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松花江水环境规划论文

合集下载

松花江干流治理工程生态护坡覆土改良研究

松花江干流治理工程生态护坡覆土改良研究

松花江干流治理工程生态护坡覆土改良研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如雨后春笋般地拔地而起。

而这些工程项目往往带来了许多环境问题,比如土壤侵蚀、水土流失等。

松花江作为我国最长的河流之一,在经济建设过程中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松花江干流治理工程生态护坡覆土改良研究成为了当今的一个重要课题。

松花江干流位于东北地区,流经黑龙江省和吉林省,是东北地区最大的干流,也是东北地区重要的水资源。

由于长期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导致了松花江流域的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

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等问题日益严重,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改善松花江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松花江的水资源,松花江干流治理工程生态护坡覆土改良研究应运而生。

该研究旨在通过改良护坡覆土材料,提高其生态效益,减少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从而实现对松花江流域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

针对松花江流域的地质特点和气候条件,研究人员选择了适合当地环境的覆土材料,如草本植物、树种等。

这些覆土材料不仅具有良好的护坡效果,还能够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改善土壤结构,减少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的发生。

这些植物材料还能够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提高植被覆盖率,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为当地的植物和动物提供更好的生存环境。

针对松花江流域严重的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问题,研究人员还进行了相应的覆土改良研究。

他们尝试利用生物工程技术,改善覆土材料的物理性能和生态效益,提高其对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的抵抗能力。

通过调整覆土材料的配方和施工工艺,改进施工工艺,提高覆土材料的护坡效果和耐久性。

这样一来,就能够实现对松花江流域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的有效控制,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和水资源。

松花江干流治理工程生态护坡覆土改良研究是当今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管理领域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

通过改良护坡覆土材料,提高其生态效益,可以有效减少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在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和水资源的也能够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更加稳固的社会生产力。

松花江水污染的现状和治理【范本模板】

松花江水污染的现状和治理【范本模板】

松花江水污染现状和防治措施【摘要】:通过对松花江水污染现状及原因的分析,了解到松花江水污染防治的必要性,从而浅谈一下对松花江水污染防治的措施.【关键字】:松花江、水污染、现状、防治措施1.松花江水污染现状1。

1污染现状据国家环保局2002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2002年按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和地表水资源质t标准评价松花江水系。

松花江水系监测101个断面:Ⅰ一劣V类水质比例分别为:1.0%、4.0%、22.8%、35。

6%、21。

8%和14。

8%。

嫩江为川类水质.松花江干流吉林省段以川类水质为主,黑龙江省段以vl类水质为主。

主要污染指标是挥发酚、生化需氧量和高锰酸盐指数.[1]图1松花江水系水质类别比例[2]1。

2 水污染主要原因1。

2。

1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对环境保护带来不利的影响东北地区是老工业基地,松花江流域长期以来形成了以重化工为主的工业结构,煤炭、石油等资源开发强度大,利用效率低,污染排放强度高。

1。

2.2工业污染源治理水平低工业废水排放量约占流域内废水总量的40%,并且呈不断增长的趋势。

石油化工、制药、食品酿造、冶金、造纸等行业是区域内的主导产业,也是污染严重的行业,设备陈旧,工艺落后,原材料及水资源利用率低,不仅难以实现稳定的达标排放,而且污染应急设施缺乏,容易发生水污染事故。

1。

2.3城市污水处理率低流域内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截至2004年底,只建成城市污水处理厂14座,处理能力156。

9万吨/日,实际处理量69.9万吨/日,全流域城市污水处理率不到15%.大量未经处理的城市污水直接排入河流,成为松花江流域水污染的重要来源。

1.2.4农业面源污染影响较大流域中下游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共有耕地面积5839万亩,化肥年施用量约203。

8万吨,平均化肥施用量为34.9公斤/亩,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8.5公斤/亩)和世界平均水平(6.3公斤/亩)。

农田退水汇入河流,加剧了流域水污染.[3]1.2。

浅谈松花江流域水资源规划

浅谈松花江流域水资源规划

浅谈松花江流域水资源规划摘要:松花江作为黑龙江省规模最大的江河,自古以来便有黄金水道的称誉,两岸的农业资源带来了较大的发展,水利工程的设施也相对得到了提升,为沿岸流域的农业发展提供了叫法的帮助。

