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刺痤疮中医诊疗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粉刺(痤疮)

[概述]

粉刺又称“肺风粉刺”。多因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肺胃湿热,复感风邪而发病。以面部、前胸、肩背部炎性丘疹、结节或囊肿为特点的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常伴皮脂溢出。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痤疮。

【诊断】

一、诊断要点

1.基本损害红色炎性丘疹,亦可演变为脓疱,可见白头粉刺或黑头粉刺。严重者可形成硬结、囊肿。

2.好发于面部及胸背部等皮脂腺分布密集部位,常伴有皮脂溢出。

3.多发于男女青春期。青春期过后,多数病情可自然减轻。亦见年龄偏大迟发者,多于内分泌紊乱有关。

二、类证鉴别

1. 与酒渣鼻鉴别酒渣鼻多在中年以上发病,皮损仅分布在以鼻为中心的面部,皮损除丘疹、脓疱外,还有红斑、毛细血管扩张,晚期可有结缔组织增生。

2. 与白屑风鉴别白屑风分布较广,以炎性红斑为主,见油腻鳞屑,无毛细血管扩张。

【辩证】

本病多因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肺胃湿热,复感风邪而发病。

1肺胃蕴热证皮疹色鲜红,以丘疹、脓疱为主,或有痒痛,皮脂溢出明显,大便干燥。舌红苔白或黄腻,脉浮数。

2湿热蕴毒证皮疹红肿疼痛,或有脓疱,伴口臭,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3痰湿瘀结证皮疹色暗红,以结节、囊肿为主,或有纳呆,便溏。舌淡胖苔薄,脉滑。

4冲任不调证见于女性患者。月经前皮疹明显增多加重,月经后皮疹减少或减轻,可伴有月经不调,月经量少,经前心烦易怒,乳房胀痛不止。舌红苔薄黄,脉弦细数。

【治疗】

一、辨证论治

1.肺胃蕴热证

治法:清肺胃热。

方药:枇杷清肺饮加减。枇杷叶、桑白皮、黄芩、生石膏、生栀子、牡丹皮、枳壳、熟军、连翘、蒲公英等加减。

2.湿热蕴毒证

治法:清热解毒。

方药:清脾除湿饮合五味消毒饮加减。生白术、茯苓、生枳壳、泽泻、黄芩、黄柏、生地、生栀子、连翘、苦参、金银花、野菊花等加减。

3.痰湿瘀结证

治法:祛痰化湿,化瘀散结。

方药:化瘀散结丸加减。陈皮、皂刺、夏枯草、生牡蛎、生意米、猪苓、当归、赤芍、桃仁、红花、丹参、金银花等。

4冲任不调证。

治法:调理冲任。

方药:柴胡疏肝汤加减。柴胡、郁金、白芍、女贞子、旱莲草、鱼腥草、蒲公英、丹参、山楂、甘草等。

二、中成药

连翘败毒丸、二妙丸、归参丸、栀子金花丸、梅花点舌丹、大黄蛰虫丸等。

三、外治法:

1.大黄、硫磺适量水调外用。

2.化毒散软膏外用,适用于囊肿、结节型皮损。

3.皂角、透骨草水煎外洗。

四、西医治疗原则

1.局部以去脂、消炎、溶解角栓为原则。

2.病情较严重者可选择口服抗生素、维甲酸类药物、性激素治疗。

五、其他治疗

皮肤清疮护理、面膜和药物导入。

【预防】

1.注意面部清洁,经常用温水洗面。

2.忌食辛辣、油炸油腻、高糖分等食物;多食新鲜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3.不滥用化妆品。

4.禁止用手挤压粉刺,以免感染、遗留瘢痕。

【疗效判定】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8-94)

(一)治愈:皮肤损害消退,自觉症状消失。

(二)好转:自觉症状明显减轻,皮损消退30%以上。

(三)未愈:皮损及症状均无变化或皮损消退不足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