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清华大学全套完整版PPT课件
合集下载
模数电子技术(清华大学)课件

2020/8/2
6
二. 电子器件的产生
• 电子器件是按照“电子管——晶体 管——集成电路”的顺序,逐步发展起 来的。
电子管
晶体管 集成电路
2020/8/2
7
二. 电子器件的产生
1. 真空电子管的发明:
真空二极管——1904年(美)Fleming 真空三极管——1906年(美)Leede Forest
2020/8/2
5
一. 通信技术的发展
1.原始通信方式——人力、烽火台等 2.横木通信机——1791年(法)C.Chappe 3.有线电报——1837年(美)S . B . Morse 4.有线电话——1875年(苏)A. G. Bell 5.无线电收发报机——1895年(意)G.Marconi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通信业务蓬勃发展——电子器件产生之后。
Internet 互联网
1990年 (美)
VCD 1992年 (中)
10
III. 课程安排
一. 内容划分
模拟部分
器件:二极管 、 三极管 、 场效应管 放大器: 基本放大器 、 反馈放大器
差动放大器 、 功率放大器 集成电路:集成运算放大器 电源:交流电源(振荡器)、 直流电源(稳压电源)
无线电:无线电知识 、 收音机
2020/8/2
15
1 .1 .1 本征半导体
纯净的、不含杂质的半导体。常用的半导体材 料有两种:硅(Si)、锗(Ge)。
硅Si (锗Ge)的原子结构如下:
这种结构的原子利用共价键构成了本征半导体结构。
2020/8/2
16
这种稳定的结构使得本征半导体常温下 不能导电,呈现绝缘体性质。
但在外界激励下,产生电子—空穴对(本 征激发) ,呈现导体的性质。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清华大学 华成英-全套完整版ppt课件

值得纪念的几位科学家!
第一只晶体管的发明者
(by John Bardeen , William Schockley and Walter Brattain in Bell Lab) 他们在1947年11月底发明了晶 体管,并在12月16日正式宣布“晶 体管”诞生。1956年获诺贝尔物理 学奖。巴因所做的超导研究于1972 年第二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2. 实践性
➢ 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 ➢ 电子电路的测试方法 ➢ 故障的判断与排除方法 ➢ EDA软件的应用方法
华成英 hchya@
五、如何学习这门课程
1. 掌握基本概念、基本电路和基本分析方法
➢ 基本概念:概念是不变的,应用是灵活的, “万 变不离其宗”。 ➢ 基本电路:构成的原则是不变的,具体电路是多种 多样的。 ➢ 基本分析方法:不同类型的电路有不同的性能指标 和描述方法,因而有不同的分析方法。 2. 注意定性分析和近似分析的重要性 3. 学会辩证、全面地分析电子电路中的问题 ➢ 根据需求,最适用的电路才是最好的电路。 ➢ 要研究利弊关系,通常“有一利必有一弊”。 4. 注意电路中常用定理在电子电路中的应用
贝尔实验室制成第一只晶体管 集成电路 大规模集成电路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第一片集成电路只有4个晶体管,而1997年一片集成电路 中有40亿个晶体管。有科学家预测,集成度还将按10倍/6年 的速度增长,到2015或2020年达到饱和。
学习电子技术方面的课程需时刻关注电子技术的发展!
华成英 hchya@
1. 电子电路中信号的分类
“1”的倍数
➢数字信号:离散性
介于K与K+1之 间时需根据阈值 确定为K或K+1
“1”的电 压当量
任何瞬间的任何 值均是有意义的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清华课件】08-chap3-8-p

rb 'e
1+
g
m
r b
'e
=
re
3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李冬梅
3.8 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特性
AVSH
=
VO VS
= βRL' • re •
1
分析:
(1) fH决定于fP1 、fP2
•
1
若RS>> re,则 f p1 ≈ 2π
-> fα ,达到最大值
1 reC
b'e
rbe
f p1 f p2
RS + re 1 + jωre
=
AvsM
1+ 1+
j j
f
fz f
fp
1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李冬梅
3.8 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特性
3.8.4 CC电路的高频特性(续)
A vsH
=
Vo Vs
=
RS
(1 + gm Zb′e )R′L + rbb′ + Zb′e + (1 + gm Zb′e )R′L
=
AvsM
1+ 1+
jf jf
输入级的零漂影响最大!
