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屏显示模块设计
液晶控制模块的制作

Part One
液晶控制模块的概 述
液晶控制模块的定义
液晶控制模块是一种用于控制液晶显示器的电子设备 主要功能包括:显示图像、文字、视频等 由液晶面板、驱动电路、控制电路等部分组成 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如手机、电脑、电视等
液晶控制模块的应用
家电领域:如电视、冰箱、洗衣机等 通信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等 汽车电子:如车载导航、仪表盘等 工业控制:如自动化生产线、机器人等
液晶控制模块的制作
,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
目录
01 液 晶 控 制 模 块 的 概 述
03 液 晶 控 制 模 块 的 制
作流程
05 液 晶 控 制 模 块 的 未
来发展
02 液 晶 控 制 模 块 的 组 成
04 液 晶 控 制 模 块 的 制 作难点与注意事项
Part Five
液晶控制模块的未 来发展
技术创新方向
智能化:实现人机交互,提高用户体验 节能环保:降低功耗,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集成化:将多个功能集成到一个模块中,提高效率 模块化:模块化设计,便于维护和升级
市场发展趋势
智能化:随着 人工智能技术 的发展,液晶 控制模块将更 加智能化,能 够更好地满足
Part Two
液晶控制模块的组 成
液晶显示模块
液晶面板:显 示图像和文字
的主要部件
背光源:提供 背光,使液晶 面板能够正常
显示
驱动电路:控 制液晶面板的 显示效果和亮
度
控制电路:接 收和处理来自 外部的信号, 控制液晶面板
的显示内容
控制电路
信号处理:接收和处理来自 外部的信号
液晶显示模块(LCM)介绍

华视界光电有限公司技术培训液晶显示模块(LCM)认识技术部·刘钱2007年3月一. 名词解释液晶显示模块是一种将液晶显示器件、连接件、集成电路、PCB线路板、背光源、结构件装配在一起的组件.英文名称叫“LCD Module”,简称“LCM”,中文一般称为“液晶显示模块”。
实际上它是一种商品化的部件.根据我国有关国家标准的规定:只有不可拆分的一体化部件才称为“模块”,可拆分的叫作“组件”。
所以规范的叫法应称为“液晶显示组件”。
但是由于长期以来人们都已习惯称其为“模块”。
二. LCM分类LCM主要分为三大类1、笔段型液晶显示模块(Segment LCM).2、字符型液晶显示模块(Character LCM).3、图型液晶显示模块(Graphic LCM).笔段型液晶显示模块(Segment LCM)笔段型液晶显示模块是指以长条状显示像素组成一位显示类型的液晶器件,简称笔段型液晶显示模块。
笔段型液晶显示模块主要用于数字显示,也可以显示西文字母、某些专用符号或固定图形,还可以将一个汉字或一个汉字组成为一个段显示。
笔段型液晶显示模块主要是为了显示数字,或围绕数字显示。
在形状上总是围绕数字“8”的结构变化。
从显示“8”的形状上分类,可分为七段,八段,九段,十四段,十六段显示等。
最常见的就是七段和十四段显示,广泛用于电子表、数显仪表、计时器、计数器、示意显示等。
字符型液晶显示模块(Character LCM)字符型液晶显示模块是一类专用于显示字母,数字,符号等的点阵型液晶显示模块。
之所以称字符型液晶显示模块是因为其液晶显示器件的电极图形是由若干个5X8或5X11点阵组成的字符块集。
每个字符块是一个字符位,每一位都可以显示一个字符,字符位之间空有一个点距产间隔起着字符间距和行距的作用,这是其一;其二是这类模块使用的是专用于字符显示控制与驱动的IC芯片。
这两种因素确定了这类模块的应用范围仅局限于字符而显示不了图形,所以称之为字符型液晶示示模块。
LCD液晶显示设计