为有效地发展松花江的水资源丰富的优势,使其丰富的资源配置得到提升,推动沿岸流域种植业的配置调整,响应国家提出的提水扩稻战略,使地表水与过境水的使用效率得到提升,进而增加农民的收入,必须要优化松花江流域的水资源规划。

关键词:松花江;流域;水资源规划前言:东北是我国粮食的主要产区之一,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粮食安全有着重要的保障作用,而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水资源为粮食的生产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为农业水资源承载力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伴随着水资源的匮乏和稀缺,松花江的水资源规划已经成为众多学者专家关注的重点,为其承载力的内涵和意义进行了深入探究。

本文将松花江流域的水资源规划进行分析,探寻水资源的最大经济效益,为我国农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帮助,同时也了解我国水资源与社会发展之间的联系。

1.松花江流域水资源规划的基本信息1.1松花江流域水资源的使用状况松花江作为东北三省的重要江河,流经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等省份,流经面积高达93.48万平方千米,而在这四个省份中,可以划分为以下的二级区:第二松花江、嫩江、额尔古纳河、乌苏里江、黑龙江干流、松花江干流、图们江与绥芬河。

松花江流经的水资源水量可以达到1493亿立方米,但可以得到利用的水资源量仅为666亿左右。

近几年中松花江流域的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可以达到300万平方千米,其中松花江的水资源实际灌溉面积仅为160万平方千米,这与水资源的使用情况难以达到相符的状态。

针对这种状况,相关部分必须要从中寻找原因,走访百姓家中,了解水资源供需状况不符的原因,进而为松花江的合理规划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

1.2我国松花江水资源面临的严峻局势目前,松花江的水资源同辽河中的水资源相比,拥有的资源量更加丰富,但其中的问题更加严重,例如水资源分配不均匀、水污染问题严重与地下开采严重等造成了目前松花江的水资源使用局势较为紧张,附近的水生态与水环境处于持续恶化的状况。

哈尔滨市松花江河道治理项目全面展开环境得到改善

哈尔滨市松花江河道治理项目全面展开环境得到改善

哈尔滨市松花江河道治理项目全面展开环境得到改善自:资深文案专家主题:哈尔滨市松花江河道治理项目全面展开环境得到改善尊敬的读者,近年来,中国各地不断加强对水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工作,以确保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同时也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为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城市,哈尔滨市也积极开展了松花江河道治理项目,旨在全面改善该地区的环境质量。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该项目的重要性、实施情况以及带来的环境改善效果。

为了更好地呈现哈尔滨市松花江河道治理项目的内容,以下将分为三个方面进行介绍:项目背景、实施情况以及环境改善效果。

一、项目背景哈尔滨市位于中国东北地区,长期以来,作为冰城的哈尔滨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大量游客。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松花江河水的质量逐渐受到严重影响,威胁到城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为应对这一问题,哈尔滨市政府积极推动松花江河道治理项目的实施。

二、实施情况松花江河道治理项目的实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河岸修复:修复河岸,加固堤坝,防止洪水侵蚀,提高河道的抗洪能力。

2. 水质改善:加强工业及生活污水处理,确保排放达标,减轻河水的污染程度。

3. 生态恢复:种植河岸植被,建设湿地公园,改善河道的生态环境,提高生物多样性。

4. 河道疏通:清淤清浚,保证河水畅通,防止水体污染。

三、环境改善效果截至目前,哈尔滨市松花江河道治理项目已取得一系列显著成效:1. 河道的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河岸植被逐渐恢复,水生生物种类增多,生态系统恢复到良好的平衡状态。

2. 河道水质有所提升。

经过治理后,水质指标逐渐达到国家标准要求,水体透明度得到明显改善。

3. 河道抗洪能力增强。

加固的堤坝有效防止了洪水的侵蚀,保障了周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综上所述,哈尔滨市松花江河道治理项目的全面展开,为该地区的生态环境改善做出了卓越贡献。

通过河岸修复、水质改善、生态恢复以及河道疏通等措施,该项目使得松花江河道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水质指标有所提升,河道抗洪能力增强。