差放作输入级
10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李冬梅
3.9 多级放大电路及组合放大单元
3.9.2 多级放大电路的分析
+
RS
+
VS_
Vi _ Ri1
Ro1
V′o1 +_
++
Vo1 Vi2
_ _ Ri2
Ro2
V′o2 +_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ppt课件

2. PN 结外加反向电压时处于截止状态(反偏) 反向接法时,外电场与内电场的方向一致,增强了内 电场的作用;
外电场使空间电荷区变宽; 不利于扩散运动,有利于漂移运动,漂移电流大于扩 散电流,电路中产生反向电流 I ; 由于少数载流子浓度很低,反向电流数值非常小。
24
P
耗尽层
N
IS
内电场方向
外电场方向
在硅或锗的晶体中掺入少量的 5 价杂质元素,如 磷、锑、砷等,即构成 N 型半导体(或称电子型 半导体)。
常用的 5 价杂质元素有磷、锑、砷等。
12
本征半导体掺入 5 价元素后,原来晶体中的某些 硅原子将被杂质原子代替。杂质原子最外层有 5 个价 电子,其中 4 个与硅构成共价键,多余一个电子只受 自身原子核吸引,在室温下即可成为自由电子。
36
二、温度对二极管伏安特性的影响(了解)
在环境温度升高时,二极管的正向特性将左移,反
向特性将下移。
I / mA
15
温度增加
10
5
– 50 – 25
–0.01 0 0.2 0.4 U / V
–0.02
二极管的特性对温度很敏感。
37
1.2.3 二极管的参数
(1) 最大整流电流IF
(2) 反向击穿电压U(BR)和最高反向工作电压URM
3. 折线模型
3. 杂质半导体总体上保持电中性。
4. 杂质半导体的表示方法如下图所示。
(a)N 型半导体
(b) P 型半导体
图 杂质半导体的的简化表示法 17
1.1.3 PN结
在一块半导体单晶上一侧掺杂成为 P 型半导体,另 一侧掺杂成为 N 型半导体,两个区域的交界处就形成了 一个特殊的薄层,称为 PN 结。
外电场使空间电荷区变宽; 不利于扩散运动,有利于漂移运动,漂移电流大于扩 散电流,电路中产生反向电流 I ; 由于少数载流子浓度很低,反向电流数值非常小。
24
P
耗尽层
N
IS
内电场方向
外电场方向
在硅或锗的晶体中掺入少量的 5 价杂质元素,如 磷、锑、砷等,即构成 N 型半导体(或称电子型 半导体)。
常用的 5 价杂质元素有磷、锑、砷等。
12
本征半导体掺入 5 价元素后,原来晶体中的某些 硅原子将被杂质原子代替。杂质原子最外层有 5 个价 电子,其中 4 个与硅构成共价键,多余一个电子只受 自身原子核吸引,在室温下即可成为自由电子。
36
二、温度对二极管伏安特性的影响(了解)
在环境温度升高时,二极管的正向特性将左移,反
向特性将下移。
I / mA
15
温度增加
10
5
– 50 – 25
–0.01 0 0.2 0.4 U / V
–0.02
二极管的特性对温度很敏感。
37
1.2.3 二极管的参数
(1) 最大整流电流IF
(2) 反向击穿电压U(BR)和最高反向工作电压URM
3. 折线模型
3. 杂质半导体总体上保持电中性。
4. 杂质半导体的表示方法如下图所示。
(a)N 型半导体
(b) P 型半导体
图 杂质半导体的的简化表示法 17
1.1.3 PN结
在一块半导体单晶上一侧掺杂成为 P 型半导体,另 一侧掺杂成为 N 型半导体,两个区域的交界处就形成了 一个特殊的薄层,称为 PN 结。
模拟电子基础-清华大学-全套完整版演示教学

2. 实践性
➢ 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 ➢ 电子电路的测试方法 ➢ 故障的判断与排除方法 ➢ EDA软件的应用方法
华成英 hchya@
五、如何学习这门课程
1. 掌握基本概念、基本电路和基本分析方法
➢ 基本概念:概念是不变的,应用是灵活的, “万 变不离其宗”。 ➢ 基本电路:构成的原则是不变的,具体电路是多种 多样的。 ➢ 基本分析方法:不同类型的电路有不同的性能指标 和描述方法,因而有不同的分析方法。 2. 注意定性分析和近似分析的重要性 3. 学会辩证、全面地分析电子电路中的问题 ➢ 根据需求,最适用的电路才是最好的电路。 ➢ 要研究利弊关系,通常“有一利必有一弊”。 4. 注意电路中常用定理在电子电路中的应用
以及将所学知识用于本专业的能力。
注重培养系统的观念、工程的观念、科技进步 的观念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的思维方法。提倡 快乐学习!
