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完)
建设工程经济(1)

13
资金等值计算关系示意图
F
(F/P,i,n)
(F/A,i,n)
(P/F,i,n)
P
(A/P,i,n) (P/A,i,n)
(A/F,i,n)
A
0
1
2
3
4
5
……
n
图1-4 资金等值计算关系示意图
14
等值计算(一)
终值计算(已知P求F)
F P(1 i)
n
现值计算(已知F求P)
P F (1 i)
财务可持续性条件:基本条件---有足够的经营净现金流量 必要条件---允许个别年份净现金流量 为负,但各年累计盈余资 金不应为负。
29
特别注意
经营性方案三项内容均进行分析;
非经营性方案主要分析财务生存能
力。
30
经济效果评价基本方法(一)
基本方法:确定性评价方法和不确定性评价方法(同一技 术方案二者均要进行)。 按性质分类: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二者相结合,以定量 分析为主)。 按是否考虑时间因素分类: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二者结 合,以动态分析为主)。静态分析适用于粗 略或短期评价,或逐年收益大致相等的技术 方案评价;动态分析强调资金时间价值。
n
15
等值计算(二)
等额支付系列的终值的计算(已知A求F):
(1 i ) 1 FA i
n
等额支付系列的现值的计算(已知A求P):
(1 i) 1 PA n i(1 i)
n
16
等值计算(三)
偿债基金 (已知终值F求年金A)
A F
1 i
i
n
1
n
资金回收 (已知现值P求年金A)
工程项目经济评价方法

评价准则:Pt′≤Pc′,可行;反之,不可行。 【例】:对下表中的净现金流量系列求静态、动态投资回收期,净现值,净现值率和净年值, 设ic=10%。 解: Pt = 8-1+(66÷150)= 7.56(年)
Pt′ =11-1+(2.94÷52.57)=10.06(年) NPV=352.41 NPVR=352.41/482.94=0.73
工程项目经济评价方法
第四章 工程项目经济评价方法
二、经济评价指标计算
3.总投资收益率(ROI)
总投资收益率是指工程项目达到设计生产能力时的一个正常年份的年息税前利润或
运营期内年均息税前利润与项目总投资的比率。其计算公式如下: ROI EBIT100% TI
式中 ROI——总投资收益率; EBIT——项目达到设计生产能力时的一个正常年份的年息税前利润或运营期内年 均息税前利润; TI——项目总投资。
第四章 工程项目经济评价方法
第一节 经济效果评价指标
二、经济评价指标计算
(2)项目建成投产后各年的净收益不相同时,计算公式为:
Pt 累计净现金 现流 正量 值开 的 1始 上 年出 年 当 份累 年 数计 的 -净 净 绝现 现 对金 金 值流
评价准则:Pt≤Pc (Pc为行业基准投资回收期),可行;反之,应拒绝。
年息税前利润= 年营业收入-年营业税金及附加-年总成本费用+利息支出 年营业税金及附加= 年消费税+年营业税+年资源税+年城乡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
项目总投资=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流动资金 当计算出的总投资收益率高于行业收益率参考值时,认为该项目盈利能力满足要求。
N A V N P V ( A / P , 1 0 % , 2 0 ) 6 . 1 7
[建筑工程经济]第五章
![[建筑工程经济]第五章](https://img.taocdn.com/s3/m/dae26d8e2b160b4e777fcf84.png)
三.经济评价原则
(3) 直接经济效益与间接经济效益相结合 国民经济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部门各企业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它们之间的投入与
产出、效益和费用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一个项目一般只是在产业链的一个环节上,但是它可 能带动整个产业链的价值提升;也可能带来整个产业链的破坏。例如:中国芭比娃娃的生产,制造 业者在破坏环境、浪费资源、剥削劳工的基础上,我们每创造出一百万美元的产值,我们同时替美 国创造出九百万美元的产值。我们辛辛苦苦创造出一亿美元的产值,我们同时替美国创造出9亿美 元的产值。从宏观的角度来说并没有把直接经济效益与间接效益有机结合起来。 (4) 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
二.净现值及净现值率
