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工艺模拟题
陶瓷工艺学试题

陶瓷工艺学试题一.名词术语解释1.触变性:黏土泥浆或可塑泥团受到振动或搅拌时,黏度会降低而流动性增加,静置后逐渐恢复原状,泥料放置一段时间后,维持原有水分下也会出现变稠和固化现象,这种性质统称为触变性。
2.晶界:结晶方向不同的、直接接触的同成分晶粒间的交界处称为晶界。
3.白度:白度指陶瓷坯体表面对白光的漫反射能力,是陶瓷对白光的反射强度与理想的白色标准物体所反射白光强度之比的百分数。
4.等静压成型:等静压成型是装在封闭模具中的粉体在各个方向同时均匀受压成型的方法。
5.快速烧成:烧成时间大幅缩短而产品性能与通常烧成的性能相近得烧成方法称为快速烧成。
6.陶瓷的显微结构:显微结构是指在光学或电子显微镜下分辨出的试样中所含相的种类及各相的数量、颗粒大小、形状、分布取向和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
7.微波干燥:微波干燥是以微波辐射使生坯内极性强的分子,主要是水分子的运动随交变电场的变化而加剧,发生摩擦而转化为热能使生坯干燥的方法。
8.烧成温度:烧成温度是指陶瓷坯体烧成时获得最优性能时的相应温度(即烧成时的止火温度)。
9.一次粘土——母岩经风化、蚀变作用后形成的残留在原生地,与母岩未经分离的粘土。
10.二次粘土——一次粘土从原生地经风化、水力搬运到远地沉积下来的粘土。
11.陶瓷工艺——生产陶瓷制品的方法和过程。
12.粉碎——使固体物料在外力作用下,由大块分裂成小块直至细粉的操作。
13.练泥——用真空练泥机或其他方法对可塑成型的坯料进行捏练,使坯料中气体逸散、水分均匀、提高可塑性的工艺过程。
14.陈腐——将坯料在适宜温度和高湿度环境中存放一段时间,以改善其成型性能的工艺过程。
15.筛余量——指物料过筛后,筛上残留物的重量占干试样总重量的百分数。
16.成型——将坯料制成具有一定形状和规格的坯体的操作。
17.可塑成型——在外力作用下,使可塑坯料发生塑性变形而制成坯体的方法。
18.注浆成型——将泥浆注入多孔模型内,当注件达到所要求的厚度时,排除多余的泥浆而形成空心注件的注浆法。
陶瓷工艺技术创新与发展考核试卷

C.高温阶段
D.冷却阶段
6.下列哪种窑炉适用于陶瓷的烧成?()
A.倒焰窑
B.隧道窑
C.梭式窑
D.以上都适用
7.陶瓷釉料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A.美化外观
B.防水
C.增强强度
D. A和B
8.下列哪种材料常用于制作陶瓷釉料?()
A.石灰石
B.硼砂
C.铅丹
D.氧化锌
9.陶瓷工艺技术创新中,哪种技术属于节能降耗技术?()
A.碳纤维
B.玻璃纤维
C.硅碳纤维
D.金属纤维
19.陶瓷制品的质量检测主要包括以下哪些项目?()
A.外观质量
B.尺寸精度
C.物理性能
D.化学成分
20.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陶瓷制品的热导率?()
A.材料成分
B.微观结构
C.密度
D.温度
(以下为答题纸,请考生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
三、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到题目空白处)
C.高压环境
D.真空环境
16.以下哪些是陶瓷工艺技术创新中常用的表面处理技术?(")
A.激光表面处理
B.等离子体表面处理
C.化学气相沉积
D.电子束焊接
