,并提供了墨线图.%Sphaeropteris was reported for the first time from Guangxi. The genus was distinguished by its erect,tree-like trunks;fronds large,arranged in a terminal crown;stipes smooth, scaly or spiny,stipes scales cells conform type;veins 2 - 3 forked;lower surface pale;sori without indusia. There was only one species recorded in Guangxi,namely S. brunoni-ana(Hook. ) R. M. Tryon.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literature and specimens from Guangxi,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species were described and illustrated.【期刊名称】《广西植物》【年(卷),期】2012(032)001【总页数】3页(P12-14)【关键词】白桫椤属;白桫椤;桫椤科;新记录;珍稀植物;广西【作者】农东新;蒋日红;吴磊;许为斌【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植物研究所,广西桂林541006;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广西桂林541006;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西桂林541004;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植物研究所,广西桂林541006;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广西桂林541006;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西桂林541004;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植物研究所,广西桂林541006;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广西桂林541006;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西桂林541004;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广州51064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48.5作者最近在广西十万大山进行植物资源考察时采集到一种树状的蕨类植物,经室内标本鉴定发现,该植物为桫椤科(Cyatheaceae)白桫椤属(Sphaeropteris)的白桫椤(S.brunoniana(Hook.)R.M.Tryon)。
广西野生八角科植物种质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初步研究

S u e n t e Ge m p a m s u c so i lii c a t diso h r l s Re o r e fW l Il a e e d c
Pl nta a nd The r Ex l ia i n i u ng i i p o t to n G a x
等 。而八 角是 我 国南 方 特有 的重 要 经 济林 树 种 , 被
广 泛应 用 于 食 品 、 料 、 精 、 饮 香 医药 、 电镀工 业 等 , 产 品远销 世界 近 6 0个 国家和地 区 , 是我 国传统 的有 竞
争 力 的大宗 出 口农 产 品之 一 , 国际 市场 上 也 是 在
a d u i z t n o d c la d i d sr l u p s s o p ce l a e t e n a d c p e u i — n t iai fme ia n n u ti r o e ,s me s e i sas h v i r a d ln s a e b a t l o a p o mb i f
