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封堵器插入与定位左肺封堵
支气管封堵器的临床应用ppt课件

One-lung ventilation in a patient with stenting for tracheobronchial stenosis caused by esophageal cancer. 2011 Journal of Clinical Anesthesia
支气管封堵器的临床应用
1
70 60 50 40 30 20 10
0
76;2003-2018
篇数
篇数
2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 2005
篇数
~ 2010
~ 2015
~ 2018
篇数
3
4
5
Bronchial Blocker (BB)——PubMed
Clinical Trial
Use of the Univent System tube for difficult intubation and for achieving one-lung anaesthesia. 1996 Acta Anaesthesiologica Scandinavica
Lung isolation techniques for patients with difficult airway. 2010 Current opinion
Anaesthetic management for a left pneumonectomy in a child with bronchopleural fistula. 2000 Pediatric Anesthesia
One-lung anesthesia was successfully maintained by means
手术讲解模板:体肺侧支封堵术

手术资料:体肺侧支封堵术
术前准备: 3.C形臂心血管造影机。
手术资料:体肺侧支封堵术
术前准备: 4.多导生理记录仪、心脏监护仪、临时起 搏器和心脏电复律除颤器。
手术资料:体肺侧支封堵术
术前准备: 5.备用氧气及气管插管等器械。
手术资料:体肺侧支封堵术
术前准备: 6.病史及体检,询问有无对金属过敏史。
手术资料:体肺侧支封堵术
注意事项: (4)左肺动脉及降主动脉狭窄:若有明 显压差应更换或取出封堵器。
手术资料:体肺侧支封堵术
注意事项: (5)残余分流:少量残余分流可随访观 察;中量以上残余分流应行再次封堵术或 外科处理。
手术资料:体肺侧支封堵术
术后处理:
1.直径≥14mm的PDA常合并较重的肺动脉 高压,其操作困难,成功率低,并发症多, 应慎重。目前多采用国产PDA封堵器或 Amplatzer肌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封堵大 直径的PDA。
手术资料:体肺侧支封堵术
注意事项:
也不适合封堵术或介入治疗有一定难度者, 可随访观察。少数采用明胶海绵或自体血 栓形成法封堵特殊细小PDA获得满意的效 果,但需积累更多病例及进行长期随访加 以评价。
手术资料:体肺侧支封堵术
注意事项:
6.若从肺动脉侧经PDA送导丝入降主动脉 困难时,可尝试经动脉侧送导丝建立股动 脉-PDA-肺动脉-股静脉轨道,然后进行封 堵。
手术资料:体肺侧支封堵术
术前准备: 术前各项准备。
手术资料:体肺侧支封堵术
术前准备: 1.药品 1%利多卡因、肝素、封堵术
术前准备:
2.器械 血管穿刺针,动脉鞘管, 0.035″加硬导引钢丝(长260cm)及 0.035″(145cm长)直头导丝。猪尾形导 管及端侧孔导管。美国AGA公司生产直径
纤维支气管镜在双腔支气管导管定位中的应用

使用FOB对DLT进行定位的标准
左侧双腔支气管(L-DLT)插管的定位
先将FOB插入右侧管,在导管开口处可 见气管腔、隆突、右肺主支气管开口,已 充气的支气管套囊(蓝套囊)上缘位于隆 突下左主支气管内;FOB插入左侧管后可 见左肺上、下叶支气管开口。
右侧双腔支气管(R-DLT)插管的定位
先将FOB插入左侧管,在导管开口处 可见气管腔、隆突、左肺主支气管开口, 已充气的支气管套囊(蓝套囊)上缘位 于隆突下右主支气管内;FOB插入右侧管, 在导管端口可见右肺中、下叶支气管开 口,在导管侧孔可见到右肺上叶支气管 开口。