17.陶瓷工艺技术创新对环境保护的促进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A.降低能源消耗
B.减少废物排放
C.提高资源利用率
D.降低噪音污染
18.以下哪些是陶瓷增强复合材料常用的增强相?()
C.西周
D.春秋
2.下列哪种材料不属于传统陶瓷原料?()
A.高岭土
B.长石
C.石英
D.玻璃
3.下列哪个过程不属于陶瓷生产工艺的基本流程?()
陶瓷工艺技术与陈设品考核试卷

B. 成型工艺
C. 窑烧过程
D. 釉料配制
17. 以下哪个时期是我国陶瓷发展的黄金时期?( )
A. 春秋战国
B. 唐朝
C. 宋朝
D. 清朝
18. 陶瓷陈设品在运输过程中,以下哪个措施可以减少破损率?( )
A. 增加包装层数
B. 使用软质材料填充
C. 避免剧烈震动
D. 以上都对
19. 以下哪种陶瓷品种以胎薄、透明度高著称?( )
A. 打磨抛光
B. 镀金处理
C. 冷却处理
D. 清洁保养
8. 以下哪种陶瓷品种属于炻器?( )
A. 青花瓷
B. 粉彩瓷
C. 玲珑瓷
D. 紫砂器
9. 在陶瓷陈设品的设计中,以下哪个元素最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 )
A. பைடு நூலகம்物纹样
B. 植物纹样
C. 山水纹样
D. 人物故事
10. 以下哪种陶瓷釉色是利用氧化钴为着色剂制成的?( )
A. 原料检验
B. 成型检查
C. 窑烧监控
D. 出窑检验
17. 中国古代陶瓷的著名产区包括以下哪些?( )
A. 景德镇
B. 邢窑
C. 汝窑
D. 哥窑
18. 以下哪些措施有助于减少陶瓷陈设品的运输破损?( )
A. 使用防震包装
B. 专业搬运
C. 适当固定
D. 避免恶劣天气运输
19. 以下哪些陶瓷品种以其独特性著称?( )
A. 青花瓷
B. 粉彩瓷
C. 玲珑瓷
D. 薄胎瓷
20. 陶瓷陈设品设计中,以下哪个原则是必须遵循的?( )
A. 美观大方
B. 结构合理
C. 安全无害
陶瓷工艺学试题库(完整版)

陶瓷工艺学试题库一.名词术语解释1.陶瓷制品——以粘土类及其它天然矿物岩石为原料,经加工烧制成的上釉或不上釉硅酸盐制品(如日用陶瓷、建筑卫生陶瓷、普通电瓷等)。
2.胎——经高温烧成后构成陶瓷制品的非釉、非化妆土部分。
3.釉——融着在陶瓷制品表面的类玻璃薄层。
4.陶瓷显微结构——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陶瓷组成相的种类、形状、大小、数量、分布、取向;各种杂种(包括添加物)与显微缺陷的存在形式、分布;晶界特征。
5.胎釉适应性——釉层与胎具有相匹配的膨胀系数,不致于使釉出现龟裂或剥落的性能。
6.实验式——表示物质成分中各种组分数量比的化学式。
陶瓷物料通常以各种氧化物的摩尔数表示。
7.坯式——表示陶瓷坯料或胎体组成的氧化物按规定顺序排列的实验式。
8.釉式——表示陶瓷釉料或釉组成的氧化物按规定顺序排列的实验式。
9.粘土矿物——颗粒大小在2µm以下,具有层状结构的含水铝硅酸盐晶体矿物。
10.粘土—一种天然细颗粒矿物集合体,主体为粘土矿物,并含有部分非粘土矿物和有机物。
与水混合具有可塑性。
11.一次粘土——母岩经风化、蚀变作用后形成的残留在原生地,与母岩未经分离的粘土。
12.二次粘土——一次粘土从原生地经风化、水力搬运到远地沉积下来的粘土。
13.高岭石——一种二层型结构的含水铝硅酸矿物(Al2O3·2S¡O2·2H2O),因首次在我国江西景德镇附近的高岭村发现而命名。
14.瓷石——一种可供制瓷的石质原料,主要矿物为绢云母和石英,或含有少量长石、高岭石和碳酸盐矿物。
