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下珠及其制剂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叶下珠的有效部位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叶下珠的有效部位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叶下珠的有效部位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陶然;张晓春;曹杨港;胡锦;毛德文
【期刊名称】《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年(卷),期】2024(38)5
【摘要】叶下珠是临床常用治疗癌症的中药材,其发挥作用的有效部位包括水提物、醇提物、叶下珠生物碱、叶下珠多糖等。

除显著的抗肝癌、肺癌、胃癌、乳腺癌等抗癌作用,叶下珠还具有抗病毒、抗氧化、抑菌、抗炎等药理作用。

结合近5年的
研究成果,文章对上述叶下珠有效部位和药理作用进行分析整理,同时提出今后关于
叶下珠研究的建议,以此反映最新的叶下珠研究成果,为叶下珠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也为研究者下一步工作提供参考。

【总页数】4页(P39-42)
【作者】陶然;张晓春;曹杨港;胡锦;毛德文
【作者单位】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
【相关文献】
1.叶下珠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2.叶下珠及其制剂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3.抗乙肝植物药叶下珠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4.叶下珠有效部位总
提取物一般药理作用研究5.叶下珠有效部位总提取物对比格犬的长期毒性实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农村有种野草叫“叶下珠”,可用于青竹蛇咬伤,入药主治乙肝肝炎

农村有种野草叫“叶下珠”,可用于青竹蛇咬伤,入药主治乙肝肝炎

农村有种野草叫“叶下珠”,可用于青竹蛇咬伤,入药主治乙
肝肝炎
农村这种植物很常见,它有着非常形象的名字,叫做“叶下珠”,顾名思义就是一种它的叶子下面藏有珠子。

它又珍珠草,全国各地几乎都有分布,常常生长在野外荒地,路边,草地和庄稼地如玉米地,红薯地等
据中医药记载,清热利尿,明目,消积。

用于肾炎水肿,泌尿系感染、结石,肠炎,痢疾,小二疳积,眼角膜炎,黄疸型肝炎;外用治青竹蛇咬伤。

广大劳动农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对于这些草进行了利用试验,效果显著,可以作为一种日常防护饮品使用,尤其是长期抽烟和应酬人士。

根据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布林伯格教授研究证实,珍珠草对在乙肝病毒DNA复制过程中起“模板”作用的HBV-RNA,具有强力破坏作用,可有效阻断乙肝病毒在人体内的复制途径。

这种农村看似不起眼的野草,不仅可以破坏乙肝病毒,阻断肝脏纤维化的作用机理。

还可以对肝硬化患者肝脏中的网状纤维具有分解作用。

修复受损肝细胞,提高抗病毒能力,软化肝硬化。

下面一起来看看叶下珠的具有哪些作用
1.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
2.抗肝细胞损伤作用
3.抗原发性肝细胞癌:叶下珠分离出的木脂素成分,具有抗肿瘤及病毒等活性。

4.抗艾滋病毒:对艾滋病毒的逆转录酶的抑制作用。

5.抗细菌作用:对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有抑制作用。

叶下珠抗病毒抗癌等药用活性和质量标准研究进展-刘雯

叶下珠抗病毒抗癌等药用活性和质量标准研究进展-刘雯

120第18卷 第9期 2016 年 9 月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Vol. 18 No. 9 Sep .,2016叶下珠为大戟科植物叶下珠Phyllanthusurinaria L.的干燥全草,又名珍珠草、阴阳草、假油树、珠仔草、蓖其草等。

多生于山坡、路旁、田间,花沿茎叶下而生,结果时状如小珠,故有叶下珠之称。

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湖南、贵州、福建、浙江、江西等地,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明目、消积的功效,用于痢疾、泄泻、黄疸、水肿、热淋、石淋、目赤、夜盲、疳积、痈肿、毒蛇咬伤等治疗[1]。