LCD液晶显示设计液晶显示屏(LCD)是一种常见的扁平面显示技术,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和电子产品中。
它以其低功耗、高对比度、高亮度和可读性等特点成为首选的显示解决方案。
1.像素结构像素是液晶显示屏的最小显示单元。
常见的液晶显示屏像素结构有TN(Twisted Nematic)、IPS(In-Plane Switching)、VA(Vertical Alignment)和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等。
每种像素结构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合的像素结构。
2.液晶材料液晶材料是液晶显示屏的核心组件,其质量和性能直接影响到显示效果。
常见的液晶材料有TN液晶、IPS液晶和VA液晶等。
不同的液晶材料有不同的反应时间、对比度和可视角度等特点,需要根据显示要求选择适合的液晶材料。
3.驱动电路驱动电路是液晶显示屏的控制核心,负责控制液晶分子的排列和调节电场的强弱来实现灰度和颜色的变化。
常见的驱动电路有简单驱动电路(Simple Matrix Driver)、均衡驱动电路(Active Matrix Driver)和多段驱动电路(Segment Driver)等。
不同的驱动电路有不同的驱动方式和响应速度,需要根据显示要求选择合适的驱动电路。
4.背光源背光源是液晶显示屏显示效果的关键因素。
常见的背光源有CCFL(冷阴极灯管)、LED(发光二极管)和OLED等。
背光源的亮度和色温影响到显示屏的整体亮度和颜色表现,需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合的背光源。
在设计LCD液晶显示时,还需要考虑以下几点:1.尺寸和分辨率根据实际应用需求确定液晶显示屏的尺寸和分辨率。
考虑显示效果和成本因素,选择合适的尺寸和分辨率。
2.可视角度液晶显示屏的可视角度是指从不同角度观察时显示效果的稳定性。
设计时需要考虑用户的观看习惯和操作场景,选择具有较大可视角度的液晶显示屏。
3.反应时间液晶显示屏的反应时间指的是液晶分子从一个状态变换到另一个状态所需的时间。
TFT液晶显示屏的结构

TFT液晶显示屏是一种薄形的显示器件,它有两片偏光板、两片玻璃,中间加上TN液晶。
()下图所示是TFT液晶显示屏的立体结构和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TFT液晶显示屏主要由后板模块、液晶层和前板模块三部分组成。
(1)后板模块部分后板模块是指液晶层后面的部分,主要由后偏光板、后玻璃板、像素单元(像素电极、TFT管)、后定向膜等组成。
在后玻璃板衬底上分布着许多横竖排列并互相绝缘的格状透明金属膜导线,将后玻璃衬底分隔成许多微小的格子,称为像素单元(或称子像素);每个格子(像素单元)中又有一片与周围导线绝缘的透明金属膜电极,称为像素电极(显示电极)。
像素电极的一角,通过一只用印制法制作在玻璃衬底上的TFT薄膜场效应管,分别与两根纵横导线连接,形成矩阵结构,如下左图所示。
TFT场效应管的栅极与横线相接,横线称为栅极扫描线或X电极,因起到TFT选通作用,又称为选通线;而TFT管的源极与竖线连接,竖线称为源极列线或Y电极;TFT的漏极即与透明像素电极连为一体。
TFT管的功能就是一个开关管,利用施加于TFT开关管的栅极电压,可控制TFT开关管的导通与截止。
前、后两片玻璃板接触液晶的那一面并不是光滑的,而是有锯齿状的沟槽,如下右图所示。
这个沟槽的主要目的是希望长棒状的液晶分子沿着沟槽排列,这样才会整齐。
因为如果是光滑的平面,液晶分子的排列便会不整齐.造成光线的散射,形成漏光的现象。
在实际制造过程中,并无法将玻璃板做成如此的沟槽状,一般会先在玻璃板表面涂布一层PI(聚酰亚胺),再用布做摩擦的动作,以使PI的表面分子不再杂散分布,而是依照固定均一的方向排列。
