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醇聚氧乙烯_5_醚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盐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17种常用表面活性剂分析

17种常用表面活性剂月桂基磺化琥珀酸单酯二钠(DLS)一、英文名: Disodium Monolauryl Sulfosuccinate二、化学名:月桂基磺化琥珀酸单酯二钠三、化学结构式: ROCO-CH2-CH(SO3Na)-COONa四、产品特性1. 常温下为白色细腻膏体,加热后(>70℃)为透明液体;2. 泡沫细密丰富;无滑腻感,非常容易冲洗;3. 去污力强,脱脂力低,属常见的温和性表面活性剂;4. 能与其它表面活性剂配伍,并降低其刺激性;5. 耐硬水,生物降解性好,性能价格比高。
五、用途与用量:1.用途:配制温和高粘度高度清洁的洗手膏(液)、泡沫洁面膏、泡沫洁面乳、泡沫剃须膏,也可配制爽洁无滑腻的泡沫沐浴露、珠光香波等。
2.推荐用量:10—60%。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3)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MES一、英文名:Disodium Laureth(3) Sulfosuccinate二、化学名:脂肪醇聚氧乙烯醚(3)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三、化学结构式:RO(CH2CH2O)3COCH2CH(SO3Na)COONa四、产品特性:1.具有优良的洗涤、乳化、分散、润湿、增溶性能;2.刺激性低,且能显著降低其他表面活性剂的刺激性;3.泡沫丰富细密稳定;性能价格比高;4.有优良的钙皂分散和抗硬水性能;5.复配性能好,能与多种表面活性剂和植物提取液(如皂角、首乌)复配,形成十分稳定的体系,创制天然用品;6.脱脂力低,去污力适中,极易冲洗且无滑腻感。
五、用途与用量:1、用途:制造洗发香波、泡沫浴、沐浴露、洗手液、外科手术清洗及其它化妆品、洗涤日化产品等,还可作为乳化剂、分散剂、润湿剂、发泡剂等。
广泛用于涂料、皮革、造纸、油墨、纺织等行业。
2、推荐用量:在香波中为8-12%,在浴液中用量为10-15%,其它化妆品中为0.5-5%。
应用时PH值不应超过7。
椰油酸单乙醇酰胺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DMSS一、英文名:Disodium Cocoyl Monoethanolamide Sulfosuccinate二、化学名称:椰油酸单乙醇酰胺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三、结构式:RCONHCH2CH2OCOCHCH(SO3Na)COONa四、产品特性:1.具有优良的洗涤、乳化、分散、润湿、增溶性能;2.刺激性低,且能显著降低其他表面活性剂的刺激性;3.泡沫丰富细密稳定;稳泡性能优于醇醚型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4.有优良的钙皂分散和抗硬水性能;5.脱脂力低,去污力适中,极易冲洗且无滑腻感。
磺基琥珀酸酯盐的研究及应用

・21・磺基琥珀酸酯盐的研究及应用华平(南通工学院化工系,南通226007)摘要本文阐述了磺基琥酸酯钠盐(简写为ss )系列表面活性剂的基本概念及合成技术,总结了SS 系列表面活性剂的发展历史与现状及其应用,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表面活性剂;磺基琥酸脂钠盐;马来酸酐中图法分类号T Q2250引言磺基琥珀酸酯钠盐(sodium sulfosuccinate 简称SS )最早于1939年为美国所开发,四十年初期,SS 就以商品形式出现在合成表面活性剂市场上。
最早的工业产品之一是二辛基琥珀酸酯钠(简称快T ),它作为性能优异的工业用渗透剂和分散剂至今仍被广泛使用。
日本在六十年代进行了仿制,七十年代向外推销。
自八十年代中期,这类表面活性剂的开发和应用得到迅速发展,在应用数量和品种上均有显著增长,工业产品已发展为十几个系列数十个品种。
与此同时,单酯二钠盐也在美国市场上出现。
仅美国1989年SS 总产量就达到1.3万吨。
它在涂料、印染、医药、农业、矿山、造纸、皮革、感光工业等多种领域也有广泛应用,其中单酯二钠盐产品量的90%以上用于洗发,护肤用品。
我国SS 系列表面活性剂的开发是以快T 为代表,始于六、七十年代。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我国SS 的研究和生产得到迅速发展。
太原、北京、大连、上海、无锡等地的科研部门和大专院校都相继进行了洗涤剂和化妆品等方面SS 的合成研究和应用开发工作。
现在我国可生产50多个品种(相当于国外工业品种数),已经工业化的有15种以上。
生产规模大都是小批量的间歇生产,分布在广州、上海、辽宁、四川、甘肃、江苏等地[1]。
目前,SS 应用范围日益扩大,它在石油抗静电剂、药物缓泻剂、铁矿过滤脱水剂、金属去垢、合成树脂、皮革、照相、胶粘剂等方面有广泛用途。
