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造型基础模拟题

合集下载

陶瓷造形与成形模拟题

陶瓷造形与成形模拟题

《陶瓷造形与成形》模拟题一.填空题1.陶瓷常见的成型方法可塑成型、注浆成型、压制成型。

2.一般陶瓷生产的主要工艺流程:练土→成形→干燥→素烧→绘底稿→上釉→烧成→完成配料→磨细→成型粉料→干燥→上釉→烧成。

3.坯体在烧成过程中的物理变化是体积收缩、气孔减少、致密度提高、强度增加、颜色改变。

4.古代陶瓷杯的造型分为高足杯、爵杯、鸽形杯双联杯、马蹄杯、铃铛杯、鸡缸杯、方斗杯、套杯。

5.陶瓷常见的成型方法是:可塑成型、注浆成型、压制成型。

6.试简述陶瓷三大原料名称硅质原料、粘土类原料、熔剂性原料及硅质原料在陶瓷生产中的作用是粘土类、石英类、长石类原料。

7.陶瓷可分为新型陶瓷与传统陶瓷两大类。

二.简答题1.新型陶瓷制品的生产过程中的成形是指什么?成形是将坯料制成具有一定形状和规格的坯体。

成形技术与方法对陶瓷制品的性能具有重要意义,由于陶瓷制品品种繁多,性能要求、形状规格、大小厚薄不一,产量不同,所用坯料性能各异,因此采用的成形方法各种各样,应经综合分析后确定。

2.原始社会的陶器造型有哪些特点?陶器的发明,标志着新石器时代或野蛮时代的开始,它成为人类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用具。

原始社会的陶器造型,是以适用为主要目的,与工艺技术水平的不断变化相适应的。

最早的造型,简单而又稚朴,随着技艺的提高,陶器造型的式样也逐渐繁复起来。

古籍中对不同形状,不同用途的陶器,有不同的称谓,如用作汲水或盛装的有壶、缶、盂等;用作烹食的有鼎、甄、釜、罐等;用作贮藏的有瓮、坛、罐、尊等;用作洗涤的有洗、盆、匜等。

这些虽然是直接为日常生活用品,但我们的祖先在造型设计和制作时,很注意造型的审美功能。

能够灵活的掌握各种线条的曲直变化,善于运用空间、虚实、疏密、繁简、强弱、质地和色彩等对比手法,就是器物上的某些附加物如耳、流口、足的处理,也能恰到好处地起到对称、均衡与稳定作用。

原始社会的陶器造型,不但为随之出现的青铜器的造型所沿用,而且为日后大量出现的陶瓷器的造型所继承和发展。

陶瓷陈设品的造型设计考核试卷

陶瓷陈设品的造型设计考核试卷
D.易溶于水
3.陶瓷陈设品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哪些环节?()
A.制泥
B.成型
C.修坯
D.包装
4.以下哪些属于陶瓷陈设品的装饰技法?()
A.釉下彩
B.釉上彩
C.雕刻
D.窑变
5.陶瓷陈设品造型设计的方法包括以下哪些?()
A.抽象设计
B.写实设计
C.意象设计
D.结构设计
6.以下哪些元素在陶瓷陈设品造型设计中可以体现作品的文化内涵?()
2.窑烧环节对作品效果影响显著,可通过控制烧成温度、时间及气氛来达到理想效果。关键因素包括温度曲线、窑内气氛和釉料适应性等,需根据作品特点进行调整。
3.陶瓷陈设品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应考虑空间、风格和光线等因素,设计时要与所处环境相协调,如现代简约空间可选择抽象造型的陶瓷作品。
4.创新设计可结合现代审美需求,对传统工艺进行改良,如运用数字化设计技术。同时,关注市场趋势,如环保、互动性等,使传统陶瓷陈设品更具现代感。
C.环境艺术设计
D.工艺设计
10.陶瓷陈设品设计中的功能性考虑包括以下哪些方面?()
A.实用性
B.舒适性
C.美观性
D.安全性
11.以下哪些环节是陶瓷陈设品造型设计的关键步骤?()
A.设计草图
B.制模
C.成型
D.釉料选择
12.陶瓷陈设品的色彩和质感可以通过以下哪些方式来确定?()
A.釉料选择
B.窑烧
C.色彩调配
C.背景搭配
D.观众互动
19.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陶瓷陈设品的收藏价值?()
A.作者知名度
B.制作工艺
C.独特性
D.历史价值
20.陶瓷陈设品的市场定位可以通过以下哪些方面来考虑?()

