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驱动系统电机电控技术说明1详解
新能源汽车电控技术课程介绍

新能源汽车电控技术课程介绍新能源汽车电控技术是指应用于新能源汽车中的电子控制系统技术。
随着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的日益严重,新能源汽车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交通工具,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追捧。
而新能源汽车电控技术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一,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性能和性价比具有重要影响。
新能源汽车电控技术包括电池管理系统、电动机控制系统、动力总成控制系统等多个子系统。
其中,电池管理系统主要负责对电池组进行监控和管理,确保电池组的安全运行和延长电池寿命。
电动机控制系统则负责对电动机进行控制,实现对车辆的动力输出和调节。
而动力总成控制系统则是协调电池管理系统和电动机控制系统的工作,保证整个系统的协调运行。
这些子系统相互配合,共同构成了新能源汽车电控系统。
新能源汽车电控技术的发展对新能源汽车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通过对电池管理系统的优化与改进,可以提高电池的充电和放电效率,增加电池的使用寿命。
对电动机控制系统的精确控制,可以提高汽车的加速性能和行驶稳定性。
而动力总成控制系统的优化,可以提高整个系统的能量利用率,提高车辆的续航里程。
因此,新能源汽车电控技术的创新和进步,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性能提升和市场竞争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新能源汽车电控技术还具有一些独特的特点。
首先,新能源汽车电控技术需要具备高效、稳定和可靠的特性,以保证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
其次,新能源汽车电控技术需要具备智能化和网络化的特点,以实现对整个系统的智能监控和远程控制。
再次,新能源汽车电控技术需要具备可扩展性和兼容性,以适应不同车型和不同电动机的需求。
最后,新能源汽车电控技术需要具备安全性和防护性,以保证整个系统的安全运行和防止故障事故的发生。
需要指出的是,新能源汽车电控技术的发展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电池技术和电动机技术的进步仍然是关键。
目前,尽管电池技术和电动机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仍然存在能量密度不高、寿命不长、成本较高等问题。
其次,新能源汽车电控技术的标准和规范尚不完善。
第四章 驱动电机及控制系统

组通过的线电流值。
额定转速
在额定电压输入下以额定功率输出时对应的电机最低转速。
额定功率
额定条件下,电机轴上输出的机械功率。
峰值功率
在规定的时间内,电机允许输出的最大功率。
最高工作转速 相应于电动汽车最高设计车速的电机转速。
最高转速
在无带载条件下,电机允许旋转的最高转速。
额定转矩
电机在额定功率和额定转速下的输出转距。
整车控制器(VCU)根据驾驶员意图发出各种指令,电机 控制器响应并反馈,实时调整驱动电机输出,以实现整车的 怠速、前行、倒车、停车、能量回收以及驻坡等功能。电机 控制器另一个重要功能是通信和保护,实时进行状态和故障 检测,保护驱动电机系统和整车安全可靠运行。
第四章 驱动电机及控制系统
2.电动汽车对驱动电机性能的要求
由于存在电刷、 换向器等易损件, 所以必须进行定期维护 或更換。
第四章 驱动电机及控制系统
2.新能源汽车直流电动机的性能要求 (1)低能耗性
为了延长一次充电续驶里程以及抑制电动机的温升、 尽量 保持低损耗和高效率成为直流电动机的重要特性 。 近年来, 由 于稀土系列永磁体的研究开发, 直流电动机的效率已明显提高, 能耗明显减低。 (2)环境适应性
直流电动机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驱动电机时, 与在室外使用时 的环境大致相同, 所以要求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密封的问题, 防止 灰尘和水汽侵入电动机, 另外还要考虑电动机的散热性能。
第四章 驱动电机及控制系统
(3)抗振动性 由于直流电动机具有较重的电枢, 所以在颠簸的路况行驶时,
车辆振动会影响到轴承所承受的机械应力, 对这个应力进行监 控和采取相应的对策是很有必要的。 同时由于振动, 很容易影 响到換向器和电刷的滑动接触, 因此必须采取提高电刷弹簧预 紧力等措施。
电动汽车用永磁电机及驱动控制探究