而这一层PI就叫做定向膜(也称配向膜),它的作用就像玻璃的凹槽一样,提供液晶分子呈均匀排列的接口条件,让液晶依照预定的顺序排列。
(2)液晶层部分液晶显示屏的后玻璃板上有像素电极和薄膜晶体管(TFT),前玻璃板则贴有彩色滤光片,前、后两层玻璃中间夹持的就是液晶层。
LCD液晶显示器1602

3.4.1LCD显示模块LCD显示器分为字段显示和字符显示两种。
其中字段显示与LED显示相似,只要送对应的信号到相应的管脚就能显示。
字符显示是根据需要显示基本字符。
本设计采用的是字符型显示。
系统中采用LCD1602作为显示器件输出信息。
与传统的LED数码管显示器件相比,液晶显示模块具有体积小、功耗低、显示内容丰富等优点,而且不需要外加驱动电路,现在液晶显示模块已经是单片机应用设计中最常用的显示器件了。
LCD1602可以显示2行16个汉字。
3.4.2LCD1602的引脚功能LCD1602模块的引脚如图3-8所示,其引脚功能如下:RS:数据和指令选择控制端,RS=0命令状态;RS=1数据R/W:读写控制线,R/W=0写操作;R/W=1读操作A:背光控制正电源K:背光控制地E:数据读写操作控制位,E线向LCD模块发送一个脉冲,LCD模块与单片机间将进行一次数据交换DB0~DB7:数据线,可以用8位连接,也可以只用高4位连接,节约单片机资源。
VDD:电源端VEE:亮度控制端(1-5V)VSS:接地端图3-8LCD1602模块3.4.3LCD1602的显示操作1.四种基本操作LCD有四种基本操作,具体如表3-1所示。
表3-1LCD与单片机之间有四种基本操作(1)读状态字执行读状态字操作,如表3-1满足RS=0,R/W=1。
根据管脚功能,当为有效电平时,状态命令字可从LCD模块传输到数据总线。
同时可以保持一段时间,从而实现读状态字的功能。
读状态字流程如图3-9所示。
图3-9读入状态字流程图(2)命令字表3-2所示为命令字,其主要介绍了指令名称、控制信号及控制代码。
其指令名称是指要实现的功能;控制代号是采用的十六进制的数值表示的。
1)清零操作是指输入某命令字后即能将整个屏幕显示的内容全部清除;2)归home位:将光标送到初始位;其中的*号为任意,高低电平均可;3)输入方式:设光标移动方向并指定整体显示,是否移动。
液晶显示屏lcd液晶显示模块lcm公司工艺流程展示图

彩色滤光片的精度要求非常高,需要 保证每个像素的位置和大小精确无误。
制作彩色滤பைடு நூலகம்片需要使用光刻技术和 染料扩散技术,将红、绿、蓝三种滤 光片分别制作在玻璃基板上。
彩色滤光片的品质直接影响 LCD/LCM产品的色彩表现和画质。
。
05 LCD/LCM工艺流程的未 来发展
高分辨率技术
总结词
随着消费者对显示品质要求的提高, 高分辨率技术已成为液晶显示领域的 重要发展方向。
详细描述
高分辨率技术通过提高像素密度和清 晰度,提供更为逼真的图像效果,满 足用户对高品质视觉体验的需求。此 技术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 电视等显示设备。
液晶残影问题
总结词
液晶残影是指在液晶显示屏上留下的影像痕迹,影响显示效果。
详细描述
液晶残影问题通常是由于液晶分子长时间处于某一固定位置,导致分子排列发生 变化,形成影像痕迹。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用动态驱动技术,定期改变液 晶分子排列,以消除残影。
色彩失真问题
总结词
色彩失真问题是指液晶显示屏显示的色 彩与实际颜色存在偏差,影响显示质量 。
液晶显示屏LCD/液晶显示模块 LCM公司工艺流程展示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LCD/LCM工艺流程简介 • LCD/LCM工艺流程详解 • LCD/LCM工艺流程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 LCD/LCM工艺流程的未来发展 • 结论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01
