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抗菌剂技术资料
纳米产品及其抗菌原理

纳米产品及其抗菌原理一、纳米材料基本知识“纳米”是一种长度单位,1纳米为十亿分之一米。
通常我们把材料超细化到纳米级(1~100nm)的技术称之为纳米技术。
纳米材料具有尺寸小、比表面积大等特点,将其进行表面改性后就成为纳米功能材料。
功能材料是21世纪材料的发展方向,我国在纳米技术、尤其是应用领域的研究开发,与美、日、德等国家齐头并进。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健康环保的要求与日俱增,因此以纳米材料为代表的新型材料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负离子空气净化、与人接触的物品用具的抗菌、防霉、自洁、食品保鲜、生物保暖、各种室外材料的防紫外、抗老化、抗辐射以及材料的抗静电都将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需求。
二、纳米银系抗菌原理、安全性及功能无机纳米银系抗菌剂的抗菌原理主要是银离子与细菌接触后,Ag+与细菌体蛋白酶上的巯基(-SH)结合在一起,使蛋白酶丧失活性,造成细胞固有成分被破坏产生功能障碍而死亡。
反应如下:在整个过程中, Ag+基本不损耗,这也决定了无机纳米银系抗菌剂的长效性。
无机纳米银系抗菌剂的经口毒性非常低,安全性能极高。
国际上部分无机银系抗菌剂已被美国FDA认可为天然抗生剂。
经医学部门和临床验证,无机银系抗菌适用的范围很广,如:感冒、咳嗽、扁桃腺炎、口臭、脚气、青春痘、盲肠炎、糖尿病、枯草热(有害于眼、鼻、口腔的过敏性疾病)、皮肤结核、淋巴腺炎、髓膜炎、寄生虫感染、肺炎、风湿症、白癣、猩红热、口腔败血症、疱疹、皮肤癌、葡萄球菌感染、连锁球菌感染、梅毒、所有病毒性疾病、胃溃疡、甲状腺炎、结膜炎、脑膜炎、肋膜炎、干癣、膀胱炎、白血病、皮肤炎、消化不良、艾滋病、前列腺炎以及擦伤等。
三、关于负离子空气负离子被喻为空气维生素或生长素,是人类提神醒脑的保健空气。
经过仪器测量发现,茂密的森林、海滩和充满活力的喷泉边,负离子的浓度较高,可以感到空气十分新鲜。
然而在城市居室、办公室、宾馆、饭店、医院等室内的负离子含量较少,空气显得浑浊。
纳米抗菌剂在杀菌灭藻剂中的应用研究

纳米抗菌剂在杀菌灭藻剂中的应用研究第一部分纳米抗菌剂概述 (2)第二部分杀菌灭藻剂介绍 (3)第三部分纳米抗菌剂的杀菌机理 (5)第四部分纳米抗菌剂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7)第五部分不同类型的纳米抗菌剂比较 (9)第六部分纳米抗菌剂的制备方法 (11)第七部分纳米抗菌剂对微生物的影响 (13)第八部分纳米抗菌剂在涂料领域的应用 (16)第九部分纳米抗菌剂在塑料行业的应用 (18)第十部分纳米抗菌剂的安全性和环境影响 (21)第一部分纳米抗菌剂概述纳米抗菌剂概述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纳米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其中,纳米抗菌剂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的杀菌材料,因其优异的抗菌性能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纳米抗菌剂是指利用纳米技术制备的一种具有高效、广谱抗菌活性的新型抗菌材料。
其基本原理是将具有抗菌活性的物质以纳米尺寸的形式分散于某种载体中,通过物理或化学作用,使其与微生物接触时产生杀灭或抑制生长的作用。
纳米抗菌剂的种类繁多,包括金属离子类、有机化合物类、无机化合物类等。
其中,金属离子类纳米抗菌剂主要包括银离子、铜离子、锌离子等;有机化合物类纳米抗菌剂主要包括季铵盐类、醇类、醛类等;无机化合物类纳米抗菌剂主要包括二氧化钛、氧化锌、二氧化硅等。
纳米抗菌剂具有以下优点:1.高效广谱:纳米抗菌剂具有高效的抗菌性能,能够有效地杀灭各种细菌、真菌和病毒,且对不同的微生物都有较好的抗菌效果。
2.稳定性强:纳米抗菌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在长时间使用后仍能保持稳定的抗菌性能。
