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力耦合 传动 原理

合集下载

磁力耦合原理

磁力耦合原理

磁力耦合原理磁力耦合是一种通过磁场传递动力的原理,广泛应用于机械传动领域。

它利用磁场的作用,实现了机械轴之间的无接触传动,具有传递扭矩大、传递效率高、无摩擦、无磨损等优点,因此在许多工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磁力耦合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磁场的作用来传递动力。

当两个磁性体之间存在磁场时,它们之间就会产生磁力作用,从而实现了动力的传递。

磁力耦合装置通常包括外转子、内转子和磁性传动液。

外转子和内转子之间通过磁场相互作用,使得内转子可以受到外转子的驱动而旋转,从而实现了动力的传递。

磁力耦合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外转子通过机械装置带动磁性传动液旋转,而内转子则通过磁场的作用受到外转子的驱动而旋转。

磁性传动液在外转子的作用下形成了旋转的磁场,这个磁场又通过磁力作用于内转子,从而使得内转子跟随外转子一起旋转。

这样,外转子和内转子之间就实现了动力的传递,而且由于没有机械接触,所以传动过程中几乎没有能量损耗,传递效率非常高。

磁力耦合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在一些特殊的工况下,由于环境的限制,传统的机械传动方式难以实现,而磁力耦合由于其无接触、无摩擦、无磨损的特点,可以很好地满足这些特殊工况的需求。

比如在化工、医药、食品等行业,由于工作环境的特殊性,需要使用无接触传动方式,这时磁力耦合就可以发挥出其独特的优势。

此外,磁力耦合还可以用于变速传动。

通过改变外转子的转速,可以改变磁性传动液的旋转速度,从而实现内转子的变速传动。

这种变速方式相对于传统的机械变速装置来说,更加简洁、可靠,而且不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因此在一些对传动精度要求较高的场合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总的来说,磁力耦合作为一种新型的传动方式,具有许多传统传动方式所不具备的优点,如无接触、无摩擦、无磨损、传递效率高等。

在工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随着磁性材料和磁场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磁力耦合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为工业生产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效益。

磁力耦合器工作原理

磁力耦合器工作原理

磁力耦合器工作原理磁力耦合器是一种常见的非接触式传动装置,其工作原理基于磁场的相互作用。

它由两个主要部分组成:驱动端和从动端。

驱动端通常由电动机或其他能源驱动,而从动端则负责接收和传输动力。

磁力耦合器通过磁场的相互作用,实现两个部分之间的动力传递,而不需要直接的机械接触或传动装置。

磁力耦合器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地描述为:在驱动端,电动机产生一个旋转磁场。

这个磁场通过铁芯传递到从动端,激活从动端上的磁体。

当两个磁体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时,它们会产生相互吸引或排斥的力。

这个力会传递到从动端上的工作物体上,从而实现动力传递。

在磁力耦合器中,磁体的排列方式对其工作效果起着重要的影响。

通常,驱动端和从动端的磁体都被设计成环形或弧形。

这种形状可以增加磁力的传递效率,并减少能量损耗。

此外,磁体之间的间隙也需要被精确地控制,以确保适当的磁力传递。

磁力耦合器的优点之一是它的非接触性。

由于没有机械接触,磁力耦合器具有较低的磨损和摩擦损失。

这使得磁力耦合器在一些特殊的应用中非常有用,例如在有害气体环境下或需要隔离的环境中。

此外,磁力耦合器还可以实现两个部分之间的快速连接和断开,提高了操作的便利性。

然而,磁力耦合器也存在一些限制。

首先,磁力的传递效率取决于磁体之间的距离和磁力的大小。

如果磁体之间的间隙太大,磁力的传递效率会下降,从而影响动力传递的效果。

此外,磁力耦合器在高速转动时可能会产生振动和噪音。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通常需要采取一些降噪措施,例如增加磁体之间的间隙或使用减振材料。

