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CSCO食管癌指南解读

合集下载

2024版CSCO食管癌诊疗指南解读PPT课件

2024版CSCO食管癌诊疗指南解读PPT课件
治疗原则
食管癌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辅以放疗、化疗等综 合治疗。对于早期食管癌患者,内镜下切除也是一种 有效的治疗方式。治疗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患者的身体 状况和耐受能力,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02 诊疗指南更新背景
国内外诊疗现状对比
1 2
国内诊疗现状
我国食管癌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诊疗水平存在 地区差异,整体诊疗效果有待提升。
手术方式选择及操作要点
手术方式选择
根据肿瘤部位、分期及病人身体状况,可选择开胸或 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对于颈段食管癌,可选 择颈、胸、腹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对于胸上、中段 食管癌,可选择经右胸、上腹两切口或经左胸单切口 食管癌根治术;对于胸下段食管癌及部分贲门癌,可 选择经左胸或经腹切口食管癌根治术。
05 手术技巧与并发症处理
手术适应证与禁忌证分析
早期食管癌,肿瘤局限于食管黏膜或黏膜下层,无淋巴结转移;中期食管癌,肿瘤侵犯肌层或外膜 ,有或无局部淋巴结转移,但可完全切除者;部分晚期食管癌,肿瘤有明显外侵,但有彻底切除可 能,病人身体状况良好,可耐受手术者。
手术适应证
手术禁忌证
食管癌已属晚期,有恶病质、严重贫血、脱水及营养代谢严重紊乱者;食管癌严重外侵,手术无法 切除病灶,或病人有严重心肺功能不全,不能耐受手术者。
2024版CSCO食管癌诊 疗指南解读
汇报人:xxx
2024-04-26
目录
Contents
• 食管癌概述 • 诊疗指南更新背景 • 诊断方法与标准 • 治疗方案与策略 • 手术技巧与并发症处理 • 放化疗方案优化与实践 • 总结与展望
01 食管癌概述
食管癌定义与流行病学
食管癌是一种起源于食管上皮的恶性肿瘤,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

一文总结:2020 CSCO 九大指南要点解读

一文总结:2020 CSCO 九大指南要点解读

一文总结:2020 CSCO 九大指南要点解读今年CSCO各瘤种指南发布以乳腺癌指南的云端发布启幕,后续,多部CSCO指南进行了首次发布或更新,各肿瘤领域专家详细解读了指南要点,一起来回顾下9部指南更新/要点解读吧!《2020乳腺癌诊疗指南》紧跟国际最新的科学研究进展,在去年指南基础上,基于临床研究证据,融合真实世界数据,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更新形成了最新指南。

2020年乳腺癌诊疗指南早期和晚期乳腺癌更新要点解读如下:指南解读:2020 CSCO BC 指南更新最大亮点:HER2阳性新辅助治疗后的辅助治疗;2020 CSCO BC 指南更新要点解读——晚期乳腺癌。

免疫治疗变革了肺癌的治疗格局,今年5月份,《2020 CSCO非小细胞肺癌指南》重磅发布。

多款免疫治疗药物写入指南或提升了专家等级推荐,意味着免疫治疗真正意义上改变中国的临床实践。

指南解读:一文盘点:2020 CSCO肺癌指南更新要点及相关研究进展。

2016年,小细胞肺癌指南作为原发性肺癌诊疗指南的重要部分进行了首次编写,历经5年时间3次修订,今年《2020 CSCO小细胞肺癌指南》独立出版发布,是中国专业、权威的首部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

指南解读:王洁教授:中国首部小细胞肺癌指南出炉,权威引领SCLC 诊断与治疗。

《2020 CSCO胃癌诊疗指南》新增了遗传筛查和管理部分,重要更新主要体现在胃癌的分子诊断、可手术胃癌的综合治疗、转移性胃癌的药物治疗选择三个方面。

指南解读:王风华教授:2020 CSCO 胃癌诊疗指南更新要点及研究进展。

《2020 CSCO结直肠癌诊疗指南》主要体现在治疗部分,更新要点:增加了高危II期(除外T4)患者可考虑3个月的CapaOX方案辅助化疗;对于RAS野生/BRAF V600E突变患者,新增达拉菲尼+曲美替尼+西妥昔单抗姑息二线/三线治疗;增加曲氟尿苷替匹嘧啶TAS-102姑息三线治疗方案;增加抗HER2治疗。