分布在各类 自然保护 区内。经过对 广西八 角科植 物利用现状和开发潜力的初步分析 和评价后 , 发现其 开发 利用主 要 集中在 医药及工业用途上 , 一些种类还具有材用及 园林绿化 美化 的功 用, 市场开发潜力 巨大。
广西典型生态系统

广西典型生态系统目的帮组林地规划人员识别,标识,绘制图层,并且作为采伐有关人员在作业过程的参考项目物种组成图片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北热带常绿季节性雨林保护物种有桫椤、银杉、金花茶、儒艮、鲵、白头黑叶猴序号保护区名称行政区域面积(公顷)主要保护对象类型级别始建时间主管部门桂01那兰鹭鸟南宁市347鹭鸟及其生境野生动物市级20040820其他桂02大明山武鸣县16994常绿阔叶林、水源涵养林及自然景观森林生态国家级19810801林业桂03三十六弄- 陇均武鸣县12822苏铁、林麝等珍稀动植物森林生态省级20041108林业桂04龙虎山隆安县2256广西猕猴、珍贵药用植物及自然景观森林生态省级19801101林业桂05弄拉马山县8481南亚热带岩溶森林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省级20080619林业桂06上林龙山上林县10749常绿阔叶林、典型山地森林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省级20031101林业桂07六景泥盆系地质横县5泥盆系地质剖面地质遗迹省级19830101国土桂08拉沟鸟类鹿寨县9592红腹角雉、白颈长尾雉等鸟类及水源林野生动物县级19820601林业桂09三锁鸟类融安县5000红腹角雉、黄腹角雉等鸟类野生动物县级19820601林业桂10泗涧山大鲵融水苗族自治县10384大鲵及其生境野生动物省级20041001其他ProcessTitlestorae nso Stora Enso Guangxi BMS docume nt [Docume nt code] -I nter nal -Versio n: 1.0 (draft) Date: 2011-11-02 Author:Print ed 5/ 3/20 13storae nsostorae nsostorae nso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风景名胜区种植林地的多样性。
桂北地区秋季野生蜜源植物九龙藤

桂北地区秋季野生蜜源植物九龙藤欧海珠【期刊名称】《中国蜂业》【年(卷),期】2015(066)003【总页数】2页(P39-40)【作者】欧海珠【作者单位】广西养蜂指导站,南宁530021【正文语种】中文九龙藤Bauhinia championii(Benth.)Benth,亦称龙须藤、邬郎藤、山道藤、乌藤、串鼻藤或过岗龙,在桂北地区有广泛分布,以阳朔、平乐、恭城、全州、兴安和灵川等地分布最多,其中仅阳朔县九龙藤蜜源基地面积就有150多万亩,年泌蜜量5000余吨。
九龙藤是桂北地区秋季重要野生蜜源植物,由于桂北地区是著名的旅游风景区,山清水秀,空气清新,自然生态保护非常好,无污染,且九龙藤是野生蜜源植物,没有施用农药,所以桂北地区的九龙藤蜜是难得的绿色食品,愈来愈受到消费者的喜爱。
九龙藤为常绿攀援藤本植物,长2~7 m。
幼枝浅黄色,密布锈黄色皮孔,嫩枝、花序、叶背均被短茸毛,卷须2个对生或1个。
单叶互生,卵圆形,矩圆形或心脏形,长5~9 cm,宽2.5~5 cm,半革质,前端分裂,或凹头,全缘,基部圆形或微凹或耳廓形;叶柄长22~40 mm,两端膨大;托叶针状,早脱,秃净。
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萼简5裂,长三角状,表面具短茸毛;花瓣5片,白色,离生;雄蕊3枚较粗壮,花药2室,纵裂,丁字药;雌蕊1枚,被很短茸毛,子房上位,花柱成喙状。
花序长约15 cm,有花50~100朵。
荚果表面有细网状纹,熟时开裂。
种子黑色,扁圆形。
九龙藤的根(九龙根)、叶(九龙藤叶)、种子(过江龙子)亦供药用。
九龙藤生命力顽强,生长于沟边、山谷、河边、疏林下或灌木林中,在石山中亦能生存。
九龙藤一般8月20日前后始花,8月下旬至10月上旬为盛花期,10月10日左右结束,花期将近两个月。
九龙藤蜜粉充足,蜜质优良,上午泌蜜最多,下午渐少。
泌蜜适宜温度25~30℃,低于22℃或高于32℃泌蜜减少。