华成英 hchya@
七、考查方法
1. 会看:读图,定性分析 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
2. 会算:定量计算 3. 会选:电路形式、器件、参数
考查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能力 4. 会调:仪器选用、测试方法、故障诊断、EDA
考查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
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清华大学 华成英 hchya@
华成英 hchya@
第一章 半导体二极管和三极管
华成英 hchya@
第一章 半导体二极管和三极管
§1.1 半导体基础知识 §1.2 半导体二极管 §1.3 晶体三极管
华成英 hchya@
六、课程的目的
本课程通过对常用电子元器件、模拟电路及其系统的分 析和设计的学习,使学生获得模拟电子技术方面的基础知 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为深入学习电子技术及其在专 业中的应用打下基础。 1. 掌握基本概念、基本电路、基本方法和基本实验技能。 2. 具有能够继续深入学习和接受电子技术新发展的能力,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清华课件】02-chap3-2-p

计算机辅助分析:直流分析、交流分析、瞬态分析
4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李冬梅
3.3 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
3.3.1 图解法
直、交流信号 叠加点
C1、C2:
隔直电容, 交流耦合电容。
中频区: 直流开路, 交流短路
RB RC
C1
+ vS T
_
VCC C2
+ RL vO
_
阻容耦合共射放大电路 图 3.3.7
直、交流信号 叠加点
ICQ
Q
IBQ
直流负载线 直流工作点的
轨迹; 决定于直流通
0
VCEQ
VCC vCE
路; 与信号无关
7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李冬梅
3.3 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
2. 动态图解分析
步骤1: 画交流通路
VCC :短路; C1、C2:短路
ic
ib
+
+
vi _
RB
T RC RL vO
_
步骤2:由输入特性求iB波形
运动轨迹;同相; 电流变化范围IB1~IB2
RB RC
C1
+ vS T
_
VCC C2
+ RL vO
_
阻容耦合共射放大电路 图 3.3.7
iB
IB1
Q’
IBQ
Q
IB2
Q’’
0
VBEQ
vBE
8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李冬梅
3.3 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ic
ib
+
2. 动态图解分析(续)
+
vi _
RB
T RC RL vO
_
步骤3:由输出回路求iC、vCE 波形
4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李冬梅
3.3 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
3.3.1 图解法
直、交流信号 叠加点
C1、C2:
隔直电容, 交流耦合电容。
中频区: 直流开路, 交流短路
RB RC
C1
+ vS T
_
VCC C2
+ RL vO
_
阻容耦合共射放大电路 图 3.3.7
直、交流信号 叠加点
ICQ
Q
IBQ
直流负载线 直流工作点的
轨迹; 决定于直流通
0
VCEQ
VCC vCE
路; 与信号无关
7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李冬梅
3.3 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
2. 动态图解分析
步骤1: 画交流通路
VCC :短路; C1、C2:短路
ic
ib
+
+
vi _
RB
T RC RL vO
_
步骤2:由输入特性求iB波形
运动轨迹;同相; 电流变化范围IB1~IB2
RB RC
C1
+ vS T
_
VCC C2
+ RL vO
_
阻容耦合共射放大电路 图 3.3.7
iB
IB1
Q’
IBQ
Q
IB2
Q’’
0
VBEQ
vBE
8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李冬梅
3.3 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ic