食管癌放化疗要点

食管癌放化疗要点

食管癌放化疗要点CSCO指南工作委员会将在今年更新肺癌、乳腺癌、胃癌、结直肠癌指南,同时还将新发布肾癌、头颈肿瘤、甲状腺癌、肉瘤、胰腺癌、肝癌、血液肿瘤、食管癌等八个指南。

一、CSCO食管癌指南将强调同步放化疗对于潜在可切除的食管癌、食管癌术后、局部晚期食管癌的治疗作用。

1. 潜在可手术食管癌术前同步放化疗从2003年(9个随机对照研究,包括了1116个患者)至2018年(31个随机对照研究,包括了5496个患者)的8个荟萃分析证实:对于局部晚期食管癌,术前同步放化疗与单纯手术、新辅助化疗、新辅助放疗相比,明显提高了总生存,明显提高了R0切除率,明显提高局部区域控制率,并且没有明显增加围手术期的死亡风险。

对2007年和2011年发表在Langcet oncology上的研究证实:不论腺癌还是鳞癌,潜在可手术的食管癌进行术前同步放化疗患者均有生存获益。

此外,同步放化疗优于序贯放化疗,降低局部区域复发率,降低术前肿瘤分期。

2. 术后的放射治疗多个大规模的临床研究(包括国内研究)证实:术后放疗能提高食管癌Ⅲ期患者(T3N1M0、T4N0-1M0)OS;术后放疗提高N+患者OS,术后同步放化疗能够提高Ⅲ期患者的OS。

术后放疗为预后良好的最重要的预测因素。

3. 局部晚期的根治性同步放化疗国内外多项大规模临床试验的结果已证实:对于局部晚期食管癌,根治性同步放化疗比序贯放化疗明显提高OS,降低局部复发率;同步放化疗毒副反应有所增加,尚可耐受;根治性同步放化疗联合分子靶向治疗正在研究之中。

自2013年至2017年的几项临床试验研究了同步放化疗+C225的治疗疗效和毒副反应,其中,对比同步放化疗+C225与同步放化疗的研究SCOPE-1和RTOG0436获得了阴性结果。

而我国正在进行的同步放化疗联合厄洛替尼的研究发现,同步放化疗(ENI--选择性淋巴结照射)联合厄洛替尼,2年OS为57.8%,与单纯同步放化疗、同步放化疗(CFI)、同步放化疗(CFI)+厄洛替尼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

食管癌2020 CSCO指南更新解读-内科篇

食管癌2020 CSCO指南更新解读-内科篇

Ⅲ级推荐 不推荐/反对
2B类证据和3类证据 对于正在探索的诊治手段,虽然缺乏强有力的循证医学证据,但是专家组具有一致共识的,可以作为Ⅲ级推荐供医疗人员参据和部分2A 类证据 一般情况下,CSCO指南将1A类证据和部分专家共识度高且在中国可及性好的2A类证据作为Ⅰ级推荐。具体来说,CSCO指南 Ⅰ级推荐具有如下特征:可及性好的普适性诊治 措施(包括适应证明确),肿瘤治疗价值相对稳定,基本为国家医保所收录;Ⅰ级推荐的确定,不因商业医疗保险而改变,主要 考虑的因素是患者的明确获益性
一线 二线
ESCC 食管癌 食管腺癌 食管癌
治疗方案 顺铂+5-FU 紫杉醇+顺铂 紫杉醇+顺铂
多西他赛 伊立替康
紫杉醇
ORR 33.3% 56.5% 42.9% 24% 13.6% 20.9%
PFS —— 5.6个月 5.9个月 2.8个月 2.3个月 3.6个月
OS 6.7个月 17个月 11.2个月 5.2个月 8.4个月 9.5个月
女性ESCC的年龄标准化发病率(ASR) 3
国内食管癌发病率排第六、死亡率排第四
食管癌在中国发病率排第六
食管癌在中国死亡率排第四
食管癌 肝癌
结直肠癌 胃癌
女性乳腺癌 肺癌 0
18.85 26.67 27.08 30
41.82
女性乳腺癌
结直肠癌
食管癌
胃癌
57.13
肝癌 肺癌
10
20
30
40
50
60
0
1B 类证据和部分2A 类证据 一般情况下,CSCO指南将1B类证据和部分专家共识度稍低或在中国可及性不太好的2A类证据作为Ⅱ级推荐。具体来说, CSCO指南Ⅱ级推荐具有如下特征:在国际或国内已有随机对照的多中心研究提供的高级别证据,但是可及性差或者效价比低, 已超出平民经济承受能力的药物或治疗措施;对于获益明显但价格昂贵的措施,以肿瘤治疗价值 为主要考虑因素,也可以作为 Ⅱ级推荐