3.安全环保:纳米抗菌剂对人体和环境友好,不含有害物质,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同时也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然而,纳米抗菌剂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纳米抗菌剂的制备过程较为复杂,需要采用特殊的技术和设备进行生产。
其次,纳米抗菌剂的稳定性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尤其是在不同环境下,其抗菌性能可能会有所下降。
最后,纳米抗菌剂的安全性也需要得到充分的评估和验证,确保其对人体和环境安全无害。
纳米颗粒的抗菌性能机理及其应用

纳米颗粒的抗菌性能机理及其应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食品安全、环境卫生、医疗保健等方面的需求越来越高。
而在这些领域中,细菌感染问题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难题。
传统的消毒方式或抗菌剂所面临的问题越来越明显,例如有副作用、耐药性及破坏环境等弊端。
近年来,研究人员发现纳米材料对于抗菌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中纳米颗粒就是一种颇受关注的材料。
纳米颗粒的抗菌性能被广泛研究,其机理和应用已成为纳米医学、纳米食品安全等领域的热门研究方向。
一、纳米颗粒的抗菌性能机理纳米颗粒抗菌性能的机理主要涉及其颗粒尺寸、表面电位、表面活性及特有的化学反应等板块。
首先,纳米颗粒将呈现与体积相比非常大的比表面积,因此在与细菌接触的时候,可以将起到更多的物理作用,例如捕捉、影响代谢和摧毁细菌细胞的能力。
其次,纳米颗粒的表面电位和表面活性有助于吸附细菌细胞,将细菌细胞与抗菌材料的接触面积扩大到最大,加强了物理原理的作用和穿透性。
第三,在特定的应用环境中,纳米颗粒可能通过化学反应释放活性成分,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氧化剂等,从而破坏细菌细胞壁和代谢过程。
这些化学反应具有极高的反应速度和反应结构的精度,因此非常适用于高效的细菌抗菌。
在应用纳米颗粒进行抗菌实验时,不同纳米材料的抗菌效果及机理也有所不同。
奈米银颗粒、氧化锌颗粒、氧化镁颗粒、氧化钛颗粒等是目前被广泛应用的几种纳米材料。
在自然环境中,纳米银颗粒可以通过激活细菌细胞对生物成份进行部分氧化,破坏细菌的细胞结构。
奈米银颗粒还可以与细菌细胞膜和基因等核酸结合,从而对其起到杀菌作用。
氧化锌颗粒的抗菌机理主要包括其高度氧化剂的性质、紫外线照射和光催化活性等方面,可以有效破坏细菌细胞壁和细胞膜,或直接破坏核酸。
氧化锌颗粒的抗菌机理也与其颗粒尺寸有关,小于20nm的氧化锌颗粒可在细胞内溶解,产生致死效果。
相比之下,氧化镁颗粒在没有外力作用下本身不具备抗菌作用,但在合适的条件下,可以通过氧化、释放氧分子等方式进行细菌的破坏和消毒。
纳米锌抗菌剂

纳米锌抗菌剂
纳米抗菌技术简介
无机抗菌粒子,主要是将天然的金属离子(锌离子)纳米化使其具有抗菌功效,它的外层能形成螯合的分子结构,并与细菌外层结合,造成细胞膜各种机制丧失,例如:营养物质的传送等,而细菌则因生理机制丧失进而死亡。
此种纳米杀菌粒子,可有效进行抑制有害细菌的滋长,达到其抗菌目的,是一种永久性的抗菌材料。
杀菌作用机制:带正电荷的锌离子与细菌接触时,因细菌的细胞壁多为带负电荷,在正、负离子量不平衡的情况下产生拉力,导致细菌的细胞壁被拉破而产生破洞,无法生(合)成细胞壁而影响繁殖。
锌离子穿破细菌细胞壁进行杀菌反应
当锌离子被负电荷吸引而至细菌体内,与内部的硫醇基(-SH)、氢氧基等官能基结合,使细菌细胞因蛋白质变质,无法正常进行催化其他反应而影响代谢,直到细菌死亡并完全消失。
抗菌机制对人类等多细胞生物的安全性
细菌为原核细胞,其核蛋白体为70S,由30S和50S亚基组成。
哺乳动物是真核细胞,其核蛋白体为80S,由40S与60S亚基构成,因而它们的生理、生化与功能不同。
纳米抗菌粒子主要成份对细菌的核蛋白体有高度的选择性毒性,而不影响哺乳动物的核蛋白体和蛋白质合成。
纳米抗菌原理