花期间隔下几场雨,有利于泌蜜;如遇频繁台风暴雨则泌蜜减少;阵雨过后仍能泌蜜。
植物世界丨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一定要认识,小心犯罪

植物世界⼁国家⼀级重点保护野⽣植物名录,⼀定要认识,⼩⼼犯罪今天,我们不谈花论草,我们⼀起来认识了解⼀下我们国家⼀级重点保护野⽣植物,如果⼤家有幸能遇见,请⼤家⼀定要好好爱护,因为它们已经⾮常稀有了……更不能因为喜欢⽽占为⼰有,那不是真爱⽽是犯罪⾏为。
《刑法》:第三百四⼗四条违反森林法的规定,⾮法采伐、毁坏珍贵树⽊或者国家重点保护的其他植物的,或者⾮法收购、运输、加⼯出售珍贵树⽊或者国家重点保护的其他植物及其制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
《刑法》:第三百四⼗六条单位犯本节第三百三⼗⼋条⾄第三百四⼗五条规定之罪的,对单位判处罚⾦,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员和其他直接责任⼈员,依照本节各该条的规定处罚。
华盖⽊常绿⼤乔⽊(⾼可达40⽶),全株⽆⽑;⼩枝深绿⾊、⽼枝暗褐⾊;叶⾰质,狭倒卵形或狭倒卵状椭圆形,先端圆,具急尖,尖头钝⽽稍弯;中国特有树种(据说仅存7株⼤树),仅分布于云南局部地区。
峨眉拟单性⽊兰常绿乔⽊(⾼达25⽶),树⽪深灰⾊;叶⾰质,椭圆形、狭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先端短渐尖⽽尖头钝,分布于中国峨眉⼭红椿坪扁担岩⼀带。
藤枣⽊质藤本,嫩枝有直线纹,被微柔⽑(稍⽼即脱落);叶⾰质,卵形⾄阔卵形,长圆状卵形或长圆状椭圆形,先端渐尖或近骤尖。
分布于中国云南南部和东南部。
莼菜多年⽣⽔⽣草本,叶椭圆状矩圆形,下⾯蓝绿⾊,两⾯⽆⽑,从叶脉处皱缩,叶柄和花梗均有柔⽑。
由于多年未做有效的品种提纯复壮和品种保护,莼菜种性退化已经⽐较严重。
珙桐落叶乔⽊(⾼15-25⽶),叶⼦⼴卵形,叶⾯有⽑,边缘有锯齿;花奇美,被誉为“中国的鸽⼦树”(另⼀种光叶珙桐,与珙桐相似,只是叶⾯是光⾯);中国特有物种,野⽣种只⽣长在中国西南四川省和中部湖北省和周边地区。
云南蓝果树⼤乔⽊(⾼25-30⽶),树⽪深褐⾊,常现⼩纵裂;⼩枝粗壮;叶厚纸质,椭圆形或倒卵形;中国热带北缘的特有种,分布于中国云南南部。
广西植被类型及特点

广西植被类型及特点
广西植被类型及特点
《广西植被类型及特点》
广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自然环境极其多样,植被类型也十分丰富。
主要有桂林热带雨林、桂西高原草原、桂东热带季雨林和桂北热带常绿阔叶林等四大类型。
桂林热带雨林是广西最为常见的植被类型,其特点是植物种类繁多,树木参天,叶茂密,植物群落茂盛;桂西高原草原则以草本植物为主,其特点是植物种类单一,草本植物多,植物群落稀疏;桂东热带季雨林以乔木植物为主,其特点是植物种类丰富,树木参天,叶茂密,植物群落茂盛;桂北热带常绿阔叶林以乔木植物为主,其特点是植物种类丰富,叶片厚实,植物群落茂盛,且植物常绿。
广西植被类型多样,植物特点各异,为广西自然生态环境增添了更多的美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ord 资料 一.植物种类丰富 广西已知的野生维管束植物有8354种(含种下等级),隶属于288科1717属,分别占全国已知野生植物科、属、种总数的79.1%、28.5%和50.6%,其中蕨类植物900种,隶属于56科150属,裸子植物48种,隶属于7科21属,被子植物有科属7406种,隶属于225科1546属。与国植物种类丰富的省、区相比较,广西野生植物种类仅次于(约14000种)、(约9254种,含)居全国第三位。 二.经济用途广泛 广西维管束植物中,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植物就有6800余种,其中材用植物630种、纤维植物416种、鞣料植物266种、芳香植物350种、胶用植物70种、色素植物56种、树脂植物20种、油脂植物381种、淀粉植物112种、蜜源植物350种、食用植物300种、饲料植物150种、园林观赏植物1500种药用植物4064种、橡胶植物20种、经济昆虫寄主植物185种、植物性农药210种。 三.植被类型多样 按中国植被分类系统,广西天然植被共有14个植被型,301个群系,其中针叶林群系20个,阔叶林群系188个,竹林27个,灌木群系37个,草本群系29个。主要植被型有典型常绿阔叶林、季风常绿阔叶林、常绿季雨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亚热带针叶林、亚热带落叶阔叶林、灰岩常绿季雨林、灰岩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红树林、灌丛、草丛等。 四.特有、稀有濒危植物突出 广西不仅植物种类丰富,特有、稀有濒危植物也很突出。 据统计,广西植物区系中,广西特有的属共12属,即金莲木科Word 资料
