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护理常规
7例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护理

• 3896 •CHINESEGENERALPRACTICENURSING November 201 7 Vol. 15 No.3 17例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护理凌密,叶娟摘要:[目的]总结7例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护理。
[方法]对7例持续肺动脉高压新生儿给予积极治疗,同时加强护理,包括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及早发现病情变化,一旦发生新生儿肺动脉高压,首选高频通气治疗,以纠正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从而降低肺动脉压力,必要时选择西地那非药物治疗选择性扩张肺血管来降低肺动脉高压,减少右向左分流,同时维持体循环压力,防止右向左分流,另外加强皮肤和黏膜护理,减少并发症发生。
[结果]7例患儿均治愈出院,平均住院23 d,平均使用呼吸机5d。
[结论]加强持续肺动脉高压新生儿的护理有利于预后。
关键词:肺动脉高压;新生儿;持续;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新生儿肺动脉高压是由一种或多种病因引起,临 床表现为严重的低氧血症。
低氧血症破坏血管内皮细胞,引起内皮收缩因子和舒张因子平衡失调导致血管痉挛,肺血管阻力持续增高,使得胎儿循环转变到成人循环的过程出现异常,血液通过卵圆孔和动脉导管发生右向左分流,最终造成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ersistent pulmonary hypertension of the newborn, PPH N)多见于足月儿或过期产儿。
病情发展迅速,治疗困难,是新生儿期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 活产婴儿中发病率为0. 1%〜0. 2%[1]。
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常见病因包括窒息、胎粪吸人综合征、严重感染、先天性心脏病等。
急性缺氧及感染导致的肺动脉高压,由于肺小动脉数量及肌层的解剖结构均正常,其 改变是可逆的,一般对药物治疗有反应,若及早发现、及早干预治疗,能明显改善其预后[2]。
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我院新生儿科2014年3月一2016 年12月收治新生儿肺动脉高压7例,男5例,女2例;平均胎龄39 5周,平均体重3. 45 kg;剖宫产5例,自然分娩2例;新生儿重度窒息3例,新生儿胎粪吸人综合征2例,新生儿湿肺1例,吸人性肺炎1例。
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预防

保持良好的环境
**室内空气流通**: 避免宝宝长时间 暴露在封闭的空间中,保持室内空气流 通,有助于减少有害物质的积蓄。 **避免二手烟**: 避免宝宝接触二手 烟,二手烟中的有害物质对新生儿肺功 能发育有不良影响。
保持良好的环境
**避免感染**: 减少宝宝接触感 染源,尤其是呼吸道感染源。良好 的个人卫生习惯和定期预防接种是 预防感染的重要措施。
建立健康生活 习惯
建立健康生活习惯
**合理安排作息**: 定时作息,保证 足够的休息和睡眠时间,有助于宝宝身 体健康发育。 **适量运动**: 根据宝宝年龄和发育 情况,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有益于宝 宝心肺功能的提高。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婴儿期喂养
婴儿期喂养
**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对预防新生 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具有积极作用。母 乳中含有丰富的抗体和营养物质,有助 于新生儿免疫力的提高。
婴儿期喂养
**合理添加奶粉**: 当母乳无 法满足宝宝的需求时,应根据 医生建议合理添加奶粉,并遵 循适量、适龄、适饮的原则。
保持良好的环 境
新生儿持续性 肺动脉高压的
预防
目录 背景知识 婴儿期喂养 保持良好的环境 科学用药 定期体检 建立健康生活习惯
背景知识
背景知识
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是一种罕 见但严重的疾病,其特点是肺动脉 压力持续升高,导致肺动脉血管收 缩,影响心肺功能。 本节将介绍一些预防新生儿持续性 肺动脉高压的方法和策略。
科学用药
科学用药
**遵医嘱用药**: 宝宝出现疾病或需 要用药时,应遵循医生的指导,按照药 品说明和剂量合理用药。
**禁止滥用药物**: 宝宝身体发育尚 未成熟,滥用药物可能对其健康产生不 良影响。
对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患儿采取的护理及效果观察