《2024 CSCO食管癌诊疗指南》解读PPT课件

《2024 CSCO食管癌诊疗指南》解读PPT课件
化学治疗在食管癌治疗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可用于缩小肿瘤、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等。目前,常用的化疗药物 包括铂类、氟尿嘧啶类、紫杉类等。
方案优化方向
为提高化疗效果和减轻毒副作用,研究者们不断探索化疗方案的优化。如通过联合用药、调整药物剂量和给药方 式等手段,实现更高效的肿瘤杀伤和更低的毒副作用。同时,针对患者基因突变的靶向治疗也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有望为食管癌治疗带来新的突破。
填补国内空白
本指南的发布填补了国内食管癌诊疗领域的空白,为临床医生提供 了更加详尽的参考依据。
本次指南更新亮点
强调早诊早治
本次更新更加注重食管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以提高患者生存率 和生活质量。
引入新技术
结合近年来新兴的医疗技术,如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等,为患者 提供更多治疗选择。
关注患者心理
指南首次将患者心理状况纳入诊疗考虑范围,强调医生在关注患 者生理状况的同时,也要关注其心理需求。
评估方法与工具
TNM分期系统
用于评估食管癌的肿瘤大小(T)、淋巴结转移情况(N) 及远处转移情况(M),以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
影像学检查
如CT、MRI等,有助于了解肿瘤与周围组织的毗邻关系、 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
实验室检查
包括血常规、生化全套等,以评估患者的全身状况及肝肾 功能等。
鉴别诊断要点
04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手术前并发症预防准备
1 2 3
评估患者全身状况及手术耐受性
包括心肺功能、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等,以确保 患者能够安全接受手术。
术前营养支持
对于存在营养不良的患者,应给予适当的营养支 持,以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术后感染风险 。
呼吸道准备
术前应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咳嗽等肺部功能锻 炼,以降低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2020 CSCO食管癌诊疗指南(1)

2020 CSCO食管癌诊疗指南(1)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食管癌诊疗指南GUIDELINES OF CHINESE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CSCO) ESOPHAGEAL CANCER2020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指南工作委员会组织编写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指南工作委员会组长李进副组长(按姓氏汉语拼音排序)程颖郭军赫捷江泽飞梁军马军秦叔逵王绿化吴一龙徐瑞华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食管癌诊疗指南2020组长王绿化副组长黄镜韩泳涛李印傅剑华毛伟敏秘书王鑫执笔专家组成员(按姓氏汉语拼音排序)陈克能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胸外科方文涛上海市胸科医院胸外科樊青霞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傅剑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胸外科韩泳涛四川省肿瘤医院胸外科胡兵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消化内科黄镜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梁军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疗科李印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胸外科刘慧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放疗科毛伟敏浙江省肿瘤医院胸外科牟巨伟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胸外科束永前江苏省人民医院肿瘤科王贵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镜科王绿化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放疗科王鑫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疗科吴式琇杭州市肿瘤医院放疗科薛丽燕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病理科袁响林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肿瘤科张述山东省肿瘤医院内科赵快乐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科祝淑钗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放疗科庄武福建省肿瘤医院胸部肿瘤内科顾问专家组成员(按姓氏汉语拼音排序)白玉贤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消化内科包永星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中心曹国春江苏省肿瘤医院内科曹建中山西省肿瘤医院放疗科陈椿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胸外科陈俊强福建省肿瘤医院放疗科陈龙奇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胸外科戴广海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肿瘤内科邓艳红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肿瘤内科樊祥山南京鼓楼医院病理科高树庚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胸外科葛红河南省肿瘤医院放疗科龚新雷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全军肿瘤中心肿瘤内科郭石平山西省肿瘤医院胸外科韩春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放疗科韩大力山东省肿瘤医院放疗科何义富安徽省立医院肿瘤化疗科侯英勇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病理科胡春宏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肿瘤科黄晓俊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消化内科惠周光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疗科姬发祥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肿瘤内科贾军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消化内科江浩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放疗科姜宏景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食管肿瘤科姜慧卿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消化内科康明强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胸外科康晓征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胸外科李宝生山东省肿瘤医院放疗科李鹤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胸外科李涛四川省肿瘤医院放疗科李媛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李志刚上海市胸科医院胸外科梁玮福建省立医院消化内科刘波山东省肿瘤医院内科刘俊峰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胸心外科刘琳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肿瘤科刘思德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消化内科刘莺河南省肿瘤医院内科刘勇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镜科刘月平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病理科柳硕岩福建省肿瘤医院胸部肿瘤外科路平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罗素霞河南省肿瘤医院内科骆金华江苏省人民医院胸外科吕宁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病理科马建群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马锴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胸外科毛友生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胸外科庞青松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放疗科彭贵勇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彭林四川省肿瘤医院胸外科钱晓萍南京鼓楼医院肿瘤科秦建军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胸外科屈东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影像诊断科盛剑秋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总医院消化内科宋岩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隋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消化内科孙明军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孙新臣江苏省人民医院放疗科孙益峰上海市胸科医院胸外科谭锋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胸外科谭黎杰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胸外科田辉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胸外科王大力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胸外科王峰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王晖湖南省肿瘤医院放疗科王澜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放疗科王奇峰四川省肿瘤医院放疗科王实浙江省肿瘤医院内镜中心王维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放疗科王维威北京协和医院胸外科王哲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胸外科王铸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影像诊断科郗彦凤山西省肿瘤医院病理科相加庆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向锦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病理科肖菊香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内科肖泽芬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疗科徐红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内镜中心许洪伟山东省立医院消化内科许建萍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于振涛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食管肿瘤科张百江山东省肿瘤医院胸外科张鹏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心胸外科张仁泉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张小田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消化内科张艳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赵林北京协和医院肿瘤内科周平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周谦君上海市胸科医院肿瘤外科周炜洵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朱向帜江苏省肿瘤医院放疗科前言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兼顾诊疗产品的可及性、吸收精准医学新进展,制定中国常见癌症的诊断和治疗指南,是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的基本任务之一。