太阳岛松花江湿地公园规划设计

太阳岛松花江湿地公园规划设计
地植被恢复试验区和鸟类栖息地恢复试验区ꎻ 湿地科
作者简介: 韦二雄 (1986-) ꎬ 男ꎬ 硕士ꎬ 高级工程师ꎮ 研究方向: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等ꎮ
※园林园艺 农业与技术 2024ꎬ Vol 44ꎬ No 05 12 9

普包含湿地动植物科普中心、 湿地讲堂、 湿地数字标
本、 云游 松 花 江 湿 地、 仿 真 互 动 湿 地、 寒 地 湿 地 花
3 2 3 云游松花江湿地
云游松花江湿地是松花江湿地科普中心设立的一
园、 湿地志愿者之家、 爱鸟志愿者之家、 湿地文创、
个数字化展示区ꎬ 旨在通过数字技术手段ꎬ 将松花江
海绵湿地、 哈尔滨市湿地节、 湿地眺望台、 湿地观鸟
沿线的湿地资源进行数字化呈现ꎬ 并提供互动性、 真
屋ꎻ 湿地游赏包括泥滩乐园、 湿地花园、 水上乐园、
实感和科普性的体验ꎮ 该专区涵盖了松花江流域的多
湿地艺术园、 湿地民宿、 湿地露营、 湿地码头ꎻ 湿地
农业与技术 ※园林园艺

心设置ꎬ 是一种独特的花园景观ꎬ 其以湿地植被为主
赏湿地自然风光、 体验水上娱乐活动的理想场所ꎮ 站
要设计元素ꎬ 通过布局、 景观构成、 植物种植等多种
在码头上ꎬ 游客可以远眺湖泊的波光粼粼ꎬ 感受湿地
手段ꎬ 展现出湿地生态的美丽和神秘ꎮ 在湿地公园中
的宁静祥和ꎬ 如果运气足够好ꎬ 还能看到在湖中嬉戏
设置一个种类丰富的湿地花园ꎬ 不仅可以增加游客的
的水鸟和在湿地觅食的白鹭ꎮ 此外ꎬ 码头附近还设有
游览体验ꎬ 还能够提高公园的生态价值和生态教育功能ꎮ

( 主要为杨树、 柳树和榆树等) 占地约 14 2hm ꎻ 中


裸露地占地 23 7hm ꎻ 北侧靠堤顶路有 1 处提水泵站

哈尔滨松花江北岸湿地景观的保护与利用

哈尔滨松花江北岸湿地景观的保护与利用

#
#
湿地面积逐渐被蚕食,水土流失加剧,生物多样性丧失 ,湿地功能和效益衰退,湿地生物的生存受到严重危及 ,制约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 保护、恢复与合理利 用湿地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问题. 为了充分发挥湿地 的生态环境效益,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松北区湿地 的保护与合理利用意义深远.
#
湿地恢复概念及指导理论
#
2、保护与监测 、
2、1水质监测 景观渠道沿岸湿地恢复最关键问题是保证中水的水质稳定. 足够且持续稳定的中水是湿地恢复的基础. 必须要求向景观渠道 排放中水的单位在排水之前做好监测工作,一旦发现水质满足不了 国家规定的水质要求应立即采取措施,坚决不允许排放,防止污染 景观渠道内水体. 2、2鸟类监测 鸟类迁徙考察. 每年春季4 月10 日至5 月10日,是该地区众 多夏候鸟、旅鸟往北迁徙的时候. 对该区域范围内进行鸟类考察, 以调查统计鸟类组成、种群数量、分布地点、行为特征等. 2、3植物监测 为了更好地掌握景观渠道沿岸植被演替规律,对景观渠道沿岸 植物进行监测。 2、4综合监测体系和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进行景观渠道沿岸的湿地植物资源调查和敏感区域的详查工作,调 查内容主要包括: 湿地主要类型、分布、面积、湿地生态系统结 构、功能和效益、生物多样性、湿地保护和利用情况、受人为影 响程度、湿地周边地区社会经济情况等. 重点为湿地监测和保护 开发研究建立第一手资料和信息储备. 在资源调查基础上建立湿 地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资源监测体系.
哈尔滨松花江北岸湿地景观的保护与利用 哈尔滨松花江北岸湿地景观的保护与利用
姓名:杨帆 学号:0820701013
哈尔滨松花江北岸的自然环境特征
受河床地貌和河流水文特征影响,松花江哈尔滨段南北两岸总 体地势为南高北低。北岸为松花江的泄洪区,由于长期受江水 洪泛侵蚀及河沙堆积,形成了大面积漫滩、湿草甸、蝶形洼地 、牛轭湖以及江中弧岛、河中沙洲பைடு நூலகம்洪水期并有轻度河网化分 布,在漫长的生物地质演化中形成了以水份为主导,以非地带 性沼泽、沼泽化草甸及低湿草甸植被为优势,并有岛状林及岛 屿植被特征的河谷洪泛湿地生态系和自然景观单元,洪水期一 望无际的水面,可延伸十几公里。