正确的。
7、FOB定位的目的是使双腔气管导管位置最 为恰当,从而实现OLV时机体能够得到充 分的氧和。
a、左双腔气管导管最恰当的位置
b、右双腔气管导管最恰当的位置
8、关于右双腔气管插管定位的几点说明:
右双腔气管导管定位相对繁琐,由于
右主支气管的特殊结构,定位时要使右双 腔气管导管的侧孔与右肺上叶支气管开口 相对位,这样才能使右肺三个肺叶都能工 作,才能保证OLV时机体充分氧和。由于 右肺上叶支气管开口与隆突的距离存在个 体差异,这样在右双腔气管导管定位后蓝 套囊位置可能有以下三种情况(图1、2、3)。
Al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ianme等研究发现:
临床麻醉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听诊法确认 DLT在最佳位置后,再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78%的左侧DLT和83%的右侧DLT位置需要重 新调整。
Hurford等研究亦发现:使用听诊法 定位,DLT的不到位率占44%,病人改侧 卧位后需要再调整者占30%。
因此,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Smith等就 强调了纤维支气管镜(FiberopTicbronchoscope,
定位后蓝套囊的位置
可视单腔气管导管联合支气管封堵器在单肺通气手术中的应用

可视单腔气管导管联合支气管封堵器在单肺通气手术中的应用梁飞; 郑诗; 李俊; 肖晓山; 文立红; 林建国【期刊名称】《《广东医学》》【年(卷),期】2019(040)012【总页数】4页(P1791-1794)【关键词】可视单腔气管导管; 支气管封堵器; 单肺通气; 插管对位【作者】梁飞; 郑诗; 李俊; 肖晓山; 文立红; 林建国【作者单位】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广东广州51037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14.1; R768在胸科手术中,常需要在术中实施单肺通气,主要是为了方便手术操作或保护健侧肺免受到术侧肺污染。
支气管封堵器联合普通单腔气管导管因其创伤小,操作方便,得到临床麻醉医师青睐。
然而,在使用的过程中常常由于体位变动或者手术操作导致封堵套囊的移位影响单肺通气,需借助纤维支气管镜(以下简称纤支镜)进行再次对位调整,由此必然影响手术进程,同时也增加肺部感染的风险和纤支镜的损耗。
可视气管导管(ETView tracheoscopic ventilation tube,ETView TVT)是目前临床新型气道工具,目前国内将可视单腔导管联合支气管封堵器用于单肺通气的报道较少。
本研究试将可视单腔导管联合支气管封堵器运用于需单肺通气的胸科手术中,探究其可行性及其在单肺通气管理中的运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研究收集2018年1—12月我院心胸外科择期手术80例。
ASAⅠ~Ⅱ级,年龄41~66岁,男54例,女26例。
随机分为两组:即普通单腔气管导管联合支气管封堵器组(A组,n=40);可视单腔气管导管联合支气管封堵器组(B组,n=40)。
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身高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研究已通过本院医学伦理会批准。
表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组别例数年龄(岁)性别(例)男女体重(kg)身高(cm)A组4054±11261463±6167±17B组4053±12281259±6165±181.1.1 纳入标准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年龄42~65岁;ASA分级Ⅰ~Ⅲ级;择期单肺通气的胸外科手术;Mallampati气道分级Ⅰ~Ⅱ级。