2021年CSCO食管癌诊疗指南更新

2021年CSCO食管癌诊疗指南更新

2021年CSCO食管癌诊疗指南更新
2021年CSCO食管癌诊疗指南更新内容如下:
1. 原发癌的切除范围:包括了食管、胃、肺、大血管、心包、胸膜等,应该根据病变部位、临床分期和病理类型确定。

2. 术前治疗:对于局部晚期或有远处转移的食管癌患者,术前放疗或放疗加化疗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治疗方案,可以有效缩小肿瘤体积、增加根治性手术的成功率。

3. 术后辅助治疗:术后放疗或化疗常常被用来减少复发率、提高生存率以及控制术后转移的可能性。

4. 靶向治疗:共阳性受体酪氨酸激酶(HER2)过表达食管癌可用抗HER2药物进行治疗,如曲妥珠单抗。

5. 其他治疗方法:例如内镜下粘膜下剥离、支架置入、介入性治疗等,也都可作为单独或联合治疗手段使用。

以上是2021年CSCO食管癌诊疗指南更新的主要内容,供参考。

《2023版CSCO食管癌诊疗指南》解读PPT课件

《2023版CSCO食管癌诊疗指南》解读PPT课件

培训活动组织安排专业培训源自针对医务人员开展系统的食管癌诊疗培训,提高临床医生的诊疗水 平。
继续教育
通过远程教育、在线课程等方式,为医务人员提供持续的学习机会 和资源。
实践交流
组织临床医生参与病例讨论、手术演示等实践活动,促进经验交流和 技术提升。
质量控制指标设定
诊疗规范性
制定食管癌诊疗的规范 性操作流程和标准,确 保临床诊疗的规范化和 同质化。
鼓励家属积极参与患者的康复计划,提高患者的 康复效果。
家庭情感支持
强调家庭情感支持在患者康复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社会资源整合利用
医疗资源整合
整合各类医疗资源,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服务。
社会救助与慈善援助
引导患者了解并申请相关社会救助和慈善援助,减轻经济负担。
康复机构与社区资源
指南制定目的与意义
规范食管癌的诊疗行为,提高诊疗水 平和效果。
促进食管癌诊疗领域的研究和发展, 推动新技术、新方法的临床应用。
为临床医生提供科学、实用的诊疗指 导,帮助医生制定个体化的诊疗方案 。
更新内容与亮点
01
新增了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等新 型治疗手段的介绍和推荐。
02
对食管癌的分期和评估进行了更 新和完善,更加符合临床实际。
不同地区和人群的食管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存在差异,需要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诊疗现状及挑战
01
食管癌的早期症状不明显,易被忽视,导致很多患者在确诊时 已进入中晚期。
02
食管癌的诊疗手段包括手术、放疗、化疗等,但治疗效果和预
后因个体差异而异。
食管癌的诊疗需要多学科协作,但目前我国食管癌诊疗资源分
03
布不均,诊疗水平参差不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声引导下淋巴结穿刺 腹部平扫及增强 MRI d
Ⅱ级专家推荐
Ⅱ级专家推荐
食管气钡双重对 比造影 b (颈部)胸部增 强 CT
( 颈部) 胸部/ 腹部平扫 CT 颈部超声及腹部 (盆腔)超声
Ⅲ级专家推荐
Ⅲ级PE专T/家CT推f 荐
胸部(食管)平扫+ 增 强 MRIc
【注释】