净现值表示在规定的折现率i0的情况下,方案在不同时点发生的净现金流量折现到期初时,整个 寿命期内所能得到的净收益。如果方案的净现值等于零,表示方案正好达到了规定的基准收益率水平; 如果方案的净现值大于零,则表示方案除能达到规定的基准收益率之外,还能得到超额收益;如果净 现值小于零,则表示方案达不到规定的基准收益率水平。
3
动态评价指标
一.动态投资回收期
动态投资回收期(dynamic investment pay-back period)即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因素的投资回收期。由
于动态回收期包含资金时间价值,所以在考察资金的回收过程,即用收益补偿投资的过程时,应注意 分布在不同时间点的现金流的时间价值差异。体现在动态投资回收期的计算上,应注意不同时点现金 流的等值换算。其一般表达式为:
2020/12/14
一.动态投资回收期
计算投资回收期
1. 公式计算法 如果项目每年的净收益相等,则项目的动态投资回收期计算公式为
农业技术经济效果评价

第三节 农业技术经济效果的指标评价方法
(三)指标权重的确定
指标权重
主
客
观
观
赋
赋
权
权
法
法
德 尔 菲 法
层 次 分 析 法
模 糊 评 价 法
主 因成 子分 分分 析析 法和
变 异 系 数 法
灰 色 关 联 度 法
熵 权 系 数 法
第三节 农业技术经济效果的指标评价方法
(四)综合评分法的应用
1.建立指标体系
元素与元素的重要性之比为 bji 1/ bi j
第三节 农业技术经济效果的指标评价方法
(2)层次单排序 (3)检验一致性,最后层次总排序。
指数 权重
B1 B2 B3 B4 B5 B6 B7 B8 B9 B10 0.46 0.04 0.25 0.25 0.2 0.4 0.4 0.06 0.29 0.65
农户甲
农户乙
作物品种 面积
平均产量
总产量
面积
(公顷) (千克/公顷) (千克) (公顷)
平均产量 (千克/ 公顷)
总产量 (千克)
水稻
0.67
7500
75000
1.33
6750
135000
玉米
1.33
4500
90000
1.33
3750
75000
小麦
1.33
3000
60000
0.67
2700
27000
劳动净产率 劳动盈利率
资金生产率 资金净产率 资金盈利率
成本产值率 成本净产率 成本利润率
1.土地生产率指标
(1)单位土地面积产量或产值
单位土地面积产量或产
政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政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政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衡量政策执行效果和政策目标达成程度的重要工具。
它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评估政策的实施效果,为政策的调整和优化提供决策依据。
一个全面、科学的政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应包括政策目标层面和政策执行层面两个方面。
一、政策目标层面的指标1.经济指标:包括经济增长率、就业率、劳动生产率等。
这些经济指标反映了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可以评估政策对促进经济增长和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的效果。
2.社会指标:包括居民生活水平、教育水平、医疗保障水平、社会保障水平等。
这些社会指标反映了政策对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影响,可以评估政策对提高社会福利和公平公正的效果。
3.环境指标:包括环境保护、资源利用效率等。
这些环境指标反映了政策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可以评估政策对环境污染防治和资源利用效率的效果。
4.政治指标:包括政府形象、政府信誉等。
这些政治指标反映了政策对政府形象和政府公信力的影响,可以评估政策对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提高政府治理能力的效果。
二、政策执行层面的指标1.资源利用率:衡量政策资源使用的效率和经济性,如资金使用效率、人力资源配置效率等。
2.实施进度:评估政策实施的时间进度和任务完成情况,如政策目标达成情况、法规制定和修订进度等。
3.政策执行力度:评估政策执行的力度和措施的有无效性,如政策宣传推广力度、政策监督和执法力度等。
4.社会参与度:评估政策执行过程中社会各界参与程度和民众满意度,如政策征求意见和听取反馈的机制和效果等。
1.全面性:要从经济、社会、环境、政治等多个角度全面评估政策的效果,避免只关注几个方面而忽视其他方面。
