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常规检验中两种采血方法的对比分析

合集下载

两种采血方法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对比分析

两种采血方法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对比分析

两种采血方法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对比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对比分析两种采血方法血常规检验结果。

方法:选取于我院进行健康体检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取血方法分为对照组45例(末梢采血)和观察组47例(静脉采血),两组患者均予以血常规检查,项目包括血小板、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比容、红细胞计数等,观察对比两种采血方法的诊断价值。

结果:两组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检查结果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但是血小板、红细胞比容、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各项指标两组对比结果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观察组PLT、HCT、HGB均高于对照组,稳定性更高。

结论:静脉采血方法检测结果优势更明显,能够准确反映血细胞的实际情况,为临床疾病诊断提供更为准确、科学的数据,值得推广。

【关键词】采血方法;血常规;检查结果【中图分类号】R19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0-0241-02【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blood routine analysis of two kinds of blood sampling inspection results. Methods In our hospital 92 cases of healthy person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ccording to the methods of collecting blood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of 45 cases (peripheral blood) and 47 cas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venous blood), two patients were given blood routine examination the project, including platelets, 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 hematocrit, erythrocyte count, diagnostic value comparison of two kinds of sampling methods. Results The two groups 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 test results contrast difference was not significant (P > 0.05), but the platelet count, hematocrit,red blood cell count, white cell count, hemoglobin indexes between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the observation group PLT, HCT, HGB were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higher stability. Conclusion The testing results of venous blood collection methods advantage Obviously, it can accurately reflect the actual situationof blood cells, provide more accurate and scientific data for clinical disease diagnosis, it is worth promoting.血常规检查是临床最为常见的基础性实验室检查,由于其具有“成本低、检查项目多”等优势,能够发现许多全身性疾病的早期迹象,主要通过血液细胞分析仪器进行检测并用电脑报告结果,已成为检查患者的一个惯例,因此在临床疾病诊断中发挥着重要的重要[1-2]。

两种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差异性

两种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差异性

血常规是临床上最基础的一项检查。

血常规的检查主要是根据病人的检查结果来判断是否存在造血功能异常、贫血、感染等。

而且还可以帮助在早期发现全身疾病,为以后的治疗提供依据。

目前,血液常规的监测手段是静脉血和末梢血的采集。

有学者认为,不同的抽血方法会直接影响到最后的检查结果,因此,本文就血液检查中的不同采集方法的差别作一简单的说明。

一、血常规检测中不同采血方式(一)、静脉血采集此次采血主要是为了提取静脉血和各种检查。

主要用于本科进行血常规、免疫、生化等相关的血液样本的收集。

静脉血采集时,尽可能选择前臂内侧静脉、肘正中静脉及肘窝静脉;如果对儿童进行静脉采血,取血点主要是大隐静脉和颈外静脉。

行血液检验项目的患者,一般需要在抽血之前禁食八到十二个钟头,抽血前一天不能吃高蛋白高脂肪食物,不能喝酒,取静脉血样本要在早上起床1个钟头进行,采血的时候最好是早上7-9点,抽血当日不宜进行激烈的活动,对于门诊患者建议静坐15分钟后实施采血,通常坐位采血。

(二)、末梢血采集该方法的主要目标是指导病人接受和收集末端血液中的正常样本,保证样本中被测成份不受影响,保证了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用于门诊检验科的各种检查,包括末梢血、血糖检查、儿科血常规检查等。

二、血常规检测中不同采血方式的差异(一)、静脉血采血在采静脉血过程中,可收集大量血液样本,采用真空抗凝技术,采用压力差法进行血液采血,可有效地避免外来因素的影响,因此能有效提高血样中的血液浓度。

静脉采血可以有效地缩短采血时间,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溶血,而且采出的静脉血稳定性好,受限制少,能全面反映出患者的血液状况。