电动汽车用永磁电机及驱动控制探究摘要:汽车是人们出行和货物运输的重要交通工具。
近年来,受能源紧张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影响,电动汽车成为国内外汽车行业的研究重点。
在电动汽车所使用的各类电机中,永磁电机由于具有效率高、可靠性强、结构简单等特点,在电动汽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文章首先概述了电动汽车的发展现状,随后分析了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的特点及类型,最后就永磁同步电机控制方法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电动汽车;永磁电机;驱动控制1电动汽车发展现状自上世纪末期能源危机爆发以来,世界各国都开始在各个行业寻找石油、煤炭等能源的替代资源。
在汽车领域内,日本是最早开始进行电动汽车研究的国家,也是目前电动汽车技术较为成熟的国家之一。
早在1997年,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就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混合动力轿车,虽然该款轿车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电动汽车,但是在世界范围内拉开了电动汽车研究的帷幕。
随后,美国、挪威、中国等国家开始加入到电动汽车研究的队伍中,并在各个领域取得了成绩。
我国人口数量庞大,加上近年来国民经济水平不断增长,汽车保有量也逐年上涨。
为了降低传统能源汽车对环境造成的破坏,我国在2006年颁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2)》,其中明确将电动汽车研究列入高新技术研发行列。
截至目前,像比亚迪、奇瑞、长安等汽车公司,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取得了较大的研究突破。
例如,2022年比亚迪推出的E6纯电动出租车,百公里耗电仅为20度,成本花费仅为传统燃油汽车的1/4。
2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的特点及类型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电机驱动系統不仅要保证电动汽车像正常燃油车辆一样具备高速行驶能力,而且要满足频繁启动、制动和紧急刹车等驾驶要求。
具体来说,电动汽车的驱动系统应具备以下要求[1]:(1)提供足够的动力,在短时间内为电动汽车提供最大的动力输出,例如百公里加速和极限爬坡等。
考虑到系统运行的安全性,还要求电机具备过载能力,通常其过载限定值为正常状态下的5倍左右;(2)要具备较好的系统稳定性,尤其是在雨雪、高温、颠簸路面等恶劣环境下,要保证电动汽车具备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3)要提供给司乘人员良好的驾车体验,包括行车稳定性和舒适度等。
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的设计与控制