15.釉石——制釉用瓷石,其矿物组成与瓷石相似,但具有较低的熔融温度,熔融物具有较好的透明度。
16.石英——天然产出的结晶态二氧化硅。
17.长石——一系列不含水的碱金属或碱土金属铝硅酸盐矿物的总称。
18.ɑ—半水石膏——石膏在水蒸气存在的条件下加压蒸煮而得到的晶体呈针状、结晶尺寸较大的半水石膏(ɑ—CaSO4·1/2H2O)。
陶瓷工艺基础知识考核试卷

10.陶瓷釉料中的熔剂有哪些作用?()
A.降低烧成温度B.改善釉料流动性C.影响釉色D.提高机械强度
11.陶瓷烧成设备包括以下哪些?()
A.窑炉B.窑车C.窑具D.燃烧器
12.陶瓷色剂的作用包括哪些?()
A.调整烧成温度B.改善吸水率C.给陶瓷上色D.影响釉料熔点
A.硅酸盐B.碳酸盐C.氧化物D.硫酸盐
7.陶瓷的装饰方法包括哪些?()
A.印花B.画花C.剔花D.雕刻
8.陶瓷在烧成过程中,以下哪些温度区间可能出现不同的物理化学变化?()
A. 500-900℃ B. 900-1200℃ C. 1200-1400℃ D. 1400-1600℃
9.陶瓷的分类包括哪些?()
A.陶瓷釉料中的色剂过多
B.陶瓷烧成过程中釉料与胎体结合不牢固
C.陶瓷烧成温度过高
D.陶瓷烧成温度过低
18.下列哪种不属于陶瓷的用途?()
A.建筑装饰B.家用器皿C.电子元件D.服装面料
19.陶瓷的“胎釉结合”是指什么?()
A.陶瓷胎体与釉料的物理结合
B.陶瓷胎体与釉料的化学结合
C.陶瓷胎体与釉料的吸附作用
()
4.陶瓷的胎体是指陶瓷的____部分。
()
5.陶瓷烧成过程中,通常在____℃左右的温度下发生烧结。
()
6.陶瓷釉料中的色剂主要起到____的作用。
()
7.陶瓷的开片现象通常是由于____和釉料收缩率不一致造成的。
()
8.陶瓷的烧成工艺包括一次烧成、二次烧成等,其中一次烧成是指____的烧成过程。
C.陶瓷体吸收水分的能力
D.陶瓷体孔隙率的大小
5.下列哪种材料不属于传统陶瓷原料?()
陶瓷制作中的工艺参数标准化考核试卷

3.工艺参数标准化有利于减少变异、提高效率、保证质量,降低废品率和提高市场竞争力。
4.釉料成分影响产品的热稳定性、透明度和耐腐蚀性。通过调整釉料中不同成分的比例,可以改善这些性能。例如,增加氧化铝可以提高热稳定性。
4.影响陶瓷烧成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哪些?()
A.烧成温度
B.烧成时间
C.窑炉气氛
D.坯体干燥程度
5.陶瓷釉料的作用包括以下哪些?()
A.美化产品外观
B.提高产品的机械强度
C.改善产品的热稳定性
D.提高产品的耐腐蚀性
6.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陶瓷釉料的质量?()
A.釉料成分
B.釉料细度
C.釉料施釉方法
D.烧成温度
()
7.陶瓷的透明度主要受_______和_______的影响。
()()
8.为了提高陶瓷产品的热稳定性,可以采用_______和_______等方法。
()()
9.陶瓷工艺参数标准化可以有效地_______和_______。
()()
10.陶瓷产品的使用寿命受到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因素的影响。
A.控制坯体干燥速度
B.优化烧成曲线
C.提高成型精度
D.使用更高温度烧成
11.陶瓷产品的热稳定性与以下哪些因素有关?()
A.坯体成分
B.釉料成分
C.烧成温度
D.产品形状
12.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陶瓷产品的电绝缘性?()