在对受检者进行静脉采血时,通常采用肘前静脉作为采集点,这样可以有效地降低体温对血液成分的影响,并能客观地反映受检者的血液循环状况。

此外,血液分析仪需要大量的血液,给予患者静脉采血,可确保患者的血量充足,方便了血液分析仪器的测试,也可以有效地控制测试结果的偏差,为临床诊断工作的进行提供依据。

两种采血方法在血液常规检验中的临床对比结果观察

两种采血方法在血液常规检验中的临床对比结果观察
论文一致 , 说 明静 脉 采 血 检 查结 果 的稳 定 性 较 优 。
纳入 的研究对象为来我院进 行健康 体检的健康人群 , 并且 自愿加入
本次试验研究 , 与我方签订相关协议 。排 除标准为 , 具有全身系统疾病 、 慢性病及肝 肾不全人员 、 不愿参加本 次研究人员 。
1 - 3 采 血 及 检 测 方 法
取 方式在血 常规检测结果 中的差异 , 笔者选择来我院进行体检 的健康人
静脉血的 甲组均高 , 两种采血方法下的 自细胞等水平值差异具有 统计学 意义 。末梢血没有静脉血稳定 。
3 讨 论
血常规最为一种 比较基础的检查项 目, 检查结果对 于医师对于患者 疾病 的判断有很大帮助 。当前 血常规检测 的采血方法 主要为静脉采血
围2 1 ~4 9岁 ; 乙组 男性 2 0例 , 女性 l 5例 , 平均年龄 2 4~4 7岁。经统计 分析两种采血组人员在性别 、年龄等一般 资料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 0 . 0 5 ) , 不影响组间 比较。
1 . 2 纳 人 及 排 除 标 准
及 手指静 脉采血两组方法 。手指末梢采取患者 的疼 痛感 比较轻 , 但是末 梢血的来源多 为毛细血管 , 血量 较少 , 导致在采 血过程 中需要 对采血点 进行挤压 , 增 加了组织液混入 血液样本 的风 险, 从而破坏血小 板及稀 释 标本。 此外 , 末梢血较易受到外界的影响 , 不能完全反应 受采血人员 的全
陈 燕
( 大丰市第二人 民医院 , 江苏大丰 , 2 2 4 1 Nhomakorabea 0 )
【 摘
要】 目的: 探 究两种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 验 中的差异性。方法 : 对来我 院进行体检 的健 康人群 7 o 例, 随机分为两组 , 甲组

静脉采血与末梢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静脉采血与末梢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静脉采血与末梢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比较静脉采血与末梢采血是临床上常见的两种采血方法,它们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有何不同呢?本文将从采血方法的步骤、适用人群、采血过程中的疼痛感和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以探讨这两种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效果的不同点。

我们来看看静脉采血和末梢采血的步骤。

静脉采血是通过穿刺患者的静脉进行血液采集,通常是在患者的手臂或者手背部位进行采血。

采血过程需要一根细长的针头和一根管子,抽出足够的血液后拔出针头,然后用棉球按压采血点。

而末梢采血是通过刺破患者的指尖或者耳垂进行血液采集,通常使用一根专门设计的小针头进行刺破,然后用一根小管子接收血液。

在步骤上来看,静脉采血相对来说比末梢采血更为复杂,需要插入针头、找到静脉等操作,而末梢采血则相对简单。

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两种采血方法适用的人群。

一般来说,静脉采血适用于需要进行大量血液采集的情况,比如需要进行多项检测或者输血等情况。

而末梢采血适用于需要采集小量血液的情况,比如进行一般的血常规检查等。

可以根据不同的检查需求来选择适合的采血方法。

然后,我们来比较一下这两种采血方法在采血过程中的疼痛感。

一般来说,静脉采血会比末梢采血更为疼痛,因为需要插入针头到静脉中进行血液采集,而末梢采血只是刺破指尖或者耳垂进行采血,疼痛感相对轻一些。

所以对于一些对疼痛敏感的患者来说,末梢采血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两种采血方法在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方面的不同。

一般来说,静脉采血得到的血液样本更为纯净,因为是从静脉中采集的血液,而末梢采血得到的血液样本中可能会受到周围组织的干扰,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对于一些对检验结果准确性要求较高的情况,比如进行特殊检查或者需要进行病原体培养等情况,静脉采血可能是更为适合的选择。

静脉采血与末梢采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有着各自的优缺点。

静脉采血相对更为复杂,但是得到的血液样本更为纯净,适用于需要大量血液采集和对准确性要求较高的情况;而末梢采血相对更为简单,疼痛感更轻,适用于一般的血常规检查等情况。

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应用比较

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应用比较

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应用比较血常规检验是临床常用的一种诊断方法,通过检测血液中的各项指标,可以帮助医生评估疾病的类型和程度。