气管插管和肺隔离术

双肺隔离技术
一、肺隔离技术 是在气管隆突或支气管水平将左、右肺的通气路径分隔开的技
术,可对一侧肺进行通气,即实现选择性单肺通气,阻止血液、痰液或者脓液等污 染物由患侧进入健侧造成交叉感染,同时,更好地暴露胸腔内术野,从而保证胸外 科手术的安全性。主要方法有: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法、支气管封堵器插管法。
2.确定位置
①经验法:经验公式 深度≈12.5+身高(cm)/10(至门齿的距离)宁深勿浅!其他经验如深插 退管法:看胸廓运动、呼吸囊手感、气道压力。
②听诊法:插到底,充支气管套囊,支气管侧通气,听诊下肺有、上肺无、对侧无,边退 边听上肺,直至上肺有呼吸音。
气管插管和肺隔离术
点击此处可添加副标题
气管插管技术
一、适应症
1.手术麻醉适应证 指手术麻醉患者的生命安危取决于是否采用气管内插管,否则禁忌在全麻下手术,包括: ①全麻颅内手术; ②胸腔和心血管手术; ③俯卧或坐位等特殊体位的全麻手术; ④ ARDS 患者全麻手术; ⑤呼吸道难以保持通畅的患者(如颌面部、颈部、五官科等全麻大手术,颈部肿瘤压迫气管患者,重度肥胖患者 等); ⑥腹内压增高频繁呕吐(如肠梗阻)或饱胃的患者;
三、气管内插管方法分类
四、插管前的准备
1.气管导管的选择 成人:男性一般选用内径7.0~8.5mm的导管,女性选用内径6.5~8.0mm的导管。儿童:气管导管内 径根据年龄大小和发育状况来选择,也可利用公式做出初步估计,选择内径( mmID )=4.0+(年龄/4)的气管导管(适 合1~12岁),另外需常规准备上下各一号的导管。 2.导管插人深度 指从门齿至气管导管尖端的距离。成人导管插人深度一般在女性约为20~22cm,男性约为22~24cm。 1~12岁的儿童导管插人深度可根据年龄用公式估计,经口插管的深度( cm )=12+(年龄/2),并根据儿童发育状况适当 调整插入深度。一般认为气管导管最佳深度为导管尖端位于气管的中部,成人一般在气管导管套囊过声门约2~3cm即可。
支气管封堵器开展工作小结

支气管封堵器开展工作小结
主要适用于上下气道异常,患者需要行肺隔离、胸腔镜的手术,尤其是需要堵塞叶支气管的支气管扩张、出血、肺脓肿、支气管瘘;术后需保留气管导管的患者,可避免反复插管;困难气道、小儿需单肺通气患者。
核对患者姓名、床号、签署知情同意书,操作前了解病史,复阅气管镜报告(特别是封堵右肺时注意右肺上叶开口与隆突位置关系,肺癌是否累及左、右主支气管),检查喉镜、气管导管、支气管封堵器(检查气囊是否漏气,管路是否堵塞,套囊是否易脱落)等器械、牙垫、胶布、听诊器、吸引器等物品是否齐全、完好,准备纤维支气管镜备用。
术者戴口罩、帽子、洗手。
23526582_支气管封堵器应用于儿童肺包虫囊肿手术对动脉血气指标、肺萎陷情况和肺不张发生率的影响

o
rPHC we
r
es
e
l
e
c
t
ed
yf
a
st
her
e
s
e
a
r
chsub
e
c
t
s,andt
hey we
r
ed
i
v
i
dedi
n
t
ot
hec
on
t
r
o
lg
r
oup(
n=30)andt
her
e
s
e
a
r
ch
j
(
)
r
oup n=33 ba
s
edont
her
andomnumbe
rt
ab
l
eme
t
hod.Thec
l
oodga
s
j
,
i
ndex l
ungco
l
l
aps
eandi
nc
i
denc
eo
fa
t
e
l
e
c
t
a
s
i
si
nch
i
l
d
r
enunde
r
i
ngsu
r
r
o
rpu
lmona
r
go
ge
yf
y
(
)
hyda
t
i
dcys
t PHC .Me
t
hod
s At
o
t
a
lo
f63ch
如何实施双腔支气管导管插入计算定位方法

如何实施双腔支气管导管插入计算定位方法【术语与解答】所谓双腔支气管导管插入计算定位方法主要是根据上、下呼吸道的测量长度而确定的,尤其选择右侧双腔支气管导管插入行双肺隔离技术,其临床操作则是结合两种不同右侧双腔支气管导管的结构特点而分别计算插入。