介绍液晶显示屏LCD/液晶显示模 块LCM在电子产品中的重要地位 ,以及其工艺流程的必要性。
03 LCD/LCM工艺流程详解
lcd显示模组的构成

lcd显示模组的构成【最新版】目录一、LCD 显示模组的概念与组成1.LCD 显示模组的定义2.LCD 显示模组的主要组成部分二、LCD 显示模组的制作过程1.ITO 导电玻璃的应用2.TFT LCD 液晶显示模组的制作过程三、LCD 显示模组的类型与应用1.不同类型的 LCD 显示模组2.LCD 显示模组在各种领域的应用正文一、LCD 显示模组的概念与组成LCD 显示模组,简称为 LCM(Liquid Crystal Module),是一种将液晶显示器件、连接件、集成电路、控制驱动电路和 PCB 线路板、背光源、结构件装配在一起的完整显示组件。
它能根据用户的需求设计成各种规格和类型的显示模块,广泛应用于计算机、电视、手机、工业控制等领域。
LCD 显示模组的主要组成部分有:1.液晶显示屏(LCD):是显示模组的核心部件,负责显示图像和文字。
2.集成电路(IC):负责处理和驱动液晶显示屏,控制显示模组的工作。
3.柔性线路板(FPC):连接液晶显示屏和集成电路,负责传输信号。
4.背光源(BL):为液晶显示屏提供均匀的光源,增强显示效果。
二、LCD 显示模组的制作过程制作 LCD 显示模组的关键材料之一是 ITO(Indium Tin Oxide,铟锡氧化物),又称为导电玻璃。
ITO 具有导电性和光学透明度的特点,易于制成薄膜,广泛应用于制造 TFT LCD 的玻璃基板。
TFT LCD 液晶显示模组的制作过程如下:1.制作玻璃基板:在玻璃基材上沉积 ITO 薄膜,形成导电层。
2.制作液晶层:在导电玻璃上涂覆液晶材料,形成液晶层。
3.制作电极:在液晶层的两侧制作电极,用于驱动液晶分子。
4.组装:将制作好的液晶模块与集成电路、背光源等组件组装在一起,形成完整的 LCD 显示模组。
三、LCD 显示模组的类型与应用根据液晶材料的不同,LCD 显示模组可分为 TN、HTN、STN、FSTN 和TFT 等类型。
这些类型的 LCD 显示模组在视角、响应速度、色彩还原等方面有所差异,可满足不同场合的需求。
SG_DMA模式液晶显示模块的设计

· 52 ·
黑 龙 江 工 程 学 院 学 报 (自 然 科 学 版 ) 第 27 卷
试的 JTAG to Avalon Master Bridge。 其 余 的 组 件,比如 标 准 输 入 输 出 管 脚 IO、串 行 口、SPI、USB
方法 基 于 ATERA 公 司 提 供 的 FPGA 内 嵌 Niosii 内核构成的嵌入 式 系 统 平 台,再 利 用 Niosii内 核 中 SG-DMA 和同步 视 频 信 号 发 生 器 两 个 组 件 相 结 合 来控制 LCD 液晶显 示 器,这 种 方 法 不 用 外 扩 RAM 单独 作 为 显 存,而 是 利 用 Niosii系 统 RAM 的 部 分 单元作为显 存,进 而 降 低 了 产 品 成 本 和 体 积,提 高 了 LCD 液晶显示器的控制速度。
Design of liquid crystal display based on SG-DMA
MA Cheng1,HU Hai-bo1,HE Gang2
(College of Electrical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Heilongji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Harbin 150050,China)
图 3 显 示 同 步 视 频 信 号 发 生 器 驱 动 流 程
4 SG-DMA 组件的软件控制
5 应用 DE0开发板实现液晶显示