ib
+
2. 动态图解分析(续)
+
vi _
RB
T RC RL vO
_
步骤3:由输出回路求iC、vCE 波形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清华大学 完整版

计算机领域: 包括计算机 硬件、软件、
网络等
工业领域: 包括自动化 控制、机器 人、智能制
造等
医疗领域: 包括医疗设 备、医疗器 械、远程医
疗等
军事领域: 包括武器装 备、雷达、
通信等
航空航天领 域:包括飞 机、卫星、
火箭等
电子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智能化:人工智 能、机器学习等 技术在电子技术 中的应用将更加 广泛。
考虑器件的参数和性能是否满足电路要 求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请阐述观点
考虑器件的价格和可用性,选择性价比高 的器件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请阐述观点
模拟电子器件的封装形式及选用原则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项正文,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模拟电子器件的选用原则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项正文,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项正文,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项正文,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项正文,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放大电路的分 类:根据电路 结构和性能特 点,可以分为 共射、共集、 共基和场效应 管放大电路等。
放大电路的应 用:在通信、 音响、仪表等 领域得到广泛 应用,为人们 的生活和工作 带来便利。
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及稳定性分析
稳定性分析:通过相位裕度、 增益裕度等指标评估电路稳 定性
频率失真:分析不同频率下 的非线性失真
案例分析:调制解调器、滤波 器等
案例总结与展望
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模拟电子技术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概述 模拟电子技术在温度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案例 模拟电子技术在压力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案例 模拟电子技术在位置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案例
感谢观看
汇报人:
第一章011清华大学版

本征半导体的导电能力取决于载流子的浓度。
温度越高,载流子的浓度越高。因此本征半 导体的导电能力越强,温度是影响半导体性 能的一个重要的外部因素,这是半导体的一 大特点。
漂移 在外电场作用下,电子和空穴会作定向移动,形 成电流,这种运动称为漂移,所形成的电流称为漂移电流, 故自由电子和空穴也称为电子载流子和空穴载流子。
复合 本征激发产生电子空穴对的同时,自由电子和 空穴在运动过程中又会相遇而重新形成共价键,这个
过程称为复合。复合现象:电子和空穴在移 动中相遇而成对消失的现象 。
热平衡 当环境温度一定时,本征半导体中的本征激 发和复合现象并存,且速率相同,使本征半导体内维 持一定数目的电子空穴对,称为热平衡。
1.1.3 杂质半导体
5、
1. 注意系统与电路、电路与器件的关系;以电路为主
2. 注意分析与综合的关系;重点掌握基本概念、基本电
路、基本方法。
(1)与电工学相比较: 电工学--强电(直流电、交流电)系统,工作电
流大的可达几百-几千A。 模拟电子--弱电系统,工作电流一般mA-μA级,
着重电子线路分析。 (2)直流电与交流电共存于同一电路。分清直流
一、PN 结(PN Junction)的形成 1. 载流子的浓度差引起多子的扩散
内建电场 2. 复合使交界面形成空间电荷区 (耗尽层) 空间电荷区特点: 无载流子, 阻止扩散进行,利于少子的漂移。
内电场越强,就使漂移 运动越强,而漂移使空 间电荷区变薄。
漂移运动
P型半导体
内电场E N型半导体
---- - - ---- - - ---- - - ---- - -
105 ~ 107 .cm
半导体的导电机理不同于其它物质,所以它 具有不同于其它物质的特点。例如:
温度越高,载流子的浓度越高。因此本征半 导体的导电能力越强,温度是影响半导体性 能的一个重要的外部因素,这是半导体的一 大特点。
漂移 在外电场作用下,电子和空穴会作定向移动,形 成电流,这种运动称为漂移,所形成的电流称为漂移电流, 故自由电子和空穴也称为电子载流子和空穴载流子。
复合 本征激发产生电子空穴对的同时,自由电子和 空穴在运动过程中又会相遇而重新形成共价键,这个
过程称为复合。复合现象:电子和空穴在移 动中相遇而成对消失的现象 。
热平衡 当环境温度一定时,本征半导体中的本征激 发和复合现象并存,且速率相同,使本征半导体内维 持一定数目的电子空穴对,称为热平衡。
1.1.3 杂质半导体
5、
1. 注意系统与电路、电路与器件的关系;以电路为主
2. 注意分析与综合的关系;重点掌握基本概念、基本电
路、基本方法。
(1)与电工学相比较: 电工学--强电(直流电、交流电)系统,工作电
流大的可达几百-几千A。 模拟电子--弱电系统,工作电流一般mA-μA级,
着重电子线路分析。 (2)直流电与交流电共存于同一电路。分清直流
一、PN 结(PN Junction)的形成 1. 载流子的浓度差引起多子的扩散
内建电场 2. 复合使交界面形成空间电荷区 (耗尽层) 空间电荷区特点: 无载流子, 阻止扩散进行,利于少子的漂移。
内电场越强,就使漂移 运动越强,而漂移使空 间电荷区变薄。
漂移运动
P型半导体
内电场E N型半导体
---- - - ---- - - ---- - - ---- - -
105 ~ 107 .cm
半导体的导电机理不同于其它物质,所以它 具有不同于其它物质的特点。例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查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
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清华大学 华成英 hchya@
华成英 hchya@
第一章 半导体二极管和三极管
华成英 hchya@
第一章 半导体二极管和三极管
§1.1 半导体基础知识 §1.2 半导体二极管 §1.3 晶体三极管
• 医学:γ刀、CT、B超、微创手术
• 消费类电子:家电(空调、冰箱、电视、音响、摄像机、照 相机、电子表)、电子玩具、各类报警器、保安系统
华成英 hchya@
电子技术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反映在元器件的发 展上。从电子管→半导体管→集成电路
1904年 电子管问世
1947年 晶体管诞生
基本概念:概念是不变的,应用是灵活的, “万 变不离其宗”。 基本电路:构成的原则是不变的,具体电路是多种 多样的。 基本分析方法:不同类型的电路有不同的性能指标 和描述方法,因而有不同的分析方法。
2. 注意定性分析和近似分析的重要性 3. 学会辩证、全面地分析电子电路中的问题
根据需求,最适用的电路才是最好的电路。 要研究利弊关系,通常“有一利必有一弊”。 4. 注意电路中常用定理在电子电路中的应用
华成英 hchya@
六、课程的目的
本课程通过对常用电子元器件、模拟电路及其系统的分 析和设计的学习,使学生获得模拟电子技术方面的基础知 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为深入学习电子技术及其在专 业中的应用打下基础。 1. 掌握基本概念、基本电路、基本方法和基本实验技能。 2. 具有能够继续深入学习和接受电子技术新发展的能力,
近似分析要“合理”。 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电子电路归根结底是电路。不同条件下构造不同模型。
2. 实践性
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 电子电路的测试方法 故障的判断与排除方法 EDA软件的应用方法
华成英 hchya@
五、如何学习这门课程
1. 掌握基本概念、基本电路和基本分析方法
信号的与执行
模拟电子电路
A/D转换
模拟电子系统 数字电子电路(系统)
计算机或其 它数字系统
D/A转换
模拟-数字混合电子电路
华成英 hchya@
四、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的特点
1、工程性
实际工程需要证明其可行性。强调定性分析。
实际工程在满足基本性能指标的前提下总是容许存 在一定的误差范围的。 定量分析为“估算”。
华成英 hchya@
§1 半导体基础知识
一、本征半导体 二、杂质半导体 三、PN结的形成及其单向导电性 四、PN结的电容效应
华成英 hchya@
以及将所学知识用于本专业的能力。
注重培养系统的观念、工程的观念、科技进 步的观念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的思维方法。提 倡快乐学习!