1磺基琥珀酸酯钠盐系列表面活性剂的分类1.1磺基琥珀酸脂钠盐的种类磺基琥珀酸酯钠盐分为两类,即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盐(简称单酯二钠盐)和磺基琥珀酸双酯钠盐(简称双酯钠盐),其分子结构如下:CH 2COORCH 2COOR 1M O 3SCHCOOM M O 3SCHCOOR 2单酯二钠盐双酯钠盐单酯二钠盐:R 为亲油基团,可以是脂肪胺、高级脂肪醇、烷酸酰胺、脂肪酸单甘油酯、有机硅酸、壬基酚以及上述原料的乙氧基化合物。
醇_醚_型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盐的应用

醇(醚)型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盐的应用吴 靖(南京联表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211100)摘 要:较为全面阐述了醇(醚)型磺基琥珀酸单酯盐的用途,包括在人体洗涤用品、地毯洗涤剂、餐具洗涤剂和工业洗涤剂等洗涤用品中的应用;在农药乳化剂、乳液聚合用乳化剂、松香分散剂等工业用乳化剂产品中的应用。
最后分析了此类产品的市场前景。
关键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盐 应用磺基琥珀酸酯盐是一类重要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它包括双酯型和单酯型。
其结构可以表示为:R 1OC OCH 2CH S O 3MC O O R 2双酯型R 1OC OCH 2CH SO 3MC OO OM 单酯型其中:R 1、R 2主要是含7~9个碳的脂肪醇;R 主要是烷醇酰胺、高级脂肪醇、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烷wavenumbers (cm -1)图2 不同热处理温度下所得样品的IR 图谱由图2可见,3439cm -1和1632cm -1处的吸收峰是由于反应产物中含有一定量的水分造成的。
随着温度升高,吸收峰的强度越来越低,说明水分含量减少。
3750cm -1和631cm -1的吸收峰是由OH -引起的。
在560、600、960、1050、1095cm -1处的吸收峰由磷灰石中PO 43-的振动造成的。
而1384cm -1对应着NO 2-3吸收峰,1440cm -1是由C O 2-3的振动造成的。
由图2可见,在300℃热处理所得样品的主要成分为Ca (NO 3)2和β-Ca 2P 2O 7。
XRD 图谱证明300℃时出现CaO ,但在IR 曲线上并没有发现,这可能是数量过少的原因。
同时由图2可见随着温度升高,PO 3-4的吸收峰强度越来越大,其中500℃时H AP 的数量明显增加。
600℃和800℃时的IR 曲线已经非常接近,只是因保温时间不足,样品中会有少量残余的Ca (NO 3)2成分。
因此在600℃下选择适当的保温时间,可以制得粒度均匀、纳米尺寸的高纯H AP 粉体。
棉纺织工业中表面活性剂的应用【论文】

棉纺织工业中表面活性剂的应用1上浆助剂1.1乳化剂浆料中乳化剂的作用主要是使油脂在浆液中稳定乳化,以提高浆液质量。
其次,减轻化学合成浆料粘着剂因表面具有凝聚性而发生的结皮以利于上浆。
再次,可提高浆液对粘胶纤维和合成纤维的润湿能力。
常用的浆料乳化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EL-40、OP类等。
1.2渗透剂和润湿剂由于经纱一般因其本身张力大、捻度高、回潮小,尤其是疏水性的合成纤维含油又较多,浆液浸透力显得不够,再加上浆液本身呈胶体状态,表面张力大,所以上浆时要使浆料在经纱上吸附并向内扩散、渗透,使纱内空气逸出,变得非常困难。
因此,必须加入渗透性和分散乳化性好的表面活性剂,以降低浆液表面张力,增高浆液与经纱界面活性,提高和促进浆液向经纱的渗透、扩散。
浆料中常用的渗透剂和润湿剂主要以阴离子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主。
常用的渗透剂有: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月桂醇聚氧乙烯醚、渗透剂M、琥珀酸二辛酯磺酸钠等。
1.3抗静电剂疏水性强的合成纤维经纱在织造过程中易产生静电,使织机开口区毛茸耸立,形成扭结,影响织造顺利进行。
为消除或防止在纺织过程中各工序产生的静电和织物整理过程中的静电,在浆料中添加少量的抗静电表面活性剂就可以消除上述弊端。
常用的抗静电剂有:脂肪醇磷酸酯、N,N-二甲基羟乙基十八酰氨基季铵盐硝酸盐、壬基酚聚氧乙烯(7~10)醚等。
1.4消泡剂含粘着剂的浆液在上浆过程中易产生泡沫,妨碍浆液渗透。
消除泡沫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改进操作方法,这可基本解决以淀粉为主的浆液起泡现象,但对于化学合成的高分子浆料却不起作用。
二是加入消泡剂以抑制泡沫产生,这对于某些合成浆料粘着剂极为必要。
应用最多的还是有机硅油类的消泡剂,主要有:302乳化硅油、304乳化硅油、消泡剂FZ-880等。
2退浆上浆解决了顺利织布问题,但坯布上的浆料又给织物的印染加工增加了困难,不仅多耗用印染化学药品,而且还影响印染质量,所以必须除去浆料,此过程叫退浆。
脂肪醇琥珀酸酯磺酸盐的合成及性能

