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东北林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范本

合集下载

山核桃破壳机

山核桃破壳机

毕业设计山核桃破壳机的设计学生姓名:王雨专业班级:机械设计2009级1班指导教师:刘晓义学院:机电工程学院2013年4月东北林业大学毕业设计任务书山核桃破壳机的设计学生姓名:王雨专业班级:机械设计2009级1班指导教师:刘晓义学院:机电工程学院2013年4月日题目名称:山核桃破壳机的设计任务内容(包括内容、计划、时间安排、完成工作量与水平具体要求)1.课题内容根据现今山核桃破壳机的形式,在对各类数据进行多方面收集、处理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山核桃破壳机设备的设计方案。

实现高效,高质量的破壳,满足人们生活需要,提高机械加工水平。

应具有包含:(1)山核桃破壳机的基本信息;(2)山核桃破壳机的整体设计方案;(3)山核桃破壳机的传动链轮的结构设计;(4)山核桃破壳机的传动系统的结构等。

2.任务计划3月上旬—3月中旬:收集资料,山核桃破壳机的相关情况;3月中旬—3月下旬:学习掌握CAD绘图软件,确定整体机械的设计方案;4月上旬—4月中旬:了解相关技术,进行整体结构及各个章节的初步设计;4月中旬—5月上旬:进行整体及细节图形的设计绘制;5月中旬—5月下旬:完善设计,完成论文初稿;6月上旬—6月中旬:修改论文,准备毕业答辩。

3.完成工作量毕业设计说明书要符合东北林业大学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规范的要求。

英文摘要词义及语法要表达准确,工作量达到以下要求:其中:参考文献篇数:说明书字数:图纸张数:10篇以上6 000字以上折合A0图纸3张,其中至少1张装配图专业负责人意见签名:年月日山核桃破壳机的设计摘要本设计从我国山核桃基本状况出发,同时了解了国内外相关破壳机械的发展状况,通过对传统山核桃破壳方法的比较,并结合山核桃果壳的特点和现代手剥山核桃破壳取仁方法,设计出了一种专门用于山核桃入味前自动破壳的加工机器。

然而,由于资金问题,机器还没有生产出来进行测验,运行结果还是不确定的。

设计中涉及到整体技术参数的预定、驱动方式和传动方式的选择、执行机构的确定以及相关机构的设计和计算说明等。

东北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格式要求

东北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格式要求
2.4 总体参数的确定···········································································································7
第3章执行机构设计·································································································10
底片自动取送机械系统设计
作者姓名:刘刚
指导教师:柳洪义教授
单位名称:机械工程与自动化
专业名称:机械工程与自动化
东北大学
2005年6月
Film-catching-and-delivering system design
by Liu Gang
Supervisor: Professor Liu Hong Yi
附录········································································································································40
第1章绪论
1.1 设计背景
This design aims to meet this requirement. The system can catch and carry the film automatically in the environment of mass of ozone. So it improves the work efficiency greatly . The mechanical structure of this system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parts, the upside part as carrying department and the underside as automatic catching department. Of them , the motor drives two active wheels through the decelerating system. Then, the active wheel pull the whole system to move forward or backward on the preconcerted tramroad. The automatic catching department can safely realize catching film and it is composed of two special holding structure jointed by one mechanical arm, it can catch the film safely. The catching department is a new combination of the mechanism and electron equipments, it realizes the catching and loading action by the contraction and extension of the electromagnets. So it can catch and load the film very fast and frequently.

东北农业大学本科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格式-2013综述

东北农业大学本科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格式-2013综述

东北农业大学教务处教务处[2013]15号文件关于做好2013届本科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各教学单位:毕业设计(论文)是教学计划中实现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

做好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结合我校在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中的实践,为了确保2013届本科毕业生正常离校,保证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现将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时间安排及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时间安排1、2013年5月21日前,学生完成毕业设计(论文)。

2、2013年5月28日~ 6月8日,本科各专业学生完成毕业答辩(含双学位答辩)。

具体答辩时间由各学院统一安排。

学院的答辩时间安排表于答辩前3天送教务处实验实践教学管理科备案。

3、2013年6月11日前,上报毕业设计(论文)成绩单(含双学位)送教务处教务科。

4、2013年6月22日前,汇总毕业设计(论文)(纸介版和电子版),论文工作总结上报教务处实验实践教学管理科。

二、注意事项2013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总体上要严格按照《东北农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条例》(附件一)和《东北农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基本规范》(附件二)执行。

(一)选题工作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是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第一环节,恰当的选题是搞好毕业设计(论文)的前提,对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

