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爷爷说那一年变化很大,报纸上天天讨论真理标准,安徽的农民悄悄把土地包干,北京城开了一周的大会……春雷震撼了华夏。

”材料中的“大会”指的是()A.中共八大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C.中共十二大D.中共十五大2.《人民日报》社论代表党中央发声,它书写了社会的变迁,勾勒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轨迹。

下列社论发表于改革开放初期的是()A.《迎接新世纪的曙光》B.《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生产建设上来》C.《不忘初心逐梦前行——元旦献词》D.《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3.有史学家认为,中国1978年第一次思想解放冲破“两个凡是”的束缚;1992年第二次思想解放冲破姓“社”姓“资”的束缚;1997年第三次思想解放冲破“所有制崇拜”。

三次思想解放共同的作用是()A.冲破了个人崇拜B.解决了所有制问题C.突破了计划经济D.带来了思想的飞跃4.“一人包产全家干,村头不见闲人站”“老包进了村,人人笑盈盈,你紧我也紧,一亩一千斤”。

这些民谣反映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A.改变了土地所有制形式B.扩大了农产品流通范围C.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D.带动了乡镇企业的兴起5.下图是我国第一张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

它体现我国()A.私有制经济的发展B.对外开放的扩大C.多种经济体制并存D.合资企业的创办6.1992年,借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这股东风,许多人的企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在实现人生价值的道路上,走得越来越好。

这主要表明() A.个人发展应顺应时代B.国家政策要与时俱进C.杰出人物推动社会进步D.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7.海关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消费品进口额达1.57万亿元,同比增长8.2%,2021年一季度,我国跨境电商进口达1387亿元,增长15.1%。

这些数据表明我国()A.人民消费方式转变B.对外开放不断深化C.经济发展质量提高D.依靠进口发展经济8.下表内容反映的主题是()A.规划中国梦宏伟蓝图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D.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推进9.有学者认为,1840年以来,中国经历了被迫融入世界、主动融入世界、与世界相互影响和相互适应三个阶段。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知识点《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知识点》八年级下册历史的第三单元可老有意思啦。

这单元讲了好多新中国建设过程中的事儿呢。

咱先说说土地改革吧。

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好多农民还在为土地发愁呢。

地主占着大量的土地,农民只能给地主打工,自己没多少地种。

土地改革那可是一场大变革,把地主的土地分给了农民。

这可不得了,农民们有了自己的土地,就像鸟儿有了自己的窝一样。

他们种地可积极了,粮食产量也慢慢上去了。

这一改革,让农民的生活有了盼头,也让新中国的根基更稳当了。

接着就到“一五”计划啦。

这就像是新中国建设的一个大蓝图。

国家开始大力发展工业,什么重工业呀,轻工业呀。

好多大工厂建立起来了,像鞍山钢铁公司啥的。

铁路也在不断地修建,火车跑得越来越远。

这一计划,让新中国开始有了自己的工业体系,不再是啥都靠进口的。

工人阶级那时候可光荣了,都在努力工作,为了建设新中国发光发热。

还有三大改造呢。

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农业走集体化道路,大家一起干活,一起收获。

手工业者也组织起来了,生产效率提高了不少。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也很有特色,公私合营,既让民族资本家能继续发挥作用,又让企业变成了社会主义性质的。

这三大改造一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就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了。

这就像给新中国换了一身新衣服,整个国家的性质都变了呢。

这单元里还有好多英雄模范人物。

像王进喜,那可是铁人啊。

他在大庆油田那艰苦的环境下,拼命工作。

有那种“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劲头。

还有焦裕禄,心里只想着兰考的老百姓,为了治理兰考的风沙、盐碱地,累倒在工作岗位上。

这些人都是新中国的脊梁,他们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们。

在外交方面呢,这一时期也有不少大事件。

万隆会议就是个典型。

周恩来总理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各国之间虽然有很多不同的地方,但也有共同的目标。

这个方针让中国在亚非国家中有了更多的朋友。

中国的外交之路越走越宽了。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里讲的这些内容,那可都是新中国成长过程中的关键部分。

8下第三单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复习

8下第三单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复习

四、对外开放
1、含义:对外开放是在某些地区的对外经济 活动中采取特别优惠的政策,以吸引外资, 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在平 等互利的原则下,扩大对外贸易,壮大我国 社会主义经济。 2、目的:要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吸收侨 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 进行现代化建设。
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之间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B
时代特点会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留下烙 印,人们索取的名字也能折射出不同时期 的历史情况。按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名字所 反映的新中国的历史进程,正确的是 ①马文革 ②刘援朝 ③张跃进 ④季开放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④①② D.④③②①
[参考答案]
B
[2007年河南中考] 第9题
(2010· 山西) 16.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正确答案。(6分) (1)秦汉时期的阶段特征 (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阶段特征 (3)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4)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5)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初步建立的标志 (6)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标志
十一届三中 作出 全会
改革开放
保障
全面推进 拨乱反正
一.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1、背景:粉碎“四人帮”以后,当时中共中央的主要领导人 仍然坚持“左”的指导思想,提出了“两个凡是”的方针, 引起全国上下的不满。 2、目的:纠正“文化大革命”以来“左”的错误,完整、准 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 3、结果: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4、意义(影响):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十一届 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也为开创改革开放的新局 面作了思想准备。
[参考答案]
D
[09佛山中考]第7题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一直为实现民族独 立和国家富强而不懈地奋斗。中共八大与中 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共同点是 A.实现国家工业化 B.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C.实行改革开放 D.确定经济建设为党的中心工作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知识点汇总(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知识点汇总(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知识点汇总(人教
版)
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1.内容:签订《慕尼黑协定》(1938年9月)
2.目的:祸水东引,把德国侵略矛头引向苏联
3.实质:纵容侵略,以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来安抚侵略者。