琥珀酸酯磺酸钠盐SaIium Sufosuccinate 是一种以优异的乳化性 润湿性和渗透性等为特点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l 它被广泛用于日用化工 涂料 印染 农药 矿山 造纸 皮革 感光等领域 2 磺基琥珀酸酯盐是由美国开发 于二战后以商品的形式出现在合成表面活性剂市场 3 早期所开发的主要是双酯二辛基琥珀酸酯钠渗透剂T 它具有优良的表面性能 广泛用于渗透剂和分散剂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这类表面活性剂的开发和应用得到了很快的发展 在产品的品种和数量上有了很大的增长 与此同时 单酯因其良好的温和性 润湿性和对皮肤的低刺激性 低毒性 特别适合于日用化学品如护肤护发的化妆品 浴用品 香波 洗涤剂等 受到人们的重视 此外 这类表面活性剂具有合成工艺简单 无三废 价格低 不需要较大的基建投资 生物降解性好 抗硬水能力强等优点 促使人们对其进行研究和开发 磺基琥珀酸酯盐的开发在满足产品的功效与安全性要求方面提供了可实现性 其发展前途很大 41实验部分!"!仪器和试剂Spectrum One 型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PE 公司 文章编号!1671-0118!2005"06-0327-03脂肪醇琥珀酸酯磺酸盐的合成及性能胡秀华!宋伟明齐齐哈尔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摘要!通过正交实验确定脂肪醇琥珀酸酯的合成工艺条件 酯化反应较佳的工艺条件为 n 十二醇 I n 马来酸酐 =2.4I 1.0 酯化温度为l70C 时间是2.5h 磺化的工艺条件 n 酯 I n 亚硫酸氢钠 =l.0I 3.0 磺化的温度是85C 时间是6h 通过红外光谱分析 确定了产品的化学性能 产物的主要物性为 表面张力 临界胶束浓度 钙皂分散力 乳化性能 润湿力关键词!酯化 琥珀酸酯磺酸盐 合成中图分类号!T@423文献标识码!ASynthesis and performance of fatty alcohol sodium sufisuccinateHU XiuhuaSONG Weiming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Of Oigihar University, Oigihar 161006 ChinaAbstract In the paper,the sodium dodecyI sufisuccinate was synthesized using sodium bisuIfite as suIfonating agent.The dodecyI succinate was obtained as foIIows:n succinic acid I n dodecyI aIcohoI =2.4I 1.0,reaction temperature 170C and reaction time 2.5h.The sodium dodecyI sufisuccinate was prepared by reacting the dodecyI succinate and sodium bisuIfite.The optimum reaction conditions were as foIIows:n sufisuccinate I n sodium bisuIfite =l.0I 3.0,reaction temperature 85C and reaction time 6h by orthogonaI experiment.The yieId of the product reached 95%.The structure of the product was determined by IR spectra and the properties,such as surface tension,thickening and wetting of the product were determined.The resuIt indicated that the sodium dodecyI sufisuccinate was a fine non-ionic surfactant.Key words esterificationg saIium sufisuccinateg synthesis收稿日期 2005-09-29第15卷第6期黑龙江科技学院学报VoI.15No.62005年ll 月JoulnaI of HeiIongjiang Institute of Science &TeclnoIogyNov.2005美国AD5K31BZ-1表面张力仪吉林NDJ-1旋转黏度仪上海正十二醇化学纯其他均为分析纯试剂1.2实验原理琥珀酸双酯单钠盐的合成包括正十二醇的酯化和酯的磺化两步其方程式如下C12H25OH+C4H2O3!C12H25OOCHCHOOC12H25C12H25OOCHCHOOC12H25+NaHSO3!C12H25OOCNaSO3CH2OOC12H25磺化是亚硫酸氢钠和酯中的双键进行加成酯化产物中的双键可在中性条件下与亚硫酸氢钠发生亲核加成1.3合成实验1.3.1酯化反应在配有搅拌器温度计分水装置以及冷凝装置的150mL三口瓶中加入正十二醇马来酸酐及含顺酐质量2%的氨基磺酸做催化剂20min内搅拌升温到预定温度保持此温度并计时分水通过水的分出量以及酸值来判断反应的终点选择合适的料比温度以及恰当的时间生成酯的转化率为95%以上产品为琥珀色液体1.3.2磺化反应将酯化反应中按!