现代药理实验证明叶下珠具有极强的抗乙肝病毒和保肝等作用,亚洲循症医学研究中心研究通过体外试验研究证明叶下珠是最为优秀的抗病毒中药之一[2]。

据其研究结果,叶下珠也正逐渐被应用到抗乙肝病毒、抗肝纤维化、抗肿瘤等领域,并且在业界已经取得较好的疗效,也因此拥有较高的声誉。

笔者从叶下珠药用活性、化学成分和质量标准等方面来阐述叶下珠近五年来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叶下珠的合理利用和深入开发提供可靠依据及导向建议。

1药用活性研究1.1 抗病毒1.1.1 抗乙肝病毒(HBV)自1982年印度学者Aloevera 等首次报道了苦味叶下珠体外对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有灭活作用,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以来,关于叶下珠体内体外抗乙肝病毒的研究一直持续并日益增多[3]。

近期有学者研究表明[4]复方叶下珠滴丸稀释液体外对HBsAg、HBeAg 和HBVDNA 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近年来,核苷类药物如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替比夫定等普遍用于乙型肝炎病毒的抗病毒治疗,而且疗效显著。

但长期使用该类药物容易引起病毒变异、耐药,且停药后容易出现病毒反弹。

干扰素也作为目前主要的抗乙肝病毒药物之一,然而其不良反应以及需要长期的肌内注射,使得在临床使用受限。

据有关文献报道[5-17],叶下珠复方制剂单用或与其他复方制剂联用在临床上对乙型肝炎有一定疗效;叶下珠制剂联合乙肝常规治疗西药可以增加乙肝患者对西药的应答敏感性,协同作用明显。

叶下珠的功效与作用、禁忌和食用方法

叶下珠的功效与作用、禁忌和食用方法

叶下珠的功效与作用、禁忌和食用方法功效作用叶下珠,分布于中国华东、华中、华南、西南等省区。

含没食子酸、甲氧基糅花酸、卵谷葘醇、丁二酸、胡萝卜苷、山茶素、阿魏酸等成分。

全草有解毒、消炎、清热止泻、利尿之效。

可治赤目肿痛、肠炎腹泻、痢疾、肝炎、小儿疳积、肾炎水肿、尿路感染等。

1.清热解毒叶下珠性凉,清热解毒。

可治疗热毒蕴结之疮毒痈肿、毒蛇咬伤或狂犬咬伤。

可内服外敷并用,或与白花蛇舌草、蚤休等伍用。

配黄连、木香等,还常用治湿热毒邪下注大肠所致的泄泻或便下脓血,里急后重。

2.健脾消积叶下珠甘可健脾,凉以清热,治小儿禀赋素弱,过食肥甘,脾胃失运,食积化热所致的疳积,可单用水炖服。

3.利湿通淋叶下珠还可清热利湿通淋,可与金钱草等药相伍,用于膀胱湿热之热淋涩痛与砂淋、石淋。

4.清肝明目叶下珠苦甘性凉,苦以泄降,凉可清热,其入肝经,通利肝胆,去湿退黄,对于湿热蕴结肝胆,面目皮肤色黄如橘者,与茵陈同用;本品入肝经,苦凉泄火,清热明目。

单用或配菊花内服外洗,可治肝热上攻,风热注目之赤眼火肿,涩痛难忍。

营养价值叶下珠含没食子酸、甲氧基糅花酸、卵谷葘醇、丁二酸、胡萝卜苷、山茶素、阿魏酸、木脂素、檞皮素、短叶苏木酸、柯里拉京、黄酮、去氢诃子次酸、糅质、生物碱、芸香苷、糅料云实素、短叶苏木酸乙脂等。

1、用氯仿提取苦味叶下珠,将所得粗提物,分别配成2%和1%的溶液,再与等量的HBsAg阳性入血清,在37C混合培养48h,结果叶下珠粗提物使血清中HBsAg全部灭活。