采血是进行血常规检验的重要步骤之一,不同的采血方法在临床应用中存在一定的比较。

常见的采血方法有以下几种:1.静脉采血:静脉采血是常见的采血方法之一,通过针刺体表静脉,将静脉血采样。

优点是采血量大,适合大部分血常规项目。

同时,静脉采血对操作者的技术要求相对较高,需要有一定的操作经验。

2.指尖采血:指尖采血是将针尖刺破患者指尖,在指尖上放置一个小型预采血帽,通过对指尖进行轻轻的压迫,让血液自由流入显微管或试管中。

指尖采血的优点是简便易行,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婴幼儿、儿童、老年人等,采血较为方便快捷。

但指尖采血采血量较小,不适合一些特殊检查项目,如骨髓涂片检查等。

3.动脉采血:动脉采血是将针刺破体表动脉,采集动脉血样。

动脉采血的优点是血样为氧合血,对一些有严重肺部疾病或低氧血症的患者尤其有意义。

但动脉采血技术要求高,操作难度大,而且采血过程中可能会引起出血或感染等并发症。

1.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不同的采血方法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有一定影响。

静脉采血得到的是静滞血,可以较好地反映体内的血液成分,故较为准确。

指尖采血和动脉采血得到的是微量血样,容易受到一些因素的干扰,如外界温度、局部循环等,故相对较不准确。

2.采血过程的舒适度:不同的采血方法对患者的舒适度有一定影响。

静脉采血对患者的刺激较大,可能会引起不适或疼痛感。

指尖采血与动脉采血对患者的刺激较小,一般不会引起明显的疼痛。

3.采血的操作难度和安全性:静脉采血的操作技术要求较高,需要有一定的经验和专业知识。

指尖采血和动脉采血的操作相对较简单,适用于采集微量血样。

但动脉采血的并发症风险较高,如出血、感染等。

4.采血成本:不同采血方法的成本也有所差异。

静脉采血需要一次性使用的采集器具,成本较高。

指尖采血和动脉采血的成本相对较低。

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比较

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比较

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比较血常规检验是临床医学中常见的一种检测方法,通过检测血液成分的数量和形态,可以提供诊断和评估疾病的重要信息。

而采血方法作为影响血常规检验结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不同的患者和检验项目,合适的采血方法选择可以有效提高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从静脉采血和指尖采血两种不同的采血方法出发,对它们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进行比较,以期为临床医学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

一、静脉采血静脉采血是最常用的一种采血方法,通常通过取血管静脉中的血液进行检验。

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能够采集大量的血液样品,适用于多种检验项目。

对于血常规检验来说,静脉采血也是最主要的采血方法之一。

静脉采血的步骤通常包括:选择合适的采血点,消毒皮肤,束紧绷带,用针头抽取血液等。

静脉采血的流程繁琐,需要专业技能的操作,对采血者的要求也较高。

由于静脉采血能够采集到的血液量较大,这使得血常规检验过程中所需的血液样品得以充足,满足了检测的需要。

由于采血点通常位于手臂等较为集中的部位,可以极大地减少了采血对病人的伤害。

静脉采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比较广泛,可以满足多种检验项目的需求,且采集的样本量大,适用于各类患者。

二、指尖采血指尖采血是另一种常见的采血方法,通常用于小儿或者需要频繁采血的患者。

指尖采血的优点在于操作简便,对采血者的要求较低,同时也能够得到适量的血液样本,适用于多种检验项目。

指尖采血的步骤通常包括:用酒精棉球擦拭手指,用针头戳破手指的一侧,挤出一滴血液进行采集等。

指尖采血的流程简单,对操作者的技术要求较低,也不需要专业的操作技能。

由于采血点通常位于手指,这种方式也减少了患者的痛苦,更适合于一些特殊的人群。

指尖采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也比较广泛,尤其适用于小儿、年老体弱或者需要频繁采血的患者。

由于指尖采血的操作简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操作所需的时间,适合于一些急诊或者快速检测的场合。

1. 采血量静脉采血通常可以采集到较大量的血液样本,这使得它适用于多种检验项目,可以满足对血液样本量要求较大的检验。

静脉采血与末梢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静脉采血与末梢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静脉采血与末梢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比较【摘要】静脉采血和末梢采血是常见的血常规检验方法,它们在临床实践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比较这两种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探讨它们的优缺点及适用情况。