华成英 hchya@
七、考查方法
1. 会看:读图,定性分析 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
2. 会算:定量计算 3. 会选:电路形式、器件、参数
考查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能力 4. 会调:仪器选用、测试方法、故障诊断、EDA
“为现代信息技术奠定了基础”。
华成英 hchya@
二、模拟信号与模拟电路
1. 电子电路中信号的分类 “1”的倍数
数字信号:离散性
介于K与K+1之间
时需根据阈值确
定为K或K+1
“1”的 电压当量
任何瞬间的任何 值均是有意义的
模拟信号:连续性。大多数物理量为模拟信号。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清华大学 华成英
华成英 hchya@
绪论
一、电子技术的发展 二、模拟信号与模拟电路 三、电子信息系统的组成 四、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的特点 五、如何学习这门课程 六、课程的目的 七、考查方法
华成英 hchya@
一、电子技术的发展
电子技术的发展,推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之 “无孔不入”,应用广泛!
• 广播通信:发射机、接收机、扩音、录音、程控交换机、电 话、手机
• 网络:路由器、ATM交换机、收发器、调制解调器 • 工业:钢铁、石油化工、机加工、数控机床 • 交通:飞机、火车、轮船、汽车 • 军事:雷达、电子导航 • 航空航天:卫星定位、监测
他们in在B1e9l4l7年La1b1)月底发明了 晶体管,并在12月16日正式宣布 “晶体管”诞生。1956年获诺贝尔 物理学奖。巴因所做的超导研究于 1972年第二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第一个集成电路及其发明者 ( Jack Kilby from TI )
1958年9月12日,在德州仪器 公司的实验室里,实现了把电子器件 集成在一块半导体材料上的构想。42 年以后, 2000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58年集成电 路研制成功
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比较
华成英 hchya@
半导体元器件的发展
• 1947年 管
贝尔实验室制成第一只晶体
• 1958年 集成电路
• 1969年 大规模集成电路
• 1975年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第一片集成电路只有4个晶体管,而1997年一片集成
2. 模拟电路
模拟电路是对模拟信号进行处理的电路。 最基本的处理是对信号的放大,有功能和性能各异的放 大电路。 其它模拟电路多以放大电路为基础。
华成英 hchya@
三、电子信息系统的组成
传感器 接收器
隔离、滤 波、放大
运算、转 换、比较
功放
执行机构
信号的 提取
电路中有40亿个晶体管。有科学家预测,集成度还将按10倍
/6年的速度增长,到2015或2020年达到饱和。
学习电子技术方面的课程需时刻关注电子技术的发展!
华成英 hchya@
值得纪念的几位科学家!
第一只晶体管的发明者
(by John Bardeen , William Schockley and Walter Brattain
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清华大学 华成英 hchya@
华成英 hchya@
第一章 半导体二极管和三极管
华成英 hchya@
第一章 半导体二极管和三极管
§1.1 半导体基础知识 §1.2 半导体二极管 §1.3 晶体三极管
• 医学:γ刀、CT、B超、微创手术
• 消费类电子:家电(空调、冰箱、电视、音响、摄像机、照 相机、电子表)、电子玩具、各类报警器、保安系统
华成英 hchya@
电子技术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反映在元器件的发 展上。从电子管→半导体管→集成电路
1904年 电子管问世
1947年 晶体管诞生
基本概念:概念是不变的,应用是灵活的, “万 变不离其宗”。 基本电路:构成的原则是不变的,具体电路是多种 多样的。 基本分析方法:不同类型的电路有不同的性能指标 和描述方法,因而有不同的分析方法。
2. 注意定性分析和近似分析的重要性 3. 学会辩证、全面地分析电子电路中的问题
根据需求,最适用的电路才是最好的电路。 要研究利弊关系,通常“有一利必有一弊”。 4. 注意电路中常用定理在电子电路中的应用
华成英 hchya@
六、课程的目的
本课程通过对常用电子元器件、模拟电路及其系统的分 析和设计的学习,使学生获得模拟电子技术方面的基础知 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为深入学习电子技术及其在专 业中的应用打下基础。 1. 掌握基本概念、基本电路、基本方法和基本实验技能。 2. 具有能够继续深入学习和接受电子技术新发展的能力,