4.影响: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使法西斯国家得寸进尺,侵略野心日益膨胀,也极大地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加速了二战的全面爆发。

gt;gt;gt;gt;点击阅读: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第7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首先,世界人民一天也不要放松警惕性,帝国主义是现代化的策源地,只要世界上存在着帝国主义,就有战争的危险,世界人民要建立有效的全球安全意识,维护世界和平。

其次,世界人民能够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成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力量,为反对侵略和奴役、捍卫民族独立的正义而斗争。

gt;gt;gt;gt;点击阅读: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活动课二战地采访──反法西斯战争必胜!
(1)(1940年6月)法国败降后,英、美两国随即确立共同军事和政治战略,结成了事实上的反法西斯联盟。

(2)1941年3月,美国国会通过《租借法案》,用于援助反法西斯国家。

(3)苏德战争爆发时,英、美相继表态支持苏联,三国正式携手合作。

(4)1941年8月,美、英两国联合发布《大西洋宪章》,提出保障国际和平与安居乐业、促进一切国家间的经济合作等一系列进步和民主的原则。

苏联随即表示赞同。

gt;gt;gt;gt;点击阅读:反法西斯战争必胜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知识点整理的很及时吧,提高学习成绩离不开知识点和练习的结合,因此大家想要取得更好的成绩一定要注重从平时中发现问题查缺补漏~请关注历史知识点。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新人
教版
本文档总结了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的知识点,以供研究参考。

1. 世界古代文明的发展
- 古代文明的定义和特征
- 埃及文明的发展和特点
- 希腊文明的发展和特点
- 罗马文明的发展和特点
- 印度与中国的古代文明
2. 罗马帝国的兴衰与教的传播
- 罗马帝国的兴起和扩张
- 罗马帝国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
- 罗马帝国的衰落和灭亡
- 教的起源和传播
- 教对欧洲文化的影响
3. 大航海时代的背景和原因
- 大航海时代的背景和起因
- 葡萄牙和西班牙的航海活动
- 哥伦布的航海事迹和影响
- 大航海时代的意义和影响
4. 西欧资本主义的初步形成
- 西欧资本主义的初步形成
- 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特点和要素
- 商业革命对资本主义的推动作用
-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壮大
5. 封建社会的瓦解和资产阶级的崛起
- 封建社会的瓦解原因和过程
- 农奴制度的衰落和农民起义的影响
- 资产阶级的崛起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
- 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对立与斗争
以上是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的知识点总结。

希望能对你的研究有所帮助!
(字数:175)。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时期?A. 解放军赴朝作战B. 三年困难时期C. 文化大革命D. 南京大2. 1978年12月,中共中央第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具有深远意义。

请问这次会议的主要决策是?A. 进行“四个现代化”建设B. 开展大跃进C. 改革开放D. 发动文化大革命3. 下列哪项不属于改革开放初期的经济改革内容?A.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B. 发展对外贸易C. 实行计划经济D. 推进农村改革4. 1978年通过的《宪法》具有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

请问这部宪法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有何作用?A. 解决农村问题B. 构建现代企业制度C. 强调人民民主D. 推进城市改革5. 第一批经济特区的建立是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一项重要措施。

请问第一个经济特区建立在哪个城市?A. 上海B. 深圳C. 广州D. 香港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6.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主要任务是经济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7. 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引进外资的主要方式是通过吸引________________。

8. 1978年中国开展了农村改革,推进了农业生产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9. 1979年开展的沿海地区经济特区试点得到了巨大的________________。

10. 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实行了以________________为主体的计划经济体制。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1. 请简要介绍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的背景和重要意义。

12. 解放军赴朝作战是中国参加的一场重大国际战争,请简要介绍一下此次战争的背景和影响。

13. 中国的改革开放主要体现在经济领域,请简要介绍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经济改革措施和取得的成就。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教学设计-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教学设计廖昕一、教材说明:本单元讲述了新中国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领导中国人民努力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成为在国际格局中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重要一极。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共和国史上又一个伟大的转折点,会议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做出了进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二、知识线索梳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伟大的历史转折改革开放的春雷-----在希望的田野上------对外开放的窗口2、欣欣向荣的科教文体事业抓住科技革命的机遇-----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文艺体育事业百花齐放3、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一国两制”的构想-----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4、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建立国际新秩序-----高举伟大旗帜三、学习目标:1、能列举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