静脉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但操作较为繁琐;而末梢采血方法则操作简便,但可能会出现样本不足或受到外部因素影响的情况。

通过比较两种方法的实际效果,我们发现静脉采血更适合需要较高准确性要求的检验,而末梢采血适用于一般情况下的血常规检验。

在我们将总结两种方法的优劣势,提出进一步优化采血方法的建议,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通过本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选择适合患者情况的采血方法,提高血常规检验的准确性和效率。

【关键词】静脉采血、末梢采血、血常规检验、应用效果、比较、优化、研究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静脉采血和末梢采血是血常规检验中常用的两种采血方法,它们在临床实践中各有优缺点。

静脉采血是指从患者的静脉中获取血液样本,通常通过手臂内侧腕部或肘窝位置进行,适用于大量血液的采集,操作相对简便,采得的血液量多。

而末梢采血则是通过指尖或耳垂等末梢部位取得血样,适用于小量血液的采集,适用范围更广,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婴儿、老年人或静脉难采集病人可以选择末梢采血。

静脉采血和末梢采血在临床中广泛应用于各类血液检测项目中,包括血常规检验。

准确的血常规检验结果对于诊断和治疗各类疾病至关重要,因此采血方法的选择对于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有着重要影响。

静脉采血在大部分情况下能够提供较为准确的血常规检验结果,但由于操作相对复杂,对医务人员要求较高,同时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不适感。

相比之下,末梢采血操作简单、便于采集,但其采得的血量较少,可能导致结果偏差,尤其在某些项目需要较大血量进行检测时存在局限性。

综合比较静脉采血与末梢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效果,对于选择适合的采血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检测结果及影响因素,可以为临床实践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进一步提高血液检验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血液常规检验中不同采血方法的运用对比

血液常规检验中不同采血方法的运用对比
毕休息几分钟。
末梢采血检验法:在采血前对患者皮肤进行消毒处理,
待皮肤干燥后便可进行穿刺,遵循规范操作来采集患者手指
末梢血。
( 三) 统计学方法
使用 Epidata3.0 软件建立数据库,将数据进行录入,然
后再将数据转化为 SPSS16.0 数据库,以“ ( n / % ) , χ2 ” 代表文
中相关计数资料,以“ t( x±s) ” 检验文中相关计量资料,对照
了广泛应用,但末梢采血方式受采血情况以及温度影响较
大,极易出现检验误差,从而增加了诊断误诊率。 为提高检
测结果准确性,应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对检验设备严格消毒,
避免对检测结果造成不良影响,对疾病的诊治带来不利。
本次研究发现,末梢血 CV 值显著高于静脉采血,数据
比较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医疗技术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
血采集一般选取肘静脉,末梢血则选择指尖和耳垂等部位,
由于末梢采血方式出血量相对较少,因此在临床医学上得到
( 二) 方法
在血液采集中应采取希森美康 XT-2000i 型全自动血液
分析仪来检测。
静脉采血检验法:选取患者肘部静脉处进行采血,如若
患者肘部静脉不明显,可采取内踝静脉或手背静脉,采血完

四、 讨论
例消化道疾病、 妇 产 科 20 例、 泌 尿 系 统 疾 病 18 例、 其 他 5
势,医学检验逐渐朝快速、准确、高度自动化方向发展,静脉
均年龄(35.2±3.7) 岁,疾病种类包括:32 例呼吸系统疾病、45
例。 对 120 例患者采取不同采血方式,即:静脉采血检验法、
末梢采血检验法,比较不同检验方法的检测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液常规检验中两种采血方法的对比分析
发表时间:2018-08-16T16:19:42.223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6月17期作者:龚建军
[导读] 探讨两种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价值
龚建军
兰州市中医医院 730050
摘要:目的:探讨两种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价值。

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期间的100例健康体检人员参与此次研究。

分别进行手指末梢采血和肘部静脉采血,将两种方法采集的血液标本使用血液分析仪进行检测,对其检测结果进行对比。

结果:行肘部静脉采血法采集的标本其血常规各项指标水平相对于行手指末梢采血法采集的血液标本中各指标水平,更接近正常值,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