松花江哈尔滨市区段滩涂现状和保护利用探讨

松花江哈尔滨市区段滩涂现状和保护利用探讨

松 花 汀 哈 尔 滨 市 区段 自 19 8 0年 建 设 滨 洲 铁 路 桥 至 今 , 别 是 建 国 以来 , 岸 已经 形 成 了 防 洪 、 涝 、 水 、 特 两 排 供 航 运、 交通等基础设施 , 道不 断演变 , 上下游 形成 1 河 使 7处 大 小 滩 岛 , 程 在 15O 高 1. 0~19 O l 间 。 1.0n之
沿 岛修 建 了 堤 防 , 太 阳 岛 得 到 了 有 效 的 保 护 , 逐 步 发 使 并 展 成 为 哈 尔 滨 知 名 旅 游 景 区 。但 是 堤 防 建 设 阻 断 了 自然 空 间 , 人 水 之 间 树 立 起 丁人 为 屏 障 , 来 沿 江 贯 通 的 自 在 原
工 程 , 使 河 流 形 态 发 生 了不 同 程 度 的 改 变 , 破 了 多 样 均 打 性 生 物 群 落 赖 以 存 在 的 固 有 环 境 , 三 维 食 物 网 链 环 节 使 缺 省 , 响 了 河 流 生 态 系 统 的 健 康 和 稳 定 。 总 之 , 尔 滨 影 哈 的 湿 地 特 征 已 经 出 现 了严 重 的 衰 退 迹 象 。整 治 滩 涂 , 挽 救 湿 地 , 过 度 索 取 后 予 以 自然 界 的必 要 补偿 。 是
1 滩涂 现 状
哈 尔 滨 市 区 面 2 9k 松 花 江 干 流 贯 穿 市 区 , 4 m 。 肖 常 水 位 为 15 O 1.0m时 ( 顶 子 山 航 电 枢 纽 工 程 蓄 水 后 的 大 水 位 ) 相 应 的滩 地 、 洲 面 积 为 2 10 m , , 沙 l.9k 占市 区 面 积 的 4 9 % 。 其 中 , 坏 性 利 用 滩 地 面 积 5 .3k 占 滩 .7 破 8 3 m ,

松花江哈尔滨段水环境监测布点选择及数据分析

松花江哈尔滨段水环境监测布点选择及数据分析

松花江哈尔滨段水环境监测布点选择及数据分析陈炳全【摘要】松花江是黑龙江省境内最重要的河流,在黑龙江的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水环境监测中河流断面的布点方法,以松花江哈尔滨段为例为研究对象设置了大顶子山、呼兰河口、阿什河口和朱顺屯四个监测断面,对水样进行采集、保存和预处理.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松花江哈尔滨段2011~2012年大顶子山、朱顺屯和阿什河口下三个断面水质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松花江哈尔滨段水质呈明显的时变形,枯水期水质较差, 大部分时间处于Ⅴ类水质,主要由于枯水期河流流量较小,自身净化能力较弱,无法完成污染物的混合降解,同时受农业灌溉废水及化肥污水影响氮磷含量均超出标准;在丰水期水质整体明显好转,有少数月份能达到三类水质标准.有关部门应加强对松花江周边河流的排放口监控,限制工业农业以及城市生活污水排入浓度,淘汰落后设备,不断提高松花江水质水平.【期刊名称】《地下水》【年(卷),期】2017(039)004【总页数】4页(P77-80)【关键词】水质监测;断面选择;模糊综合评判法;松花江【作者】陈炳全【作者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9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5221.1 松花江水质监测的意义松花江是黑龙江省境内最重要的河流,在黑龙江的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2005年吉化硝基苯污染事件之前,也一直作为哈尔滨市的引用水源地,因此,对松花江的水质监测就显得尤为必要。