对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患儿采取的护理及效果观察发表时间:2017-03-06T14:44:51.20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1月第1期作者:苗向荣[导读] 观察对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患儿运用的护理措施及其效果。
黑龙江牡丹江心血管病医院黑龙江牡丹江 157000【摘要】目的观察对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患儿运用的护理措施及其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患儿病历,归纳总结出运用的护理措施和效果。
结果症状均得到明显的缓解,在取得治愈效果后出院。
结论针对PPHN患儿及治疗的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护理,对患儿获得良好预后、提高治愈效果意义重大。
【关键词】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患儿;护理在新生儿经常发生的危重病症中,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ersistent pulmonary hypertension of the newborn,PPHN)极容易增加新生儿死亡的概率。
对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患儿,除了运用曲前列尼尔、肺表面活性物质等药物加强吸入治疗,针对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患儿及治疗的特点,运用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也是极为必要的[1]。
本文回顾性分析40例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患儿病历,归纳总结出运用的护理措施,对护理措施在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患儿治疗中发挥的效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从2016年1月-12月收治的PPHN患儿中选取40例为观察对象,13例属于早产儿,25例属于足月儿,2例属于过期产儿。
主要表现为:低血压、代谢性酸中毒、低氧血症等反复发生,动脉血氧饱和度<85%的情况持续出现。
1.2方法针对PPHN患儿及治疗的特点,对PPHN患儿运用了这些护理措施:(1)观察病情:加强巡视力度,对PPHN患儿在生命体征、经皮血氧饱和度上的改变进行可持续性的动态监测,对运用呼吸机进行辅助呼吸者的自主呼吸和呼吸机的同步情况进行严密的监测。
与此同时,为了及时对低氧血症的血氧饱和度进行正确的了解,确保血氧探头的所处位置在动脉导管后(左上肢及双下肢)。
肺动脉高压护理

预防并发症
监测血压:定期 监测血压,预防 高血压并发症
控制体重:保持 正常体重,预防 肥胖并发症
合理饮食:保持 均衡饮食,预防 营养不良并发症
适当运动:进行 适当运动,预防 运动不足并发症
戒烟限酒:戒烟 限酒,预防吸烟 饮酒并发症
保持良好的心理 状态:保持良好 的心理状态,预 防心理并发症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常见护理注意事项
饮食护理
饮食原则:高蛋白、 高维生素、低盐、 低脂肪
食物选择:瘦肉、 鱼、蛋、奶、豆制 品、蔬菜、水果
避免刺激性食物: 辛辣、油腻、生冷
保持水分平衡:适 量饮水,避免脱水
1
2
3
4
活动护理
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活动, 如散步、慢跑等,以增强心
肺功能。
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呼吸训 练,如腹式呼吸、缩唇呼吸
03
药物性肺动脉高压:由某些 04
特发性肺动脉高压:病因不
药物引起,如减肥药、抗抑
明,可能与遗传、环境因素
郁药等
有关
发病机制
01
遗传因素:基因突变导致肺动脉高压
02
环境因素:空气污染、吸烟等环境因素可能导致肺动脉高压
03
血管内皮功能异常: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异常,导致血管收缩和血管壁增厚
04
炎症反应:炎症反应导致血管壁损伤和血管收缩,进而导致肺动脉高压
03
利尿剂:使用利尿剂,减轻 心脏负担,降低肺动脉压力
05
血管扩张剂:使用血管扩张 剂,扩张血管,降低肺动脉 压力
02
吸氧治疗:根据患者情况, 给予吸氧治疗,提高血氧饱 和度
04
抗凝治疗:使用抗凝药物, 预防血栓形成,降低肺动脉 高压风险
肺动脉高压护理