纳米抗菌原理纳米技术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之一,其在医疗、环保、食品安全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其中,纳米抗菌技术作为纳米技术的一个重要应用方向,对于解决传统抗菌材料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重点介绍纳米抗菌原理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纳米抗菌原理的核心在于纳米材料的特殊性质,纳米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高的表面活性,这使得纳米材料与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有更加密切的接触,并能够更有效地破坏其细胞膜结构,从而达到抑制微生物生长的目的。
此外,纳米材料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光催化和生物活性,能够产生一定的氧化性物质,对微生物产生杀菌作用。
在医疗领域,纳米抗菌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医用器械、医用纺织品等领域。
例如,纳米银材料被制成纳米银抗菌剂,可以加工成医用口罩、医用敷料等产品,具有较好的抗菌效果。
另外,纳米二氧化钛材料也被应用于医疗设备的表面涂层,能够实现设备表面的自洁和抗菌,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在环保领域,纳米抗菌技术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例如,纳米材料可以被应用于水处理领域,通过其抗菌性能去除水中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提高水质的安全性。
此外,纳米材料还可以被应用于空气净化领域,通过其光催化性能去除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微生物,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在食品安全领域,纳米抗菌技术也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
纳米包装材料可以被应用于食品包装领域,通过其抗菌性能延长食品的保鲜期,减少食品腐败和变质的风险。
另外,纳米材料还可以被应用于食品加工设备的表面涂层,提高设备的抗菌性能,保障食品加工的安全卫生。
总的来说,纳米抗菌技术以其独特的抗菌原理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受到了广泛关注。
随着纳米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相信纳米抗菌技术将在医疗、环保、食品安全等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提升做出更大的贡献。
纳米抗菌材料

纳米抗菌材料纳米抗菌材料是一种应用于医疗、食品加工、环境卫生等领域的新型材料,具有优异的抗菌性能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纳米抗菌材料是利用纳米技术对材料进行表面改性,使其具有抗菌、抑菌、杀菌等功能,从而起到抑制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生长的作用。
本文将就纳米抗菌材料的原理、应用及发展前景进行介绍。
首先,纳米抗菌材料的原理主要是利用纳米级微粒对材料表面进行改性,增加表面的抗菌活性。
纳米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可以与微生物细胞壁发生作用,破坏其生理功能,从而达到抗菌的效果。
常见的纳米抗菌材料包括纳米银、纳米二氧化钛、纳米氧化锌等,它们具有高效的抗菌性能,对多种细菌、真菌和病毒具有较强的杀灭作用。
其次,纳米抗菌材料在医疗、食品加工、环境卫生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医疗领域,纳米抗菌材料可以用于制备医用器械、医用包装材料、消毒杀菌剂等,可以有效预防医院感染和交叉感染的发生。
在食品加工领域,纳米抗菌材料可以用于食品包装、保鲜杀菌、食品加工设备表面涂层等,可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保障食品安全。
在环境卫生领域,纳米抗菌材料可以用于空气净化、水处理、表面清洁等,可以有效净化环境,预防疾病传播。