a.已知患者存在临床显性食管肿物造成梗阻严重者,内窥镜检查时需警惕穿孔风险,但内镜 也有助于鉴别 诊断和缓解梗阻。 b.如果患者不具备条件或拒绝内镜检查,食管气钡双重对比造影及胸部增强 CT 检查可作为筛 选和诊断方法 选用。如果内镜不能完全检查全段食管,食管气钡双重对比造影及胸部增强 CT 检查了解残余(未通过) 食管。 c.应该使用静脉注射和口服对比增强。颈段或胸段食管癌距环咽肌<5cm 应行颈部/胸部/腹部 CT,食管胃交 界癌应行颈部/胸部/腹部/盆腔 CT。如果患者有 CT 静脉造影的禁忌证,可以 考虑(颈部)胸部/腹腔(盆 腔)平扫 CT、颈部及腹部(盆腔)超声。推荐 CT 平扫/增强 扫描及多角度重建影像用于判断食管癌位置、 肿瘤浸润深度、肿瘤与周围结构及器官的相对 关系、区域淋巴结转移以及周围血管侵犯。推荐颈部超声用于 颈部淋巴结等转移灶诊断与鉴 别诊断;强调肺部高空间分辨率重建图像,有利于肺转移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临近气管、 支气管的肿瘤,需要判断是否受侵时,超声支气管镜检查优于普通支气管镜。原发灶与气管、 大血管分界不清时可以行胸部(食管)平扫+增强 MRI,研究显示其对 T 分期也有帮助。 d.临床或超声怀疑颈部淋巴结转移时,可进行淋巴结穿刺;临床 CT 检查怀疑肝转移时,应该 行腹部 MRI 检查,其包含 T2 加权,DWI 加权以及多期增强扫描序列等多种影像指标能够 明确诊断肝转移瘤。 e.指拟行治疗决策的重大更改时;PET/CT 用于发现可能存在的更多转移灶,从而采用合适的 手术治疗。 f.有条件的可以行全身 PET/CT 检查。
2. 对于具有 Barrett 食管 ( BE) 高危危险因素患者 、或内镜下 新发现为 BE 患 者,内镜下每 隔 2cm 四点 位活检(至少 8 块 活检组 织)b。
Ⅱ级专家推荐
1. 年龄≥40 岁,具 有食 管癌高危因素( 失弛 缓症和腐蚀性狭 窄、 胼胝症、肥胖) 为高 危人群,每 1~3 年进 行 1 次内 镜下食管黏 膜碘染色 。
1.2 诊断基本原则
目的
疑转移但无法定性)
重 大 治 疗目决的策 前 检 查 e
Ⅰ级专家推荐
Ⅰ级专家推荐
诊断
内镜+活检 a
分期诊断 (内镜病检确诊者)
分期诊断 c ( 超声怀疑淋巴结转 移或 CT 怀疑肝转移 者 )
分期诊断
(颈部)胸部/腹部增强 CT 盆腔增强 CTc 颈部超声 超声内镜(EUS) (超声)支气管镜(临床有 提示时)c
一、食管癌的诊断原则 1 食管癌的诊断原则
1. 无症状健康人群的食管癌筛查
临床评 估
一般人 群食 管癌筛 查
高危人 群食 管癌筛 查
高危人 群食 管癌筛 查
Ⅰ级专家推荐
1. 年龄≥40 岁来自食管肿 瘤高发 地区,或有食管肿 瘤家族史、 或具有食管癌 高危因素( 吸 烟、重度饮 酒、头颈部或呼吸 道鳞癌 、高温食物、腌制食 物、 口腔卫生不良等)为高危 人群,行内镜下食管黏膜碘 染色a。
Ⅲ级专家推荐
年龄≥40 岁,具有吸烟、 饮 酒、 进食过快、 高温食 物、 浓茶等不良生活习 惯 , 行内镜下食管黏膜碘 染 色。
1. 对于筛查患者病理为重 度异型增生,拒绝行内镜 下 治疗者,每年行内镜下 食管 黏膜碘染色随访。
2. 年龄≥40 岁,具有食管 癌 高危因素(人乳头瘤病 毒 感染、既往胃切除术、 萎 缩性胃炎、口服双膦酸 盐)为高危人群,每 1~3 年进行 1 次内镜下食管黏 膜碘染色。
1B 类证据和部分 2A 类证据 一般情况下,CSCO 指南将 1B 类证据和部分专家共识度稍低或在中国可及性不太好的 2A 类证据作为Ⅱ级推荐。具体来说,CSCO 指南Ⅱ级推荐具有如下特征:在国际或国内 已有随机对照的多中心研究提供的高级别证据,但是可及性差或者效价比低,已超出平 民 经济承受能力的药物或治疗措施;对于获益明显但价格昂贵的措施,以肿瘤治疗价值 为主要考虑因素,也可以作为Ⅱ级推荐