磁力耦合器是一种非接触式的传动装置,通过磁场的相互作用实现动力传递。

它具有低磨损、快速连接和断开等优点,适用于一些特殊的工作环境。

然而,磁力耦合器的效率受到磁体之间的距离和磁力的大小的影响,需要在设计和使用过程中加以注意。

通过不断的研究和改进,磁力耦合器有望在更广泛的应用中发挥作用,并为工业传动领域带来更多的创新和发展。

磁力传动系统:在特殊环境和高温条件下实现传动的创新解决方案

磁力传动系统:在特殊环境和高温条件下实现传动的创新解决方案

磁力传动系统:在特殊环境和高温条件下实现传动的创新解决方案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特殊环境和高温条件下的传动需求日益增加。

传统传动系统在这些极端条件下面临着许多挑战,而磁力传动系统作为一种创新解决方案,可以在这些恶劣环境下提供高效、可靠的传动效果。

本文将介绍磁力传动系统的原理、应用领域以及在特殊环境和高温条件下实现传动的创新解决方案。

1. 磁力传动系统的原理磁力传动系统是利用磁力作用实现传递动力和扭矩的一种传动方式。

它由两个磁力耦合的部分组成:驱动部分和从动部分。

驱动部分通过电力或永久磁体产生磁场,从而激发从动部分中的磁体。

这种磁场的相互作用产生了磁力,从而传输动力和扭矩。

2. 磁力传动系统的应用领域磁力传动系统在许多各行各业的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特殊环境和高温条件下常见的应用领域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2.1 深海探测深海探测是一个极端环境下的任务,需要传动系统具备高强度、耐腐蚀和可靠性等特点。

磁力传动系统可以克服水压和海底腐蚀等问题,在深海条件下保证传动效果的稳定性。

2.2 火力发电厂火力发电厂中的高温和恶劣的环境条件对传动系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磁力传动系统可以利用磁力无接触的特性,避免摩擦和磨损,减少维护和故障率。

2.3 航空航天航空航天领域对于传动系统的要求是非常苛刻的。

磁力传动系统在航空航天中可以减轻重量、提高传动效率,并且能够在高温和低温环境下正常工作。

3. 在特殊环境和高温条件下实现传动的创新解决方案为了满足特殊环境和高温条件下的传动需求,磁力传动系统的创新解决方案逐渐发展起来。

3.1 磁流变液传动系统磁流变液传动系统利用磁流变效应来调节传动效果。

磁流变液是一种特殊的流体,在受到磁场作用时,可以迅速改变黏度和流动特性。

这种传动系统可以通过改变磁场的强度和方向来实现传动效果的调节,适应不同环境下的传动需求。

3.2 超导磁力传动系统超导磁力传动系统利用超导材料的特殊性质来实现传动。

超导材料在低温下可以表现出无电阻的电导性,同时具有强磁性。

齿轮传动轴的磁力耦合与磁传动技术研究

齿轮传动轴的磁力耦合与磁传动技术研究

齿轮传动轴的磁力耦合与磁传动技术研究磁力耦合与磁传动技术是一种利用磁性材料相互作用的传动方式,其在齿轮传动轴上的应用具有许多优势。

本文将探讨齿轮传动轴的磁力耦合与磁传动技术的研究,分析其原理与应用,以及当前的发展情况和未来可能的趋势。

首先,我们来了解磁力耦合与磁传动技术的原理。

磁力耦合通过磁性材料的相互作用来传递动力。

在齿轮传动轴上,通过加装磁性材料,可以实现轴之间的磁性耦合,从而实现传递动力。

与传统的机械传动方式相比,磁力耦合与磁传动技术具有无接触、无摩擦、无磨损等优势。

同时,由于磁性材料的特性,磁力耦合与磁传动技术在高温、高速等恶劣工况下仍能有效运行。

其次,我们来探讨齿轮传动轴的磁力耦合与磁传动技术的应用。

磁力耦合与磁传动技术在齿轮传动轴上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磁力耦合与磁传动技术可以解决长距离传动中的问题。