A.原料纯度
B.釉料成分
C.坯体密度
D.烧成气氛
13.陶瓷生产中,哪些因素可能导致产品出现裂纹?()
陶瓷制品生产工艺与应用考核试卷

20. 以下哪种因素不会影响陶瓷制品的热导率?( )
A. 原料种类 B. 烧成温度 C. 陶瓷密度 D. 釉料颜色
(以下继续其他题型)
二、多选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6. 下列哪些是特种陶瓷的常见种类?( )
A. 氧化铝陶瓷 B. 氧化锆陶瓷 C. 碳化硅陶瓷 D. 氮化硅陶瓷
17. 陶瓷制品的环保措施包括以下哪些?( )
A. 废料回收利用 B. 清洁生产 C. 节能减排 D. 环保材料研发
18. 陶瓷釉料中的哪种成分能够提高其附着力和覆盖力?( )
A. 铅 B. 长石 C. 高岭土 D. 石英
6. 特种陶瓷中,__________陶瓷具有极高的硬度。( )
7. 陶瓷制品在环保方面的措施之一是__________。( )
8. 陶瓷釉料在烧成过程中,__________现象可能会导致釉面不平整。( )
9. 陶瓷制品在工业中作为__________材料,具有耐高温和耐腐蚀的特性。( )
10. 影响陶瓷制品热导率的因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
1. 陶瓷制品的主要原料是__________。( )
2. 陶瓷的成型方法中,__________适用于大批量生产。( )
3. 陶瓷制品在__________℃左右的温度下进行焙烧。( )
4. 陶瓷釉料中的__________成分能够提高其热稳定性。( )
5. 陶瓷制品的__________是衡量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
7. 特种陶瓷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
陶瓷工艺美学研究试题考核试卷

6.所有陶瓷器物都可以在微波炉中使用,不受任何限制。()
7.陶瓷的烧制过程中,氧化烧和还原烧是两种常见的烧成气氛,它们对陶瓷的最终色泽有重要影响。()
8.在中国古代陶瓷中,白瓷的出现时间早于青瓷。()
9.陶瓷工艺中的开片是一种缺陷,会降低陶瓷的价值。()
5.以下哪项不是陶瓷美学的基本要素?()
A.形态
B.色彩
C.意境
D.材质
6.在陶瓷工艺中,哪种釉料因含有铅而具有高透明度?()
A.钙釉
B.铅釉
C.镁釉
D.铝釉
7.陶瓷中的“开片”现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A.釉料收缩不均
B.窑温过高
C.窑温过低
D.陶瓷内部结构变化
8.以下哪个时期的陶瓷工艺以青瓷最为著名?()
A.欧洲
B.中东
C.中国
D.印度
2.以下哪种材料不属于陶瓷的主要原料?()
A.高岭土
B.石英
C.铁矿石
D.铜绿
3.陶瓷烧制过程中的“素烧”是指什么?()
A.未经上釉的陶瓷器物
B.高温烧制
C.低温烧制
D.陶瓷器物的最后烧制
4.下列哪种陶瓷工艺技术主要用于制作青花瓷?()
A.喷釉
B.划花
C.浮雕
D.釉下彩
(注:以下为空白答题区域,供考生填写答案。)
三、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到题目空白处)
1.陶瓷是由粘土、石英和_____等原料经过成型、干燥和烧制而成的。
()