水质监测在河流水污染监控的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对江、河、湖泊、水库、海洋等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因子进行常规监测,让我们能够掌握水质的现状及其变化趋势,对有污染排放的单位评价其排放是否符合标准,为污染的管路提供依据。

同时,根据监测获得的数据,国家环保行政部门能以此为依据制定相应的环保规划、法规及标准。

1.2 松花江哈尔滨段的概况、断面的选择及布点方案松花江的哈尔滨段共涉及到 6 个区域,松花江干流江段经过的区域依次为朱顺屯(A 区)、阿什河口下(B 区)、呼兰河口下(C 区)、大顶子山(D 区);松花江一级支流包含区域为阿什河口内(E 区)和呼兰河口内(F 区)[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规划与管理论文学院民用航空学院专业交通运输班级1434170202学号143417020217姓名程冠乔指导教师刘祚希摘要松花江是东北人民的母亲河,流经我的家乡哈尔滨,但随着东北工业的振兴,哈尔滨地区松花江流域的重工业发展迅速,再加上治理乏力,打击力度不够,哈尔滨地区松花江流域的水污染愈发严重。

至此,本文主要研究松花江哈尔滨段水污染的治理,并结合前辈治理水污染的经验,分析了松花江哈尔滨段水污染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水污染治理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松花江;水污染;水利工程目录1自然地理 (1)2松花江流域概况 (2)3松花江流域面临的主要污染问题 (2)4造成污染的主要原因 (3)5松花江水污染案例 (3)6水利工程建设与保护 (4)6.1水利工程 (4)6.2防洪工程 (4)7对松花江哈尔滨段水污染治理提出的建议 (5)7.1应该加强对松花江水体质量的监测 (5)7.2建议农民少使用农药,绿色农业 (5)7.3生活污水合理排放,废水循环利用 (5)7.4充分发挥舆论的引导和监督作用 (6)8结束语 (6)1自然地理位置:哈尔滨市位于东经125°42'~130°10′、北纬44°04'~46°40′之间,地处中国东北北部地区,黑龙江省南部。

全市辖道里、道外、南岗、太平、香坊、动力、平房7个区和阿城、双城、五常、尚志、宾县、呼兰、巴彦、依兰、方正、木兰、通河、延寿12个县(市),总面积5.3万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660.3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213.84平方公里。

地貌:哈尔滨市地貌为东部、北部呈低山丘陵和西部平原的特征。

地形地貌的总趋势是东高西低,全市总面积中,山地1.8万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的34%;丘陵⒈1万平方公里,占21%;平原2.4万平方公里,占45%。

气候:哈尔滨地处欧亚大陆东部中高纬度,气候类型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在黑龙江省农业气候区划中为松嫩平原东部温暖半湿润区。

其特点是春季气候多变,干燥多风;夏季降水集中,温热湿润;秋季降温迅速,初霜较早,农作物易遭危害;冬季干寒漫长。

年内气温2.3~4.4℃,无霜期119~146天;年降水量一般为495~600毫米,因地形差异降水量由东向西递减,降水多集中在6~9月,占全年总降水量的80%左右,比同纬度其它地区高1~4倍,具有雨热同季特点。

平均日照时数2670小时,年日照率达55~66%,太阳辐射量为111.55千卡/平方厘米,活动积温稳定通过10C o至稳定结束10C o,日期在130天左右,保证率积温在2300C o~2831C o以上,完全能满足一季作物生长的需要。

水文:哈尔滨市境内的大小河流均属于松花江水系,主要有松花江、呼兰河、阿什河、拉林河、牤牛河、蚂蜒河、东亮珠河、泥河、漂河、蜚克图河、少陵河、五岳河、倭肯河等。

松花江发源于吉林省长白山天池,其干流由西向东贯穿哈尔滨市地区中部,是全市灌溉量最大的河道。

一年中降水主要集中在6~9月,占全年降水量的70%以上。

哈尔滨市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为1363立方米,特点是自产水偏少,过境水较丰,时空分布不均,表征为东富西贫。