在传统的齿轮传动中,由于齿轮之间的接触,传动效率会逐渐下降,特别是在长距离传动中。

而磁力耦合与磁传动技术通过无接触的方式传递动力,能够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提高传动效率。

其次,磁力耦合与磁传动技术可以减少传动系统的噪音。

在传统的机械传动中,齿轮之间的接触和运动会产生噪音,而磁力耦合与磁传动技术不需要物理接触,因此能够减少传动系统的噪音,提供更加安静的工作环境。

第三,磁力耦合与磁传动技术可以提高传动系统的可靠性。

在传统齿轮传动中,由于齿轮之间的摩擦和磨损,传动系统的可靠性较低。

而磁力耦合与磁传动技术不需要物理接触,减少了传动系统的磨损,因此能够提高传动系统的可靠性和寿命。

此外,磁力耦合与磁传动技术还可以应用于一些特殊环境下,例如在有爆炸危险的场所,磁力耦合与磁传动技术可以避免火花的产生,提高安全性;在液体或气体环境中,磁力耦合与磁传动技术可以实现无泄漏的传动。

目前,齿轮传动轴的磁力耦合与磁传动技术在工业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尤其是在一些特殊领域,如航空、航天、核能等,磁力耦合与磁传动技术的应用正在逐渐增加。

磁性耦合的原理及应用

磁性耦合的原理及应用

磁性耦合的原理及应用1. 磁性耦合的概述磁性耦合是指通过磁场相互作用来传递能量或信息的一种物理现象。

它利用磁性材料的性质,在两个或多个磁性元件之间建立磁场耦合,从而实现能量或信号的传递。

磁性耦合在电子学、能源传输、通信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2. 磁性耦合的基本原理磁性耦合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磁性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能量或信息从一个磁性元件传递到另一个磁性元件。

2.1 磁场相互作用磁性耦合是通过磁场相互作用实现的。

当两个磁性元件靠近时,它们的磁场会相互影响,从而建立磁场耦合。

这种磁场耦合可以基于两种基本原理:磁感应耦合和磁力耦合。

2.2 磁感应耦合磁感应耦合是指当一个磁性元件中的磁场发生变化时,它会感应出另一个磁性元件中的电磁场。

这种感应可以通过电磁感应定律进行解释。

磁感应耦合常常用在无线充电、无线通信等领域。

2.3 磁力耦合磁力耦合是指通过磁力作用,在磁性元件之间传递能量或信息。

当两个磁性元件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隙时,它们之间会产生磁力作用,从而实现能量或信号的传递。

磁力耦合常常用在电动机、变压器等领域。

3. 磁性耦合的应用磁性耦合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列举了一些主要的应用:3.1 无线充电磁性耦合可以用于无线充电。

通过将发射端的电能转换为磁能,再通过磁场耦合的方式传递到接收端,从而实现无线充电。

这种方式可以减少电线的使用,并提供更便捷的充电方式。

3.2 无线通信磁性耦合可以用于无线通信。

通过在发射端产生电磁场,再通过磁感应耦合的方式传递信息到接收端,实现无线通信。

这种方式在近距离通信中有较高的传输效率和可靠性。

3.3 电动机磁性耦合可以用于电动机。

通过在发动机转子和定子之间建立磁场耦合,实现转子的旋转。

这种方式可以减少机械接触和磨损,提高电动机的效率和寿命。

3.4 电力传输磁性耦合可以用于电力传输。

通过在传输线圈上产生磁场,再通过磁感应耦合的方式传递电能到接收端,实现远距离电力传输。

这种方式可以减少传输损耗,并提供更安全可靠的电力传输方案。

磁力耦合原理

磁力耦合原理

磁力耦合原理磁力耦合是一种通过磁场传递动能的原理,广泛应用于许多工业领域,包括传动系统、泵浦系统、风力发电系统等。

磁力耦合原理的核心在于利用磁场的作用来传递动能,从而实现机械装置的无接触传动。

磁力耦合的基本结构包括外转子、内转子和磁体。

外转子和内转子之间通过磁场相互作用,实现了动能的传递。

当外转子受到外部动力驱动时,通过磁场作用,内转子也会跟随外转子的运动而旋转,从而实现了动能的传递。

这种传动方式具有无接触、无摩擦、无磨损的特点,因此在一些特殊环境下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磁力耦合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磁铁的磁化、磁场的产生和磁力的传递。