2.陶瓷的烧制温度一般分为低温、中温和高温,其中高温瓷的烧成温度一般不低于_____度。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陶瓷工艺》模拟题一.名词解释1.陶瓷定义: 传统上陶瓷是指所有以粘土为主要原料与其它天然矿物原料经过粉碎、成型、煅烧等过程制成的各种制品.广义上陶瓷是用陶瓷生产方法制造的无机非金属固体材料和制品的通称.2.可塑性是指加入适量水份的粘土,经混合、揉成泥团后,在人为外力的作用下可产生形态变化,并且,当外力停止后仍可保持其形态不变的性质。
3.长石质瓷以长石作助熔剂的“长石—石英—高岭土”三元系统瓷。
特点:瓷质洁白,薄层呈半透明,断面呈贝壳状,不透气,吸水率很低,瓷质坚硬,机械强度高,化学稳定性好。
适于餐具茶具陈设艺术瓷。
4.热稳定性也称抗热震性。
热稳定性是指陶瓷制品能承受温度的急剧变化而不破坏的性能。
5.陶瓷颜料为无机盐,即金属化合物。
其颜色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其组成中含有可着色的金属元素,并且要经过几百或一千多度的烧烤后最终呈色。
由于经过高温后可着色的金属元素有限,因此陶瓷颜料的种类也是有限的,其发色不能跟绘画颜料和有机印刷颜料相比。
在调色时,调配原则与有机印刷颜料调配原则相同,但又有不同,不能死搬硬套。
陶瓷颜料按使用条件,又有高温与低温颜料之分,高温颜料是指使用温度为1000~1500℃时,其发色稳定,多为釉用和坯用;低温颜料是指使用温度为700~850℃时,其呈色稳定,为釉上使用,多用于网印贴花纸及艺术瓷彩绘,其色彩种类比高温颜料稍多。
使用温度不同的颜料之间不能互相搭配调色,含不同金属元素的颜料之间互相搭配调色也受到一定的限制。
6.氧化焰是指燃料完全燃烧的火焰,火焰完全燃烧必须有大量空气供给,这时窑中的氧气充足,CO较少。
为了使坯中水分及一切有机物都蒸发和挥发排出,使坯体得到正常的收缩,所以在烧窑过程中必须有氧化焰阶段。
7.结晶釉是一种人造的晶体,用此种釉装饰在各种瓷器的表面上夕一次烧成无需人工去加工描绘,点金加粉,就会出现各种色彩的花纹,常见的有花朵状,冰花,雪花状、松针状,线状、星状的晶体,就现在以制成的结晶形状中约有45种之多。
二.简答题1.坯料的制备过程。
答:①首先分析研究几个问题,1)研究了解制品的性能要求,尤其它的特殊点,以便确定瓷坯的化学组成并决定特殊成分的引入。
2)分析和测定原料的一些性能,主要包括化学成分,可塑性,结合性,烧结性,烧后白度,收缩率,以便调整泥料性能,决定原料的选用。
3)现有生产设备和生产条件的分析,以便确定工艺条件,分析工艺因素,确定生产方法。
4)现有经验和资料的分析、研究,以便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同类型产品质量。
②选择初步料方:1)首先选定化学组成,确定坯式,先按成分满足法初步计算组分比例。
定出基础料方。
2)在三角坐标图;参照现有料方,选定以三大原料为基元的基础组分,并与上者比较调配,初步确定配方。
3)在初步配方的基础上:调整其他小部分原料的加入量,如瓷粉、滑石等。
根据上述考虑,顾及到各方面情况,按不同区域选定几个料方,以便试验比较。
试制:1)按以上料方,首先确定工艺条件,烧成制度,进行小型工艺实验,制定合适的生产方案。
2)瓷质鉴定和物性检验,选择优良试样,找出改进方向,进一步试验。
3)选定正式生产配方:在上述试验的基础上,再经过反复多次试制,以其中稳定成熟者,作为生产料方,投入使用。
2.骨灰瓷的特点和性能。
骨灰瓷是一种软质瓷,适应于制作日用餐具、茶具、咖啡具及美术陈列瓷。
骨灰瓷是以磷酸钙为基础的瓷器。
这种瓷是以磷酸钙作熔剂的“磷酸盐--高岭土--石英--长石”系统瓷。
