喹诺酮类抗生素在水产养殖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恩诺沙星在水产动物体内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进展

恩诺沙星在水产动物体内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进展
张婷;李茂勇;范红照
【期刊名称】《科技风》
【年(卷),期】2017(000)014
【摘要】恩诺沙星是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广泛用于水产养殖业.介绍了恩诺沙星的构效关系、作用机理及其在水产动物体内药动学研究进展,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恩诺沙星在水产动物体内药理学提供理论依据.
【总页数】2页(P230-231)
【作者】张婷;李茂勇;范红照
【作者单位】山东职业学院山东济南 250104;山东省乐陵市水产局山东乐陵253600;集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东乐陵 2536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917.4
【相关文献】
1.恩诺沙星在杂交鲟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 [J], 郭娇娇;潘红艳;杨虎;廖鑫;宫智勇;李谷
2.恩诺沙星在杂交鲟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 [J], 郭娇娇;潘红艳;杨虎;廖鑫;宫智勇;李谷
3.恩诺沙星在水产动物体内药物代谢的研究概况 [J], 黄文祥;邓文武
4.恩诺沙星在黑鲪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J], 李佳蔚;刘慧慧;于召强;邓旭修;邹荣婕;孙玉增
5.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研究恩诺沙星在中华草龟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 [J], 茅玲燕;潘连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喹烯酮在水产养殖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进展

喹烯酮在水产养殖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进展安红红;宫向红;徐英江;刘云;张秀珍【摘要】喹烯酮是我国自行研制的一类新兽药,具有高效、安全、低毒的特点,被广泛地使用在畜禽中.它对水产动物也具有抗菌促生长的作用,因此在水产动物中的研究也渐渐深入.本文对喹烯酮的作用机理、毒理学研究、药代动力学、检测方法以及在水产动物中的研究展望作一综述.【期刊名称】《水产养殖》【年(卷),期】2014(035)001【总页数】4页(P17-20)【关键词】喹烯酮;水产动物;抗菌促生长【作者】安红红;宫向红;徐英江;刘云;张秀珍【作者单位】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上海201306;山东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山东烟台264006;山东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山东烟台264006;山东省海洋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山东烟台264006;山东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山东烟台264006;山东省海洋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山东烟台264006;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上海201306;山东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山东烟台264006;山东省海洋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山东烟台264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948喹烯酮(quinocetone)是我国首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类新兽药,该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医研究所研制。
2003年农业部批准其作为抗菌促生长剂用于猪饲料中,推荐饲料添加量为50~75 mg/kg[1]。
该药抗菌及促生长效果与喹乙醇相当,已作为喹乙醇的替代产品广泛应用于畜牧业生产。
喹烯酮对动物具有明显的抗菌促生长作用,且具有在动物体内代谢快、残留少、不蓄积等优点,突破了传统兽药的局限性,2006年已进入大规模化生产。
作为抗菌促生长剂,喹烯酮广泛地应用在猪、鸡、鸭等畜禽中,同时在鱼类养殖生产中也有应用。
1.1 理化性质喹烯酮的化学名称是3-甲基-2-苯乙烯酮基-喹噁啉-1,4-二氧化物,属于喹噁啉类药物。
相对分子质量306.5,分子式为C18H14N2O3,熔点182.5℃~189.0℃,为淡黄色或黄绿色粉末,不溶于水,但微溶于氯仿及二甲基亚砜等有机溶剂,对光敏感,易发生光化学反应。
水产品中氟喹诺酮类多残留检测方法的研究