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的设计与控制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加强,新能源汽车的市场需求不断增长,成为一个全新的发展领域。
新能源汽车的驱动系统是实现车辆动力输出和运行控制的核心部件,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车辆的性能和车主的使用体验。
本文将围绕新能源汽车的驱动系统进行探究,明确系统的设计与控制方法。
一、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概述新能源汽车的驱动系统相比传统化石燃料汽车有很大不同,其动力来源多为电池,通过电机传递力量来驱动车辆。
然而,一般来讲,新能源汽车的驱动系统主要包括马达、电池、变速器和控制系统。
1、电驱马达电驱马达是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的核心部件,其功率大小直接影响着汽车的动力和续航能力。
通常,电驱马达按转子结构可以分为内转子和外转子型;按磁场型式又可分为永磁同步电机、感应电机、永磁直线电机以及开关磁阻电机等,具体型号要根据车辆的性能和用途来定。
2、电池电池是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的重要部分,其能量密度高、无污染、寿命长以及续航能力强,但也存在着储能方面的限制。
常见的电池有锂离子电池、钛酸锂电池、铅酸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等,经过比较锂离子电池因能量和安全性因素表现更为突出。
3、变速器变速器是控制驱动力和车速的重要部分。
由于电驱动马达具有较宽的转速范围,采用传统的机械式变速器不再适用。
所以,新能源汽车采用的多是单速和多档位的电子变速箱,被称为电机控制系统和电机变速装置。
其中电子变速箱带有不断变速的转速系统,能够有效提高电机转速控制精度和响应速度。
根据传动形式,变速器又可分为同步齿轮电动车自动变速器、真空强度电子自动变速器等。
4、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是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的关键部分,它支持不同器件之间的联动协作,通过驱动力系统的各个模块使驱动力的分配合理,使车辆的操作更加便捷。
其中,控制器就是实现各个模块协同工作的核心,由软件程序和控制模块组成。
大致包括:电池管理系统、电机控制单元、电子控制器和通讯总线等。
二、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设计要素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的设计要素与传统燃油汽车有很大不同,在此介绍其与设计要点。
新能源汽车电机驱动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新能源汽车电机驱动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新能源汽车电机驱动系统是指由电机、电控器、电池组成的系统,用于驱动车辆的动力来源。
本文将介绍新能源汽车电机驱动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一、组成新能源汽车电机驱动系统主要包括电机、电控器和电池三个部分。
1. 电机:电机是新能源汽车电机驱动系统的核心部件,负责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驱动车辆运动。
根据不同的驱动方式,电机可以分为直流电机、交流异步电机和交流同步电机等不同类型。
2. 电控器:电控器是控制电机工作的关键设备,负责控制电机的启停、转速、转向等运行参数。
它接收来自车辆控制系统的指令,通过控制电机的工作状态来实现车辆的加速、减速和制动等功能。
3. 电池: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电机驱动系统的能量存储装置,用于提供电能供给电机工作。
目前常用的电池类型包括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等,其容量和性能直接影响着车辆的续航里程和动力性能。
二、工作原理新能源汽车电机驱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分为三个步骤:电能转换、电能控制和能量调度。
1. 电能转换:电能转换是指将电池储存的直流电能转换为适合驱动电机的电能形式。
当车辆启动时,电池向电机供应电能,电机根据电控器的控制信号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驱动车辆运动。
2. 电能控制:电能控制是指通过电控器对电机的工作进行控制。
电控器接收来自车辆控制系统的指令,根据指令调整电机的运行状态,包括控制电机的转速、转向和扭矩等参数,以实现车辆的加速、减速和制动等功能。
3. 能量调度:能量调度是指对电池组中的能量进行管理和分配。
电池组中的电能可以通过回馈制动、能量回收等方式进行回收利用,减少能量的浪费。
同时,还可以根据车辆的行驶状况和驾驶员的需求,合理分配电池组中的能量,以提高车辆的续航里程。
新能源汽车电机驱动系统是由电机、电控器和电池组成的系统,通过电能转换、电能控制和能量调度等环节,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驱动车辆运动。
这种新型的动力系统具有环保、高效、低噪音等优点,是未来汽车发展的重要方向。
纯电动汽车电控系统的工作原理

纯电动汽车电控系统的工作原理
纯电动汽车电控系统是指通过电能储存系统(如电池组)为动力源,通过电动机驱动车辆前进、制动、转向等等,并通过电控单元对电机和电池组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的系统。
其主要工作原理如下:
1. 电能储存:纯电动汽车采用电池组储存电能,电池组的电压、电流、温度等参数会不断变化,因此需要对电池组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
2. 电机驱动:电池组通过电控单元输出电能,驱动电机转动以推动车辆前进、制动、转向等操作。
3. 能量回收:在制动或惯性滑行时,电机通过反向转动将动能转化为电能储存在电池组中,以实现能量回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4. 车速控制:电控单元根据车速信号和驾驶员的指令控制电机输出电能,从而控制车速。
5. 压缩制动:电控单元根据制动信号控制电机回转,使车轮减速,达到制动效果。
6. 转向控制:电控单元通过控制电机转速差实现转向,例如左转时,左侧轮胎电机转速增加,右侧轮胎电机转速减小。
总之,纯电动汽车电控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电池组储存电能,通过电控单元实时监测和控制电池组和电机,从而实现车辆的驱动、制动、转向等操作。
- 1 -。
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控制