SG-DMA 控制 器 内 核 与 外 设 存 储 器 的 数 据 传 输如图 2 所 示。SG-DMA 数 据 传 输 模 式 一 共 有 3 种:1)存储器 到 存 储 器 (Memory to memory),2)数 据 流 到 存 储 器 (Data stream to memory),3)存 储 器 到数据流(Memory to data stream)。SGDMA 组件 将非连续内存数据传送到另一个连续的地址空间, 反之亦可。在实际 的 应 用 中 可 以 有 不 止 一 个 DMA 通道,每个通道具有 单 独 的 描 述 符 来 定 义 数 据 传 输 模式。Nios ii用 一 个 独 立 的 软 件 模 块 控 制 所 有 的 DMA 通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显示模块设计
一、显示模块功能分析
由于整个控制系统采用的是以为核心的嵌入式系统结构,采用普通的显示器将带来巨大的系统开销。
因此,我们选用显示模块作为本系统的显示部件。
它需要能够实现以下显示功能:
1、显示系统的输出结果
(1)显示磁浮间距数据(包括上径向X和Y、下径向X和Y、Z轴共五个);
(2)以进度条的方式显示磁浮间距数据,使结果更直观;
(3)显示北向角度数据;
(4)以指针的方式显示北向角度。
2、显示控制参数设置界面
(1)显示控制器参数输入框(五行,四列,共20个);
(2)支持输入数据的合理显示;
(3)显示一些功能按钮(如退出等);
(4)支持输入框和按钮的选中和按下状态。
二、显示模块硬件设计
1、显示模块的选择
为了能充分显示上一节所提到的功能,我们选择320x240的双色点阵型作为显示模块。
该模块自带显示驱动电路,只要通过向其写入相应的命令和显示数据即可完成显示功能。
2、接口电路设计
所选用的是5v的逻辑电平接口,为了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我们采用专门的电平转换芯片74164245。
它是公司的一款16位的双向电平转化芯片。
如果访问只是单向的,采用驱动门电路也可实现电平的转化。
由于的运算速度很高,直接使用存储器读写的方式访问模块,存在时
图3-1 模块读写时序图
2、显示设置
时序正确之后,就可以对的显存进行操作了。
屏幕上所有图形的像素点直接反映到显存的某一位,因此所有图形的显示都是通过对显存的写操作来完成的。
我们所选用的模块的显示芯片是13305F,它是1335的替代芯片,与其有相同的功能。
其指令集如表3-1所示。
表3-1 1335显示操作指令集
在模块启动之后,使用之前,应至少有一次系统初始化,即调用系统控制命令‘’和‘’来设置模块的显示窗口设置和显示区域的显存地址。
根据系统功能的要求把设置为单屏显示,无边界,每行显示40个字节(即满行显示)。
同时,设置第一显示区的首地址为1=0x0000及其占有显示屏上的点行数1=240,第二显示区的首地址2=0x4000 及其占有显示屏上的点行数2=240。
这些设置所对应得‘’和‘’的参数分别为:
[8]={0x30,0x87,0x07,0x27,0x42,00,0x28,0x00};
[10]={0x00,0x00,00,0x00,0x40,00,0x00,0x80,
0x00,0x00};
这其中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的理解是一个关键点,他们共同管理同一块显示区域,在以上设置中,他们管理的是整个显示屏。
使用‘’可以设置两者合成后的现实效果,这里我们设置为或逻辑叠加方式,同时设置显示区为点阵性质。
既只要有一个区去点亮像素点,则该像素点被点亮。
设置完之后,就可以往显存(显示一区或二区)中写入数据了,关于写入数据,应注意以下几点:
(1)屏幕像素点与第一显示区的对应关系如表3-2所示,二区类似;
(2)每次只能写入一个字节数据,对应八个点的显示,如表3-2;
(3)首先写入光标位置,即接下来写入的第一个数据的地址;
(4)光标位置‘’通过设置,先写高字节地址;
(5)然后设置光标移动方向‘’,为屏幕上的实际方向;
表3-2 屏幕像素点与第一显示区地址的对应关系