的辛木属,菊科的异裂菊属、苦苣苔科的单座苣苔属、圆果苣苔属、瑶山苣苔属、异片苣苔属、长檐苣苔属、异裂苣苔属、鼎苣苔属、文采苣苔属,大戟科的鼎木属、茜草科的桂海木属等12属。 广西特有种有744种,隶属于306属117科,占广西植物物种总数的8.9%;准特有种(模式标本产于广西,并以广西为主或以广西为分布中心的种类)有161种,隶属于102属57科,占广西植物物种数的1.8%;特有种及准特有种合计其905种,占广西植物总种数1/10强。 列入《中国植物红皮书》(第一批)的广西植物有123种,占全国总种数的31.6%,其中蕨类1种,裸子植物21种,双子叶植物92种,单子叶植物9种。按受威胁程度划分,列为濒危的26种,渐危的58种,稀有的39种。 列入重点保护植物名录的广西野生植物有87种,其中Ⅰ级保护植物有25种,即中华水韭、德保铁、叉叶铁、叉孢铁、宽叶铁、南盘铁、锈毛铁、山铁、铁、元宝山冷杉、资源冷杉、银杉、红豆杉、南红豆杉、水松、伯乐树、膝柄木、狭叶坡垒、望天树、瑶山苣苔、单座苣苔、单性木兰、合柱金莲木、异形玉叶金花、掌叶木;Ⅱ级保护植物有63种,即铁蕨、大叶黑桫椤、粗齿桫椤、黑桫椤、桫椤、中华桫椤、小黑桫椤、齿叶黑桫椤、金毛狗、七指蕨、水蕨、篦子三尖杉、翠柏、柏、柔毛油杉、松、短叶黄杉、黄杉、白豆杉、十齿花、千果榄仁、广西青梅、东京桐、华南椎、药用野生稻、普通野生稻、四药门花、山铜材、半枫荷、樟、卵叶桂、闽楠、山豆根、格木、花榈木、任豆、野大豆、鹅掌楸、大叶木兰、香木莲、大果木莲、大叶木莲、地枫皮、凹叶厚朴、红椿、毛红椿、风吹楠、喜树、蒜头果、Word 资料
董棕、斜翼、马尾树、香果树、伞花木、紫荆木、广西火桐、土沉香、柄翅果、蚬木、滇桐、椴、榉树、梓等。 五.产品、产业具地特色 广西在长期的植物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开发了罗汉果、灵香草、沙田柚、八角、茴油、肉桂皮、桂油、桂圆、荔枝、芒果、银杏等具有地特色的名、优、特产品。越来越多的野生植物正在被开发,如市的金花茶、罗汉松,容县、荔浦等地的兰花,都成为地重要的产业。此外,其他一些保护的稀有濒危植物如苦丁茶、南红豆杉、蚬木、铁、任豆等的开发利用也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 根据调查,目前广西全境野生植物面临着自身进化和人为重干扰双重威胁致危的物种有212种,分隶79科153属,约占全区已知野生植物总种数的2.5%。受威胁致危的野生植物中,涵盖了《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和《中国植物珍稀濒危植物》中广西有分布的物种及其它珍稀的、生态和经济价值都较高的物种。按分类群,其中蕨类植物有7科10种,裸子植物有7科37种,双子叶植物有58科149种,单子叶植物7科18种(表1)。对照《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广西境裸子植物受危物种数所占的百分比低于全国水平(95.6%),但被子植物受危种数所占的百分比则高于全国水平(1.5%)。受危物种有: 蕨类植物有:杉科的马尾千斤草,水韭科的中华水韭,七指蕨科的七指蕨,蚌壳蕨科的金毛狗,桫椤科的中华桫椤、大黑桫椤、阴生桫椤、桫椤,水蕨科的水蕨,乌毛蕨科的铁蕨。 裸子植物有:铁科的叉叶铁、德保铁、锈毛铁、山铁,松科的元宝山冷杉、资源冷杉、银杉、黄枝油杉、矩鳞油杉、柔毛油杉、长苞Word 资料