【麻醉与实践】笔者临床实施双腔支气管导管插入计算定位操作方法如下:1. 左侧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以左侧支气管末端至上切牙间距计算法定位(1)成年男性双腔支气管导管插入计算法:①国人(北方)成年男性声门至上切牙(门齿)弧线距离平均约为15.6cm(可参阅第五十六章第二节742.成人上中切牙至声门弧线间距是怎样测量出的?),而男性气管长度按12cm计算,上切牙至气管隆突间距应为15.6cm +12cm =27.6cm(约27cm),即插管前先在左侧双腔导管侧壁开口处(相当气管隆突处)至后端测出27cm,测量后约在该双腔导管的31cm处(图31-10),使双腔导管插入后将31cm定点处与上切牙对齐,一般可插入到位,即双腔支气管导管前端开口约在左侧上、下两叶肺支气管入口处;②因为成人左侧支气管长度约4.8cm,因此,成年男性左侧双腔支气管导管插入总长度约为15.6cm(门齿至声门间距) +12cm(气管长度) + 4.8cm(支气管长度) = 32.4cm(门齿至左侧支气管末端距离),但以32.4cm计算值插入可能其管尖直接顶在左侧支气管末端的上、下肺叶开口处,故需采用折中长度31cm为妥(理论值),即男性插入左侧双腔支气管导管总长度应为31cm。
▲图31-10 A示意图▲图31-10 B实际计算效果图成年男性选择左侧双腔导管,以该导管气管隆突为插入计算定点至上切牙间距约27cm,但插入总长度约在双腔导管的31cm处(2)成年女性双腔支气管导管插入计算法:①国人(北方)成年女性声门至上切牙弧线距离平均约为14.17cm,而气管长度按11cm计算,上切牙至气管隆突间距应为14.17cm +11cm =25.17cm(约25cm),插管前先在左侧双腔支气管导管侧壁开口处(相当气管隆突处)至后端测出25cm,测量后约在该双腔导管的29cm处(图31-11),使双腔导管插入后将29cm定点处与上切牙对齐,一般可插入到位;②之所以成年女性选择左侧双腔支气管导管插入总长度约为29cm,是因为成年女性左支气管较男性稍短(即成年女性左支气管短于4.8cm),所以插入总长度为14.17cm(门齿至声门间距) +11cm(气管长度) + 4.8cm(左支气管长度) = 29.97cm(门齿至左侧支气管末端距离),故折中后总长度约为29cm(图31-1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腔管+封堵器
3、胸科手术困难气道但术中需单肺通气(口插
或鼻插单腔管+封堵器)
单腔管+封堵器
4、基础肺功能差低氧血症但术中要求行一定程度肺
萎陷时可选择叶封堵
单腔管+封堵器
5、女性,肥胖患者(101.5kg)右肺下叶结节行开
胸探查术,术中单肺通气低氧血症,后选择性右肺
中下叶封堵,肺萎陷良好
…
单腔管+封堵器
目前实现单肺通气常 用方式: 双腔支气管导管 支气管阻塞技术
封堵器能提供良好肺萎陷 实现单肺通气
➢满足开胸手术单肺通气 ➢能提供良好肺萎陷 ➢能选择性封堵全肺和肺叶 ➢能改善术中低氧血症(可选择性肺叶封堵) ➢操作简单,成功率高,损伤小 ➢移位后易调整
一、气管支气管解剖知识 二、简单介绍封堵器 三、封堵器应用方式 四、封堵器的插入与定位 五、封堵器的使用技巧 六、听诊法套囊位置分析
7、左肺封堵套囊过隆突进左主支2cm处充气和放 气检测;右肺封堵套囊过隆突进右主支充气和放 气检测
8、翻身等体位变动时再次纤支镜定位调整
五、封堵器的使用技巧
右主与纵轴 约20~300
左主与纵轴 约40~450
1、插入环节:
① 单腔气管导管不易插入过深尤其左肺封堵时; ② 封堵器套囊充分润滑; ③ 封堵器前端朝向; ④ 看准封堵器上刻度(20cm;30cm);
6、心外冠心病病人,左肺有结节,不停跳搭桥+
左肺结节楔形切除术,术中单肺通气(心外联合
胸外科)
单腔管+封堵器
7、骨科椎体手术行胸腔入路 单腔管+封堵器
8、骨科椎体肿瘤侵及胸壁 (骨科联合胸外科)
单腔管+封堵器
9、病人高龄,术前基础情况较差,经胸腔操作手 术,术后直接转ICU,不必更换导管 10、心外手术不停跳搭桥+肺叶楔形切除术,术中 需单肺通气,单腔管+封堵器,术毕转心外监护室, 不需更换导管,避免二次换管带来的风险
