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北京市西城区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版
重庆市八中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含答案】

二、综合题(共40分)
31题(12分):
(1)巴基斯坦人口众多(1分),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市场潜力大(1分);纬度较低
,多为热带气候(1分),夏季高温,居民生活对冰箱、空调需求大(1分)。
(2)拉合尔市人口多,劳动力成本低(1分);该市属于国内著名工业中心,工业基础
较好(1分);是国内交通枢纽,交通便利(通达性好)(1分);位于城市郊区,地价
重庆八中2019——2020学年度(下)期末考试高二年级地理试题
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D
B
B
C
C
D
A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B
D
C
B
C
B
D
B
A
题号 212223 Nhomakorabea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A
B
A
B
B
C
B
C
A
B
B.气候特征为冬寒夏热 D.植被多为常绿阔叶林
4.根据材料可知,茅台镇成为"中国第一酒镇"的优势区位是 ①劳动力资源足 ②自古交通要道 ③酿酒历史悠久 ④本地市场广阔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滇池位于我国云南省昆明市,属于地震断层陷落型湖泊。20世纪60年代以来,滇池
水质不断恶化,直至 21 世纪初,开始治理保护工作,水质得以改善。读图,完成
【地理】山东省菏泽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山东省菏泽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北部有水道通往长江,湖泊水面呈现“冬季一条线,夏季一大片”的变化。
江西省某县紧邻鄱阳湖,低山丘陵区的花岗岩、钾长石和瓷土等建材资源丰富,下图示意当地建材资源开发区域整治前后相关信息。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图中问题区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A.湖泊萎缩B.土地沙化C.水土流失D.资源短缺2.鄱阳湖冬、夏水面景观变化的原因是()A.湖底有线状洼地,冬季湖面结冰B.湖底平坦,入湖水量夏季大于冬季C.湖底有线状洼地,水位季节差异明显D.湖底平坦,长江顶托作用季节变化明显3.当地建材资源开发区域整治后,对鄱阳湖的直接影响是()A.湖泊面积增大B.蓄洪能力提高C.生物多样性增加D.湖水含沙量降低【答案】1.C 2.C 3.D【解析】【1题详解】据材料可知图中区域西北侧为庐山,东南侧为鄱阳湖,地貌以低山丘陵为主,降水丰富且存在一定坡度,建材资源开采带来问题,因此该地区最有可能面临的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C 正确。
整治初期与整治后12年,鄱阳湖面积没有明显变化,因此不是湖泊萎缩,A错误。
土地沙化主要分布于西北地区,B错误。
该地建材资源丰富,并非面临资源短缺问题,D错误。
故选C。
【2题详解】据材料鄱阳湖“冬季一条线,夏季一大片”,可知其主要差异为水位的差异,冬季位于枯水期,入湖水量较小,所以形成一条线可能湖底存在线性洼地;夏季入湖水量增加,水位上涨,形成一大片的景观,C正确。
故选C。
【3题详解】湖泊面积并未明显增大,A错误。
湖泊面积未明显增大,导致蓄洪能力未明显提升,B错误。
该地主要面临的问题为水土流失,水土流失会导致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因此治理之后,对当地的生态多样性增加有一定的作用,但不是直接影响,C错误。
由于水土流失得到治理,因此泥沙入湖的现象减少,湖水含沙量降低,这是直接影响,之后再导致生物多样性增加,D正确。
烟台市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①冻融作用 ②风力侵蚀 ③流水侵蚀 ④崩塌作用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
8。 下列关于冰碛土柱在发育过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图a中,古冰川侧碛垄斜坡受降水的侵蚀和冲刷作用,发育冲沟
B。 图b中,冻融作用使冲沟两侧冰碛物变松散
在非洲西南部的纳米布沙漠里,生长着一种奇特的“树"名为箭袋树.箭袋树是一种树芦荟,树枝上覆盖了一层明亮的白色粉末,叶片有一层厚厚的外皮,沙漠里没有别的树木生存,当地土著人将其砍下、掏空,做成箭袋,所以被称为箭袋树。据说以箭袋树为背景的星空是世界上最美的星空之一,每年6~8月是该地拍摄星空的最佳时间。下图分别为纳米布沙漠位置图和某摄影师在当地拍摄的星轨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湿地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青藏高原研究人员在珠穆朗玛峰绒布河谷微地貌野外考察的过程中,发现在绒布河谷上游东侧新冰期(又名绒布德寺冰期)的侧碛垄上发育有高度不一的土柱,因其出现在冰川的侧碛垄上,故称其为冰碛土柱。这种局部地区特殊微地貌体发育过程划分为孕育期、成熟期及消亡期三个发育阶段。下图为研究人员绘制的冰碛土柱形成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C。 图b中,流水作用下冲沟深度变大,形成土柱