陶瓷雕塑基础模拟题

陶瓷雕塑基础模拟题

《陶瓷雕塑基础》模拟题一.填空题1.雕塑按照功能划分(纪念性)雕塑、(主题性)雕塑、(装饰性)雕塑、(功能性)雕塑以及(陈列性)雕塑五种。

2.陶瓷雕塑按制品可分(素雕)和(彩雕)两种,包括陈列美术品、日用生活器皿及玩具等。

3.陶瓷雕塑的成型技艺有:(古窑渣胎碗的拉坯)工艺、(揉泥与拉坯)工艺、(挖塑)工艺、(围筑塑造)工艺、(堆贴塑造)工艺、(镶器成型)工艺。

二.名词解释1.陶瓷雕塑陶瓷雕塑是以陶或瓷为成型材料塑造可视和可触的实体性立体艺术形象。

是反映社会生活、人文精神,具有独立的审美性和审美理想的一种艺术形式。

并且物质性的瓷泥通过窑火进行变幻和肯定来凝聚具有艺术生命力的作品,其工艺性和材质特性渗透于造型创作的整个过程中,并且表现出强烈的神秘感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力,是其他材质雕塑不可替代的一门艺术种类。

2.彩塑以黏土加上纤维物、河沙、水,揉合成的胶泥为材质,在木制的骨架上进行形体塑造,阴干后填缝、打磨,再着色描绘的作品称彩塑。

3.创作素材创作素材指的是艺术家为了把握在创作中的方向和主题而收集的相关资料,包括平时的速写稿、泥稿以及各种相关的书籍、图片、资料等等。

陶瓷雕塑创作素材内容很广,包括传统题材和现代题材中的人物、动物,以及各类与艺术观念有关的具有特定形式意味的题材等。

4.陶瓷雕塑成型的概念具有一定体积的各种陶瓷制品多是薄壁空心的。

所谓成型,就是制成这种空心坯胎雕塑造型的方法与过程。

5.视觉肌理视觉肌理就是对一切外部事物表面痕迹、质感的捕捉。

它存在于自然界中,在你的知识经验范围内亦或是非知识经验范围,不需要经过感情体验,只是通过最基本的视觉系统就可以识别出来的,并形成具体视象的。

6.挖塑工艺挖塑是为适应陶瓷雕塑烧制需空膛的要求,而在造型完成后挖空内膛的工艺。

挖塑可采用陶质泥料或瓷质泥料制作,但大体量雕塑主要采用陶投影泥料制作。

瓷性泥料有一个特点,水分挥发到一定程序就相当硬,较难塑造。

而较湿时,稍微多加触动就会渗水流淌,甚至坍塌,所以瓷性泥料不适于手工塑造体量较大形态复杂的雕塑。

陶艺造型考试题及答案

陶艺造型考试题及答案

陶艺造型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10分)1. 陶艺造型中,以下哪个不是基本的成型方法?A. 手捏成型B. 拉坯成型C. 压模成型D. 雕刻成型答案:D2. 制作陶艺时,以下哪种材料不是常用的陶土?A. 高岭土B. 瓷土C. 石膏D. 紫砂土答案:C3. 陶艺作品在烧制前需要进行的步骤是?A. 干燥B. 打磨C. 上釉D. 以上都是答案:D4. 以下哪个不是陶艺装饰技法?A. 彩绘B. 浮雕C. 镶嵌D. 雕刻答案:D5. 陶艺作品在烧制过程中,以下哪个温度范围不是烧制温度?A. 800℃-1000℃B. 1000℃-1200℃C. 1200℃-1400℃D. 1600℃-1800℃答案:D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6. 陶艺造型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作品的最终效果?A. 陶土的选择B. 烧制的温度C. 造型的设计D. 装饰的技法答案:ABCD7. 陶艺作品在制作过程中,以下哪些步骤是必要的?A. 揉泥B. 制作C. 干燥D. 烧制答案:ABCD8. 以下哪些是陶艺作品的常见釉色?A. 青釉B. 白釉C. 黄釉D. 黑釉答案:ABCD9. 陶艺作品在烧制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包括?A. 变形B. 裂纹C. 气泡D. 颜色不均答案:ABCD10. 陶艺作品的装饰技法中,以下哪些是常见的?A. 釉下彩绘B. 釉上彩绘C. 浮雕D. 镶嵌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1. 陶艺作品的烧制温度越高,作品越坚固。

(对)12. 陶土的干燥过程需要避免阳光直射。

(对)13. 陶艺作品在烧制前不需要上釉。

(错)14. 陶艺作品的装饰技法中,浮雕只能在作品表面进行。

(错)15. 陶艺作品的烧制过程中,温度控制是影响作品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对)16. 陶艺作品的制作过程中,拉坯成型是唯一的成型方法。

(错)17. 陶艺作品在烧制后,不需要进行任何后续处理。

(错)18. 陶艺作品的装饰技法中,彩绘只能在釉下进行。

陶瓷成型基础模拟题

陶瓷成型基础模拟题

《陶瓷成型基础》模拟题一.填空题1.将陶瓷坯料制成具有一定形状和规格的坯体的工作过程。

陶瓷器成型方法有:可塑成型、注浆成型和干压成型等成型方法。

2.石膏模型的弱点是使用寿命短,耐热性差,塑料模型未能大量使用是因为模型使用温度也比较低,素陶模型目前还无法用于生产是由于尺寸的一致性差,甚至发生变形,而整体又较重。