选题工作重点要注意以下几点:1、各教学单位要结合本专业培养计划,进行充分调研确立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所确立的题目要做到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

2、毕业设计(论文)题目要向学生公布,并认真辅导学生选题。

3、要努力确保一人一题。

如果多人一题,该题目组的学生必须从不同角度,独立撰写毕业设计(论文)。

4、各教学单位要认真组织好本届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工作,并在选题工作结束后,上报“东北农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情况一览表”到教务处。

东北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模板

东北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模板
This manual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the first part, the blast furnace workshop design; the second part, translation.
The first part is divided into 10 chapters, the content including comprehensive calculation, design of blast furnace, raw material system, top charging equipment, air supply system (blast system), blast furnace gas system, slag-iron management system, injection fuel system, blast furnace layout,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本设计主要的任务是:设计一座年产480万吨制钢生铁和40万吨铸造生铁的炼铁厂。根据国内外大型高炉先进生产技术指标,确定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利用系数2.3,焦比315kg,煤比180kg,热风温度1200℃,富氧3%。炼铁厂设计主体包括两座33003的高炉,以及每座高炉对应的四座新日铁外燃式热风炉,一座重力除尘器及其它附属设备。在设计上,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如高风温,喷吹煤粉,干法除尘,环形出铁场等。另外,在炉前设置了除烟罩和其他除尘设备,在噪音大的地方安装消音器,以改善炼铁厂的环境,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本设计预计可实现高产、优质、低耗、长寿和环保的综合目标。
3.孙志礼,冷兴聚,魏延刚等.机械设计[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0,32-33.

最新东北大学毕业论文设计完整框架优秀漂亮模板汇报

最新东北大学毕业论文设计完整框架优秀漂亮模板汇报

点击输入文字点击输入文字点击输入文字
4
点击输入文字点击输入文字点击输入文字
研究方案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标题
点击添 加文本
点击添加标题
点击添 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研究方案 可行性 STEP 1 STEP 3
STEP 2
添加标题
点击添加文本点 击添加文本点击 添加文本点击
STEP 4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点击添加文本点 击添加文本点击 添加文本点击
添加 标题
研究意义
点击添加标题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 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
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
研究 意义
点击添加标题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 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 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
研究思路 研究方案 研究方案可行性说明
研究思路与方法
研究思路
1 2 3
点击输入文字点击输入文字点击输入文字
点击输入文字点击输入文字点击输入文字
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 …
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
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 …
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
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 …
主要贡献 与创新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林业技师毕业论文范文3篇

林业技师毕业论文范文3篇

林业技师毕业论⽂范⽂3篇园林专业本科毕业论⽂(设计)典型模式研究摘要:随着科技和社会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等教育的迅猛发展,园林专业本科毕业论⽂(设计)教学环节在培养⽬标、选题、指导、管理、评价等⽅⾯均需要进⾏观念上的更新,需要从不同⾓度进⾏教学模式创新。

我们在园林专业本科毕业论⽂(设计)质量管理体系改⾰实施⽅案推出前后,通过对园林专业本科毕业论⽂(设计)的⼤量实际案例及其特征进⾏分析,总结出园林专业本科毕业论⽂(设计)典型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园林专业;毕业论⽂(设计);典型模式1.产学研互动式教学模式该模式的特征在于园林专业本科毕业论⽂(设计)的选题即是导师的科研项⽬,有具体的实际⼯程应⽤背景,形成教学、科研、⽣产相互促进,教学质量有保证,⼜能促进科技进步、服务⽣产第⼀线,创造实际效益的教学模式。

其主要特点为:该模式园林专业本科毕业论⽂(设计)选题具有前沿性,有利于提⾼学⽣的主动性和创造型,有利于保证园林专业本科毕业论⽂(设计)成果的先进性。

在教学经费上相对充⾜,有利于安排学⽣到⼯程实际现场进⾏调研实习,以进⾏充分的⽂献检索,实际科研能⼒和⼯程综合能⼒训练⽐较充分。

实施该模式的导师⼤多有⽴项的科研项⽬,⼀般教学科研能⼒较强,层次较⾼,能够全⾯培养学⽣的综合素质和能⼒。

在布置毕业论⽂(设计)任务和内容时,使学⽣了解科研项⽬全貌的同时,将项⽬进⾏合理的分解,形成独⽴的研究⼩组,使每个学⽣承担各⾃毕业设计的任务和内容,分⼯协作。

对于理论基础好、综合能⼒强的学⽣来说,这是⼀个⽐较好的模式,可以充分发掘学⽣的潜⼒。

2.⾯向市场的短、平、快课题教学模式此种园林专业本科毕业论⽂(设计)教学模式的特点是,题⽬内容的真实性和实⽤性强,⼀般⾯向市场和社会需求选择⼀些⼩的、较短时间内能够完成的设计项⽬,寻求与中⼩型企业合作,开发横向课题,将其作为学⽣的毕业论⽂(设计)选题,通过此类训练,学⽣全过程参与项⽬的完成,并取得有效成果。