最后,纳米抗菌材料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环境卫生的重视,纳米抗菌材料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未来,纳米抗菌材料可能会在纺织品、家居用品、化妆品等领域得到应用,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健康保障。
同时,随着纳米技术的不断发展,纳米抗菌材料的制备工艺和性能将会不断提升,为其应用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纳米抗菌材料具有优异的抗菌性能和广泛的应用前景,是一种具有重要意义的新型功能材料。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不断拓展,相信纳米抗菌材料将会在未来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人类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更多的益处。
TPU用纳米抗菌剂及其设备制作方法与相关技术

一种TPU用纳米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所述TPU用纳米抗菌剂各原料的质量份数组成为:520wt%水溶性聚胍无机酸盐水溶液1030份、氯化锌510份、白云母粉3070、稀释剂520份、氨基硅烷偶联剂210份。
本技术的抗菌剂加入到TPU中不仅达到了很好的抗菌效果,而且不影响整个聚合物材料的韧性和撕拉强度等机械性能。
权利要求书1.一种TPU用纳米抗菌剂,其特征在于,各原料的质量份数组成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PU用纳米抗菌剂,其特征在于,各原料的质量份数组成为: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TPU用纳米抗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聚胍无机酸盐为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聚六亚甲基(双)胍丙酸盐、聚六亚甲基(双)胍硬脂酸盐、聚六亚甲基(双)胍月桂酸盐、聚氧乙烯基胍盐酸盐中的1种或2种以上的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TPU用纳米抗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稀释剂为乙二醇和/或丙二醇。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TPU用纳米抗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氨基硅烷偶联剂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或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TPU用纳米抗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氨基硅烷偶联剂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组合。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TPU用纳米抗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氨基硅烷偶联剂为摩尔比1:0.5-2的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组合,优选为摩尔比1:1的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组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TPU用纳米抗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氨基硅烷偶联剂为摩尔比1:1的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组合。