首先,外转子上的永磁体会受到外部磁场的作用而磁化,产生一个磁场。

内转子上也有永磁体,当外转子的磁场作用于内转子上时,会产生磁力,从而实现了动能的传递。

这种磁力传递的方式具有高效、稳定的特点,能够满足一些特殊工况下的传动需求。

磁力耦合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特别是在一些特殊环境下,如高温、高压、腐蚀性介质等条件下,传统的机械传动方式往往难以满足要求,而磁力耦合则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例如,在化工行业的泵浦系统中,由于介质的腐蚀性,传统的机械密封往往难以长期稳定工作,而采用磁力耦合可以实现无泄漏传动,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除此之外,磁力耦合还广泛应用于风力发电系统中。

在风力发电机组中,由于叶片的转动速度和方向随风速的变化而变化,传统的机械传动方式会带来很大的挑战。

而采用磁力耦合可以实现叶片和发电机之间的无接触传动,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总的来说,磁力耦合作为一种新型的传动方式,具有许多传统传动方式无法比拟的优势,特别是在一些特殊环境和工况下,其应用价值更加突出。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相信磁力耦合在未来会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磁耦合原理

磁耦合原理

磁耦合原理
磁耦合原理是指利用磁场相互作用的特性,将两个或多个磁性元件耦合在一起,实现信号的传递和能量的传输的一种物理原理。

它可以实现磁场的非接触式传递,使得信号或者能量可以在空气或非磁性介质中传输,同时通过合适的设计和调节,将传输效率最大化。

磁耦合原理的基本工作原理是通过磁场的相互作用,产生磁通量的变化,从而引起导体中的感应电动势。

当两个磁性元件之间存在磁场时,它们之间会形成一个磁通路,从而导致磁通量的变化。

这个磁通量变化会引起感应电动势的产生,从而在接收端产生电流或者信号。

为了实现有效的磁耦合,通常会使用磁性材料或者磁性铁芯来增强磁场的传递效果。

磁性铁芯可以将磁场线束聚集在一起,使得磁场的传输强度和范围得到增强。

同时,通过合理设计磁性铁芯的结构和形状,可以调节磁场的分布和方向,从而实现更好的磁耦合效果。

磁耦合原理在许多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电力系统中,变压器就是利用磁耦合原理将电能从高压端传输到低压端,实现电压的升降。

在无线通信中,磁耦合原理被用于设计无线充电装置,实现对电子设备的无线充电。

此外,在传感器、电动机、电路和通信系统等领域中,磁耦合原理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总之,磁耦合原理是一种利用磁场相互作用的特性,实现信号
和能量传输的物理原理。

通过合理设计和调节磁场,可以实现高效的磁耦合效果,从而在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磁感应耦合技术的无线能量传输原理

磁感应耦合技术的无线能量传输原理

磁感应耦合技术的无线能量传输原理磁感应耦合技术是一种无线能量传输的技术,它通过磁场的相互作用实现能量的传输。

这种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无线充电、无线通信和无线传感等领域。

本文将从原理、应用和发展趋势三个方面介绍磁感应耦合技术的无线能量传输原理。

一、原理磁感应耦合技术是基于电磁感应现象的一种无线能量传输技术。

当通过一个电流变化的线圈时,会产生一个磁场。

而当另一个线圈放置在这个磁场中时,它会感应到磁场的变化,并产生电流。

这种通过磁场的变化传输能量的原理就是磁感应耦合技术的基础。

在无线能量传输中,通常使用两个线圈,一个作为发送端,另一个作为接收端。

发送端的线圈通常通过电源输入电流,产生一个变化的磁场。

而接收端的线圈则利用磁感应现象,将磁场转换为电能,供给接收设备使用。

二、应用磁感应耦合技术在无线能量传输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最常见的应用之一就是无线充电。