琥珀酸酯=!NaHSO3=1.O=3.O 的比例进行投料首先用水将亚硫酸氢钠溶解形成饱和溶液再用异丙醇将酯溶解异丙醇的用量为水的用量的5倍将异丙醇酯的溶液倒入500mL的三口瓶内同时加入总质量的1%的过硫酸铵并将其作为引发剂在密闭的情况下升温到回流再将亚硫酸氢钠滴入到三口瓶中反应回流下反应计时61为反应终点最终的反应混合物为两层上层为清液下层为固体物质取上层清液并减压蒸馏除去异丙醇和水最终可得到产品1.4分析与表征1.4.1酸值的测定取三只锥形瓶和碱式滴定管将反应完毕的样品移进三只锥形瓶依次准确称量用10mL无水乙醇溶解将溶解的样品用标准KOH乙醇溶液滴定用酚酞作为指示剂酸值=">#>56.1/$式中"KOH乙醇溶液的浓度mol/L#消耗的KOH乙醇溶液的体积mL$称量中含有的酯的质量g1.4.2提纯酯化产物的提纯:先以50%的乙醇溶液为萃取剂对样品进行反复洗涤然后用热水对样品进行洗涤最后用无水氯化钙干燥磺化产物的提纯:在磺化产物中由于反应物为亚硫酸氢钠与酯反应中应有一部分的酯未完全溶解提纯步骤为将经减压蒸馏的磺化产品用80~90C的水对其进行充分的溶解静止一段时间取出上层油状物质过滤抽滤干燥1.4.3酯化率和磺化率的测定酯化率的测定是参考工业邻苯二甲酸氢钾对酯的检测方法来测定酯化产率的磺化率的测定是粗测法,即通过化学反应方程式得到的1.4.4表面活性和性能的测定表面张力和临界胶束浓度用体积法测定钙皂分散力用分散指数法测定润湿力的测定用帆布沉降法乳化力是通过对比实验测得2结果分析与讨论2.1酯化反应条件的确定双酯的合成条件相对比较复杂一般需要加入催化剂在反应中加入的氨基磺酸是催化剂有利于双酯的生成但在加入催化剂的同时应注意反应时间和温度该实验是通过酸值来控制反应结束的时间的在酯化反应中由于马来酸酐的反应量比较难控制到反应完全所以对十二醇进行过量反应用正交实验的方法确定酯化反应的最佳工艺正交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合成条件是酸酐和正十二醇的摩尔分数为2.4=1.0时间为41酯化温度为170C产率为95%以上2.2酯化产物的结构分析酯化产物红外光谱图略显示双键的吸收峰为1670~1620cm-1在图中,1644.52cm-1为双键吸收峰证明了产物中有双键成分酯峰出现在1725~1700cm-1处同时在1760cm-1附近出现峰值1732.92cm-1为酯的吸收峰后面的一些小峰值为CH2和CH2.3磺化最佳工艺条件的确定经正交实验所得到最佳反应条件温度为85C 时间为61酯与亚硫酸氢钠的物质的量比为1.0=3.0 2.4磺化产物的结构分析分析磺化产品首先进行粗分析之后再进行红外分析从红外光谱图略中可见磺酸盐的结构中有明显的酯键同时在上一步中的双键明显断开在峰中表现为双键的红外的吸收峰的数值在1670~1620cm-1处在1740.33和1731.83cm-1处有明显吸收峰证明有酯生成2.5马来酸十二醇酯磺酸盐的表面化学性能的测定2.5.1表面张力的测定从图1可以看出所合成的马来酸十二醇酯磺酸盐具有较好的降低水溶液表面张力的作用溶液的黑龙江科技学院学报328第l5卷图2样品的吸光度(增容>fig.2Absorbonce of solubization with berzenecmc为0.001moI/L O2.5.2乳化力的测定该实验分别以柴油~四氯化碳~苯为被乳化的液体,测得乳化平均时间分别为:41S~很快分离~4min 58S O实验结果表明产品对苯的乳化力很好O2.5.3钙皂分散力的测定在实验中测得的产品的分散指数为50%O这说明所合成的样品具有较好的钙皂分散力O2.5.4润湿力的测定润湿性实验结果见表1O从表1可以看出,马来酸十二醇酯磺酸盐具有较好的润湿性能O2.5.5泡高的测定泡高12.8cm,5min后的泡高为2.8cm O2.5.6增容性的测定从图2中可以看出,增容值为1.3(从图中的水平曲线上延长到!轴上的值>,增容能力为650%O 马来酸十二醇酯磺酸盐作为一种表面活性剂,不但在水溶液中形成胶束,增容苯,同时在有机溶剂中能形成反相胶团,增容极性物质O 3结论在脂肪醇磺基琥珀酸酯盐的合成实验中,酯化反应采用氨基磺酸做催化剂,效果很好,使酯化率达到了95%以上O合成产品为浅黄色,常温下为固体,成结晶状O在磺化反应里,以异丙醇~水的体积比为5=1下溶解盐和酯,在加热回流6h后得到产品O该产品在经过蒸馏~离心~烘干后为白色固体,成细腻状O所得到的马来酸十二醇酯磺酸盐具有较好的表面活性O参考文献:U l U丁传中,扬伟心.纺织染整助剂U M U.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8. U2U葛洪.琥珀酸酯磺酸盐系列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开发U J U.表面活性剂工业,1992,(11>:1-6,52.U3U李宗石,刘平芹,徐明新,等.表面活性剂合成及工艺U M U.北京:中国轻工出版社,1992.U4U TOM SCBOENBERG.磺化琥珀酸酯表面活性剂U J U.表面活性剂工业,1990,(3>:34-36.U5U华平.磺基琥珀酸酯盐的研究和应用U J U.南通工学院学报, 2000,(6>:21-25.U6U马春旗.温和性表面活性剂磺基琥珀酸酯盐U J U.辽宁化工,1991,(6>:15-19.U7U化工部科技情报研究所.世界精细化工手册续编U M U.