D. 图c中,土柱高度降低直至消失,侧碛垄坡度变大
【答案】7。 A 8. D
【解析】
【7题详解】
珠穆朗玛峰绒布河谷日温差大,引起冻融作用,使侧碛垄内部结构变得松散,为土柱形成前的侵蚀作用创造了条件,①正确;绒布河谷地形复杂,引起沿河谷的温度差异大,该地区大气环流存在明显的日变化,山谷风明显,风力侵蚀存在显著日变化,②正确;流水侵蚀、崩塌作用的日变化不显著,故选A。
浙江省诸暨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

诸暨市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高二地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月球表面昼夜温差非常大,白昼时温度高达127℃,黑夜时低至-183℃。
为适应极端环境,“玉兔号”月球车不得不遵守“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作息规律。
图a为“玉兔号”月球车沉睡了一个周期的夜晚后首次醒来。
专家这样形容它:肩插“太阳翼”,脚踩“风火轮”,身披“黄金甲”,腹中“秘器”多。
“玉兔号”月球车使命大、本领强。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材料中提到的“太阳翼”接收到的辐射对应图b中的()A. ①B. ③C. ⑤D. ⑦2. 月球表面昼夜温差能达到300多摄氏度的主要原因是()A. ①强,②强B. ①强,③弱C. ②强,③弱D. ④强,⑤强【答案】1. D 2. 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以及读图分析能力。
【1题详解】据图b箭头特点可知,图中①表示射向地面的太阳辐射,⑦表示射向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③表示大气逆辐射,⑤表示被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据材料可知,月球表面没有大气,导致月球表面昼夜温差非常大,白昼时温度高达127℃,黑夜时低至-183℃。
即月球没有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所以“太阳翼”接收到的辐射应为⑦,故选D。
【2题详解】据上题的分析并结合图可知,图b中①表示射向地面的太阳辐射,②表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③表示大气逆辐射,④表示射向宇宙空间的大气辐射,⑤表示被大气吸引的地面辐射;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月球表面没有大气,白天没有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①强,气温高,而夜晚地面辐射强,没有大气逆辐射③弱,气温低,故选B。
【点睛】大气受热过程如下图:我国某公司高管于2019年3月25日11:00赶到公司办公楼前,准备参加约1个小时的紧急会议。
下图为此时公司露天停车场空余车位和太阳光照状况。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 此时刻在该城市,下列地理现象最可信的是()A. 一天中逆温层最厚B. 太阳位于东南天空C. 一天中日影最短D. 一天中气温最高4. 如图所示,为尽量避免会议期间汽车被太阳照射,最不理想的停车位是()A. ①车位B. ②车位C. ③车位D. ④车位【答案】3. B 4. D【解析】【分析】【3题详解】图中办公楼影子朝向西北方,表明太阳位于东南方天空,B正确;地方时6时前后太阳大致位于当地正东方,办公楼影子与正北方大致垂直,结合图中办公楼影子与正北方呈45°夹角可知,此时当地地方时大致在9点前后(太阳在天空中运行速度与地球自转角速度相同,约为15°/h,影子自6点到此时转动约45°,大致经过3小时),而一天中逆温层最厚的时间大致在日出前后,A错;一天中日影最短的时刻,当地地方时应为12时,C错;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刻,当地地方时应为14:00前后,D错。
2019-2020学年高二10月阶段性检测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太原五中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性检测高二地理(文)一、单项选择题。
(共30个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 划分区域的主要目的是()A. 进一步了解区域的差异,因地制宜地对区域加以开发利用和保护B. 引导人口有序流动C. 有计划地施加影响,使其趋于一致D. 划定区域的界线,明确区域的归属2. 关于我国重点生态功能区域划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这些生态功能区之间具有较明显的差异性B. 这些生态功能区都是独立的单元,相互之间没有影响C. 这些生态功能区都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和界线D. 每个生态功能区都具有明确的区位特征【★答案★】1. A 2. B【解析】【1题详解】由于区域间地理环境具有差异性,通过对区域的划分,可以进一步了解区域差异,根据区域的特点,因地制宜地进行开发和保护,而并非人为施加影响,使不同区域趋势一致,A正确,C错;与引导人口流动无关,B错;划定区域界线,明确区域归属是行政区域划分的目的,不是自然区域的主要目的,排除D。