表现出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

2、从叶下珠中分离出的木脂素成分,具有抗肿瘤、抗有丝分裂、抗病毒等活性。

3、抑菌试验表明,100%叶下珠煎剂用平板纸法对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糖、大肠、福氏痢疾、伤寒及绿脓等有抑制作用。

4、叶下珠高低剂量组皆对化学药物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叶下珠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叶下珠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叶下珠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作者:刘韬来源:《中国科技纵横》2017年第23期摘要:随着中药药理作用的研究热潮,笔者查阅了近十年来中药叶下珠及其相关药理活性文献,从抗病毒、抗癌、抗菌、抗氧化及应用等方面来阐明叶下珠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从而探讨叶下珠的开发应用前景,以期对其进一步的临床应用有所裨益。

关键词:中药;叶下珠;药理作用中图分类号:R28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23-0176-02中药叶下珠为大戟科叶下珠属植物(Phyllanthus urinaria L.)的干燥全草,别名阴阳草、珍珠草、夜合草和油柑草,一年生草本,全草入药[1]。

多生长于温暖湿润、土壤疏松的地域,分布于亚洲国家的热带、亚热带地区,我国的云南、福建、浙江、广东、江西等地均有分布[2]。

干燥全草作为其药用部位,具有消炎止泻、解毒消肿、护肝明目、利水利尿、催乳通经等功效,主治尿路感染、腹泻下痢、肝炎肾炎、小儿疳积等症[3]。

印度学者Thyagarajan SP等人[4]于1988年首次公开提出叶下珠可以对抗乙肝病毒(HBV),可使59%的乙肝患者乙肝表面抗原(HBsAg)转为阴性,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叶下珠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的研究,分离鉴定了黄酮、三萜、甾体、香豆素、木脂素、酚酸、有机酸等多种类型,且药理活性广泛,如抗病毒、抗癌、抗菌、抗氧化、抑制酪氨酸酶等[5-6]。

本文着重介绍叶下珠在药理作用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可能的机制,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的依据。

1 抗病毒1.1 抗乙肝病毒病毒性肝炎是世界性的常见病,其中西方国家以丙型肝炎(HCV)最多,我国主要流行的是乙型肝炎(HBV)[7]。

HBV在急性感染后有80%以上会转为慢性,其中20%的慢性肝炎患者若持续感染可能会转化成肝硬化,甚至是肝癌[8]。

吴莹等[9]将叶下珠全草粉碎过过筛后用50%乙醇、60℃提取3次(每次2h),过滤浓缩后制得流浸膏,配成0.5、0.25、0.125g/mL的药液备用;对体重为18~20g的30只C57b/6小鼠进行造模和分组后给药,从而测定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e抗原的含量(HBeAg)、血清乙型肝炎病毒DNA含量(HBV-DNA)及肝组织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BcAg)、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的表达;实验结果表明叶下珠提取物显著抑制了急性HBV感染模型小鼠的HBV复制与表达,具有直接抗乙肝病毒的作用。

叶下珠抗菌抗病毒研究进展

叶下珠抗菌抗病毒研究进展

叶下珠抗菌抗病毒研究进展陆雅丽李美位杨静甘兵许斌*陆雅丽贵阳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食品药品检测及质量标准研究。

李美位贵阳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

杨静贵阳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

甘兵贵阳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

许斌*(通讯作者)贵阳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主任药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食品药品检测及质量标准研究。

摘要叶下珠在我国资源丰富,具有良好的抗菌、抗病毒的作用,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本文对叶下珠的活性成分、抗菌作用、抗病毒作用、保肝护肝研究情况进行综述,为叶下珠的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叶下珠;活性成分;抗菌;抗病毒中图分类号:R284.1文献标识码:ADOI:10.19694/ki.issn2095-2457.2020.23.049基金项目: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研究(DBXZYC52015)。