2松花江流域概况松花江流域地处我国东北地区的北部,流域西部以大兴安岭为界,东北部以小兴安岭为界,东部与东南部以完达山脉、老爷岭、张广才岭、长白山等为界,西南部的丘陵地带是松花江和辽河两流域的分水岭。

流域总面积56.12万2km ,其中平原区面积21.21万2km 、山丘区面积34.91万2km 。

松花江流域水系发育,支流众多,流域面积大于10002km 的河流有86条,大于100002km 的河流有16条。

松花江是我国七大江河之一,有第二松花江和嫩江南北两源。

流域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961亿3m ,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818亿3m 、地下水资源量324亿3m 、地表与地下水资源不重复量143亿3m 。

松花江流域是我国重工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重要的农业、林业和畜牧业基地。

行政区涉及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和辽宁四省(自治区)的24个市(地、盟)、84个县(市、旗)。

2007年全流域总人口5353万人,国内生产总值9713亿元,工业增加值4476亿元;耕地面积20832万亩,农田有效灌溉面积4290万亩,粮食总产量5323万吨。

3松花江流域面临的主要污染问题由于历史和社会原因,中国最大的化工企业建在松花江上游。

在吉林市已建成的大批化工等企业排污使松花江水受到严重污染,给松花江的有机污染的消除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

吉林市早已兴建工业污水处理厂,利用污水处理厂将化工等企业工业污水进行处理,这对减少松花江的有机污染已起重要作用。

但吉林市污水处理厂除去的有机污染物大多数是易降解或比较容易降解的有机污染物,而对那些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如多环芳烃,硝基类化合物,氯苯类化合物的去除率并不高,这些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是松花江有机污染的主要有机毒物。

在第二松花江的松源市和松花江的肇源段面沿江正在采油作业,石油的的污染时刻威胁松花江水质。

支流的齐齐哈尔、牡丹江等工业城市对水系的有机污染,以及沿江哈尔滨等城市的有机污染物排放都不容忽视。

松花江干流污染主要来自3方面:①第二松花江吉林省工业排污和嫩江齐齐哈尔市及干流的大庆、哈尔滨市等工业排污;而许多企业属于以能源和原材料为主的高耗水、高排水的产业结构,治理设施薄弱及生产工艺落后是松花江水质污染的主要因素;②沿江河城镇生活排污;③农业灌溉携带到江河中的农药化肥等有毒、有害污水。

4造成污染的主要原因a.农业面源污染影响大流域中下游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共有耕地面积5839万亩,化肥年施用量约203.8万吨,平均化肥施用量为34.9公斤/亩,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8.5公斤/亩)和世界平均水平(6.3公斤/亩)。

农田退水汇入河流,加剧了流域水污染。

b.工业污染源治理水平低工业废水排放量约占流域内废水总量的40%,并且呈不断增长的趋势。

石油化工、制药、食品酿造、冶金、造纸等行业是区域内的主导产业,也是污染严重的行业,设备陈旧,工艺落后,原材料及水资源利用率低,不仅难以实现稳定的达标排放,而且污染应急设施缺乏,容易发生水污染事故。

c.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对环境保护带来不利的影响东北地区是老工业基地,松花江流域长期以来形成了以重化工为主的工业结构,煤炭、石油等资源开发强度大,利用效率低,污染排放强度高d.环境监测和环保执法监管能力不足松花江流域环境监测、预警、应急处置和环境执法能力薄弱,环境违法处罚力度不够。

5松花江水污染案例中国石化集团吉林双苯厂爆炸事件,引发松花江水体严重污染,给松花江两岸工业生产、居民生活造成严重损失。

事故发生前,现场共有原料、产品约为1349.61吨,其中苯358.8吨、硝基苯697.08吨、苯胺77.43吨、硝酸216.3吨。

事故发生后,回收的物料约为337.6吨,其中苯100吨、硝基苯237.6吨。

其余物料通过爆炸、燃烧、挥发、地面吸附、导入污水处理厂和进入松花江等途径损失。

经专家组计算,爆炸发生后,约有98吨物料(其中苯17.6吨、苯胺14.7吨、硝基苯65.7吨)流入松花江。

事故发生后,第一次水体检测结果是硝基苯为1703毫克/升、苯为223毫克/升、苯胺为1410毫克/升,分别超出排污标准851.5倍、2230倍和1410倍这一事件引起国务院和国家环保总局领导高度重视,治理水污染工程已迫在眉睫。