9.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TPU用纳米抗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氯化锌、白云母粉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粉体;(2)将步骤(1)所得混合粉体与其余原料搅拌混合即得所述的TPU用纳米抗菌剂。
纳米抗菌剂

其中,化学合成法是最常用的 一种方法,通过控制反应条件 和反应物配比,可以制备出高 纯度、粒径均匀的纳米抗菌剂
具体制备过程可以根据不同的 材料和制备方法进行调整和优
化
3
纳米抗菌剂的抗菌机制
纳米抗菌剂的抗菌机制
纳米抗菌剂的抗菌机制主要包 括物理吸附、电荷吸附、光催
化作用等
其中,物理吸附和电荷吸附主要是 利用纳米材料的比表面积大、表面 能高等特点,将细菌吸附到材料表 面并杀死;光催化作用主要是利用 纳米二氧化钛等材料在光照下产生
的自由基,杀死细菌和病毒
此外,一些纳米抗菌剂还可以 通过破坏细菌细胞膜、干扰细
菌代谢等方式杀死细菌
4
纳米抗菌剂的应用领域
纳米抗菌剂的应用领域
由于纳米抗菌剂具有广谱抗菌性、高效性、安全性等特点,因此在医疗、卫生、食品等领 域得到广泛应用。具体应用领域包括
医疗领域:用于制备医疗器械、手术 器械、医用敷料等,可以有效防止感 染和交叉感染
纳米抗菌剂
2020-xx-xx
-
目录
CONTENTS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纳米抗菌剂的分类 纳米抗菌剂的制备方法 纳米抗菌剂的抗菌机制 纳米抗菌剂的应用领域
纳米抗菌剂
1
纳米抗菌剂是指利用纳米技术 制备的具有抗菌、杀菌作用的
纳米材料
2
这些材料具有广谱抗菌性,可 以有效杀死多种细菌、病毒和 其他微生物,因此在医疗、卫 生、食品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卫生领域:用于制备个人护理用品, 如牙刷、毛巾、内衣等,可以有效防 止细菌滋生和传播
食品领域:用于制备食品包装材料、 餐具等,可以有效防止食品污染和细 菌滋生
其他领域:如建筑、汽车等领域也可 以使用纳米抗菌剂来净化空气、杀灭 细菌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技術手冊
纳米抗菌剂MICROBE SHIELD Antimicrobial Finishing
技術手冊纳米抗菌剂
纳米抗菌剂典型性质
* 在多类情况下,CTM 相当于ASTM 标准试验法。
纳米抗菌剂的各种型号及适用范围
纳米抗菌剂针对于各种类型的产品都有相应型号的抗菌粉末剂产品,不仅如此,为适应不同客户的需要,佳尼斯还拥有各种抗菌母料及浆料产品,从而使得客户有了更大的选择余地。
下列数值并非为了制订性质指标之用。
CH 3 |
结构..............[(CH 3O)3Si(CH 2)3N -C 18H 37]+ -
| CH 3
CTM 0208*浓度................活性成分含量(%):≥90 CTM 0176 外观........................白色粉末 CTM 0002 折光指数 78.8℉(26℃)................1.390 CTM 0090A 闪点、度...................52℉(11℃)
雾点(浊点)、度 ................26℉(-3℃) 溶解性(25℃)....可与任何比例的水、醇类、酮类、酯类、烃类
和氯化烃类相混溶。
热稳定性.............分解温度大于320℃ 比重、77℉(25℃)..................0.87 冷冻--解冻稳定性..........可经受10次循环性冷冻
(0℃至122℉/-17.7至50℃)
纳米抗菌剂的安全性
为了验证纳米抗菌剂的安全性,曾进行了18项试验,结果是它的安全性获得了以严格著称的美国环境保护署(EPA)的许可。
18项安全性检验项目如下:
(1) 急性经口毒性(天竺鼠)
(2) 急性经皮毒性(兔子)
(3) 眼粘膜刺激性(兔子)
(4) 皮肤刺激性(兔子)
(5) 鱼毒性(红鳟鱼和翻东鱼)
(6) 人体皮肤接触试验(黑人、白人和黄种人)
(7) 亚急性经皮毒性(兔子)
(8) 急性吸入毒性(天竺鼠)
(9) 突然变异性(寄生于老鼠上细菌的组氨酸发生性)
(10) 阴道内刺激性
(11) 袜子穿着试验(32天穿着试验/皮肤刺激性)
(12) 袜子穿着试验(3个月穿着试验/皮肤刺性性)
(13) 催寄形性(天竺鼠)
(14) 细胞形质转换性(鼷鼠培养细胞,无代谢活性)
(15) 细胞形质转换性(鼷鼠培养细胞,有代谢活性)