一、气管支气管解剖知识
右主支气管
较短而粗,长约 2.5cm,直径约 1.4~2.3cm,与气 管纵轴的延长线约 成20°~30°角
左主支气管
较细而长,长约5cm,直 径约1.0~1.5cm,与气 管纵轴成40~45°角
成人 门齿距隆突
28~32cm
封堵器套囊位置
套囊在支气管内可 移动的安全范围 左主支长约5cm
二、简单介绍封堵器
成人 门齿距隆 突28~32cm
刻度标志 坦帕角
40 30 20
10cm
套囊充气处 纤支镜插口
吸痰管插口
优势 接近解剖
盲插成功 率高
在胸外科应用
1、常规胸科手术如贲门癌、食管癌、肺癌、纵
膈肿物行开胸术或经胸腔镜手术 常规下封堵器
2、行左右两侧胸腔手术的,如双肺结节胸腔镜
下切除术,术前评估病人有困难气道
两种情况视频略去
1、置入顺畅
封堵器(左肺封堵)插入与定位视频 先盲插,后纤支镜加听诊相结合
左肺封堵盲插(顺畅).mp4
注: 1、坦帕角朝向 2、过单腔管时的突破感,对应刻度约20cm 3、进左主支气管的刻度约30cm 4、下封堵器时间(1分46秒)
左肺封堵
2、置入不顺畅
封堵器(左肺封堵)插入与定位视频 先盲插,后纤支镜加听诊相结合
麻醉一科
胸心外科、脑外科等、胸科气道管理单肺通 气,两肺分别通气、封堵技术、 心肺复苏麻醉篇、困难气道流程、清醒插管、 椎旁神经阻滞、超声引导、可视化等技术
说我呢
封堵器为胸腔内操作手术提供肺萎陷
实现单肺通气医疗器械 开胸手术气道管理工具一种思路——支气管封堵器
导管选择需具备 操作简单 盲插成功率高 并发症少
套囊距隆突位置 安全移动范围 左主长约5cm
左肺封堵(1 盲插后纤支镜定位;2 侧卧位后;3 侧卧位后再次纤支镜定位)
1
2
3
左肺封堵术中效果(肺萎陷、呼吸参数、血气结果)
左肺封堵单肺通气时
左肺封堵 术中效果
套囊位置
1、右肺封堵坦帕角朝向右侧,充分润滑后 经单腔管插入
2、盲探插入后纤支镜定位 3、结合听诊法
三、封堵器应用方式
1、左全肺封堵(本次重点讲解) 2、右全肺封堵 3、选择性左肺下叶封堵 4、选择性右肺中下叶封堵 ……
如何选择封堵方式,需考虑: 1、患者生命体征平稳 2、为术者提供满意操作空间 3、麻醉医生操作简单,易于管理
四、封堵器的插入与定位
1、全程纤支镜引导插入与定位(无“坦帕角” )
右肺封堵(套囊位置)
插入过深
插入和定位同前,只是套囊位置不同 意义: 基础肺功能不好,肥胖病人,尤其是
右开胸手术,术中低氧血症时的处理 策略(提供不同程度肺萎陷,保证病 人安全同时为术者提供操作空间)
病例数不多,今后进一步研究
套囊位置
套囊位置
1、封堵器套囊及连接杆前1/3充分润滑 2、准备与之匹配的单腔导管:男8.0;女7.5
左肺封堵先盲插后纤支镜定位.mp4 左肺封堵纤支镜定位后听诊.mp4
注: 1、坦帕角朝向 2、过单腔管时的突破感,对应刻度约20cm 3、进左主支气管的刻度约30cm 4、置入封堵器时间(4分3秒 原因?)
看到了什么?
封堵器置入时间稍长的原因?
单腔气管导管 插入气管深度
导管尖端距隆突距离 回撤导管
(6.0) 3、单腔导管勿插入过深(尤其左侧) 4、坦帕角朝向开胸手术需封堵侧
成人门齿距隆突 28~32cm
5、插入封堵器,缓慢前进,看封堵器刻度(门 齿处20cm),感受封堵器突破单腔导管时的落空 感,继续前进,看封堵器刻度(门齿处30cm), 停止前进
6、纤支镜检引导、定位,同时结合听诊法
成人门齿距隆突 距离28~32cm
2、定位环节:
左主支气管 长约5cm
① 可移动安全范围; ② 相对理想到位位置(防止翻身摆体位时移位); ③ 翻身后进行重新定位
3、听诊法套囊位置分析(见下页)
六、听诊法套囊位置分析
箭头所指位置为封堵器套囊所处位置
听诊法套囊位置分析
少用
2、盲插与听诊法定位(无纤支镜)常用 (因“坦帕角”接近解剖,盲插成功率高)
3、先盲插,后纤支镜调整与听诊相结合 (有时隆突有变异结合听诊) 力荐 (重点讲解3)
体外操作演示(视频略去)
3
1
2Hale Waihona Puke 54右封堵
左封堵
套囊位置
两种情况 1、置入顺畅(1分46秒)(最期待)
2、置入不顺畅(4分3秒 最想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