北京:化工工业出版社,1986.U8U王林.松香在乳化中表面活性剂的选用U J U.辽宁化工,1998,(1>:6-7.U9U张月军,曲文超,董伟.快速渗透剂T制备工艺相转移催化剂的选择U J U.南京理工大学学报,1996,20(6>:485-488.U l0U张月军,曲文超,董伟,等.琥珀酸二辛酯磺酸钠的合成工艺研究辛基对合成工艺的影响U J U.精细石油化工,1999,(2>: 16-19.作者简介:胡秀华(1948->,女,辽宁沈阳人,教授,研究方向:编辑工程~化学工程,E-maiI:******************O胡秀华,等:脂肪醇琥珀酸酯磺酸盐的合成及性能第6期329图L样品的表面张力fig.1Surface tension of sample表1样品润湿性table1Wetting power of sample次数1 2 3 4 5平均时间/S11011291100105脂肪醇琥珀酸酯磺酸盐的合成及性能作者:胡秀华, 宋伟明, HU Xiuhua, SONG Weiming作者单位:齐齐哈尔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刊名:黑龙江科技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HEILONGJIA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年,卷(期):2005,15(6)被引用次数:3次1.丁传中;扬伟心纺织染整助剂 19982.葛洪琥珀酸酯磺酸盐系列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开发 1992(11)3.李宗石;刘平芹;徐明新表面活性剂合成及工艺 19924.TOM SCBOENBERG磺化琥珀酸酯表面活性剂 1990(03)5.华平磺基琥珀酸酯盐的研究和应用 2000(06)6.马春旗温和性表面活性剂--磺基琥珀酸酯盐 1991(06)7.化工部科技情报研究所世界精细化工手册续编 19868.王林松香在乳化中表面活性剂的选用 1998(01)9.张月军;曲文超;董伟快速渗透剂T制备工艺--相转移催化剂的选择[期刊论文]-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06)10.张月军;曲文超;董伟琥珀酸二辛酯磺酸钠的合成工艺研究--辛基对合成工艺的影响[期刊论文]-精细石油化工 1999(02)1.赖崇伟.蒋文伟.李晶晶.杨琴.罗芩.Lai Chongwei.Jiang Wenwei.Li Jingjing.Luo Qin.Yang Qin琥珀酸酯磺酸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和性能研究[期刊论文]-四川化工2007,10(3)2.张跃军.华平磺基琥珀酸酯盐类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江苏化工2001,29(6)3.李正惠.郭艳丽.隋成霞.薛惠颖含α-磺基琥珀酸酯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和性能研究[期刊论文]-印染助剂2003,20(4)4.洪新球.张辉.郭敏.强西怀马来酸酐脂肪醇单酯类Gemini表面活性剂的制备与加脂性能研究[会议论文]-20075.周勰.李楚生.祝亚非.许家瑞聚马来酸酐高级脂肪醇酯的合成及其对聚乙烯的表面改性研究[期刊论文]-功能高分子学报2003,16(3)6.强西怀.洪新球.张辉.张健康.QIANG Xi-huai.HONG Xin-qiu.ZHANG Hui.ZHANG Jian-kang聚马来酸单脂肪醇酯钠盐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期刊论文]-日用化学工业2009,39(1)7.眼科[期刊论文]-中国激光医学杂志2010,19(6)8.胡冠南.赖兴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对策[期刊论文]-法制与社会2011(17)1.黄小兵.毛逢银.陈银丰溶剂对顺丁烯二酸酐含量测定的影响[期刊论文]-当代化工 2007(4)2.张明慧.智丽飞.侯素珍.李运玲N-硬脂酰胺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盐的性能研究[期刊论文]-日用化学工业 2012(1)3.袁浩.章平.王贤书.龙玉国烷基多苷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盐的合成[期刊论文]-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5)引用本文格式:胡秀华.宋伟明.HU Xiuhua.SONG Weiming脂肪醇琥珀酸酯磺酸盐的合成及性能[期刊论文]-黑龙江科技学院学报 2005(6)。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盐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盐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盐是一种表面活性剂,通常用作清洁剂或洗涤剂中的成分。