(16) 急性经口毒性(野鸭)
(17) 饲料经口毒性(野鸭)
(18) 经皮吸收性(兔子)
下面介绍部份试验数据:
(急性经口毒性)
纳米抗菌剂的毒性极低,天竺鼠的LD50为12.27g/Kg。
此值表示每公斤体重天竺鼠的半致死量为12.27克,为了比较起见,现举例加以说明。
例如消毒上常用的烷基二甲基苯基氯化铵,其天竺鼠的LD50=0.48g/Kg,用作保存食品的添加剂山梨酸的天竺鼠的LD50是10.5g/Kg。
我们每天食用的食盐的LD50是 3.0g/Kg。
显而易见AEM5700是极为安全的。
纳米抗菌剂的主要用途
本公司所代理的纳米抗菌剂可用于棉、尼龙、聚酯等纤维制品上加工,不织布、发泡聚氨酯、合成皮革、塑胶、橡胶、竹、木制品等材料有着广泛的用途。
适用于各项天然纤维,如棉、麻、羊毛…等;及人造纤维,如聚酯、耐隆、聚丙烯(p.p)莱卡弹性纤维缧萦(Rayon)、腊酸纤
维、玻璃纤维、…等;及以上之混纺织物。
男女内外衣裤。
运动鞋和休闲鞋及各种用途之袜类。
寝具用品(被单、毛毯、床单、被套、枕套、地毯)。
室内装潢用品、被类、睡袋、服装等内部填充料所使用的各种纤维,如棉、天然羽绒、耐纶、聚脂、人造丝或羊毛等。
预先潮湿的餐巾纸和小毛巾。
清洁用品类。
用于非食品表面接触的乙烯基纤维纸和壁纸。
可弃布类,可用于多种场合的清洁布,如擦拭和清洗家具、轿车、墙壁、门窗、地板、器具、碗碟、计算器罩壳等(这类布
并不赋予杀菌性能)。
过滤材料(吸尘器用滤网、空气清净器用滤网)。
可弃式聚氨酯泡沫塑料垫类;聚氨酯和聚乙烯泡沫塑料。
家用、工业用和公共事业用聚氨酯泡沫海绵和清洁用拭片。
玻璃纤维管壁;马桶和坐罩。
各类化工涂料、建筑修饰涂料。
沙袋、帐篷、油布、帆布和绳索类。
缓冲垫类(工业用垫和床垫)。
顶盖材料(指屋顶板、屋顶柱料、木瓦板、石子)。
运动鞋、休闲鞋之皮革和纺织品材料及鞋垫。
PE、PP、PS、PVC、ABS、AS等塑料。
PVC发泡料、PE发泡料、EVA 、回力胶、无毒海棉、珍珠棉、及其高发泡制成的各类防震、防滑带强力粘胶橡胶脚垫及
其工艺制品。
由硅橡胶制成的各类防震防滑脚垫、密封圈、按键、鼠标轮、吸盘、医用气囊、胶棍、五金包胶件、手柄、护套、线珠等
模压成型之产品。
竹木制品轻工业产品及各类傢俬、沙发、藤椅等。
使处理后有更柔软之手感及防静电的效果。
使用工艺
纳米抗菌剂可提供用户如下的效益:
˙可避免由细菌、霉菌、藻类和酵母菌等引起的变质或变色等问题。
˙能保持家具等物品的”新鲜性”,因为它能抑制或阻止致臭细菌和霉斑(霉菌)的生长。
˙能延长物品的使用寿命,因为它抑制细菌和霉菌的生长。
˙能使物品卫生洁净。
˙处理结果经久不衰,能耐反复的清洗和洗涤。
˙由于其它化学保护性能,能防止异味产生。
˙在许可的用途范围内,与基质和工艺有良好的相溶性。
贮存和贮存寿命
“应远离热源和明火”
在未开封之原装容器内,在等于或低于77℉(25℃)温度条件下,纳米抗菌剂抗微生物处理剂的贮存寿命为-以出厂时计称为12个月。
因为本品对潮气敏感,每次用过之后都应覆盖密封。
操作(有危险)
当操作处理本品时,应戴防护眼镜、面罩和橡皮手套等,以防受到伤害。
如果只是在工业性操作中偶然吸进一些气体,纳米抗菌剂抗微生物处理剂并不会对健康产生明显的伤害。
如果未经稀释的本品直接与眼睛接触,将会引起严重的伤害,必须特别注意勿使与眼睛接触。
假如不慎溅入了眼睛,必须立即用大量的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并及时就医。
短时间的皮肤接触会引起轻微的刺激。
反复地或长时间的皮肤接触则会导致起泡乃至表皮灼伤,必须注意勿使皮肤与之反复接触或长时间地接触。
环境保护
按当规的BOD(生物需氧量)和TOD(总需氧量)测定表明,纳米抗菌剂并不具有生物降解性,不过它对环境的伤害是最小的,因为其需要的施用量最小,以及其与被处理表面结合牢固而耐久。
应尽一切努力采取措施遏制并防止纳米抗菌剂溅入附近之区域、沙土可有效地阻止溅漏并有助于清洗和处理。
被污染的沙土可被埋弃用于填充洼地。
溅出物可用破布擦拭清洁,或使溅出液吸收到破布中去,而这些污染的擦布则可经焚烧处理掉。
使用本品场合的地面排水沟(管)应用沙袋保护,以防止偶然的泄漏。
急性皮肤吸收
纳米抗菌剂的急性皮肤吸收毒性极低,经天竺鼠试验,为LD50>7,950毫克/公斤体重,因此,在一般的工业操作条件下,只要小心并做好清洁,本品并不会导致皮肤吸收中毒。
佳尼斯与日本抗菌制品技术协会
日本抗菌制品技术协会的宗旨是确立日本抗菌剂、抗菌制品的性能以及安全性的统一标准,确保品质优良、安全性高的抗菌制品的普及应用。
纳米抗菌剂是依据日本抗菌制品协会所定基准而设计,已取得协会认证标志(SIAA 标志)。