故选A。
【2题详解】读图可知,图中生态功能区多分布在地形过渡区,生态功能较为突出,每个生态功能区均有明确的区位特征,每个生态功能区与其他生态功能区之间有较为明显的差异性,每个生态功能区均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和界线,ACD正确,不符合题意;这些生态功能区相互之间相互联系,并非没有联系,B错,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区域的特征:①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②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③内部特定性质相对一致,区域与区域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性;④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下图反映了我国东部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过程。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 从Ⅲ到Ⅳ阶段,导致图中农业生产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A. 政策B. 交通运输C. 劳动力D. 市场4. 在工业社会阶段,下列地区可能不会成为人类活动主要集中分布区的是( )A. 矿产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组合状况优越的地区B. 位于沿海或海岛,可以充分利用港口优势的地区C. 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有利的自然条件紧密结合的地区D. 大江大河的源头、交通不便的偏远地区【★答案★】3. D 4. D【解析】【3题详解】读图可知,从Ⅲ阶段到Ⅳ阶段,城市周边耕地数量减少,出现了大面积的花卉和绿化树苗基地,主要原因在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增多,对花卉和绿化树苗的需求量增大,市场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D正确;无法根据材料信息得知政策的变化,A错;交通和劳动力不是主要影响因素,排除BC。
北京市西城区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考生平时注意积累、识记,再结合原文语言环境来推断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A项,“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说“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老”:形容词动用,赡养、尊敬。
B项,“臣固知王之不忍也”是说“我本来就知道大王您不忍心”,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
②然虏卒犯之 卒:士兵
③然此固裨将之器也 固:本来
④若夫堂堂之阵若 夫:至于
⑤而传卫青若不值一钱 传:记载
⑥匈奴畏李广之略 略:韬略
⑦虽无功犹不败 虽:虽然
⑧鲜不覆亡 鲜:少
A. ①⑥B. ②⑦C. ③D. ④⑤
11.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程不识正部曲行伍营阵
程不识严格要求部队的编制和行伍营阵的部署
C项,“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是说“您为我(将他)叫进来,我要像(对待)兄弟一样对待他”,“兄”: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弟一样。
D项,“项伯杀人,臣活之”是说“项伯杀了人,我想办法救了他的性命”,“活”:使动用法,使……活。
故选B。
【点睛】词类活用是指某些词临时改变其基本语法功能去充当其它词类,或基本功能未改变而用法比较特殊的现象。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非常普遍,是古代汉语的重要语法特点之一,其内容主要包括名词、形容词、数词用作一般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等。
(取材于司马迁《史记》)
(2)李广非大将才也,行无部伍行阵,人人自便,此以逐利乘便可也,遇大敌则覆矣。太史公叙广最得意处,在为上郡太守以百骑御匈奴数千骑,射杀其将,解鞍纵卧,然此固裨将之器也。若夫堂堂之阵,正正之旗,进如风雨,退如山岳,广岂足以乎此哉?淮南王谋反,只惮卫青与汲黯【5】而不闻及广。太史公以孤愤之故,叙广不啻口出,而传卫青若不值一钱,然随文读之,广与青之优劣终不掩。