3.旋压成型分阴模成型和阳模成型两种。

阴模成型的石膏模内凹,模内放坯料,模型内壁决定坯体外形,型刀决定坯体内部形状。

多用于杯、碗等器形较大、内孔较深、口径小的产品的成型。

4.滚压成型机种类很多,按结构可分为固定式、转盘式、往复式、椭圆链式滚压成型机和万能滚压成型机;按传动机构分机械式和液压式。

5.注浆前的扣模、擦模操作要注意模型对口面必须清扫干净注意保护好模型的棱角防止磨损。

6.强化注浆方法有压力注浆、真空注浆、离心注浆和成组注浆、热浆注浆。

7.注浆成型的基本注浆方法分为单面注浆、双面注浆。

8.根据坯料的性能和含水量不同,成形方法可以分为三大类:可塑法成形、注浆法成形、压制成形。

9.日用陶瓷可塑成型方法主要有:旋压成型、滚压成型、拉坯成型、塑压成型等。

10.可塑性的定义含适量水分的泥团,在一定外力作用下产生形变而不开裂,除去外力后仍保持其形变的性能。

11.注浆方法主要有基本注浆方法、强化注浆方法、其它注浆成形方法。

12.烧成制度包括温度制度、气氛制度和压力制度。

压力制度是保证温度制度及气氛制度实现的条件。

13.模型的材料石膏模型、多孔树脂模型、无机填料模型。

14.粘接将分别成形好的陶瓷部件粘成完整坯件的操作。

有湿接和干接操作方式。

15.必须使釉处于压应力状态才能提高它的机械强度,可以使釉的膨胀系数略小于坯体来实现。

16.普通注浆成型方法空心注浆法即单面注浆;实心注浆即双面注浆。

二.名词解释石膏模用石膏为原料加工制成,供成形坯体使用的工作模具。

烧成将坯体焙烧成陶瓷制品的工艺过程。

雕镶手工雕削、镶嵌、粘接坯料而制成坯体的方法。

大学陶艺课考试题和答案

大学陶艺课考试题和答案

大学陶艺课考试题和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陶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哪个时期?A. 新石器时代B. 商朝C. 周朝D. 汉朝答案:A2. 下列哪个不是陶艺的基本成型方法?A. 手捏成型B. 拉坯成型C. 铸造成型D. 泥板成型答案:C3. 釉料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增加强度B. 提高美观C. 增加重量D. 增加硬度答案:B4. 陶艺作品的烧制温度通常是多少?A. 800-1000℃B. 1000-1200℃C. 1200-1400℃D. 1400℃以上答案:C5. 以下哪个是中国古代著名的陶艺作品?A. 唐三彩B. 青铜器C. 景泰蓝D. 紫砂壶答案:A6. 陶艺作品的装饰技法不包括以下哪项?A. 彩绘B. 雕刻C. 镶嵌D. 抛光答案:D7. 陶艺中,釉下彩是指什么?A. 在釉料上绘画B. 在釉料下绘画C. 在陶土上绘画后再上釉D. 在陶土上绘画后再烧制答案:B8. 陶艺作品的干燥过程通常需要多长时间?A. 几小时B. 一天C. 一周D. 一个月答案:C9. 以下哪个不是陶艺作品的烧制方法?A. 