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控制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和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动汽车已经成为了越来越多人的首选。
与传统燃油汽车相比,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具有许多优点,比如零排放、噪声小、能源可再生等等。
但是,在电动汽车的控制系统中,也面临着许多的挑战,其中最核心的就是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控制。
本文将就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控制进行探讨。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组成,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主要由电机、电池、逆变器、电控单元和变速器等组成。
其中最重要的两个部分就是电机和电池。
电机是电动汽车的心脏,它直接影响汽车的性能和动力输出,而电池则是电动汽车的“油箱”,它决定了汽车的续航里程和性能等方面。
这些组件的协调运作对于电动汽车来说至关重要。
接下来,我们重点关注电动汽车的电机控制系统。
电机控制系统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控制的核心,其主要功能是将电池的电能转化为某种形式的机械能,从而驱动车辆运动。
为了实现不同速度之间的无级变速控制,电机控制系统通常采用多级换流电路和对应的调节算法使得电机可以输出可控电流、电压和频率等参数。
这种控制系统不仅可以控制汽车的速度,也可以改变发动机的转速和扭矩输出,使发动机更加高效。
在目前的电动汽车市场中,通常利用电机转矩和速度模型进行电机控制系统的开发。
传统PID调节方法是一种常用的电机控制算法,通过对电机转速和转矩进行反馈控制,可以控制电机的输出,从而实现精确的控制效果。
但是,当前也有一些新的控制方法不断涌现,比如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控制方法,这种控制方法可以更加智能化、自适应、高效。
此外,电动汽车的电池管理系统(BMS)也是电动汽车控制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其主要功能是对电池的性能、状态和安全性等进行监控和管理。
通过实时监控电池的充放电状态、过电流、过电压等异常情况,确保电池能够正常、安全的运行。
总体来看,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控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它涉及了电机、电池、逆变器、控制单元和变速器等多个组件之间的协调和控制。
新能源汽车结构与检修课件-第四章驱动电机及控制系统

机械效率
在额定运行时电机轴上输出的机械功率与电机在额定运行时电源输入
到电机定子绕组上的功率之比值。
电机及控制器整 电机转轴输出功率除以控制器输入功率
体效率
温升
电机在运行时允许升高的最高温度。
(2)各种驱动电机的基本性能比较
项目 功率密度 过载能力(%) 峰值效率(%) 负荷效率(%) 功率因数(%) 恒功率区 转速范围(rpm) 可靠性 结构的坚固性 电机的外形尺寸 电机质量
却很大,因此产生一定的主磁通所需要的励磁电流较大, 一般为额定电流的20~50%。励磁电流是无功电流,励 磁电流较大是异步电动机功率因数较低的主要原因。为
提高功率因数,必须减小励磁电流,最有效的方法就是 减小气隙长度。异步电动机的气隙大小一般为0.2~1.5 mm左右。
(5)小型化、轻量化 直流电动机的转子部分含有较大比例的铜, 如电枢绕
组和换向器铜片, 所以与其他类型的电动机相比, 直流电 动机的小型化和轻量化更难以实现。 目前可以通过采用 高磁导率、 低损耗的电磁钢板减少磁性负荷, 虽然增加了 成本, 但可以实现轻量化 。
(6)免维护性 对于电刷, 根据负荷情况和运行速度等使用条件的不
直流电动机 低 200
85-89 80-87 ------------4000-6000 一般
差 大 重
三相异步电动机 中
300-500 94-95 90-92 82-85 1:5
12000-20000 好 好 中 中
永磁同步电动机 高 300
95-97 97-85 90-93 1:2.25 4000-10000 优良 一般
他励
并励
串励
图4-6直流电机的励磁方式
复励
直流电机励磁绕组所耗功率虽只占整个电机功率的1~3%, 但其性能随励磁方式不同产生很大差别,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也大不相同,如图4-7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