北京市通州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6 Aspose Pty Ltd.通州区2019- -2020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2020年7月本试卷共8页,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火星是太阳系中与地球最相似且距离第二近的行星,因此成为目前除地球以外人类研究程度最高的行星,人类用空间探测器对火星进行探测的历史几乎贯穿整个人类航天史。
探测火星对研究地球生命的起源和演变,了解火星的气候、地质和资源,为今后在其上建立人类第二个家园做准备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人类探测火星的方式与探测月球的方式基本相似,包括环绕探测、着陆探测、巡视探测、采样返回探测、载人登陆探测等五种。
其中采用环绕探测方式可以对火星进行普查;采用着陆探测和巡视探测方式可以对火星进行区城性详查;采用采样返回探测和载人登陆探测方式可以对火星进行区域性精查。
探测方式按前后顺序来说技术难度越来越大,因此先进行环绕探测。
然后进行着陆探测、巡视探测、采样返回探测,最终进行载人登陆探测。
目前,人类在探月的历程中,这五种探测方式都采用过,但每次发射基本上只采用其中的一两种探测方式。
与月球探测相比,由于火星距地球的距离比月球距地球的距离遙远得多,探测火星的难度也比探测月球的难度大得多,因此,至今人类对火星的探测只采用过环绕探测、着陆探测、巡视探测方式。
我国将在2020年首次发射火星探测器,并计划通过一次发射完成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三项探测任务。
起点很高,同时也具有很大的挑战性。
我国火星探测无论在巡视器上,还是轨道器上都有很多不同的有效载荷,可实现各种科学目标。
我国很早就开展了相关研究2016年6月初样方案就完成了,所以我们还是很有信心的。
陕西省西安重点中学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陕西省西安重点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我国于北京时间2019年11月23日8时55分在西昌成功发射第50、51颗北斗导航卫星,2019年12月16日15时22分又成功发射第52、53颗卫星。
下图为中国海外航天测控站位置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第52、53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升空时,下列有关四地的说法可信的是( )A。
基律纳北极站晨曦初露 B. 内乌肯站夜幕深沉C。
阿尔坎特拉站旭日东升 D. 当加拉站夕阳西下2. 两次卫星发射期间,西安市()A。
正午树影在变短 B. 日出时刻在提前C。
日落方位为西南D。
昼夜时长差值在减小【答案】1. B 2。
C【解析】【1题详解】由材料可知,第52、53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升空,为北京时间2019年12月16日15:22,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为南半球夏季,南半球各地区昼长夜短;此时为北半球冬季,节气接近冬至,北半球各地区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出现极夜现象。
由图可知,基律纳站的经度接近30°E,地方时接近9:22,位于北极圈以北,接近极夜现象,太阳接近正南附近方位日出,时间接近12:00,A不可信,排除A;内乌肯站和阿尔坎特拉站,靠近60°W,地方时接近3:22,此时内乌肯站夜幕深沉,B正确;阿尔坎特拉站靠近赤道,日出时刻接近6:00,与图中推断时间不符,排除C;加拉站位于南半球,昼长夜短,18:00以后日落,经度接近120°E,与北京时间相当,接近15:22,不可能夕阳西下,排除D。
故选B。
【2题详解】有材料可知,两次卫星发射期间,为11月23日到12月16日,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并向南回归线移动.西安市位于北半球,此时段北半球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减小,正午树影变长,排除A;昼变短,夜变长,昼夜时长差值在增大,排除D;日出时间延后,日落时刻提前,排除B;日出方位为东南,日落方位为西南,C正确.选择C.【点睛】太阳在天空的轨迹,是以当地经线的轴的轴对称图形.飞檐是指屋檐的檐部向上翘起,是一种考虑室内光照和建筑美观的中国传统建筑特色,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北京市西城区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试卷高二地理 2020.7 注意事项:本试卷共12页,共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一、本部分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2020年5月19日,中国旅游日突出“新旅游、新常态”,倡导“云上看风光,安心健康游”。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成功举办“逛京城、游京郊”线上云游北京活动。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 1. 据图判断,四省的简称依次是( )
A. 青、闽、浙、蜀 B. 皖、青、苏、陕