通过将发送端的线圈嵌入到充电器中,接收端的线圈嵌入到充电设备中,可以实现无线充电的功能。

这种无线充电技术在手机、电动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除了无线充电,磁感应耦合技术还被应用于无线通信和无线传感等领域。

在无线通信中,可以利用磁感应耦合技术实现近距离无线通信,如NFC技术就是一种基于磁感应耦合的无线通信技术。

在无线传感方面,可以利用磁感应耦合技术实现对传感器的无线供能,从而消除传感器更换电池的需求。

三、发展趋势磁感应耦合技术在无线能量传输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随着无线充电技术的成熟和普及,越来越多的设备将实现无线充电功能。

同时,磁感应耦合技术在无线通信和无线传感领域也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未来,磁感应耦合技术可能会迎来一些新的发展。

例如,通过优化线圈结构和材料,可以提高能量传输的效率。

同时,磁感应耦合技术也可以与其他无线传输技术相结合,实现多种功能的无线设备。

此外,随着对无线能量传输安全性的要求不断提高,磁感应耦合技术也需要在安全性方面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磁力耦合传动原理
Magna Drive 磁力耦合器
美国Magna Drive 磁力耦合驱动技术在1999年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该驱动方式解决了旋转负载系统的轴心对中、软启动、减振、调速、及过载保护等问题,并且使磁力驱动的传动效率大大提高,可达到98.5%.该技术现已在各行各业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对传统的传动技术带来了崭新的概念,在传动领域引起一场新的革命。