近似分析要“合理”。 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电子电路归根结底是电路。不同条件下构造不同模型。
2. 实践性
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 电子电路的测试方法 故障的判断与排除方法 EDA软件的应用方法
华成英 hchya@
五、如何学习这门课程
1. 掌握基本概念、基本电路和基本分析方法
信号的与执行
模拟电子电路
A/D转换
模拟电子系统 数字电子电路(系统)
计算机或其 它数字系统
D/A转换
模拟-数字混合电子电路
华成英 hchya@
四、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的特点
1、工程性
实际工程需要证明其可行性。强调定性分析。
实际工程在满足基本性能指标的前提下总是容许存 在一定的误差范围的。 定量分析为“估算”。
华成英 hchya@
§1 半导体基础知识
一、本征半导体 二、杂质半导体 三、PN结的形成及其单向导电性 四、PN结的电容效应
华成英 hchya@
以及将所学知识用于本专业的能力。
注重培养系统的观念、工程的观念、科技进 步的观念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的思维方法。提 倡快乐学习!
华成英 hchya@
七、考查方法
1. 会看:读图,定性分析 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
2. 会算:定量计算 3. 会选:电路形式、器件、参数
考查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能力 4. 会调:仪器选用、测试方法、故障诊断、EDA
“为现代信息技术奠定了基础”。
华成英 hchya@
二、模拟信号与模拟电路
1. 电子电路中信号的分类 “1”的倍数
数字信号:离散性
介于K与K+1之间
时需根据阈值确
定为K或K+1
“1”的 电压当量
任何瞬间的任何 值均是有意义的
模拟信号:连续性。大多数物理量为模拟信号。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清华大学 华成英
华成英 hchya@
绪论
一、电子技术的发展 二、模拟信号与模拟电路 三、电子信息系统的组成 四、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的特点 五、如何学习这门课程 六、课程的目的 七、考查方法
华成英 hchya@
一、电子技术的发展
电子技术的发展,推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之 “无孔不入”,应用广泛!
• 广播通信:发射机、接收机、扩音、录音、程控交换机、电 话、手机
• 网络:路由器、ATM交换机、收发器、调制解调器 • 工业:钢铁、石油化工、机加工、数控机床 • 交通:飞机、火车、轮船、汽车 • 军事:雷达、电子导航 • 航空航天:卫星定位、监测
他们in在B1e9l4l7年La1b1)月底发明了 晶体管,并在12月16日正式宣布 “晶体管”诞生。1956年获诺贝尔 物理学奖。巴因所做的超导研究于 1972年第二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第一个集成电路及其发明者 ( Jack Kilby from TI )
1958年9月12日,在德州仪器 公司的实验室里,实现了把电子器件 集成在一块半导体材料上的构想。42 年以后, 2000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58年集成电 路研制成功
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比较
华成英 hchya@
半导体元器件的发展
• 1947年 管
贝尔实验室制成第一只晶体
• 1958年 集成电路
• 1969年 大规模集成电路
• 1975年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第一片集成电路只有4个晶体管,而1997年一片集成
2. 模拟电路
模拟电路是对模拟信号进行处理的电路。 最基本的处理是对信号的放大,有功能和性能各异的放 大电路。 其它模拟电路多以放大电路为基础。
华成英 hchya@
三、电子信息系统的组成
传感器 接收器
隔离、滤 波、放大
运算、转 换、比较
功放
执行机构
信号的 提取
电路中有40亿个晶体管。有科学家预测,集成度还将按10倍
/6年的速度增长,到2015或2020年达到饱和。
学习电子技术方面的课程需时刻关注电子技术的发展!
华成英 hchya@
值得纪念的几位科学家!
第一只晶体管的发明者
(by John Bardeen , William Schockley and Walter Bratt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