(6)最后依次写入数据,光标会自动移动。
四、显示模块的功能实现
1、字模提取V2.2简介
通过上一节的设计,我们就可以在的屏幕上自由的显示图形了。
但是,仅用手工的方法绘制图形再转化成字节数据,工作量大的难以实现。
因此我们选用字模提取软件‘字模提取V2.2’来辅助设计。
这是一款免费的绿色软件,使用极为方便。
其操作界面如图4-1所示。
图4-1字模提取V2.2操作界面
在文字输入区输入需要的文字,按就可以生成对应的点阵数组。
并且,文字的大小和字体都可以设置。
通过打开图像图标可以调入用其它然间绘制好的的图形。
通过取模方式获得想要的点阵数组。
本软件是专门针对显示设计的,和各种显示的兼容性非常好,是液晶模块现实设计的必备软件。
2、系统输出界面设计
先通过自带的绘图工具绘制好320x240的图像,然后调入字模提取软件转好即可。
根据系统要求界面设计如图4-2所示。
图4-2 系统数据输出显示界面
磁浮间距数据和其进度条显示、方向角度数据和其指针显示都是需要实时改变的显示部分。
因此,需要分别定义显示函数和对应的清除函数,以便在需要时调用。
数字和符号都可以转化为8的点阵格式,这要在特定的屏幕位置依次写入显示字节即可。
数字显示函数如下所示:
( (*p)[12] )
{
;
;
c;
*;
(); 加上0x40可以实现在第二显示区的重叠显示
();
();
();
();
();
();
(0<12)
{
(*(*()));
}
0x01;
(0) 0x01;
}
该函数的输入参数x(0~39),y(0~239)是屏幕坐标,p为一个10x12的数组,每一行表示了一个12x8点的数字点阵,分别表示0~9。
符号的现实类似。
函数中加黑部分即是显示一个图形的典型步骤,曾在上一节显示设置中进行过详细描述。
进度条和指针的显示比较具有技巧性,因为它每一水平像素点都有可能显示,而通常都是只能在八的整数倍的位置才能写入显示数据。
对于进度条,我的办法是先显示8的整数倍长度,然后根据余数用程序生成最后一格的显示图像。
指针类似于进度条,只不过实现移动8的整数倍位置,然后根据余数用程序生成最后两个格的显示图像,因为指针用16位宽度的图像才能显示完全。
下面用进度条的显示函数加以说明。
( )
功能:显示长度为的,高度为7的长条块
坐标为低8位寄存器(字节),y坐标寄存器(点行)
{
;
;
0x80;
;
(>167) = 167;
8;
8;
*;
();
();
显示8的整数倍长度
(0<)
{
();
();
();
();
();
(0<7)
{
(0);
}
0x01;
(0)0x01;
}
显示百分比数据
(109,(*100)/167);
(119,12);
显示余数部分程序,c为生成图像的一行值
(0);
(1<)
{
0x802;
}
();
();
();
();
();
(0<7)
{
(c);
}
}
通过调用以上显示函数,最后可以实现如图4-3所示的显示效果。
图4-3 系统数据输出显示效果图
3、控制器参数配置界面设计
根据系统功能要求,控制器参数配置界面设计如图4-4所示。
图4-4 控制器参数配置界面
图4-5 输入框的选中状态和输入状态
该界面的显示功能实现比较简单,主要包括主界面的显示(同上一小节)、选中虚框的显示、选中实框的显示。
显示函数通过对上一节提到的函数进行一些简化即可得到。
虚实框的显示函数为:
( (*p)[7])
{
;
;
;
*;
()+0x40; 加上0x40可以实现在第二显示区的重叠显示
();
(0<7)
{
();
();
();
();
();
(0<17)
{
(p[c][b]);
}
0x01;
(0)0x01;
}
}
选择框大小为56x17点阵,数组大小7x17,已由字模提取软件事先生成。
五、结论
模块的显示功能除与光电码盘相关的外都已实现,并且试验测试通过。
该部分程序具有很好的模块化,在外部没有任何与和直接相关的操作,全部通过接口函数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