我省应抓住这一有利契机,加大治理整顿力度。

目前松花江两岸设置的化工厂、造纸、糖业、发电等生活中的废水、垃圾、农(水)田当中的废水含农药成份,总排放量在5000万吨,应该全面规划彻底进行整顿,保护松花江水资源6水利工程建设与保护6.1水利工程规划范围已建大型水利工程有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工程,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满井子镇江南村的松花江中下游江段,距哈尔滨市48km,是黑龙江省重点工程。

2008年年底建成,2009年工程开始蓄水,以航运、发电和改善哈尔滨市水环境为主,同时具有交通、水产养殖和旅游等综合利用功能。

枢纽坝线总长3249.8m,正常蓄水位116m。

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工程是松花江流域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

松花江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工程平面布置见图1。

该工程使松花江哈尔滨段枯水期水位基本能保持在116.00m左右,改善了航运条件、水利灌溉;由于水位抬升,原本退化裸露的沼泽湿地得到较好的水源补给,尤其回水区滩涂大量淹没,沼泽湿地得以自然恢复,从而改善了沿江生态景观。

这些都为沿江地带的振兴和发展带来了机遇。

然而枢纽投入运行后水文、水力参数的变化对洄游鱼类等生物带来了负面影响,易造成遗传隔离;流速变缓增加了水体水质恶化及富营养化的风险。

6.2防洪工程主城区在松花江南岸,人口密集、商贸发达的道里、道外和太平区以及正开发建设的群力地区,地面高程较低,直接受洪水威胁。

松北新区是哈尔滨未来50a发展的主要城区,地面高程多在118m左右,地势低平,全在洪水威胁之下。

哈尔滨市防洪工程包括加高加固堤防,哈尔滨公路大桥、滨洲、滨北铁路桥扩孔、北岔河道疏浚,河道滩岛整治等。

松花江北汉开挖泄洪渠段疏浚已完工,松花江北岸防洪抢险通道正在建设。

按照哈尔滨市总体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松花江北岸及呼兰河两岸将建成生态园林新城区,以湿地公园为主的生态系统廊道,至2020年,松北区防洪标准提高到200a一遇,呼兰河防洪标准提高到100a 一遇,完成百里生态长廊,万顷湿地建设的宏伟目标。

7对松花江哈尔滨段水污染治理提出的建议7.1应该加强对松花江水体质量的监测在地表水环境监测方面,每周对沿江的集中式引用水源地水质进行监测分析;在化冰期,每日在各例行监测断面采集地表水和集中式引用水源地水样,分析苯和硝基苯含量;在地下水环境监测方面,对事故发生点下游沿江各地地下水水质实行周报制度。

在土壤、农产品及空气质量监测方面,应分别于春耕前第一次农灌后和第一次农业收获之后采集典型用地土77壤进行全面分析。

此外,要做好春季江面解冻时的水质监测工作,确保饮用水安全,并及时向社会发布关监测信息。

要对松花江沉积物样和水生生物样进行全面分析,准确地掌握松花江的水质污染状况,为松花江水污染防治提供基础数据。

7.2建议农民少使用农药,绿色农业建立生态农业工程。

可用生物肥料替代化学肥料。

世界各国都在开发利用空气重的固氮蓝作为水稻肥料,印度已向全国8000万顷稻田施用生物肥料。

全面施用有机肥,做到秸秆100%还田,也是一种好方法。

农家肥不但经济,还能改变土壤的板结,恢复地力。

也可以用生物农药取代化学农药,用基因工程开发抗虫害的作物新品种。

在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生态农业新技术,以彻底根除化肥、农药对水资源的污染。

7.3生活污水合理排放,废水循环利用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是解决城镇水污染的重要手段,经过处理净化后的城市废水清、污分离,再生与回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