2.可比性:要选择具有可比性的指标,以便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判断不同政策的优劣和变化趋势。
3.可量化:要选取可以直观衡量的指标,方便数据收集和分析,提高评估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4.实用性:要选取对政策制定和实施具有实际意义的指标,能够为政策调整和优化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
一级建造师《建设工程经济》复习题集(第4916篇)

2019年国家一级建造师《建设工程经济》职业资格考前练习一、单选题1.根据《建筑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 50500--2013,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中,确定综合单价的依据是( )。
A、计量单位B、项目特征C、项目编码D、项目名称>>>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3章>第5节>工程量清单编制的方法【答案】:B【解析】:本题的考核点是分部分项清单项目特征的作用。
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的项目特征是确定一个清单项目综合单价的重要依据。
项目特征是确定综合单价的前提。
由于工程量清单项目的特征决定了工程实体的实质内容,必然直接决定了工程实体的自身价值。
因此,工程量清单项目特征描述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工程量清单项目综合单价的准确确定。
2.对于非经营性技术方案,经济效果评价主要分析拟订方案的( )。
A、盈利能力B、偿债能力C、财务生存能力D、抗风险能力>>>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1章>第2节>经济效果评价的内容【答案】:C【解析】:本题的考核点是经营性技术方案和非经营性技术方案两者经济效果评价的不同。
经营性技术方案,经济效果评价主要分析方案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财务生存能力。
而非经营性技术方案,经济效果评价主要分析方案的财务生存能力。
3.不属于静态分析指标采用条件的是( )。
A、对技术方案进行粗略分析B、技术方案不考虑时间价值C、对短期投资方案进行评价D、对逐年收益大致相等的技术方案进行评价>>>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1章>第2节>经济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答案】:B【解析】:静态分析指标特点与条件的区分。
静态分析指标的最大特点是不考虑时间因素。
对技术方案进行粗略评价,或对短期投资方案进行评价,或对逐年收益大致相等的技术方案进行评价时,静态分析指标还是可采用的。
4.短期筹资一般是在一年以内或( )到期的筹资。
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100
考核项目对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的持续影响程度等。在该指标分设时,可与经济指标、社会指标和生态环境效益指标的分设一并考虑
其它指标
工程质量指标
考核项目工程质量合格率:单项工程合格(优良)/全部单项工程数量
建设工期指标
考核工程进度:工程计划完成时间-—工程实际完成时间
设备购置费用增减率
考核采购效果:(设备购置实际发生费用-设备购置合同规定费用)/设备购置合同规定费用
指标
权重
三级指标
项目投资指标
100
经济效益指标
财政投入乘数
考核财政投入拉动能力:项目资金总额(财政投入+其他资金投入)/财政投入金额
固定资产形成率
考核新增发展能力:新增固定资产/经济建设投资总额
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
考核项目完成程度:同期交付使用的固定资产价值/基建投资总额
项目建成投产率
考核项目完成进度:全部建成投产项目个数/全部施工项目个数
单位投资空气指数改善率
13
考核项目实施对综合开发利用和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单位投资空气指数改善率=(项目实施后空气污染平均指数-项目实施前空气污染平均指数)/财政投入
单位投资土壤改良或地质恶化变化率
考核项目实施对综合开发利用和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项目实施后土壤改良还是地质恶化,专家评定
社会效益指标
服务对象满意率