肺动脉高压护理
【观察要点】
1、《心脏外科手术病人一般护理常规》
2、及时纠正各种酸中毒,去除血管收缩的因素。
3、术后应以减少肺渗出(PEEP 、限制晶体液静脉入量、维持胶体渗压正常、降肺动脉压等)为主,而不是单纯的解除渗出(吸痰等)。
必要时吸痰,要减少吸痰管在气管内停留的时间和次数,避免气管痉挛。
4、术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需用升压药的患者,应首选多巴酚丁胺,尽量不用付肾等强效血管收缩剂。
需用多巴胺者,剂量≤5ug/kg/min 。
5、降低肺动脉压力的药物:首选前列腺素E1 0.02—0.1ug/kg /min ,酚妥拉明0.03—0.3 ug/kg/min。
硝普钠没有选择性降肺动脉压力的机制。
【护理措施】
1、术前充分维护及提高心功能,支持及保持良好状态,控制感染。
2、术后带呼吸机期间,要充分镇静、止痛治疗。
减少吸痰次数和时间,避免刺激引起加重缺氧。
3、控制术后晶体液的输入,严格计算出入量,并记录在特护单上。
4、术后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延长呼吸机的使用时间。
一般重度
肺动脉高压,需用呼吸机治疗48—72小时,中度肺动脉高压或动力型重度肺动脉高压,需用呼吸机治疗24—48小时。
术后呼吸机设置吸入高浓度的氧80—100 % ,有利于降低肺动脉压力和扩张肺血管。
术后维持PCO2<35mmHg,有利于扩张肺动脉,以30—35mmHg 为宜。
【健康教育】
1、增加营养摄入,注意保暖,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2、告知术后深呼吸和咳嗽的重要性,指导其正确的咳嗽和体疗方法。
新生儿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护理

新生儿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护理发表时间:2014-07-16T11:17:02.09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第13期供稿作者:杨春霞[导读] 在对患儿进行吸痰时,一定要按照标准的指导动作进行,以免造成气管黏膜损伤、诱发哮喘、气道痉挛,患儿在安静的情况下可以使痰量减少。
杨春霞(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 262500) 【摘要】目的: 加强对新生儿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呼吸道护理,减少肺炎、肺不张、呼吸衰竭的发生,促性新生儿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康复。
方法:固定好输气管,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在进行面罩吸氧的时候要进行定期的翻身,同时鼓励患儿咳嗽排痰,必要时可使用鼻导管吸痰。
结果:35名患儿在良好的理疗护理过程中顺利的得到了康复。
结论: 对呼吸道进行良好的护理,可以降低新生儿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能够改善症状使得最终得到康复。
【关键词】新生儿重度肺动脉高压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3-0244-01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y hypertension,PAH)尤其是新生儿肺动脉高压是一种诊断比较棘手,并且后期的预防也比较困难的一种肺病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近年来已经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疾病。
肺动脉高压指的是在处于休息状态的情况下肺部的主动脉压大于25mmHg,并且在运动的过程中肺主动脉压超过30mmHg。
组织病理学对肺动脉高压的定义是血管收缩、血管增生、体内血栓形成,以及血管壁重构。
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 ic obstruct ive pu lmonary disease,COPD)中, 导致肺动脉高压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低氧、炎症和严重肺气肿毛细血管损伤引发的肺血管重塑。
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科共收治35例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并发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患儿,先对对他们的护理情况进行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患儿35名,其中20名男性患儿,15名女性患儿。
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科普讲座