电窑烧制B. 柴窑烧制C. 气窑烧制D. 水窑烧制答案:D10. 陶艺作品的釉料通常需要在什么温度下烧制?A. 800℃以下B. 800-1000℃C. 1000-1200℃D. 1200℃以上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陶艺作品的成型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三个阶段。

答案:揉泥、成型、修整12. 陶艺作品的装饰技法中,______是指在陶器表面刻画出图案或文字。

答案:雕刻13. 陶艺作品的烧制过程中,______是指在高温下使陶土中的水分蒸发,使陶土硬化的过程。

答案:干燥14. 釉料的主要成分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石英、长石、高岭土15. 陶艺作品的烧制过程中,______是指在烧制过程中控制窑内温度和气氛的过程。

(完整word版)陶艺考试试题

(完整word版)陶艺考试试题

陶艺基础期末考试题1一、填空(每小题4分,共20分)1、釉上彩的“烤花”温度一般在( 700度—900度) 之间。

2、绘制釉上彩的笔主要有( 勾线笔)、(彩笔)、(蘸色笔)、(扒笔)。

3、泥板制作陶艺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容易形成较大的( 完整的表明),成型速度较快。

4、釉上彩绘画的基本表现技法是(勾填法)。

5、画没骨画的新花用老油调料,主要是蘸(樟脑油)画,因瓷釉面没有吸水性,光滑。

6、彩陶是陶艺的一种重要的装饰手法,分为(釉上彩)和(釉下彩)等形式。

二、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中国成熟的瓷器——青瓷,最早在(A )地区出现。

A、浙江B、福建C、广东D、河南2、我国在( A )烧制成真正的瓷器。

瓷器的出现,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A、东汉晚期B、西汉晚期C、东汉时期D、东汉早期3、在以下说法中,最正确的说法是:( C )A、斗彩就是釉上五彩B、斗彩就是釉下三彩C、斗彩既是釉下彩,也是釉上彩D、斗彩就是珐琅彩4、宋代汝窑窑址在今天的(D )。

A、河南临汝B、河南平顶山C、河南开封D、河南宝丰清凉寺5、宋代定窑白瓷釉色特征为(D )。

A、灰白色B、青白色C、纯白色D、白中闪黄色6、宋代磁州窑装饰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D )。

A、白地绿斑B、珍珠地划花C、铁锈花D、白地黑花7、从河北省阳原县泥河湾地区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陶片来看,在中国陶器的产生距今已有( C )多年的悠久历史。