考核项目实施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服务对象满意率=项目区被调查人数中表示满意的人数(户数)/被调查人数(户数)
单位投入人口保护量
考核项目实施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单位投入人口保护量=项目实施后受保护(生活、生产、环境等)的人口数量/财政投入
单位投资人文 发展指数提高量
经济性评价基本要素

2.3.2 机会成本
将某种有限资源用于某一用途而放弃的其他各 种用途的最高收益。 资源是稀缺的,有限资源应有效的利用。 机会成本不是实际发生的成本,而是方案决策 时的观念上的成本。
技术经济学
Chapter ----2
§2.1 经济效果
2.1.1 经济效果的概念
是指实现技术方案时的产出与投入之比。 成果 产出 经济效果= or= 消耗 投入
产出:指技术方案实施后的一切效果,包括可以用经济 指标度量的和不能用经济指标度量的产品和服务。 产出指标: (1)数量指标:产量、销量、销售收入等 (2)质量指标:产品的寿命、精度、合格率等 (3)时间指标:产品设计和制造周期、工程项目建设期等 投入:指各种资源的消耗和占用。
2.指投放的资金,即为了保证项目投产和生产
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而投入的活劳动和物化劳 动价值总和。
主要包括: 固定资产投资:指用于建设或购置固定资产所投入的 资金。 流动资产投资:指项目在投产前预先垫付,在投产后 生产经营过程中周转使用的资金。
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产投资的关系: (1)固定资产投资的数量及其结构决定流动资产投资 的数量及其结构。
2.3.3沉没成本
【1】过去已经支出而现在已无法得到补偿的成本 【2】过去发生的,目前决策不能改变的成本 【3】过去发生的,在一定情况下无法补偿的成本
在对方案进行经济分析时,不考虑沉没成本是 经济分析的一项原则
为什么在经济分析中不考虑沉没成本? 【1】不考虑沉没成本与技术经济分析的出发点有 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总投资收益率
投资收益率
静态分析 资本金净利润率
静态投资回收期
盈利能力分析
财务内部收益率
动态分析
财务净现值
确定性分析
利息备付率
偿债备付率
借款偿还期
偿债能力分析 资产负载率
经济效果评价
流动比率
速动比率
盈亏平衡分析
不确定性分析
敏感性分析
投资收益率:衡量(技术方案获利水平)的评价指标
公式:00100IAR
R—投资收益率;A—年经收益额或年平均净收益额;I—投资
判别标准:若CRR,则技术方案可以考虑接受;反之技术方案不可行(cR:基准投资收益率)
总投资收益率(ROI):衡量整个技术方案的获利能力
公式:00100TIEBIFROI (高于同行业的收益率参考值,表明技术方案盈利能力满足要求)
投资收益率 EBIF—运营期内年平均息税前利润;TI—总投资(建设投资,建设起贷款利息,全部流动资金
资本金净利润率(ROE):衡量技术方案资本金的获利能力
静态分析 公式:00100ECNPROE (高于同行业的净利润率参考值,表明技术方案盈利能力满足要求)
NP—运营期内年平均净利润,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EC—资本金
优劣:没有考虑投资收益的时间因素,忽视了资金具有时间价值的重要性;主要用在技术方案制定的早期阶段或研究过程,且计算期
短,
不具备综合分析所需详细资料的技术方案
静态投资回收期(返本期):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以技术方案的的净收益回收期总投资所需要的时间,一般以一年为单位
公式:0)(0tPttCOCI tP—静态投资回收期;CI—现金流入量:CO—现金流出量:t)(CO-CI—第t年净现金流量
判别标准:若ctPP,技术方案可以考虑接受;反之,不可行 (cP:基准投资回收期)
优劣: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资本的周转速度。因此在技术方案经济效果评价中都要求计算静态投资回收期,以反映技术方案原始投资的
补偿速度和技术方案投资风险性。但只能作为辅助评价指标。特别用于那些技术跟新快,资金短缺,情况难预测的技术方案。
财务净现值分析(FNPV):反映技术方案在计算其内盈利能力的动态评价指标
公式:tcnttiCOCINPV)1()(F0 (FNPV—财务净现值;tCOCI)(—第t年的净现值流量;n—计算期;ci—基准收益率)
判别标准:0FNPV,技术方案财务上可行;反之不行。
优劣: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并全面考虑了技术方案在整个计算期内现金流量的时间分布情况;不足的是:必须首先确定一个符合经济