结论:采集肘部静脉血进行血常规检验相对于采集末梢血进行血常规检验数值更为准确,结果稳定性更高,应作为血常规检验时首选的采血方法。

关键词:血常规检验;末梢血;静脉血;对比分析
血常规检验在临床上应用十分广泛,它通过检测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相关指标的数量、形态及分布情况,为临床医生诊断疾病提供辅助参考。

血常规检验常用的采血方法有肘部静脉采血法和手指末梢采血法,本研究选取我院100例健康体检者,分别用两种方法采集血液进行血常规检验,探讨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价值,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人员100例,受检者中,男女比例为51:49,最小年龄为20岁,最大年龄为69岁,平均年龄为(45.19±2.34)岁。

纳入标准:所选对象对本研究均知情同意且积极配合;分别采用两种采血方法采集血液进行血常规检验;受检者血常规检验各项检测指标值均在正常参考范围之内。

排除标本:排除意识障碍的人员;排除精神障碍的人员;对本研究知情但不同意参加的人员。

1.2 方法
采集受检人员的空腹肘部静脉血,放置在真空试管中,对其进行稀释,并摇匀。

当受检人员休息后,再采用手指末梢采血法采集血液,将其放置在抗凝管中摇匀。

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及配套试剂,严格按照相关操作规程,对受检人员的血液标本分别进行检测。

本研究血常规检验所涉及的各项指标为: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比积(HCT)、红细胞计数(RBC)、血小板计数(PLT)、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以及血红蛋白(HGB)。

1.3 判定指标
对100例受检人员的白细胞计数、红细胞比积、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以及血红蛋白含量进行对比观察。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100例受检人员的所有资料进行检验,行t检验方法对其计量资料(血常规检验指标)进行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形式表示。

如组间差异p<0.05,证明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分析对比100例受检人员的白细胞计数、红细胞比积、红细胞计数结果
与肘部静脉采血法相比较,手指末梢采血法的白细胞计数较低、红细胞比积较低、红细胞计数较低,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性显著(p<
0.05),见表1。

3.讨论
血液直接参与机体的呼吸、运输,在调节机体渗透压、维持机体正常新陈代谢和内外环境平衡中具有重要作用,所以,血液中成分的变化能反映组织器官的病理变化。

因此,可以通过血常规检验为临床疾病的诊断提供辅助参考。

血常规检验标本常为静脉血或末梢血,静脉采血以肘静脉为主,末梢采血以耳垂血和手指血为主。

末梢血标本主要来自人体的毛细血管,由于血液循环较差,在标本采集过程中常需对采血部位进行揉搓挤压,组织液易进入血液标本,造成标本稀释及红细胞受损,同时,末梢血采集也容易受到采血环境温度、穿刺深浅,采血动作快慢等外界因素的干扰,通常无法准确反映机体全身的血循环状况,影响
检验结果的可靠性。

静脉血标本主要以真空采血管采集肘静脉血,采血过程封闭,避免了外界空气与血液标本的接触,被污染的可能性较小,能真实反映全身血液循环情况,同时,该采血方法基本不受到外界因素影响,能够收集更多的血液,具有更强的重复性,检验的准确性较高,因此应用价值更高。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以肘部静脉采血法采集的血液标本进行血常规检验的各项指标值与正常值相接近,与手指末梢采血法采集的血液标本进行血常规检验的各项指标值存在明显差异,组间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肘部静脉采血采集的血标本量充足,各指标检测结果与血液指标正常值较接近,可真实反应受检者的实际状况,具有较好的重复性。

而采用末梢采血法采集的血标本量较少,复查时常要再次采血,增加了患者的痛苦。

因此,随着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广泛使用,肘部静脉血标本更符合自动化仪器对标本的要求,变异系数低,能将误差降至更低,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检测结果更接近真实情况,应作为血常规检验时首选的采血方法。

参考文献:
[1]陈岩.两种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应用比较[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8):277-278.
[2]周立强.两种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北方药学,2014,11(2):134-134
[3]刘莉.两种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的结果比较和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4,6(15):46-47.
[4]黄玉梅.两种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对比分析[J].药物与人,2014,27(7):54-54.
[5]王莹.两种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应用比较[J].中国农村卫生,2016,11(6):88-89.
[6]李靖萍.两种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对比结果分析[J].吉林医学,2013,34(18):3715-37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