毕业设计论文7篇

毕业设计论文7篇

毕业设计论文优秀7篇时间就如同白驹过隙般的流逝,成绩已属于过去,新一轮的工作即将来临,一起对今后的学习做个计划吧。

相信大家又在为写计划犯愁了吧?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下内容是小编为您带来的7篇《毕业设计论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组织答辨篇一毕业设计需对一个即将进行开发的项目的一部份进行系统分析(需求分析,平台选型,分块,设计部分模块的细化)。

这类论文的重点是收集整理应用项目的背景分析,需求分析,平台选型,总体设计(分块),设计部分模块的细化,使用的开发工具的内容。

论文结构一般安排如下:1)引言(重点描述应用项目背景,项目开发特色,工作难度等);2)项目分析设计(重点描述项目的整体框架,功能说明,开发工具简介等);3)项目实现(重点描述数据库设计结果,代码开发原理和过程,实现中遇到和解决的主要问题,项目今后的维护和改进等,此部分可安排两到三节);4)结束语。

要求篇二毕业设计公开答辩会(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实际自立完成课题的工作能力。

(2)对学生的知识面,掌握知识的深度,运用理论结合实际去处理问题的能力,实验能力,外语水平,计算机运用水平,书面及口头表达能力进行考核。

毕业设计论文致谢篇三感谢xx大学四年来的培养,感谢魏xx教授对本论文从选题、构思、资料收集到最后定稿的各个环节给予细心的指引和教导,使我对于无铅焊料有了深刻的认识,并最终得以完成毕业论文,对此,我打心眼里表示我最衷心的感谢。

魏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丰富渊博的知识、敏锐的学术思维、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积极进取的科研精神以及诲人不倦的师者风范是我毕生的学习楷模。

同时也要感谢严xx老师在使用实验仪器过程中,对我们的默默支持,感谢黄xx、黄xx、廖xx 等老师在实验过程中给予的帮助。

老师们的高深精湛的造诣与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

在四年的大学生涯里,还得到众多老师的关心支持和帮助,在此,谨向老师们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感谢陈xx、龚xx、陈xx、黎xx以及罗x等同学在实验过程当中的交流与合作。

东北农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模板

东北农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模板

东北农业大学学士学位论文学号:A0000000标题为宋体二号居中THE RESEARCH ON TRANSMISSION EQUIPMENT OF WELDING ROBOT学生姓名:张三(宋体四号)指导教师:李四一(宋体四号)所在院系:网络教育学院所学专业:土木工程研究方向: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东北农业大学中国·哈尔滨2017年7月.摘要机器人技术是综合了计算机、控制论、机构学、信息和传感技术、人工智能、仿生学等多学科而形成的高新技术,是当代研究十分活跃,应用日益广泛的领域。

机器人应用情况,是一个国家工业自动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机器人技术是综合了计算机、控制论、机构学、信息和传感技术、人工智能、仿生学等多学科而形成的高新技术,是当代研究十分活跃,应用日益广泛的领域。

机器人应用情况,是一个国家工业自动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关键词:机器人;焊接;机械手;谐波减速器注:大于360字.目录摘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Abstract (I)1前言 (1)1.1焊接机器人的发展历程 (1)1.2焊接机器人国内外应用现状 (2)1.3国内外发展趋势 (3)1.3.1国外机器人领域近几年发展有如下几个趋势 (3)1.3.2国内机器人领域近几年发展有如下几个趋势 (4)1.4本课题要研究或解决的问题和拟采用的研究手段及途径 (5)2焊接机械手的总体方案设计 (6)2.1总体设计思路 (6)2.2工业机器人概述 (9)2.3机器人基本技术参数 (12)2.4各种驱动方式比较 (13)3焊接机器人运动学方程 (15)4焊接机器人底座的设计 (19)4.1底座的工作方式 (19)4.2底座的电动机的选择 (20)4.3底座上谐波齿轮传动的设计 (20)4.3.1谐波减速器在机器人中的应用 (20)4.3.2谐波减速器工作原理 (21)4.3.3传动比计算 (23)4.4底座轴设计 (24)4.5底座传动齿轮的设计 (26)4.6底座轴承的设计 (29)5焊接机器人大臂设计 (30)5.1大臂的工作方式 (30)5.2大臂电动机的选择 (30)5.3大臂上谐波齿轮传动设计 (31)6焊接机器人小臂的设计 (32)6.1小臂的工作方式 (32)6.2小臂电动机的选择 (32)6.3小臂谐波齿轮的传动的设计 (32)7结论 (33)参考文献 (34)致谢 (35)..1 前言1.1流域水文模型水文,可以将其理解为水的运动规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东北林业大学毕业论文小三号黑体小三号楷体论文题目:技术创新对公路运输市场体系的作用和影响学生:张小海指导教师:王明教授学院: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专业:交通工程1999级2班2008年6月东北林业大学毕业论文任务书论文题目技术创新对公路运输市场体系的作用和影响指导教师王明教授专业(班级) 交通工程1999级2班学生张小海年月日技术创新对公路运输市场体系的作用和影响摘要文章介绍了熊彼特的技术创新理论,联系公路运输市场的现状,探讨了技术创新对公路运输市场机制建立、发展的作用。