美国海军经过两年多的验证,在2004年3月,该产品成功通过了美国海军最严格的9-G抗震试验,美国海军对该技术产品实现了批量采购。

1、涡流式磁力耦合工作原理
Magna Drive磁力耦合调速驱动是通过导磁体和永磁体之间的气隙实现由电动机到负载的扭矩传输。

该技术实现了电动机和负载侧没有机械联接。

其工作原理是一端稀有金属氧化物硼铁钕永磁体和另一端感应磁场相互作用产生扭矩,通过调节永磁体和导磁体之间的气隙就可以控制传递的扭矩,从而实现负载速度调节。

Magna Drive磁力耦合调速驱动器主要由铜转子、永磁转子和控制器三部分组成。

铜转子固定在电动机轴上,永磁转子固定在负载转轴上,铜转子和永磁转子之间有间隙(称为气隙)。

这样电动机和负载由原来的机械联接转变为磁联接,通过调节永磁体和导磁体之间的气隙就可实现负载轴上的输出扭矩变化,从而实现负载转速变化。

由上面的分析可以知道,通过调整气隙可以获得可调整的、可控制的、可重复的负载转速。

磁感应是通过磁体和导体之间的相对运动产生。

也就是说,磁力耦合调速驱动器的输出转速始终都比输入转速小,转速差称为滑差。

通常在电动机满转时,Magna Drive ASD(大功率调速型磁力耦合器(ASD))的滑差在1%--4%之间。

通过Magna Drive ASD输入扭矩总是等于输出扭矩,因此电动机只需要产生负载所需要的扭矩。

Magna Drive ASD传输能量和控制速度的能力不受电动机轴和负载轴之间由于安装未对准原因而产生的小角度或者小偏移的影响,排除了未对准而产生的振动问题。

由于没有机械联接,即使电动机本身引起的振动也不会引起负载振动,使整个系统的振动问题得到有效降低。

Magna Drive ASD控制器通过处理各种信号实现对负载调速,包括压力、流量、位移等其他过程控制信号。

可以方便地对现有设备进行改造,不需要对现有电动机和供电电源进行任何改动。

安装Magna Drive ASD以后,对整个系统不产生电磁干扰。

在大多数情况下,关闭或者拆除现有的过程控制硬件设备即可。

负载将在最优化的速度运行,增加能源效率,减少运行和维护成本。

该产品已经通过美国海军最严格的9-G抗震试验。

同时,该产品在美国获得17项专利技术,在全球共获得专利一百多项。

由于该技术创新,使人们对节能概念有了全新的认识。

在短短几年中,Magna Drive获得了很大的发展,现产品已经应用到各行各业,现已超过4000套的设备投入运行。

(左图为磁力耦合器在美国海军的海水泵中的应用)。

2、涡流式磁力耦合调速器的特点
总成本最低。

维护工作量小,几乎为免维护产品,维护费用极低。

允许较大的安装对中误差(5mm)。

大大简化了安装调试过程。

过载保护功能。

提高了整个电机驱动系统的可靠性,完全消除了系统因过载而导致的损害。

带缓冲的软启动/软制动(刹车)。

节能效果显著。

节电率达到25%--66%。

使用寿命长,设计寿命30年。

美国海军品质。

过程控制精度高。

控制精度达到0.1% 。

(磁浮定位技术)
减振效果好。

结构简单,适应各种恶劣环境。

不产生电磁谐波,无污染。

体积小,安装方便,可方便对现有系统进行改造或用于新建系统。

应用行业多,已成功应用4000多套。

3、应用行业:
磁力耦合器主要应用在不同类型各种风机、水泵、物料运输、斗式提升机、球磨机、卷扬机、破碎机、搅拌机、绞直机等各种机械设备上。

主要行业是有:
●水工业/污水处理●石油、天然气
●发电/热电●制冷供暖中央空调
●造纸和纸浆●农业灌溉●煤炭、水泥
●冶金/钢铁●化工●舰船
4、规格型号及分类
1)MGE--标准型磁力耦合器(输出P:2-185HP S:0-6800RPM )
工作原理
标准型磁力耦合器是由两个独立的,没有任何接触的转体组成,这两个转体之间有一定的气隙。

其中一个带铜圈的钢制转动体与电机输出端联结(称为导磁体),另一个带永磁材料的铝制转动体与负载输入端联结(称为永磁体)。

电机转动过程中,导磁体通过切割永磁体的磁力线产生磁感应力,实现电机与负载之
2)FGC--扩展型磁力耦合器(输出P:3-5000HP S:0-7000RPM )
工作原理
扩展型磁力耦合器是由两个独立的,没有任何接触的转体组成。

其中一个带铜圈的钢制转动体与电机输出端联结(称为导磁体),另一个带永磁材料的铝制转动体与负载输入端联结(称为永磁体)。

电机转动过程中,导磁体通过切割永磁体的磁力线产生磁感应力,实现电机与负载之间的扭矩传递。

可以在一定范围内通过调整这种间隙之间的距离,达到不同的扭矩传递和速度传递的要求。

3)MGD--延迟型磁力耦合器(输出P:10-2000HP S:0-4500RPM )
工作原理
两片相互连接的磁体和导磁体之间,在初始位置时两者之间的空气间隙为3/16英寸。

电机启动后,与电机连接的导磁体很快达到电机的额定转速,这样导磁体与永磁体之间有相对的速度差。

速度差产生的磁感应力,拉动两者之间的间隙逐渐变小。

随着间隙的减小,传递的扭矩增大,与负载连接的永磁体转动速度逐渐加快,最后达到一个额定速度运行的标准间隙1/8英寸时,电机和负载之间可以通过扭矩的传递,实现同速转动。