这种物质由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基琥珀酸单酯和钠盐组成。
脂肪醇是一种脂肪酸醇类物质,通常用作表面活性剂中的起泡剂或乳化剂。
聚氧乙烯醚是一种聚合物,在表面活性剂中用作增稠剂或稳定剂。
磺基琥珀酸单酯是一种含有磺基和羧基的化合物,可以增强表面活性剂的清洁能力。
钠盐是一种电解质,在表面活性剂中用作稳定剂或调节剂。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盐的主要作用是在清洁剂或洗涤剂中起到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使污垢和油脂能够被有效清除。
它还可以增加泡沫的稳定性和清洁效果,同时还具有良好的乳化和分散性。
化妆品中常用的表面活性剂综述

化妆品中常⽤的表⾯活性剂综述题⽬:综述化妆品中常⽤的表⾯活性剂AAS 类型特点代表性产品应⽤阴离⼦去污能⼒强,主要⽤于清洁洗涤脂肪酸皂(肥皂)、⼗⼆烷基硫酸钠清洁洗涤产品阳离⼦较好的杀菌性与抗静电性,应⽤于柔软去静电⾼碳烷基的伯仲叔季盐洗发⽔、护发素两性良好的洗涤作⽤,很温和,常与阴或阳离⼦AAS 搭配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咪唑啉洗发⽔、洁⾯品⾮离⼦安全温和,⽆刺激性,具有良好的乳化、增溶等作⽤失⽔⼭梨醇脂肪酸酯(Span )和其环氧⼄烷加成物(Tween )应⽤最⼴,常⽤于膏霜、乳液中阴离⼦AAS名称简称⽤途安全性N-酰胺基及其盐⾹波、⽪肤清洁剂、⼝腔制品、含药化妆品、⾹皂和添加剂等… 没有刺激性,⾮常安全羧酸(酯)盐很⼴泛,⽤于制备O/W 型膏霜或乳液。
主要⽤作皂基、各种乳液和膏霜基体。
呈碱性,稍微有刺激的感觉硫酸(酯)盐烷基硫酸酯盐AS很⼴泛,O/W 型乳化剂、润湿剂和悬浮剂,常在⾹波和⽪肤清洁制品使⽤。
⼀般与其它AAS 复配来增加泡沫的稳定性和粘度,并降低对⽪肤的脱脂能⼒。
⾼浓度时有刺激性。
但在化妆品的使⽤条件下是安全的烷基聚氧⼄烯醚硫酸酯盐 AES⾹波的主要表⾯活性剂,也⽤于⽪肤清洁和沐浴制品,较少⽤作乳化剂。
⼀般与其它AAS (阴、两性、⾮离⼦)复配与AS 相近,但刺激性略低于AS磺酸盐烷基苯磺酸盐LAS-N a 去污⼒太强,因此在化妆品中应⽤不⼴泛,主要⽤于洗⾐粉对⽪肤中等刺激,容易脱脂⽽变得⼲燥粗糙,⽤三⼄醇胺盐复配可降低刺激性。
烷基磺酸盐SAS低成本,稳定性好,刺激性低,去污能⼒好,很有前途的AAS对⽪肤⽆致敏作⽤N-酰胺基及其盐由α-氨基酸的氨基酰化后制得。
氨基酸属于两性,但酰化后变成阴离⼦AAS。
⽤途:⾹波:增泡和稳泡,头发亲合性强,改善梳理性,减少静电;⽪肤清洁剂:治疗⾯部粉刺,可与⽔杨酸和过氧化苯甲酰等匹配⽽不影响其活性;⼝腔制品:⼝腔清洗剂,抑制⼰糖激酶的⽣长,防⽌⽛齿腐烂;含药化妆品:去屑⾹波、治疗粉刺膏霜等。
有机硅磺基琥珀酸双酯钠盐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有机硅磺基琥珀酸双酯钠盐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孙东阳;陈洪龄
【期刊名称】《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年(卷),期】2024(25)1
【摘要】以马来酸酐(MA)、七甲基三硅氧烷(HTLX)、烯丙基缩水甘油醚(AGE)、水、NaHSO_(3)为原料经硅氢加成、环氧开环酯化、磺化反应,制备了一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磺基琥珀酸双酯钠盐。
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对产物结构进行表征,并测定产物水溶液的表面张力、接触角,考察产物渗透性能、泡沫性能、乳化性能。
结果表明:临界胶束浓度(CMC)为1.37 g/L,最低表面张力(γ_(CMC))为20.55 mN/m,接触角在石蜡表面由61.58°降至30.37°;与磺基丁二酸-1,4-二辛酯(AOT)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相比,制备的有机硅磺基琥珀酸双酯钠盐具有一般渗透性、较低起泡性和较好稳泡性,对玉米油的乳化性能优于液体石蜡。
【总页数】6页(P35-40)
【作者】孙东阳;陈洪龄
【作者单位】南京工业大学化工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4
【相关文献】
1.壬基酚聚氧乙烯(4)醚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盐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2.淀粉烷基糖苷磺基琥珀酸酯钠盐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3.磺基琥珀酸双酯钠盐的合成与表/界面性
能4.脂肪醇聚氧乙烯(7)醚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盐的合成与性能研究5.油酸酰胺聚氧乙烯醚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盐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脂肪醇聚氧乙烯( 5) 醚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盐的 合成反应分为酯化反应和磺化反应两步完成, 其合成 反应式为:
作者简介: 张跃军, 男, 1959 年生, 1989 年 12 月毕业于华东工学院, 教授。地 址: 南京孝陵卫 200 号, 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210094) 李喜敏, 1975 年生, 1999 年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地 址: 南京红太阳集团。 曲文超, 1970 年生, 1992 年毕业于华东工学院, 工程师。地 址: 南京孝陵卫 200 号, 南京理工大学化学院( 210094)。
WH- 2 型蜗 旋混 合仪 上振 动 1min, 静置 并开 始计 时, 直到小试管下部分出的水层至 1 0mL 刻度线时
为止。时间越长, 乳化性能越好。
2 结果与讨论 2 1 合成实验结果
参考文献[1 ] [2] , 将酯化反应醚酐投料比、温度和 时间、磺化反应磺化剂的投料量、温度和时间选为考
察因素, 其余因素取定值。对酯化反应首先考察: 当
脂肪醇聚 氧乙烯 醚磺基 琥珀酸 单酯二 钠盐
( Diso dium Alky l Poly ox yet hy lene Et her Sulfosuc cinat e, 简称 AESS) 的结构式为:
R O ( C 2H 4 O ) n CO CH 2 CH ( SO 3N a) COO N a 其分子中的亲水基团由两个阴离子基团- SO 3N a 和- CO O N a, 及一个 非离 子 基团 - ( C2H4 O ) n - 组 成, 因而这种表面活性剂具备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双重表面化学性能, 具有优良的 洗涤、乳化、分散、润湿和增溶等性能。脂肪醇聚氧
20( 总 155)
1999 年 8 月
张跃军 李喜敏 曲文超: 脂肪醇聚氧乙烯( 5) 醚 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盐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合成成性能
O
O
O
CH ! C
RO( C 2H 4 O) 5 H+
O ∀RO( C 2H 4O) 5 ! CCH CHCOH
( 1)
CH ! C
O
O
O
O
O
RO( C 2H 4O) 5 ! CCH CHCOH+ Na 2 SO 3 ∀ RO( C 2H 4 O) 5 ! CCH 2 ! CHCONa
乙烯( 5) 醚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盐( AESS5) 是这类表 面活性剂的一种, 它既保持了原料脂肪醇聚氧乙烯 ( 5) 醚在去污和配伍等方面的优良性能, 又对原料的 溶解性、增溶性、钙皂分散性等方面有明显改善。特 别是对皮肤和眼睛非常温和, 刺激性极小, 可广泛用 于香波、浴液和化妆品等日用化工产品及其它工业产 品中。
酯化温度为 110 时不同的醚酐投料比为 1 1 10、 1 1 05、 1 1 00( mol / mol) 情况下投料比对酯化反 应的影响( 见图 1) , 进一步在上述过程中选出的较佳 醚酐投料比条件下, 研究温度分别为 120 、110 、 100 时温度对酯化反应影响的情况( 见图 2) 。对磺 化反应首先考察: 当磺化温度为 80 时顺酐与亚硫 酸钠摩尔投料比分别为 1 1 10、1 1 05、1 1 00 三种条件下投料比对磺化反应影响情况( 见图 3) ; 进 一步在上述过程中选出的较佳磺化投料比条件下, 研 究磺化温度分别为 100 、80 、60 时磺化温度对 磺化反应的影响情况( 见图 4) 。具体如下:
1 实验 1 1 原料试剂和分析仪器
1 1 1 原料及试剂
脂肪醇聚氧乙烯( 5) 醚, 工业级, 江苏海安石油 化工厂; 顺丁烯二酸酐, 分析纯, 上海试剂三厂; 无 水亚硫酸钠, 分析纯, 南京化学试剂厂; 催化剂( 复 合有机酸) , 自制;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分析纯, 上 海化学试剂采购供应站经销; 十二烷基硫酸钠, 分析 纯, 宜兴市瑞运化工有限公司; 脂肪醇聚氧乙烯( 3) 醚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盐, 自制。 1 1 2 分析仪器
( 2)
SO3H AESS5
酯化反应选用成本低、催化效果好的自制 ZS- 1 复合有机酸催化剂。酯化反应时原料顺酐开环, 与含
羟基化合物酯化生成马来酸单酯, 而后酯化反应产物 以亚硫酸钠为催化剂进行亲电加成反应, 生成相应的
磺化产物单酯二处理后, 对原料脂
我国对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盐
的开发始于 80 年代末期。目前国内对这类表面活性 剂的研究仅限于乙氧基数为 3 和 9 的 A ESS[1 ] [2 ] , 即 AESS 3 和 AESS9, 在品种 和数 量上 远不 及国 外产 品, 部分产品需进口才能满足国内需要。本文利用国