支 见


60%~80%)
CSCO 诊疗指南推荐等级(2020)
推荐等级
Ⅰ级 推荐
Ⅱ级 推荐 Ⅲ级 推荐 不推 荐 / 反

标准
1A 类证据和部分 2A 类证据 一般情况下,CSCO 指南将 1A 类证据和部分专家共识度高且在中国可及性好的 2A 类证 据作为Ⅰ级推荐。具体来说,CSCO 指南Ⅰ 级推荐具有如下特征:可及性好的普适性诊治 措施(包括适应证明确),肿瘤治疗价值相对稳定,基本为国家医保所收录;Ⅰ级推荐 的确定,不因商业医疗保险而改变,主要考虑 的因素是患者的明确获益性
2B 类证据和 3 类证据 对于正在探索的诊治手段,虽然缺乏强有力的循证医学证据,但是专家组具有一致共识 的,可以作为Ⅲ级推荐供医疗人员参考
对于已有充分证据证明不能使患者获益的,甚至导致患者伤害的药物或者医疗技术,专 家组具有一致共识的,应写明“专家不推荐” 或者必要时“反对”。可以是任何类别等级的证 据
【注释】
a.若内镜下未见病灶,即随访。若发现浅表性病灶,取活检 评估病理情况。若病理为低级别 上皮内瘤变/异型增生, 每 3 年随访 1 次;若病理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异型增生、 黏膜内癌, 且未发现脉管侵犯,行内镜下治疗。如果内 镜表现较活检病理结果更重,建议行精细内镜检 查(包括 放大内镜、NBI、染色等)以评估病变情况、决定诊治计划 。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
食管癌诊疗指南解读
GUIDELINES OF CHINESE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 (CSCO)
ESOPHAGEAL CANCER
2020




CSCO 诊疗指南证据类别(2020 )证据特征
来源
CSCO 专家共识度
1A

严谨的 Meta 分析、大型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一致共识 (支持意见≥80%)
1B

严谨的 Meta 分析、大型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基本一致共识,但争 议小





60%~80%)
2A
稍 低
一般质量的 Meta 分析、小型随机对照研究、设计良好的 大 型回顾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
一致共识 (支持意见≥80%)
基本一致共识,但争 议小
2B
稍低
一般质量的 Meta 分析、小型随机对照研究、设计良好的 大 型回顾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
b.若存在洛杉矶分级诊断为 B、C、D 级别的食管炎,需先 口服 PPI(每日 2 次)8~12 周后再 行内镜下诊断。如果 没有 BE,可以终止内镜筛查。若病理诊断为 BE 不伴有 异型增生,每 隔 3~5 年再次行内镜检查及病理活检。若病 理诊断为 BE 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异型增生,则 需行内镜 下治疗或每年行内镜检查并行每隔 1cm 行 4 点位活检。若 病理诊断为 BE 合并高级 别上皮内瘤变,则需行内镜下治 疗或外科手术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