并且建立公路运输市场体系的动态规划模型,提出公路运输市场体系可持续运输的发展目标及其运行框架。

利用公路运输市场体系的动态规划模型,针对目前国有公路运输企业存在的问题,根据政府制定国企改革的原则、方向,文章得出了技术创新对国有公路运输企业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影响的结论。

并提出国有公路运输企业资产经营创新和资产重组创新的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技术创新;公路运输;场体系Function and influence on the market system of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AbstractThe article theory, get in touch with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market of , Have probed into the function set up, developping to the market mechanism of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Set up the dynamic planning model of market system of , and put forward the developing goal of market system sustainable transport of and and run frames . Utilizing the dynamic planning model of market system of , to the question that the enterprise of state-run exists at present, It makes the principle, directions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 reform according to government article draw betwee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state-run enterprise of conclusion with important influence of economic growths, Propose state-run enterprise of assets management innovate, tactics who rearrangement of assets innovates.Key words: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 market system目录摘要Abstract1 绪论 (1)1.1公路运输市场的现状 (1)1.2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1)2 技术创新对公路运输市场发展的作用 (2)2.1 公路运输市场 (2)2.1.1 公路运输产品 (2)…………5结论 (4)参考文献附录致谢技术创新对公路运输市场体系的作用和影响1 绪论1.1 公路运输市场的现状新中国成立五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公路交通得到了长足发展,交通基础设施总量达到一定规模,能力有了较大提高,运输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行业管理体系初步建立,公路交通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适应状况有了较大改善。

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今后五到十年,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是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时期。

为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要求,必须对公路交通结构进行调整,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效益与质量,全面提升公路交通行业整体素质,加快公路交通现代化进程。

1.2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自从熊彼特(Sohumpeter,J.A.)在1912年发表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创新”的概念起,创新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而不断深化的过程,这期间对创新的研究主要沿着两个方向,即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

熊彼特认为,“创新”是指“新的生产函数的建立”,即“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新的组合”,他包括五种类型:a、引入一种新的产品或提供本题目来自于黑龙江省科技攻关项目:公路运输市场体系的研究一种产品的新质量;b、采取一种新的生产方法;c、开辟一个新的市场;d、获取一种原料或半成品的新的供给来源;e、采取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

在熊彼特看来,企业家之所以进行创新活动,是因为创新能给他带来盈利的机会。

而其他企业的模仿又使这种盈利机会趋于消失。

据此,熊彼特解释了经济周期现象。

他认为,创新的出现,造成了对生产资料和银行信贷的扩大需求,引起经济高涨,而当创新扩散到较多企业后,盈利的机会变少,对生产资料和银行信贷的扩大需求减少,导致经济收缩,经济衰退又促使企业家引入新的创新,这又将导致下一轮的经济高涨、收缩,形成经济周期四个阶段(繁荣、衰退、萧条、复苏)的循环。

同时因为经济领域的广泛性,不会存在单一的创新,其中有的创新影响大,有的影响小;有的创新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实现。

这样就会出现多种不同的经济周期。

2 技术创新对公路运输市场发展的作用2.1 公路运输市场体系市场是以商品交换为内容的经济联系形式,是社会分工和商品生产、交换的产物。

公路运输市场是社会再生产的必要条件,能调节公路运输产品的供求关系,能自发调整各方面形为主体的利益关系,能促进公路运输产业的科技进步。

2.1.1 公路运输产品公路运输企业是公路运输市场的经营主体。

由于其经营性质即属于物质生产部门,又可属于第三产业。

在整个国民经济系统中,公路运输业是基础产业,其它产业的发展对它有较大的依赖性,在较长的时期内对它的需求将稳步增长,在产业结构中处于“供给”地位,即为其它产业发展提供基本生产资料和生产条件。