A、1700B、17000C、11700D、1170008、英语中的“CHINA”最初的意思是(D )。

A、华夏B、中华C、中国D、瓷器9、我国白瓷的起源可以上溯至( D )A、三国时期B、两晋时期C、南北朝时期D、北朝的北齐时期末期10、(B )的收藏是所有文物收藏中时间最长,数量、品种最多的一项。

A、石器B、古陶瓷C、青铜器D、玉器三、简答题(每题6分)1、刻坯装饰的步骤?用特殊的刀具在干燥的坯体上刻画出装饰纹样,然后上透明油烧成,主要步骤包括:描图、刻大形、粗刻、细刻。

陶瓷艺术基础知识试题

陶瓷艺术基础知识试题

陶瓷艺术基础知识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陶瓷的基本成分是:A. 纸土和水B. 砂土和纸C. 黏土和水D. 沙土和石灰2. 下列哪一种是典型的陶瓷烧成温度范围:A. 500-800℃B. 800-1000℃C. 1000-1200℃D. 1200-1400℃3. 下面哪一种陶瓷工艺可以使陶瓷表面变得更亮滑:A. 喷釉B. 绣花C. 雕刻D. 压花4. 陶瓷在制作过程中通常需要进行下列哪一种工艺:B. 刨刀C. 挤压D. 缝纫5. 下列哪种颜色是在瓷器烧制过程中产生的:A. 黄色B. 蓝色C. 绿色D. 红色6. 下列哪一个器物不属于传统陶瓷范畴:A. 花瓶B. 杯子C. 陶罐D. 塑料盆7. 乌黑发亮的陶瓷器通常采用下列哪种技法:A. 开片B. 捺花D. 烧毛8. 陶瓷器的釉面通常是哪一种颜色:A. 白色B. 黑色C. 红色D. 蓝色9. 下列哪种陶瓷器重量较轻:A. 瓷器B. 陶器C. 瓷塑D. 陶塑10. 陶瓷器具有下列哪种特性:A. 透明B. 导电C. 导热D. 密度大11. 下列哪一种颜色是瓷器釉面中添加金属氧化物所形成的:A. 紫色B. 黄色C. 红色D. 绿色12. 瓷器的烧制温度通常为:A. 500-800℃B. 800-1000℃C. 1000-1200℃D. 1200-1400℃13. 下列哪一种技法是刻花技艺:A. 丝织B. 捺花C. 刺绣D. 喷釉14. 闻名世界的地方陶瓷产区是:A. 陕西B. 山西C. 江西D. 浙江15. 下列哪一种陶瓷属于宋代官窑:A. 青花瓷B. 青瓷C. 白瓷D. 黑瓷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40分)1. 陶瓷的制作原料主要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组成。

2. 陶瓷制品完成成型后需要进行__________的处理。

3. 陶瓷制作过程中通常需要进行的工艺之一是__________。

4. 陶瓷的烧制温度通常在__________摄氏度左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陶瓷造型基础》模拟题
一. 填空题
1.陶瓷造型,在符合功能效用的前提下,要注意比例的调整、线条的变化。

2. 在静态的陶瓷造型中,领略形态自身扩张和凝聚,在造型变化中欣赏体积和空间的韵律,这是一种生命力的表现。

3.陶瓷器物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

无论是陈设性的艺术陶瓷,还是实用性的日用陶瓷构成其整体艺术效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这里既有功能效用的合理也有材料和技术的运用与发挥,更重要的是形式美感处理的多样化和特点的突出。

4.陶瓷造型设计构成的三要素,一般是指:实用、工艺以及美观。

5.紫砂、黑陶常用硬线角,软线角多用于手工拉坯和厚釉装饰的器形上。

6. 陶瓷造型包含着感性美和理性美,无论以具象形式还是以抽象形式为主的造型,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出这两种美的一个方面。