产原料脂肪醇聚 氧乙烯( 5) 醚, 对 AE SS 5 的合成条 件进行优化研究, 得到了较佳合成工艺条件, 并对其 主要的表面化学性能进行了测定, 为指导和开拓其实 际应用打下基础。
合成与性能
日用化学品科学 DETERGENT & COSMETICS
第 4 期( 总第 107 期) 1999 年 8 月
脂肪醇聚氧乙烯( 5) 醚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盐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张跃军 李喜敏 曲文超
摘 要 考察了脂肪醇聚氧乙烯( 5) 醚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盐 的合成工艺条件, 并 测定其表面化学性 能。得到了如下较 佳合 成工艺条件: 醚酐摩尔投料比 1 1 05, 酯化反应温度为 110 , 反应时 间为 4 0h; 顺酐与亚硫酸钠的摩尔投料比为 1 1 05, 磺 化反应温度为 80 , 反应时间 为 2 0h, 整个反应在氮气保护条 件下进行。最终产物 得率大于 96 0% 。 测定得到其主要表 面化学 性能为: 临界表面张力为 32 9Nm- 1 10- 3, 临界胶束浓度为 3 98molL- 1 10- 4 , 钙皂分散力 LSDP 为 32% , 乳化力为 5 22min, 去 污力为 45s, 泡沫力为 180 / 175mm。
图 1 不同料比时酯化率随时间的变化 ( 温度为 110 )
图 2 不同温度时酯化率随时间的变化 ( 料比为 1 1 05)
21 ( 总 156)
合成与性能
日用化学品科学
1999 年第 4 期
图 3 不同料比时磺化率随时间的变化 ( 温度为 80 )
2 2 酯化反应的影响因素及较佳条件的确定
由图 1~ 2 可知, 酯化反应随料比中顺酐量的增 加, 反应温度的提高, 反应的酯化率起始值较高, 并 在一定时间内达到的酯化率较高。但是顺酐量的增加 带来的副作用是增加了产物中的杂质含量和磺化反应
Zhang Yuejun Li Ximin Qu Wenchao
Abstract: The synthetic conditions and surfactivities of disodium alkyl polyoxyethylene( 5) ether sulfosuccinate were investigated in this paper. The optimum reaction conditions are as follows: the raw material ratio of maleic anhydride to alkyl polyoxyethylene( 5) ether for esterification is 1 1 05 ( mol / mol) , reaction temperature of esterification is 110 , reaction time of esterification is 4 0h. The ratio of maleic anhydride to sodium sulfite for sulfonation is 1 1 05( mol / mol) , reaction temperature of sulfonation is 80 , reaction time of sul fonation is 2 0h. The yield of disodium alkyl polyoxyethylene( 5) ether sulfosuccinate is more than 96 0% . The main surface chemical properties are as follows: the critical surface tension 32 9Nm- 1 10- 3, the critical micelle concentration 3 98molL- 1 10- 4, the dispersibil ity LDSP32% , the emulsifying ability 5 22min, the detersive power45s, the foamability 180 / 175mm.
关键词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基琥珀酸单 酯二钠盐 脂肪醇 聚氧乙烯( 5) 醚磺 基琥珀酸单酯二钠 盐 顺 酐 合成 表面活性
Study on the Synthesis and Properties of Disodium Alkyl Polyoxyethylene( 5) Ether Sulfosuccinate
肪醇聚氧乙烯( 5) 醚中乙氧基加合数进行测定。采用 薄层色谱分析法[ 3] , 对其组分进行定性分析; 利用乙 酰法[4] 对其羟值进行定量分析, 通过计算得到脂肪醇
聚氧乙烯( 5) 醚的测量平均分子量为 428( 理论计算值 为 428) 。实验步骤: 酯化反应在配有搅拌和控温装
置和 250mL 四口烧瓶中进行, 依次将醇醚、顺酐和
1 4 酯化率、磺化率分析方法 参考工业用邻苯二甲酸酯类的检验方法[5 ] , 以标
准氢氧化钠溶液测定体系的酸值, 进而计算酯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