有时也加入其它成分。
骨灰瓷一般分两次烧成:第一次为素烧,温度850—990℃,第二次为釉烧,温度1200—1280℃。
烧后瓷质主要由“方石英、钙长石,莫来石、玻璃相’构成。
瓷的白度高,透明度高,瓷质软,光泽柔和,但瓷质较脆,热稳定性较差,而且烧成范围狭窄,不易控制。
我国唐山试制的绿宝石睥骨灰瓷别具一格,外观呈温和透绿的乳白色。
可用于制造高级美术瓷器及高级餐茶具,英国,日本等国有专门生产骨灰瓷的工厂。
3.什么叫"一次烧成"和"两次烧成"?这两种方法都是瓷器烧成的方法。
1、一次烧成法。
就是将已经干燥的生坯掛釉以后(也有不掛釉的),装入窑内,进行一次烧成(也有叫本烧的),如景德镇的细瓷青花瓷,颜色釉(郎红,祭红,乌金等色釉瓷),青花玲珑等都是经一次烧成的。
2、两次烧成法。
有低火素烧和高火素烧两种。
前者即用低温将已经干燥的生坯烧成,然后掛釉,再入窑用高温烧成。
还有一种素烧是为了增加坯体的吸水性及其强度以便容易掛釉而不致于损坏(如有些薄胎瓷胎),只将生坯烧到700-960℃左右,也叫素烧。
将素烧过的熟坯掛釉后,再装入窑内,按照一次烧成法进行烧成。
世界各国硬质精细日用白瓷多采用此法。
后者是先将坯高温素烧(1260-1280℃),再进行低温釉烧(950-1050℃),如日用精陶和骨灰瓷等多采用此法。
4.常用施釉方法有几种,他们的特点各是什么?其方法有蘸釉、荡釉、浇釉、刷釉、吹釉等五种.吹釉施釉方法之一。
以竹筒一节,一端蒙以细纱,蘸釉浆后,持向器坯面的适当处,于他端用口吹之,釉沫即附着于坯面,如此反复进行,坯面可得厚度均匀的釉层。
吹釉的遍数,根据器物的大小与釉层的厚薄,有三,四遍至十七、八遍的.荡釉——我国传统的施釉方法之一。
操作时把釉浆倒入器坯内部,然后晃荡,使上下左右均匀上釉,多余的釉浆倒出即成,这种方法适合于瓶、壶等琢器浇釉——大型器物的一种上釉工艺,是我国传统的施釉方法之一。
操作时两手各执一碗或勺,舀取釉浆,向坯体上交相泼浇。
浸釉——又称“蘸釉”,是我国传统的施釉方法之一。
浸釉时手拿器坯底部浸入釉缸内,使其表层挂釉,然后取出,浸釉质量的好坏与器坯浸入时间长短与操作得当与否有直接关系。
轮釉施釉方法之一。
将坯体放于旋转的辘轳车上,用勺舀釉浆倾入坯体中央,或藉压缩空气将釉浆浇于坯体,利用离心力作用,使釉浆向外散开而附着于坯体上.适用于盘碟等扁平制品。
5.什么是实心注浆和空心注浆和各自特点?实心注浆是利用两块凹凸中空石膏模型而形成制品,又称双面注浆。
如餐具中的鱼盘、针匙、鸡汁船,或不规则的方、椭园形制品。
方法有以手工桶装泥浆注入,又有以高位浆池或采取真空脱泡压力注浆,泥浆采取压力注入,坯体的强度相对增加,气孔率相对减少,大大地提高制品质量和工作效率。
空心注浆是利用石膏模型单面吸浆形成制品,凡茶具壶类、陈设瓷花瓶,不规则的美术雕塑人物,动物(过去手印坯法)多角形器皿等都是采用空心注浆。
操作过程,泥浆配制后,采取模型排列式,以人工盛浆逐个浇注,经过适当的时间,使吸附在模型壁上的泥层,达到所要求的厚薄度,再倾出多余泥浆。
但事先要考虑到地方原料性能和烧成后制品是否有变形缺陷。
景德镇对注浆壶类,花瓶大件制品,必须采取局部蓄泥的办法。
因此,在浇注时先以少量泥浆在底肩部位及口肩部位,进行一次荡浆,使支力部位能够取得适当泥层厚度,再进行全身注浆,以获得不变形沉肚、沉肩的良好制品。
随着生产技术的改进,已由手工单件浇注法,进到半自动作业线,自动放浆和自动倾浆方法;同时为了提高制品质量,凡壶类大小花瓶,都已采用离心注浆,其方法为:将泥浆注入旋转的石膏模型内,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泥浆沿着模体作切线运动,使泥浆颗粒能够均匀致密地吸附于石膏模型壁体上,获得结构致密的坯体制品。