水产品中氟喹诺酮类多残留检测方法的研究摘要:氟哇诺酮类药物因其具有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使用方便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兽药临床和水产养殖中。
水产品中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不仅会给动物性食品安全带来潜在隐患,也会对人类的健康及生存环境造成危害。
提供准确的水产品氟哇诺酮类药物多残留检测方法成为食品安全监测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本文对该类药物在水产品中的残留分析方法进行综述和合理的展望,旨在为进一步开展水产品中氟哇诺酮类药物残留研究和监测提供借鉴。
关键词: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水产品;检测方法氟哇诺酮类(Fluoroquinofones,FFQs)是一类人工合成的广谱抗菌药,是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药物通过抑制细菌的DNA回旋酶,影响拓扑异构酶Ⅳ,干扰细菌的DNA复制而阻碍细菌DNA 合成,最终导致细菌死亡而抗菌。
此类药物属吡酮酸衍生物,喹啉环的C-6位上有氟原子,C-7位上连接哌嗪基或吡咯基,加入氟原子后增加了其脂溶性,增强了对组织细胞的穿透力,因而吸收好,组织中药物浓度高,半衰期长,大大增加了抗菌谱和杀菌效果。
FQs药物具有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使用方便、不良反应小,以及价格低廉等特点,20余年来已成为发展最快的化学合成抗菌药物,在临床上广泛用于人类和动物的各种感染性疾病的治疗[1],其主要有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恩诺沙星、沙拉沙星、单诺沙星和达氟沙星等。
随着氟喹诺酮类药在兽医临床和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其残留问题已引起了广泛的关注[2]。
本文就水产品中氟喹诺酮类多残留检测方法简要综述。
1、水产品氟哇诺酮类使用现状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不断发展,抗生素在水产养殖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抗生素的应用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了许多水产感染性疾病的发生、促进动物生长和提高饲料的利用率极大地促进了水产养殖业的发展。
氟哇诺酮类因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使用方便等特点近年来在水产养殖中大量使用。
而违规使用兽用抗生素、不执行休药期规定等,最终导致氟哇诺酮类在水产品体内残留超标。
氟喹诺酮类药物对鱼类常见病病原菌的抑菌试验

军
100 ) 300
[ 要 ] 用 试 管稀 释 法 , 摘 应 选择 有 代 表 性 的 氟喹 诺 酮 类 药 物 恩 诺 沙 星 、 氟 沙 星和 诺 氟 沙 星 对 五 种 鱼 类 常 见 病 多发 氧
病 细茵 出血 性 败 血病 、 印病 、 皮病 、 鳃 病 和 肠 炎 病 的 致 病 菌 进 行 抑 茵 试 验 , 打 赤 烂 测得 三 种 药 物 对 五 种 鱼 类 致 病 茵 的 最 小抑 茵 浓 度 M C 三 种 药 物 对 细 菌 出血 性 败 血 病 致 病 菌 的 MI I。 C均 为 00  ̄ /d 恩 诺 沙 星 和 氧 氟 沙 星 对 打 印 . gn , 2
பைடு நூலகம்
2 mg 无 菌 操 作 于 10 L棕 色 容 量 瓶 配成 O2 5 , 0m .5 m / l 液 , ̄ 冰箱保 存 备用 。 gm 药 4C
1 . 培 养 基 的 制 备 普 通 蛋 白 胨 肉 膏 汤 培 养 .2 2
基 . 温高压 蒸汽 灭菌 。 高 1 . 茵原 液的 制备 .3 2 分别 取 1接 种环 5种 致病
11 茵 种 .. 2
C 7—— R 9 1 1细 菌 出血性 败 血病 致 病 菌 ( 苏伯 利 产 气 单 胞 菌 A rmo a o r )S 7 — — eo n ssbi 、T 8 3 3打 印 病 a 致病菌( 点状 产气 单 胞 菌 点状 亚种 A rmoa u . eo n ssb
的 、 害严 重 疾病 的 五种 致病 菌 进行 抑 茵 试 验 , 危 测
得 最小 抑 菌浓 度 ,是 探索 氟 喹诺 酮 类 药 物 防治 鱼 类细 菌性 疾病 制定 给药方 案 的最 基本 理论 依 据 。
水产恩诺沙星的功能主治