的基准收益率,而基准收益率的确定比较困难。
动态分析 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使技术方案在计算期内各年净现金流量的现值累计等于零时的折现率
财务净现值是折现率 10)1()()(iCOCIiFNPVntt
tnttFIRRCOCIFIRRFNPV)1()()(0=0
判别标准:ciFIRR,则技术方案可以接受;反之应予拒绝
优劣:FIRR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以及技术方案在整个计算期的经济状况,不仅能反映投资过程的收益程度,而且FIRR的大小不受外
影响。但不足是财务内部收益率计算不叫麻烦。
FIRR与PNPV比较:FNRV指标计算简便,显示出技术方案现金流量的时间分配,但得不出投资过程收益程度大小,且受外部参数影响;FIRR计算比
较麻烦,但能反映投资过程的收益程度,而FIRR的大小不受外部参数的影响,完全取决于投资过程现金流量
基准收益率:确定基准收益率的基础是资金成本和机会成本,而投资风险和通货膨胀则是必须考虑的影响因素
3213211)1)(1)(1(iiiiiiic (1i=资金成本,机会成本;2i=投资风险;3i=通货膨胀)
21211)1)(1(iiiiic
利息备付率(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与当前应付利息的比值。
PIEBITICR (EBIT—息税前利润 PI—当前应付利息)
判别准则:正常情况下利息备付率应当大于1,并结合债权人的要求确定。当利息备付率低于1时,表示企业没有足够资金支
付利息,一般情况,利息备付率不宜低于2,而且还要与其他同类企业进行比较,来分析决定企业的指标水平。
偿债备付率:在技术方案借款偿还期内,各年可用于还本付息的资金与当期应还本付利息金额的比值。
PDT-EBITDADSCRAX (EBITDA—企业息税前利润加折旧和摊销;AXT—企业所得税;PD—应还本付息金额)
判别准则:正常情况偿债备付率应当大于1,并结合债权人的要求确定。当指标小于1时,表示企业当年资金来源不足以偿付
当期债务,一般情况下,偿债备付率不宜低于。
借款偿还期:是反映技术方案借款偿还期能力的重要指标。
偿债能力分析 tPtdd)B-RDBIr0O( (dP—借款偿还期,dI—投资借款本金和利息之和,B—第t年可用于还款的利润,
D—第t年可用于还款的折旧摊销费,OR—第t年可用于还款的其他收益,rB—第t年企业留利)
余额盈余当年可用于还款的
盈余当年应偿还借款额
)余年份(借款偿还开始出现盈1-P
d
注:借款偿还期适用于不预先给定借款偿还期限,且按最大偿还能力计算还本利息的方案;不适用预先给定借款偿还期的方案。对
于
预先给定借款偿还期的技术方案,应采用利息备付率和偿债备付率指标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
偿债资金来源:包括可用于归还借款的利润,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摊销费和其他还款资金来源。
固定成本:一定的常量范围内不受产品产量影响的成本。如:工资及福利费,折旧费,修理费
无形资产及其其他资产摊销费。
总成本 可变成本:随产品产量的增减而成正比例变化的成本。如:原材料,燃料,动力费,包装费
半可变(或半固定)成本:介于两者之间,随产量增长而增长,但不成正比例变化的成本。
盈亏平衡分析 公式即: QCCCuF (C—总成本;FC—固定成本;u C—单位产品变动成本;Q—产量(工程量))
1.销售收入与销量之间呈线性关系
销售收入
2.销售收入与销量之间不再是线性关系
3.营业税金及附加:单位产品的营业税金及附加是随产品的销售单价变化而变化,销售收入与税金及附加合并考
虑
公式即: QT-QPSu (S—销售收入,P—单位产品售价,uT—营业税金及附加,Q—销量)
不确定性分析 1.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对单一不确定因素变化对技术方案经济效果的影响进行分析
敏感性分析 (通常只进行单因素敏感性分析)
内容 2.多因素敏感性分析:假设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独立的不确定因素同时变化时进行分析
1.确定分析指标:如财务净现值,财务内部收益率,静态投资回收期。
1.对经济效果评价指标的影响较大
敏感性分析 原则 2.采用该因素的数据的准确性把握不大
2.选择需要分析的不确定性因素 1.收益方面考虑
敏感性分析 考虑方向 2.费用方面考虑
步骤 3.时间方面考虑
3.分析每一个不确定性因素的波动程度及其分析指标可能带来的增减变化情况
4.确定敏感性因素: 敏感度系数AFS:
F/FA/ASAF
精心搜集整理,只为你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