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科普讲座目录CONTENCT •引言•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概述•药物治疗与护理配合•非药物治疗方法探讨•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家庭护理指导与随访管理01引言目的和背景提高公众对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认识和了解。
促进早期发现、诊断和治疗,降低新生儿死亡率。
普及相关医学知识,增强家庭和社会对新生儿的关注和保护。
•定义: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是指出生后肺血管阻力持续性增高,肺动脉压超过体循环动脉压,使由胎儿型循环过渡至正常“成人”型循环发生障碍,而引起的心房及(或)动脉导管水平血液的右向左分流,临床出现严重和难以纠正的低氧血症等症状。
危害导致新生儿严重低氧血症,威胁生命。
可能引起多器官功能损害,如心、脑、肾等。
影响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和生活质量。
0102030402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概述发病原因及机制发病原因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是一种严重的新生儿疾病,主要由围生期窒息、肺实质病变、肺发育不良等多种因素引起。
发病机制PPHN的发病机制涉及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升高以及肺血流量减少。
这些因素导致新生儿出现严重低氧血症和呼吸窘迫。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临床表现PPHN患儿通常表现为呼吸急促、发绀、三凹征等症状。
严重者可出现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
诊断依据医生会根据新生儿的临床表现、血气分析结果以及超声心动图检查来综合判断。
血气分析通常显示低氧血症和酸中毒,超声心动图则可发现肺动脉压力升高和右心负荷过重。
治疗方法及预后评估治疗方法PPHN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机械通气。
一般治疗包括保持患儿安静、保暖、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药物治疗主要使用血管扩张剂和利尿剂来降低肺动脉压力和减轻右心负荷;机械通气则用于严重呼吸衰竭的患儿。
预后评估经过积极治疗,大部分PPHN患儿的预后良好。
然而,严重病例或治疗不及时可能导致患儿死亡或留下神经系统后遗症。
因此,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的护理常规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的护理常规
1.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频率、氧饱和度等。
定
期观察与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
2.患者卧床休息:患者由于肺动脉高压,会出现气促、乏力等症状,
需进行适当休息,以减轻身体的负荷。
必要时可卧床休息,提供足够的睡眠。
3.注意营养支持: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合理调整饮食,提供适当的营
养支持,保证患者身体的营养需求。
推荐患者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矿物质
和蛋白质的食物,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4.给氧治疗:患者往往会出现缺氧的症状,因此需要给予氧气治疗。
可以通过鼻导管或面罩进行给氧,让患者吸入高浓度的氧气,以提高血氧
饱和度。
5.药物治疗:常用的治疗药物包括降压药物、改善心肌供血的药物、
排水药物等。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并定期评
估疗效。
6.防治并发症:肺动脉高压容易出现右心室肥厚和心力衰竭等并发症,需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心力衰竭等并发症。
7.心理疏导:患者长期受疾病折磨,容易出现情绪低落、焦虑、抑郁
等心理问题。
护理人员应提供支持和安慰,并引导患者进行积极的心理疏导,以增强患者的心理抗压能力。
总之,对于原发性肺动脉高压患者的护理常规包括监测生命体征、卧
床休息、营养支持、给氧治疗、药物治疗、防治并发症以及心理疏导等。
护理人员需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并发症,提供全面的护理支持,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疼痛和不适症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护理常规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又称持续胎儿循环(persistent fetal
circulation,PFC),指由于多种病因引起新生儿出生后肺循环压力和阻力正常下
降障碍,动脉导管和(或)卵圆孔水平的右向左分流持续存在所致的一种新生儿
持续缺氧和发绀的病理状况,是新生儿临床常见危急重症,发生率占活产婴儿的
0.1%,死亡率高。
1. 按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
2.保持呼吸道通畅:采取合理体位,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机械通气患儿按呼
吸机使用护理常规。
3.特殊治疗的观察及护理:NO吸入治疗,NO可以选择性扩张肺血管,降低肺动脉
压,增加肺血流,改善通气/灌流比例失调,改善换气和氧合,降低死亡率。注
意观察NO吸入治疗时的不良反应,包括NO2的监测、凝血功能的监测等。
4.建立静脉通道,准确使用各种药物,纠正酸中毒,维持体循环压力,注意观察
用药后反应。
5.注意保暖,维持体温在正常范围。
6.保证营养及水分的供给,保证各种药物的及时应用,记录出入量。
7.密切观察患儿面色、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