水产恩诺沙星的功能主治简介水产恩诺沙星是一种广谱抗生素。
它属于氟喹诺酮类药物,对多种细菌具有抑制作用。
水产恩诺沙星主要应用于水产养殖中的疾病防治,能有效控制和治疗水产动物感染,提高养殖效益。
功能主治以下是水产恩诺沙星的主要功能和主治:1.抗菌作用–水产恩诺沙星能够抑制多种细菌的生长繁殖,包括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
它通过阻断细菌DNA旋转酶,从而影响细菌DNA的复制和修复,有效杀灭感染病原体。
–水产恩诺沙星特别对于耐药细菌有较好的杀菌效果,可以有效地治疗由于细菌导致的水产动物感染疾病。
2.广谱抗菌性–水产恩诺沙星对于多种细菌菌株都具有广泛的抗菌作用,包括常见的革兰氏阳性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等)和革兰氏阴性菌(如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
–水产恩诺沙星还对一些寄生虫和真菌等病原体也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3.炎症抑制–水产恩诺沙星不仅具有抗菌作用,还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它能够减轻疾病引起的炎症反应,缓解水产动物的疼痛和不适感。
4.促进生长–水产恩诺沙星在临床应用中发现,它不仅具有抗菌和抗炎作用,还能够促进鱼虾等水产动物的生长。
通过减轻感染状况引起的负担,提高水产动物的免疫力,从而促进其生长和增重。
适用范围水产恩诺沙星适用于多种水产动物的感染疾病防治,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类型:•青鱼、黑鱼等淡水鱼类的细菌感染病,如鱼病病、红鳍淋氏病等。
•虾类的感染病,如白斑病、腐烂病等。
•蟹类的感染病,如绿蟹病、溃疡病等。
使用注意事项1.使用前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按照正确剂量进行使用,避免过量使用或滥用药物。
2.在使用水产恩诺沙星前,建议先进行药敏试验,确定敏感菌株,以提高治疗效果。
3.使用过程中请注意观察水产动物的反应,如出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咨询兽医。
4.严禁将水产恩诺沙星用于人类食用鱼类或其他水产动物。
5.使用后请妥善存放,避免儿童误食。
总结水产恩诺沙星作为一种广谱抗生素,在水产养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水产品中多种喹诺酮类药物残留量检测方法的研究

集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水产品中多种喹诺酮类药物残留量检测方法的研究姓名:魏博娟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指导教师:吴成业2011-06-12水产品中多种喹诺酮类药物残留量检测方法的研究摘要喹诺酮类(Quinolones)药物是一类人工合成的人畜共用抗生素类药物,对革兰氏阴性菌和阳性菌、支原体、衣原体等有抗菌作用,常被用于水产养殖中的病害防治。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渔药残留问题不仅成为各国相关部门关注的焦点,也是普通民众关心的社会问题。
近年来常用于水产品中药物残留的检测方法主要有:酶联免疫测定法、毛细管电泳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联用技术。
其中,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液质联用技术是目前应用较多的方法,但是大部分方法仅限于测定一种或少数几种喹诺酮类药物。
本论文旨在建立水产品中同时检测多种喹诺酮类药物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主要进行以下4方面研究:1)研究建立同时检测水产品中6种喹诺酮类药物残留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
根据高效液相色谱的特点,比较了不同的液相色谱柱对该类药物的分离效果,考察了对分析效果有重要影响的流动相组成及配比、pH、流速、柱温、最适发射和激发波长等液相色谱条件;对前处理过程中样品的提取、净化步骤进行了对比优化;通过对方法的检测限和加标回收率的验证,考察方法的稳定性、准确度和适用范围。
经反复实验探索,最终确定了以酸化乙腈溶液提取样品中残留的恩诺沙星、环丙沙星、诺氟沙星、氧氟沙星、噁喹酸和氟甲喹,正己烷脱脂,Varian Bond Elut C18固相萃取小柱净化,经Zorbax Elipse XDB- C18(150 mm×4.6 mm,5 µm)柱分离,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外标法定量。
实验结果显示,标准品线性关系良好,测得各种药物加标回收率均在75.0%以上,环丙沙星、恩诺沙星、诺氟沙星和氧氟沙星检测限为5 µg/kg,噁喹酸和氟甲喹检测限为10 µg/kg,相对标准偏差均在10.00%以内。
水产品中氟喹诺酮类药残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及控制策略