7.茶壶底有平底、平窝底、窝式底、挖足、釉足即卫生足、藏足及软藏足等样式。

8.陶瓷造型既是人类物质生活的需求品,以为人类精神文化生活服务,它的产生、形成、发展、丰富、提高都与人类生活有丰不可分割的关系。

9.陶瓷艺术形式是通过造型和装饰表现的。

造型是陶瓷器物存在的基本形式,决定着功能效用、材料技术和形式美感诸方面的问题。

10.在造型形式结构上适应合理的功能要求、符合工艺材料和工艺制作特点等因素,也同时促使陶瓷造型脱离自然形态,进入到相对抽象的境地。

11.陶瓷造型的功能效用强调基本结构的合理性,是完全理性的思考,达到一种形态的单纯化,表现一种数理特征,成为脱离了自然形态的一种人为形态的创造机制。

二. 名词解释
1.陶瓷器:这里所讲的“陶瓷”是指用于日常生活、作为实用器具和陈设装饰品的普通陶瓷。

这些陶瓷都是以粘土类及主要含粘土的原料和其他天然矿物原料为基本材料,经过配置、粉碎、加工、成型、装饰、烧成等工艺过程而得到的制品,其中包括陶器、瓷器和炻器,统称为陶瓷器。

2.器皿造型:是文字、绘画、雕塑等紧密结合的产物,是运用各种艺术手段进行生产的过程。

器皿除了一部分是手工艺品外,绝大多数是工业美术的范畴。

3.陶瓷造型的形式特征:本质上是以器物的形式结构为主,或是以器物为基础拓展延伸出来的形式结构。

三. 简答题
1.器皿造型设计的原则有哪些?
设计原则:实用,经济,美观。

“实用”是从产品功能角度讲,要求方便舒适、工艺简便,储运方便。

“经济”是从价格角度来讲的,要求用最节约的工时和原材料生产出效用最好的产品。

“美观”是从产品质量角度来讲的,要求不仅表现出生产技术,也表现出文化素养。

2.陶瓷造型设计的基本法则有哪些?
答:陶瓷造型设计的基本法则有:
(1).稳定性
①重心下移,关键在于胸腹部的高低;
③垂直与水平的平衡;
③造型足底的大小比例适当,检验的方法是看造型上部肩两端平行线与底足两端对角线交叉连接的下部,是否大于三分之一。

矮形器物由于自身重量都落在底部,因而不受此规律的限制。

(2).造型的变化和统一
①对比;
②加强和减弱;
③节奏与韵律。

(3).造型的实用性
①实用必须考虑不同的器物有不同的用途,服从不同的需要;
②实用必须考虑对象的审美要求和经济条件;
③造型的容量要求是日用陶瓷的重要标准;
④造型灵巧也是实用的要求之一。

(4).陶瓷造型的科学性
①造型结构变化要适应起码的受力限度(即力学要求原理)
②造型结构必须充分注意其泥料的可塑性;
③设计造型必须掌握使用原料的高温烧成变化;
④造型各部件的相接部位要合理、简便;
⑤设计造型必须要注意使用、洗刷、清洁方便。

3.陶瓷造型艺术规律约有哪几个方面?
陶瓷造型艺术规律约有四个方面:变化与统一、安定与生动、比例与尺度、透视与错觉。

(1)变化与统一
在造型形式处理上,既有多样化,又有整体统一。

多样化——丰富、耐看
统一——和谐、含蓄
(2)安定与生动
陶瓷造型不但要给人以安定的感觉,同时又不能流于呆笨。

陶瓷造型的安定与生动是构成形式美的因素之一。

两方面要求:①实际效用的安定②视觉印象的安定
(3)比例与尺度
比例:陶瓷造型各部分间的相互尺寸关系。

尺度:陶瓷造型与人的器官和使用要求形成的大小尺寸范围。

(4)透视与错觉
①透视变形——通常立体的造型画成设计图之后,图形要比实物显得要笨一些。

这是透视的作用。

圆柱高度直径相等的情况下,感觉高度要大于直径,产生之中错觉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和圆柱体的平面形状有直接关系,如果是正方体就不会有这种错觉现象。