铁杉、五针松、华南五针松、南亚松、大明松、短叶黄杉、黄杉、南铁杉,杉科的有水松,柏科的有翠柏、柏、刺柏,罗汉松科的竹柏、长叶竹柏、鸡毛松、短叶罗汉松、罗汉松、百日青,三尖杉科的三尖杉、宽叶粗榧、粗榧、篦子三尖杉、粗榧,红豆杉科的穗花杉、白豆杉、红豆杉、南红豆杉。 被子植物有:木兰科的单性木兰、鹅掌楸、凹叶厚朴、大叶木兰、香木莲、粗柄木莲、大果木莲、红花木莲、大叶木莲、香籽含笑、乐东拟单性木兰、拟单性木兰、观光木,八角科的地枫皮,番荔枝科的蕉木,樟科的樟、沉水樟、米槁、黄樟、卵叶桂、五桠果叶木子、十万大山润楠、闽楠、桂楠,肉豆蔻科的风吹楠、小叶红光树,毛茛科的短萼黄莲,小蘗科的八角莲,防已科的广不容、马山地不容,马兜铃科的竹叶马兜铃、葫芦叶马兜铃、防已马兜铃、凹脉马兜铃,紫堇科的岩黄莲,千屈菜科的紫薇,海桑科的八宝树,瑞香科的白木香,山龙眼科的假山龙眼,大风子科的大叶龙角,茶科的细梗黄瑞木、圆籽荷、显脉金花茶、凹脉金花茶、柠檬黄金花茶、弄岗金花茶、金花茶、平果金花茶、毛瓣金花茶、普耳茶、顶生金花茶、东兴金花茶、猪血木、大苞荷木、紫茎、六瓣笔木,猕猴桃科的猕猴桃,钩枝藤科的钩枝藤,金莲木科的合柱金莲木,龙脑香科的狭叶坡垒、望天树、广西青梅,使君子科的榄、千果榄仁,红树科的木榄、锯叶竹节树、角果木、红海榄,山竹子科的广西藤黄、金丝,椴树科的柄翅果、蚬木、桂滇桐、滇桐、椴,斜翼科的斜翼,梧桐科的广西火桐、银叶树、粗齿梭罗,锦葵科的光叶翅果麻,粘木科的粘木,大戟科的肥牛树、蝴蝶果、东京桐、黄桐,云实科的顶果木、木、格木、任豆,蝶形花科的豆莲、野大豆、厚荚红豆、花榈木、小叶红豆,金缕梅科的长瓣Word 资料
马蹄荷、半枫荷、四药门花,壳斗科的华南锥、吊皮锥、广西青冈,榆科的青檀、榉树,桑科的见血封喉、白桂木,荨麻科的舌柱麻、火麻树,冬青科的苦丁茶,卫矛科的膝柄木、十齿花,铁青树科的蒜头果,苦木科的广西樗树,楝科的红椿、毛红椿,无患子科的田林细子龙、伞花木、掌叶木、野生荔枝、干果木,伯乐树科的伯乐树,省沽油科的银鹊树,漆树科的辛果漆、冬芒,桃科的喙核桃、青柳,马尾树科的马尾树,蓝果树科的喜树,五加科的参、马蹄参、羽叶参、竹节参,杜鹃花科的大橙杜鹃、圣堂杜鹃,山榄科的紫荆木、桃榄,紫金牛科的木生地,安息香科的银钟花、白辛树、木瓜红,木犀科的山桂花,茜草科的香果树、巴戟天、异形玉叶金花、黄梁木,菊科的异裂菊,苦苣苔科的瑶山苣苔、单座苣苔,马鞭草科的梓,水鳖科的海菜花,兰花蕉科的长萼兰花蕉,龙舌兰科的剑叶龙血树,棕榈科的董棕、毛花轴榈,蛛丝草科的大叶水田七,兰科的金线兰、白芨、建兰、寒兰、黑节草、斑叶兰、天麻、青天葵、长瓣兜兰、带叶兜兰,禾本科的药用野生稻、普通野生稻。 按种数的多少排列,山茶科、松科和木兰科受到威胁的种类相对较多,分别有16种、14种和13种;其次是兰科和樟科分别有10种和9种;5~6种的科有罗汉松科、三尖杉科、椴树科、蝶形花科、无患子科和茜草科等6科。受威胁物种多数都是古老残遗物种。属于单型科的植物有斜翼、伯乐树和马尾树等3种,单种属的植物有29种。特有种占的比重较大,其中属中国特有的有96种,占已知受威胁植物总种数的45.3%;属广西特有的有33种,准特有的11种,二者共占20.8%,科学研究价值突出。 按生长型,属于乔木类的有137种,占受威胁致危物种总种数Word 资料
的64.6%;灌木类有36种,占17.2%;草本植物有29种,占13.7%;藤本植物有10种,占4.7%。几乎都是用途较广、生态和经济价值或商品价值、种质资源价值较高的种类。 受威胁致危物种的生存空间 研究结果表明,受威胁致危的野生植物中,相当的物种生存空间已很小。现状仅存1个分布点(以县或自然保护区作统计单位,下同)的物种多达32种,如元宝山冷杉、资源冷杉、拟单性木兰、卵叶桂、狭叶坡垒、广西青梅、细梗黄瑞木、六瓣笔木、小叶红光树、广西樗树、膝柄木、千果榄仁、四药门花、蕉木、桂滇桐、中华水韭等等;存在2~3个分布点的物种有48种,如德保铁、银杉、矩鳞油杉、单性木兰、大果木莲、大叶木莲、粗柄木莲、大叶木兰、滇桐、大苞荷木、华南锥、干果木、山桂花、毛花轴榈等。这些物种不仅分布围已十分狭小,而且在人为活动频繁的干扰影响下,它们的种群数量已很稀少(详见附表1)。 受威胁致危的212种野生植物约75%的种类生存在自然保护区、或部份居群分布在自然保护区中,25%左右的濒危物种分布在自然保护区外。分布在保护区外的濒危物种,面临着适生生境大量丧失和重破碎化的直接威胁相当重,特别是乱砍滥伐及毁林种植其他经济植物造成的破坏,分布面积已急剧缩少,居群越来越小,远距离分割现象越来越突出。如水松、膝柄木、斜翼、广西青梅、凹叶厚朴、野大豆、粘木、华南锥、喙核桃、中华水韭等都是处在此种情况。 受威胁物种的濒危程度 对已致危的212种野生植物的评估结果显示:出现野外绝灭了的物种有角果木1种;处在几乎灭绝状态的有11种,占全部受危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