AbstractPhyllanthus Urinaria is rich in resources in China,it has good antibacterialand antiviral effects,and has broad development prospects.In this paper,theactive ingredients,antibacterial effect,antiviral effect,liver protection andliver protection of Phyllanthus Urinaria are reviewed,which providesreference for the research for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PhyllanthusUrinaria.Key WordsPhyllanthus urinaria;Active ingredients;Antibacterial;Antiviral叶下珠(Phyllanthus urinaria L.)为大戟科叶下珠属植物叶下珠的干燥全草,又名珍珠草、夜合草、阴阳草,是一种民间常用的中草药,具有平肝清热、利水解毒等功效[1-2]。

关于中药苦味叶下珠的药学成分研究

关于中药苦味叶下珠的药学成分研究
入。
参考文 献
【1 胡玉兰, 1 张忠义. 林敬明等 中药砂仁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 J 中药材,05 2()7-7 . 】 2 0 .8I:2 4
【 黄国栋, 2 】 黄强, 黄敏等. 砂仁挥发油对胃溃疡黏膜P 表达的影响及意 B 2 义【】山东医药.094 (2:7 2 . J. 2 0 , ̄2)2- 8
6 8 9
《 求医问药 》 下半月刊 S e M e i l dA kT e e i n 2 1 ek dc An s h M d ie 0 2年第 1 卷 第 6 a c O 期
制番泻叶导致的腹泻和疼痛。 以提高炎症部位的平滑肌收缩 , 可 进而缓解 腹部疼痛和腹泻。 砂仁与党参 、 白术及茯苓等联合使用 , 能够治疗水谷停 滞 、 而下和 清 浊不分 导致 的泄泻 。 混杂
治疗头脑空痛和眩晕耳鸣。 3 砂仁对 血小 板聚 集和 免疫功 能的 作用 砂仁提取液能够对内钙的释放和外钙的内流有较好的影响, 以抑制 可 由于N  ̄ z起的血管收缩反应。 E J I 通过对家兔给予砂仁水煎服, 再提取颈 动脉血液, 使用构橼酸钠看病后, 研究利用A P D 聚集剂发现, 家兔使用砂仁 水越多, 其血小板聚集率越低, 说明砂仁能够抑制血小板的聚集效果。 砂仁 与檀香联合使用, 可以行气滞、 温中阳。 砂仁能够有效地纠正脾 胃 气虚 的患者T 细胞和B 细胞的比例失常, 恢 复 其免 疫系 统功 能 。 4苦昧叶下珠 的药学成分研究
谢 薇 刘 广 超
河南 郑州 4 00 ) 5 0 0 ( 河南 中医学 院第一 附属 医院药学部
【 摘要 】 苦味叶下珠为一种药用植 物, 中国和世界其他许多国家使用其治疗黄疸以及其他一些疾病 的历史已经十分悠久。 在 随着中药药理学

叶下珠有效部位总提取物一般药理作用研究

叶下珠有效部位总提取物一般药理作用研究

叶下珠有效部位总提取物一般药理作用研究【摘要】目的观察叶下珠有效部位总提取物1次灌胃给药对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的影响。

方法叶下珠有效部位总提取物500,250,125 mg・kg-1次灌胃给药,观察该品对小鼠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戊巴比妥钠睡眠阈下剂量以及1次灌胃600,150 mg・kg-1对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叶下珠有效部位总提取物47,470 mg・kg-1十二指肠给药,观察对杂种狗血压、呼吸、心率、心电图的影响。

结果对小鼠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小鼠戊巴比妥钠睡眠阈下剂量、小鼠自主活动均无影响。

对狗血压、呼吸、心率、心电图(P��R间期、Q-T间期、T波)均无影响。

结论叶下珠有效部位总提取物在所用剂量范围内,未出现对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有明显影响。