水产品中氟喹诺酮类药残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及控制策略陶威1,2王益军2贺燕2田蕴2张苏珍2葛敏2徐颢伟2(1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江苏扬州225009;2连云港市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江苏连云港222000)摘要:当前,水产品例行监测合格率位列五大类农产品末端,是质量安全水平相对较低的食品种类,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亟需引起高度重视。
从各省市公开的检测数据中发现,氟喹诺酮是检出率较高的指标。
氟喹诺酮类药物因其独特的抗菌机制而被广泛应用于水产养殖过程中,但众所周知药物残留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因此对氟喹诺酮类药物定量检测,并针对性采取监管措施,显得很有必要。
该文介绍了水产品中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检测方法,并提出了针对性的监管措施,以期为水产品中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的检测和监管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产品;氟喹诺酮;检测方法;药物残留中图分类号TS25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21)20-0125-03近几年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显示[1],我国人均水产品占有量逐年上升,2017年全国人均水产品占有量高达49kg,高于全球20~25kg的平均水平,为城乡居民膳食营养提供了1/4的优质动物蛋白。
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让人民买得安心,吃得放心,成为政府工作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2020年第一季度至2021年第一季度的蔬菜、畜禽产品和水产品合格率(见表1)发现,水产品合格率位列末端,是质量安全水平相对较低的食品种类,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亟需引起高度重视。
黄婕等[2]在贵阳市采集检测养殖鱼样品,恩诺沙星和氧氟沙星检出率分别为92.9%、78.6%,恩诺沙星超标率为42.9%。
柴丽月等[3]在宁波市采集检测水产品435批次,喹诺酮总体检出率为18.8%,不合格率为2.3%。
张秋萍等[4]在苏州市随机采集各类水产品,喹诺酮总体检出率为30.5%。
由此可见,水产品中喹诺酮药物残留比较普遍,因此,对喹诺酮类药物定量检测,并针对性采取监管措施,显得很有必要。
免疫胶体金法快速检测水产品中喹诺酮类药

免疫胶体金法快速检测水产品中喹诺酮类药摘要:喹诺酮类药是一类广泛应用于动物养殖和水产养殖中的抗生素,但长期使用容易导致毒性残留物在水产品中积累,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危害。
因此,开发一种快速、准确、简便的检测方法对喹诺酮类药物的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基于免疫反应的原理,利用胶体金颗粒的特性,建立一种新型的免疫胶体金法,用于水产品中喹诺酮类药物的快速检测。
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快速简便、无需专业技能和设备等优点,能够满足水产品中喹诺酮类药物的快速检测需求。
因此,本研究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免疫检测试剂盒,可用于水产品中喹诺酮类药物的快速检测,为水产品的质量安全检测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引言:喹诺酮类药物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动物养殖和水产养殖中的抗生素,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可用于防治多种疾病,改善养殖环境,提高养殖效益。
但是,由于喹诺酮类药物存在毒性残留物,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容易在水产品中积累,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危害。
因此,对水产品中的喹诺酮类药物进行监测和检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当前常用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高效液相色谱(HPLC)、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等方法,这些方法具有高灵敏度和高精度,但操作复杂、需要高技术要求,靶物质含量低、分析时间长,不适用于快速大量样品检测和移动检测等场合。
免疫检测技术具有灵敏度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操作简便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领域。
随着胶体金颗粒的研究和应用,免疫胶体金法已成为一种可靠的快速检测方法。
胶体金颗粒具有表面等离子共振吸收现象,颗粒表面离子空穴的共振吸收波长与颗粒大小和形状有关。
在特定条件下,胶体金颗粒会发生明显的表面等离子共振峰位移和形态变化。
利用这种特性,可以通过监测胶体金颗粒的表面等离子共振峰位移和形态变化,实现对目标分子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本研究基于免疫反应的原理,利用胶体金颗粒的特性,建立一种新型的免疫胶体金法,用于水产品中喹诺酮类药物的快速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