6.三例不同瓷质的各自特点?长石质瓷现代日用陶瓷瓷质的一种类型。
它是以长石作助熔剂的“长石—二石英——高岭土”三组分系统瓷,是硬质瓷的一种。
这种瓷利用长石在较低温度下熔融并形成高粘度玻璃的特性,与石英、高岭土按一定比例配成坯料,一般在1250~1350内烧成。
其特点是瓷质洁白坚硬,呈半透明状,吸水率低,机械强度高,化学稳定性好。
现国内外日用陶瓷工业普遍采用它制作餐具、茶具、陈设美术瓷以及一般工业技术用瓷。
骨灰瓷是一种软质瓷,适应于制作日用餐具、茶具、咖啡具及美术陈列瓷。
骨灰瓷是以磷酸钙为基础的瓷器。
这种瓷是以磷酸钙作熔剂的“磷酸盐--高岭土--石英--长石”系统瓷。
有时也加入其它成分.骨灰瓷一般分两次烧成:第一次为素烧,温度850—990℃,第二次为釉烧,温度1200—1280℃。
烧后瓷质主要由“方石英、钙长石,莫来石、玻璃相’构成。
瓷的白度高,透明度高,瓷质软,光泽柔和,但瓷质较脆,热稳定性较差,而且烧成范围狭窄,不易控制。
我国唐山试制的绿宝石睥骨灰瓷别具一格,外观呈温和透绿的乳白色。
可用于制造高级美术瓷器及高级餐茶具,英国,日本等国有专门生产骨灰瓷的工厂。
绢云母质瓷我国传统的日用瓷质之一。
是以绢云母为熔剂的“绢云母一石英一高岭土”系统瓷,也是一种硬质瓷。
这种瓷是利用瓷石中所含绢云母熔融后形成高粘度玻璃的性质,和其本身已经含有石英的特点,与高岭土按一定比例配成坯料,一般在1300—1350℃内烧成。
它具有长石质瓷的一般性质,并具有透明度高和白里微泛青的特色,成为中国瓷的传统风格和独有特点。
现我国南方一些产区多采用这种瓷生产盘、碗、杯、壶等器皿以及陈设美术品。
三.论述题1.长石,石英烧制中的作用?长石在瓷坯和坯釉中都起着重要作用。
①长石在瓷坯中的作用:1)与石英一样都是瘠性原料,在坯内可增快坯件干燥,减少干燥收缩和变形。
2)长石作为熔剂物质,能降低陶瓷产品的烧成温度。
3)长石加热到1100℃以上熔融后生成玻璃态物质具有熔解其它物质的能力,能促使高岭土与其它瓷土的颗粒,互相扩散,相互渗透,因而加速坯体莫来石晶体的生成和发育。
4)长石熔融成玻璃态后,填充于各结晶颗粒之间,气孔率显著下降,减少了空隙,使坯体致密,可提高制品的机械强度及电气性能。
②长石在瓷釉中的作用:1)长石和石英等原料高温熔化后所形成的玻璃态物质是稳层的主要成份。
2)熔点低,易玻化。
在1100℃就开始熔融,高温下生成的长石玻璃能溶解粘土及石英等原料。
3)能使釉有较高的光泽度,透明融亮.4)熔融范围宽,熔融物粘度高。
5)降低釉子的膨胀系数及高温流动性。
6)耐侵蚀性能好石英是陶瓷中的主体组分之一,对陶瓷坯体和釉质都起重要作用。
③石英在瓷坯中的作用。
1)它对陶瓷坯体在常温下加热中都有重要的影响。
在烧成前,石英在坯料中对泥料的可塑性起调剂作用.并能在干燥时降低收缩,缩短干燥时间和防止坯体变形(包括变形及沉塌)。
2)在烧成时,由于石英的加热膨胀适当地抿销了坯料烧虞收缩;而且当玻璃质大量出现时,石英又成为陶瓷器的骨架,可以防止坯体在烧成时发生弯曲变形等缺陷。
3)高温中化学亲和力甚强,能与其它多种氧化物化合,高温中液相粘度甚高,增加坯体结合能力。
4)增加坯体的机械强度和透明度。
④石英在瓷釉中的作用。
1)石英在釉内,被较多的易熔物CaO、Na2O,K2O,MgO熔融生成透明状石英玻璃,使釉面光亮,提高了釉子光泽度。
2)石英在釉中的热膨胀系数小,耐热性能好.3)石英软化温度高,高温下液相粘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