C. 皖、湘、浙、川 D. 湘、闽、苏、鲁
2. 某同学在线上欣赏四省的亭文化,并在逛京城游览陶然亭公园时,观赏了按1:1比例仿
建的四座名亭。这些仿建名亭体现了旅游资源的突出特点是( ) A. 可创造性 B. 季节性 C. 易损性 D. 多样性
3. 2020年4月3日起,陶然亭公园实行网络预约购票。这有利于( )
A. 提高景区环境容量 B. 增加景区服务设施
C. 减少游客旅游费用 D. 保障游客安全游园
4. 2020年“新旅游、新常态”的云上旅游活动设计注重( )
①突出景观特色 ②增加回笼货币 ③维护生态平衡 ④不断发展创新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
【答案】1. C 2. A 3. D 4. B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行政区划的判断,上左图中滁州位于安徽,简称皖,右上图岳阳位于湖南,简称湘;左下图绍兴位于浙江,简称浙;眉山位于四川,简称川,据此判断C正确,故选C。 【2题详解】 考查旅游资源的特点,根据题干进行分析,某同学在线上欣赏四省的亭文化,并在逛京城游览陶然亭公园时,观赏了按1:1比例仿建的四座名亭。具体体现的是旅游资源的可创造性,据此判断A正确, 故选A。 【3题详解】 考查旅游资源开发中网络预约售票的影响,首先旅游景区的环境容量与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景区的解接待能力有关,同时游客的旅游费用与游客游玩的景点及需求相关,与网络预约购票无关,据此判断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4题详解】 考查旅游活动的设计与开发,结合材料进行图示信息进行分析, 新旅游、新常态体现的各区域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应注意突出旅游资源的特色,同时应不断的发展创新,提高旅游资源的质量和市场占有率,据此判断①④正确,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旅游资源开发及其影响,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相关知识。 陕州位于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陕州地坑院享有“地平线下古村落”“民居史上活化石”等美誉,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院内展示的陕州剪纸、澄泥砚、皮影戏、糖画等,体验互动性强,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下图为不同尺度陕州地坑院航拍景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 地坑院反映出陕州自然环境特点是( ) A. 地处西北内陆,降水稀少 B. 地势起伏大,森林密布 2
C. 气温年较差小,冬暖夏凉 D. 黄土层深厚,直立性好 6. “地平线下古村落”进村不见房,居民在院内栽种大树的重要作用是( ) A. 遮挡风沙 B. 避暑纳凉 C 防人跌入 D. 减弱噪声 7. 开发陕州地坑院旅游景区的合理措施有( ) ①对现今遗存的地坑院加固和修缮 ②建设民俗文化园,展示当地传统技艺 ③迁出全部居民,建立自然保护区 ④改变村落原生态,满足不同游客需求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5. D 6. C 7. A 【解析】 试题考查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旅游资源的开发。 【5题详解】 从图中可看出,地坑院是向下挖深土层而建的,反映出陕州的自然环境特点是黄土层深厚,直立性好,D正确。从图中看,院内种有大树,说明降水并不稀少,A错。地坑院不能反映当地地势起伏大小,B错。该地为温带季风气候,冬冷夏热,C错。所以选D。 【6题详解】 从图中可看出,地坑院是向下挖深土层而建的,院中种树,树冠高出地面露出树尖,是提醒远处的人此处有地坑院,防人跌入,起安全警示作用,C正确。 【7题详解】 开发陕州地坑院旅游景区的合理措施有,对现今遗存的地坑院加固和修缮,①正确;建设民俗文化园,展示当地传统技艺,②正确;地坑院属于人文景观,迁出全部居民,建立自然保护区和改变村落原生态不合理,③ 、④错。①②正确,选A。 2019年9月至2020年1月,澳大利亚一场“灾难级”的山火肆虐。昆士兰州、新威尔士州等地山火,直到“百年一遇”的大暴雨才熄灭。下图是澳大利亚行政区划及人口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
8. 澳大利亚各行政区( )
A. 依据单一指标划分 B. 有明确的边界和地理位置
C. 植被类型基本相同 D. 人口合理容量均保持一致
9. 澳大利亚山火( )
A. 导致气候变暖 B. 破坏生态环境
C. 引发洪涝灾害 D. 致使动物灭绝
10. 本次暴雨给当地带来的影响有( )
①河网密度增大,城市供水系统被破坏 ②居民迅速迁移,影响人口数量和分布 ③地表径流量大幅增加,阻碍交通出行 ④将山火灰烬冲入河流,造成水体污染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8. B 9. B 10. D 【解析】 【分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澳大利亚行政区划以及山火的影响,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特征。突出了区域性、综合思维等地理核心素养。 【8题详解】 2