【关键词】叶下珠有效部位;药理作用Abstract:ObjectiveTo observe the effects of total extracts of Yexiazhu on nervous system,cardiovascular system,and respiratory system in mice and dogs.MethodsThe times of freedom movement in mice ,the effect on the hypnotic dosage and subthreshold hypnotic dosage of Pentobarbital Sodium in mice,the blood pressure, heart rates in dogs were observed.ResultsThe blood pressure,heart beat rate,heart rhythm,respiratory rate,depth of respiration ,freedom movement,hypnotic dosage and subthreshold hypnotic dosage of pentobarbital Sodium in animals had no obvious difference after given total extracts of Yexiazhu.ConclusionTotal extracts of Yexiazhu in effective dose have no obvious influence on nervous system in mice,respiratory system and cardiovascular system in dogs.Key words:Extracts of Yexiazhu; Pharmacology叶下珠Phyllanthus urinaria L.为大戟科Euphorbiaceae叶下珠属PhyllathusL.的全草,自印度学者Thyagarajan 1988年首次报道苦味叶下珠Phyllanthus amarus L.治疗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有良效以来,引发了国内外学者广泛、深入、持久的开发研究;本课题组采用大孔树脂提取工艺制备的叶下珠Phyllanthus urinaria L.)有效部位总提取物及其制剂(叶下珠胶囊,下文均统称叶下珠),用于治疗鸭乙肝[1]和临床预试[2]均获良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药 理 作 用
叶下珠能抑制人肝癌细胞生长 , 抑制克 隆形成 , 减少甲胎蛋白
(F ) A P 和 一 氨 酰 转 肽 酶 ( 一 T 的 合 成 和 分 泌 , 进 白 蛋 白 谷 C) 促 (L ) A B 的合 成 和 分 泌 , 呈 一 定 的浓 度 、 并 时间 依 赖 关 系 ; 下 珠 药物 叶 血 清 能诱 导 人 肝 癌 细 胞 株 B l 7 0 e 一 4 2向正 常 方 向 分化 , 有 预 防原 具 发性 肝 癌 发 生 的 作 用 1 。
物最 大耐受量 可达 30g k , 当于成人临床用量的 8 0倍 , 0 / g 相 0 未见
小 鼠 死 亡 ; 期 毒 性 试 验 中 3个 剂 量 组 大 鼠的 一 般 情 况 、 重 、 长 体 血
液 学 指 标 、 清 生 化 指 标 及 病 理 检 查 结 果 与 对 照 组 相 比 无 显 著 性 血
性肝 炎 , 疗 效好 、 副作 用 小的特 点 。 具有 毒 结论 叶下珠 是 一种 值得 深 入 开发 的天 然 药物 。 关键 词 : 下珠 ; 叶 药理 作 用 ; 应 用 临床 中图 分类 号 :2 5 5 R 8 . 1 R 8 . ;2 2 7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0 6— 9 12 1 )7 0 7— 2 1 0 4 3 (0 00 —0 8 0
9 2 g L” 。 .8m / [ 叶下珠水 、 醇提取液经有机溶剂萃取的成分具有抗 内毒素作用 , 质量浓度 为 0 1 , .4 0 4 / . 2 0 2 ,. 8 L时对 内毒 素的清除 g