公路运输产品是人和物的位移,公路运输生产活动是人们使用公路运输工具,实现货物或旅客在空间位置上的转移。

公路运输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将对其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产生较大的影响,技术创新的能力和程度及技术进步情况,将该变运输市场的格局,制约公路市场的发展。

公路运输产品具有生产性和服务性双重特点,公路运输的产品不仅具有生产性质,属于物质产品,也具有服务性质,属于第三产业。

所以技术创新、技术引进、技术进步,将改变公路运输业生产方式,加速其科技向生产力转化,影响和改变其生产关系。

2.1.2公路运输市场的功能和作用公路运输市场的功能就是市场机制所具有的客观功能,它表现为市场机制一—商品交换为中心,以合理配置资源为目标所发挥的客观作用。

其功能主要表现在:(1)交换功能。

即公路运输市场的中心内容是承、托运双方的商品交换活动,因此,交换功能是公路运输市场最基本的功能。

(2)结合功能。

即实现承、托运双方的经济结合。

公路运输市场,既是社会分工的产物,同时,又成为社会分工得以生存和发展的保证条件。

(3)开拓功能。

即公路运输市场的渗透和影响,促进开辟新的商品市场,开拓生产领域和商品交换领域的功能,加快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4)平衡功能。

即公路运输市场可以通过自身的组织能力,广泛汇集和传递发布信息,促进运力的优化配置,调节运能结构,发挥组织、调整、引导、平衡作用,最大限度地保持运力与运量的平衡和运价的大体稳定。

(5)集散功能。

即公路运输市场有效地利用自身点多、线长、面广的优势,为综合运输体系发挥着重要衔接作用,加速物流、商流与客流的集散进程。

(6)服务功能。

公路运输市场的服务功能不仅作用于社会,而且对公路运输市场本身的服务也在市场机制不断完善过程中发挥自我调节、净化经营环境的服务作用。

公路运输市场同各经济部门的一切经济活动,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因此,公路运输市场发展如何,对商品经济的发展起着非常直接的制约、调整和推动作用。

公路运输市场是物流的主要载体,公路运输几乎具有物流的全过程,是实现社会再生产的重要条件。

公路运输市场通过它的时空效用创造价值,促进社会全方位运输网络的形成,有利于开拓商品市场。

公路运输市场可以平抑商品市场供求矛盾,合理调剂商流。

为广大运输企业和经营者提供了平等竞争的条件,进而促进了公路运输事业的健康发展。

2.1.3 公路运输市场的结构公路运输市场结构是指实现物流、商流和人的流动过程中交换关系总体内部的组成和构成。

它主要决定于社会经济结构,同时又受着运输消费需求结构的制约,并最终适应运输消费需求结构及其发展变化。

同时,公路运输市场结构又反作用于社会经济结构和运输消费需求结构。

公路运输市场构成的基础,实际上是运输经营者(运力和运能)、运输消费者需求(运输对象,包括客、货源)、物流和人的流动的动机、位移供给能力四要素的具体结合。

只有上述四要素的有机结合,才能保证运输产品过度的实现,构成实现的而不是观念上的公路运输市场。

满足公路运输消费需求的一定量的运能是构成运输市场的物质基础,科学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又决定这种物质基础的质量。

一定量的运输消费需求,是构成公路运输市场的另一基本要素,决定着公路运输市场的容量。

位移动机是由公路运输消费者推动而成的,是构成公路运输市场不可缺少的要素,它主要是由公路运输消费需求的内在因素激发起来的,但同时又要受到市场环境、市场价格诸因素的影响。

位移支付能力的高低是构成公路运输市场容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因为公路运输市场容量的大小,归根到底取决于需求者的位移支付能力的大小。

公路运输市场从生产关系结构上看是一个多种经济成份,多种经营方式,多种经营渠道的多层次、多方位的有机结合。

这种多元的所有制结构形式,基本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同时也是公路运输市场有别与其它运输方式生产结构的显著特征。

图2—1 灌木蒸腾速率日变化5 结论今天,在我们展望未来世界发展趋势,了解当前经济发展同时,不难发现:科技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首要资源,引起增长模式和发展观念的变化。

技术创新速度大大增加,高新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越来越大,从注重增长数量和速度向注重增长效益,可持续性和生活质量转变,强表2—1 方差分析差异源SS df MS F P-value F-crit 树种间 83.943 8 10.493 8.531 0.012**2.55 剩余 21.065 17 1.239 总计 105.00825调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