结合图示可知各行政区是有明确的边界和地理位置的,B正确;行政区一般是根据自然和人文指标划分的,不是依据单一指标划分的,A错误;各行政区所属的气候类型有差异,植被类型会有差异,C错误;各行政区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有差异,人口合理容量也有差异,D错误。ACD错误,B正确。故选B。 【9题详解】 澳大利亚山火会导致森林植被及其动植物大量焚烧死亡,动植物栖息地被破坏,大气污染加剧,生态环境急剧恶化,B正确。山火形成的浓烟有可能会削弱太阳辐射,降低气温,A错误;山火发生期间,降水稀少,不会引发洪涝灾害,C错误;山火会使部分动物死亡,但不会致使动物灭绝,D错误。ACD错误,B正确。故选B。 【10题详解】 本次暴雨一般会使的河流水量增大,不会使河网密度增大,①错误;暴雨期间居民会安全转移,但灾后会重返家园,不会影响人口数量和分布,②错误;暴雨一般会使的河流水量增大,形成洪涝灾害,阻碍交通出行,③正确;暴雨将山火灰烬冲入河流,会造成河流水体污染,④正确。ABC错误,D正确。故选D。 【点睛】区域主要特征∶①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②区域内部有相似性和区域性,区域之间有差异性③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功能④区域间相互联系,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和相关的地区 区域空间结构∶是指一个地区各种区域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影响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有∶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活动、人口状况、城市化水平、区域开放程度、对外联系。 安吉白茶是浙江省安吉县特产,属于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近年来,安吉白茶通过营销推广,其品牌价值不断提升。在精准扶贫过程中,安吉县白茶苗运往贵州省普安县等地种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安吉白茶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主要原因是( )
A. 特色鲜明 B. 质优价廉 C. 历史悠久 D. 精耕细
作 12. 与安吉县比,贵州省普安县种植白茶的优势条件是( )
A. 海拔较低 B. 没有霜冻天气
C. 交通便利 D. 劳动力成本低
13. 安吉县发展乡村经济应采取的具体措施有( ) 2
①合理利用低山丘陵,因地制宜,发展立体农业 ②缩小白茶种植面积,大力开发沼气等清洁能源 ③利用白茶等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 ④退茶还林,增加植被覆盖率,发展乡村旅游业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11. C 12. D 13. B 【解析】 【分析】 【11题详解】 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指产自特定地域,所具有的质量、声誉或其他特性取决于该产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经审核批准以地理名称进行命名的产品。安吉白茶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主要原因是种植历史悠久,制作工艺独特,品质优良,知名度高,C正确;特色鲜明、精耕细作不是其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主要原因,AD错误;安吉白茶品质优良,销售价格高于普通白茶,B错误。故选C。 【12题详解】 贵州省普安县位于云贵高原,海拔比安吉县高,地形崎岖,交通不便,A、C错误;两个地区冬春季节都可能出现霜冻天气,B错误;普安县经济发展水平低,劳动力成本低,D正确。故选D。 【13题详解】 浙江省安吉县境内多山地丘陵,乡村经济发展应当因地制宜,合理利用低山丘陵,发展立体农业,①正确;由材料可知,安吉白茶是浙江省安吉县特产,属于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因此安吉县应当适当扩大白茶种植面积,同时利用白茶等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既有利于水土保持,也能够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②④错误,③正确。故选B。 【点睛】该题以精准扶贫的案例作为背景材料考查了农业区位因素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答题的关键在于准确获取材料信息并结合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判断。 秦岭和合南北,泽被天下,被誉为“中国的中央水塔”,是中华民族的祖脉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下图为“引汉济渭”工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