②错觉运用——壶体的最大直径要靠上
造型外直线效果的线条要略弯,以防又往里收的感觉
4.陶瓷造型与生活有的关系有哪些?
(1)陶瓷造型产生于使用要求
劳动创造了人,也创造了人类的物质文化。

早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在和大自然作斗争中,发明了制陶技术。

(2)原始社会的陶器是当时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器具。

由于原始社会农业的发展,使人们开始过着比较稳定的定居生活。

农产品需要有储存的容器和饮煮的用具。

种子的保存更需要合适的器皿。

于是根据不同的要求创造出不同的陶瓷造型。

A.汲器
造型特点:底部尖圆,上大下小。

仰韶文化的小口尖底瓶;大汶口文化的背水壶等。

B.炊器
现代生活中炉灶和锅的祖先。

底部有三足的是可以支烧的鼎、鬲、甑(Zeng)、甗(yan)、灶,也就是今天的炉灶;大器皿可盛煮食物的如:罐、釜等。

C.饮器
商周时期,酿酒业的发生发展,出现了青铜工艺,青铜器有许多酒具造型。

D.茶具
农业技术的发展,茶的种植和推广,使饮茶盛行,也就产生了许多茶具。

明清两代饮茶习尚更为普遍,方式也有变化。

有唐宋时期的茶粉煮茶改为用茶叶泡茶,出现了端把的茶壶、提梁壶等多种造型。

49年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生产生活的改变,又产生了造型不同的盖水杯等。

(3)文化发展促使陶瓷造型多样化
原始社会的陶器造型对商、周时期的青铜器造型有较大的影响。

陶——青铜——陶。

纵观唐代陶瓷造型的艺术风格,给人雍容大方、端庄饱满的印象,宋代陶瓷造型的艺术风格挺拔、俏丽,也是和同时代的艺术风格相一致的。

5.陶瓷造型抽象形式和具象形式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陶瓷造型的抽象形式是相对而言的,其特点是由存在形式的本质而决定的,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自然融合而形成的,因此也是最合理的形式。

造型的功能效用强调基本结构的合理性,是完全理性的思考,达到一种形态的单纯化,表现一种数理特征,成为脱离了自然形态的一种人为形态的创造机制。

造型功能效用的结构形式的实现,必然导致与自然形态的疏远,因为二者是没有什么本质联系的。

就陶瓷造型抽象形式和具象形式的本质而言,前者主要是为了追
求实际效用的合理和工艺制作的方便,是在创造一种新的形态;后者则是为了获得视觉效果的肖形,是为了复制对象和表现对象的特征。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造型观念,导致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造型类型,前一种是占绝对主要地位的,而后一种也并不能完全被排斥,应适当地加以利用,成为一种手法,但不可能成为主流。

具象形式的陶瓷造型在于模拟和象形,是从造型形态方面确定具体归属性,其实质还是一种表现;抽象形式的陶瓷造型不受具体物象的限制,从功能效用或纯粹形式规律出发,其本质是一种形式结构的创造。

它的基本特征是不直接表现某一物象的具体细节,但却能够引导人们联想和分析,能够引起视知觉的愉悦。

6.养陶瓷产品设计和陶瓷艺术创作人才应注意什么?
陶瓷造型基础在陶瓷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教学中,也没能得到普遍的重视,甚至简单地视其为技法课或工艺课。

培养陶瓷产品设计和陶瓷艺术创作人才,造型能力的训练非常重要,首先应具备比较强的造型认知能力,进而培养造型设计能力。

陶瓷造型是一门独立的视觉艺术语言,具有自成体系的方法和特殊的表现形式。

它的形式语言不同于雕塑、绘画和图案。

陶瓷造型设计应该充分发挥陶瓷材料和技术的特点,按照自身所具有的美学特征去实现设想和计划,创造新的形态和样式。

陶瓷造型的审美特征是表现在形态直观感受和材料技术以及装饰多样变化的视觉效果上的,这是一种多层面的直观领悟,既非完全有意识,也非纯粹无意识,而是多种直观感受在心理上的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