率 分 别 为 2 .% ,5 6 ,1 3 『】水 提 取 物 还 具 有 明显 的 抗血 2 9 4 . % 8 . % l。 5 栓形 成 作 用 , 机 制 与 阻 抑 血小 板 一中性 粒 细 胞 间 相 互作 用 密 切相 其 关 , 阿 司匹 林或 尿 激 酶 比较 , 出血 的危 险 性 明显 减 小 ”一 1 与 其 10 9
21 00年第 1 9卷第 7期
叶下珠及其制剂药理作 用及 临床应 用研 究进展 述告 综 报
玉顺子
( 延边大 学附属 医院药剂科 , 吉林 延 吉 13 0 ) 3 0 0
摘要: 目的 综述叶下珠的化学成分 、 药理作 用、 毒理作用、 临床研 究的最新进展 , 为叶下珠的合理利用和深度开发提供 可靠的依据。 方法 查阅 近年的国内外文献 , 进行分析和整理。 结果 叶下珠具有较 多的活性成分, 对肝损害具有保护作用, 具有抗肝纤维化 、 乙型肝炎病毒 的作用, 抗 可 预防原发性肝癌 ; 具有抗菌和抗 内毒素作用; 具有抗血栓形成作用, 与阿司匹林或尿激酶比较 , 出血 的危险性明显减小。 其 临床上治疗 乙型病毒
叶 下 珠 又 名珍 珠 草 , 大 戟 科 植 物 叶 下 珠 的 全 草 或 带 根 全 草 , 为
1 4 预 防原 发 性 肝 癌 .
其 新鲜 全草 可分 离 得到 1 化合 物 , 4个 包括 鞣 云实 精 (I 、 丁 )芦
( )短 叶 苏 木 酚 酸 ( ) i s iii (X)老 鹳 草 素 ( )没 食 子 Ⅱ、 Ⅵ 、 otc n n I 、 s rt i X 、 酸 ( I、 花 酸 ( ) … 叶下 珠具 有平 肝 清 热 、 水 解毒 的功 效 。 X )鞣 Ⅻ 等 。 利 1 18 印度 学 者 T ygr a ”首 次报 道 了苦 味 叶 下 珠 体外 对 乙 9 2年 haa jn等 a 型 肝 炎 病 毒 表 面 抗 原 ( s g 有 灭 活 作 用 , 起 了 越 来 越 多 的关 HBA ) 引 注 。 此 对 叶下 珠 的 药 理 作 用及 其 临 床 应 用 研 究进 展作 一 综 述 。 在
抑制作用 , 随着 药物浓度 的增 加 , B H V—D A的量逐渐 降低 。 N 1叶
下 珠 不仅 对 全 基 因 的 H V有 抑 制 作 用 , 可 能 直 接 对 x基 因表 达 B 还
有 抑 制作 用 [。 6 1 12 . 抗 肝 纤 维 化作 用
复方 苦 味 下 珠 胶 囊 的 急 性 毒 性 试 验 结 果 显 示 , 小 鼠灌 服 药 给
2 毒 理 作 用
种药物可使 H s g BA 滴度从 1: 2 8降至 1: 6 但进一步在树 鼠 3 76 1。
体 内进 行 抗 H V抑 制 试 验 , 珍 珠 草 和 五 倍 子 具 有 清 除 H s g的 B 仅 BA 作 用 。 下珠 复 方 对 H P . . 5细 胞 分 泌 的 H V—D A有 直 接 叶 e G2 2 1 B N
1 1 抗乙型肝炎病毒 ( B 的作用 . H V)
叶下 珠 在 体 内外 均 具 有 抗 H V作 用 , 够 抑 制 乙 型 肝 炎 病 毒 B 能

抗原( B A ) H B— N 具有清除 H s g H e g及 V D A, B A 的作用 。 谢志春等
在 20种 常用 中草 药 中筛 选 出 具 有 较 明 显 抑 制 HBA 活性 的 5种 0 s 药物 , 别 是珍珠草 ( 下珠 )桑椹 子 、 倍 子 、 参和仙 茅 , 5 分 叶 、 五 丹 这
1 5 其 他作 用 .
苦味叶下珠醇提取物具有 抗菌和抗内毒素作用 , 对肺炎克雷
伯 菌 、 黄 色 葡 萄 球 菌 、 肠 杆 菌 具 有 较 强 的 抑 菌 作 用 , 最 低 抑 金 大 其 菌 浓 度 ( I ) 别 为 4 6 4 6 g L 2 3 g L 2 3 g L MC分 .8~ . 8m / , .4m / , .4m / ; 高 浓 度 时 甚 至 可 杀 死 肺 炎 克 雷 伯 菌 , 低 杀 菌 浓 度 ( B 为 最 M 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