说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

了解深圳等经济特区的经济腾飞情况,根据史实分析、归纳经济特区建立的历史作用。

2、能够列举出“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推广等科技发展的标志性成果,能够说出什么是“八六三计划”。

了解信息技术在促进我国社会发展和日常生活变化中的重要作用。

能够根据“材料阅读”中的表格说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得到了基本普及的史实,增强分析图表的能力。

根据课本列举出文学、艺术、体育事业的主要成就,培养从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3、说出香港、澳门回归的时间和设立特别行政区等基本史实。

能够列举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简述题1、为什么说中共十一届三中会全是伟大的历史转折?答:(1)十一届三中全会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会议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集体。

(2)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

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2、简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在法律建设方面的主要成就及意义?(20世纪80年代,我国逐渐向依法治国的道路迈进,其表现有哪些?)你知道法制宣传日是哪一天吗?那一天我们一般举行哪些活动?答:(1)成就:1982年,颁布了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一部比较完善的宪法。

此后,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一系列法律。

(2)意义:这些法律的颁布与实施,反映了我国法制建设取得显著成就。

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制观念不断提高,依法办事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我国逐渐向依法治国的道路迈进。

(3)法制宣传日是每年的12月4日,那一天政法部门会在街头设点接受市民有关法律问题的咨询,媒体会进行各种各样的宣传活动等。

3、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请你回答出有关以发展生产力为主要任务而召开的两次重要会议是什么?并说出这两次会议召开的时间、内容和历史意义?答:(1)这两次会议分别是中共八大和十一届三中全会。

(2)中共八大:1956年,内容:大会明确指出,当前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意义:这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底,内容:①思想上: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②政治上: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③组织上:会议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集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一届三中全会 彻底纠正了文革的错误
组 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 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
织 地位
中央领导集体
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 地 向成熟,党的历史上 位 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建 设的新时期
十一届三中 全会的意义
表格列举法 图示分析法
字头浓缩法

学案导学



对比法
讨论法 读图法
如何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深远意义的 “转折”呢?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建 设的新时期,那么“新”起点是什么呢?
人力资源
厦、海


对比法
讨论法 读图法
对外开放格局
表格列举法
图示分析法
字头浓缩法

学案导学



对比法
讨论法 读图法
全方位、多层次、 宽领域

沿

经 济
海 开
格特 放
局区
城 市
沿 海 经 济 开 放 区
内 地
党的会议
表格列举法 图示分析法
字头浓缩法

学案导学



对比法
讨论法 读图法
党的会议 中共十二大 中共十三大 中共十四大 中共十五大
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确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在党的指导地位
1997 十五大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表格列举法 图示分析法
字头浓缩法

学案导学



对比法
讨论法 读图法
表格列举法 图示分析法
字头浓缩法
经济特区: 深、珠、汕、
学案导学
教 学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韩城市城关中学
安瑜
教材编写特 点与体例
内容结构
教材分析 及整合
说教材
说 课 标
说 建 研议



课程资源的 开发和利用
能够阅读基本的历史文献资料, 学会社会调查的基本方法,能运 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释历史问题;
了解中国现代史的重要历史人 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 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3、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认 识改革对于中国发展的重 大意义。
( 第内 三容 单标 元准
1、按时间顺序编写。 2、以主题的形式编写。
1、减轻学生负担,降低 难度。 2、增强趣味性,生动性 和启发性。 3、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和实践能力。
体特 例点
本册内容结构
内容
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 义道路
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路线
确立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 导地位
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 思想
中共十一届三 中全会和遵义
会议
表格列举法 图示分析法
字头浓缩法

学案导学



对比法
讨论法 读图法
十一届三中全会和遵义会议的比较
遵义会议
纠正了博古军事上和 思 组织上的错误 想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八 年 级 下 册
科技教育与文化 社会生活
1、纠正文革错 误
2、两个凡是方 针的提出
背景
1、思想 2、政治 3、组织
内容
知识结构横向联系
意义
— —

转折、开端、新
十大 一的
时期
届历
三史
中转
全折

过程与方法
知识与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八课 年程 级标 下准
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认识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个 曲折漫长的过程,能从社会 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中体会到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要 性,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的信念。
1、了解“文化大革命”的 严重危害及主要教训。
2、了解中国共产党十一 届三中全会、农村改革和 深圳特区的发展,认识邓 小平对改革开放所起的重 要作用。
(可以组织学生小组讨论)
表格列举法 图示分析法
字头浓缩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学案导学



对比法
讨论法 读图法
《早期对 外开放地 区示意图》
历史制作 历史调查 历史习作
纸笔测验
教师观察
学生自评
小组互评法
评 价 建 议
乡土教材 社区资源
图书馆
历史教科书
影视录音
和课 利程 用资
源 的 开 发
历史遗址 博物馆 网络信息
所有制、经营权、 分配方式
知识结构横向联系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
试点
城市——沿海经济开放 区——内地
措施
国有企业改革
(城市)
作用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农村)
对外开放
改 革 开 放
知识结构纵向联系
产生





发展





形成
1978 十一届三中全会
提出改革开放
1982 十二大
1987 十三大
1992 十四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