当负载的扭矩发生周期性变化的时候,导磁体和永磁体这两个转体之间的间隙可以在1/8英寸到3/16英寸之间变动,实现周期性变化的扭矩传递。

当负载突然出现过载或卡死的情况下,与负载连接的永磁体转动速度很快下降为零,而与电机连接的导磁体继续按照电机的速度转动,两者之间产生的相对速度差产生磁感应力,能迅速将两者之间的间隙拉大到3/16英寸(间隙的最大距离),从而减小了电机与负载之间的传递扭矩,电机可以在相对低的扭矩下继续运行,实现保护电机的目的,(这种工作性质,实际延迟了过载的扭矩与电机之间的传递,所以称它为延迟型磁力耦合器)电机在此状态下工作,产生的热量如不能及时散发,会发生一定的损伤。

在发生过载或卡死情况下,在15S 内关闭电机对电机不会有任何损伤。

4)MGTL--限矩型磁力耦合器(输出P:10-2000HP S:0-4500RPM )
工作原理
两片相互连接的磁体和导磁体之间,在初始位置时两者之间的空气间隙为3/16英寸。

电机启动后,与电机连接的导磁体很快达到电机的额定转速,这样导磁体与永磁体之间有相对的速度差。

速度差产生的磁感应力,拉动两者之间的间隙逐渐变小。

随着间隙的减小,传递的扭矩增大,与负载连接的永磁体转动速度逐渐加快,最后达到一个额定速度运行的标准间隙1/8英寸时,电机和负载之间可以通过扭矩的传递,实现同速转动。

当负载的扭矩发生周期性变化的时候,导磁体和永磁体这两个转体之间的间隙可以在1/8英寸到3/16英寸之间变动,实现周期性变化的扭矩传递。

5、应用案例
ASD在Daishowa安吉利斯造纸厂的应用
磁力耦合器在Ponderay造纸厂的应用
ASD在Ash Grove水泥公司的应用
电磁铁的动作电流与电压、频率、电磁铁线圈的感抗有关:
I=U/2*3.14*50(Hz)*L(线圈电感量)
其中:2*3.14*50(Hz)*L就是电磁铁线圈的感抗。

以上供参考。

什么是磁力耦合器?和变频器有什么不同?现在一些做反应釜的化工机械也有磁力耦合器,还不一样?是不是还有别的名字
当前,国内的火力发电厂锅炉主机,其大功率鼓风机和引风机所采用的调速方式大部分是变频调速。

鉴于变频调速在发电厂生产运行中所出现的问题,尤其是变频设备故障的不确定性,给各发电厂生产上带来了隐患,直接影响了生产运行的连续性、稳定性以及可靠性;也给电厂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这种损失通常是因为电气设备故障时,促使发电机组减负荷或处理不及时造成停炉、停机。

而采用大功率调速型磁力耦合器(ASD)调速方案取代目前的变频器调速方案(即改变间接控制到直接控制形式),则可获得使用变频器调速方案所无可比拟的绝对优势。

磁力耦合器是一个纯机械的产品,拥有比变频器更好的效益。

两片相互连接的磁体与导磁体之间, 在初始位置时两者的空气间隙为3/16 英寸。

电机启动后, 与电机连接的导磁体很快达到电机的额定转速, 这样导磁体与永磁体之间有相对的速度差。

速度差产生的磁感应力, 拉动两者之间的间隙逐渐变小。

随着间隙减小, 传递的扭矩增大, 与负载连接的永磁体转动速度逐渐加快, 最后达到一个额定速度运行的标准间隙1/8 英寸时, 电机和负载之间可以通过扭矩的传递, 实现同速转动。

至于您说的做反应釜的化工机械也有磁力耦合器,是两种不同的东西。

这种磁力耦合器是一种无接触联轴节,利用它可以达到搅拌过程无泄漏操作。

但在通常情况下,磁力耦合器是与摆线针轮减速机配套使用的,如果根据工艺的需要,要将磁力耦合器与无级变速减速机配套使用,须对磁力耦合器与无级变速减速机进行一定的配套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